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7537879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457.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资源描述:

《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基地概况一、基地位置与自然条件(一)基地位置*省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在都江堰市*乡。*乡地处成都平原西陲的都江堰外江灌溉河泊江河畔,西与崇州市上元、街子镇隔江相望,南与崇州市元通镇毗邻,东与都江堰市柳街、石羊镇接壤,北与都江堰市大乐乡交界。地理座标为东经10336041033756,北纬304559304918,全乡总面积16.8km2。基地建设地点在*乡北部,距都江堰市区32km,距成都市区55km,交通便利。基地总面积34.54hm2(折合518.1亩)。(二)地貌土壤*乡属冲积平原地貌,地势平坦,北高南低,高差比降为千分之三,海拔高589620m。基地土壤为河流冲积物,在长期人为

2、水、旱耕作的影响下,发育成水稻土,土层较厚,pH值6.77.5,质地重壤,土壤肥力较低。(三)气候示范基地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热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利于苗木花卉的生长发育。基地所在的*乡年平均气温1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8,10的活动积温4677.7,无霜期26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245.1mm,78%集中在59月,12月、1月、2月的月均降雨量分别为13.2mm、12.7mm、21.1mm,形成了冬干春旱、夏季暴雨、秋季连绵阴雨的降雨特征。年均相对湿度81%,36月的月均相对湿度80%,日最小相对湿度17

3、38%。日照少,平均日照时数1042.2小时,日照率为23%,9月至次年3月的月均日照时数小于80小时,其中9、10、2月的月均日照时数均小于60小时。据都江堰市气象站(海拔706.7m)19541980年的27年历年最大积雪深度记载:9年为0,12年为14cm,5年为57cm,1970年1月5日积雪深度为16cm;年均风速1.2m/S。最多风向NW,各月各风向最大风速,E、WNW、NW、NNW为1015m/S,其余风向的最大风速为49m/S;27年间只有1977年6月出现1次冰雹;历年雷暴日数1857日,平均38.3日。(四)水文地质*乡处于都江堰外江灌区沙沟河、泊江河之间、有4条干渠(斗渠

4、)由北向南纵贯全境,东西方向支渠密布、水源丰富,灌溉十分方便。地质为第四系河流冲积、洪积。西北为龙门山地震带,震源深度浅,地震活动盛期与地球自转速度、太阳活动周期及日、月轨道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据80年代资料,未来一百年内预测震级为66(1/2),预测可靠程度为(类)。二、*乡社会经济条件(一)土地与人口*乡东西窄,南北长,全乡总面积16.8km2;其中耕地870hm2。*乡现有人口12202人,辖9个行政村,56个农业合作社。农业人口11780人,其中,劳动力7834人。(二)经济状况*乡工农业总产值1.1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0.53亿元,农业总产值0.54亿元,第三产业0.05亿元。粮食

5、总产量达8521t,财政收入465万元,农业人均纯收入2905元。(三)*乡花木产业状况某某素有“花木之乡”之誉,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花木兴乡”战略,经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使*乡初步形成了以花卉、苗木、盆景、桩头生产为主的花木产业。实现了从庭院经济向大田生产的飞跃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民兴乡之路。到目前为止,全乡花木种植户发展到1490户,占农户的43%,花木种植面积205hm2,在地产值900万元,1999年,仅花木盆景就实现销售收入3100万元,全乡人均专项增收198元,占农民人平增收额78.6%,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近几年来,花木销售市场更加兴旺,在成都青石桥专门有某某花木销售一条街,共有铺面24个,全乡常年从事花木运销的专业户246人,并建有泊江园艺公司、新兴园艺公司、东风园艺公司等,主销*乡花木产品。目前,某某花木产品已远销北京、浙江、陕西、贵州、云南、广州、福建、广西以及日本东京等地。(四)交通通讯*乡对外交通十分方便,石(羊)安(龙)路直达都江堰市,经柳(街)安(龙)路、安(龙)元(通)路直达成都市区。每天有公共汽车往返都江堰市和成都市。1999年,*乡共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全乡20km的村级水泥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乡通讯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安装直拨电话800门,并已开通了无线通讯

7、业务。三、建设条件(一)建设单位状况*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承担全省林木新品种引进、驯化、筛选、示范、推广;苗木培育新技术的试验等职能,技术力量雄厚。在全省的各市、州、县均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为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基地现有苗圃面积22.91hm2,主要培育品种有峨眉含笑、深山含笑、金丝垂柳、金合欢、杜英、火力楠、天竺桂、雪松、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火炬树、皇竹草、杂交竹等。年产生态、园林绿化苗木350万株左右。苗圃现有基础设施薄弱,初具规模的主道500m,管护房96m2,排水沟1000m,蓄粪池2个,管护、生活用抽水井1眼,灌溉和照明用电是当地电网上的民用电,安有电杆16根,苗圃

8、采用自流灌溉和用潜水泵在引水沟内抽水灌溉。(二)科技支撑条件*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与*省林科院、*省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校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为全省的速丰林建设、长防林建设、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林木种苗示范基地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交通方便,区位优势突出,信息广泛快捷,市场潜力大,建设单位有丰富的育苗经验,能起到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为全省林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二章 基地作用与设计的指导思想、原则一、基地作用运用现代化育苗新技术,结合推广育苗科技新成果,研究、开发、储存、培育优良种苗。建设科技含量高、成果技术适用性强的种苗基地,在全省起示

9、范作用,进而培训育苗技术专业人才,推广林业育苗先进技术,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二、设计指导思想以基地建设目标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结合基地实际,运用市场新机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规划建设科技示范性强、成本低、市场前景好、效益显著的种苗基地。三、设计原则依靠科技,科学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以生产绿化苗木为主,适当发展花卉盆景及展示参观,效益为本的原则;引进开发,试验示范先进种苗品种与培育技术,培训推广的原则;优先考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适当进行辅助基础性设施建设的原则。四、设计依据及执行的技术规程、规范(一)设计依据国家林业局关于*省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

10、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国家林业局林计发2000571号文件;*省省级示范苗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2000年8月。(二)执行的技术规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育苗技术规程(GB6001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规范(GBJ11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11、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J1289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1185199

12、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省国有标准化中心苗圃建设规范(试行);*省林业种苗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标准及空气、地面水、噪声环境标准和卫生标准等。第三章 基地建设目标、总体布局与生产规模一、建设目标与任务(一)建设目标围绕造林绿化对苗木的需求,以在全省示范和推广现代化育苗新技术、新品种开发与培育名、特优新优质种苗,建成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为建设目标,

13、引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紧密依托科研、教学单位,积极开展种苗繁育科研成果示范、技术交流与培训,加快种苗优良化进程,提高全省林木种苗工作水平。(二)主要任务1、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为林业生态工程、商品林基地建设及城镇园林绿化美化培育名特优新种苗。2、收集、驯化、试验适宜*及相同类型区的主要优良树种、品系的种质资源,为造林绿化开发、培育、提供优质种苗,推动面上种苗品种更新的向前发展。3、试验、示范总结和推广种苗繁育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苗圃经营新机制,为省内各级林木种苗生产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咨询等服务,促进全省种苗事业的发展。4、在展示和体现林木种苗基地开发、提供优质种苗,示范、推广

14、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新经营机制的同时,充分发挥基地的科技示范与展示参观作用。二、总体布局经用全站仪进行地形测绘,省级种苗示范基地面积34.54hm2均为*省林校苗圃用地。为合理利用土地,根据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和圃地条件,将基地区划为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生产用地29.08hm2,占基地面积的84.19%;辅助用地面积5.46hm2,占基地面积的15.81%。种子园、母树林区分别在都江堰市老熊坪和*省林校的林场内。(一)生产用地区划根据基地的建设目标和任务,为便于生产经营,结合基地现有条件,将生产用地区划为现代育苗区、大田育苗区、种质资源引种开发区、科技示范区,详见基地平面布局图。1、现代育苗

15、区现代育苗区又称设施育苗区或可控育苗区,它集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是体现种苗培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本区包括组培楼、温室、大棚、荫棚、凉雾引种及育苗播种生产车间。现代育苗区的房屋、设施占地面积3.99hm2,占基地面积的11.55%。其中组培楼占地面积363m2;PC板温室2幢、面积0.86hm2;塑料大棚3幢,面积1.29hm2;荫棚1.33hm2;喷雾降温荫棚面积0.44hm2;育苗播种车间279.5m2。2、大田育苗区大田育苗区是常规培育播种苗、无性繁殖苗和用小苗培育成大苗的场所,包括播种苗区、采穗区、无性繁殖区、移植苗区、盆景花卉区,面积22.62hm2,占基地面积的65.4

16、9%。其中:播种苗区培育田间播种苗和容器苗,位于基地石安路东部的东端,西连采穗区、无性繁殖区,东、南、北三方与农田相连,面积3.75hm2,占基地面积10.86%;采穗区为基地无性繁殖区和相似地区培育、提供名优穗条、插穗,位于基地石安路东部南端,北接无性繁殖区,西接移植区,东接播种区,南面与农田相连,面积1.79hm2,占基地面积的5.18%;无性繁殖区培育扦插苗和嫁接苗,位于基地石安路东部,南接采穗区,西接移植区,东接播种区,北与农田相连,面积2.21hm2,占基地面积的6.40%;移植苗区分为东西两块,东面一块位于基地石安路东部,东接无性繁殖区、采穗区,西邻石马公路,北与某某花卉公司、农田

17、相连,南临农田;西面一块位于基地石安路西部的北面,南接现代育苗区,东、西、北与农田相连。面积12.82hm2,占基地面积的37.12%;盆景花卉区,位于基地石安路西部东侧,紧靠综合楼,西接现代育苗区,东邻石安路,北连农田,南接生活区,面积2.05hm2,占基地面积5.94%。3、种质资源引种开发区种质资源引种开发区是对优良树种、品系种质资源进行引种试验、保存、开发,为基地和面上育苗提供优良种苗的场地,位于基地石安路西侧,东接现代育苗区,南挨科技示范区,西、北与农田相联,面积0.91hm2,占基地面积的2.63%。其中:在现代育苗区的喷雾荫棚内进行凉雾引种,采取荫棚、喷雾降温等设施,创造温凉、湿

18、润、多雾和散射光等生境,引种、驯化、培育中低山区相似生境的优良种苗。4、科技示范区科技示范区,试验、示范种苗培育的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位于基地石安路西部,东、北接现代育苗区及种质资源引种开发区,西、南与农田相连,面积1.56hm2,占基地面积的4.52%。5、种子园、母树林区在都江堰国有林场老熊坪杉木种子园和在*省林业学校林场内规划建设种子园和母树林9.6hm2。老熊坪杉木种子园1988年开始建设,总面积3.47hm2,生产用地面积3.33hm2,1996年林场提出“杉木无性系嫁接第一代种子园”认定申请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第四年试产良种15kg/hm2,盛产期年产90kg/hm2。*省林

19、校林场面积84hm2,主栽树种有:峨嵋含笑、柳杉、杉木、秃杉、铅笔柏、紫楠、桢楠、润楠、卫矛、喜树。在峨嵋含笑、桢楠、喜树、秃杉等林中规划建设6.27hm2母树林。(二)辅助用地辅助用地5.46hm2中:道路含主道、副道、支道,用地面积2.01hm2,占基地面积的5.82%;灌排沟渠用地面积1.08hm2,占基地面积的3.13%;房屋:含综合楼、育苗播种生产车间、库房、管护房、传达室、食堂等,用地面积0.16hm2,占基地面积的0.46%;停车场、广场、围墙、积肥坑、积肥场用地面积0.65hm2,占基地面积的1.88%;绿化用地1.22hm2,占基地面积的3.53%;职工生活用地0.34hm2

20、,占基地面积的0.98%。各项目用地见示范基地总体布局一览表。种子园3.33hm2、母树林6.27hm2,计9.60hm2。三、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一)培育苗木种类根据林业生态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商品林建设和城镇绿化用苗的需要及基地条件,基地拟培育苗木的主要品种有:1、生态林苗木杨树、红椿、刺槐、香樟、桉树、火炬树、桤木、元宝枫、银荆、喜树、杉木、水杉、藏柏、岷江柏、撑绿竹等生态林种苗。2、工业原料林苗木为适应造纸、人造板等工业对木材的需求,适度培育108杨、110杨、三倍体毛白杨,巨桉、四倍体刺槐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苗木。3、经济林苗木培育核桃、板栗、枣、橙、柚、梨、桃、李、梅、枇杷、猕猴

21、桃、无花果、树莓、笋用竹、杏等类经济林名特优新种苗。4、园林绿化苗木及花卉立足于城镇园林绿化美化,培育、开发绿化、观赏价值较高的乔灌木种苗。规划培育、开发峨嵋含笑、深山含笑、金叶含笑、亮叶含笑、乐昌含笑、山玉兰、紫玉兰、广玉兰、峨嵋拟丹性木兰、云南拟丹性木兰、*木莲、红花木莲、广西木莲、大叶木莲、天竺桂、琼楠、银木、楠木、川桂、香桂等常绿阔叶苗木;雪松、罗汉松、红豆杉、美国红杉、日本花柏、华山松、华南五针松等常绿针叶苗木;桂花、梅花、日本樱花、红叶李、垂丝海棠、紫薇、红枫、金丝垂柳、桅子花、杜鹃、月季、石楠等观赏花叶灌木类苗木;引种、驯化、开发姜科、兰科、蕨类植物及红叶小檗、红花继木、金叶女贞

22、等观赏地被植物类苗木;培育非洲菊、比利时杜鹃、洋兰、玫瑰、郁金香、仙客来、红掌、康乃馨、赫蕉等名贵花卉。(二)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为适应林业生态、产业建设、发展对优良种苗的需求,为城镇居民培育名贵的观花、观叶植物,为省内及相同类区育苗提供优质的名优特新种苗,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依靠科技成果,用现代设施设备的功能,实行企业经营管理,工业基地建成后生产各类苗木866万株(盆),其中生态林苗木226万株,占26.1%;原料林苗木190万株,占21.9%;经济林苗木150万株,占17.3%;城镇绿化苗木及花卉400万株(盆),占46.2%。在年产866万株(盆)苗木花卉中,组培苗120万株(盆),占

23、13.9%;播种苗436万株(盆),占50.3%;扦插苗180万株(盆),占20.8%;嫁接苗100万株(盆),占11.5%;经移植培育的大苗30万株,占3.5%。在866万株(盆)中,现代育苗530万株(盆),占61.2%;大田育苗(含种质资源引种开发区和科技示范区育苗)336万株(盆),占38.8%。第四章 种苗培育工艺设计一、现代育苗(一)现代育苗区育苗工艺流程育苗播种穗条及处理组培瓶苗温室自动控温、光、湿自动施肥喷药大棚覆膜遮阳喷灌自动加人工施肥喷药荫棚遮阴喷灌人工施肥喷药苗木人工分级田间移植出圃该育苗区内运输以育苗运输车或电瓶车运送苗盘、苗盆为主。(二)组培苗1、组培苗工艺流程组织培

24、养是利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在人工预知的控制条件下,用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接入含有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组成的培养基中,使其生长、分化形成植株的过程。为解决我省种苗良种化率偏低状况,省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应用组培无性系快速繁衍珍稀濒危植物,快速繁殖名优特新品种,保持母本的生物特性和遗传性状,脱毒复壮,改善和提高苗木质量。组培苗培育工艺流程见下图。选取外植体、培养基配制材料解剖分离消毒灭菌种质材料选优培育品种干燥高压锅灭菌培养基分装洗瓶冷却混合加热溶解测调pH值琼脂+水凝固加热预溶糖药品水接种培养病理检查增殖培养接种培养生根培养继代培养基质、移植、炼苗炼苗移植消毒装袋基质配制移植出圃2

25、、关键技术(1)外植体选择和灭菌是组织培养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器官的生理状态和发育年龄,选择最易表达全能性的部位,在植株开始生长季节选取大小合适外植体;根据灭菌剂对外植体的生理影响、灭菌效果和清除残留物的难易程度,选取适合的灭菌剂,对外植体进行灭菌;作好组培中细菌、真菌等污染预防工作。(2)培养基及其配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培的成败。培养基在外植体的分化、出芽、增殖、生根及成苗整个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培养材料的种类和部位,选取含适宜成分、种类的培养基配方,按上图操作程序,配制培养基。(3)作好接种和培养。接种室消毒,清洁超净工作台,接种人员清洁操作,预防细菌和真菌污染。接种后,将外

26、植体置于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pH值和氧气及其他气体下培养,防止外植体褐变,预防培养物的玻璃化现象。(三)温室、大棚、荫棚育苗1、工艺流程温室、大棚、荫棚育苗又可称设施育苗或可控育苗,是育苗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运用建筑、材料、机械、环境、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经营等科学技术,建温室、大棚、荫棚等设施,创造苗木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照、温度、湿度、营养等最佳环境,确保苗木良好生长,提高苗木培育的效率和效益。工艺流程见下图:温室调控温室的温度、湿度、光照、营养元素,防治病虫害,使苗木良好生长种子育苗床盘容器托架扦插床组培苗插穗大棚调控大棚的光照、湿度、通风,施肥、防治病虫害大田育苗出售种

27、子育苗床盘扦插床容器托架组培苗插穗移植培育大苗荫棚灌溉,遮荫、保持土壤水分,施肥、防治病虫害大田育苗苗床种子组培苗插穗容器托架2、关键技术(1)根据培育品种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宜光、热、水、气、肥等因子,科学运用设施内的光、热、水、气、肥等设备与自动控制系统,使先进的设施和培育品种,栽培技术组装配套,规范、高产优质培育苗木。(2)播种床与扦插床的基质材料应有足够的持水能力,不含各种有害物质,能为种子发芽提供足够的养分。(3)扦插育苗应特别注意插穗质量,防止苗床积水;在扦插前使用ABT生根粉等药剂进行预处理。(四)育苗播种生产线1、工艺流程穴盘、容器育苗使用的基质具有理想的持水能力、透气性、基质粒

28、度、压实度、透水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和坚实度,能培育出品质优良的苗木。育苗播种生产线,由基质粉碎、基质混合、基质填盘、播种、覆料淋水等环节组成。育苗播种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见下图:育苗播种生产线传送带用播种穴盘推车运至温室、大棚等地培育。苗盘根据培育品种添料育苗穴盘填料混料覆料、淋水播种基质粉碎2、关键技术(1)根据培育苗木品种特性,科学选用、配方营养基质,使基质容重、含水量、通气孔隙、pH值、阳离子代换量、可溶性盐等主要理化性能适合培育品种发芽生长。(2)根据培育树种特点,科学使用育苗播种生产线。二、大田苗木培育(一)大田苗木种类及工艺流程大田苗木包括大田播种苗、嫁接苗、扦插苗及现代育苗区培育

29、的播种、扦插、嫁接苗移在大田进一步培育的苗木;移植现代育苗区、大田育苗区的小苗,培育成较大规格的城镇、通道绿化苗木。大田育苗采用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和设施设备,培育优良苗木。其工艺流程见下图:根据土壤调查、进行圃地改良、消毒机械整地、旋耕、耙平采、购穗条生根处理选用良种种子处理播种作床现代育苗区播种、嫁接、扦插培育扦插建良种采穗圃嫁接砧木移栽培育出圃苗木分级(二)播种苗培育1、选用良种基地育苗用种子园、母树林等生产的“三证齐全”的良种。对尚未良种化的树种可采购从优良树木直接采收的种子。登记种子的来源、产地、品种(品系),做好种子的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检验,科学储藏,保证种子质量。2、整地作床、播种

30、按育苗技术规程、要求,进行整地、施基肥、作床和种子处理。根据树种、种子特性,科学确定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深度和播种方法。3、苗期管理作好苗木的光照、水肥和间苗、定苗、切根、防治病虫等苗期经营管理,培育壮苗。4、苗木检疫与出圃苗木出圃前按植物检疫条例进行检疫。按规程要求做好起苗、选苗,合格苗分级包装出圃。(三)采穗圃为基地及相似地区提供遗传品质优良的插穗、接穗,选用优树、优良无性系建立采穗圃。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市场需求和优良无性系品种的表型测定情况,选取建圃的品种品系。定植前,圃地要进行细致整地,施足基肥。株行距依立地条件、树种、无性系而定。按培育品种、目的,适时适法栽植。做好除草、松土、培土、

31、施肥、灌溉、排水、除蘖、整形、修剪,定干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及时除去遭病虫危害,生长衰弱和树形不良的母树。(四)无性繁殖苗1、嫁接苗培育名优特新经济林苗木和城镇园林绿化苗木。砧木选择与接穗品种亲和力强、抗逆性好的品种,苗木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大田培育期及粗度视嫁接方案确定,一般为大田一年生以上的苗木,粗度在1cm以上。接穗来源于采穗圃中的采穗母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区中的优良树木及外购的优良接穗。按技术要求选穗,适时适法采穗及保鲜贮存。嫁接方法根据砧木的树种、粗细和年龄等因素确定,选用切接、芽接、劈接等。穗条、芽选用生长素处理。嫁接过程“快、平、准、紧”。嫁接时间在砧木树液开始流动、芽开始膨胀时

32、进行,一般为23月或89月。芽接苗在嫁接的10天、其它在嫁接20天后检查是否嫁接成活,若嫁接失败,要及时补接。芽接无论是否嫁接成活,都要解除绑扎物,切接和劈接法在新梢长到20cm以上后再解除绑扎物。嫁接成活后要及时剪去砧木上的萌蘖条。对于芽接,则要及时地将接口以上的砧木剪去。嫁接苗新梢易弯曲和被风吹折,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以使嫁接苗正常生长发育。2、扦插苗扦插繁殖有硬枝、嫩枝、埋条三种扦插方法。按要求,适时适法做好插穗选择、采集、消毒及浸蘸ABT生根粉等工作。采集穗条做到切口平滑,不破皮、不劈裂、不伤芽,随采、随剪、随插,使插穗与土壤密接。做好水、肥、防治病虫等田间管理。(五)移植苗将温室、大

33、棚、荫棚及大田培育的小苗移栽到大田,以培育更大的苗木。移植在早春进行或在苗木停止生长期间进行。株行距根据树种、培育要求确定,一般株距3050cm,行距5080cm。移植苗木应先选苗、分级、剪根,一般根系保留长度为1215cm,对于常绿阔叶树种,可适当剪短侧枝。剔除带有病虫害、机械损伤、发育不全和无顶芽的苗木。移栽时要使根系舒展,严禁窝根,覆土压实,及时灌水。移植后要搞好灌溉、中耕、除草、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六)盆景花卉1、盆景基地培育树桩盆景,规划培育树种主要有松、柏、银杏、竹类等观叶树种;梅、杜鹃、海棠等观花类树种;石榴、枸杞、火棘、胡颓子等观果类树种。盆景主要材料树苗来源于经基地

34、较长期培育有一定形态的树苗,或采购的有一定造型的树苗。根据生态特点和艺术要求,抑制其发育,用攀扎、整枝、修剪、摘叶、摘芽、嫁接等方法,进行艺术加工,使其逐步具备干粗、枝细、叶细,根露等条件,体现大自然优美树景,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在管理方面做好浇水、施肥、修剪、整姿、保护、防治病虫害和换盆等工作。2、花卉大田培育观赏花卉以木本观花植物为主,如含笑、玉兰、木兰、木莲、腊梅、桂花、月季、玫瑰、山茶等,选培名优特新品种。按花卉繁殖技术,根据花卉植物的生态特性,适时适法繁殖。有性繁殖从种子大小、色泽、成熟度、纯度、病虫害、活力等形态、生理方面选好优良种子。按技术要求,适时适法做好播种和播后管理。扦插、

35、分根、压条、嫁接等营养繁殖,选择优良植株、穗条、砧木,按技术要求,适时适法进行繁殖培育。三、种质资源引种开发针对*省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城市园林绿化所需各类优良苗木现状,收集保存本地优良育种资源,适宜当地水热条件的外地育种资源和人工创育的育种资源,开展无性系开发、新品种的驯化等工作。基地为了引进、驯化更多的新品种,采用荫棚、喷雾等凉雾措施,创造温凉、湿润多雾和散射光生境,培育中低山相似生境的优良种苗,使基地的苗木生产不断提供新品种、新品系,还可通过杂交等措施创造新的品种,把基地建设成为集科研、试验、收集、保存、开发为一体的场所。四、科学试验、示范试验、示范种苗培育的新品种、新材料、新

36、技术、新药剂,推广科技成果。对同一树种不同品系之间的苗木和对同一品系的苗木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进行对比试验,引进的新品种,通过试验示范进行推广。进行生物措施、治病防虫试验,新药剂用量、效果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示范了解树木的抗旱、抗寒性、耐药性、抗污染、抗病能力,以及药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长势的影响,为选择优良树种,及对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五、种子园、母树林(一)种子园种子园选择在都江堰市林场老熊坪杉木无性系嫁接第一代种子园,该种子园是1988年开始建设,海拔、坡向、坡度、土壤等因子,符合种子园建立条件。对种子园应采取除草松土、施肥、辅助授粉、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开花结实习性观察、

37、去劣疏伐、建立技术档案等措施,加强培育。(二)母树林母树林应选择在优良种源区或适宜种源区内,地势平缓,背风向阳,光照充足,不易受冻害的开阔林地。排水良好,海拔适宜,交通方便,地位级在中等级以上。年龄处于结实盛期,开花结实正常的实生纯林,郁闭度0.60.7。母树林选择在*省林业学校林场,树种为楠木、峨眉含笑、秃杉,采取疏伐、锄草松土、施肥、保护、病虫害防治、花粉管理等措施,培育好的母树林。作好结实量预测预报、种子采收、固定标准地观测、子代测定和建立技术档案等工作。第五章 基础设施一、房建基地现有管护房96m2,远不能满足基地科技、示范和经营等需要。规划基地建综合楼、组培楼、育苗播种生产车间、库房

38、、管理房、基地大门及门卫房、厨房餐厅及发电房、泵房等,新建房屋面积3188.82m2。基地地处成都平原,紧邻青城山。综合楼、组培楼等房建工程在满足生产工艺和办公要求的前提下,兼顾旅游观光等功能,采用错落有序,斜坡屋面,与环境协调。门卫、大门、管护房采用园林小品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建筑结构具备坚固、实用、轻盈特点,框架、砖混结构合理搭配,最高三层,多点布置,尽量与田园景色融为一体。综合楼、组培楼、厨房餐厅、厨房、门卫房等在立面处理上以川西民房形式为主,外墙采用浅色外墙涂料加深色色带,配以红色英红瓦屋面,使之造型简洁、明快、统一、流畅。(一)综合楼综合楼位于基地西侧主道北侧,距紧临石安路的基地

39、大门55m,建筑体形高低错落、稳重,外墙用灰、白色,显得淡雅优美,是基地的形象建筑。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三层框架结构,建筑占地面积489m2,建筑面积1415.22m2。建筑构造及装修:240墙体,水磨石地面、楼面,丙烯酸脂防水涂料和英红色瓦斜坡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合砂浆顶棚和内墙面,外墙涂料面。楼层布置:首层为门厅、办公区及研究开发、土壤检验室;二层为实验、检验、信息、档案、培训室及具多功能的会议室;三层为宿舍区,配置淋浴室。每层配置相应的卫生间和相应的给排水、供电、通讯、电视信号、消防设施。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

40、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房屋立面、平面及各层楼用途,见综合楼立面图、平面图。(二)组培楼组培楼在基地西侧主道南侧,与综合楼相对称,色调与综合楼相似,增强整个基地的建筑特色。结构设计既考虑组培工艺特点要求,又兼顾高新技术展示功能。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二层框架结构,建筑占地面积363m2,建筑面积695.9m2。建筑构造及装修:240墙体,水磨石地面、楼面,丙烯酸脂防水涂料和英红瓦斜坡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合砂浆顶棚和内墙面,外墙涂料面。楼层布置:首层布置药剂室、储藏室、洗瓶室、培养基配制室、消毒室;二层布置接种室、培养室;

41、层间用升降机进行物料传运。考虑光照和观学,接种、培养室四周采用大玻璃窗、门用玻璃门,以利于采光和参观。每层配置相应的卫生间和相应的给排水、供电、通讯、电视信号、消防设施。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房屋立面、平面及各层楼用途,见组培楼立面图、平面图。(三)育苗播种生产车间育苗播种生产车间设在基地西部东西主道南侧,北、东邻荫棚、塑料大棚,西、南挨科技示范区。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一层砖混结构,建筑占地、建筑面积均为279.5m2,房高6m,坡屋顶,屋檐高4.2m。建筑构造及装修:240墙体,水泥砂浆地面,石棉瓦斜坡

42、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合砂浆内墙面,外墙涂料面。育苗播种生产车间配置大玻璃门窗,以便采光通风良好,清洁生产。配置相应的给排水、供电、消防设施。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房屋立面、平面及用途,见育苗播种生产车间立面图、平面图。(四)管理房管理房已有1座,在基地东部,面积96m2。规划新建1座,设在基地西部北面,紧靠南北副道西侧。建筑色彩与风格与厨房、餐厅、公共厕所一致。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一层砖混结构,建筑占地、建筑面积均为67.21m2。建筑构造及装修:240墙体,水泥砂浆地面,丙烯酸脂防水涂料和

43、英红瓦斜坡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合砂浆顶棚和内墙面,外墙涂料面。房屋布置:分为值班室、厨房、工具室。卫生间、休息室,配置相应的给排水、供电、通讯、电视信号设施。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房屋立面、平面及用途,见管理房立面图、平面图。(五)库房与发电机房库房、发电机房设在基地西部东西主道南侧,北、东邻荫棚、塑料大棚,西、南挨科技示范区。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一层砖混结构,库房建筑占地、建筑面积均为334.86m2。在库房东端发电机房建筑占地、建筑面积均为54m2。房高6m,坡屋顶,屋檐高4.2m。建筑

44、构造及装修:240墙体,水泥砂浆地面,石棉瓦斜坡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合砂浆内墙面,外墙涂料面。库房分为材料库、原料库和机具库,用于存放基地种子、农药、化肥、育苗基质、苗盘和作业机械与育苗工具等。配置相应的给排水、供电、消防设施。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房屋立面、平面及用途,库房立面图、平面图。(六)厨房、餐厅厨房、餐厅规划建在基地西部主道南侧,东南为生活区,北接盆景花卉区,西邻停车场。采用大玻璃门窗,建筑色彩与风格与综合楼、组培楼一致,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一层砖混结构,

45、建筑占地、建筑面积均为308m2。建筑构造及装修:240墙体,水磨石地面,丙烯酸脂防水涂料和英红瓦斜坡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合砂浆顶棚和内墙面,外墙涂料面。房屋布置:分为餐厅、厨房、保管室。餐厅能容纳70人左右就餐,并配置相应的给排水、隔油池、供电、通讯、电视信号、消防设施。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房屋立面、平面及用途,见厨房、餐厅立面图、平面图。(七)公共厕所公共厕所规划建在基地西部主道南侧,北邻盆景花卉区,东接停车场,建筑色彩与风格与厨房、餐厅一致。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一层砖混结构,建筑占地

46、、建筑面积均为50.35m2。建筑构造及装修:240墙体,水磨石地面,丙烯酸脂防水涂料和英红瓦斜坡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合砂浆顶棚和内墙面,外墙涂料面。配置相应给排水、消防设施。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房屋立面、平面及用途,见公共厕所立面图、平面图。(八)基地大门、门卫房、围墙、旁门大门与门卫房是基地的较强标志之一。大门用电动伸缩门,左侧门卫房用圆弧造型,体现柔和、亲善、开朗的设计风格。右侧布设两柱,柱间设园形花池两个,喻示基地绿化美化,前景美好。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一层砖混结构,建筑占地面积3

47、7.78m2,建筑面积37.78m2。建筑构造及装修:240墙体,水磨石地面,丙烯酸脂防水涂料和英红瓦斜坡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合砂浆顶棚和内墙面,外墙涂料面。房屋布置:分为休息室、值班室、卫生间,配置相应的给排水、供电、通讯、电视信号设施。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参见建筑图材料表。大门围墙高2m,下部为砖墙,砖柱之间墙体为半椭圆形,灰色抹灰装饰。墙体上部安装高1.2m、长4m,用20mm不锈钢管作竖管,30mm不锈钢管作横管的栅栏。大门、门卫房、围墙的立面、平面,见大门、门卫房、围墙立面图、平面图。在基地建砖墙2200m,墙面抹灰装饰。设旁门三座,用51mm不锈钢管作边

48、框,横梁用35mm不锈钢管相连,20mm不锈钢管作竖管。二、土壤改良(一)基地土壤现状基地土壤属水稻土,土层较厚,块状结构,质地重壤,孔隙很少,紧实度属紧,pH值6.77.5。有机质含量1.14%3.74%,全氮0.058%0.188%,碱解氮124150ppm,速效磷413ppm,速效钾3061ppm。(二)土壤改良基地土壤中性,质地较粘重,肥力较低。通过土壤改良,使育苗地土壤有机质达到34%,全氮量0.150.2%、碱解氮达到150ppm,速效磷2040ppm,速效钾150200ppm,土壤质地达到轻壤至中壤。为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大田育苗区的土壤需施有机肥和加入一定

49、量的河沙,反复翻耕与原土拌匀。土壤改良面积24.55hm2,掺沙500m3/hm2,施厩肥、绿肥等225t。土壤消毒可用的化学药品有五氯硝基苯、敌克松、工业用40%福尔马林、工业用3%硫酸亚铁、代森锌和50%辛硫磷等。将化学药品与适量的细土混合均匀后撒于土壤表面,或洒在圃地上,用塑料布覆盖,消灭病原菌和地下害虫。培育有菌根菌的树种,接种菌根菌,以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三、灌溉(一)深井泵房、水塔深井泵房与水塔设在基地南部,西部接科技示范区,北部邻库房,东部靠塑料大棚。在基地南部建机井一口,井径50cm,深度22m,每小时产水量50m3。在机井西面建25m高、容积150m3水塔一座。用深井水泵抽

50、水上水塔,供组培、温室、大棚、荫棚、凉雾引种等生产和职工生活用水。其余生产用水直接从水池或沟渠中抽取、过滤,进行半固定式管道喷灌、移动式喷灌。建筑项目主要特征:采用国家标准图集94S6511设计,房高4.5m,建筑占地、建筑面积29.16m2。修建水塔1座,采用国家标准图集94S844设计。深井泵房的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泵房立面、平面用途,见深井泵房立面图、平面图。(二)喷灌本基地面积大、范围广,苗木品种多,为了满足各种苗木在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的需要,大田育苗主要采用二种灌溉方式,一种在播种区、无性繁殖区、采穗圃区采用半固定管道喷灌系统;另一种采用机组式手推喷灌机

51、系统对其它大田苗木进行喷灌。喷灌的水源来自两个水池,容量为1888m3。水池()设在盆景区内,钢筋砼结构,几何图形,深2m,容量为896m3;水池()设在移植区内,钢筋砼结构,几何图形,深2m,容量为992m3。1、半固定喷灌系统设计(1)设计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按灌水定额公式,根据当地的土壤、气象资料定的参数,经计算,设计灌水定额为:m=0.1h(p1-p2)/=26.3mm设计灌水周期:T=m/Eta,根据灌水定额、喷灌水利系数、作物日均耗水量,取ETa=5mm/d;计算得:T=5d,即灌水周期为5天。(2)喷灌系统选型根据苗圃土地分区情况和经营发展需要,从经济角度出发,确定在该区兴建半固定

52、管道式喷灌工程。干管采用固定式,毛管采用独特的快速接头,在移动时,每个喷头可以从与毛管的连接处拆下来,重新安装时可再次插接,采用手动控制系统,可有效满足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发育所需水分。(3)确定灌区的总体布置灌区水源丰富,地势平坦规整,成矩形。一条主道将圃地分成两大块,北边面积大,南边面积较小。根据水源和该区主道位置,宜分2个大区。为减少管道穿越主道的次数,将灌区分成4个小区,一干、二干东西两边各分成一个小区。见半固定喷灌系统总体布置图。(4)喷灌工程的技术设计喷头选型与组合:选择SUPER-MAMKAD喷头,其性能指标:喷嘴直径3.4mm;喷头压力250Kpa;喷洒流量447L/h;喷洒直径

53、18.5m。喷头间距,毛管间距均采用10m,采用全圆喷洒方式。喷灌强度的核定:按GBJ85-85规范要求,喷灌强度经计算,P=4.5mm/d,能满足要求。管道系统平面布置,见半固定喷灌系统平面示意图。说明:从泵房开始布置主管道AB,标出各干管及支管位置,由主道边开始间隔5m布设第一条毛管,然后每隔10m铺设一条。在支1支6上每一支管上有6条毛管60个喷点,支7上有7条毛管35个喷点,支8、支9上有四条毛管60个喷点(每一条毛客15个喷点),支10四条毛管52个喷点,支11和支12四毛管50喷点,支13有60个喷点,总共727个喷点。(5)工作制度的确定根据生产区功能划分,方便管理,减少投资,采

54、用轮灌方式,将项目区分为6小区进行轮灌。区对应的一级支管为支1、支3;区为支2、支6;区为支4、支5;支7和支10、支11;区为支8和支12;区为支9、支13。(6)管道设计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毛管选用PE管,为了确保水能从喷头中喷出达到设计要求,根据流量和布设毛管的长短,从最不利情况考虑,经计算选择50的PE管;根据每轮灌区和每条支管的最大流量计算,支管63的UPVC管;二级干管选用75的UPVC管;一干、二干选用同一管径125的UPVC管;主干AB选用140的UPVC管。(7)水锤压力分析由上可知,主要产生直接水锤,只要管材选择0.8Mpa以上,系统可正常运行。(8)首部设计首部任务:从

55、水源取水、增压、滤沙,适时、适量、适压、安全地将灌溉水送进输配水管网。设计扬程和设计流量及水泵及水泵动力机选择:经计算设计扬程为49.4m,设计流量为65.5m3/h。根据设计流量、扬程,选择两台IS100-65-200型水泵,配套电机两台Y180M-2,功率=22KW。水泵技术参数见下表。沉沙、过滤装置:因喷嘴直径较小,蓄水池水源来源灌溉渠,为避免浮悬物堵塞喷头,设沉砂过滤装置。喷灌系统首部沉沙、过滤如示意图所示。2、喷灌机的设计由于项目区地块成矩形,地面平整,面积较大,种植作物基本上为树苗类,水源充足,且有配套的田间渠道网,确定选用低压式手推式喷灌机。一般放在渠旁路边或骑在渠道上,将水泵的

56、吸水管置于渠水中(不小于50cm)。为了防止喷出的水洒到喷灌机的动力上,在有风地应根据风向选择喷灌机的移动主向,同时将喷头设定成扇形旋转进行工作。(1)选型根据基地的实情,考虑到苗木灌溉的技术要求,选用7D机组,配套动力7.5KW,配套水泵为2.5BPZ55。7D移动式喷灌机组技术参数见下表。配套2.5BPZ55型号离心式喷灌泵的技术规格性能见下表。(2)机组台数的确定经计算单台机组的控制面积5589亩和喷灌机灌溉面积需机组为34台,但根据实际情况,为方便管理和减少搬运,本设计4台。(3)喷洒方式和组合形式为了避免喷湿机行道,给机组工作人员和移动带来困难,采用扇形喷洒方式。工作人员可根据地块的

57、实际情况,采用扇形喷洒矩形组合或等腰三角形组合。(4)田间布置本设计采用管引式机组,需按喷头间距、支管间距布置支管位置及干管位置,支管顺耕作方向布置。(5)喷灌强度根据公式=CS,C换算系数1.4,喷灌强度5.15mm,计算机组喷灌强度为7.3mm/h,小于10mm/h的喷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6)喷灌时间根据公式t=mS/1000Qp,m为灌水定额,为26.3mm;S为喷头有效控制面积,为1.865R2m2;q为喷头流量,为24m3/h。经计算每个喷点的喷灌时间为3小时12分钟。(三)水处理为了使生产用水处于一定的微酸状态,决定用pH探测笔对水进行酸碱度测定,通过测定值,在注肥泵中增加一定

58、比例的弱酸,使注肥泵中的溶液处于一个固定的pH值,并针对不同作物实现不同的pH值控制,以满足各种植物的需要。四、积肥坑、积肥场农家肥养地肥田,是大田育苗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不可缺少的好肥料。积造农家肥,采用坑积肥和堆造肥两种方式。(一)积肥坑坑积肥肥质好,在基地范围内,副、支道两旁修建442m的积肥坑8口,占地192m2,容积256m3。积肥坑周围和底用砖砌好抹上水泥,三边砌2m高的砖墙,上面用石棉瓦遮顶,另一边前留2m宽的水泥通道与积肥场相连,坑与路中间作简易木门将其隔断,即可保证安全又可作临时厕所。其中:种质资源引种开发区修建1口,占地24m2,容积32m3;移植苗区中均匀修建5口,占地120

59、m2,容积160m3;无性繁殖区修建2口,占地48m2,容积64m3。坑积肥采用的方法:一是往坑里填草皮子,填一层草皮子再铺一层牲畜粪,然后灌足水;二是把腐烂的柴草及垃圾填入坑内,灌一层人粪尿也可;三是填一层草皮或鲜草再填一层烂泥塘的稀臭泥;四是清理路沟,把路沟带有杂草的土填入坑内,再填一层牲畜粪或人粪尿。(二)积肥场基地是一个生产兼具游憩与教育培训的场所,垃圾产生量大,设置积肥场,即可容纳厨余、又可收集基地的落叶、枯枝、刈草等,适当的使用堆肥菌,配以拖拉机挖掘设备翻堆,使堆肥制作顺利,且无臭味产生,不影响园区内游客的游兴,又为基地增加一个“示范堆肥”的教育场所。腐熟的堆肥,可达垃圾减量、资源

60、回收之效,又是大田育苗优质可用的土壤介质。积肥场与积肥坑相连,每个宽5m、长6m,占地30m2,解决原料堆置、发酵处理、风干处理、包装等生产工序所需场地,积肥场采用混凝土场面,厚23cm,8个积肥场占地240m2。其中:种质资源引种开发区修建1个,占地30m2;移植苗区中均匀修建5个,占地150m2;无性繁殖区修建2个,占地60m2。五、道路、停车场、广场(一)道路按方便生产,有利于运输的原则,规划苗圃内道路。主道:从东边横穿石安公路至西边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区,全长1368m,宽度6m,路面为混凝土结构,厚23cm。副道:垂直于主道,从南向北,贯穿整个苗圃,另外在温室、塑料大棚、荫棚四周也规划

61、了副道,总长度3704m,宽度4m,路面为混凝土结构,厚度23cm。支道:与主道、副道垂直布设支道,长度2232m,宽2m,碎石路面。主道、副道、支道的断面构造,分别见32页、33页的横剖面示意图的主道、副道、支道部分。(二)广场、停车场广场位于综合楼与组培楼前,占地2068m2,东临展示区,正中建有喷水池,水池环道与主道相连直达大门,北靠花卉区,南临生活区。与基地标志性建筑-综合楼与组培楼遥相呼应,与展示区、花卉区、大门构成全新的文化、学习、娱乐、休闲、培训、商务、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活空间,以绿色、水景构筑起来的广场环境,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提升基地品质。在职工生活区修建停车

62、场1320m2,大门前建会车场560m2。六、给排水(一)给水管水源经深井泵抽取地下水送入水塔,给水主管采用DN150球墨铸铁管从水塔引出,向北经基质车间后,通过阀门井向西接DN80塑料管供应基质车间和库房用水,向北接DN80塑料管供应荫棚凉雾引种区、种质资源收集开发区用水。主管转向东沿基地主道敷设,中间通过阀门井向北接DN80塑料管供应塑料大棚、温室、移植苗区用水,向南接DN70塑料管供应塑料大棚、温室用水。主管继续向东到温室与组培楼中间的支道后,通过阀门井向东接DN100塑料管转向组培楼、综合楼、消防水池、公共厕所供水;向南接DN100塑料管经职工生活区室外消防栓、厨房、盆景区的室外消防栓构成一个矩形回路,即满足消防用水,同时给职工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