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与规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144230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9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与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与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与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资源描述: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与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与规范(8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技术与规范土资源部土地at治中心2014 年目 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年度实施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关情况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一、提出任务十八届二、三中全会,2013年12月13日、14日、 2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 央农村工作会议。十七届三中全会: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 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 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国发(2010) 47号:大力推进以高产稳产基本农 田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一提出任务2010-2014年中央1号文件:按

2、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加快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一提出任务2012年中央1号文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 项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农村土地整 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一提出任务2011年7月20日,国务院第164次常务会议:制定并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 田,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的高 标准基本农田。 2011年8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3

3、1次集体学习会, 胡锦涛总书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 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4亿亩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分解到31个省(区.市)o总体思路统领科学发展观; 平台农村土地整治;抓手重大工程示范省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1=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一要坚持规划引导、计划管控。二要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三要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四要坚持完善机制、明确责任。五要坚持分类指导、差别管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一工作机制三、工作机制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 国土搭台 部门参与 统筹规划 整合资金

4、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相关规划相关规划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 理,改善基本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基本农田质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相关规划相关规划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 主要目标:与有关规划衔接,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2666.7万公顷(4亿亩),经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相关规划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2015年) 主要任务:一一以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 点,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一一加强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建

5、设, 改造提高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新建5000 处万亩连片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 组织实施基本农田整治重大工程。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专栏4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计划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是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 布局合理化.农田规模化.农艺科技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信息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农田。重点支持现有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改造提高;加强500个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建设;有序推进10个农用地整治重点 区域;积极实施基本农田整治重大工程。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做到与现代农业发展、农田水 利建设、新农村建设、农田生态景观优化相结合。新建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

6、产稳产、生态良好的旱涝保收高 标准基本农田,统一命名,统一永久性保护标识,统一网格化监 管。专栏5基本农田整治重大工程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整治工程:以基本农田整治为主 ,涉及13个粮食主产省和山西、陕西、海南共16个彳(区)875个县(市、区)。通过工程实施,补充耕 地面积19.5万公顷(292.5万亩),整治后基本农田质 量提高1个等级。西部生态建设地区农田整治工程:以农田整治为主, 涉及9个省(区、市)235个县(市、区)。通过工程 实施,补充耕地面积8.3万公顷(124.5万亩)。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 整治工程涉及河北. 内蒙古.辽宁.吉林. 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 湖

7、南.四川、陕西.山西.海南等16个省(区)875个县(市. 区)。西部生态建设地区农 田整治工程涉及广西、 贵州.bym 宁夏.四川.重庆.甘肃. 西藏等9个省 市)235个县青海、(区、(市、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咼标准基本农田含义、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五、相关概念耕地 GB/T21010-2007基本农田 TD/T1032-2011高标准基本农田葛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耕地:按土地利用方式分为水田、水浇地、旱地五、相关概念?!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 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 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 包括南方宽度V1.0米,

8、北方宽度V2.0米固定的沟、 渠、路和地坎(境)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基本农田: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 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 的耕地。五、相关概念高标准基本农田: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 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 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 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后达到标准的原有基本农田和 新划定的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五、相关概念基本农田保护区: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和管理 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 保护区域。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 术规程(TD/T1017

9、-2008 )基本农田整备区:指通过土地整治活动,逐步形成的 集中连片、具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域。规划期间区域内的耕地可以调整补充为基 本农田。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5-2010 )五、相关概念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 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包括农用地整理、土地开 发、土地复垦、建设用地整治等。农村土地整治:对农村地区低效利用和不合 理利用的土地,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 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五、相关概念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 的土地整治活动。(

10、主要是一定区域的耕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涵、定位、特征咼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涵1内涵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 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 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基本农 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1.与保障粮食安全需要相适应2. 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与改善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相适应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特征2特征1集中连片;2. 设施配套;3. 高产稳产;4. 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咼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作用3作用 定位T话农业生产提供平台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2. 是优

11、化耕地布局,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提升耕地 质量等级和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3. 是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的基础保障;4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编制基本情况简介编制总体思路相关数据的主要来源及说明标准条款的表述编制总体思路建设标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 规划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体现了统筹规划、 因地制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并要求 充分运用土地调查与年度变更调查最新数据、农 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成果 等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活 动进行了规范。总体指标:相关数据的主要来源及说明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应不高于8

12、%; 基础设施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5年;耕地质量等别:达到所在县的较高等 别(一个等级、适当提咼建设标准)相关数据的主要来源及说明规范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制咏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其他工程相关指标:田面平整程度、耕作层厚度、有效土层厚度、耕作田块规 模、梯田化率、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设计保证率、排涝 标准、耕作田块布置、田间道路通达度、农田防护面积比 例等秋记与你分享丿橹思茗行持申東正主要参考的标准规范(10项)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200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 50288灌溉与排水工

13、程设计规范GB/T 50363-200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1004-2005农用地分等规程GB/T 1005-2005农用地定级规程TD/T 101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 101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 1032-2011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等同时参考了全国31个省(市、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硏究和编 制成果,加以修正得出。咼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基本要求建设目标总则建设条件建设程序公众参与土地权属调整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绩效评价总体目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目标尉是高基础设施睦程度,改善农业机 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态景观

14、, 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落实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建设目标任务,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持续利用。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2增加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3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促进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5加强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利用的监测监管,确保好地好用。6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1 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其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2 坚持规划引导;3 坚持因地制宜;4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5 坚持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6落实管护责任,健全管护机制,发挥项目建设长期效益。3建设条件高标准基

15、本农田建设需具备的基础条件如下:(1)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务院国土资源、农业、水利、环 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符合土地利用总规划、土地整 治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建设区域相对集中连片。具备建设所必需的水利、交通、电力等骨干工程设施。 地方政府重视程度高,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积极性高。(2) 水资源有保障,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 -2005)的规定;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无潜在土壤污染和地质灾 害。(3)(4)1=1(5)建设区域:重点区域、限制区域和禁止区域重点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 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重 点区域

16、及重大工程建设区域、高标 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全国农用地分等确定的优、高等、 中等耕地集中分布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建设区域.高标中等耕地集中分布区域。建设区域:重点区域、限制区域和禁止区域限制区域建设区域:重点区域、限制区域和禁止区域建设程序5、忆凰调整方竟目标规划爲土地喪治专項蜩廿工阻廿项目实葩方 累的绢制及评审论证帧案J规划目标计划任务 的分任亦、:徉计力百怖全落奂支預卓丿3. SIS2、踏助.现状阳亘T、信息很各6、档參它理5确权登记师舷3、土地重估I.动恋垃2WSSH确定乂三圮位目务分与实1、项目说计写顶

17、线疑制、审批2、项目年度计划、预算缩 总与下仗3、依息报备2,项目公吉L、审计J变更琴丿验收L、确兀官护主体.2 |匚作机2、2.監收4、订立项目施工台同5,监理5,公示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程序I建设程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程序可行性 规划设 工程施 竣工验 研究 计 工 收公众参与该规范明确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基本要求:1.规范化和程序化:公众听证制度、公示公告制度、社会监督制度等。 2全程参与:尊重意愿,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地农民参与实施:对施工单位的综合评标条件之一。(国土资发2012 63号)3参与监督:确保工程建设符合设计和质量要求。土地权属调整土地权属调整是为促进土地

18、合理利用与节约集约利用,针对项目实施中的地块、地类、面积、位置等变化,对项目区内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等权属关系 进行调整的行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前、中、后土地权属调整的基本 要求:应在查清土地权 属现状基础上,调查了解土地权 利人权属调整意 愿,及时解决土 地权属争议。在规划设计阶段, 如需调整土地权 属的,应编制土 地权属调整方案, 并由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批准后, 组织签订土地权 属询整麻议。应依法进行土地 确权,办理土地 变更登记手续,发放土地权利证 书。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土地权属调整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坚持依法依规原则。2)坚持公众参与原则。3)坚持民主协商原则。4)坚持利益不减少原则

19、。5)坚持土地适度集中原则。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应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完善定期报备制度, 统筹信息的釆集和处理,实现集中统一.全程全面.实时动 态的管理;应建立信息统计制度,定期进行信息的统计、分析.汇总和上报;可釆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应及时将记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过程的有关管理、技术等 文件,以及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资料进行立卷归档,确 保材料真实.准确、完整;应明确档案管理要求,严格档案管理。8绩效评价一一遵循原则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全过程应开展绩效评价,包括 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后。该标准从绩效评价 主要内容、遵循的原则、评价形式以及技

20、术方法和 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仁绩效评价:建设过程评价和项目后评价2评价内容:建设任务完成评价实施管理评价实施效果评价等;3.建成后1年-3年内应开展项目后评价。1. 客观公正原则。绩效评价工作应从评价对象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 平合理地进行评价。2. 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应按照规范的评价程序,釆用定量与定性分析 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科学、准确地确定评价结果。8绩效评价一一工作程序1 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2. 确定被评价的项目和评价的内容;3对评价项目的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分析和确认;4撰写绩效评价报告;5.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标准条款的表述条款助动词在特殊情况下 的

21、等效表述功能要求应应该表示声明符合标准需要满足的要 求。不应只准许表示指示时用祈使句。推荐宜推荐.建议表示在几种可能性中,推荐特别 合适一种不排除其他可能性不宜不推荐.不建 议表示不赞成但也不禁止某种可能 性。陈述允许可可以.允许表示在标准的界限内所允许的行不必无须、不需妾动或步靈。陈述能力能能够表示由材料的生理的或某种原 因导致的能力。不能不能够陈述可能 性可能有可能表示由材料的生理的或某种原 因导致的可能性。不可能没有可能标准条款的表述要求型条款的表述 F4要求型条款可以通过汉语的祈使句或利用助 动词来表述。利用助动词“应”或“不应”,表示声明符合标准需要满足的要求。如:“应合理规划田 块

22、” o又如:“基础设施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5 年。推荐型条款的表述推荐型条款通常用助动词“宜”或“不宜” 表述。如:“田间道的路面宽度宜为3 m6 m” o又如:“土坎高度不宜超过2m” o标准的附录规范性附录是标准正文的附加条款,附录的 内容是构成标准整体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O 在标准中的作用与标准正文相同。资料性附录是对标准理解的附加信息,不能有规范性要求,不应有要声明符合标准而应 遵守的条款。资料性附录通常提供以下信息:一一标准中重要规定的依据和对专门技术问题的介绍;一一标准中某些条文的参考性资料;一一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示例等。1术语与定义1 农村土地整治:对农村地区低效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23、的土地,通过田、水、路、林、村综 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土地利用活 动。2基本农田: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确定的于得占用的耕地。3高标准基本农田: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 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 后达到规范要求的原有基本农田和新划定的基本农田。4.基本农田保护区: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和管理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 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6.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5基本农田整备区:指通过土地整治活

24、动,逐步形成的集中连片、具有良好水利和水土 保持设施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域。规划期间区域内的耕地可以调整补充为基本农田。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 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建设内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土地整治关系土地整治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础和平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当前一个时期土地整治的重点建设任务土地整治工程体系一级主要按类型划分,共分为5项;二级主要按建设用途进行划分,一般能够独立发挥一个专业 层面的作用来划分,共分14项;三级主要按照能够相对二级建设项能够独立设计、独立施工 及独

25、立统计来划分,共分37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 保持工程、其他工程。技术要求通过科学合理开展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 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田间基础设施建设, 满足田间管理和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需要。仁合理布置耕作田块,保持各项工程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 田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2注重节约集约用地,规定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应不高于8%;3. 建成后的耕地质量等别达到所在县的较高等级;I基础设施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5年。(1) 土地平燮应实现田块宾中、耕作田面平整,耕作层土探理 化指标满足作物高产稳产要求。(

26、2) 平原区以修連水平奚田(方田)为主,丘夔区以修建水平 模田为主,并配套坡面防护设施。(3 )平原区条田长度宜为200m - 1000m ,南方平原区宜为 100m600m ;条田贯度取决于机械作业克度的倍数,宜为50m 300c。検田田面长边宜平行磚高线布養,长度宜为100m200mo 田面宽度便于机械作业和田间管理。(4 )应因地制宜进行耕作田块布置,田块长边方向以南北方向 为宜;在水蚀较强的地区(田块长边宜与等高统平行布萱;在凤蚀地 区:田块长边与主害风向交鱼应大于60%(5 )水田区耕作田块内部宜东置格田。格田长度宜为30m 12Qm员度宜为20m - 40m :略田之间収田埃为界

27、境高宜为20cm 40cm ,硬顶氏宜为15on30cm ;采用喷、微灌时,哇田、格田内 田面高差不宜大于15cm。(6) 土坎高度不宜超过2m,石坎蔑度不宜超过3m。在易造成 冲剧的土石山区,应结合石块、砾石的清逵,就地取材修筑石坎;在 土质粘性较好的区域,宜采用土坎;在土质穂定毀差、易造成水土流 失的址区,宜采用石以、土石混合坎或植物坎。土地平整工程耕作、灌排需要而进行 旦休如左力口卞.H1m块侈筑工程程度,気现耕作田块相对集中; I种类等竦合确定耕作田块规模; j高差血加于3cm;水浇範鹿:标 GB 15618-2008) 菱修建梯由,梯田化率不应低于-|:宜因地制宣地来用壬坎诈坎、一(

28、1 )按超建愎規摸、地形炙件.交逼三無件吾驶 合M布烏各 绒输配水弟道包各级渠道应配套完分水有闸、过路有桥.运行安全.1动化控粒等工作。(2 )应與取多种节水渚施减丫 砌,有典件地区可班究生态化防潑宜选斥礁塑料菅、锯筋混凝土管;6 区时,应根据土质、受力和地下水(3 )季节性凉土滾度大手1030cm的建筑靭工程应进厅抗蒜繼i土层以下,且不小于60cm ,管這;(4 )在水源地势低无自流灌5! 可修建灌溉泵站、机井;在排水区;件时,可修建那水泵站。泵站、机:供电。(5)渠系建筑物应配套完学 灰条件良好的地区.满足灌徘系统 理约妾求,适应殳通和誓众生产、i灌水方法地区作物种类灌溉设计保证率(%)地

29、面灌溉干旱地区或水资滙廉缺地区以旱作为主50*75以水韜为主70-80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或水资源不稳定地区以旱作为主70-80以水稻为主75-85湿润地区或水资源丰富地区以旱作为主75-85以水韜为主80-95喷灌、微灌各类地区各类作物85-95注:1)作物经济价值较高的地区,宜选用表中较大值,作物经济价值不高的地区,可选用表中较小值;2 )引洪淤灌系统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可取30% 50%o刊劭用化IL. W2.6泵站及输配电工程1】II2.6.12.6.2输电纹路I263配电装置田间他农 便利常2.3m以下宽;3.田间道路工程(1)田间道路工程的布局应满足居民点、生产经营中心、各轮 作区和田块

30、之间保持便捷的交通联系的需要,合理确定道路面积与路 网密度,确保农机具到达每一个耕作田块,促进田间生产作业效率的 提高和耕作成本的降低。(2)田间道路工程应尽量减少道路占地面积,与沟渠、林带结 合布置,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3 )田间道路面宜高岀地面30cm 50cm为宜,常年积水区可 适当提髙。在暴雨集中区域,田间道应采用硬化路肩,路肩宽以30cm 左右为宜。生产路路面宜高出地面30cm ,生产路宜采用素土路面。达的田块数占田块总数的比率。平原区应达到100%,丘陵区不应低于90%。农田防护与生态石1有机持工农田(1)结合建设区实际情况,应布置必要的农田防洪、防风、防 沙、水土流失控制等

31、农田防护措施,优化农田生态景观,配置生态廊 道,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安全。(2 )根据因害设防原则,合理设置农田防护林。农田防护林走 向应与田、路、渠、沟有机结合,采取以渠、路定林,渠.路、林平 行;树种的选择和配置应选择表现良好的乡土品种和适合当地条件 的配置方式。(3 )以小流域为单元,采用谷坊.沟头防护等工程措施,进行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4 )坡面防护工程应合理布置截水沟、排洪沟等坡面水系工程, 系统拦蓄和排泄坡面径流:形成配套完善的坡面灌排体系。II4.4.1戡水沟442排洪沟国土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 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编制年

32、度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国家下达的年度计划。依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和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年度计划, 结合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基本农田划定,应用地第二次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及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摸清已建成和通过不同整治措施能够达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 准要求的各类基本农田面积,制订年度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国家下达 的年度计划。原则:“相对集中,连片推进” O 63号文要求具体要求:1. 要落实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2. 要明确通过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及各种途径能够建成高 标准基本农田的面积;3要落实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及具体建设任务,并对资金 需求进行合理测算,提出具体保障措施。iJ实施方案

33、编制要点1编制目的;2. 编制依据;3. 实施方案基本框架;4. 编制要求;5. 编制程序;6. 成果要求。实施方案编制要点一实施方案基本框架1基本农田现状;2. 主要建设任务或年度任务;3. 建设内容;4. 资金估算;5保障措施;6附件或附表。匚/实施方案编制要点编制程序(一)准备工作(二)开展论证(三)审核上报成果要求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实施方案编制成果应包括实施方案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图等。j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要求(一)基本农田现状包括耕地、基本农田面积、优、高、中、低等基本农田所占比例、 已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包括2011年底 前未验收土地

34、整治规模、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稍加改造、需要全面整 治等4种情况)。基本农田质童等级()建设潜力(万亩)编号省(宜辖市、 自治区)名称耕地面积 (万亩)基本农田 面积 (万亩)优等高等中等低等合计土地整治 后具备高 标准条件 但尚未验 收的基本具备 高标准条 件稍加改造需要全面整 治已建成高标准 基本农田 (万亩)备注(二)目标任务按照2012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计划,分解落实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任务,提出高标准基本农田 示范县及建设任务、万亩以上连片高标准基本农田 建设数量及其他相关建设目标。建设任务统计表单位:万亩 个编号省(直辖市、自治区) 名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年度任务(万 亩)高标

35、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备注国家下达计划省级年度建设计 划个数(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面积(万亩)(三)建设任务按照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状况,确定“已列入年度任务并具备高标准条 件但尚未验收的、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稍加改造和需要全面整治”等4 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规模、布局、内容、标准、实施步骤、实施期 限等分别进行说明。按照建设部门分国土部门(在建及拟安排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示范 建设以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其他土地整治项目)、其他相关 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农民或使用者开展整治预计能够达到高标准基本农 田标准情况等三种情况进行说明。上述两种分类方法加起来和不应小于 各省确定的2012年高标准基本

36、农田建设任务。高扌示准基本农田分解情况已列入年度任务并具备高标准条件但尚未验收的基本具备高枷隹条件稍加改造需要全面整治薩高标准基本农田重大工程示范建设国土部门拟轴矚标准基本农田其它部门建设地方政府组织农民或 高标准基本农其他使用者建设高标 准基本农田面积田面积Fi也整治项目重大工程示范建设七土地整治项目(四)资金估算1.投资估算。根据确定的建设任务,按照“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稍加 改造”和“需要全面整治”等不同类型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分别 测算相应的投资强度,结合计划开展的相关基础建设工作所需经费,测算全省高 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年度投资估算。2.资金筹措。对年度建设资金来源分中央和地方筹措方式进行说明。编号省份2012 年建设 任务小计其中:已列入 年度任务并具 备高标准条件 但尚未验收的基本具备高标 准条件的基本 农田稍加整治能达到 高标准条件的基 本农田需要全面整治能 达到高标准条件 的基本农田投资怙算(元/亩)资金筹措新增费结余数落实的 任务面 积资金 需求面积资金 需求面积需 金求资面积”評面积资金需求基本具备 高标准条 件需要全 面整治小计T豔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关问题规划标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发改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农发办国标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行标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