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020220《通信基本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7457782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2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624020220《通信基本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624020220《通信基本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624020220《通信基本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624020220《通信基本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4020220《通信基本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通信基本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 学号:班级: 指导教师: 摘 要小功率调幅发射机常用于通信系统和其它无线电系统中,特别是在中短波广播通信的领域里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原因是调幅发射机实现调幅简便,调制所占的频带窄,并且与之对应的调幅接收设备简单,所以调幅发射机广泛地应用于广播发射。本课设结合Multisim软件来对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进行研究。Multisim软件能实现从电学概念设计到输出物理生产数据,以及这之间的所有分析、验证、和设计数据管理。今天的Multisim软件已不是单纯的设计工具,而是一个系统 ,它覆盖了以仿真为核心的全部物理设

2、计。本课题的设计目的是要求掌握最基本的小功率调幅发射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对各级电路进行详细地探讨,并利用Multisim软件仿真设计了一个小功率调幅发射机。关键字:小功率调幅发射机、MULTISIM仿真、振荡电路、调制电路、功率放大器。目录目录31 选题意义42 系统总体设计及实现的功能42.1调幅发射机的性能指标42.2系统流程图42.3 各部分实现的具体功能52.3.1发射机各部分设计的原则及思路52.3.2图中各组成部分的的作用53 各部分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53.1主振级63.1.1 主振级电路设计思路63.1.2 主振级电路图设计63.2 缓冲级73.2.1 缓冲级设计思路73.2.2 缓

3、冲级电路图73.3放大级83.3.1放大级电路设计思路83.3.2 放大级电路图设计93.4 振幅调制级103.4.1 振幅调制级设计思路103.4.2 振幅调制级电路图123.5 音频放大级134电路参数选择及仿真结果134.1振荡级的计算与仿真结果144.2 缓冲级的计算与仿真结果154.3 放大级晶体管的选择164.4振幅调制级参数的计算与仿真174.5 音频放大级电路参数计算及仿真结果185 结论196 心得体会207 参考文献21211 选题意义 这学期开了一门课通信基本电路,通过这门课我对无线电通信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为了进一步增强对电子技术的理解,通过课程设计,我学会

4、查寻资料、比较方案;学会了一点通信电路的计算,也能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频信号有效的发射出去需要经过高频信号调制,利用高频信号作为载波,对信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这次课程设计我选用了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设计。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调试和仿真,加深对通信基本电路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能够建立起无线发射机的整机概念,学会分析电路、设计电路的步骤和方法,了解发射机各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调幅

5、发射机的各单元电路:主振级、被调级、推动级、功率放大级、输出匹配网络等。进一步掌握所学单元电路以及在此基础上,培养自己分析、应用其他电路单元的能力。同时经过课程设计,要学会查资料、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增强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毕业设计做铺垫,也为将来走向就业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2 系统总体设计及实现的功能2.1调幅发射机的性能指标由于调幅发射机实现调幅简便,调制所占的频带窄,并且与之对应的调幅接收设备简单,所以调幅发射机广泛地应用于广播发射。在设计调幅发射机时,主要遵循如下性能指标:l 工作频率范围:调幅制一般适用于中、短波广播通信,发射机的工作频率应根据调制

6、方式,在国家或有关部门所规定的范围内选取。对调幅发射机一般在中频(0.3-3MHZ)和高频(3-30MHZ)范围内。 l 发射功率:一般是指发射机送到天线上的功率。只有当天线的长度与发射频率的波长可比拟时,天线才能有效地把载波发射出去。l 波长与频率的关系为:= c/f。式中, 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c=m/s。 l 调幅系数:调幅系数ma是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电压振幅变化的系数,ma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即0%100%。l 非线性失真(包络失真):调制器的调制特性不能跟调制电压线性变化而引起已调波的包络失真为调幅发射机的非线性失真,一般要求小于10%。l 线性失真:保持调制电压

7、振幅不变,改变调制频率引起的调幅度特性变化称为线性失真。l 噪声电平:噪声电平是指没有调制信号时,由噪声产生的调制度与信号最大时间的调幅度比,广播发射机的噪声电平要求小于0.1%,一般通信机的噪声电平要求小于1%。2.2系统流程图发射机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有用的低频信号对高频信号的调制,将其变为在某一个中心频率上具有一定带宽、适合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的电磁波。调幅发射机通常由主振级、缓冲级、倍频级、中间放大级、振幅调制、音频放大和输出网络组成。根据设计要求,载波频率f=6MHz ,主振级采用西勒振荡电路,输出的载波的频率可以直接满足要求,不需要倍频器。系统原理如下图所示:图表 2 1小功率调幅发射机方

8、框图2.3 各部分实现的具体功能2.3.1发射机各部分设计的原则及思路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有用的低频信号对高频载波的调制,将其变为在某一中心频率上具有一定带宽、适合通过天线发射的电磁波。通常,发射机包括三个部分:高频部分,低频部分,和电源部分。高频部分一般包括主振荡器、缓冲放大、倍频器、中间放大、功放推动级与末级功放。主振器的作用是产生频率稳定的载波。为了提高频率稳定性,主振级往往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并在它后面加上缓冲级,以削弱后级对主振器的影响。如果载波的频率较高,则由于晶体频率一般不能太高,因而在缓冲级之后还应加一级或若干级倍频器,以使频率提高所需的数值。倍频级之后还需加若干级放大级,以

9、逐步提高输出功率,最后经功放推动级将功率提高到能推动末级功放的电平,末级功放则将输出功率提高到所需的发射电平,经过发射天线辐射出去。低频部分包括话筒、低频电压放大级、低频功率放大级与末级低频功率放大级。低频信号通过逐渐放大,在末级功放处获得所需的功率电平,以便对高频末级功率放大器进行调制。因此,末级低频功率放大级也叫调制器。调制是将要传送的信息装载到某一高频振荡(载频)信号上去的过程。所以末级高频功率放大级则成为受调放大器。2.3.2图中各组成部分的的作用振荡级:产生平率为6MHz左右的载波信号。缓冲级:将晶体振荡级与调制级隔离,减小调制级对晶体振荡级的影响。音频放大级:将话筒信号电压放大到调

10、制级所需的调制电压。功放以及调幅级:增大载波输出功率,将话音信号调制到载波上,产生已调波。输出网络级:对前级送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通过天线将已调高频载波电流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到空间。3 各部分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3.1主振级3.1.1 主振级电路设计思路主振级主振级是调幅发射机的核心部件,主要用来产生一个频率稳定、幅度较大、波形失真小的高频正弦波信号作为载波信号。振荡器通常工作于丙类,因此它的工作状态是非线性的。该电路通常采用晶体管LC正弦波振荡器。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w 一套振荡回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储能元件。在这两个元件中,当一个释放能量时,另一个就接收能量。释放与接收能量可以

11、往返进行,其频率决定于元件的数值。w 一个能量来源,补充由振荡回路电阻所产生的能量损失。在晶体管振荡器中,这个能源就是直流电源。w 一个控制设备,可以使电源功率在正确的时刻补充电路的能量损失,以维持等幅振荡。这是由有源器件和正反馈电路完成的。常用的正弦波振荡器包括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即考毕兹振荡器、克拉泼振荡器、西勒振荡器。本级用来产生4MHz左右的高频振荡载波信号,由于整个发射机的频率稳定度由主振级决定,因此要求主振级有较高的频率稳定度,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振荡功率(或电压),其输出波形失真较小。为此,这里我采用西勒振荡电路,可以满足要求。l 西勒电路原理图如下:图表3 1-1西勒电路原理图为了解决

12、频率稳定度和振荡幅度的矛盾,常采用部分接入方式。由前述可知,为了保证振荡器有一定的稳定振幅及容易起振,当静态工作点确定后,晶体管内部参数的值就一定,对于小功率晶体管可以近似认为,反馈系数大小应在0.150.5范围内选择。3.1.2 主振级电路图设计如图3-1-2西勒振荡器电路图所示。、提供偏置电压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起到滤波作用。输出电路的总电容: 振荡频率为: 在此西勒振荡器电路中,由于和L并联,所以变化不会影响回路的接入系数,如果使固定,可以通过改变来改变振荡频率,因此,西勒振荡器可用作波段振荡器,适用于较宽波段工作。l 电路图如下:图表3 1-2主振级西勒振荡器电路3.2 缓冲级3.2

13、.1 缓冲级设计思路为了减少后级对主振级振荡电路振荡频率的影响,采用缓冲级。主振级与缓冲级联调时会出现缓冲级输出电压明显减小或波形失真的情况,可通过增大缓冲级的射极电阻R4来提高缓冲输入级输入阻抗,也可通过减小C2,即减小晶振级与缓冲级的耦合来实现。3.2.2 缓冲级电路图图表3 2-1 放大级电路图3.3放大级3.3.1放大级电路设计思路这里选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最典型的单元电路如下图3-3-1所示,这里由、构成LC单调谐回路,由LC单调谐回路作为负载构成晶体管调谐放大器。晶体管基极为正偏,工作在甲类状态,负载回路调谐在输入信号频率上,能够对输入的高频小信号进行反相放大。由LC调谐回路的作用主

14、要有两个:一是选频滤波,选择放大=工作信号频率,抑制其他频率的信号;二是提供晶体管集电极所需的负载电阻,同时进行匹配交换。设计的推动级采用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电路。由于推动级还起到隔离缓冲的作用,故它的电路一般用谐振放大器加一级射随器组成。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w 中心频率 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它是设计放大电路时,选择有源器件、计算谐振回路元器件参数的依据。w 增益 指放大器对有用信号的放大能力。通常表示为在中心频率上的电压增益和功率增益。 电压增益 功率增益 式中,、分别为放大器中心频率上的输出、输入电压;、分别为放大器中心频率上的输出、输入功率。w 通频带 指放大电路增益由

15、最大值下降3dB时所对应的频带宽度,用表示。它相当于输入不变时,输出电压由最大值下降到0.707倍或功率下降到一半时对应的频带宽度。w 选择性 指放大器对通频带之外干扰信号的衰减能力。通常有两种表征方法:(1)用矩形系数说明邻近波道选择性的好坏,矩形系数:表示与理想滤波特性的接近程度。矩形系数定义为或理想矩形系数应为1,实际矩形系数均大于1。(2)用抑制比来说明对带外某一特定干扰频率信号抑制能力的大小,其定义为中心频率上功率增益与特定干扰频率上的功率增益之比。用分贝表示,则为:3.3.2 放大级电路图设计图表3 3-2 放大级电路图3.4 振幅调制级3.4.1 振幅调制级设计思路振幅调制的原因

16、:从切实可行的天线出发,为使天线能有效地发送和接收电磁波,天线的几何尺寸必须和信号波长相比拟,一般不宜短于1/4波长;便于不同电台同时接收相同频段的基带信号;可实现的回路带宽。基带信号特点:频率变化范围很大。低频(音频): 20Hz20kHz高频(射频): 高频窄带信号AM广播信号: 535 1605kHz,BW=20kHz振幅调制器的任务是将所需传送的信息加载到高频振荡中,以调幅波的调制形式传送出去。通常采用低电平调制和高电平调制两种方式。采用模拟乘法器实现调制的方法是属于低电平调制,输出功率小,必须使用高频功率放大器才能达到发射功率的要求。采用集电极调幅电路实现调制的方式属于高电平调制。如

17、果集电极调幅电路的输出功率能够满足发射功率的要求,就可以在调制级将信号直接发射出去。低电平调幅电路输出功率小,适用于低功率系统。它的电路形式有多种,如斩波调幅器、平衡调幅器、模拟乘法器调幅等,比较常用的是采用模拟乘法器形式制成的集成调幅电路,即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调幅。这种集成电路的出现,使产生高质量调幅信号的过程变得极为简单,而且成本很低。高电平调幅电路输出功率大,一般在系统末级直接产生满足发射要求的调幅波。它的电路形式主要有集电极调幅和基极调幅两种。集电极调幅电路的优点是效率高,晶体管获得充分的应用;缺点是需要大功率的调制信号源。基极调幅电路的优缺点正好与之相反,它的平均集电极效率不

18、高,但所需的调制功率很小,有利于调幅发射系统整机的小型化。共有三种振幅调制的方法:其区别和特点如下图:电压表达式普通调幅波载波被抑制双边带调幅波单边带信号波形图频谱图信号带宽图表 3 4-1 三种调制方法对比常见的调幅方法主要有乘法器调幅、开关型调幅电路、晶体管调幅电路,其中晶体管调幅又分为基极调幅、集电极调幅。其原理为:调幅波的共同之处都是在调幅前后产生了新的频率分量,也就是说都需要用非线性器件来完成频率变换。这里将调制信号v与载波信号v0相加后,同时加入非线性器件,然后通过中心频率为0的带通滤波器取出输出电压vo中的调幅波成分。图表 3 4-2 非线性调幅方框图本设计中,采用模拟乘法器MC

19、1496构成调幅电路。用它可以容易的实现两信号的相乘,将放大的语音信号同高频载波相乘,从而得到调制信号。l MC1496内部结构图:图表 3 4-3 乘法器内部结构图3.4.2 振幅调制级电路图根据上面的方案设计,选定模拟乘法器MC1496构成的调幅电路如下图所示。X通道两输入端8和10脚直流电位均为6V,可作为载波输入通道;Y通道两输入端1和4脚之间有外接调零电路;输出端6和12脚外可接调谐于载频的带通滤波器;2和3脚之间外接Y通道负反馈电阻R8。若实现普通调幅,可通过调节10k电位器RP1使1脚电位比4脚高,调制信号与直流电压叠加后输入Y通道,调节电位器可改变的大小,即改变调制指数Ma;若

20、实现DSB调制,通过调节10k电位器RP1使1、4脚之间直流等电位,即Y通道输入信号仅为交流调制信号。为了减小流经电位器的电流,便于调零准确,可加大两个750电阻的阻值,比如各增大10。MC1496线性区好饱和区的临界点在15-20mV左右,仅当输入信号电压均小于26mV时,器件才有良好的相乘作用,否则输出电压中会出现较大的非线性误差。显然,输入线性动态范围的上限值太小,不适应实际需要。为此,可在发射极引出端2脚和3脚之间根据需要接入反馈电阻R8=1k,从而扩大调制信号的输入线性动态范围,该反馈电阻同时也影响调制器增益。增大反馈电阻,会使器件增益下降,但能改善调制信号输入的动态范围。MC149

21、6可采用单电源,也可采用双电源供电,其直流偏置由外接元器件来实现。1脚和4脚所接对地电阻R5、R6决定于温度性能的设计要求。若要在较大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得到较好的载波抑制效果(如全温度范围-55至+125),R5、R6一般不超过51;当工作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较小时,可以使用稍大的电阻。图表 3 44振幅调制级电路图3.5 音频放大级如下图所示的音频放大电路,采用uA741对由话筒或CK插座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图表 3 5-1音频放大电路图4电路参数选择及仿真结果选参数时所需考虑的几点:w 晶体管选择: 从稳频的角度出发,应选择fT较高的晶体管,这样晶体管内部相移较小。通常选择fT (3

22、10)f1max。同时希望电流放大系数大些,这既容易振荡,也便于减小晶体管和回路之间的耦合。 w 直流馈电线路的选择 :为保证振荡器起振的振幅条件,起始工作点应设置在线性放大区;从稳频出发,稳定状态应在截止区,而不应在饱和区,否则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QL将降低。所以,通常应将晶体管的静态偏置点设置在小电流区,电路应采用自偏压。 w 振荡回路元件选择: 从稳频出发,振荡回路中电容C应尽可能大,但C过大,不利于波段工作;电感L也应尽可能大,但L大后,体积大,分布电容大,L过小,回路的品质因数过小,因此应合理地选择回路的C、L。在短波范围,C一般取几十至几百皮法,L一般取0.1至几十微亨。 w 反馈回

23、路元件选择: 反馈系数的大小应在下列范围选择f0.10.54.1振荡级的计算与仿真结果l 参数计算已知条件:Vcc=12V,fo=7MHz,选择的晶体管型号是3DG12B,其放大倍数=50,ICQ=3mA,VCEQ=6V,VEQ=0.2VCC.依据电路计算:R3= (VCEQ- VEQ)/ ICQ=(12-6-0.212)V/3mA=1.2KR4=VEQ/ICQ=0.212V/3mA=800,故取标值为R4=810IBQ=ICQ/=3mA/50=0.06 mAR2=VBQ/10IBQ=(VEQ+0.7)V/100.06mA=5.1KR1=VCC-VBQ/10IBQ=(12-3.1)V/0.6m

24、A=15K可取R1=10K+10K的可变电位器来调整偏置。取C4=5/20pFC5=20pF,则F= C4/C5=1/2mA, C4/C5 C1, C4/C5C2令C1=470pF,则C2=2C1=2470pF=940pF,取标称值1000pF即可。l 仿真结果图表4 1 振荡级仿真结果4.2 缓冲级的计算与仿真结果l 仿真结果图表4 2 缓冲级仿真结果4.3 放大级晶体管的选择l 参数计算集电极瞬时电压为 ,其最大值为,当ma0.5时,Vc,max 24V。集电极输出的功率为156.25mW(末级激励功率125mW),若取Ap10 dB(10倍),则末级激励功率为156.25mW/10=15

25、.6mW,可选用3DG130,其参数为Icm300mA, fT200MHz, BVceo60V,PPcm=0.7W,振荡管的选择,要求BVceo50, fT10f0,仍选用3DG130。l 仿真结果图表4 3 放大级电路仿真结果4.4振幅调制级参数的计算与仿真l 参数计算已知条件:=12V,fo=3.579MHz,=0.5W,=可设输出变压器的效率为=0.7=0.714W设功率放大器在载波点于临界状态,可知:=100.84 =0.118A=0.271A=0.2530.271=0.069A= =0.069=0.828W=-=0.828-0.714=0.114W=86.23% l 仿真结果图表4

26、4 振幅调制级电路仿真结果4.5 音频放大级电路参数计算及仿真结果l 仿真结果图表4 5 音频放大级电路仿真结果5 结论由于工作频率的升高,分布参数及各种耦合与干扰对高频电路的影响,比低频电路更加明显。因此,理论估算的工作状态与实际电路仿真到的状态之间,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时,在仿真过程中元件参数甚至需要较大的修改,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高频电路的仿真过程与其设计过程同样重要,有时比设计过程更复杂,除了需要经验以外,更需要细致耐心、弃而不舍的精神。不能急躁,更不能盲目地更改元件参数,否则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问题并不是由于电路本身的故障引

27、起的,而恰恰是由于我们未能正确使用测试仪器,导致测试结果错误。因此,在调试电路之前,花些时间学习测试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它对某类被测电路的测试功能和限制条件,对于快速诊断电路故障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不能忽略连接到电路上的测试设备可能对电路性能带来的影响。电路的安装、调试顺序一般从前级单元电路开始,向后逐级进行。即先将各单元电路彼此断开,从第一级开始调整单元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以及交流状态下的性能指标;然后与下一级连接,进行逐级联调,直到整机仿真;最后进行整体电路技术指标测试。单元电路的调试,以振荡器为例。常见的故障是,电路设计完毕,上电后,没有信号输出。在确认硬件电路

28、连接没有问题后,检查电路是否起振。可以通过测量发射极直流电压进行判断:起振后的射极电压值应大于静态(未振荡时)射极电压值。若电路未起振,多是由于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引起的,可将基极偏置电阻之一安装电位器,以便调节工作点。在逐级联调时,往往会出现调试合格的单元电路在联调时性能参数发生很大变化的现象,这时,切不可盲目更改元件参数。故障原因多是由于单级调试时没有接负载,而与下一级连接后,下一级的等效输入阻抗必然对本级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或是所接负载与实际电路中的负载不等效;或是整机的联调又引入了新的分布参数。因此,整体仿真时需仔细分析故障原因。在逐级联调时,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单独加测试信号调试合格的

29、单元电路,在与前级或下级电路连接后,没有输出或输出信号不正常。这时要考虑,各级相连的电路对其输入信号幅度及功率的要求是否达到,也就是说,单元电路仅仅有输入信号是不够的,还要保证其输入信号的参数满足本级电路的要求。例如调幅接收机中的二极管大信号包络检波器,就要求输入调幅波的幅度达到几百mV以上。在单独调试单元电路时,可借助测试仪器(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确定电路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所需的输入信号幅值及频率参数等。在整体仿真时,重点应关注整体性能是否达到指标要求。在整体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的前提下,中间各别单元电路输出波形的轻度失真是允许的。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在电路设计中可利用合适的仿真软件来

30、辅助设计,缩短设计时间。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在电路的实际安装、调试中,尤其是高频模拟电路的安装、调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仿真中所不能发现的故障现象,这是由于实际电路环境中各种条件,如电路板材质、元器件参数、温度、湿度、辐射等等因素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结果。而这些条件在仿真软件中是很难模拟的。6 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的高频课程设计,我收获了颇多:首先,通过对高频知识的掌握,初次利用Multisim软件设计了一个小功率调幅发射机。我根据先局部后整体的设计方案,先将小信号调幅发射机的各部分电路设计出来,并且单独进行仿真和调试,然后再进行调试并且仿真。在设计各个环节中都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参数的选定很难,课

31、堂上基本上是分析电路的原理功能和计算电路的性能指标,很少亲自选定器件的参数,从资料或网上得到的数据很多都有问题;必须经过修正和调试才能确定出器件的参数,只有正确的参数,才能够设计出我们所想要的输出结果,参数的正确性可以说决定着设计成功的50%;其次,有些时候理论上符合要求的电路,仿真后却得不到相应的结果,尤其是整机联接的时候出现了更多问题,也花费了很多时间(其实差不多一半的时间都在进行整机调试和修正),比如主振级与缓冲级联调时缓冲级输出电压明显减小并且波形失真严重,开始的时候,主振级甚至起振不起来,还有就是调幅失真,问题更加复杂。当然也正是由于问题的出现,我才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以及设计的技巧,

32、对Multisim软件的应用也更加熟练了。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思考出现问题的环节,然后借助于从图书馆借的几本书,有时候直接上网查询,也请教其他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对以前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明白了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收获颇丰。其次,通过弄懂书本上的原理,以及一些课外书籍和网上知识的学习,和同学一起分析讨论设计出了比较合理和能够实现的电路,这样一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的课设是每个人独立完成一种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自己独立能力的机会,尽管在课设的过程中碰到过很多难题,我都是先独立思考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就请

33、教身边的同学,有时候会被一语点破发现问题其实不是问题。大家一起探讨,总是能发现问题的所在并且找的很好的解决方法。而且,在以往模拟电子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设的基础上,再次使用仿真软件,做起仿真电路来比以前更加熟练,也学会了在仿真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找到原因更好地改进电路,以确保做实物的可靠性,当然仿真和实物还是很不同的。知识在于积累,课设让我感觉到以往所学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最后,在正确的仿真电路下,做出了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实物,合格地完成了课设,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动手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日后不如社会锻炼培养了各种能力。通过

34、这次课程设计,我再次感受到理论应用于实际中的难度,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我做的小功率调幅发射机所应用到的理论知识都是书中经典的知识点,因此对课本知识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意识到自己对课本知识理解不够到位,知识面不够广,分析电路也有点吃力,我想这对我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后,我们会更加地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请老师放心。7 参考文献1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第三版,谢自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 杨翠娥主编,出版社: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3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何中庸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4模拟电子线路 主编:谢沅清 出版社:成都电子科大5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 主编:张肃文 出版社:高教出版社6高频电子线路辅导主编:曾兴雯 陈健 刘乃安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大7赵景波、王劲松、滕敦朋.Protel 2004电路设计:从基础到实践.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8邱关源.电路(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0贾新章.电子电路CAD技术基于OrCAD9.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