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小论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7494447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货币金融学小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货币金融学小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货币金融学小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货币金融学小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金融学小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国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分析摘要: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货币政策的“核武器”,是我国目前使用最为频繁,最为信赖的调控手段,故特以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执行进行分析。本文截取2003年至2012年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并配合相应年份期间的经济大事件进行分析,说明存款准备金制度作用于货币供应量的效果,同时提出相关建议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三手段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一)贴现政策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改变贴现利率上,贴现利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贴现政策是通过影响贴现贷款和基础货币的量来影响

2、货币供给的。(二)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市场利率,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的行为。(三)法定存款准备金是由中央银行凭借法律授权,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左右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借以改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综上,我国利用上述三种工具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基准利率,从而影响基础货币和存款准备金,最终实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二、货币政策的效果列示2001-2010年GDP与M2数量 单位:亿元年份国内生产总值货币和准货币(M2)2001109655.2158301.92002120332.71850

3、07.02003135822.8221222.82004159878.3254107.02005184937.4298755.72006216314.4345603.62007265810.3403442.22008314045.4475166.62009340902.8606225.02010401202.0725774.1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取2001年至2011年间的广义货币供给量M2(货币与准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对比,M2代表货币政策的实施,GDP检验其效果。通过做散点图,发现其有着同方向变动关系,如下图:需要说明的是,国内生产总值

4、的增加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上图是假定其他所有条件不变,忽略各种潜在的变动。即便如此,足以说明M2对GDP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三、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情况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俗称我国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货币政策的“核武器”,因此该工具的效果之大,因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存款准备金制度亦是我国目前使用最为频繁,最为信赖的调控手段,故特以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执行进行分析,以此为切入点,来观察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公布日大型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股市调整前调整后幅度调整前调整后幅度沪指12年2月18日21%20.5%-0.50%17.50%17.00%-0.50

5、%11年11月30日21.50%21%-0.50%18%17.50%-0.50%2.29% 2386.8611年06月14日21%21.50%0.50%17.50%18%0.50%-0.95% 2705.4311年05月12日20.50%21%0.50%17.00%17.50%0.50%0.95% 2871.0311年04月17日20%20.50%0.50%16.50%17.00%0.50%0.22% 3057.3211年03月18日19.50%20.00%0.50%16.00%16.50%0.50%0.08% 2909.1311年02月18日19.00%19.50%0.50%15.50%16

6、.00%0.50%1.12%2932.24 11年01月14日18.50%19.00%0.50%15.00%15.50%0.50%-3.03% 2706.6610年12月10日18.00%18.50%0.50%14.50%15.00%0.50%2.88% 2922.9510年11月19日17.50%18.00%0.50%14.00%14.50%0.50%-0.15% 2884.3710年11月10日17.00%17.50%0.50%13.50%14.00%0.50%1.04% 3147.7410年05月02日16.50%17.00%0.50%13.50%13.50%0.00%-1.23% 28

7、35.2710年02月12日16.00%16.50%0.50%13.50%13.50%0.00%-0.49% 3003.3910年01月12日15.50%16.00%0.50%13.50%13.50%0.00%-3.09% 3172.6508年12月22日16.00%15.50%-0.50%14.00%13.50%-0.50%-4.55% 1897.2208年11月26日17.00%16.00%-1.00%16.00%14.00%-2.00%1.05% 1917.8608年10月08日17.50%17.00%-0.50%16.50%16.00%-0.50%-0.84% 2074.5808年09

8、月15日17.50%17.50%0.00%17.50%16.50%-1.00%-4.47% 1986.6308年06月07日16.50%17.50%1.00%16.50%17.50%1.00%-7.73% 3072.3308年05月12日16.00%16.50%0.50%16.00%16.50%0.50%-1.84% 3560.2408年04月16日15.50%16.00%0.50%15.50%16.00%0.50%-2.09% 3222.7408年03月18日15.00%15.50%0.50%15.00%15.50%0.50%2.53% 3761.6008年01月16日14.50%15.00

9、%0.50%14.50%15.00%0.50%-2.63% 5151.6307年12月08日13.50%14.50%1.00%13.50%14.50%1.00%1.38% 5161.9207年11月10日13.00%13.50%0.50%13.00%13.50%0.50%-2.40% 5187.7307年10月13日12.50%13.00%0.50%12.50%13.00%0.50%2.15% 6030.0907年09月06日12.00%12.50%0.50%12.00%12.50%0.50%-2.16% 5277.1807年07月30日11.50%12.00%0.50%11.50%12.00

10、%0.50%0.68% 4471.0307年05月18日11.00%11.50%0.50%11.00%11.50%0.50%1.04% 4072.2207年04月29日10.50%11.00%0.50%10.50%11.00%0.50%2.16% 3841.2707年04月05日10.00%10.50%0.50%10.00%10.50%0.50%0.13% 3323.5807年02月16日9.50%10.00%0.50%9.50%10.00%0.50%1.41% 3040.6007年01月05日9.00%9.50%0.50%9.00%9.50%0.50%2.49% 2707.1906年11月1

11、5日8.50%9.00%0.50%8.50%9.00%0.50%2006年8月15日8.00%8.50%0.50%8.00%8.50%0.50%2006年7月5日7.50%8.00%0.50%7.50%8.00%0.50%2004年4月25日7.00%7.50%0.50%7.00%7.50%0.50%2003年9月21日6.00%7.00%1.00%6.00%7.00%1.00%(一)上表为我国2003年至2012年,历次对存款准备金调整的情况。国家利用存款准备金这一工具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调整。2005年,国家开始实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这推动了2006年股市的蒸蒸日上,从2005

12、年的1000点左右拉至2007年6000点之上。随之而来的是投资投机的热情,流动性泛滥,因此从2006年开始,为了抑制投资热情,国家不断减少流动性,尽量降低人们过度投资的风险,防止泡沫出现,央行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方式来回笼社会资金。同时,央行大量采取正回购操作,与存款准备金并驾齐驱,回笼资金。(二)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导致全球经济危机,严重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政策运行,我国面临着经济下滑的风险。为了安全平稳的度过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中国政府提出了总额为4万亿的一系列投资方案,从2008年开始央行实施持续两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10月,央行采取下

13、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策略,从17.5%降到15.5%。在全球经济复苏减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呈明显趋稳迹象,同时由于信贷投放较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境外资本的流入,石油、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中国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从而带动了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导致从2009年期CPI屡创新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下降。(三)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当前的通胀水平埋下隐患。2006年广义货币为34.5万亿,增速15.7%;2007年为40.3万亿,增速16.7%;2008年为47.5万亿,增速为17.8%。近几年我国的广义货币大幅增长,2009年达到60.6万亿,增速27.7%;2010年达到72.5

14、万亿,增速19.7%;2011年达到85.1万亿,增速17.3%。货币供应增速已远超出实体经济线范围,导致大量流动性溢出,CPI和通货膨胀居高不下。2008年10月,为了配合应对经济危机,央行采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策略,从17.5%降到15.5%,一直延续到2010年1月。此后,由于广义货币的快速增长,央行必须收缩流动性,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15.5%上调至21.5%,快速的将广义货币增速降到20%以下。四、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一)加强中央银行调控的灵敏性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与该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呈正相关,一个有着完善、高效的、一体的货

15、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货币政策实现其有效性的必要前提。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时间短、体制不完善、联动性不强,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二)实施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利于调整“输入性”通胀压力。4月14日,央行宣布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至1%,当局认为当前汇率已接近均衡汇率水平,并将增强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作为导向,这将为货币政策争得更大的自主操作空间,可以防止套利资金的持续大规模流入流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利率调整政策并不能有效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因为一旦央行上调存贷利率,就会有国际资本流入,获取投机利益,国际资本的流入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从而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固定汇率制度不能阻拦国际资本流入。增大汇率的浮动幅度,一旦央行采取提高利率手段减少货币量,则同时可以提高汇率浮动幅度,冲减国际资本的投机利益,如此控制利率才能有效的控制货币供应量,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