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精编版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7056600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精编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科室:姓 名:成绩: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职业暴露后,我院 HIV 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以医生开出的检验单为准) ()A、于暴露后的0、 4、 8、 12 周及 6 个月进行B、于暴露后的0、 4、 8、 12 周及 12 个月进行C、于暴露后的0、 8、 12、 24 周及 12 个月进行D、于暴露后的0、 4、 6、8 周及 3 个月进行2、职业暴露后,我院梅毒抗体追踪监测方案:()A、于暴露后的0、2、 8周进行B、于暴露后的4、 8、 24 周进行C、于暴露后的8、 16、 32 周进行D、于暴露后的3、 6、 12 个月进行3、职业暴露后,

2、我院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A、于暴露后的0、4、 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B 、于暴露后的4、 8、 12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C、于暴露后的4、6、 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D 、于暴露后的2、 4、 8 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4、职业暴露后,我院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A、于暴露后的0、3、6 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B 、于暴露后的 1、3、6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C、于暴露后的2、4、8 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D 、于暴露后的3、 6、12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5、暴露情况可按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重度是指:()A、经检

3、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D、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6、预防性用药的原则: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 小时内开始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24 小时服药C、即使超过24 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D、以上原则均适用7、预防性用药方案中基本用药程序一般指“用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天”A、14B、

4、 28C、 35D、 428、职业暴露的实验室结果,需由检验人员先告知()记,再由()告知()A、院感科;院感科;暴露者B、暴露者;暴露者;院感科C、暴露者;院感科;暴露者D、院感科;暴露者;院感科9、标准预防, 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A、洗手与手消毒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的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D、以上均是10、针对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能够播散病原体的患者,医务人员对于这些病原体需要有除标准以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内

5、容包括:()A、计划免疫B、空气传播预防,采用紫外线、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喷雾等空气消毒:C、飞沫传播预防、接触预防、皮肤黏膜暴露后的药物预防D、以上均是11、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的消毒处理措施为()A消毒、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B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C消毒或灭菌D消毒、彻底清洗干净12. 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的灭菌方法是()A戊二醛浸泡 10 小时B 压力蒸汽C过氧乙酸浸泡30 分钟D 福尔马林熏 24 小时13、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1A 外源性医院感染B内源性医院感染C 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D 交叉感染14、被 HBV阳性病人血液、

6、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注射乙肝疫苗的最高时限为()A 12 小时内B 24 小时内C 48 小时内D 7日内15、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A 一般预防B标准预防C接触隔离D以上都对二、多选题(每题5 分,共 30分)1、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A 报告科室负责人B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C 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D24 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2、个人防护用品包括()A、口罩 B、帽子C、防护衣D、眼罩E、手套3、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A 、 自毁式注射器B、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C、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D 、 普通注射器4、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A

7、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B、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 0.5%的碘伏进行消毒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5、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A 、报告科室负责人B、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C、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D、24 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6、体液包括:()A、 胸腔液 B、羊水 C、心包液D、阴道分泌物E 、脑脊液三、判断题(每题1 分,共 10分)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2、锐器盒盛满整个锐器盒的三分之二时,应及时处理。()3、当医务人员被艾滋

8、病病毒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当立即向近心端局部挤压伤口,以减少伤口污染。 ()4、锐器伤的预防: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5、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属于损伤性废物。()6、伴有锐器的操作中,光线要充足。()7、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无针输液系统的使用可明显减少锐器伤的发生。()8、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接锐器者,柄端朝向传递者。或使用传递容器。()9、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围内。()10、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四、填空题(每空格2

9、分,共30 分)1. 艾滋病传播途径有、。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3、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柄端朝向,或使用传递容器。4、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_ 的锐器械盒。5、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或者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冲洗干净。6、我国输血后的肝炎最常见的是。7、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或被病人的、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2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答案科室:姓 名:成绩: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10、 分)1、职业暴露后,我院 HIV 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以医生开出的检验单为准) ( A)A、于暴露后的0、 4、 8、 12 周及 6 个月进行B、于暴露后的0、 4、 8、 12 周及 12 个月进行C、于暴露后的0、 8、 12、 24 周及 12 个月进行D、于暴露后的0、 4、 6、8 周及 3 个月进行2、职业暴露后,我院梅毒抗体追踪监测方案:(A)A、于暴露后的0、2、 8周进行B、于暴露后的4、 8、 24 周进行C、于暴露后的8、 16、 32 周进行D、于暴露后的3、 6、 12 个月进行3、职业暴露后,我院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A)A、于暴露后的0、4、 8个月检测丙

11、肝抗体及肝功能B 、于暴露后的4、 8、 12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C、于暴露后的4、6、 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D 、于暴露后的2、 4、 8 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4、职业暴露后,我院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A)A、于暴露后的0、3、6 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B 、于暴露后的 1、3、6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C、于暴露后的2、4、8 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D 、于暴露后的3、 6、12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5、暴露情况可按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重度是指:( B)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12、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D、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6、预防性用药的原则: (D)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 小时内开始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24 小时服药C、即使超过24 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D、以上原则均适用7、预防性用药方案中基本用药程序一般指“用两种逆转录酶制剂, 使用常规治疗剂量, 连续使用 ( B)天”A、14B、 28C、 35D、 428、职业暴露的实验室结

13、果,需由检验人员先告知(A)进行登记,再由()告知()A、院感科;院感科;暴露者B、暴露者;暴露者;院感科C、暴露者;院感科;暴露者D、院感科;暴露者;院感科9、标准预防, 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 D)A、洗手与手消毒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的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D、以上均是10、针对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能够播散病原体的患者,医务人员对于这些病原体需要有除标准以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D)A、计划免疫B、空气

14、传播预防,采用紫外线、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喷雾等空气消毒:C、飞沫传播预防、接触预防、皮肤黏膜暴露后的药物预防D、以上均是11、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的消毒处理措施为( A)A消毒、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B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C消毒或灭菌D消毒、彻底清洗干净12. 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的灭菌方法是(B)A戊二醛浸泡 10 小时 B压力蒸汽C 过氧乙酸浸泡30 分钟D 福尔马林熏 24 小时313、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 C)A 外源性医院感染B内源性医院感染C 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D 交叉感染14、被 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

15、应注射乙肝疫苗的最高时限为(D)A 12 小时内B 24 小时内C 48 小时内D 7日内15、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B)A 一般预防B标准预防C接触隔离D以上都对二、多选题(每题5 分,共 30分)1、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ABCD )A 报告科室负责人B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C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D 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2、个人防护用品包括(ABCDE)A、口罩 B、帽子C、防护衣D、眼罩E、手套3、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 ABC)A 、 自毁式注射器B、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C、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D 、 普通注射器4、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

16、的是(BCD)A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B、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 0.5%的碘伏进行消毒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5、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ABCD)A 、报告科室负责人B、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C、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D、24 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6、体液包括:(ABCDE)A、 胸腔液 B、羊水 C、心包液D、阴道分泌物E、脑脊液三、判断题(每题1 分,共 10分)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盒盛满整个锐器盒的三分之二时,应

17、及时处理。()3、当医务人员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当立即向近心端局部挤压伤口,以减少伤口污染。 ( )4、锐器伤的预防: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 )5、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属于损伤性废物。()6、伴有锐器的操作中,光线要充足。()7、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无针输液系统的使用可明显减少锐器伤的发生。()8、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接锐器者,柄端朝向传递者。或使用传递容器。()9、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围内。()10、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

18、置如止血钳。( )四、填空题(每空格2 分,共30 分)1. 艾滋病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垂直传播性传播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3、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柄端朝向,或使用传递容器。(接锐器操作者传递者)4、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 _ 的锐器械盒。 (耐刺、防渗漏)5、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或者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冲洗干净。(75%乙醇 ) (0.5%碘伏)(生理盐水 )6、我国输血后的肝炎最常见的是。(丙肝)7、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或被病人的、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4能被感染的情况。 (病毒感染者) (血液)(体液)(细菌)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