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77169329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解题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二、文章表达

2、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三、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

3、达的主题。四、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和大意1.文章中心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它是通过文章的字、;词、段、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文章的猪样内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来概括总结,也可以从审题、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点段、议论部分或从考题中得到提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难依然收养了自己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

4、要互相帮主的高尚品质。(2)分析课文的重点段。从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的幻觉以及幻觉瞬间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现实,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接头”就不拿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他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3)从文题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如伟大的友谊,文章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的革命友谊。2、概括某段大意(1)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 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

5、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 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3)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 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4)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 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佳艺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五、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

6、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六、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七、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开头,作用: 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

7、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 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 E、引人深思八、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

8、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九、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

9、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十、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所记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扬,为什么赞扬;或反对,为什么反对。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它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

10、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十一、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十二、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方法1、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方

11、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十三、选择恰当的字词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1为依据作出选择。十四、标点符号的作用1、的作用 解释说明; 话题的转换; 表示话语的中断; 时间或声音的延续。阅读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2、的作用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3、“”的作用直接引用特殊含义强调意思 特定称谓十五、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十六、文章的写作顺序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3、事情发展的顺序。

12、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十七、记叙的顺序。(1)顺序:按照时间的先后或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叙述。(2)倒叙:把事情的结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3)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分辨三种顺序的方法:读文章看其中有无时间的先后错落现象,或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如果有,那么这些地方就出现了记叙顺序的变动,可能是倒叙或插叙。2、记叙的顺序的作用。(1)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13、(2)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使文章引人入胜。(3)插叙作用: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中心。十八、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并列: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2、递进:不仅而且 不但还 连也3、选择: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4、转折: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5、假设:如果就 假使便 要是那么6、条件: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7、因果: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十九、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1)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2)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3)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4)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