论突发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建设分析研究 行政管理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77574277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突发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建设分析研究 行政管理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论突发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建设分析研究 行政管理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论突发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建设分析研究 行政管理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论突发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建设分析研究 行政管理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突发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建设分析研究 行政管理专业(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题目:论突发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建设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民各种维权、法制、民主等等意识都愈加强烈,自然地,对中国政府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政府也应该意识到,政府只履行管理的职能是远远 不够的,国民需要的是一个真正以人、以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性政府,而危机事件的处理正是考验一个政府在方方面面的综合能力。政府只有将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运用于实际的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上,不断提高危机应对能力,系统地完善应对公共危机的体制和长效机制,加强自身的形象建设,这样才能达到增强自身形象,提高自身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执政为民、执政靠民。关键词: 1、

2、公共危机 2、危机管理 3、政府形象 目 录绪论1一、公共危机概念、特点及其危害2(一)什么是公共危机2(二)公共危机的特点2(三)公共危机的社会危害2二、政府形象4(一)政府形象的构成4(二)政府形象的特征4三、公共危机对政府形象的影响6(一)公共危机严重冲击公众利益6(二)公共危机挑战政府管理能力6(三)公共危机威胁政府形象7四、政府形象产生危机的原因8(一)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缺陷8(二)政府缺乏危机公关意识8(三)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滞后,透明度低8(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缺乏8五、公共危机管理中塑造政府形象的措施9(一)完善公共危机应急机制9(二)确保信息公开透明9(三)完善危机处理

3、的官员问责机制10(四)建立服务型政府10(五)建立政府形象评价机制11结论12致 谢13参考文献142绪论 当今世界,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国内改革日趋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危机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就客观存在着,危机频发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重大挑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政府形象成为我国迈向现代化社会的标志之一。 在公共危机频发的现代社会,能否积极有效地应对危机使政府形象建设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提高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以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各国政府各界人士普遍关心的焦点。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在经济转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

4、场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将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公共危机,我国政府如何防范并化解社会公共危机,又如何将公共危机变成政府危机管理的革新契机,如何针对突发状态进行恰当的政府形象管理,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与现实挑战。一、公共危机概念、特点及其危害(一)什么是公共危机 公共危机,是指由于内部或外部的高度不确定的变化因素,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 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和紧急状态。那么, 能够引起这种危险境况和紧急状态的事件就是公共危机事件。(二)公共危机的特点公共危机有以下几个特点:1、突发性。由于公共危机的诱因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往往是在没有

5、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间爆发,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因此很难不被发觉或被隐匿从而导致政府部门推迟或者对掩盖对公共危机的反映和处理。 2、传播迅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的开放程度加深以及科技的进步,民众自觉意识的苏醒使得大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通过手机、 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导致了公共危机更加易于传播和扩展,一种风险可能迅速扩展为影响全局的公共危机。 3、破坏性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首先就是人员的伤亡;其次是财产的损失,尤其是那些发生在人口密集大城市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例如“汉川”地震就发生在下午 14 时 28 分,而此时正值上班和学生上课的高峰期,因此“汉川”地震的破坏力是其他危机事件不能

6、比拟。 大多数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都是涉及范围广、人数多的危害性事件,发生在个体、小范围的事 件一般不能构成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三)公共危机的社会危害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政治经济改革已进入社会 结构的全面分化时期, 改革开放触及到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社会制度系统都在 进行制度变迁,利益和权力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重新分配、转移,形成诸多不稳定因素。从当代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人口增长,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破坏和恶化;科技发展的负面作用和影响,贫穷与社会发展的不公正,恐怖主义,国际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社会压力和冲突的增加等等。这些复杂因素的存在以及相互的作用使得各种灾害和危机

7、发生的可能性及导致的损失都大大增加”。其一,社会财富与生命的损失。危机会直接造成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破坏基础设施;由于破坏正常的生产和服务以及增加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而导致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损失;间接的损失包括增加债务的负担、增加财政的支出、减 少储蓄。其二,破坏经济环境。短时间不断出现的危机,以及时间持续较长的危机都会对投资产生负面影响。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经济增长的速度降低和社会正常发展计划的延缓和打断,使发展的资源从所计划的领域转移到危机的回应和重建方面,从而使发展从长期的考虑转到满足近期的需要。 其三,政局的不稳。危机的出现无疑是对国家政治和政府治理的挑战,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8、 ,导致一系列危机,譬如东南亚不少国家就是由 1998 年金融危机引发了全国经济大危机,最终导致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不适当的政府政策、政府管理的失误、政府对危机缺乏有效的回应、政府和民众之间缺乏 有效的沟通、 政府责任的丧失等等皆会造成政府与社会大众之间的紧张关系,引发政府的信任危机,从而对政治的稳定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政府形象(一)政府形象的构成 政府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政府总体表现与客观效应所作的相对稳定与公认的评价。政府形象主要由四要素构成:组织要素、目标要素、决策要素、效率要素。第一是组织要素。 政府组织一个特定的组织,是由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者和 各基层公务员组成的。无论是政府部门的领导

9、者还是一般政府工作人员,他们直 接和广大人民群众接触,政府的方针、政策等由他们执行,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代表着政府形象, 公众也是从他们的行为最直观的感知政府形象,评价政府形象。可见,政府组织是决定政府形象好坏的重要因素。第二是目标要素。目标是政府宗旨的直接体现,也是政府形象的具体化。我 国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目标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三是决策要素。决策是实现政府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影响政府形象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各项行动围绕政府的决策展开。看一个政府究竟是为谁服务的就要看它的决策是为谁而制定的。所以,我国政府的各项决策必须要以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作为政府的出发

10、点、归宿和最终检验标准。第四是效率要素。效率是政府形象的生命,是评价政府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准以及衡量政府管理活动是否奏效的重要尺度、无效率无效能的政府管理理念,不仅不力,而且直接影响到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效率低下,那么政府的方针、政策就不能有效实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不能实现。 (二)政府形象的特征 政府形象具有如下特征:第一, 政府形象的主客观性。政府形象是客观存在的政府各要素综合作用于公众而形成的一种反映,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政府形象的形成离不开公众 对客观实在的主观认识。对于不同的公众或群体,因其生活的范围、地位、知识程度与专业领域的不同,对政府的要求与愿望就会不同,对

11、政府的印象也是不一样的。公众对政府的评价与政府的实际作为之间也必然存在一定差距。这就使得政府形象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因而,政府形象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第二, 政府形象的综合性。政府是由具有不同结构和方面的部分所构成的统一体,因而政府形象也是由政府各方面形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第三,政府形象的可塑性。政府形象是伴随着政府的产生而形成的,是通过人为塑造的方式逐渐培养树立起来的,是政府领导者、公务员和广大社会公众共同塑造成的。一般情况下,高效、勤政、廉洁、务实的服务型政府会使公众及舆论形成好的政府形象。 因而政府只有塑造一个完善的政府,才能在人们的心目中塑造一个良好的政府形象。 三、公共危机对政府

12、形象的影响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政府部门的行为会出现很大变化,依据不同的应急能力,政府部门会采取诸多“恰当”或“不当”的非常措施,从而使公众对政府部门的认识也面临极大变化。另一方面,公共危机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是一个过程,危机的出现并不必然导致政府形象受损,它可能因政府及时优化管理效能,妥善处理和化解危机,超越危机考验而提升自身形象;也有可能对危机处理失误,导致社会结构和公众心理失衡,置自身形象于危险的境地。公共危机对政府形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公共危机严重冲击公众利益 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人们不可预期、无法控制的外力作用, 如天灾和疾病,也有人为错误导致的,如战争、种族冲突、自然

13、界对人类破坏行 为的惩罚等。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因素引发的危机事件,其影响和涉及面都超越了个人和家庭范围,具有社会群体性和公共危险性,它与社会公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其巨大破坏性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社会基本结构、核心价值观念和 生命财产受到了威胁。以 2008 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为例,截止 2 月 12 日,因灾死亡人数 107 人,紧急转移安置 151.2 万人,倒塌房屋 35.4 万间,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元。 因为社会公众对政府形象的总体评价是以政府总体的绩效表现及其对自身需求的满足为依据的,当政府行动本身不能满足公众出现的合法性需求时, 政府就会出现合法性和有效性方面的欠缺,从而影

14、响政府形象的现实基础。 (二)公共危机挑战政府管理能力 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其各种合法权益,维持社会秩序,为公民创造稳定的生存环境,是政府天然的职能。政府存在的基础就在于应有的职能被公众认同,并且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状态下都能得到履行。当危机发生时,政府是否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化解这一涉及人数较多范围较广的紧急事件,是考验政府能力,即预见能力、紧急判断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应急决策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应急动员能力和救治能力等的一个重要指标。自 2008 年 1 月 10 日至 2 月 2 日,南方地区连续 4 次暴降雨雪,国务院办公厅连续发出加强鲜活农产品运输销售、 煤炭生产供应、雨雪天气交通保

15、障、电力需求管理等四个紧急通知,各地各部门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控制了事态进一步发展。危机成功的化解,标志着政府有较高的抗逆能力。 (三)公共危机威胁政府形象 公共危机给社会造成的大面积灾难和痛苦, 使事件本身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社会上普遍存在震撼和恐慌心理。如果政府对危机处理不力,使公众利益 继续受损,公众对政府管理能力将提出质疑,对政府的期望将转化为失望,不满 情绪迅速蔓延。 随着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和支持率下滑,政府在实现管理目标的努力中,将渐渐丧失来自公众的思想认同和行为支持这一基础条件。2005 年的哈尔滨停水事件中, 哈市政府将因污染而停水称作“要对市政供

16、水管网进行检修” ,由于政府公告的遮掩,导致了市民大范围的恐慌和猜疑,使得政府不得不第二天公布实情,并于当天发布两个公告予以挽救。危机不仅能够打击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而且也打击公众对政府的信心。由于政府不能通过危机处理的绩效来满足公众的利益需求,获得公众的认可,并以此增加自身的合法性,政府形象将面临崩溃的边缘。从积极面来说,由于很多公共危机的发生如疾病的流行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公共危机发生后,如果政府能够组织相关力量进行积极的控制和协调处理,以有效地消除危机、减少损失,公众对政府的认同感会大大增加,政府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的种种作为会演化成公众所认可的政府形象。四、政府形象产生危机的原因(

17、一)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我国现有的危机管理系统主要依赖于各国政府现行的行政设置,缺乏专门的机构和完善的体系,缺少完善的政府危机管理预警和监测机制。从组织管理看,应急管理存在着部门化倾向,各应急管理部门的垂直管理较为完备,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并不十分明确,协调力度不够,协同性较差,不利于资源整合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提高。(二)政府缺乏危机公关意识政府形象的构建是政府在努力优化组织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塑造和传播政府形象,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架构起互动的关系,实现有效地沟通与反馈。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现代管理科学与艺术,其使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公司,而是广泛地渗透到各个领域。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政府公关是个“

18、舶来品”,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对于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手段技巧不懂或者不感兴趣,轻视与公众、媒体的沟通和协调,公关意识还不强,在政府活动中,没有认识到政府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政府形象,政府的每一项举措都受到公众的密切关注。危机公关的最终目标是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对政府形象进行挽救、修复和重塑,必须注重时效性,把握好恰当的时机。如果没有良好的危机公关意识,那么不仅不能及时妥善地帮政府解困于危难,还会使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大大降低。(三)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滞后,透明度低在公共危机中,很多突发状况需要靠良好的沟 通来解决,信息必须要在第一时间的公开与沟通。但是,政府通常采用“外松内紧”的宣

19、传对策, 没有及时公开真相。 政府信息公开滞后导致公众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无法确定的小道消息, 造成谣言四起、公众的恐慌局面,从而产生政府信任危机。 在危机状况下,政府应该有一种信息披露透明化的公正机制,确保公众与政府的良好沟通。 特别是危机管理中“信息的整合往往是决定性的关键,无论是灾情汇集、灾情研判、求援指 挥,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无论是危机态势上达,还是公之于众,都要实现不同信息部门 的协同、联动,确保危机信息的及时传递”。 (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缺乏在公共危机事件出现时,许多突如其来的状况必须靠“沟通”与“协调”来 解决,许多危机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第一时间的沟通。 但是在公共危机

20、情境之下,有些地方明显缺乏危机治理方面有效的信息支持和信息沟通机制。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的能力不强,不能及时地、准确地向公众公布信息,与公众进行有效公 众进行有效沟通,造成公众的恐慌与猜疑,产生政府信任危机。总之,如果政府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没有回应、责任丧失,缺乏沟通,就会造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紧张关系,所以做好公共危机沟通与交流,及时发布信息对政府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五、公共危机管理中塑造政府形象的措施危机的预防只能减少或预防危机的发生,并不能完全阻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原有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被破坏,整个社会处于危机状态。在这种情 况下,政府必须根据预防危机管理程序,立即进人危机处理状态

21、,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如果措施不当,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民众对政府信心的减弱甚至丧失,由此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一)完善公共危机应急机制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 府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随时随地都存在爆发各种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政府处理公共危机尤为重要。面对潜在或突发的公共危机,政府还必须建立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预警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将部门协调行动制度化,建立统一协调机构,以保障各个部门及各级领导者能在第一时间对危机做出判断,迅速反应,政令畅通,统一指挥,统

22、一行动,各部门协调配合,确保我们在各种危机面前转危为安。坚持速度第一原则,政府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果决行动,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从而,迅速控制事态,否则会扩大突发危机的范围,甚至可能失去对全局的控制。危机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住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政府在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上,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应急机制,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和管理系统,以及科学的危机评估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统一协调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在第一时间对危机做出正确的判断,以确保在处理中的各环节和细节上不出纰漏。只有这样才能将危机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确保民众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

23、,树立政府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高效形象。 (二)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公共危机的特点决定政府危机信息发布必须及时、客观、准确、稳定、有序。但是应该准确及时发布的信息却受以下情况的制约:公共危机的报道,一旦见报,影响安定;事件原因没有弄清楚之前不能报道;为“安定民心”,报道时有意放大或缩小。所有这一切都与政府新闻发布的非制度化密切相关。“制度促进着可预见性,并防止着混乱和任意的行为。制度协调人们的各种行动,建立起信任,并能减少人们在知识搜寻上的消耗。” 首先,政府要给予准确及时的公布关于危机的实际情况。隐瞒、虚假、失真的消息更容易导致不必要的猜测、怀疑和莫名的恐慌;相反,政府越是公开透明,谣言越是无处可

24、存。其次,公共危机中行政程序必须公开透明。在危机管理中,政府必须将危机信息的搜集、处理、公布等一系列的机制完善,做到公开透明。程序的公开便于政府接受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可以最大程度鼓励民众的参与,有效的加强政府行政过程的监督。另外,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政府文件声明、新闻发布会、记者见面会、媒体专访、官方微博等实时更新信息,从而达到维护政府形象的作用。(三)完善危机处理的官员问责机制在我国,政府是组织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导力量,政府要充分发挥这一功能,不仅需要配备相应的职权,而且需要承担相称的职责,“有权必有责”,一个不具有职责的政府及其官员,其行为难以得到有效 制约。因

25、而有必要健全责任制度和行政问责机制,尤其要遵循权责一致原则建立健全法律责任追究和落实机制。同时,要加强政府官员责任意识教育,培养勇于担当的坚毅气质和果敢精神。对人民负责任的政府和勇于承担责任的政府官员,才是信誉政府的表现。完善危机处理的官员问责机制,并通过立法保证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权力始终处于一种负责的状态, 杜绝任何行使权利的行为脱离法定责任机制的监控。由于问责机制是一种硬约束,制约并规范领导的权力,这样一来可以极大的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完善的官员问责机制可以促使危机发生后的政府各级部门就能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各自责任管辖迅速采取行动,做好危机处理工作和善后安抚任务。而不会因为政府部

26、门相互推诱,敷衍塞责而延误时间。(四)建立服务型政府应着力于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政府,政府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是针对新公共管理运动而言的,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产生的原因,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现阶段政府转型核心就是政府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服务职能,体现出服务是政府的天职,管理就是服务的现代政府理念。把危机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要把危机管理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危机管理同资源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把危机管理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把危机管理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危机管理和政治法治的发展结合起

27、来,把危机管理同社会基础设施的发展结合起来,政府在公共服务的框架下,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要把公共危机的管理作为一种公共服务提供的内容。(五)建立政府形象评价机制政府形象的塑造不仅需要合理的政府形象定位还需要得当的行政执行去实现。建立政府形象的评估机制是确保政府形象长效维护的重要制度。然而长期以来,政府广泛存在忽视政府形象评价机制的问题。突发事件发生时与发生后政府的形象如何,政府形象是否与公众期待相一致这些都被各级政府所忽视。因此建立政府形象的评价机制以便为形象的优化服务是非常重要。 如果从突发事件中政府形象的塑造过程来看,政府形象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通过透明的政府机制了解政府的形象定位、政

28、府应急处理能力、领导者及公务员形象定位等对政府形象给予总体性评价,初步形成的对政府的认识。此时公众对政府有了认同感,对政府的合法性达成共识。此种认识长期延续便形成政府形象。因此政府性形象的形成有两个阶段:一、认同阶段;二、深化阶段。很明显,政府形象的形成要经过两个阶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首先是认同,再次是深化形成政府形象。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出发,即认知度和美誉度。提高政府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才能使政府的形象达到良好的状态。首先,为保持政府形象评估的客观性,还要着力引导评估的主体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使评估主体不仅仅只是政府,社会组织、私营性质的企业、甚至是公民、社会团体也可以作为政府形象评估的主体。其

29、次,将政府形象评估机制与政府形象塑造管理机制相挂钩才能更好的发挥政府形象评估的作用。最后,突发事件政府形象评估机制必须向专门化、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与完善,这样才能建立具有实效的政府形象评估机制。结论政府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政府总体表现与客观效应所作的相对稳定与公认的评价; 政府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良好的政府形象能够提高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推进政治共识和政治稳定;能够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增强政府威信,提高政府凝聚力和号召力。在公共危机中,良好的政府形象能够减少社会混乱,提高政府危机决 策的认同感,增强政府危机动员能力。公

30、共危机中政府采取措施有效有力、危机得到很快的解决,那么政府的形象提升了,政党的形象提升了,整个国家国内氛围团结在国际上也获得良好声誉,这个国家肯定能够稳定向上的发展下去;如果公共危机中,政府没有及时采取得 当的措施进行危机应对,那么这个政府的形象就会迅速大跌,其政党失去民心,有可能在很长的时期内都难以修复,更有甚至失去政权不复存在。因此如何在危机中转危机为契机,重塑政府形象是一个非常紧迫、必要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政府形象的内涵将随之变化,公众对政府形象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因此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塑造任重而道远。特别是我们国家正在向和谐社会的方向努力发展,我国的政府形象塑造必将

31、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从制度上、政策上都要不断的重视危机管理这一项目,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组织, 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还是社会大众都要加强对危机的理性重视,不断提升危机应对、管理素质,时刻注意维护政府形象,从一点一滴做起,将良好的政府形象塑造并保持下去。致 谢时至今日, 我的论文终于得以完成,这既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浓缩总结,也是我学习道路的新的起点。同时,这字里行间也包含着我对论文开题和写作期间对我进行过无私的帮助、支持和指导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感激之情。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在本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无处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不论是文章的选题、构思,还是修改乃至最后定稿,

32、每个步骤和环节都与张老师的耐心指导和辛勤劳动密不可分。其次,要感谢学院的各位老师,是他们引导我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术殿堂,做好了相关学科的知识铺垫。恩师们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风范,将永远激励我不懈追求。师恩浩荡,我将永铭于心。参考文献1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3 年.2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年.3肖鹏军等.公共危机导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4李经中.政府危机管理 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年. 5郭济.中央和大城市政府应急机制建设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6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年. 7颜如春.现代政府形象管理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年.8房宁.突发事件中的公共管理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9朱德武.危机管理:面对突发事件的抉择 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年. 10王茂涛.政府危机管理 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年.1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