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范围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77261492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理学》复习范围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心理学》复习范围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心理学》复习范围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范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范围(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心理学复习范围说明:本复习范围为期末考试要点,主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简答题、实例分析题和论述题。同学们对知识点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注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相了解。复习的内容全部来自课本,大家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相应的句子并划出来进行复习理解。专科学生不用复习斜体字部分。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的含义(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来看,又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或三个子系统。二、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心理对物质载

2、体的依存性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整个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它的重量占整个脑重的80%。大脑表面覆盖着3-4毫米厚的灰质层,叫大脑皮层。新近关于人脑研究的成果表明,在大脑皮层上虽然有各种机能区域的划分,如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中枢),顶叶(躯体感觉和运动中枢)等等,(二)心理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也是最主要的。可以说,人的一生,从胎儿开始,其生活的经历就已经纳入了社会化过程。(三)个体心理活动的主体性1、人的心理活动的主

3、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2、心理的主体性还表现在,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人们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就不会完全像镜子照物那样机械、呆板,必然要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倾向和特征,以及个人当前的心理状态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会带有个人一定的主体特点。3、心理的主体性质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4、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人类的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所以人的心理,也可以叫做意识。第二节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一、心理学的起源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 Wundt)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

4、,开设了实验心理学。这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三、心理学的理论取向(一)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二)行为主义理论取向(三)认知理论取向现代认知心理学是把人脑的内部工作与电子计算机进行类比,都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系统。其特点是:其一,着重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而不是像行为主义那样忽视意识或内部的心理过程;其二,把心理过程理解为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和提取使用的过程;其三,这种研究具有一系列客观的程序、操作方式和可测指标,而不只是根据个人的内省报告。(四)精神分析理论取向潜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它处于意识的深层;而意识仅仅是人的精神活动断断续续的表层现象,只是整个精神活动的很小一部分。潜意识虽然通

5、常是不可觉知的,但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总之,只有潜意识活动的动机才是解释人的全部心理和行为的真正原因。(五)人本主义理论取向(六)现象学理论取向四、心理学的任务(一)描述(二)解释(三)预测(四)控制(五)提升第二章 认知理论第一节 认知理论概述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认知心理学对认知活动的研究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认知过程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2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认知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偏爱。3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指导认知活动的

6、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4元认知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第二节 注意一、注意的含义(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它是人在清醒状态下才出现的心理状态。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相互了解不可分割的特点。(二)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功能二、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三、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

7、一时间里能清楚地觉察到的对象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个体将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时间的久暂性。例如,学生在上课的45分钟内,使自己的注意保持在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对象上。3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4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四、注意的规律1无意注意的规律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体的主观状态是无意注意产生的基本条件。引起人的无意注意的刺激物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刺激的强度越大,越易引起无意注意。二是刺激之间的差

8、异程度。差异越显著,越易引起无意注意。三是刺激的变化。个体的主观状态中的许多因素影响着无意注意的产生。2有意注意的规律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对活动任务的认识。活动任务越明确,对活动的意义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二是对活动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越浓厚,就越能集中注意。三是个体的意志努力。个体克服各种不良刺激的干扰,抵御各种诱惑,需要付出艰苦的意志努力。四是对活动的精心组织。很好地组织各种活动可以防止因单调而产生疲劳、分心。3有意后注意的规律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对活动浓厚的兴趣。例如,你在对心理学没有兴趣时

9、,学习心理学需要付出艰苦的意志努力,这时的注意是有意注意。当你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时,心理学的书籍、杂志很容易引起你的注意,你无须付出意志努力就能保持自己的注意,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后注意。二是活动的自动化。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一、感觉的含义(一)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感觉是可以测量的。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官对各种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是指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客观刺激量。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差。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二)感觉的种类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

10、内部感觉两大类。1视觉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个体觉察到的信息的80%来自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毫微米的光波(电磁波)。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2听觉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赫兹的声波,其中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为10004000赫兹。人类的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特性。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二、感觉现象感觉的后象 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并没有立即停止,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

11、间,这种现象叫感觉后象。(生活中的例子)感觉的适应 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既可以提高人的感受性,也可以降低人的感受性。(生活中的例子)感觉的对比 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的对比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生活中的例子)感觉的相互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感官的感受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的现象。(生活中的例子)三、知觉的含义(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知觉不是感觉信息的简单结合。知觉有很多种。通常,按照知

12、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另外,我们把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称作错觉。(二)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意义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力图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性)。当一个知觉对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总倾向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这个对象,将它归于经验中的某一类事物。2知觉的完整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选择性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时,常常优先知觉部分客体。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被清楚地

13、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四、观察力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观察的过程以感知为基础,但并不是任何感知都可称为观察。第四节 记 忆一、记忆的含义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二、记忆的分类1依据记忆内容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来分,可以把记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2依据记忆的目的性分类根据提取记忆过程中有无明确的目的,可以把记忆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3根据记忆的方式分类根据个体在记忆过程所采取的方式

14、,可以把记忆分为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三、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1感觉记忆通过感觉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都要保存一个极短的时间。这就是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大约有0.25 2秒;信息的编码是以信息所具有的物理特性来进行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性。2短时记忆在注意的条件下,将有关信息只短暂地呈现一次(信息呈现的时间一般为1秒),对这种当前信息的记忆叫做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存时间约为5秒 2分钟;信息的编码方式以言语的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一般约为72个组块。组块是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的单位,它可以是字母、单词、句子甚至更大

15、的单位。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对经过深入加工的信息的记忆。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可以是一分钟,也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是终身的。长时记忆的容量非常巨大,我们在一生中所学的东西几乎不可能将其填满。四、记忆规律1遗忘的进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是由艾宾浩斯首先发现的,他用遗忘曲线来表示了这种遗忘的进程2遗忘的机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称为倒摄抑制。3影响遗忘的因素首先,遗忘的大小与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抽象的材料比形象的材料更容易遗忘;无意义的材料比有意义的材料更容易遗忘。其次,遗忘的大小

16、与记忆材料的长度有关,记忆材料长度越大,就越容易遗忘。第三,遗忘的大小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材料容易保持,不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没有意义的材料容易遗忘;能引起个体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保持,能引起个体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遗忘。第四,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有关,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150%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超过150%的重复,其阻止遗忘的效果便不再增长。第五节 想象与思维一、想象的含义(一)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新颖性。想象所产生的新形

17、象可以是主体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想象所产生的新形象还可能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有的事物的形象。(二)想象的种类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想象按其有无一定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种。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事先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叫做有意想象。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叫做无意想象。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幻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了解,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想象,它是个体人生愿望的反映,对人的行为有

18、重要的指导作用。(三)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1粘合2夸张3人格化4典型化二、思维的含义(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中介,形成客观事物概括表征的认知过程。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问题性三个基本特征。(二)思维的种类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动作思维是以具体动作为工具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思维。形象思维是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进行的思维。2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辐合思维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大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3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对已有知识经验没有进行明显的改

19、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做常规思维。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做创造思维。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1情绪与动机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心理实验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动机太强使人心情过于紧张,不易发现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动机太弱容易被无关因素引到问题之外。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高而上升,中等强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图2-7 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情绪对问题解决也有一定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

20、速度,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有助于问题的解决。2对问题情境的知觉3定势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4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体的一种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5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自然现象、日常用品、机器、动物、声乐等等都可以成为原型,并可能对问题解决产生启发作用,这就是原型启发。第三章 行为动力理论第一节 行为概述一、行为的含义行为是个体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种族延续,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时所做出的各种反应,包括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人和动物的行为不是无缘无故地产生的,它的产生必然有其原因和

21、动机。二、人类行为的特征1.目的性所谓目的性,就是指人类个体可以事先确定行为的目标,通过对行为的选择和组织实现预定的目标。2.规范性人的行为与普通动物的行为本质区别还表现在,人类的行为受规范调节,而普通动物的行为则自发的。3.互动性所谓互动性,就是指人类个体的行为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特征。人类的个体行为不是独立受其自己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广泛受到其他人的思想、观点、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的互动性集中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活动。4.戏剧性人类的行为还具有戏剧性。所谓戏剧性是指人类个体的行为不是对其个体意愿的直接表达,而具有一定的表演成份。三、人类行为的分类1本能行为与社会行为2内隐行为和外显

22、行为3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四、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至少有四个,即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情势因素。五、行为动力理论(一)行为动力的概念通常,把一切引起、支配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因素统称为行为动力。通过对行为表现的分析,人们不难看出行为动力的基本特点:1启动性。2方向性。3强度。4持久性(二)行为动力的理论1动机的本能理论本能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主要地受人体内在的生物模式驱动,不受理性支配。本能论过分强调先天和生物因素,忽略了后天学习和理性因素。2动机的驱力理论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内驱力是一种中间变量,其力量大小可以根据剥夺时间的长短或引起行为的强

23、度或能量消耗,从经验上加以确定。3动机的强化理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因此,强化理论也被称为行为修正理论。4动机的认知理论目前,动机的认知理论中较有影响的有认知失调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费斯廷格(LFestinger)。费斯廷格提出,每个人都有一个认知系统或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由知识、观念、观点、信念等组成。认知结构中的每一种具体的知识、观念、观点、信念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认知元素。所有认知

24、元素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即协调、不协调和不相关。当认知元素之间协调一致时,人就会保持这种协调状态,觉得心安理得,不去改变态度。而当认知元素之间相互矛盾,处于不和谐状态时,人就会感到紧张、焦虑、不安。此时个体就会设法消除矛盾以减少或解除这种失调状态,使认知元素之间达成协调、统一。人们不但尽力去消除失调状态,也会尽力回避那些将会增加或产生不协调的情境。费斯廷格主张,认知元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越大,则人们想要减轻或消除这种不协调关系的动机也越强。认知不协调的强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认知元素对于个体的相对重要性;二是不协调的认知元素的数量,不协调认知元素数量越多,它与认知元素总量的比例就越大,那么失

25、调程度就越高。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J. W. Atkinson)和麦克里兰(DMcClelland)。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分为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归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纳(BWeiner)。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成功与失败原因的看法与解释。韦纳认为,人们对成败的归因是行为的基本动力。韦纳把人们对成败的归因归纳为能力、努力、态度、知识、运气、帮助、兴趣等方面。他认为,具体的归因并不重要,重要是个体归因的维度。他将个体归因的维度分成控制点、稳

26、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这一关系可用下表表示:归因的三个维度内因外 因稳 定不 稳 定稳 定不 稳 定可控的持久努力一时努力教师态度他人帮助不可控的能力高低生病任务难度运气第二节 需要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人的需要在指向一定的对象时,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二、需要的特点1.需要具有客观现实性2.需要具有主观差异性3.需要具有动力发展性4.需要具有整体关联性三、需要的种类(一)

27、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二)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层次,而且这些需要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人们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依次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三节 动机一、动机的含义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

28、是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由一定动机引起的活动应指向能满足个体动机的对象。二、动机的功能动机的动力作用具体表现为动机的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三、动机的形成1.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并非任何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只有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会转化为相应的动机。当需要的强度较弱时,人们只能模糊地意识到它的存在,这种需要叫意向。2.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诱因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正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趋近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例如,儿童被同伴群体接纳,可以满足其归属与爱的需要。在这里,同伴群体的作用就是一种正诱因。负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回避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例如,考试对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

29、意味着自尊心的伤害,因此,他们往往采取种种方式以逃避考试,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四、动机的种类(一)主导动机与非主导动机(二)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三)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四)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五、动机的相互作用(一)动机的联合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基本一致时,它们将联合起来推动个体的行为。(二)动机的冲突(生活中的例子)1.双趋式的动机冲突2.双避式的动机冲突3.趋避式的动机冲突六、.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驱力成分及发展变化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

30、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主要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尊重和自我提高的需要所派生出来的。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也就是说,学生努力求得学业成就,是为了从长者那里得到赞许或认可。成就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通常随年龄、性别、人格特征、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他们努力学习以求得好成绩,主要是为了得到父母、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不仅在强度上有所

31、减弱,而且开始从父母转向同龄伙伴。在这期间,来自同伴和集体的赞许和认可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七、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趋势首先,学习动机的自主性水平不断提高,内部动机逐渐占优势。其次,学习动机不断与长期目标结合,远景性动机逐渐占优势。再次,学习动机不断向健康发展,合理动机逐渐成为主流。最后,学习动机不断与社会要求相了解,社会性学习动机不断丰富和增强。第四节 情绪一、情绪的概念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绪这一心理现象最起码包括三个方面:内部的主观感受或体

32、验、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和独特的神经生理基础。二、情绪的两极性情绪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从快感度方面来说,有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也有否定的、不愉快的情绪,从紧张度来看,情绪有轻松和紧张之分。从强度来说,人的任何情绪在强度上都有着由强到弱的变化等级。从激动水平来说,情绪有激动和平静之分。三、情绪的功能1.情绪对环境具有适应功能2.情绪对其它心理和行为活动具有调节功能3.情绪对社会交往活动的协调功能4.情绪与个体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四、情绪的表现形式 (一)表情表情一般分为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二)情绪的表现形式情绪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

33、紧张度,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1.心境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由一定情境唤起后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各种事物的态度体验。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往往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3.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第四章 人格理论第一节 人格理论概述一、人格的概念 1.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

34、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2.人格的结构人格是一个系统,并非由单一特征构成,它是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组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其中包含着许多成分。其一,是知情意系统。其二,是心理状态系统。其三,是人格动力系统。其四,是心理特征系统。其五,是自我调控系统。二、人格的基本特征1.人格具有整体性人格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心理成份的一致性。一个正常的人总是能及时地、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及时地调整在人的内部心理世界中的各种矛盾,调整人格中的各种心理冲突,使人的心理和行为经常保持和谐一致。2.人格具有独特性与共同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都

35、有与他人不同的人格特征。人格也具有共同性,即某一群体、某个阶级或某个民族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的典型心理特点。3.人格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景的一致性。人格的变化不同于行为的变化。行为变化是由情境引起的、暂时的变化,而人格的变化则是内在的特质的变化,具有永久性。4.人格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个性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所谓生物性,就是指人的人格是在人的自然的生物特性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人的生物特性影响着人格发展的道路和方式,也决定人格特点形成的难易。对人格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这就是人格的社会性。三、人

36、格的主要理论(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结构。自我和超我是由本我逐渐分化而来的。自我是本我、超我、现实世界三者的“仆人”,经常地处在三者的包围中,极力地协调三者的关系。当三者相互矛盾时,就会产生焦虑。本我、自我和超我交互作用,保持个体人格平衡和谐的状态。本我的冲动应有机会在符合现实而无害于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获得适当的满足,否则个体会产生不良的适应行为。(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1947年在奥尔波特的基础上开始了他的人格特质实证研究工作。卡特尔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是特质。特质是从行为推出的人格结构成分,它表现出特征化的或相当一致的行

37、为属性。也就是说,人格特质是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一致的行为倾向。(三)艾森克的人格理论艾森克认为,虽然人格在行为上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真正支配人行为的人格结构却是由少数几个人格维度构成的。其中精神质、内外倾性和神经质(情绪稳定性)是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每一人格维度代表着一个连续体,三个维度就有着三个彼此独立的连续体。(四)人格特质的新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一些共识,认为人格有五种最主要的稳定的特质,即大五因素模式。大五人格因素因素特征外向性(E)热情奔放的、健谈的、自信的、活跃的、社交的、果断的、富有冒险精神的、乐观的情绪稳定对神经质 ()平静

38、的、非神经质的、不易发怒的对焦虑的、敌对的、压抑的、冲动的认真性(谨慎性)(C)有条理的、负责任的、可依靠的、尽职胜任的、公正自律的、谨慎克制的适意性(随和性、宜人性)()善良的、合作的、可信任的、直率、利他的、依从的、谦虚的开放性(O)明智的、有想象力的、独立思考的、具有审美能力的、情感丰富、求异、富有创造力的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目前,“五因素人格结构理论”被称为当代人格心理学新型的特质理论。第二节 气质与性格一、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反映了人格的

39、自然属性。1.气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2.气质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特征3.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4.气质具有天赋性二、气质的类型多血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而灵活;外倾性明显。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像春风一样,富有朝气。这种人乖巧伶俐,惹人喜爱;情绪丰富而外露,表情多变;活泼、乐观、好动、灵活,喜欢与人交往,有种“自来熟”的本事,但交情粗浅。语言表达力强而且富有感染力,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对各种环境适应力强,教育的可塑性强,但往往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粘液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

40、刺激的影响;可塑性较差;情绪兴奋性低,反应速度慢,具有稳定性;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较少。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像冬天一样冰冷耐寒且缺乏生气。这种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表情平淡,情绪不外露;自制力很强,不怕困难,忍耐力高;与人交往适度,朋友少但却知心。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这往往弥补了思维的不足。这种人平时总是四平八稳的,所以有时“火烧眉毛也不急”,行为主动性比较差,经常是别人让做某事才会去做。胆汁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反应迅速但不灵活;可塑性较低;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外倾性明显。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像“夏天里的一把火”,是种火爆脾气。这

41、种人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但思维活动常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常常感情用事、刚愎自用,但表里如一。抑郁质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可塑性较差,具有刻板性,不灵活;情绪兴奋性高,情绪体验深刻,反应速度慢;具有严重的内倾性。具有这种气质的人给人以“秋天落叶”般的无奈、忧愁的印象。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而又持久,主导心境消极抑郁,多愁善感,给人以温柔怯懦的感觉。聪明而富有想象力,自制力强,注重内心世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软弱胆小,萎靡不振。行为举止缓慢而单调,虽然踏实稳重,但却优柔寡断。三、性格的概念性格是

42、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如何对人、对事、对物、对自己的基本特点。性格与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关系密切。性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四、性格结构及其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其一,是对别人、集体、社会态度的特征。其二,是对劳动或工作的态度特征。其三是对自己态度的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表现为人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活动方式上的差异。性格的理智特征也是多方面的,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认知特点的差异。3.性格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

43、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独立性、纪律性、勇敢、镇静等方面。五、性格的类型1.按照心理活动的心理机能划分性格的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2.按照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划分性格的类型按照个体心理活动是否外露,可以将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3.按照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划分性格的类型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独立性程度,可以将性格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4.按照人的社会价值取向划分类型理论型的人:以探求事物本质、最求真理、追求知识为人生的最大价值,有强烈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轻视商业、经济,甚至忽视个人生计。社会型的人:重视社会价值,以爱社会、关心他人、增进社会大众的福利为自我

44、实现的目标,宽厚仁慈,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立志献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经济型的人:一切以经济为中心,注重效益和经济收入,以追求财富和获得财富作为个人生活目的。凡属实惠和经济收入之外的东西均被视为累赘。权力型的人:以获得权力、支配他认为生活的最高目的,具有强烈的权力意识与权力支配欲。甚至为了拥有权力、支配他人而不择一切手段;把权力决定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审美型的人:以感受事物的美为人生最高价值,追求美和美好的创造,认为美是人生最伟大的追求,用审美价值来评判周围所有的事物。宗教型的人:把信仰宗教、拯救灵魂作为生活的最高价值,相信超自然力量,坚信生命永存,注重各种神秘经验,皈依宗教,体验心灵特殊的充实

45、,以爱世人、同情一切生物为行为标准。第三节 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一、健康人格的特征中国儿童所应具有的健康人格是: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它活动有胜任感,充分发挥潜能的,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二、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制约因素(一)遗传与生理因素1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生物遗传学近期的研究成果表明,大脑的结构形态、先天的机能特性以及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特性等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2脑对人格的影响近期脑与人格关系的研究成果还显示,额叶与人格的关系最密切。额叶受损,人的感知能力不会改变很大,但脾气、秉性、待人接物的方式

46、、看待周围事物的态度等会发生巨大改变,即人的性格会变。(二)环境因素1.地理与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地理和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对人格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2.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一个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3.家庭的影响人格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而家庭是其最早接触的环境,也是其生活的最主要环境。父母是儿童最早的老师,父母应该负有对子女进行健康人格教育的社会责任感。4.教师的作用学校是系统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形成学生世界观的重要场所,学生系统地学习知

47、识,了解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对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重要意义。(三)自我因素人格的形成往往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慢慢地形成。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会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四)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成熟和学习等,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发挥影响的,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起作用。第五章 智能理论第一节 智能概述一、智力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一般性认知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基本

48、因素组成。但它又绝不是这些基本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其中以思维力(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每一因素的水平都会影响着整个智力的水平以及其他诸因素作用的发挥。二、能力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例如,一位画家所具有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等,都叫能力,这些能力是保证一位画家顺利完成绘画活动的心理条件。三、创造力创造力的特征归纳为六点: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

49、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能进行意义的变换。第二节 智能的发展一、智力的发展1智力发展的一般概况对脑电波的研究表明,儿童脑的发育在56岁和1314岁存在两个加速期。根据贝利的研究,13岁以前智力是直线上升的,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时达到最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有下降趋势。2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一般说来,表示智力水平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以通过智力测验项目的多少表示智力水平的高低;以智力年龄表示智力水平的高

50、低;以心智商数的大小表示智力水平的高低;以智力商数的大小表示智力水平的高低。1916年推孟在他修订的斯比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商数”(简称IQ)来表示智力水平的高低。其公式为:智商(IQ)=(智龄实龄)100 。以离差智商表示智力的相对水平。离差智商是指将一个人的智力测验分数与同年龄组的平均分数比较所得到的标准分数,它是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个人分数偏离团体平均数的相对数量。这种智商是根据离差计算出来的,故称离差智商(IQD),其公式为:离差智商(IQD)=k(X-X)S+100。式中,X为某人实得的智力测验分数,X为某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100为指定的常态化标准分数的均

51、数值,k为其标准差(韦氏量表的k=15,斯比量表的k=16)。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在一个代表性广泛的人群中,有接近一半人的智商在90到110之间,而智力发展水平非常优秀者和智力落后者在一定人口中只占相当小的比例。心理学在研究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时,通常采用超常、中常、低常的概念来概括儿童智力水平的三个等级。二、能力及其发展(一)能力的种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证人们比较容易和有效的掌握知识。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是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

52、它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一般认为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是特殊能力,一个人可以具有多种特殊能力,但其中有一、二种特殊能力占优势。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是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操作能力是指操纵、整理和运动的能力。劳动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都被认为是操作能力。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都被认为是社交能力。3.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实际能力是个体已经具备并表现出来的能力,国外心理学家称之为成就,它是个人先天遗传基础与后天学习的结果。潜

53、在能力是个体将来可能发展并表现出来的能力,又叫性向。潜在能力是实际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而实际能力是潜在能力的展现。4.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例如,成年人学画、习字时的临摹,儿童模仿父母的说话、表情等等。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人们在进行创造思维时,整个过程反复交织着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二)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第一,遗传因素。遗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如感官的特征、脑的形态和结构的特征等;但是身体素质不等于能力本身。具有相同身体素质的人,可能发展多种不同的能力;而良好的素质由于没有得到培养和训练,

54、能力也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第二,环境因素。教育是环境因素中的主导力量。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为学生提供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因此教育更直接决定个体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第三,个体的实践因素。从事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活动要求相应的能力,活动提供了应用和锻炼一定能力的机会。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参加某种社会实践,相应的能力就能得到高度发展。“勤能补拙”就足以说明个体实践因素在能力发展的积极作用。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一个人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的能力就可能得到发展。(三)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1、能力类型的差异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能力发展的性

55、别差异空间能力是体现性别差异最明显的一种能力。在数学能力上,男女两性之间也存在稳定的差异。智力的性别差异还表现在言语能力上。造成男性和女性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和言语能力上存在差别的原因,既有社会方面的因素,又有生理方面的因素。三、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是由斯腾伯格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认为,创造力是由三种维度结合而构成的。第一种维度是创造力的智力维度,包括成分性智力、经验性智力、情景性智力三个方面。第二种维度是创造力智力方式维度(表达是否正确),它实际是个体的一种习惯化或自觉的自我控制,常常使创造力的智力维度带有一定的倾向或风格。第三种维度是创造力人格维度,具体包括对模糊性的容忍

56、度、努力去克服困难、内部动机、一定的冒险性、求知欲以及乐意为了获取知识去工作等个性特征。任何创造力都是上述三种维度共同作用的集中体现。其中,对某一具体的创造力来说,这三种维度相互结合的程度、成分、方面以及各维度所起的作用等都是有所区别的,进而体现出创造力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四、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幼儿就有创造力的萌芽。这表现在幼儿的动作、言语、感知觉、想象、思维及个性特征等各方面的发展之中,尤其是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是他们创造力形成和发展两个最重要的表现。小学生已有明显的创造性表现。此时,想象获得进一步发展,有意想象逐步发展到占主要地位,想象的目的性、概括性、逻辑性都有了发展;另一方面,想象的创

57、造性也有了较大提高,不但再造想象更富有创造性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性想象也日益发展起来。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有如下特点:首先,儿童的创造力更多带有幻想性的特点,而青少年的创造力更多地带有现实性,他们的创造想象和思维多是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情境激发,努力创造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其次,青少年的创造力带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有意性,他们常常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和有意地提出新的问题,并进一步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努力寻求新的解决办法;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有了极大的提高:逐渐转变为以发散思维为主,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协同发展;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熟,辩证思维开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大

58、大提高;而且独立意识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有很大发展,已能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独创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五、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途径1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环境第一,社会环境。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往往强调的是个人对他人、对集体的服从,社会一般不太允许个性的自由发展,而且在中国人的个性中务实与守常的色彩也比较浓。显然,这些都是妨碍创造性个性发展的不利因素。第二,家庭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受教育越晚,其潜在能力的发挥就越差。家庭作为个体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影响很大。第三,学校环境。托兰斯和哈尔曼认为学校中下列因素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1).过分追求成功;(2).

59、以同龄人的行为作楷模。(3).禁止提问;(4).教育者难以容忍学生的游戏态度;(5).对创造性行为抱有偏见;(6).强大的世俗压力,使得创造性不能发挥;(7).时间限制太死,把思维活动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得学生不得不走上死记硬背的道路。2进行创造性教学(1)教学理念上要从注重“学”转变为关注“问”(2)教学气氛上要激活问题意识,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3)教学过程上要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第一,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第二,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第三,创造性学习倡导的是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第四,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

60、习方法。第五,创造性学习来自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的是创造性学习目标。第七章 教师心理第一节 教师心理概述一、教师角色的含义(一)教师角色的概念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二)教师角色的内容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角色2.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管理员角色3.青少年团体工整理、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等社会活动家角色4.榜样、模范公民角色5.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6.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1.合整理。

61、教师要以合整理的角色参加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2.建构者。教师要开发各种教育资源,建构适合实际教学情境的课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师的教学风格设计教学活动。3.促进者。教师要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中创设优良的环境,提供有利条件,营造积极气氛,开展激励性评价,给学生以心理上支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发展。4.反思者。教师能够经常回顾、重建、重现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审视,从而提高教学能力。二、教师角色的影响(一)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二)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三)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

62、的影响(四)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他借用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皮格马利翁的名字,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五)教师举止言行对学生的影响第二节 教师教育心理素质的内容一、教学效能感(一)教学效能感的含义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二)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效能感的基础1.一个班上的学生总会有好有差,教师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教成好学生。2.一般来说,学生变成什么样是先天决定的。3.一般来说,学生变成什么样是家庭和社会决定的,教育很难改变。4.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小于家长的影响。5.一个学生能学到什么程度主要与他的家庭状况有关。6.如果一个学生在家里就没有规矩,那么他在学校也变不好。7.考虑所有因素,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力是很小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