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句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7275173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夸张句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夸张句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夸张句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夸张句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夸张句练习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夸张句练习及答案【篇一:夸张句练习】一篇佳作。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 ”,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 “朋友 ”,与 “朋友 ” 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 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说明了 “山中访友 ”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把“老桥 ”比喻为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不但写出了桥的,而且也突出了

2、它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一声 “呼唤 ”,一个 “眼神 ”,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 ”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

3、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是一组 “我”和山里 “朋友 ”之间的那种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这句中, “仪式 ”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可见,作者是用心在感受。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作者拜访的 “朋友 ”原来是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概

4、括地说,这山林中的一切都是作者的朋友。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 “我”和山里的 “朋友 ”有着深厚的感情?老桥 “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鸟儿 “呼唤我的名字 ”;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树 “是我的知己 ”,“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山泉 “要我重新梳妆 ”;溪流 邀我 “唱和 ”;瀑布 “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悬崖 “挺拔的身躯 ”,“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白云 “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云雀 谈“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

5、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那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到他的“德高望重 ”?他把很多人马渡过对岸,给大家带来方便。从 “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可以看出他的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他在这涧水上已经站了几百年了,说明他为大家服务的时间很长很长,从这儿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他的 “德高望重”。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2、山雨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

6、,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3、草虫的村落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作者以别具一格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丰富的想象。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 “游侠 ”;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 “南国的少女 ”;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 “音乐家 ”;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 “劳动者 ” 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质,从而使一只只美丽的小甲虫深深地印在读者的

7、心中。 。,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形态。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活。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这是开篇的第一句,一个 “又”和一个 “躺 ”字,点出种与田野的特殊情感,才会如此关注田野中的小生命; “静谧 ”不仅是环境的清幽,更是心境的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与心境中,作者才与大自然相融为一。这样才有了他对草虫村落的这一次奇异的游历。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

8、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这是作者奇异的游历所展示的构筑而成的。这时,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延绵的草丛变成了一座座森林。迷路的一只小虫,就像一位游侠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这是作者奇异的游历所展示的空间,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要看清它的位置, “林边缘的小丘上 ”也就是草丛边上的一些小土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灵泉 ”,形容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这些甲虫竟然还是音乐爱好者,出声音的时候,便有最优

9、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出来。作者赞美这些音乐演奏者从这段话及末尾的感叹号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一幅甲虫 “村民们 ”的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小甲虫是如此的 “,小小的身体却能推动 “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 ”,还 “行色匆匆地赶着路”。看着它们劳动的场景,作者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小甲虫如此勤勉地奔忙?可能是一种家庭的责任感,使它奔忙着;可能是小甲虫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感,激发它前进着 一个问句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促使读者不断地联想开去。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

10、,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这一句以 “夕阳亲吻着西山 ”和红鸠鸟归巢的鸣叫声。作者对草虫村落的奇异游历竟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那是一种沉醉。“悠悠忽忽 ”道出了作者对奇异游历的痴迷;“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更点明了心灵沉浸在奇异游历中的欢快和得意。静谧:安宁而平静。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文中指的是黑甲虫来来往往的情景。行色匆匆:匆忙赶路的神态。色:这里指神态。5、詹天佑本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 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从佑

11、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点明事件的意义 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詹天佑的着重讲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在讲修路过程时,着重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是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 “人 ”字形线路,是他爱国精神与科学态度、创造才能相结合的产物。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说明了他杰出的成就,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者的威风。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还没有出世 ”。这句话集中反映了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外国报纸称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

12、程师还没有出生,实则是他们瞧不起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是对中国人的蔑视和嘲笑。在他们眼里,任命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是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只有依靠外国人才能完成这个工程。他们的话里还隐含着说明京张铁路沿线地理环境恶劣,修筑铁路的工程十分艰巨。课文这样写,更能反衬出詹天佑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品质。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 大概 ? 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这是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中国人靠自己的

13、技术力量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这条铁路修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声誉。修得不好,外国人讥笑中国人的阴谋得逞,我们中国工程师也会丧失信心;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者的蔑视,提高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工程师的自信心。句子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 ”字形线路。这是一句 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回击 ”,指对攻击者进行反击。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竣工,用铁一样的事实,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句子点明了修筑

14、京张铁路的结果,再一次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与首句呼应。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1)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为什么能这样做?抓住詹天佑的言语、行动以及想法的语句,体会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 2)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从而体会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的创新设计来源于实践。( 3)在青龙桥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干线:交通线、电线、输送管(水管、输油管之类)等的主要路线(跟 ? 支线 ?相对),课文指铁路的主要线路周

15、密:周到而细密。竣工:完工。一般指规模较大的工程。藐视:轻视、小看。6 、怀念母亲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 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 ”,。意思是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句子中一个 “也”字很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目

16、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凄凉 ”,寂寞冷落,凄惨。作者身在异国小城,一方面感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忧愁、有思念;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作者通过比较的方式,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表达得非常充分。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怅望灰天 ”,。由于作者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记忆不深,对

17、母亲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因此尽管作者想努力回想母亲的样子和容颜,但无奈模糊不清,只能尽力地怀念,不断地回想。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从“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从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 因为作者所以感到很内疚。在这悲痛的日子里,在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会回想起什么?会想起自己曾经依偎在母亲身边的情景。会想起母亲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日夜操劳的情景。从“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的理解: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真挚的爱慕,因为作者

18、觉得自己失去了母爱,成了一个灵魂不全的孩子。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的眷恋,对母爱的渴望。作者感到内心无比空虚、寂寞,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一片黑暗,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任何快乐。“我的愿望没能实现 ”指什么?我想这个愿望就是作者赡养母亲的愿望。寝不安席:无法安然入睡。文中指作者因为母亲的突然去世,心中感到无比悔恨,脑海中一直浮现着母亲的样子,在不断自责和愧疚中无法正常入眠。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文中指作者因为失去了母亲,而感到终身遗恨。沮丧:灰心失望。“挚”字右上部分是 “,不要少点; “频 ”的左下部分 “少”; “斑 ”与 “班”字形比较相似,要注意区别。9 穷人这是著名作家写的一个课文记

19、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 ,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本课思想内容有以下两个重点:。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 “穷 ”字,但穷人 “穷 ”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 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

20、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那颗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课文以 “穷人 ”为题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样贫穷的情况下,桑娜与渔夫做出了令人难以相信的举动:在自己五个孩子的基础上,

21、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事例,讴歌了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与腐化。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渔夫与桑娜的对话,个性鲜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真情实感。渔夫的话显示出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而桑娜则小心应对,说话断断续续,表明了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反映出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质。课文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这件事,前后设置了

22、两个悬念:渔夫是否平安回家?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二是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篇二:词语搭配夸张句练习题】选词填空: 爱护爱惜 珍惜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爱护)书籍的习惯。他十分(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让它白白地浪费掉。安静宁静平静寂静老师来了,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海上有一轮明月,照着(平静)的海面。他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寂静)。 维持保持保护渔夫起早贪黑地干,还(维持)不了一家人的

23、生活。他始终( 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埋怨抱怨事后,他(埋怨)自己考虑不周到。他老是(抱怨)别人对他不尊重。5必须必需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蜜,(必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他买了一些学习上(必需)的用品。 6 毕竟究竟兴国塔( 究竟)有多高,谁也没有测量过。光靠瓜菜过日子,( 毕竟)是填不饱肚子的。7 沉重 繁重( 繁重)的工作,累得他更加消瘦了。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告别了妈妈。 8 成绩成就 成果建国六十周年的伟大(成就)鼓舞着亿万人民。我们学校的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9 涌现出现呈现体现开展 “五讲四美 ”活动以来,全校(呈现)出一派新气象。开展 “五讲四美 ”活动以来,

24、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10 矗立耸立屹立刘胡兰像钢铁巨人一样( 屹立 )在刑场中间。 人民英雄纪念碑像巨人一样(矗立 )在广场南部。11 显现呈现暴风雨过后,天空又(呈现)出碧蓝的颜色。雾气逐渐消失,重叠的山峦一层一层地(显现)出来。12 衰弱软弱虚弱薄弱困难欺负(软弱)的人,碰到坚强的人,只好乖乖低头。解应用题是我们数学学习中的(薄弱 )环节。13 安静平静宁静恬静风停了,雨住了,西湖的水面又恢复了(平静)。 上课铃响了,校园(安静 )下来了。14 亲切亲密亲热老师(亲切)的教导使我永远不忘。 大伙儿像久别的亲人一样,( 亲热 )极了。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 )战友,他们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

25、言。 15 周密 秘密 精密海洋科学家正在研制可以探测海底奥秘的(精密)仪器。工程人员在设计中,各种数据都要经过(周密)计算。16 激烈热烈猛烈战士们的心在(激烈)地跳动,恨不得一下子飞过江去。在我军的(猛烈)攻击下,敌军再抵抗也是无用的。17 改进改正改善改变有错误,(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我们要不断( 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近几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 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 改变 )家乡落后的面貌。18 坚决坚定坚持坚强王老师病了,他还( 坚持)给我们上课。大家劝他休息,他(坚决)不肯。19 夸奖夸耀大家都( 夸奖)王红的功课学得最好,但是她很谦虚,

26、从来不( 夸耀)自己。20 仔细详细因为高伟观察(仔细 ),所以才能把文章的重点部分写得很( 详细 )。21 持续继续连续陆续二、把下面的词语恰当地搭配起来:表示方向响应觉悟 明确 问题 克服号召【篇三:修辞之夸张练习题】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b 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 )c 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 设问 )d 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比喻 )2. 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他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

27、不愿意和她亲近呢?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老爷子小心,别顾着说话 看掉下来把屁股摔成两半!a比喻反问排比比喻b 夸张设问排比比喻c 比喻反问排比夸张d 比喻反问夸张夸张 .3. 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比喻)b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排比)c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夸张)d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4.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c)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28、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b 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c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d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5. 把下列句子改成夸张句大厅里安静极了。大厅里安静极了,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6. 把下列句子改成夸张句会场上掌声很响。会场上的掌声震耳欲聋!7. 把下列句子改成夸张句孩子们的欢笑声很大。孩子们的欢笑声响彻云宵!8. 写出一句夸大夸张句子。团团如果跌一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9. 写出一句缩小夸张句子。从楼上看下去,车辆小的跟蚂蚁一样10. 写出一句超前夸张句子。11 续写夸张句老师好瘦12. 他跑得很快。

29、(改为夸张句)答案:他跑得很快,就像一支离弦的箭。13. 今晚的月亮真亮。(改为夸张句)答案:今晚的月亮真亮,照得大地如同白昼。14. 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改成夸张句)天气太热了 ,快把人烤干了 !15. 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桂花开了 ,远在十万八千里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16. 他非常兴奋。(改为夸张句)答案:他兴奋得天都乐翻了。17. 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试对首联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答案: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 “三千丈 ”那么长,表现了作者愁思的深重。18. 夸张这种修辞手法的答题步骤是什么。先确定所

30、用的修辞;接着写出夸张修辞的作用;最后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19. 判断下列各句分别是哪一种夸张。( 1) .我摸摸那条棉被 ? 简直像纸一样单薄。( 2) .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 3)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 4) .他说: “看着这满园的苹果花,我就闻到香甜的苹果味了。 ” 答案: 1 和 2 是缩小夸张; 3 是夸大夸张; 4 是超前夸张。20. 分析还珠格格主题曲中几句歌词,运用夸张修辞方法的艺术效果。还珠格格的主题曲中有这么几句:“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乌有 ? 当地球不再转

31、动,当春夏秋冬不再变幻,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 ”解析:夸张可以展开联想,创造气氛,增强感染力。两人相爱时我们常说 “爱你到地老天荒 ”。似水流年,人生短暂,长相厮守到地老天荒,就够夸张的。答案:这几句歌词则更是夸张之上的夸张。山峰无棱,河水停滞,昼夜不分,地球不动,四季无序,草木凋尽,这些现象绝对不会也不可能发生,可见其爱的痴情,情的忠贞。21. 读李白诗,完成后面题目: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试对颈联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解析】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 “下榻 ”,在天上 “行杯 ”,采用公式话表述:夸张修辞 +结合语境写出了什么什么 +作者思想感情(中心)【答案】颈联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 “下榻 ”,在天上 “行杯 ”,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