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五)

上传人:tcy****09 文档编号:77126354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综合检测(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综合检测(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综合检测(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综合检测(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检测(五)(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综合检测(五)(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河北无极(无极,地名)有歌谣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中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最早是在()A太平天国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后 D新中国成立后【解析】题干中歌谣反映了废止缠足的好处,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虽然太平天国、戊戌变法时期均有废止缠足的主张,但由政府颁布法令是在民国时期,故C项正确。【答案】C2小说文明小史中,描写一位学堂出身的少奶奶时写道:“穿双外国皮靴,套件外国呢子的对襟褂子,一条油松的辫子拖在背后,男不男,女不女的。”

2、材料反映了这位少奶奶的服饰特点是()A完全西化 B中西合璧C固守传统 D女扮男装【解析】从“外国皮靴”“对襟褂子”可以判断出服饰特点应为中西合璧。“男不男,女不女的”实际上指的是“中不中,洋不洋”,而不是指的“女扮男装”。【答案】B3(2014洛阳高一检测)20世纪60年代末,灰、绿、蓝成了中国服装的主色调,肥、大、宽成了中国人服装的基本式样,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这反映出()A国人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B国家贫穷落后C“左”倾思想盛行D当时的世界时尚【解析】根据题中的时间和服装式样,可知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生活受“左”倾思想的影响。【答案】C4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

3、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屏除中国旧时婚礼之繁。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这实际上反映了()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得到空前提高B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C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已完全改变D上海社会风气已经彻底西化【解析】材料中的“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说明传统观念的改变。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D两项叙述太过绝对。【答案】B5(2014漳州高一检测)近代从“老爷”、“大人”到“君”、“先生”的称谓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男人的社会地位下降B西式称呼取代了传统称呼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D民主、平等观念对国人的影响【解析】在纲常礼教束

4、缚下,古代中国的日常礼仪体现贵贱尊卑;民国之初,废除旧的礼仪,体现了平等、自由的文明精神。【答案】D6“初犹缓缓,数秒后即如奔马不可遏,车外屋舍、树木、山冈、阡陌皆疾驰而过,不可逼视。”清朝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中写下了他1866年赴欧洲考察第一次乘坐某交通工具时的感受。该交通工具最有可能是()A汽车 B电车C火车 D马车【解析】解答本题需抓住关键信息“1886年”。1886年,发电机刚研制成功,故当时不可能出现电车,排除B项;1885年,汽车面世,排除A项;由“如奔马不可遏”可排除D项。故答案为C项。【答案】C7(2014邯郸高一检测)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

5、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须于路上左边行走”“凡小车必于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解析】题干所给信息反映的是伴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交通规则在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发展。租界当局指的是外国人管理,故A、B、C三项错误。【答案】D8(2014泰安高一检测)李鸿章曾赞叹西方的一种发明说:“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定可对百朋,隔颜色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

6、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A火车 B电话C电报 D飞机【解析】A、D两项不符合“入手而能用”;C项不符合“无学习译录之难”;只有B项符合题干要求。【答案】B9转型中国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20年年度事件的是()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解析】A项发生在1927年;B项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C项出现在20世纪初,均不符合题干要求。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答案】D10(2014长沙高一检测)下列关于近代中国交通通讯事业发

7、展的“第一”的叙述,正确的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家航运公司是上海轮船招商局中国自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中国第一条空中航线是北京至天津航线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南京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是冯如制成的A BC D【解析】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的,故排除含的选项。【答案】D11(2013江苏高考)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的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解析】京华百二竹枝词描述了当时北京报

8、业的发展状况,并且点明了当时报纸的作用为“教民智渐开通”,说明报纸具有传播信息、开阔民众视野的功能,C项正确。报纸宣传能推动社会变革,但不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中央”“大同”是报纸的名称,不能反映出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不出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排除D项。【答案】C12(2014苏州高一检测)“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开阔了民众的视野大大丰富了下层民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进步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A BC D【解析】报刊

9、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应该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不是物质生活。【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材料二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

10、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图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三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图一 清代的长袍马褂图二 中山装与西装图三 “文革”时期的衣着图四 当代绚丽多彩的服饰请回答:(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征?(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有何主张并说明其理由。(6分)(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从这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

11、各有何精神追求?(11分)【解析】第(1)问根据“规范和管理”“不遗琐细地区分”等有关服饰的规定,从等级制度分析。第(2)问的“主张”从上书对服饰的批判入手回答,“理由”应联系中西交往和竞争来回答。第(3)问的“趋势”应从样式、色彩、美观等方面分析,“精神追求”从自由、个性、文明等方面概括。【答案】(1)严格的等级制度。(2)主张易服。理由: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3)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精神追求:从图一到图二反映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和独立;从图三到图四反映的是追求富裕、发展、个性和文明。(各写出两个关键词即可)14阅读下列

12、材料:材料一中国最早出现的汽车,是匈牙利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输入的,起先只有两辆。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材料二据清末人士阅读,在近代中国一大城市最繁华的地段,自早7点至晚7点,车辆通过情况:电车450次,摩托车(汽车)900次,马车1 000次,人力车18 000次。车在中国近代中国交通概览材料三“解放”牌汽车是以苏联生产的吉斯改进部分结构而设计和制造出来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产的“解放”牌汽车材料四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

13、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近代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以前,中国交通运输业的重大成果。(4分)(3)据材料四归纳铁路的修筑对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何积极影响。(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历史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答案】状况:新的交通工具汽车从国外输入;以旧式交通工具为主;交通运输业的落后。原因: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工业落后。(2)成果: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新建宝成、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康藏、青藏、新藏三条公路建成。(3)有利于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有利于带动与铁路交通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