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版)归去来兮辞

上传人:hs****5 文档编号:77270960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生版)归去来兮辞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生版)归去来兮辞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生版)归去来兮辞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学生版)归去来兮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版)归去来兮辞(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归去来兮辞(第1学时,共2学时)一、学习目标基础性目标:我能识记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了解“辞”的文体特点。拓展性目标:我能读懂诗文内容,明确陶渊明的仕途经历。挑战性目标:我能通过精读鉴赏课文小序和文章第一段,理解作者辞官的原因。二、学法指导1.阅读知识链接,了解陶渊明。2.根据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判断诗文中的文言现象及句式,能直译该句句意。3.诵读小序和第一段,用红笔标出序中所说辞官原因。三、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陶潜(365-427):一名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 。东晋浔阳(现江西省九江市)人,我国晋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

2、志济于苍生”的志向。29岁开始入仕,从此的13个年头,时官时隐,历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之类的小官。在彭泽县令任上仅80余天,就辞官回家,躬耕陇亩,从此不再出仕。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思想追求: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嘉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 诗人陶渊明素有隐逸诗人之誉,他的好友生前颜延之称他为“南岳之幽居者”,沈约将他列入宋书隐逸传,钟嵘又誉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历代文人墨客大都将陶渊明归结为一般意义上的“隐者”,即单纯意义上的隐士,然而结合陶渊明本人的身世经历及其思想发展历程,我们却不难看出陶渊

3、明隐逸背后的许多真实的思想;人的思想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指挥人的行动,要了解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还必须深刻把握他的身世经历及思想历程。 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e 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义熙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文学成就:陶渊明长于

4、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两次出仕,两次归隐,使生性恬然,自谓是“羲皇上人”的陶渊明经历了深刻的思想感情变化;从悠闲的读书中寻乐-年事稍长,萌发建伟业立奇功之志-不堪忍受琐细的吏职,回到不受压抑的田园生活-不甘寂寞,幻想施展才华,实现平生志-再次厌倦单调,辛劳的羁旅生活,向往清丽恬然的田园生活;他在这其间始终存在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理。纵观陶渊明的一生,他有着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大志,自愿投身于政治斗争的漩涡,几番尝试,挣扎,知不可为时方在孤独绝望中毅然归隐。他的骨子里有着深刻的儒家思想,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生命

5、的始终,仕宦的经历使他洞悉社会,感到自身难与时代相容,又难与时代抗衡,别无选择之下,只能将目光折回个人的心灵世界,走向了心灵上的理想王国,由此在精神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可以看出,陶渊明的归隐并非出于对人身意义的虚无理解,相反,他的创作和他的生活,都反映出他对现实和人生的执着,只是方式比较曲折隐晦而已,作为一种对抗黑暗的手段,隐逸本身是消极的,不可取的,但陶渊明身处魏晋时代,游走于世俗于心灵之间的气魄的生存方式和人生转换的经历不一定值得效仿,但诗人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实质和诗人留下的田园牧歌式的精神遗产却都具有潜在的价值。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后代批评家常用

6、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前人评价:陶诗胸次浩胸怀宽广:王右丞(维)有其清腴清美,孟山人(浩然)有其闲远安闲清高,韦左司(应物)有其冲和淡定平和,柳仪曹(宗元)有其峻洁品行高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沈德潜 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 欧阳修3.辞的相关知识: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 到了西汉,在辞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这种

7、新文体。汉人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但二者仍有显著的区别: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常用关联词语,长短句明显增多,内容则以咏物说理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辞,重在抒情。 辞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像诗,但压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辞的特点:句式散化,一般押韵。两句一组,四句一节。六字句为主,一般每句三拍,好用“兮”字。5.解题:归去:回去。来:助词,无义。兮:语气助词。辞

8、:文体标志。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序”说明了自己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6.序的相关知识: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

9、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7.写作背景: 公元405年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8.重点字音:轻飏yng 熹微 x 乃瞻zhn衡宇 载欣载奔zi 眄 min 流憩q 出岫xi 景翳翳 y 盘桓hun 乐琴书l 西畴 chu 棹孤舟 zho 窈窕yotio 曷不 h 耘耔ynz 东皋go 乘化chng四、自学自测:1.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

10、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2.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3.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4.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5.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6.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7.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8.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9.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10.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

11、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11.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五、 当堂检测:1. 序文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请结合序言内容分析作者就职的原因是什么? 2. 请细读文章14段,理清每段所写内容。 3. 揣摩“心为形役”“已往之不谏”“迷途”“昨非”等词语的含义,说说作者辞官的原因和此时的心情。 六、 知识清单:葛巾漉酒:陶渊明正在酿酒。郡将前来探望。适值酒熟,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之后,仍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接待他。无弦琴:陶渊明有一张不加装饰的琴,这琴没有琴弦,每逢饮酒聚会的时候,便抚弄一番,来表达其中意趣。白

12、衣送酒: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过了一会,陶渊明望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渊明当即小酌一番,大醉而归。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

13、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量革履:陶渊明没有鞋子,王弘吩咐下的人帮他做鞋子。手下的人请示他陶渊明脚的大小,陶渊明便坐下来伸出脚让他们测量。我醉欲眠卿可去:颜公付酒钱颜延之在当刘柳后军功曹这个官职时,曾经在寻阳和陶潜交情很好。后来颜延之在始安郡这个地方当官,在经过陶潜住的地方时,便天天去陶潜家。要走的时候,颜延之留下二万钱给陶潜,陶潜全部把钱送到酒家,以便以后去拿酒方便些。无论

14、贵贱人等,去造访陶潜,他有酒的时候便设酒宴一起饮酒,如果陶潜先喝醉,他就跟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啦,你可以回去了。”他的真率性情就是这样。 归去来兮辞(第2学时,共2学时)一、 学习目标:基础性目标:我能总结24相关文言现象并背诵24段。拓展性目标:我能通过细读文章的第2段,说出陶渊明回归田园后的乐趣所在,并指出陶渊明采用的抒情方法。挑战性目标:我能通过诗文内容和知识链接,总结出陶渊明的人物形象,并尝试评价陶渊明的思想。二、 学法指导:1.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理解24段的文言现象。2.自己阅读文本,仔细归纳,说出陶渊明回归田园后的乐趣所在,并指出陶渊明采用的抒情方法。3.仔细阅读诗

15、文内容和知识链接,总结出陶渊明的人物形象。三、 知识链接:1. 陶渊明与菊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此句的意思是庭园中的小路已经荒芜,却喜旧日栽下的松菊犹在,陶渊明为何对菊情有独钟呢?陶渊明是最喜欢菊的诗人。他归田后,家里“秋菊盈园”(九日闲居),常对菊而坐,采菊东篱。诗人在和郭主簿二首之二道出了爱菊的原因:“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诗人笔下的菊像松一样傲霜而立,又像春花一样美丽多姿,在严霜的打击下,菊开得既芳香又有光彩。正是菊的独特的“贞秀”品质令诗人赞赏不已。菊是诗人的自喻,菊象征着诗人孤高傲世、超尘绝俗的个性品格。陶渊明爱菊还有另一个可提及的原因,即

16、与菊的药用价值有关。诗人说:“酒能祛百病,菊为制颓龄。”服菊可以延年益寿,食菊、饮菊花酒,当是文人的雅事。陶渊明与菊已合二为一,一提起菊就想起陶渊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常被人采用的两个典故。由于这两典都与归田隐居有关,“菊”就与孤标傲世的隐士结缘了。后人用这两典,有的表现隐者的孤高个性和自得的生活,如唐温庭筠赠给郑处士的诗句“醉收陶令菊,贫卖邵平瓜”。有的表现对仕途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如宋赵必的宴清都:“有秫田二顷,菊松三径,不如归去!”2.归去来兮辞赏析:千百年来,归去来兮辞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

17、”敬服之情,无以复加。归去来兮辞确实是在艺术上精心结撰、刻意求工的力作。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充沛而强烈。作者有感慨,有追求,有遗憾,有满足,但这些都不是空发议论。而是借助景物的形象描写。感情在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赋予景物以人情,以个性。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就是鲜明的例子。全辞富于情趣,情真意厚,沁人心脾。语言清新典雅,鲜明流畅,音节铿锵,和谐悦耳,具有音乐美,可称是一首散文诗,或是一篇押韵的抒情散文。作者遣词造句字斟句酌,精心选择双声词、叠韵词、叠词等,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使辞赋兼有诗的艺术魅力。结构严谨而周密。归去来兮辞的写作事出有因,不能

18、不交待,但用辞赋说明事情的原委,结构会臃肿不堪。作者用散文体的序说明本文写作的背景和作者当时的情况,而用韵文辞赋全力抒情,使二者各得其所,两全其美。辞赋的段落安排也十分巧妙。第一段用直接抒情的手法,照应序文,形象地表达他对“今是昨非”的深刻认识。二、三段为本文中心,借物抒情。山川花木,触处皆春;饮酒赋诗,其乐无穷。结尾一段综述情志。全文首尾贯通,中心突出,松菊节操,田园情趣,得到充分的展现。2. 古诗文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议论抒情、借叙事抒情、借古抒怀)3.四、自学自测: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

19、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5.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6.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8.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9.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

20、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五、 当堂检测:1.第2段描写了回到家后的生活,试着结合此段内容说说这其中体现了哪些乐趣,从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怎样的形象特征?并结合相关诗句思考诗人是怎样抒发他的情感的。 2.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状况如? 3.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 六、知识清单:通假字:(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

21、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 名作状,每日、每天 时矫首而遐观 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 策扶老以流憩 名作动,拄着 乐琴书以消

22、忧 名作动,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 名作动,划船 实迷途其未远 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生生所资 动作名,生活审容膝之易安 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 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 倚南窗以寄傲 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携幼入室 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 形作状语,到远处。(四)使动用法 审容膝之易安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眄庭柯以怡颜 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 悦亲戚之情话 意动,以为愉快 乐琴书以消忧 意动,以为乐 善万物之得时 形容词意动,以为善一词多义:1.行xng 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副词,

23、将,将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为吾子之将行也 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动词,运行。)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名词,行为,动作。)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品行。)琵琶行 (行,古诗一种体裁。)hng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杜甫绝句(量词,排,行。)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 过秦论(泛指军队。)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名词,辈分。)2.引 丁壮者引弦而战 塞翁失马(动词,开弓,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

24、,牵,拉,引。) 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动词,拿来,取来。)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召请,召引。)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赤壁之战(动词,避开,退却。)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出师表(动词,引用,援引。)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滕王阁序(名词,前言,序文。)3.乘chng 聊乘化以归尽 归去来兮辞(动词,顺着,顺随。)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动词,骑,坐,驾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过秦论(介词,凭借,趁着。)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序(动词,交互,连接) 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动词,冒着,顶着。)shng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

25、触龙说赵太后(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殽之战(“四”的代称。)4.策 执策而临之 马说(名词,竹制的马鞭。) 策扶老以流憩 归去来兮辞(动词,拄着。)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同“册”,记录。) 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名词,策略。)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计策,计谋。)5.审 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动词,明白,知道。)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动词,考察,观察。) 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 狱中杂记(动词,审问,审判。)6、委 曷不委心任去留 归去来兮辞(动词,随从,顺从。) 如土委地 庖丁解牛(动词,散落,堆积。

26、)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过秦论(动词,托付。)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动词,放弃,舍弃。)7.怀 怀良辰以孤往 归去来兮辞(动词,留恋,爱惜。) 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动词,怀念,想念。) 新妇谓府吏,感恩区区怀 孔雀东南飞(名词,心情。) 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赤壁之战(动词,心中藏着。) 汝姊在吾怀 项脊轩志(动词,胸前。) 怀其璧,从径道亡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揣着。)8.而 觉今是而昨非 连词 表并列 门虽设而常关 连词 表转折 时矫首而遐观 连词 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 连词 表承接 泉涓涓而始流 连词 表修饰文章来自:学优网9.之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

27、之可追。 助词,取独 恨晨光之熹微 助词,取独 悦亲戚之情话 助词,取独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助词,取独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动词,到,往 求之靡途 代词,它 公田之利 助词,的 会有四方之事 助词,的 感吾生之行休 助词,取独10.以 既自以心为形役 介词,使,让 舟遥遥以轻飏 连词,表修饰,“而” 农人告余以春及 介词,把 引壶觞以自酌 连词,表承接 来 聊乘化以归尽 连词,表修饰 园日涉以成趣 连词,表结果 木欣欣以向荣 连词,表修饰 问征夫以前路 介词,用 乐琴书以消忧 连词,表目的 耕植不足以自给 连词,用来,来 诸侯以惠爱为德 介词,把 家叔以余贫苦 介词,因为,由于 策扶老

28、以流憩 连词,相当于“而”特殊句式:(一)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二)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将有事于西畴 农人告余以春及 问征夫以前路2.宾语前置 复驾言兮焉求 (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乐夫天命复奚疑 (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皆口腹自役 (宾语前置句,代词“自”作宾语前置)(三)被动句 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遂见用于小邑 (见,被)(四)省略句 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省介词“于”) 稚子候(于)门 (省介词“于”)(余)脱然有怀,(余)求之靡途 (省主语“余”) 于是(余)怅

29、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省主语“余”)(余)或命巾车,(余)或棹孤舟 (省主语“余”)(五)固定句式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又又)例:载饥载渴 载歌载舞 陶渊明的另一面 钟书林鲁迅先生说陶渊明飘逸得很久了,又说他并非整日整夜飘飘然,有“悠然见南山”的一面,也有“猛志固常在”的一面,倘若有取舍,便非全人。陶渊明宛如一汪深泓的碧波,让人无法领略它的深邃,骤然间的一阵微风波澜,也只能掠起它的冰山一角。陶渊明给人的印象是深邃、神秘。他的辞官归隐、他的饮酒乞食,其人、其诗,都耐人咀嚼而又永远咀嚼不透。苏东坡青壮年时期不喜欢陶渊明诗歌,老年尤其是在被贬谪海南岛的漫长岁月中,却日益酷爱陶诗。晚年的苏东坡,

30、陶诗几乎成了他唯一的精神食粮。他每天读陶诗,还给自己规定,每天只能读一首,害怕读完再无可读了。他将每一首陶诗都唱和一遍,留下了和陶诗109首之多。苏东坡说陶诗“外枯而中膏”“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份神奇经历,几乎成了所有嗜陶者的共同体会。陶渊明的诗文,语言表面平淡朴实、浅显直白、质朴无华,有时甚至感觉味同嚼蜡,但是当你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时,却分明有洌洌甘泉、缕缕清香、丝丝惬意。在东晋时代,陶渊明人微言轻。虽然他的祖辈陶侃军功盖世,但在讲究门第出身的时代,在世家大族的眼里,仍不过是“奚狗”而已。几世几辈后的陶渊明,就更沾不上那份荣耀了。陶渊明的园圃里,六朝人看重他的隐士风度、他的名士风流,唐朝

31、人看重他的酒、他的官。在唐人的视野里,陶渊明是个酒鬼、狂徒兼县太爷,引来不少著名诗人的青睐与倾心。“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是王维的情愫;“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是李白的仰慕。宋朝人就开始看好他的诗文了。读点陶诗,似乎成了宋朝有身份文人的标志。北宋杨万里品出了平淡,南宋朱熹读出了豪放。到了明清,陶渊明似乎被装进了多棱镜里。宁静的时代看他,他是个飘逸的田园隐士;国家多灾多难的岁月再看他,那简直就是忠臣烈士了。龚自珍就曾经把陶渊明比作诸葛亮和屈原。他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或许出于其祖乃晋室忠臣的家风,也或许出于“空负

32、头上巾”的愧疚,陶渊明在他的晚年,始终都坚守着一颗东晋遗民的忠贞之心。他在刘宋王朝生活了八年,但他写诗文,不愿意使用新朝的年号。他拒绝了刘宋新朝廷的几次征辟,而朋友们都欢呼雀跃地离他远去了。他痛感子期已死,伯牙绝弦,在知音不遇的时代孤寂与哀伤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这或许是明清忠勇之士屡屡提及他的原因吧。历史已经远去,我们驻足昔日的彭泽,久久回眸、凝望。陶渊明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索。陶渊明宛如一面哈哈镜,千百年来的读者、评论家,无不在这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自己身后的那个时代。他们在给陶渊明“拍摄特写”的时候,似乎无意中也被陶渊明“抓”进去,与他“合了影”。尽管如此,每个时代,各个国

33、度的人们,还都禁不住来读他。唐代人郑谷说:“爱日满阶看古集,只应陶集是吾师。”宋代人苏东坡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韩国人车柱环说:“环虽不能无愧于渊明之人德,亦窃爱其诗。”日本人一海知义说陶渊明是“一个复杂而难解的诗人形象”,他声称要把解读陶渊明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然而,古往今来,对于陶公及其诗文,谁也没有真正读透过。或如朱光潜先生说:“凡是稍涉猎他的作品的人们对他不致毫无了解,但是想完全了解他,却也不是易事。”顾随先生也说:“我不敢说真正了解陶诗本体。读陶集四十年,仍时时有新发现,自谓如盲人摸象。陶诗之不好读,即因其人之不好懂。”这样的言说,更增添了几分神秘,几重诱惑。

34、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 ( )(2)曷不委心任去留 ( )(3)景翳翳以将入 ( )二、古今异义1.亲戚 古义: ;今义: 2.情话 古义: ;今义: 3.有事 古义: ;今义: 4.窈窕 古义: ;今义: 5.来者 古义: ;今义: 6.征夫 古义: ;今义: 7.扶老 古义: ;今义: 8.风波古义: ;今义: 9.人事古义: ;今义: 10.去留古义: ;今义: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 时矫首而遐观 2.名词作动词 策扶老以流憩 乐琴书以消忧 或棹孤舟 实迷途其未远 (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生生所资 审容膝之易安 2.动词作状

35、语感吾生之行休 (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 倚南窗以寄傲 携幼入室 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 (四)使动用法 审容膝之易安 眄庭柯以怡颜 (五)意动用法 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善万物之得时 四、一词多义1行 Xng 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六则( ) 为吾子之将行也 殽之战(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 )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 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 )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 琵琶行 ( ) hng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杜甫绝句( )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 过秦论(

36、 )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 ) 2引 丁壮者引弦而战 塞翁失马( ) 相如引车避匿 廉颇蔺相如列传( ) 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 )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赤壁之战( )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出师表( ) 3乘chng 聊乘化以归尽 归去来兮辞(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过秦论( )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序( ) 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 shng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 触龙说赵太后( )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殽之战( ) 4策 执策而临之 马说( ) 策扶老以流憩

37、 归去来兮辞(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 ) 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 5审 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 ) 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 狱中杂记(动词,审问,审判。)( ) 曷不委心任去留 归去来兮辞( ) 如土委地 庖丁解牛( )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过秦论( )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 ) 7怀 怀良辰以孤往 归去来兮辞( ) 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 新妇谓府吏,感恩区区怀 孔雀东南飞( ) 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赤壁之战( ) 汝姊在吾怀 项脊轩志( ) 怀其璧,从径道亡 廉颇蔺相如列传( ) 8.而 觉今是而昨非 门虽设而常关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泉涓涓而始流 9.之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恨晨光之熹微 悦亲戚之情话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