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清明”时节祭祖扫墓?-清明祭祖作文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77118001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为什么要在“清明”时节祭祖扫墓?-清明祭祖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为什么要在“清明”时节祭祖扫墓?-清明祭祖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为什么要在“清明”时节祭祖扫墓?-清明祭祖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为什么要在“清明”时节祭祖扫墓?-清明祭祖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什么要在“清明”时节祭祖扫墓?-清明祭祖作文(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为什么要在“清明时节祭祖扫墓?:清明祭祖作文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祭祖作文。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风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策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清明祭祖作文。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患,流亡

2、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清明祭祖作文。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清明祭祖作文。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

3、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清明祭祖作文。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清明祭祖作文。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假设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清明祭

4、祖作文。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互相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清明祭祖作文。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

5、天定为清明节清明祭祖作文。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思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制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清明祭祖作文。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那么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思念清明祭祖作文。在春光明媚

6、,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风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如今的民族埽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那么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祭祖作文。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风俗才形成清明节的。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碓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在墓前祭祖埽墓,这个风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

7、葬就非常重视清明祭祖作文。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兄战国时代埽墓之风气非常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韶定寒食埽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清明祭祖作文。而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扬,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

8、还交融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清明祭祖作文。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拟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那么清明风至清明祭祖作文。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消费有着亲密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清明祭祖作文。节气是我国物

9、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那么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风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清明祭祖作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祭祖作文。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

10、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风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风俗仍很盛行。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清明祭祖作文。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兴隆、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清明祭祖作文。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标准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

11、墓祭之风必然大盛。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详细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清明祭祖作文。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来源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辛,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回绝承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

12、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清明祭祖作文。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制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清明祭祖作文。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如今,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风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风俗了。纪念方式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风俗,这种风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清明祭祖作文。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祖先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祖先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风俗。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清明祭祖作文。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祖先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不管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根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理解祖先过去的奋斗历史清明祭祖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