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改错读书笔记

上传人:RUN****yf 文档编号:77232551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林改错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林改错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林改错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医林改错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林改错读书笔记(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林改错读书笔记【篇一:读书笔记】类别 书名 作者王旭高医书六种王旭高(以行)医家 景岳全书 张介宾(景岳)张氏医通 张璐(璐玉)丹溪心法 朱震亨(彦修)脾胃论 李皋(东垣)著河间六书 刘守真著温热经纬 王世雄(孟英)医林改错 王清任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廉臣医话 冷庐医话 陆以湉(定圃)岳美中医案医话集岳美中开学第一周交电子版 +打印版,正文宋体 4 题目一定要原创,不要写成读什么有感,至少号字,标题黑体2000 字)。2 号字,【篇二:读书笔记之走近中医】读书笔记之走近中医俗语讲:久病成医,这也是我能进入中医这条艰涩诲深道路的因缘。关于中医的多条名言至今听起来也是铿锵作响,

2、从医者 “上知天文,中知人事,下知地理 ”、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 ”、“人命贵于千金 ”等等。虽没入此行门,但这些良言鞭策着我这个门外汉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般地谨尊生命。历史可追溯数万年前的祖国医学传承到民国时受到西化风习的诋毁,鲁迅、余云岫、梁启超等人对中医形而上的思维方式所不解,同时也愤怒庸医误人,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将祖国医学彻底推翻,国人不懂得刨根问底细细研究中医,就对这股浪潮一呼百应,西医科学的认知也随着占据正统位置。同时五四运动以来国人对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视为糟粕彻底将其遗弃,如易学、儒家学说和道经等,而这些正是中医的根基,正如唐朝逊思邈说: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悲哉悲哉!随

3、着国人数千年的信仰体系的瓦解,从医者失去了信仰与理念,不曾明了生命的真谛,造成现在医者医德和伦理的堕落。初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唐云医师的走近中医是两年前,那时自己的傲慢心作祟,加上生性粗糙,只是粗略浏览一番。今日得闲又将此书阅读了一番,收获甚多。唐云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扎实,将此书写的面面俱到,再加上作者通过严谨的辩证逻辑思维,对中医知识归类和诠释,同时书中对药理知识和各类验方进行细致讲解。最难为可贵的是这以现代人的视角来诠释中医,而又不离中医的精髓,这是一本上乘的接引初学者入门的书。读之,幸甚!在此,我从自己的角度和广大读者分享文中一些内容和我个人生活中践行中医学的体悟。一、 五行中医

4、学的基本思路是五行和阴阳,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方法,古人通过对各类物质基本特性的分析和归纳,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组成。而万物又是相生相克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刚学的时候记得如此的顺序很难,后来看了相关的讲解通过形象的认识就记住了,尤其学习相克时只记得北大的老教授金克木,就顿时将此间顺序搞清楚了。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个医案,是清代医学家沈源所撰写的奇症汇一书记载的,写的是一个婴儿出生时不长皮,全身是赤肉,这是因为其母怀胎十月久居楼宇,不得地气。医生便将婴儿安放在泥地一宿,第二天就开

5、始长皮了。这个病被称为“无皮症 ”。诠释这个病症就要根据五行相生之土生金,皮肤是肺中精气化生,属金。金为土之母,如今皮肤不生长,当然是母气不足,子脏得不到滋养的缘故。这就需要补养母气,即补益脾土的方法来治疗。作者初行医时曾遇到一个病例,是一个40 多岁的农村妇女小腿皮肤被割伤,当时进行了清创缝合手术,但拆线后半年后局部皮肤仍不得愈合,时常溃脓。作者经过望诊和脉诊,断定是脾土虚弱导致的“土不生金 ”,后给了滋养脾土的药物,一周后这位妇女创伤愈合专门找到作者来答谢了。作者至今提到此仍不免感动,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是怎样的鼓励啊!我自己家也有这样的经历,母亲提到我们早年在农村时家里养猪,猪圈是水泥地面

6、,买的猪刚放进去不几日就全身出瘢癣,家里就将猪放到外面土地上,不几日这瘢癣便又消失了。后又将猪放回到猪栏,又出瘢癣,无奈将猪圈改造成泥土地面。母亲就说:“人常讲: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就这道理,有的人家养孩子就专门把孩子放到泥地里抓土玩。”黄帝内经言: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生于自然界,又会回于自然界,这便是天人合一。二、 情志与疾病人是感情动物,一生会碰到各类事情,但人的情绪往往随境所转,情志变化不出 “喜、怒、忧、思、恐 ”这五志。而往往情志也是在外界信息影响下五脏精气发生变化的结果。五志与五脏存在对应关系,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

7、为恐。五脏和五行相对应,五志也是如此。五志之间也会相生相克。疗病者先治心!古代医生悲天悯人,往往也是合格的心理医生。这让我想起了清朝时温病的集大成者吴鞠通老先生,老先生半路出家,学习了整整十七年都不敢轻治一人,真是医者大家。晚辈惭愧,更是景仰。吴鞠通曾遇到一个病例,病者是一个老妇郭氏,育有两子还未成人,其夫在祖坟上坟时竟死在祖坟之侧。郭氏知道后如五雷轰顶,痛不欲生, “饥不欲食、寒不欲衣 ”,后来得了单腹胀,就是肚子鼓的青筋暴露,只怕是在等死啊!吴鞠通一摸脉,知道是死脉,因为毫无胃气,无情草木不能治有情之病,单吃药是不能回阳救逆的。吴先生就和妇人说起话来,讲: “一个女人,丈夫去世了,我们叫她

8、 ” 未亡人 ”,意思说这是在等死的人。但丈夫死了,他还有未竟的事业,那就是你那未成年的孩子。单腹胀是个死症啊,你的脉也是死脉,你要有求生的欲望,这样心火才能健旺,方能泻去肝郁之阴气,血脉畅通才能生存下去。 ”数句话,老妇动容,悲过后也笑了。一条人命在医者至诚至真的心意下挽留下来。现在说这病,因肝郁导致气结,而后肝木克脾土,更加的阴气郁结。脾胃之火没了,人没了后天之本,只有等死。而心火生脾土,母旺子能得救。吴先生数句话点燃了病人求生的心火,这也正是情志的相生相克之理。医者,仁也。走近中医一书中多出讲了金元时期善用情志疗法的医生张从正,他的相关病例也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由此可知医生的医疗水平并

9、非仅仅是开药方做手术,他的角色应该是很活泼,更是很仁慈的。最近生病在医院也亲眼见了一些思维局限的医生,这些医生仅仅是自保型的机器人,和患者家属讲话只是一味的将所有坏结果照本宣章的陈述,而忽略了人这个神圣的生命。在他们眼中,癌症是不治之症,必死无疑,很多病人就是在恐惧之中了了此生。而现年 85 岁的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女士在 19 年前被诊断为直肠癌,经历了一系列的诊疗,至今在用手中的指挥棒诠释着生命的赞歌。三、 外感与内邪中医将气血调和、不偏不倚的人称为“平人 ”,这是一个动态的词语,人体与外界环境和内在气血是相协调的,若是一方不合,则称为 “生病”。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感冒。常人感冒后就去医院打

10、些抗生素和挂瓶盐水,不管你的感冒症状有什么区别,千篇一律这样的方式。因为西医认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只要杀掉这些病毒就行了。但是试问一下,我们每个人都会和病毒接触,为什么不整天感染?因为我们有免疫和调节力能抵御。所以中医的出发点是恢复你的动态平衡,让自己的身体将外界致病因子赶走。外来的邪气有六种,称为 “六淫 ”,是风寒暑湿燥火。每种邪气侵袭人体所造成感冒症状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对症下药。如风寒袭表,造成恶寒发热、骨节疼痛、鼻塞流涕、无汗等症,这就需要一股热气将堵塞的毛孔打开,把寒气赶走,方法就是辛温发汗。我家人伤寒感冒从不去医院,都是自己买些中成药一吃在凌晨时趁着阳气生发的时候一发汗,第二天照

11、常上班。但我往往忽略发汗的禁忌,作者在书中就疾言厉色地列举了数个发汗的禁忌症,其中一个;脉沉咽燥,病已入里大便不通者不可发汗。看到这里我不禁冒汗,记得一次我妹妹发烧感冒,我给她吃了辛温解表的药,她一晚上没出汗,倒是喝了好几水瓶的热水,还好庆幸的是第二天退烧了。为什么光喝水不出汗?因为病已从太阳经快要入到阳明经了,不在肌表,热邪伤津。辛温解表是对的,但是还需要补养阴液,不然病后咽干口噪咳嗽。四、 吐法现在人耽于淫乐,以酒为浆,喝酒的人都知道吐是个解酒的好办法,这是因为酒和糟粕积聚在胃中, “其高者,因而越之 ”。吐法也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式,书中作者讲到医学大家张从正的一个旧交在三年前一个夏天喝了

12、数升冷酒,在左胁下逐渐形成一个积块,积块越来越大,并感胀闷疼痛。张从正诊察了他的脉象,发现他的双脉沉实有力,于是认为是冷酒积滞在体内不化,就给他用了吐法。结果病人吐了两三升液体,液体就和三年前喝下去的冷酒类似,甚至还有酒香。看到此,不免感慨中医的神奇。此章节后作者列出张从正在他的儒门事亲中所提到的 8 条“不可吐”的禁忌症,其中一条是 “病人颇读医书,实非深解者不可吐 ”。这句话重啊,现在很多人对一些领域一窍不通或者三脚猫的功夫,借着媒体的作用便整天攻击某些【篇三:读书笔记之只有医生知道】读书笔记之只有医生知道曾经很小的时候 ,自己总会疑惑 ,不停地追问父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 年少的好奇推动

13、着自己不断思考 ,寻找着答案 ,而父母也从来都是善意遮掩事实本来的真相 ,虚构一场惊心动魄富有传奇色彩的出生之旅。一个孩子便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当我们享受着生命带来的律动时 ,我们不经会想我来自哪里 ,我怎样来这个世界,真的是父母口中从天而降的宝贝吗,追根溯源我们来源于一个人世间最单纯物质 :受精卵,一切看似简单而普通的生命,其实历经着的是分裂,增值,生长,出生的艰辛历程。只有医生知道的事情太多,产科医生更是站在生命保卫的第一线,有悲伤的,喜悦的,众人所知的荣耀,不为人知的苦楚,作者以自己作为产科医生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用轻松愉快的口吻,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生命诞生的整个过程,也诉说着自己在医

14、院的所见所闻,医生这个可爱的群体,让人钦佩让人欢喜。女性在人类社会的生存繁衍中承担孕育、养育、教育等诸多角色,女性的健康状况以及一位母亲对待健康问题的观念都直接影响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从小女孩到青春期,再到成年、中年、跨越更年期最后到达人生的暮年,女性的一生都在发生身体和情绪的变化,从幼稚青涩到懵懂不谙世事,从初为人母的喜悦和慌张到中年的沉稳和沉重,从更年期的焦躁和困惑到老年面临日益衰退的体能和精力以及生命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完全无法预料的种种变数,他们的身体和精神总是无时无刻不在经受考验,但是往往有太多的女性对自己的身体缺乏基本的保护与护理常识,未能突破家教与社会的束缚,当精神与身体再无承

15、受之力,悲剧也会相继发生。洁身自爱,与父母良好地沟通,才能让年轻得心能够更加成熟与稳重。作者也以一个医生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生命诞生的整个过程,让我们惊叹孩子的出生是一件多么不易的苦力活,一个健康的孩子的诞生总是牵动着医生与他的父母的内心,每一个环节医生也不能有半点马虎,露盆,出产,脐带的结扎,胎盘的摘取,婴儿的护理,或许是长久以来电视剧红留给大家的印象只是孩子的医生哭闹便是整个过程,这样便让天下的父亲都以为生孩子是个简单的活儿,其实不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医生熟练的技术,每一个环节中的出错都可能导致一失两命,所以,无论何时,医生都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他们用他们的双手确实托起了我们生命的开始,并且一

16、直保卫到老。这本书以轻松的语言描绘出实习医生的成长历程,理论与临床确是千差万别,年轻的医生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必须不断地提高,这当然需要老一辈以及群众们更多的关心与支持,无数次得批评与教训,让他们用血得教训去成长领悟,每个年轻的医生在成为专家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太多的艰辛,为了拯救生命,他们也不得不付出不得不去努力。回观现实,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社会对这个群体多持神秘感,再加上近年来医患关系恶化,大众一提到医生甚至不寒而栗,人们与医生之间产生了隔阂,长期的误解与埋怨下,杀医事件频发,整个社会对医生这个崇高的群体曲解与仇视,再加上媒体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怜悯倾向,让社会并不能真实地接近和了解这个有血有肉的医护群体,医生是一个鲜活的群体,不管白天黑夜,每一天他们都在前线为救死扶伤而努力,他们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走在学医的道路上,路漫漫,需要你马不停蹄得向前奔跑,我热爱这项崇高的事业,励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尽管这是一项高强度,高风险,高付出的职业,但是救死扶伤,致力于改善医患关系的使命依然明朗。此时,指尖流出的心声是最诚挚的情感,我很怜惜与钦佩在工作岗位上日夜付出的医生,我也热爱这个群体,当一代一代优秀的知识分子成长起来之后,相信未来一切都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