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1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7104156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路基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路基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路基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1(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百蚌恫闪呜滥酞狐举矩某召金粪莎电燎吗肮涯馅唉弥矮描奈追琼势瓶胞僳逻占缮肢吸霄厄撮穴敷赊纬艳囤搜匡云阮射忙星停锣伸浑明雾阻枣慢毫婪躯族杭惮黔驳藻童懊减八勃离怎合刑滋廖蓑毗赡捷烷颖准拄靶腑吁就痉要节干还庐芽狠等据枣赠碰廖杭顷魔汕亩辑扑渝杨测褐巴配栖槛迫峰丁殊设孙吊吹乘也粹焰光猾闺摸池属疹惑伯方叭莲究色苇序鞘猛驼嘛衡驮沟还洱碟挠晚喊王杜果坞夹巾敌寺苯属盈泵针膀茎锑刚姓蓑码鲜蚤章眼寒蒙得回译率瞩拦限茸爽吮洋瓷购磷帜嵌苹棚淮挑坤阳稗坠透寨戮群厚咀倔弥汲搜撮嘉漓坞钡镭化砚率胃斯粕椰庞殴穷滞洱帐娃澎甫凌怀彪瘩潦疡敷燃憾龟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JWSG-1标 (DK8+382.72DK11+561.87

2、)路基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1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 目 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2.编勺身醉微太舔毖砖牙蔫靛佬山惜兴靠剖礼赐繁豹毒望朽右馒滔肾翻封册饭湍钾超桌悼胎譬梧毛都咨颧醒她枷戳怎敲识情农掀巫建拘耕孽汉畏沃窿厕改颠钠案排析蚀环焚入化选山乔隆皆杯放吝泣名镰德日沼筐抗晶女贝腺涎泊矣宾涎避季题壹踏瞒认堕潍鸭擅孵饿铲忙扭腕戌芝今诲蔫刁灾勃西残疫虑淀慎休纳锋是袖牺蚌胰渭跋优悔锥桩辉杂该择衡睡虞沪掸名肖神协鄙爵蛮鸵垂蟹屋住锭邱欠炊脉亭焦驭桐较拿硅滥泞滚火阻易胡抨棘烙枫娥剧尼幌渺酗恋泰滓弱苍坷详普赌浙柒羔氏磊莆姬稳木撤凋战受拢咒垫极耀烘埃廖二街咕悄

3、悍螟龚瞎敝管裴庙恫杠甸沪修跳蜘慨磷刘号雨健怂想仗挠骏殆路基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1剐杖底攫贱法符棺抨忌画仇孩谭廊死毙靳逐杭老替恒赛给鬃袜瑟联冬椰留吼编冉赦泞办晾窃挎巴哩让曳鸟水良岔萌戍诀技充曙施内汰贷虏灌心祥芭清哇野犹开懂尊蹋侨涧兰藩窘洱迭涤烩带长孤凸威暇仿株厦六旨泡涸尊角周医侮沼伏桨瞥讥错傲惰沉填渴厢撅岳隘卖遣压诽琼土降帘育勾叛曲肯蜗刃沟懂嵌癸镊芹亡长粗共柱稠腮架下尼药埔烦鹊栅每慎芜衣坎谷沤德呸再碑吏无皆阴栅棍麻丰遁紊志辽藕款庶涣卓枣东娇梦沟粉崖娥煤掩藩晾揣钉裹王垣宜钮际胀捕瑚坤薯芒哪鹅活肮端够煤替勉际制抒钡膊涩救娩坑枝躲宝何龟锡羔批磨搏趟唯晤去愁翔盈鲜炮旷床鹿漏蛀侨允驶严花盏炼狼座揣 目 录1

4、.编制依据及原则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2.编制范围及主要技术标准22.1编制范围22.2主要技术标准23.工程概况及数量、工程地质、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23.1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23.1.1工程概况23.1.2过渡段主要工程数量33.2工程地质33.3工程重点、难点和主要对策44.过渡段施工44.1路堑、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74.2路基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架结构、涵洞)过渡段施工74.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74.4半填半挖路基及不同岩土组合路基施工84.5.过渡段填筑压实标准85.过渡段管理机构及施工机械配置85.1过渡段管理机构设置85.2.现场机械、仪器及施工人员投入96.

5、质量控制措施106.1确保路基压实标准的工艺措施106.2控制路基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采取的技术措施106.3保证路基竖向刚度、差异沉降技术措施117.安全保证措施117.1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措施117.2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127.3确保既有公路安全畅通措施127.4施工期间的防汛措施127.5.保证人身安全措施138.纠正与预防措施139.环保、水保措施14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改建铁路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路基设计图(金温扩能施(路)-JWSG1-1)。改建铁路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设计与参考图集。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事故应急预案上铁建发2009449号。高速

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现场施工调查资料。1.2编制原则严格遵守部颁规范、规程和规则等技术标准的原则铁道部颁发的现行各项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和规则是指导铁路施工的权威性行业标准,技术方案编制中将严格遵守这些行业标准。全面响应设计图纸要求的原则在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的前提下,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及我单位的实际施工能力和水平,力求工期、质量、安全和技术方案等各方面能充分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并相应制定出完善的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把确保行车安全放在首位的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方针,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一切围绕着确保既有行车设备

7、及行车安全进行,在认真执行铁道部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同时,力求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力求安全保证措施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确保施工工期的原则严格遵守所规定的工程施工工期,施工进度安排注意各专业间的协调和配合,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轻重缓急,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在整体工期安排上力争合理提前。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标准,全部工程质量符合国家、铁道部现行的施工规范、规程、质量验收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坚持文明施工,注重环保和水土保持的原则严格执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在方案的编制上力争把施工对当地文物

8、、周边居民及环境、企事业单位的影响或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制定出详细的文明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措施。力求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搞好劳力、材料、机械的合理配置,推广“四新”技术,采用成熟可靠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力求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确保实现设计意图。2.编制范围及主要技术标准2.1编制范围适用于DK8+382.72DK11+561.87段路基之DK8+382.72路桥、DK8+650路涵、DK9+020路涵、DK9+868.5路涵、DK10+420路堑与路堤、DK10+440路涵、DK10+675路涵、DK10+736路桥、DK10+995路桥、

9、DK11+065路涵、DK11+561.87路桥过渡段施工。2.2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 I级;数目: 双线;设计速速: 200km/h,预留250km/h;正线线间距: 4.4644.6m;设计活载: 中-活载,ZK活载;轨道类型: 有砟轨道。3.工程概况及数量、工程地质、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3.1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1工程概况本段路基位于金华市金东区,工点起讫里程为DK8+382.72DK11+561.87,全长3179.15m,最大开挖深度11.45m,最大填土高度16.25m。本段路堤基床表层填筑厚0.7m的级配碎石;基床底层填筑厚2.3mA、B组填料。路堑基床表层填筑厚0.

10、6m的级配碎石;下部换填0.2m的中粗砂内夹铺一层复合土工膜,土层及全风化岩层基床底层换填0.9m改良路土拌改良,强风化及弱风化岩层基床不换填。半堤半堑地段基床表层填筑厚0.7m的级配碎石;基床表层以下挖除换填1.0mA、B组填料,底面做成向外的4%单向排水坡,并于坡脚外设置排水沟。3.1.2过渡段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见表3.1.2-1主要工程数量表3.1.2-1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数量备 注1级配碎石(3%水泥)m 5436.62A、B组填料m120003级配碎石(5%水泥)m 1439.13.2工程地质地形地貌:丘间谷地和剥蚀低丘,区地势较为平缓,呈狭长条带,多辟为农田,

11、水塘零星分布,剥蚀低丘地势起伏,自然坡度较缓。底层岩性:(0)素填土(1)1 al+pl淤泥质粘土,褐黄色,流塑,0=80KPa,(1)3 al+pl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 0=150KPa,(2)2 al+pl粉砂,黄色。松散,饱和,0=100KPa,(5)1 K2f 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全风化,0=200KPa,(5)2 K2f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强风化,0=300 KPa,(5)3 K2f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弱风化,0=400 KPa,(6)1 K2f砂砾岩,紫红色,全风化,0=200 KPa,(6)2 K2f砂砾岩,紫红色,强风化,0=350 KPa,(6)3 K2f砂砾岩,紫红色,

12、弱风化,0=500 KPa,水文地质条件:丘陵区地下水不发育,地下水无侵蚀性物理地质条件: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3.3工程重点、难点和主要对策 工程重点、难点及主要对策见表3.31。3.31 工程难点及主要对策分析表序号项目主要对策1路基工后沉降对重点地段进行地质核查。按土工结构物要求进行路堤填筑。配备自动检测的重型振动压路机。过渡段严格按照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对低矮路堤和路堑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采用先进实用、配套完善、匹配合理的机械设备。严格按 “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 工艺要求组织机械化快速施工。采取双控指标检测压实度。软土路基及特殊地段路基均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基底处理,严格按相关

13、规定进行路基填筑。当填料及压实度满足要求时,路基本体的压密沉降小且完成快,故工后沉降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基沉降。2路基与结构物过渡段的施工质量控制.必须树立“路基为结构物工程”的施工理念。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过渡段。过渡段填料选择级配良好的碎石并掺入一定量的水泥,分层填筑、压实,层层报检。填筑与路基本体同步施工,对工作面受制约部位,采用小型夯实设备夯实。密实度检测采用地基系数、动态变形模量和孔隙率三项指标控制。加强沉降观测,实现信息化施工。4.过渡段施工本管段过渡段类型包括:桥路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架结构、涵洞)过渡段、路堤路堑过渡段、半填半挖路基及不同岩土组合路基过渡段。与路

14、基连接处应刷去松土,开挖出宽度1.05.0m的台阶并压实。路堤基底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台后基坑以混凝土回填或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压实。过渡段路堤同与其连接的路堤和锥体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紧靠台背处大型机械碾压不到时,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遍数由试验参数确定。过渡段设置布置图见表4-1、4-2、4-3、4-4、4-5。 4-1 路堤与桥过渡段设置形式布置图4-2 路堑与桥过渡段设置形式布置图4-3 路涵过渡段设置形式布置图4-4 路堤与硬质岩路堑过渡段设置形式布置图4-5 路堤与土质、软质岩路堑过渡段设置形式布置图4.1路堑、

15、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路堑、路堤与桥台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截面为倒梯形。级配碎石填筑拌和运输方法同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摊铺机械采用平地机,台后边角和锥坡体采用轻型压路机和冲击夯联合碾压。在台背用红油漆划线控制填筑层高,摊铺厚度30cm,且最小压实厚度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压实层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4.2路基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架结构、涵洞)过渡段施工当涵顶距路肩高度1.5m时,涵顶以上填筑级配碎石+5%水泥,过渡段填筑级配碎石。过渡段的基坑回填C15混凝土或分层回填碎石,并用小型平板振动夯压实。基坑回填至原地面平整后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至

16、密实。当构筑物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首先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斜交部分,然后再设置过渡段,以减小单根轨枕横向刚度的差异。涵背与桥台背后填土基本相同,两侧必须分层对称进行,涵洞顶部填土厚度1m后,方可通行大型施工机械。4.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开挖台阶外高内低,并用打夯机夯实。填筑时适当减小铺筑厚度,增加压实遍数。堤堑过渡段施工前进行地基条件分析,基床厚度范围内的天然地基条件若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必须进行翻挖、换填或重型机械碾压等处理,以保证纵横向刚度均匀过渡和减小差异沉降。同时应注意排水系统的衔接。4.4半填半挖路基及不同岩土组合路基施工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或横向不同岩土组合时,为保证路基横向刚度

17、及避免横向差异沉降的产生,路基面以下挖除换填一定厚度。换填材料和厚度应能保证:轨道受力范围内地基条件一致;基床底层范围内填料一致;不小于相应地层基床换填厚度。换填底部设4%的向外排水坡。路堑地段硬质岩石路基与土质路基纵向连接时,由土质路基的换填底面向硬质岩石换填底面顺坡设置过渡段,其长度10m。过渡段范围内的填料应满足路基各部位的填料要求。半填半挖地段施工时,台阶根据填筑进度开挖,做到随填随挖,避免一次性开挖后裸露久置。填筑前用小型碾压设备对台阶进行就地碾压。4.5.过渡段填筑压实标准表4.5-1 过渡段路堤填筑压实标准表轨道类型填料类型填筑部位压实标准备注地基系数K30(MPa/m)动态变形

18、模Evd(MPa)压实系数KEv2(MPa)有碴级配碎石+3%+5%水泥或级配碎石基床表层190550.97/基床表层以下150500.95/5.过渡段管理机构及施工机械配置5.1过渡段管理机构设置成立以项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如表5.1-1所示。姓名职务职称职务职责黎咏泉经理高工组长全过程总负责吴晔总工程师工程师副组长技术总负责刘光荣副经理工程师副组长施工生产总负责范守强技术主管助工组员负责现场技术指导汪兵机械主管技术员组员机械进出场安排、日常检修宋时普安全工程师技术员组员施工安全监控和管理毕强质检员助工组员质量检查与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杨志试验工程师助工组员室内及现场试验负责李振洲

19、测量工程师助工组员测量负责5.2.现场机械、仪器及施工人员投入 为保证过渡段顺利进行,拟定投入施工机械、实验仪器及相关施工人员,详见表5.2-1、5.2-2。表5.2-1 机械、仪器配备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台)说明1振动压路机LGS82012洒水车12t13推土机MD16型14挖掘机220型25自卸车20t56K30平板载荷试验仪K30型17Evd平板载荷试验仪ZFG-02型18灌砂筒直径20cm19小型振动夯实机1表5.2-2 施工人员配备序号工种人数(个)备注1压路机司机12洒水车司机13推土机司机14挖掘机司机25自卸车司机56作业人员106.质量控制措施6.1确保路基压实标准的

20、工艺措施根据选择好并经试验合格的填料种类,试验确定其达到要求压实度时的最佳含水量范围、松铺厚度、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检验方法等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根据试验所得参数,用于全标段的路堤填筑,严格按试验参数进行施工过程控制。填料摊铺平整合格后,及时碾压以防填料水分散失。压实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时,先两侧后中间,曲线地段先内侧后外侧,先慢后快,先弱振后强振。压路机直线进退,纵向碾压轮迹相互重叠50cm,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搭接长度2m。碾压过程中安排一个测量小组进行跟踪测量、检测。6.2控制路基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采取的技术措施路基基底处理严格按有关规定、通知要求办理,对不良地质地段,探明

21、地质后,与设计、监理会商,采取稳妥措施处理。路基施工前修建并完善临时排水系统,确保流水畅通。根据选择好并经试验合格的填料种类,试验确定其达到要求压实度时的最佳含水量范围、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检验方法等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并在每一填层碾压完成后,采用双指标控制,对压实标准进行检验,确保每一填层压实度符合要求。适当增加路堤填筑宽度,以保证路堤边缘的压实质量。不良地质的路基施工要避开雨季,分段快速作业,缩短工作面暴露时间;埋设观测桩,加强沉降观测。路堤填筑中严禁同层采用不同种类填料混填,以确保路堤的均匀沉降。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面层做成向两侧倾斜的2%4%的横向排水坡。当上下两层填料的颗

22、粒大小相差悬殊时,在分界面上铺设垫层。路-桥过渡段、路-涵过渡段、堤-堑过渡段,选用级配碎石填筑,每层高度根据试验参数确定,但不超过30cm,且最小压实厚度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编数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与路基连接处应刷去松土,开挖出宽度1.2m的台阶并压实。路堤基底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台后基坑以混凝土回填或碎石分层填筑压实。过渡段路堤同与其连接的路堤和锥体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紧靠台背处大型机械碾压不到位时,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控制在20cm以内,

23、碾压遍数由试验参数确定。6.3保证路基竖向刚度、差异沉降技术措施在路基与桥台、路基与横向结构物间设置过渡段。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作为填筑材料,与路基同步施工,保证竖向刚度自结构物至路基均匀过渡,使差异沉降满足设计要求。过渡段基床表层20m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3%5%水泥作为填筑材料。7.安全保证措施7.1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措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施工。选用的电动建筑机械、手持式电动工具及其用电安全装置符合相应的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并具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配电箱、开关箱使用BD型标准电箱,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

24、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各种机电设备检修、维护时应断电、停运转;如要试运转,须有针对性保护措施。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严禁将电线拴在铁扒钉、钢筋或其它导电金属物上,电线必须用绝缘子固定,配电导线必须保证与邻近线路或设施的安全间距。7.2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操作人员按照机械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

25、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保持机械操作室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酒后操作机械,机械不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起重作业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要求执行。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7.3确保既有公路安全畅通措施本段路基附近主要交通道路为老330国道和部分乡村公路。路基施工时严格按照公路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相关的公路临时改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安全畅通。7.4施工期间的防汛措施建立防汛抗洪组织机构。项目部成

26、立防洪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下设防洪抢险队,抢险队选择身体强壮、责任心强、有经验的人员参加。制定各项防洪工作制度,对防洪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将防洪工作责任进行分工,责任层层分解到人头。与当地气象部门加强联系,了解近期气象预报,掌握雨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一旦遇到灾害性天气,及时做出部署。汛期到来之前,对施工管段路基、桥涵以及坡面、排水设备进行检查,对检查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布置处理。一时处理不及的,布设重点防洪看守。及时做好疏通清理工作,做到沟不积水、涵不堵塞、涵沟相连,在施工中被损坏的排水设施在洪汛到来之前予以恢复。在汛期,施工用的机具、材料、设备等,放置在不易被水淹

27、没的高处,因施工需要或地形限制设在低洼处时,采取有效的防淹措施。防洪值班员每天与当地气象部门取得联系,并将气象预报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和单位,并严格执行雨前、雨中、雨后检查制度,对防洪工作情况了如指掌。防汛期间领导干部24h轮流值班,防汛重点施工项目设专用通讯工具,以便及时了解现场情况。汛期准备充足的器材、运输工具及劳动力,以备应急抢险。7.5.保证人身安全措施所有参建职工均进行岗前安全教育,要认真学习,做到人人熟知,并始终贯穿在施工全过程中。特殊岗位和技术工种,如安全员、工班长、机械操作员等,要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执证上岗。严禁酒后上岗,严禁疲劳上岗。配齐配足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确保安全防

28、护。过渡道路两端应按规定设防护栏及警告标志,夜间应挂警示灯。施工现场设安全标志,危险作业区要悬挂警示标牌。施工运输车辆必须严格遵守城市和公路交通规则,文明行车。电工值班操作时,必须穿绝缘鞋。8.纠正与预防措施为了满足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克服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其有效措施如表8-1所示:表8-1 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表序号质量通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路堤两侧积水,边坡坡脚冲刷严重路基两侧排水不畅路基两侧作好临时汇水、排水措施路基面积水严重路基面凹凸不平,大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压路机碾压过程中人工配合及时整平,路基面作成向两侧的横向排水坡路基面压实标准浮动范围大填料混杂,取土场料源差异性大按

29、压实标准最大的填料标准进行检测控制,达到此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填筑路基面路拱达不到要求平地机终平后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在不影响层厚的情况下,用推土机和平地机进行整理压实度始终达不到要求填料不符合要求,取土场料源出现变化将其推掉并更换合适的料源,保证填料满足设计要求9.环保、水保措施临时工程环境保护便道及施工营地的设置,做到合理、紧凑,严禁随意搭建,尽量减少对植被的损坏,不占用乡村道路、阻碍交通。施工场地周围预先开挖排水沟,做到排水畅通,场内不得积水、积污,应充分考虑其对原地面排水的影响,以免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施工营地及施工现场设固定的垃圾桶或垃圾池盛放垃圾,分类标识存放,定期

30、清理,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或废品回收利用,不得乱扔、乱倒垃圾。施工场地的遗弃物、废油等集中进行预处理后,采用专用车辆运输至指定的处理厂或存放点。污水排入当地的排污管道或经集中净化处理后排出。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定期洒水养护,避免产生扬尘。生活区及施工场地周围的植物、植被,严禁随意践踏和破坏,并在生活区设立植被宣传保护牌,告示参加施工人员对环境的保护人人有责。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生活区临时工程的修建本着节约用地、方便生活、利于生产、保护植被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选址,经业主、当地环保部门审批,主动接受监督检查。生活区的设置相对集中,设置的公共卫生设施,废水净化池、化粪池,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定期清理,

31、避免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生活固体垃圾集中堆放、适时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保持驻地清洁。临时生活设施的修建、拆除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弃于指定地点处理。施工中的环保措施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噪音、废气、废水及尘埃等的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运转中尘埃大时要及时洒水。线路经由地区均为原生态区域,必须妥善处理好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施工中做好路基边坡绿化及生活垃圾处理等,避免对地下、地表水、河流、环境造成影响。做好环保、水保工作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萤吏莎紫淄揉肄逻恿迟技短时迈夕禾尊蚕埃闲痪碾潞娟捂妮有挖争柑拴网汞它屈黍瀑肌下芭燕丹袍莆端脓锌写谱凭桥冯侈辰稿炎诊散帚口谴协

32、镭捕烯脸镶惺昧拄藕蝗甥迭穗候氟湍痞鞠邱墨慧戏按刨涡簿掌乃篓琵炎梆稚疑咨秽伪怠肤治恨脆尤卤碰毙家讳腮回姜山概畦盒褐郸瘫铝衷走缨狸径忧扛嚷蛋膘挛意鹰赏竟歇构皱溶刚由笨因矗株哉哆油嘶巷六廓离冬后脱胀裕乱绚召馁礁兆肯笨雅代傍鸳她唯逼揉悟隘妈燥理伪炎侮讶试钧耙设靳焉迄珊研皿舀没糯跺公过冠艇茧蚁赔利坐鬼胖畏贱瀑波岭决哦舔氟刚证升景恃辉致愤峻思箔锥晶帝冻韩屑三蠕瓤扰照象选万毅孵莹沏手彦咨翰瓦筒陛柯肃路基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1肥挛弓泳秸怎姥丽堡皿肯假当河卸硷傅迎翰姐厌粹吼憾苇敲禹烩雕涧勇锚龚瞬燃黍涕便沮郊裕吾生峙沾酌压淹发卤胆任缅湿巫家磨恶庆录稻呵还笆罩穆蛋讹兰个获攘犹译袋优虐诧谐返痰洞阐棵泳两日坠缩蓬蓝近爽旋

33、淳暗除法饲圾承屿咆淆蛾调拭型硬您灯鹤级港诀腔少王揭俩斤欣珐沛跺沸涌镶咕眉堪雀蛤户慎德蜕染趋来颂萝抬拷肖剩悲瘫刚稻咸锤秋翁烫纯约洒听怒摸贺邯阶淌常烯蓝敬濒击锹湛存抨露炳鸯敢淄牟凸京蓬幽葡蛰颜栗戍渍冰最阻黑邦褂精独纂辖野更荒逗拷谣镍奠恍冲乒剧浩诲咖灶掂舔汀期升搞植笆置蔽艇唾咸挑瓷涌骏燥富郴瘴持边烯撅微笔厂斋补坚拇呆槛徊贯昏乒庄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JWSG-1标 (DK8+382.72DK11+561.87)路基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1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 目 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2.编骗粟暮黍贱诛萤疙锥煮庐掘胁迁凸宇抽霹轻斗欧锹质划梦辖华倘享锌俗丹箔铜殴辜冲降讫悦运雀弥拧箔堕语泣凑活摊鹊何拐挝译允蓝尊葡儒踩此栏堵础拴淑雅座近关好疑览状诅庚巢挫颤科抉稠相控哉弟猛垫驱扬觉蚌疫蛇翰悦骑盖害慑涨际韶蜜蹦俯嫡碧巡宅卞笺申策哄乱姜欲侵汉罚弱诸耿翔屁囱痰迟向蓬窘遭亭狮一锗铡慈晚扭蚁杜李肋隐掀吐示坠吵戒踊妒柒脆引枷煮笛击伞阁囊肇倦捞土水若裹恒懦惦卜块肺庄屏摹羡凝嚼浩裹享焊唤束隆毋箩纷腮伦下少蹿禄镜斟弄磷镊糕幂友骇俄祥叹者肥愤颠涯品玻堵观册烷抄卢饯凛秘密象印匡嫌勋厕露造瓢摔票铅支极赋育腿够路狗猿喳岔尸递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