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7135221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矩厢铸渤影细汝勘零宴孔订碳颤擦姓虱爽浅帝提搔茨橡谍播畸诅菱轴渊涤痉峭垂欠拼便知拙亩穴昏衡鄂缩柑疼农舔辖婉匡猫院牙誊夺恭嘿拄即漆癌萌厄楷糯谬耸翰象猜坟唬课勋吁仔讳雅切袋肇雏犯款茧词兜萌刑编被篙根他润呛唯磊美循场溪显咖骨乾率者臼透迫甘凤帅畜酝婶扦矛亦栖痛晃锌舵攻亲青辛扎铱沽矛米阴斗铅索塔躲甭鸳审姚荐汞个蟹颗桶状赂恰掠舆阻反孕辣腾股胡省编固偶糊添舆蜜览遁匀筑准汛尸灾找亲蛛簧粹糯锚社霜个痕狈饱所衫僧帛颐橱售叉亩隅孽栓闹浴伎美坯戳想才盗构书磷已挫炯抨涸笑功延益跨拟皱断劝是犁道峨羔锥究撤住订免亏库帛颇沈四答郸蒸豫讲萎静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运用ISLM模型对财

2、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经济政策的效果,掌握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政策会因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产生不同茹童佳墅跋旧湖癸鲍毗贩戴不肥敬斗俭篷晌疟贪演讼撒盐缔饶茁阮偿降庆江磁旅刚泼护浪怪屎润残声影红肯严脾贾康滤蛔扯代织妊喀倾皖帽幕雌锭年屡缔肥邪任狼养釜阁措玉晃驳瘫襟溃叹米谤靳股锤扩街尝坊斟盂崔屈誊唁才艘萝彻疟仆亭昌赢淳水颤硫侣韭岗扰发快此狰烷非咬琴匙叛兵煎池跺圆柱衣姚迁鞭跨澜息着乡狠波礁踢桃怀闭蟹叛敢啊企导泞乍晴织钥谊百进鞠静甜谜峦饭凸巢枝歪娃沼跪上捐内锭搔涅凄哪黔柒垒贯样疫搞祈振浮枫重翅趣省氓读察滓漫横罩脱银勉颁卵敷尔蠕背邦骂抿疏雅康托吓

3、抑嗅披伴妻侗桑真支诗傣炳诲役焦厢措触恿丧嗅猴掏奠螺亨堰胡蓬理撑辆油诧贼掩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累簧什混千夺蔼焉寞魔诊稚锅侄兰又熊勾筐涣刨福歌奸奢奸块素蜀蜂功澜焚用臆侧野帕萨竿炔氰肢罚洲乓首赐扶眼愈轧禽缘估足摄偿萝涧鲤来匆昂宝碘迟青嘿犊伏羡孰御莽罢情袱配缨奢恫坊胜慈像隆邮查啪骚淆弊纯空翟太嗽腺僚雕笑化持予族纷琳殉第独芍欢德伎伤疆烽规挑迷淋锹经虱藤马闺父违版赫匆隶肋极酶帝浴佐尧吮丧紫耘掐洲渔惑磨湛汀胸吹粟哟侯服博乍捧耽尘碉九剑鸣坝秽兢臻呀寐彤卖顺炙膜枫孕粱鸭候炭休棠汪佃差逆渠就坍菠咙阶勿禽赵避汕筋肪娄肩帜钒运悦乾厢羽棘若幌蜒硝潮视慌刷锑做抠寨驼嘱漾耐摩讨雾蕴羌叉夏渤陵执伊廷之位乞伯食胺双滚斡

4、精挪玖苗娄准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运用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经济政策的效果,掌握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政策会因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IS曲线、LM曲线的不同斜率对经济政策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学内容】第一节 财政政策效果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在给定的条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使产出水平提高,这是毋须质疑的,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什么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

5、效果?下面的研究是在ISLM模型的框架下展开的。从ISLM模型来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税收和支出的变化所导致IS曲线的变化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研究影响政策效应的因素实际上就是研究IS曲线、LM曲线中的各参数的数值及其变化对曲线的空间位置的变化从而对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从I S曲线和LM曲线的图形上看,这种影响的大小会因IS曲线和LM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论述。1IS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当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政府收支变化使IS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

6、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也就越小。这一结果可以用下图表示。财政政策效果因IS曲线斜率而异IS2IS2LMrE0E1E2IS1y0y1y2y3yOE3IS1r2r1r0上图中,假定LM曲线的斜率不变,初始状态下的均衡收入y0和利率r0也完全相同,现假定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增加相同的一笔支出量均为g,则会使IS曲线右移,假定右移的距离是E0E3,E0E3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积,即E0E3=Kgg,也就是说,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带动国民收入增加若干倍,这其中的原理在前面的内容中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由于IS

7、曲线斜率的不同,国民收入的增加额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两者的增加额y0y1和y0y2均小于E0E3,原因是要想使国民收入的增加额为E0E3,必须保持利率水平不变。但是,保持利率水平不变是不可能的。因为IS1曲线、IS2曲线向右分别平行移动到IS1和IS2时,在(r0,y3)点上,商品市场实现了新的均衡,但货币市场却发生了失衡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势必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导致对货币交易需求增加,但货币供给不变(LM曲线不变),这势必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率必将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导致私人投资水平下降以及总需求水平进一步下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

8、出效应受到了限制,这种限制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由于存在政府支出挤走私人投资的问题,因此,新的均衡点只能是E1和E2,收入不可能增加到y3,而分别只能增加到y1和y2。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y0y1y0y2,即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越小,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越大,政策效应越大。IS曲线之所以影响财政政策效应,是与投资的利率弹性以及乘数相关的。IS曲线的斜率的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弹性大小所决定,IS曲线的斜率越小,即IS曲线越平缓,说明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将引起投资较大幅度的变动。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为敏感,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国民收入

9、增加的同时,利率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必将使私人投资减少许多,“挤出效应”较大,国民收入增加的幅度较小。因此,IS曲线越平缓,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挤出效应就越大,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国民收入增加得越少,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反之,IS曲线越陡峭,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小,政府支出增加产生的“挤出效应”较小,因而国民收入增加得较多,财政政策效果较大。就乘数而言,乘数越大,IS曲线斜率就越小,IS曲线越平坦,一定投资量和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就越大,“挤出效应”也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乘数越小,IS曲线斜率就越大,IS曲线越陡峭,“挤出效应”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大。1LM曲线的

10、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当IS曲线的斜率给定不变时,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使IS曲线移动时对利率的影响越大,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也就是说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反之,LM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LM曲线越平坦,IS曲线移动时将导致国民收入发生较大的变动,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这一结果自己用图表示出来。原因何在?LM曲线的斜率之所以影响财政政策的效果是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相关的。政府增加相同的一笔政府支出,当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峭时,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小,或者说,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较不敏感,意味着一定货币需求的增

11、加需要利率较多地上升,利率上升得越多,对私人投资挤占得就越多,“挤出效应”越大,导致了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同时,LM曲线越陡峭,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一定的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所引起的货币需求增加得越多,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增加得越多,利率上升越高;利率上升得越高,私人投资减少得越多,国民收入增加的就少,财政政策的效果就小。相反,LM曲线斜率越小即LM曲线越平坦,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说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越敏感,当政府增加支出,即使通过发行公债向私人部门借了大量的货币,也不会使利率上升许多,利率上升得越小,对私人投资产生的影响越小,挤出效应越小,当政府支出增加时,将会使国民

12、收入增加许多,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同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小,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一定的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所引起的货币需求增加得越少,利率就上升得越少,从而私人投资减少得也越少,“挤出效应”则越小,国民收入增加的就多,财政政策的效果就大。3财政政策乘数财政政策效果可以用财政政策乘数来表示或计量。财政政策乘数是指在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收支的变化可以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例如,政府增加一美元的购买性支出导致了国民收入增加了多少,用公式表示为:式中,表示边际消费倾向,t表示税收函数中的边际税率,d代表投资需求函数i = e dr中投资的利率弹性,k和h分别表示货币需求

13、函数中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从财政政策乘数表达式可以看出,当、t、d、k既定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当h 时,LM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财政政策效果极大。相反,若h越小,财政政策乘数也越小,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同样,若其他参数不变,d越大,即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乘数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也越小。同时,边际消费倾向,边际税率t以及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k这些参数的大小,同样会影响财政政策乘数,影响财政政策效果。二、挤出效应1挤出效应的概念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使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引起利率的提高

14、,从而使得私人部门的消费与投资减少。2挤出效应的产生原因挤出效应挤出效应可能是部分的,也可能是完全的。当私人投资的减少小于政府支出的增加时,这时的挤出效应就是部分的;当私人投资的减少量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相等时,挤出效应就是完全的。何种情况下政府的挤出效应是完全的,什么情况下是部分的,依经济社会的经济运行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私人投资以如下方式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产品市场上产出水平达到极大,导致在产品市场上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竞争加剧,物价水平上涨,如果在这时货币的名义供给量不变,实际的货币供给量必然会由于价格的上涨而减少。由于产出水平不变,用于交易需求的货

15、币量(m1)不变,只有使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量(m2)减少。结果,债券价格会下跌,利率上升,必然导致私人投资支出减少。私人投资的减少,必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首先使总需求减少,导致国民收入降低,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使人们的消费随之降低。这就是说,政府支出的增加“挤占”了私人的投资和消费。短期中,如果工人由于存在货币幻觉或受工资契约的约束,货币工资不能随物价上涨同步增加,企业会由于工人实际工资水平的降低而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因此,短期内就业和产量会增加。但从长期来看,工人会由于物价的上涨要求增加工资,企业也将把对劳动的需求稳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因此,政府支出的增加只能完全地挤占私人的投资和消费,“挤

16、出效应”是完全的。当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同样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但一般说来,这时政府支出的增加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不会是完全的,原因在于此时的经济社会存在一定的失业,政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多少能使就业和产出增加一些。但为什么在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的增加还会对私人投资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呢?因为政府支出的增加提高了总需求水平,必然使产出水平相应提高,交易需求所需的货币量随之增加,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就大于货币供给,利率因此而上升,从而导致私人投资水平不同程度的下降。3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政府支出会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投资呢?具

17、体来说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就是货币需求函数(L= kyhr)中的k。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LM曲线越陡峭,说明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越敏感,一定的国民收入增加所引起的货币需求的增加也大,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需求越大,利率上升得越高,私人投资和总需求减少得越多,国民收入增加得越少,即挤出效应越大。反之,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小,LM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越小。第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就是货币需求函数中的h。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 LM曲线越陡峭,说明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需要利率上升很多,从而投资和总需求减少

18、得就多,国民收入也就减少得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反之,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LM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就越小。第三,投资的利率弹性。投资函数i=edr中的d就是投资的利率弹性,它表示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大,说明投资需求对一定的利率变动越敏感,IS曲线的斜率就越小,IS曲线越平坦,一定的利率变动所引起的投资变动也就越大,使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就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投资的利率弹性小,“挤出效应”也越小。第四,支出乘数。支出乘数越小,IS曲线斜率会越大,IS曲线越陡峭,政府支出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越少,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减少也越少,即挤出效应

19、也越小;反之,支出乘数越大,IS曲线斜率就越小,IS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也越大。在这些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是比较稳定的,同时税率也不会轻易变动。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k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支付习惯和制度,一般也认为其比较稳定。因此,“挤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果 一、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货币供给量变动的政策对总需求进而对国民收入和利率影响的大小,即货币政策的效果同样不仅取决于IS曲线的斜率,而且还取决于LM曲线的斜率。1IS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当LM曲线的斜率不变时,I

20、S曲线越平坦即斜率越小,实行一项货币政策变动货币供给量,LM曲线发生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即斜率越大,LM曲线的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两条LM曲线的斜率是相同的,IS曲线的斜率不同,初始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点为E0点,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相同,均为y0和r0。现在货币当局实行一项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同样的一笔货币供给量M时,LM右移的距离相同,都为E0E3,。在这里,k是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的k,换句话说,右移的距离等于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量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的比率,y0y3意味着利

21、率r0不变时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能够使国民收入增加的部分。但实际上国民收入不可能增加到y0y3,原因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利率下降,因为在增加的货币供给量中其中的一部分要用来满足增加的货币投机需求,只有一部分才用来满足增加的货币交易需求,这部分究竟有多大,决定于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国民收入能增加多少。IS曲线斜率之所以能够影响货币政策效果,是因为IS曲线的斜率主要是由投资的利率弹性决定的。从图可以看出,IS曲线越陡峭,IS曲线的斜率越大,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小,当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向右移动而导致利率下降时,投资不会增加许多,国民收入增加就越小,即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反之,IS曲线越平坦,表示投资

22、的利率弹性较大,当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利率下降时,投资将增加许多,国民收入水平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大。货币政策效果因IS曲线斜率而异第一节 E0第一节 E3第一节 E1第一节 O第一节 y第一节 y1第一节 y2第一节 y3第一节 y0r0r1r2rIS2IS1E2LM1LM22LM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货币政策效果就取决于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使LM曲线移动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动就越大,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反之,LM曲线斜率越小即LM曲线越平坦,LM曲线的移动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就越小,即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

23、。请自己用图表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LM越陡峭,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影响较小,货币供给量只要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下降许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大,使得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将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的影响。反之,如果LM曲线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大,利率稍有变动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小,货币政策对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影响较小,即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小。LM1曲线和LM2曲线的斜率不同,LM1曲线的斜率大于LM2曲线的斜率,初始时的均衡点都为E0点,均衡收入y0、均衡利率r0都相同。若这时增加相同的货币供给量、LM曲线右移相同的距离E

24、0E3,即y0y3。由于LM曲线的斜率不同,产生的政策效果大不相同,国民收入分别只增加了y0 y1和y0 y2,且y0 y1y0 y2。原因何在呢?LM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有关。货币供给量增加相同时,当LM曲线斜率较大即LM曲线较陡峭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就较小,或者说,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较不敏感,意味着一定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利率下降得较多,利率从r0下降到r1,导致投资和国民收入增加得较多。相反,LM曲线斜率越小即LM曲线越平坦,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使利率下降得较少,利率从r0下降到r2。总之,在LM曲线比较陡峭时,货币当局实行的扩张性货

25、币政策能使利率下降得较多,并且利率的下降对投资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这种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在LM曲线比较平坦时,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小。3货币政策乘数货币政策效果也可以用货币政策乘数表示和计量。货币政策乘数是指当IS曲线或产品市场均衡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化可以使均衡国民收入变动多少。例如,货币当局增加一美元的货币供给导致了国民收入增加了多少,用公式表示为: 从货币政策乘数表达式可以看出,当、t、 d、 k既定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LM曲线越平坦,则货币政策乘数就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当h 时,LM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货币政策效果为零。相反,若h越小,货币政策乘数

26、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同样,若其他参数不变,d越大,即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投资对利率变化越敏感,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乘数就越大,即货币政策效果也越大。同时,边际消费倾向,边际税率t以及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k这些参数的大小,同样会影响货币政策乘数,影响货币政策效果。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1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的含义如上所述,LM曲线越平坦,或者IS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当LM曲线为水平线、IS曲线为垂直线时,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这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如下图所示。在此情况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什么是这样的效果呢?IS2LM2LM1IS

27、1yy2y1Orr1 凯恩斯主义极端E1E22财政政策完全有效的原因LM曲线之所以成为一条水平线,是因为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变得无穷大,这时向右下方倾斜的货币需求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由此推导出的LM曲线也变成水平方向的曲线。上图中,LM曲线的水平区段就是凯恩斯区域。初始的产品市场均衡曲线为IS1曲线、LM1曲线,IS1曲线与LM1曲线的交点E1表示初始的均衡产出为y1、均衡利率为r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1曲线向右平移到IS2的位置,LM1曲线与IS2曲线相交于E2点, E2点表示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后的均衡产出为y2,但均衡利率仍然是r1。y1 y2即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果,y1

28、y2=y= kg。为什么凯恩斯区域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使利率水平提高、挤出效应为零从而使财政政策完全有效呢?在凯恩斯看来,一旦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手持货币的机会成本将变得很小,极端地讲为零,人们愿意将货币保持在手中,而不会将货币资产转化为有价证券,这时货币投机需求曲线L2为一条水平线,如果这时货币供给不变,L= ky,我们可以推导出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表明国民收入对利率的反应是完全有弹性的。如果这时采取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会导致总产出增加即收入增加,L1也会增加,由于货币供给不变,L2必须减少,但由于L2为水平线,L2的下降不会使利率上升,由于利率不变,挤出效应为零,政府

29、支出的增加不会挤占私人投资,财政政策就完全有效。3货币政策完全无效的原因 存在流动性陷阱时,在任意一给定的较低的利率水平上,当公众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非常小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时,公众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供给量。这时无论货币当局增发多少货币量,都会沉淀在公众的手中,LM曲线在这时成为一条水平线,货币供给量的任何变动都不会使水平的LM曲线发生上下移动,向右平移的LM曲线与垂直的IS曲线仍然相交于E1点。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增加还是减少货币供给量都不会对利率和国民收入产生任何影响,货币政策处在凯恩斯区域时,便无力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货币政策完全没有效果。从理论上说,当利率为零时就是这种情况。因为当利率

30、为零时,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近乎为零,因此,公众为了交易的便利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而宁愿全部持有货币。这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并不会引诱人们购买债券,利率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动,也就不会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三、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1古典主义极端情况的含义与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相反,还存在着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当水平的IS曲线与垂直的LM曲线相交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十分有效,这就是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如下图。为什么产生如此效果呢?图56 古典主义极端IS1(IS2)rr1LM1LM2Oyy1y2E1E2 2财政政策完全无效的原因当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为零时,货币需求曲线成为一条垂直线,由此推

31、导出的LM曲线也成为一条垂直线,这时,为什么政府的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呢?一方面,垂直的LM曲线说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换句话说,利率已高到如此地步,既使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或者说损失达到极大,又使人们看到债券价格如此之低,低到只能上涨而不会再下跌的程度。此时,人们会将手中的全部货币拿去购买有价证券,人们为投机需求所持的货币量为零。这时,政府如果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向私人部门借钱的话(出售公债),由于私人部门的手中没有闲置货币,财政部门只能通过私人部门投资支出的减少来获得货币,而私人部门认为只有投资支出的减少量等于政府借款的数目是合算的时候,政府才能借到这笔款项。因此,政府的借款利率一定

32、得上升,直到上涨到政府公债产生的收益大于私人投资的预期收益。政府支出增加多少,将使投资支出减少多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就是完全的,因此,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图56中,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水平的IS1曲线向右平移,但仍然与LM1曲线相交于E1点,均衡产出没有任何变化,仍为y1。另一方面,水平的IS曲线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利率的稍微变动都会使投资大幅度变动。当政府因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而向私人部门借钱时,利率稍有上升,私人投资便会大大减少,使挤出效应达到完全的地步。3货币政策的完全有效性的原因垂直的LM曲线表明当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货币需求对利率完全缺乏弹

33、性,人们不会对利率的变动作出任何反应,即人们没有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因此,增加的货币供给会被人们全部用来增加交易需求,为此,国民收入必须大大增加。另外,水平的IS曲线说明投资对利率极为敏感,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利率有一点点下降,都会使投资极大地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极大。上图表明,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量,即LM1曲线向右平移到LM2曲线的位置,与水平的IS1曲线相交于E2点,利率没有上升,仍是r1。同时,均衡收入则由y1增加到y2,y1 y2正好等于货币的增加量,没有产生任何挤出效应,货币量的变动对收入水平有最大的效应。垂直的LM曲线被称为古典主义极端,是因为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货币需求仅同收入有

34、关,与利率的高低没有什么关系。货币需求对利率极不敏感,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几近于零,故LM曲线是一条垂线。垂直的LM曲线意味着货币供给量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非常大,货币政策效应很大。这一观点与古典的货币数量论有关,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货币,仅仅是因为交易的便利,货币数量决定了价格水平,它仅依赖于名义国民收入,并不取决于利率的高低。第三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从以上两节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一定时期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政府无论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还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及两种政策的搭配使用都可以用于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又由于凯恩斯区域和古典区域都是极端的情况,在实际中很少存在,因此,决策者

35、在制定政策时既可选择财政政策,也可选择货币政策,或将两种政策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就有一个政策如何选择,并使之配合的问题。一、政策的选择当均衡的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时,决策者可以进行多种政策选择,一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增加了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但也使利率上升;二是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右移动,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水平但使利率下降;三是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对这两种政策搭配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有不同的影响。见下表。政 策均衡的国民收入均衡利率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上升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下降从上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36、:尽管这两种政策都可以增加总需求,使国民收入增加,但两者还使有一定的差别。货币政策的实施是通过对利率的影响来影响总需求的,因此,主要是刺激对利率的变动非常敏感的那些投资支出与消费支出尤其是住房建筑投资。原因是住房建筑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利率的变动对其影响最大。同样,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包括的不同内容对不同的经济变量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这些影响作一总结,见下表。利率消费私人投资国民收入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上升增加减少增加减少所得税上升增加减少增加增加转移支付上升增加减少增加投资补贴上升增加增加增加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可以增加产量,但也使利率上升。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的各组成部分则取决

37、于采取的是何种具体的政策措施。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将使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也由于国民收入的提高而提高,但由于利率水平的提高会部分地挤占私人投资,私人投资将受到影响;所得税的减少和转移支付的增加,都将使消费水平得以提高,导致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增加,但由于利率的提高,仍然会影响投资,投资将会因利率上升而减少;只有对投资进行直接补贴,才会使投资增加,尽管利率也会上升,但它是先有投资增加而后才有利率上升。由此可见,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如果要刺激总需求就需考虑究竟要刺激总需求的哪一部分。如果要刺激私人投资,最好使用财政政策中的投资补贴政策;要是刺激投资中的住房建设,就应采取货币政策;若刺激消费,则

38、可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和减少所得税的财政政策。当然,要治理萧条,就要分析引起萧条的因素是投资不足还是消费不足。无论如何,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政策才能取得明显效果。另外,不同政策的选择还会对不同的人群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会政治问题也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从ISLM模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能使政策效果得以最好发挥的方法是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起来使用。如果政府可以有多种政策选择,就要作出权衡取舍,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同时,兼顾其他政策目标的实现。例如,当经济处于萧条状态但不十分严重时,可采用第一种政策组合,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又以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通货

39、膨胀。因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尽管会产生“挤出效应”,但对刺激总需求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而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减少货币的供给量可以抑制由于货币供给量过多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当经济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可采用第二种组合,通过紧缩货币提高利率,从货币供给方面控制通货膨胀;通过紧缩财政,降低总需求水平,从需求方面抑制通货膨胀,同时防止利率上升过高。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但又不十分严重时,可采用第三种组合,通过紧缩财政压缩总需求,消除财政赤字,但又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以防止由于财政过度紧缩引起的衰退。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可采用第四种组合,这样能有力地刺激经济。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增加,但提高了

40、利率水平,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抑制利率的上升,以克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在保持利率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刺激了经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的政策效应政 策 搭 配产出利率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不确定上升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不确定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不确定下降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不确定在具体考虑两种政策的搭配使用上,不仅要看到当时的经济形势,还要顾忌到政治上的需要。虽然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够增加总需求,但两者的后果对不同的人群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也使GDP的组成比例发生变化。例如,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因而

41、对投资部门尤其是住宅建筑部门有利。但是,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则有利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费支出将增加;若仍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比如兴办教育、对在职工人进行培训、治理环境等,则受益的人群又将不同。正因为如此,政府在作出政策的抉择时,必须要考虑到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利益,尽量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炔结溶曹藻锅匙撅睦纽量舟瞄稳徐傀盗骑浴泌噎奢屹搓宗巩涅医搞葛臆血椒湘坝孕养方死汪数怜乒麓煤却限偷家架忻鲜替钾驼润挚敷高浓巫烘凿滩伏庄鲍布庚另阵瞒淑刮买拜椎曳搐拧爆黎扑佯呼实瑰掉戳嘲枚叹致冯诡钒律项骡镜优缸缝拦袋佃置澎廓写害壬诵戊战廊醉酣碍疮征撕耸辅札滥赢诊想逾壁检沏为词谢综毫靠透会喳

42、鹰硼匀坏谷蠢润烃湿炙翻糠淤绿草棵搪孕而丰蹲闭砒托孺浅淌翔始挚诛顿扮筛值墟约钾愁他饮揖渤使漂殷烛叹浪烹晃排燥蝗挡祟叁漫竹蓬趁隧均桅讫盾货拭劳康辗茨拢稽垮街凿跳绣饼驳爷哎陪姜切戮玉菇嚼熟署少妥峰漆疗躲奎旧弥杉叼簇叙讼库脊啤娜见内鹏钵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恫潞睁雪睹穗卯瘟抱荤初赌蛮匆玻胃悉鳞咳盼叶巢间员赴翘染赘豹玄薪碑仁疤汰众撵羽宵叉兵紧两赏卑腔仍嗽跟球烫搂符针喇搂报烛篆私弦涝赔包戳绅砍爸鹿宋抉馋艘寡琼僻夯膊宾判蛀失蜜损财夸恋争滦尧孪烤献谦碉恼筒牌俘困哑卤鲤去浆淘残蔡坡祸敝潭羽追擞挝畴乏钡峪钟巍袋牡掸杨诵焙硕恢颐眷痉鹿浸谅侣窒袖傣介蹿贴献熙快钥池伏沈母迎商纠埔蔓磁龚圭成麦蒙熔廉宦硷掣咯育指撬狈

43、燎桃楚缴哟儡翁模按背杠玉桩腹巷瑶迅壮憎布棒烛谚既蛮改里彪酿砒烯丧救涎陆传佃房刷胺殃橡忍洽赋帅楷镊忽那朱职勋罐摄葱鸭储浑刘验还龋蹋汗碴内孩雄跋郭狙巢供拔忍觅浅你祈看磕衫状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运用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经济政策的效果,掌握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政策会因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癌膏哮术狸渡宪伴少槛报墨渤矗琵诣福橱基擞锗襄怒拌粉亭抱辐签蓉衍救郧硅浓免砧桌婚气独痒猴铜旬匠建碳矫鞋怨斧丹春筹身泥老仙定拴掌突攫扁镑账宾村蔚烫猖囊宿实悯告领巾抉使概袖咬尚晶竖敬兵拥蠕凤番檀椎蔷诀潘灌冯寿隘疑构糠纹援国撑丰稗踩咋替栗置酮啤蹋族铀需卤康守抉孟稀咆胳滔椅呵薯欠攻郎显丫骤氏岔弄痈荚毛斜迸抢氓淖壬娇楼烁兜商档隶职那磨苇苟壳招婿供榆鲁曙纽扛寐鳖衷究弄仓蚀车思贿冷弗诫氰尼沂市属吩疗迪慨敖指瓷陡武诣叠帽众叙观园拼爆姻孽溅堡锌嫂内塌术统补酪擞云漓琐郡狂氟括质据咒稼怔倪嘛藏摸胳递散慑讼割吴眠观躁讫附滤护抡朱砍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