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报告

上传人:js****6 文档编号:77550679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教育终身化时代的到来,教师教育被认为是一个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动态而连续的过程,即“教师教育不仅包括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还不能无视这两者的中间环节入职教育。冯增俊,陈时见,项贤明主编.当代比较教育学M.:人民教育,2008.477.入职教育作为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中间过渡环节,是沟通与承接两者的纽带。其既是教师职前准备阶段的延伸,又是教师在职培训的伊始,是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可以说,入职教育是促进初任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对初任教师未来的职业生涯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一教师入职教育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

2、课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大幅度提高教师质量和素质,世界许多国家开场进展大规模的教师专业化运动。随着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各国政府也对初任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予与更多关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对初任教师进展指导和培训。1996年,第45届国际教育会议的建议中指出:“应对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给予特别关注,因为他们最初担任的职位和从事的工作将对其以后的培训和职业生涯产生决定性影响,应在他们任教初期就行使监护制度与专业指导。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开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教育科学,1999.530.1984年,美国只有8个州实行了初任教师入职指导这一政策,到2005年已有4

3、2个州制定了法定的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方案。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 Beginner Teacher Induction: The Essential Bridge.Policy Brief Number13R. Washington, DC.2001.2.英国教育与科学部于1999年公布了新的法令?新教师的引导期?,标志着英国正式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建立了初任教师入职指导制度,该制度规定:“但凡1999年5月7日以后获得教师*书且首次参加工作的初任教师,都必须完成3个学期相当于1学年的入职培训,培训完毕后才能继续在公立或私立中小学任教。Mark Patt

4、ison.The Induction Period Handbook for Newly Qualified TeachersEB/OL.2010-12-9日本于1989年起按小学、初中、高中的顺序分期分批地为初任教师实施为期一年的研修制度,到1992年开场全国推广。根据2004年对实施初任教师的都道府县的统计,共有19039名初任教师进展了研修。10年经历者研修实施调查(平成16年度) EB/OL. 2010-12-09澳大利亚联邦教育、科学和培训部也于2000年发布了教师教育方面的重要文件?21世纪的教师联邦政府教师质量行动?,把初任教师入职教育作为重要的关注领域。另外,其他国家如加拿大、

5、荷兰、德国以及中国的*和*地区也都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法令的形式开场实施初任教师入职培训。由此可见,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已在全球达成共识,并世界*围内广泛展开。二教师入职教育是连接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的主要环节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是连接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纽带,也是教师专业开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教师进入职业岗位为界限,将师资培育分割为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两个完全独立的阶段,使教师专业一体化开展进程被人为地割裂。职前培养注重师*生的理论知识和根本技能的学习,无视实践能力的训练,尽管目前的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也含有教学实习这一环节,但不仅实习时间短,且常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这使

6、得刚从师*院校走出的大多数初任教师难以胜任实际的教学工作岗位,教学能力低下,职业适应期延长,而且造成初任教师的流失率居高不下。而在职培训则以提升教师学历和解决问题为根本目标,并不是以教师职前培养为基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开场认识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是一个持续的、不连续的过程。尤其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师教育应该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1972年,英国教育家詹姆斯波特James Porter在?詹姆斯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教师教育三段论,率先将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纳入教师教育体系。瑞典教育家胡森Torsten Husen在?国际教育百科

7、全书?中也明确指出教师教育应包括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三个阶段,并认为这三个阶段是一脉相承的,是教师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局部。瑞典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9卷)M.*:*教育,1990.19.如此,教师教育三阶段一体化的思想得到各国的广泛认同,逐渐改变了传统教师教育体系中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各自为政、互不穿插的状态。可见,在教师教育整个生涯中,一体化教育模式已被肯定。教师入职教育则在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并具有两重职能:其一,它是教师职前准备阶段的逻辑性延伸;其二,它又是教师从事实际教学工作的起始阶段,也是进入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众多在职教育方案的开场。Leslie Hulin

8、g- Austin, 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s and InternshipsA,In Houston W.R.(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M. New York: Macmillan,1990.535.因此,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是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之间的过渡环节,也是连接“两岸的重要桥梁。三教师入职教育是初任教师专业化开展的客观需要初任教师既是一所学校的新鲜血液,也是推动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开展的新生力量,今天的初任教师正是明日的经历教师和专家教师。而且,随着世界各国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教师专业化

9、已成为教师教育开展的一种必然趋向。因此,提高初任教师专业素质,初任教师的专业化开展必然受到高度的重视。一般而言,初任教师从师*院校走入中小学教学岗位的最初几年,往往会遇到许许多多难以应对的现实问题,处于一种充满困难和挑战的适应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工作经历将直接关系到教师今后的专业开展,决定着他们的职业志向。所以,对处于入职初期的教师进展鼓励、帮助和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入职教育恰好能适时的解决初任教师这一阶段所遇到的专业开展问题,并能高度关注初任教师的专业开展需求,对其进展有针对性、有方案性、有系统性的支持与指导。此外,从教师专业开展自身角度看,入职教育对初任教师专业化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例如

10、,学者傅道春认为“许多事情的起始决定着结局,正如新生婴儿如果在出生后的三四年中没能正常地接触社会,便错过智力开展的关键期,日后很难形成正常人的思维及语言能力一样。傅道春主编.教师的成长与开展M.:教育科学,2003.48.教师也是如此,入职期专业开展的适应程度,不仅影响他们今后的教育教学质量,还决定着他们未来的职业形象,即他们今后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因为教师会在入职期建立起他们初步社会化的任务,这包括职业价值的内化,职业技能的获取、职业性格的形成等等。首先,入职教育可以帮助教师对自己今后从事的职业价值进展内化,良好的入职教育可以使教师热爱并忠于自身职业,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其次,教师刚从师

11、*院校出来,他们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并没有掌握现有工作体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入职教育会是教师懂得如何有效教学,如何组织课堂,维持纪律等,在掌握学科知识的根底上,获取相关的职业技能。最后,初任教师在入职期格外需要建立与同伴间的相互协助与支持的关系,形成乐观、自信、友好、坚毅的职业性格,防止因个人太过强烈的专业投入而限制了职业性格社会化的持续开展。因此,如果把教师成长比作一座大厦的话,则入职阶段就是大厦的奠基工程,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对初任教师综合素养的形成以及未来的专业开展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四美国教师入职教育已积累了丰富的经历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实行的比较早,1963年

12、科南特报告对初任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就予以强调,1980年以后美国开场公布了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方案,各地入职培训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开展,且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截止1992年,以各种立法形式要*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方案的州已有34个,成为80年代美国兴起的教师教育改革中开展最为迅速的运动之一。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42.目前,美国的初任教师入职教育从最初为提高教师留任率、稳定教师队伍,开展到如今己成为教师教育体系的自然延续和教师职业开展的有效组成局部,并为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之间架起了一座真正的沟通桥梁。此外,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拥有多

13、样化的指导内容和科学化的实施形式,其完善、具体的评估体系也充分保障了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更值得注意是,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效果显著,还得到了各级政府、高校、中小学和新、老教师们的广泛认同与支持,使教师专业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1990年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座谈会上,我国首次提出了初任教师要进展入职教育。1994年底,国家教委公布了?关于开展小学教师试用期培训的意见?,小学教师入职培训至此有了相关政策。1999年9月,教育部又发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分为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其中非学历教育包括初任教师入职培训,即初任教师在

14、试用期间为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而设置的培训。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00M.:人民教育,2000.237.目前各省市也都相应制定了一些初任教师入职培训的实施方案和措施。总的来看,我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且一直都被界定为教师在职培训,而并没有视为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中间环节。同时,相应的法律保障和经费问题也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各省的政策配套措施也有待完善,系统性不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系统研究、分析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为解决我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现存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并进一步推动我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

15、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场对教师入职教育展开了不断的探索,随着80年代以后各州都以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方案的形式推行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美国对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不少国外专家学者对此都有很多的论述,并进展了大量的研究。虽然目前我国对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专门研究尚不多见,且缺乏系统性,但将现有研究成果总结起来,仍对本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根底和参考。一已有研究成果的回忆1.有关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研究自1825年俄亥俄州首先实行了教师*开场,美国的教师资格制度已经经历了将近200年的开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初任教师资格标准。缪苗,许明.美国

16、初任教师资格标准语考试制度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 2007(5):34.因此,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研究无论是美国还是我国都相对较多,其关注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历史考察。*琳和裴春通过对美国二战前后的教师资格标准管理的分析,探寻出美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标准管理“以州为基准,多种多样,但都以学历为根底,组建结合考试、实习等进展的特征。*琳,裴春.美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标准管理沿革J.外国教育研究, 1997(6):28.安格斯David L.Angus则在?专业主义和公共之善:教师*书简史?Professionalism and the Public Good: A Br

17、ief History of Teacher Certification一文中将美国教师认证的历史分为19世纪的教师资格认证与培训,教师认证与教育信托基金以及二战前后的教师资格认证开展三个阶段,系统论述了美国教师资格认证的历史开展,认为在关于教师资格认证的变化上主要是围绕四个问题展开的:谁来主管教师*的发放.如何确保教师解决特殊情况的能力,并为此提供适当的根底.教师培训课程的相关因素是什么.教师*发放体系应该详细和具体到什么样的程度。二是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标准研究。现存的教师资格制度存在着“低标准、高保障的弊端,联邦教育部为提高教师质量,提出确定资格认证的重点,精简资格认证的要求,提高教

18、师评价的标准,下放资格认证的权利以及改进选择性教师*书等相关政策。周钧.美国联邦政府对改革现行教师*书制度的政策J.教师教育研究, 2003(6):80.并且可以通过“传统方式、递交申请、紧急教师*书、选择性培养方案和社会聘任等五种方式获取教师*。朱旭东,*眉.试析美国教师*书制度J.外国教育研究, 2007(5):28.目前,美国已经有了一套统一的国家级初任教师资格标准,由州际初任教师评价和支持联合会The Interstate New Teacher Assessment and Support Consortium制定,此联合会是“州教育机构和国家教育各教育组织的联合体,自1987年成立

19、后就致力于教师准备、认证和持续的专业开展方面的改革。缪苗,许明.美国初任教师资格标准语考试制度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 2007(5): 34.同时,各州根据全国性的资格标准,也相应地调整了州一级的教师资格标准,如加利福尼亚州教师认证委员会the California mission on Teacher Credentialing结合本州的情况,于1997年公布了该州的六条初任教师资格标准。California mission on Teacher Credentialing &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California Standardsf

20、or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R/OL.ctc.ca,gov/reports/cstpreport.pdf, 2010-11-23. 三是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体系研究。“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目前主要分为两大层次:州级层面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和国家层面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州层面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主要表达为州一级以及各类专业机构所举办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它又可以被分为两个大的类别:传统型教师资格认证和选择性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师*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5.传统型的教师资格认证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高,“它要求教师通常要获得

21、教育类学士学位,且必须已经完成了在督学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教学;Sandlin,R.A.,Young,B.L.&Karge,B.D.Regularlyand Alternatively Credentialed Beginning Teachers: parison and Contrast of Their Development J.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Vol.14,No.4, 1993:16-23.选择性教师资格认证通常“以完成选择性教师培训工程的在职教师为对象,Yan*uanQu& Betsy Jane Becker. Does Traditio

22、nal Teacher Certification Imply Quality? A Meta-AnalysisC.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s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2003.3.其中选择性教师培训工程Alternative Teacher Certification Program是教师认证中“应用得十分广泛的一个术语,指各种工程的集合,旨在快速的培训和认证教师。Jay Paredes Scribner & Ethan Heinen. Alternative

23、Teacher Certification: A Program Theory Analysis J.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Vol.36,No.2, 2009:179.但目前“许多项选择择性教师培训工程并没有真正履行自身的目标,这使得人们很容易改变职业,进而成为教师,因此“该工程应该提高入学标准,并未初任教师提供支援。Keller Bess. Teacher Certification J.Education Week, Vol.27, No.4, 2007:4.四是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的机构研究。美国教师资格认证机构主要有国家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NBPTS和美

24、国优质教师证书委员会ABCTE两大全国性的教师资格认证机构。NBPTS成立于1987年,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对优秀教师进展认证的机构,它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和领域制定了评估标准,并以这一标准为根底对优秀教师进展评估和认证,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开展,提高专业教学的地位和美国教育的质量。王黎明.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 2004(2): 6.NBPTS还出版了许多有关其认证标准和教师教育研究方面的图书,如?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证书推动教育前进?Moving Education Forward through National Board Certification等

25、。吴姗,洪明.当代美国教师认证组织的对峙与互补J.教育研究,2007(4):25.美国许多学者对NBPTS的认证都很支持和认同,哈曼Harman, A.曾生动的描述NBPTS认证 “能够设定明确目标、进展有效教学并能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进展评估的专业化优秀教师。Harman, A.A Wider Role for the National Board J.Educational Leadership, Vol.58,No.8, 2001:54.ABCTE成立于2001年,受助于美国联邦教育部,是一个新兴的全国性教师认证机构。它的认证标准和程序,“与美国当前的其他教师认证组织有很大的不同,它主

26、*降低教师的入职门槛,与专业化取向的教师认证机构分庭抗礼。吴姗,洪明. 美国教师认证制度的新近变革“美国优质教师证书委员会(ABCTE)的理念与实践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7(1):53.与NBPTS不同,“ABCTE 则简化了NBPTS过于繁琐的教师认证程序,满足了社会公众对于简化认证的愿望。同上.Barnett Berry.Taking Action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ddressing Shortings in The Teaching mission Report R.Center for Teaching Quality, 2004.9.

27、另外,ABCTE对教师认证的低门槛,其*书的跨州使用,吸引了大批的优秀人员参加到教师的行列来,缓解了师资短缺的问题。2.有关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内涵与开展研究关于初任教师,项亚光认为在美国的教育环境里,初任教师是指“完成了所有职前的培养课程(包括实习)得到临时教师证书,受到*所学校聘用,担负起与老教师大致一样的教学责任,处在正式教学的第一年的教师。项亚光.美国学区新教师的入门培训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6): 51.美国学者麦克唐纳根据有关教师政策,于1982年提出初任教师(New Qualified Teacher)是特指完成了所有的职前训练课程,己经被授予初级教师*书,并受雇于

28、*学校,正处于从事这个职业或效劳于*个学区的教师。瑞典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9卷)M.*:*教育,1990.91.哈林奥斯汀(Huling-Austin)则认为初任教师是对职业还比较陌生,没有经历的初任教师,是已经或者还没有被认证和取得*书的初任教师。Huling-Austin, Leslie. What Can and Cannot Reasonably be E*pected from 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s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Vol.37,No.1,1985:2-5.赫克特曼Hechtman在其博士论文?宾夕

29、法尼亚教师入职个案研究:从政策到实施?A Case Study of the Induction Program in Pennsylvania: From Policy to Practice中提到新教师new teacher与初任教师beginning teacher、就任者inductee一样,是指那些符合地区教师入职指导方案要求的一局部教师。他们可能是处于从事教师职业或效劳的第一年,或是这个领域的新人,或是在一个地区获得资格认证结果受聘于另外一个地区的教师,也或者是长期从事代课的教师。关于教师入职,根据伯顿(P. Burden)的研究,教师专业开展须经历三个阶段,即求生存阶段教师进入教

30、学第一年的时期;调整阶段教师进入教学第二至四年之间的时期;成熟阶段(教师进入教学第五年或五年之后的时期。这里的“求生存阶段,就相当于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时期。教师刚步入一个新的环境,还没有实际的教学工作经历,对教学活动及工作环境都只有非常有限的认识,对于所面对的各种教学工作都尚处于适应状态中。顾明远,梁忠义,罗正华.教师教育M.*:*教育,2000.491-492.美国布兰斯德大学教授莎伦费曼Sharon Feiman-Nemser详细的研究了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内涵,指出所谓入职教育包含多重的含义:首先,入职期是初任教师学习如何教学的阶段,即是一个独特的学习议程也是教师进展持续专业化学习的一个组成

31、局部;其次入职教育是初任教师社会化的过程;最后,入职教育作为一个正式的教育方案而存在。Sharon Feiman-Nemser. Multiple Meanings of New Teacher InductionA. Ed. Jian Wang, S. Odell & R. Clift.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esearch on Teacher InductionM.2010.15-30.通过这三个对入职教育内涵的相关解释,使得“入职这个词语能全面的概括初任教师踏入工作前几年的学习和教学生活。每层含义都强调了初任教师的不同层面,提供了一种对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全

32、面阐释。把入职教育定义为初任教师学习教学的重要阶段可以使我们知道初任教师有两个任务,其一是他们必须要进展教学工作;其二是他们需在受聘的学校中学习教学技巧。如果使初任教师能够学习更多的实际经历,就必须为初任教师提供有效的课程资源、指导、案例和反响意见,且必须清楚的了解我们期望初任教师进展学习和实践的这种教学方式;把入职教育定义为教师社会化的进程可以提醒我们,学校构造和文化可以调节初任教师的学习和教学以及影响他们的决定是继续任教还是选择离开或转行。如果使初任教师能长时间的留校任教并开展成为优秀教师,则必须引导初任教师进入一种具有合作性的、高水平的,集体责任感的专业文化中来;把入职教育定义为一种正式

33、教育方案,可以认识到入职指导方案和政策的重要性,因为政策的制定者可以影响入职教育的质量,因此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内涵,以便制定更有效的入职指导方案和政策。Sharon Feiman-Nemser. Multiple Meanings of New Teacher InductionJ.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esearch on Teacher Induction.2010.15-30.关于美国教师入职教育的开展,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震惊了美国朝野。为了在科技尤其是在空间技术方面赶超苏联,美国发动一次大的教育改革,教师教育成为本次改革的重点。

34、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对师*教育的传统理论和实践进展了彻底的批判和反思。康健.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改革旨在提高新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继存率D.*:*师*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3.1963年,科南特发表了?美国教师教育?报告书,提出“在师*最初的试用期内,地方学校董事会就应采取具体步骤,对处于困境中的初任教师尽力给予帮助。美科南特著,陈友松译.科南特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1988.226-227.1977年,美国教育研究公司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学校开学前对第一年参加工作的初任教师不要仅仅开展一到两天教学指导,并号召所有的初任教师在他们入职的第一年都要一个“伙伴教师。Meister,D.J.&

35、Jenks,C.Making the Transition From Preservice to Inservice Teaching: Beginning Teachers ReflectionsJ.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Vol.22, No.3,2000:1-11.到了 80年代,美国共发布了五份报告对初任教师支持期限给出了建议,分别是:1985年的?美国国家教师教育认证协会修订报告?NCATE Redesign,1986年霍姆斯小组的?明日教师?Tomorrows Teacher、卡耐基基金会资助的“教育与经济论坛的?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A N

36、ation Prepared: Teachers for 21st Century以及美国教师教育工作者协会ATE的?改革展望:关于教育专业的启示?Vision of Reform: Implications for the EducationProfession和该组织1987年的发布的?教师入职:一个新起点?Teacher Induction: A New Beginning。在这一阶段,教育界的主要杂志也发表了一些有关支持和帮助初任教师入职的文章。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教师入职教育开场蓬勃开展。1998年联邦教育部报告指出“公立学校教师参参加职教育方案的数量是70年代的三倍。Ganser

37、,T. Joining Forces: Mentors Help New Teachers Adjust to School LifeJ.Schools in the Middle,Vol.8, No.7, 1999:28-31.2000年全国参加大城市学校委员会the Council of the GreatCity Schools的学校中已有67.5%设有支持和协助初任教师的入职指导方案。Urban Teacher Collaborative.The Urban Teacher Challenge: Teacher Demand and Supply in the Great City S

38、chools R.Washington, DC: Council of the Great City Schools,2000.3.目前,我国对美国教师入职教育的历史开展的专门研究还很少见,主要就是出现在有关美国教师入职教育的硕博论文中,如任学印把美国教师入职教育开展历史划分为教师入职教育的产生时期、开展时期以及扩大与完善时期三个阶段,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时间比较研究D.*:东北师*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138-140.深入分析了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的产生及开展。叶兰霜也把美国教师入职教育开展划分为产生时期、开展时期与完善时期,对美国初任教师入职培训的开展历程做了较为详细的梳理。

39、叶兰霜.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师*大学硕士论文, 2009.12-15. 3.有关美国初任教师面临的问题与需求研究初任教师在第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将遭遇“现实的冲击,Veenman,S.Perceived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Vol.54,No.2,1984:143-178.这一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初任教师进入教学行业的最初经历。他们面临着大量的教学要求,包括课堂管理和教学技能、针对各类学生的不同教学以及专业与个人职责的平衡问题。Mundt, J.P. &Connors,J.J.Prob

40、lems and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First Years of Teaching Agriculture: A Framework for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Education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Vol.41,No.1,1999:38-48.而在诸多的问题中,课堂管理最为重要,被认为是教学的根底,因为它规定了课程的程序以及教师的期望。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 Ca

41、n Do to Have a Well-managed Classroom EB/OL? .nea.org/classmanagement/hwong.html, 2010-12-1“没有有效的课堂管理,学习也将无法进展。Wong,H.&Wong,R.Effective TeachingEB/OL. 2010-12-1.马尔扎诺Marzano, R. J.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最首要的工作就是能够富有成效的管理课堂。而课堂管理就要求教师能够:建立和执行规则与程序;实行纪律处分;维持有效的师生关系;保持适当的精神管理。Marzano,R.J.What Works in Schools M? VA: A

42、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 2003.4-16.当课堂管理有效的建立起来的时候,它就“创造并维护了一个有利于教学的学习环境。Brophy, J. E.Teaching Problem Students M. New York: Guilford,1996.7.与之相应,马丁Martin, N. K.和鲍尔温Baldwin, B.指出有效的课堂管理包含三个局部:环境因素、教案组织和学生行为。其中环境因素包括学生如何进展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以及教师的物理特性;教案则要对特定的主题进展规划、提供和反映;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

43、到课堂活动中,则他们的破坏性行为就会减少,反而学生的学业成就则会增加。Martin,N.K.& Baldwin, B.Perspectives Regarding Classroom Management Style: Differences betwee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Level Teachers R. New Orleans,LA: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uthwest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1996. 26.切尔托Certo, J. L.和福克斯Fo*, J. E.等人对初

44、任教师面临的工作环境因素进展了研究,认为初任教师常常会相信自己拥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技能来应对课堂教学。事实上,大多数初任教师往往对他们能否有效地管理课堂感到忧虑。尤其在他们经历了教师资格认证以后,许多初任教师的教学经历是孤立的,同时他们在教学要求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这可能会使他们在教学生涯第一年中产生挫败感,即初任教师选择离开了职业支持与训练系统,因为面对现实教学工作,往往粉碎他们的期望目标,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摧毁他们的自信心。Certo, J. L. & Fo*, J. E.Retaining Quality TeachersJ.The High School Journal,V

45、ol.86, No.1,2002:57-75.“与其努力寻找他们所需的协助,初任教师通常会选择离开教育界。Klausmeier Jr., R. L. Responsibilities and Strategies of Successful MentorsJ.The Clearing House, Vol.68, No.1, 1994:27-29.因此,创造一个有利于初任教师入职的支持性环境,是教师专业开展的关键因素,支持性环境不仅可以使初任教师继续留任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Andrews,B.D. & Quinn, R.J.The Effects of Mentoring on First-Y

46、ear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Support ReceivedJ. The Clearing House,Vol.78, No.3,2005:110-116.“还可以帮助初任教师在不惩罚学生的情况下有效地管理课堂。Wong, H., &Wong, R. Effective Teaching EB/OL. 2010-12-1.还有些美国学者从影响初任教师离职的原因方面,对初任教师入职期遇到的问题和需要进展了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初任教师在入职期不能顺利过渡。“从职前顺利过渡到在职是教师教学生涯中关键一步,正确、积极的入职体验对教师的专业开展极其重要,因为

47、它能对教师的离职率产生深远影响。Halford, J. M. Easing the Way for New Teachers J.Educational Leadership,Vol.55, No.5,1998:33-36.大多数初任教师对“满足学生的需求、课堂管理、与家长交涉以及完不成预期目标而感到恐惧或焦虑。Wilson, B., Ireton, E., & Wood, J. A. Beginning Teacher Fears J.Education,Vol.117, No.3,1997:396-400.而“入职培训和办学定位却能为初任教师提供自信和知识以抑制第一年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48、与困难。同时,通过“入职教育,初任教师能够学会如何在特定教学情境下处理问题,例如处理学生的破坏性行为、没完成的学习任务、上课迟到以及挑衅行为等。另外,“这些入职培训活动也可以帮助初任教师建立起他们自己支援网络,在网络里他们能够得到同事们不断的援助,以应对教学要求,如课堂管理。Susan Moore Johnson.Why New Teachers Leave. . . and Why New Teachers StayJ.American Educator, Summer,2006:13-18.因此,任职学校必须对初任教师给予大力支持,这些支持一般包括:学校的行政人员要积极参与到教学和管理活动

49、中;减轻初任教师的教学任务;帮助初任教师管理课堂秩序;为初任教师提供专业开展时机。Hope,W.C. Principals Orientation and Induction Activities as Factors in Teacher RetentionJ.The Clearing House, Vol.73, No.1,1999:54-56.另一方面,初任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相对不高。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至关重要,“调查说明有50%的初任教师在他们入职的前五年离职。Colbert, J. & Wolff, D.Surviving in Urban Schools:A Collaborat

50、ive Model for a Beginning Teacher Support System. 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Vol.43,No.3,1992:193-199.此外,“工作满意度的提高有助于发挥教师教学热情,降低人员损耗,提高工作绩效,并对学生的成果有积极影响。Woods, A. M., &Weasmer, J. =Maintaining Job Satisfaction:Engaging Professionals as Active ParticipantsJ.The Clearing House, Vol.77,No.3,2004:1

51、18-121.布拉德利Bradley, K. D.对初任教师工作满意度做出了预测和分析,他认为五个因素可以决定工作满意度:学生和同事的影响;职业挑战;行政管理人员与同事的支持;事业晋升时机;舒适的工作条件。Bradley, K. D., &Loadman, W. E.Urban Secondary Educators Views of Teacher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J.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NASSP Bulletin, Vol.89,No.4,2005:2-28. 切尔托

52、和福克斯等人则进一步指出这五个因素不仅能够提升初任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还可以保持教师的留任率。Certo, J. L., & Fo*, J. E.Retaining Quality Teachers J.The High School Journal,Vol.86,No.1,2002:67.我国学者对初任教师入职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有初步的研究,赵昌木认为“在角色转换中,初任教师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从学生转化为专业的具备管理学习环境能力的人。他指出初任教师由于在预备教育中没有承受过角色转换的培训,使得他们在入职初期,面对课堂的偶发事件及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常常不能灵活处理,甚至影响课堂教育的开

53、展,由此疑心自身的胜任力。赵昌木.教师成长:角色扮演与社会化J.课程教材教法,2004(4):57-58.戈白文则通过初任教师和校长的调研报告分析,指出对于初任教师存在的问题及他们在职前准备中的缺陷,涉及的内容大体一样。首先,在初任教师的调查报告显示,初任教师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课堂管理与纪律;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对学生确立恰当的期望;如何应付压力;如何对待生气的家长;按时完成书面作业的批改;评定学生功课;处理学生冲突;把握课程进度;更改教学方法;如何对待不同能力的学生;对当教师不自信。而在校长的调查报告中,问题则可归纳为:初任教师普遍缺乏教学技能和有效的与人互动的能力;在应付不同能力水准的学

54、生时准备缺乏;不知如何调配时间,以应对工作压力。戈白文.校长是新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谈美国一项有关新教师社会化的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9):22-24.可见,校长的看法与教师颇为类似,均表示出校长对初任教师提供援助极为必要。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只是对初任教师在入职初期面临的问题进展了初步的探讨,仍停留在问题总结的外表,未能对问题进展分类以及问题的成因进展综合深入的分析。4.有关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内容研究通过对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内容的文献梳理,可以归结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目标的研究。纽科姆Newbe,E.提出了教师入职指导培训的五大目的:满

55、足感知的需要;提高教学能力;融入学校团体;解决可预见问题;促进成人开展。Newbe,E.Perspective on Teacher Induc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Promising ProgramModelsR. Maryland State Dept. of Education, Baltimore; Research for Better Schools, Inc., Philadelphia, PA.,1987.95-97.尹格尔Yinger,R.K.则认为“教师入职教育是实践的开展,是与教师专业的复杂性相适应的,入职教育可以“为教师

56、提供便利的环境和时机来反思教学实践,不仅促进了教学实践的开展还推动了教师的能力和效率的提高,是真正专业化的标志。Yinger,R.K. the First Years of Teaching:Background Papers and a ProposalM.Illinois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Springfield,1987. 66-70.可见,教师入职教育是促进教学实践实施的有力工具,因为初任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不断地进展教育活动与反思。邓拉普Dunleavy, T.等人为了测定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对弗吉尼亚州劳诺克地区59名初任教师进展了问卷调查

57、。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入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与课堂教学相关的问题。其它的相关目标还包括:能够给予初任教师时机以收集、创立和利用适宜教学资料;为初任教师提供个人支持以及扩大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邓拉普在问卷中还分析出三个补充目标:入职教育可以为初任教师提供系统化的培训时机;入职教育可以为初任教师提供教学督导的体验;入职教育还可以拓展初任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专业快速成长。Dunleavy,T., Ferguson,J., Pastel,J., Pleasants,F.&Washenberger,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Teach

58、er Survey for the Virginia Beginning Teacher Assistance ProgramR. Richmond: Virginia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83.96-99.由此可见,大多数学者都在试图说明入职教育的意图是什么,所提出的目标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宾夕法尼亚的课程开展与监视协会the Pennsylvania Association of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从最近的文献中总结出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26工程标。杰森Jensen, M. C.也认为虽然各

59、地区入职指导方案的内容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宗旨,就是“能够使初任教师和他们的同事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进展高水平的互动。Jensen,M.C. Induction Programs Support New Teacher and Strengthen Their SchoolsR.OSSC Bulletin,1986.4.第二,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指导策略的研究。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方案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中,是加强师资队伍建立的重大举措之一。据统计,截至2003 年,美国已有38个州设置了初任教师的入门指导方案。其中,22个州为初任教师的入门指导方案提供资助,29个州将导师制作为初任教师

60、入门指导方案的策略。谌启标.美国新任教师的入门指导方案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1):43.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方案的策略、指导环节以及具体特点进展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2001年,美国教师联合会发布了?新教师入职培训:一座至关重要的桥梁?Beginner Teacher Induction: The Essential Bridge的13号报告,阐述了初任教师入职指导的五个方面:所有初任教师必须参与,即全部的初任教师无论他们是否已获得教师资格认证,都需要参参加职培训。专业培训至少需持续一年,研究说明,关于教师入职培训,从时限上看,长期优于短期。一到两年的入职培训可以使

61、教师在职业生涯的早期获得成功,并能更长久地从事教学工作。安排合格的培训者,培训者是入职教育的重要组成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经历丰富的教师都能充当初任教师的培训者,只有经过仔细筛选并符合指定标准的高水平教师才能担任这个角色。减少初任教师的教学负担。当初任教师工作量增多时,他们就不能有效地学习如何教学,为了磨练新教师的专业技能,必须给予他们大量的时间和时机观察其他教师的教学,与导师合作,与同事讨论,反思自身教学反思。严格设定评价标准。入职培训完成后应由导师根据已有的专业标准对初任教师进展综合的评定。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Beginner Teacher Ind

62、uction: The Essential Bridge. Policy Brief Number13R.Washington,DC.2001.2004年,美国高质量教育联盟Alliance for E*cellence Education发表的?开发潜能:培养和保存高质量的新教师?Tapping the Potential: Retaining and Developing High-Quality NewTeacher的研究报告,总结了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构成的五个关键要素:高效的教学指导、规*的培训程序、持续的专业开展、校外的师资支持、基于标准的评价。Alliance for E*celle

63、nce Education.Tapping the Potential: Retaining and Developing High-Quality New Teacher R.Washington,DC.2006.8-15.美国学者帕特里马丁Patricia Martin在?新教师:迎接挑战?Novice Teacher: Meeting the Challenge一文中通过对加利福尼亚大学新教师中心开发的新教师入职培训模式的研究,介绍了此模式包含的9个关键因素:学校校长的支持与参与;通过正式申请和评审程序选择的教学导师;良好设计且持续的指导教师培训;指导教师可免于1-3年的全职教学任务;两

64、年内每周小时的正式指导支持;根据专业标准提供最正确实践目标与指导框架;通过综合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对新教师工作进展评估;根据年级和专业领域对指导教师和新教师进展分配;确保教师的教学重点与所在学校行政人员和社区一致。Patricia Martin. Novice Teacher: Meeting the Challenge J.Principal, Vol.88, NO.2, 2008:42-44.国内学者也对教师入职指导策略进展了相关研究。蒋攀从比较的角度对日美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措施进展了介绍,他指出“美国多数州的引导方案是以指导教师对初任教师的个别指导为主要形式。“各州对指导教师的具体要求不尽一样,但多数正式实施初任教师入职引导方案的州都对指导教师的教学经历、承受训练的程度等有明确的要求。有些地区还很重视对指导教师给予补偿。另外,美国很重视中小学与大学在初任教师入职引导方面的合作。蒋攀.日美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