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的良性互动及其价值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113879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的良性互动及其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资源描述:

《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的良性互动及其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的良性互动及其价值(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理论研究张茂林*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的良性互动及其价值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的良性互动及其价值张茂林(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科技与人文的互动经历了曲折浸长的演变过程。在科技发达时代,科技与人文 具有融合趋势。时代的发展促使科技与人文渐入良性互动状态。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之间良性互动,有利于 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高校人文创新:良性互动;价值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93X(2011)05-0021-0321理论研究张茂林*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的良性互动及其价值21理论研究

2、张茂林*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的良性互动及其价值为了便于研究,这里对科技、人文、科技创新、 人文创新作出简单界定:“科技”是科学技术” 的简称,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人文” 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简称,包括“人文科学”与 社会科学”。与此用适应,“科技创新”是指“科 学技术创新”,包括“自然科学创新”与“技术科 学创新”:“人文创新”是指人文社会科学创新”, 包括“人文科学创新”与“社会科学创新”。科技与人文的互动经历丁一个曲折漫长的历 史过程,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科技与人文建立 良性互动关系,高校科技创新与高校人文创新的良 性互动具有重要价值。一、科技与人文的互动经历了曲折漫长的

3、演变 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科技与人 文的互动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演变过程,可以概 括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K,2-,6)o1. 科技与人文的自然融合阶段。在人类社会早 期,人类探索世界的科技活动与其他活动朴素自然 地融合在一起,科技活动与生产活动、日常生活还 没有分离独立出来。在古希腊,科技与人文浑然一 体地包含在哲学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还没有得 到充分发展,都不足以独立成为专门学科。那时, 科技与人文自然地统一在一起.在自然科学的发源 地古希腊,一切科学最初都包含在文科”中,虽 有“科学”思想萌芽,但还包含在哲学范畴中没有 独立出来。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科学在西方被称为 “自

4、然哲学”,科学研究者往往同时是人文学者, 人文学者往往同时是科学研究者,并出现了全才学 者,如亚里士多德就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研究了当时人类知识的几乎所有领域。2. 科技与人文二星的陨落阶段。欧洲中世纪 (5-15世纪)是欧洲史上最黑暗时期。由于经院哲学占统治地位,使得科学和哲学都成为神学恭顺的 婢女,科技与人文二星相继陨落。在宗教蒙昧主义 时代,宗教信仰代替了科学理性,禁锢了人们的科 学思考,科技创新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正如恩格斯 所言:“它不得超越宗教信仰所规定的界限,所以, 根本不是科学。”闪同时,人文文化也弥漫着宗教的 阴霾,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人文迷失使人 类失去了自我和真

5、实的生活,人文精神荡然无存, 人文创新也受到宗教的严格限制。那时,宗教神圣 不可侵犯、不容置疑,一切学说都是为了证明神的 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科技和人文同时受到宗教的 迫害,既不能独立健康发展,也不能相互协调发展。科技与人文的黄金联姻阶段。中世纪末,怀 疑乃至反对宗教神学的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并肯定 了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价值,以及人在自然界的中21理论研究张茂林*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的良性互动及其价值21理论研究张茂林*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的良性互动及其价值收稿日期2011-08-24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未来与高校创新(教技委2010J5号下达)战略研究系列品牌子课題“科研队伍建设与中国的 未来”作者简介】张茂林(1964-),男,湖北赤樂人,博士,信阳師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敘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才,教育原理.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