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3第44讲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后跟踪检测含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7091545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3第44讲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后跟踪检测含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3第44讲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后跟踪检测含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3第44讲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后跟踪检测含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3第44讲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后跟踪检测含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3第44讲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后跟踪检测含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后跟踪检测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四川“联测促改”模拟)孙中山在1905年要求第二国际执行局接纳其党时强调:“采用机器生产,但防止欧洲已经发生的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的情况”,“使工人阶级不必经受资本家剥削的痛苦”。由此可见,他()A追求有别于欧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B试图努力将同盟会改造为社会主义政党C认为实现民生主义必先废除资产阶级剥削D认为实现民生主义比民族民主革命更重要解析:选A。据材料“采用机器生产,但防止欧洲已经发生的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的情况”“使工人阶级不必经受资本家剥削的痛苦”得出孙中山追求有别于欧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故A项正确。2(2019郴州

2、质监)徐中约教授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太平天国也成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灵感之源泉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到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超越了太平天国理念的应该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解析:选B。民权主义,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太平天国仍未跳出封建政权的范畴,从这一角度讲,民权主义对太平天国理念有所超越,故B项正确。3(2019滨州期末)“现在清室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要压制的勿谓满清已倒,种族革命已告成功,民族主义即可束诸高阁矣。”由此可知孙中山意识到()A反满革命还要继续 B国共合作的必要性C民族革命的长期性 D救亡图存刻不容缓解析:选

3、C。材料中强调的是不能认为推翻满清政府民族革命就结束了,而应当继续坚持下去,故C项正确;材料中“勿谓满清已倒”说明了反满革命取得了成功,因此孙中山并非强调反满革命还要继续,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不要认为反满革命取得了成功就可以放弃民族主义了,这体现不出与国共合作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强调了“各国还是要压制的”,并不能说明救亡图存刻不容缓,故D项错误。4(2019北京海淀区期末)下图是国民党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关系图,其中交集部分应是()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C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D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军阀解析:选D。两个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

4、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5(2019兰州模拟)“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产生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殊的、完整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这个理论,已经指导我们党与我国人民得到了极大的胜利,并将继续指导我们党与我国人民得到最后的、彻底的胜利和解放。”材料中的“这个理论”是()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C新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解析:选B。材料中的“这个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故B项正确。6(2019北京西城区期末)俄

5、罗斯学者潘佐夫所著毛泽东传记述了毛泽东“摆脱苏联及其模式的影响、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努力”。下列著作体现毛泽东这一探索的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持久战C论联合政府 D论十大关系解析:选D。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重点讨论经济问题,也包括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些重大问题。毛泽东把这些问题概括为十种关系,这是毛泽东对苏联经验的借鉴及中国道路的探索,故D项正确。7(2019中原名校质评)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为中央工作会议闭幕讲话所准备的手写提纲中提到“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这说明当时的邓小平()A已开始酝酿市场经济的发展思

6、路B努力向国人揭示市场经济的本质C正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舆论准备D已形成发展市场经济的完整构想解析:选A。材料中邓小平主张“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说明他已开始酝酿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故A项正确;材料中邓小平对市场经济只是初步酝酿,还未深入到市场经济的本质,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的思考,没有反映出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故C项错误;D项出现在邓小平南方视察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8(2019安徽省高中十校联盟摸底)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这里

7、的“立论前提”主要是指()A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 B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C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 D革命伟人的特殊经历解析:选A。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主要是指两者都是对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都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2019重庆名校联盟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了大量的思想。青年时期,他曾寄希望于和平改良,失败后转向暴力革命,“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惟有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主编湘江评论时,(毛泽东)强调“引入实际去研究

8、实事和真理”,“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虚思想”。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著名论断。他还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座右铭,决心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要求全党:“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摘编自吴伟锋毛泽东与中华传统文化材料二毛泽东根据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在参照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命题明确做出概括:“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

9、之间的矛盾。”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已不再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而是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我们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所有人民应当团结起来。解决的方法,就是从团结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团结这样一种方法。”摘编自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身上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指出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论述过程中体现的特点,并指出这一论述的背景。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他曾寄希望于和平改良,失败后转向暴力革命”“引入实际去研究实事和真

10、理”“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虚思想”“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信息可得出;第二小问关系,根据材料一“毛泽东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了大量的思想”联系所学归纳。(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命题明确做出概括”“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解决的方法,就是从团结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团结这样一种方法”分析作答;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从苏共二十大召开、社会主义改

11、造即将结束、建设社会主义等方面分析。答案:(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故鼎新;实事求是;以民为本;爱国情怀;艰苦奋斗。(言之有理,任答五点即可,如与时俱进;吃苦耐劳;积极进取;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等)关系: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2)特点:理论的创新性(第一次做出明确概括);内容的科学性(基于国情提出了正确的社会矛盾);解决方法的合理性(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目标的针对性(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任答两点即可)背景:苏共二十大召开后,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即将结束,消灭剥削阶级;目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