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玲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浅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7064006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张金玲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张金玲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张金玲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张金玲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金玲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浅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浅析张金玲张金玲(1987-),女,山东德州人,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摘要:随着当前蓝色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洋产业被开发,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容小觑,各种漏油事件、水污染事件层出不穷。本文从陈阿江教授的此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获取灵感。拟从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说起,首先论述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然后分析海洋污染的成因,找寻治理方案,最后是对将来海洋环境的展望。关键词:环境社会学 海洋环境 利益相关 一、海洋环境污染带来各种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海洋与社会协调关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2、从海洋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来看,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海洋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深度越来越高,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海洋环境也收到了严重的破坏,主要表现是:污染特别是近海污染越来越严重、海洋资源枯竭、海洋生态失衡等。这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以至于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人为地把许多元素及其化合物注入海洋,或者通过大气和陆地江河等各种途径进入海洋,形成致毒的因素,对海洋生物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可从生物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这三个方面来评述。1.对生物个体和种群的影响。污染物质

3、对生物个体和种群的影响,一般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嫌忌反应等三大类。急性中毒是指生物个体在接触毒性物质后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死亡的现象。例如,鱼类接触高毒性的物质后,首先表现为惊慌,在水面上浮头,后来行动缓慢,失去平衡而左右回转,最终横卧水底不动而死;或是鱼鳃患病窒息而死;或体表组织患病,大量分泌粘液,毒物进入体内组织器官造成中毒死亡。急性中毒反应通常是复合出现两种以上症状。慢中毒生物接触污染物质后,不象急性中毒那样在短时间内致死,而是毒物在生物体组织器官内蓄积,损害组织器官,进而使生物体呈现虚弱和正常的生命机能失调等亚致死征象,主要表现为生活史危机,发病率增加,生理功能失调与遗传突变等。这种

4、中毒影响,有些在当代生物体中表现出来,有些却在一个世代或几个世代以后才表现出来。慢性影响通常出现于种群而不是个体。其次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自然界中,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的物理、化学等环境要素之间进行着相互作用,以便维持生命和种族,形成一种演变乃至循环的体系。这种由生物要素和非生物环境要素组成的互为存在条件的整个体系,称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保证着物种的生存和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构成稳定生物群落的各物种之间,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微妙地相互作用着,在一定的时间内和条件下,物质和能量的收支,各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均维持着一定

5、的协调和平衡关系,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物种组成和生物量。这时候的生态系统即处于平衡状态。当然,这种平衡不是绝对不变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缓慢地演变着,所以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的环境要素和生物要素组成的,前者如海水、底质、各种化学物质以及阳光等;后者按功能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或还原者。生产者通常指浮游植物,包括沿岸浅水域的各种底栖海藻。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从海水中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以及氮和磷等各种营养物质,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质,并将太阳能变为化学能而固定下来。海洋环境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物种组成、能量流动、营养物质循环和

6、生产力等方面。再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体内也含有几十种元素,这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成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倘若缺少其中的某种元素,就会出现毛病或缺陷;但是这些元素在人体内的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过量时同样会致病或产生缺陷。人体内原来不存在或不需要的物质进入体内,到达一定的数量,也能对人体健康发生一定的影响。海水发生污染,必然涉及到海产生物、海盐和淡化的海水,最后通过人类食用再作用于人体,有可能使人体发生病变。海洋污染除了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之外,对工业生产、旅游业等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影响。渔业捕捞、水产养殖、船舶航行和海洋科学研究或调查等各项海事活动,都会受到水中与水底条件的影响。废汽车、废轮胎、橡胶品、废船

7、、破旧机器、塑料品、玻璃瓶、罐头盒、木材等固体物质,以及工程残土和瓦砾、疏浚航道的淤泥之类,被抛弃浅海、沿岸和港湾,或者堆积海边被风吹雨淋浪卷携入海中,都会严重地改变海水和海底的正常特征,造成海中杂物悬浮漂荡,不仅破坏海洋生物的生息环境,而且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威胁海上水下的作业安全;可能损坏捕捞用具,妨碍底拖网捕捞活动。再者,抛在海底的罐装毒性物品泄漏水中,使水质变毒,或者被渔民无意捕捞,都可能伤害人体,破坏渔场或养殖场。二、海洋环境污染的利益相关者分析。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海洋环境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不可分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海洋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新鲜的空气、优美的风景、舒适的生存条

8、件、大量的资源以及吸收容纳了来自各方面的废弃物。任何人都可以在彼此没有相互竞争的环境下享用海洋环境所带给我们的一切,而不需要承担生产成本。由于海洋环境这一公共物品的产权没有界定清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自由使用,因而,为追逐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每个使用者都会最大限度的使用无需支付费用的海洋资源,其结果经常导致海洋公共财产被过分使用,出现所谓的“公地的悲剧”现象。王琪.海洋环境管理中政府行为分析A.见:崔凤.海洋与社会海洋社会学初探C.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112.海洋占到地球表面积的70%,其平均深度为3795米,它作为资源宝库、交通通道关系到每一个个体,企业主、技术专家、地方

9、政府、职能部门、普通老百姓都是利益相关者。1、对企业家进行分析。目前来看,对海洋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和有害物质以及原油资源的泄漏。这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这里主要阐释企业主的简单理性问题。通常,企业行为是企业内若干利益群体互动、博弈,以及企业与外部社会互动、博弈的结果。对于像排污这样的活动,在理性经纪人企业主眼里,可以简单归结为成本效益的算计达标排放处理与偷排之间的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如果发现偷排的收益好,那企业主就选择偷排。表21对达标排放与偷排做了简单比较。在下表中可以发现,就企业而言,涉及污染,主要是成本问题,在成本方面,污水处理的费用,企业是可以精确计算的,因为产量是可预计

10、的,单位污水的处理成本可以测算的,所以污水的处理成本基本上是确定的。偷排的成本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不仅被发现的概率是不确定的,而且发现偷排后的赔偿额也是难以预计的。监管力度不够,偷排成本的高弹性,是企业主愿意在此下功夫的主要原因。陈阿江.次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7表21 理性经济人对污染处理的成本收益算计达标排放偷排成本污水处理费用发现偷排后的赔偿额*被发现的概率地方环保局罚款与环保局及相关人员的交易费用收益如果综合利用,回水可利用,可以节约水、电等2、对职能部门的分析。我国目前的海洋管理体制还存在多头管理、效率不高的弊端,这都是海洋社会学必须研究的问题。

11、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涉及海洋环境保护除了军事船舶污染,还有4个部门:环保、海事、海洋、渔业水产部门。在笼统的监督管理职责下,海洋环保工作出现了“信息不通,机构重叠,职责不明,盲点众多”的状况。叠床架屋的机构,不仅不能有效处理海洋环保问题,还因为互不通气、“趋利避害”,导致管理空白。按照法规,新建、改建、扩建海水养殖场,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由于没有明确负责部门,这项工作几属空白。北海市2004年因“花蛤蛎”养殖引发规模性群体事件,直接原因就是海洋部门和渔业部门“各自为政”,环保部门缺位:海洋局按海域使用管理法,发放海域使用证,拿到这些证的养殖场却未经环评。投资者在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氰化钠,导

12、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引发世代赶海的农民强烈抗议。涉海部门的“本位主义”也会使得对同一事实的看法发生利益变形。2002年6月,中央领导对新华社一篇关于北部湾海域养殖导致赤潮的报道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调查,广西4个部门的调查结论颇有“社会意味”,区海洋局认为报道中提到的赤潮并非赤潮,只是海水异常的现象;区水产畜牧局引述辖下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的说法,认为也不属于赤潮;区环保局则明确认为“赤潮确已在涠洲海域出现”;关于红木林保护,区林业局认为“必须进一步明确我区红木林的培育保护和管理统一归口林业主管部门管理”;区海洋局则称“保护区内红木林破坏现象近几年以杜绝”。由此可以看出,职能部门都是“本位主义”出发,

13、不可能得出相对公正的数据。王书明.海洋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解读A.见:崔凤.海洋与社会海洋社会学初探C.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55.3、对普通老百姓的分析。首先研究的是老百姓对海洋的污染问题。沿海污染问题主要是沿海居民的生活垃圾的倾倒、生活废水的排放以及土地大量使用农药等化学物质。内陆污染问题。与江河湖泊的水体污染不同,入海口的污染问题涉及了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社会因素更复杂。珠江入海口、长江入海口、黄河入海口、辽河入海口,有入海口的城市直接造成的污染,也有来自遥远的内陆污染。但直接受害者是海洋生态环境、沿海居民。王书明.海洋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解读A.见:崔凤.海洋与社会海洋社会学初探C.黑龙

14、江人民出版社,2007.55.其次是多数人的沉默。从理论上讲,环境保护是全民的事业,只有全民的真正参与,才能解决好环境问题,而事实上,作为大多数的民众被迫的选择静默。外部强势压着民众,他们无法摆脱;与此对应,他们有政府这座靠山,天塌下来也不怕。第一,生计当头,普通民众要为衣食谋;第二,面对专业壁垒,普通民众也只能自叹自己的无知无能;第三,面对企业巨人,普通民众感慨蚍蜉撼大树,看看就头晕;第四,本身是一盘散沙的农民,政府极不愿见到民间组织。另外,有的时候政府喜欢为民做主,所以民众也乐意等政府。4、对技术专家的分析。技术专家的独立活动,是防止水污染发生的另一道有效屏障。遗憾的是,技术专家的活动并没

15、有很好的独立性。他们或遵从了企业主的安排,或听从了领导的主旨,结果需要独立的科研,变成了商人或政客的婢女。三、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方式。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要坚守两个原则:一是整体意识原则;而是多方治理的原则。要明确海洋污染的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要多方联动,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的力量。第一,政府在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海洋环境作为影响人类生活与发展的一个区域总体,有着一般环境的特点,如整体性、变动性、区域性、资源性和价值性等。但是无论从其自然属性、经济特征还是海洋开发的内在矛盾来看,海洋环境又有特殊性,正是这些特殊性使海洋环境的政府管理成为必要。第二,企业应及时进行海洋经济结构的战略

16、调整。就企业而言,应顺应世界环保大潮和中国加入WTO后环保产品的市场扩展中间迅速增大的全新形势,在政府与消费者共同营造的必须外部环境中,以其提供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为动力,遵循生态平衡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宗旨,及时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使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首先努力创造条件,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其次高质适销与防治工业污染并重,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严把质量关,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运用高新技术,采用国际上大力推行的卫生与质量关键控制点标准,发展保鲜、保活、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产品,否则,将被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所淘汰。再次要做到海洋

17、资源综合利用与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并重,快速发展海水增养殖业。最后,档次化规范化与防治生活垃圾污染并重,全面发展生态旅游业。第三,海洋组织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所作出的努力。在人类走向海洋世纪的过程中,海洋组织也在不断的发展。海洋组织是海洋群体在海洋活动过程中自发的组成的各种民间组织。最早的海洋组织是渔帮,渔帮多以地域为纽带,由某一种作业方式的渔船组成。渔民公是比渔帮出现稍晚的渔民团体,有更为紧密的组织。渔会出现在上个世界20年代,是一种新兴的渔民组织。渔会联合会是在“合群结社”思潮的影响下成立,有别于宗法式结社的现代社团组织。庞玉珍.海洋社会学:海洋问题的社会学阐释 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

18、(06). 第四,借鉴国外自然保护区管理经验,广泛进行国际合作交流。在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上,我国起步较晚,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为了更好的发展海洋自然保护区事业,赶上世界海洋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步伐,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保护区建设的先进方法和陆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经验,为我们建设、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所用。国外的建设经验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的,正如美国的“垂直管理模式”就可以被我们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借鉴。另外,陆上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经验,如把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的做法也可以被某些类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采用,如湿地海洋自然保护区。四、海洋环境治理的前景展望。库兹涅茨曲线是上世纪5

19、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研究表明,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济增长先升后降,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4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1.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Grossman和Krueger提出经济增长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

20、与结构效应三种途径影响环境质量:(1)规模效应。经济增长从两方面对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要增加投入,进而增加资源的使用;另一方面更多产出也带来污染排放的增加。(2)技术效应。高收入水平与更好的环保技术、高效率技术紧密相联。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研发支出上升,推动技术进步,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其他不变时,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改善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出的要素投入,削弱生产对自然与环境的影响;二是清洁技术不断开发和取代肮脏技术,并有效地循环利用资源,降低了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3)结构效应。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产出结构和投入结构发生变化。在早期阶段,经济结构从农业向能源密集型重工

21、业转变,增加了污染排放,随后经济转向低污染的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投入结构变化,单位产出的排放水平下降,环境质量改善。 规模效应恶化环境,而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改善环境。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的使用超过了资源的再生,有害废物大量产生,规模效应超过了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环境恶化;当经济发展到新阶段,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胜出,环境恶化减缓。张乐勤.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影响之初探J. 池州学院学报,2002,(4).2.环境质量需求。收入水平低的社会群体很少产生对环境质量的需求,贫穷会加剧环境恶化;收入水平提高后,人们更关注现实和未来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对高环境质量的需求,不仅愿意购买环境友好产品

22、,而且不断强化环境保护的压力,愿意接受严格的环境规制,并带动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减缓环境恶化。 3.环境规制。伴随收入上升的环境改善,大多来自于环境规制的变革。没有环境规制的强化,环境污染的程度不会下降7。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规制在加强,有关污染者、污染损害、地方环境质量、排污减让等信息不断健全,促成政府加强地方与社区的环保能力和提升一国的环境质量管理能力。严格的环境规制进一步引起经济结构向低污染转变。 4.市场机制。收入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自然资源在市场中交易,自我调节的市场机制会减缓环境的恶化。在早期发展阶段,自然资源投入较多,并且逐步降低了自然资源的存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

23、段后,自然资源的价格开始反映出其稀缺性而上升,社会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并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促进经济向低资源密集的技术发展8,环境质量改善。同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市场参与者日益重视环境质量,对施加环保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如银行对环保不力的企业拒绝贷款。 5.减污投资。环境质量的变化也与环保投资密切相关,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资本充裕度有别,环保投资的规模因而不同。Dinda将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商品生产,产生了污染;一部分用于减污,充足的减污投资改善环境质量。低收入阶段所有的资本用于商品生产,污染重,并影响环境质量;收入提高后充裕的减污投资防止了环境进一步退化。环境质量

24、提高需要充足的减污投资,而这以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充足的资本为前提。减污投资从不足到充足的变动构成了环境质量与收入间形成倒U型的基础。 这些理论研究表明,在人类收入提高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向信息化和服务业的演变、清洁技术的应用、环保需求的加强、环境规制的实施以及市场机制的作用等,环境质量先下降然后逐步改善,呈倒U型。海洋环境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全球的共同努力下,定会赢得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人海和谐共存的美好明天!参考文献:1 王琪,张德贤. 环境志愿协议的拓展性认识J.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6).2 王琪.

25、海洋环境管理中政府行为分析A.见:崔凤.海洋与社会海洋社会学初探C.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112.3 陈阿江. 次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王书明.海洋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解读A.见:崔凤.海洋与社会海洋社会学初探C.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55.5庞玉珍.海洋社会学:海洋问题的社会学阐释 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6).6刘青,吕航. 末端处理与清洁生产的比较评述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4).7郭庆春,何振芳,李力,寇立群,袁春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1,(1).8张乐勤.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影响之初探J. 池州学院学报,2002,(4).9张丕远,葛全胜,吕明,陈晓蓉.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因素J. 地学前缘,1997,(1).10 成亚曼. 如何摆脱环境困境:中国古代环境思想的启示J.北京论坛,2010,(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