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案例及分析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7322756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案例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案例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案例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案例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案例及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案例及分析新课程标准提出中年段阅读教学目标之一即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可见词语教学在中年段尤为重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体会文章情感的关键之所在。 现就自己曾执教的一节四年级阅读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例,谈谈自己如何在中年段进行词语教学, 实现词语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一点感悟与思索。【教学片段】教学中出示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片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仿佛走在林荫道上,应接不暇。师:这里的景色真美呀, 这段文字也很美! 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看看哪些词语最先跳入你的眼

2、帘,使你兴奋,令你陶醉。学生读句子,汇报。(有的说 “花团锦簇 ”,有的说 “姹紫嫣红 ”,有的说 “应接不暇 ”)师:结合你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景象, 想象一下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生 1:我仿佛看到了大街上到处是鲜花,五颜六色,十分漂亮!生 2:我想象到的画面是走进了大花园,看到了很多美丽的花,还有许多的人在欣赏这些花儿。生 3:我好像还闻到了花的清香!师:你的描绘,让我们仿佛闻到了浓郁的花香,听到了蜜蜂的嗡1响,小鸟的鸣叫,游人的惊叹。想看看这样美的画面吗? (课件展示,学生欣赏)师: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 十分茂盛,这就叫 “花团锦簇 ”。(指名读词,引导

3、学生发现它侧重写花的形态。师:(描述课件画面)这些花有红有紫,有黄有白,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是 “姹紫嫣红 ”。(学生指名句子,读出 “姹紫嫣红 ”的美景,引导学生发现它侧重写花的色彩。)师:从 “花团锦簇 ”、 “姹紫嫣红 ”我们发现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全班齐读此句。师:不光一家窗前这样美,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呀!放眼望去 是花的长廊,花的海洋,真是让人 生:应接不暇师: “应接不暇 ”中哪个字最不好理解?生: “暇”字。师: “暇”是什么意思?生:词典上说的是 “空闲,没事的时候。 ”师:你预习很到位, “暇”与时间有关, 所以要记住它是 “日”字旁。“不暇 ”就是 生:没有空闲,很忙。师

4、: “应接不暇 ”呢?(出示课件,学生欣赏画面)师:这里的花非常美丽。看了左边又想看2生:右边。师:看了楼上又想看 生:楼下。师:看了近处的又想看生:远处的。师:看了怒放的又想看生:还没开放的。(师补充含苞欲放的)。师:看了这条街,还想看生:那条街的。师: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眼睛都忙不过来,这就叫 生:应接不暇。师:花多而美,让人眼睛看不过来,这就叫 生:应接不暇。师: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我们的眼睛看不过来,这也叫 生:应接不暇。师:生活中,你有过 “应接不暇 ”的时候吗?(学生用练习用 “应接不暇 ”说话。)生 1:东湖的美景让我应接不暇。生 2: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美味零食让我应接不暇。. 师

5、:家家户户窗前都有鲜花,如此美丽,如此壮观,真是让人应接不暇呀,我们欣赏到了德国美丽的风光,神奇的景色。你能通过读3再现这样的美景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点评)师:要把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读好,读慢一点,慢慢回味。谁再来读?【案例分析】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这篇课文前,我深入研读教材,发现本课的词句理解是关键,尤其是课文的第三段里,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等词语理解更能起到以词带句,深刻体会作者情感的作用。 因此,在备课及教学中着力研究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首先在理解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时,结合语境,引导学生发现词语,并结合生活实际

6、,想象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所描绘的画面,随之出示课件,展现其所描绘的画面,借助画面,对它进行形象化的理解,这种由 “形”到 “意”再到 “境”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 领悟和积累。其次,对“应接不暇 ”的理解,采用重点突破法 先理解 “暇”的意思, 分析 “暇”的形旁, 把握字形,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想其意思,借以指导学生运用。如此赋予过程以情趣性,学生于语境中,于生活经验中,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训练了语言的迁移与运用能力。最后,将词语还原于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 的不同味道,读出课文中蕴含的

7、意味, 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就词解词的不良做法,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这样调动学生4多种感官参与关键词语的感悟、理解和运用,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材料, 所谓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充分说明了词语的重要性。 对于中年段的学生来说, 理解词语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的关键, 我们不妨尝试以下几种词语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基本能力:1、注重读词常言说: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朗读注于目, 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词语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 并且在情感体验上得到一个升华,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

8、效的朗读, 就能使学生不但真正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而且懂得这个词语的感情色彩, 知道这个词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语言文字的距离, 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感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 “学以致用 ”。2、串联词语进行教学通常我们从文章中找出的关键词语并不是孤立的,都与语言情境、故事情节、中心人物发生一定的联系。因此,如果在教学中只是将词语机械而零散地进行教学,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有效记忆,而且不易帮助学生理解,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相反,将这些词语以一定主题或是情境进行串联教学,就可以提高学生词语理解和记忆的效果,而且课堂结构严谨,节奏快捷。3、让词语教学 “有景 ”尽管中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但对于语言不易描5述或是带有一定意境的词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让词语更为生动易解。如前面的教学片断中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时都运用了此种方法,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起到变静态为动态, 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便于学生准确生动地理解词语,完成教学。其实,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的词语教学方式还有很多,如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串字成词;运用表演法理解词语等等,只要找准切入点,形成词语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为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服务。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