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培训题库土建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7031720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1.1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技术培训题库土建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技术培训题库土建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技术培训题库土建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资源描述:

《技术培训题库土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培训题库土建(1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天元四公司技术培训题库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验收规范(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建筑工程: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了解)2抽样检验: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建筑工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了解)3检验批: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熟悉)4见证取样检测: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所进行的检测。(熟悉)

2、5主控项目:建筑工程中的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共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熟悉)6观感质量: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熟悉)7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识记)8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熟悉)9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熟悉)(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2)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10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熟悉)(1)分部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2)分项工

3、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11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熟悉)(1)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12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熟悉)(1)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4)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5)观感质量验收应符

4、合要求。13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熟悉)(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4)经返候船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14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熟悉)15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

5、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熟悉)16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熟悉)17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熟悉)18建设单位收到工程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熟悉)19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6、协调处理。(熟悉)20、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熟悉)(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工合成材料地基:在土工合成材料上填以土(砂土料)构成建筑物的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一般为浅层地基。(了解)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具备完备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工程附近管线、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的构造情况,必要时应作施工勘察和调查以确保工程质量及临近建筑的安全。(熟悉)3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由监理或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共同分析情况,解

7、决问题,消除质量隐患,并应形成文件资料。 (熟悉)4地基施工结束,宜在一个间歇期后,进行质量验收,间歇期由设计确定。(了解)5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 以上工程,每100m2 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识记)6对水泥土搅拌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

8、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为0.5-1,但不应少于3根。(识记)7灰土土料、石灰或水泥(当水泥替代灰土中的石灰时)等材料及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灰土应搅拌均匀。(熟悉)8灰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加水量、夯压遍数、压实系数。分层厚度可参考表1所示数值。(熟悉)表1灰土最大虚铺厚度序号夯实机具质量(t)厚度(mm)备注1石夯、木夯0.04-0.08200-250人力送夯,落距400-500mm,每夯搭接半夯2轻型夯实机械-200-250蛙式或柴油打夯机3压路机机重6-10200-300双轮9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施工前,应对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性

9、能(单位面积的质量、厚度、比重)、强度、延伸率以及土、砂石料等做检验。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清基、回填料铺设厚度及平整度、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方向、接缝搭接长度或缝接状况、土工合成材料与结构的连接状况等。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承载力检验。(熟悉)10预压地基施工前检查施工监测措施,沉降、孔隙水压力等原始数据,砂井、塑料排水带等位置。施工结束后,应检查地基土的强度及要求达到的其他物理力学指标,重要建筑物地基应做承载力检验。(了解)11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如下: 群桩 20mm;单排桩 10mm。(了解)12 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了解) (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现场标高相同

10、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对桩位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对打入桩可在每根桩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底板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做最终验收。对灌注桩可对护筒位置做中间验收。 13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每浇注50m3 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熟悉)14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

11、验的方法进行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不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熟悉)15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对混凝土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 (熟悉)16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对桩基础所用砂、石子、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

12、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了解)17混凝土预制桩在现场预制时,应对原材料、钢筋骨架、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查;采用工厂生产的成品桩时,桩进场后应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施工中应对桩体垂直度、沉桩情况、桩顶完整状况、接桩质量等进行检查,对电焊接桩,重要工程应做10的焊缝探伤检查。(了解)18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前,应对水泥、砂、石子、钢材等原材料进行检查,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施工顺序、监测手段(仪器、方法等)也应检查。施工中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进行全面过程检查,人工挖孔桩尚应复验孔底持力层土(岩)性。嵌岩桩必须有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告。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混凝土强度并做桩体质量

13、及承载力的检验。(了解)19土方开挖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了解)20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了解)21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如无试验依据,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熟悉)表6.3.3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压实机具分层厚度(mm)每层压实遍数平碾250-3006-8振动压实机250-3503-4柴油打夯机200-2503-4人工打夯

14、2003-422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熟悉)23基坑(槽)、管沟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对坑底进行保护,经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熟悉)24排桩墙支护结构包裹灌注桩、预制桩、板桩等类型桩构成的支护结构。水泥土墙支护结构指水泥土搅拌桩、高压喷射灌注桩所构成的围护结构。(了解)25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当设计有指标时,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如无设计指标时应按表7.1.7的规定执行。 (了解)表7.1.7基坑变形的监控值(cm)基坑类别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值围护结构墙体最大位

15、移监控值地面最大沉降监控值一级基坑353二级基坑686三级基坑81010注:1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基坑; 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2)开挖深度大于10cm; 3)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 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 2 三级基坑为开挖深度小于7c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坑。 3 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 4 当周围已有的设施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这些要求。(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地基承载力特殊值: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

16、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了解)2.换填垫层:挖除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性、强度较高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的垫层。(了解)3.换填垫层的厚度应根据置换软弱土的深度以及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厚度宜为0.5-3.0m。(识记)4.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除接触下卧软土层的垫层底部应根据施工机械设备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确定厚度外,其他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宜为200-300mm,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了解)5.粉质黏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Wop2%的范围内,粉煤灰垫层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W

17、op4%的范围内。最优含水量Wop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选取。(了解)6.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可保留180-220mm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垫层前再由人工挖至设计标高。严禁扰动垫层下的软弱土层,应防止软弱垫层被践踏、受冻或受水浸泡。在碎石或卵石垫层底部宜设置厚度为150-300mm的砂垫层或铺一层土工织物,并应防止基坑边坡塌土混入垫层中。(熟悉)7.换填垫层施工时,应采取基坑排水措施。除砂垫层采用水撼法施工外,其他垫层施工均不得在浸水条件下进行。工程需要时应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熟悉)8.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坑底土层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

18、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熟悉)9.换填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应分层进行,并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熟悉)10.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时,取样点选择位于每层垫层厚度的2/3深度处。检验点数量,条形基础下垫层每10-20m不应少于1个点,独立柱基、每个基础下垫层不应少于1个点,其他基础下垫层每50-100平方米不应少于1个点。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或动力触探法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时,每分层平面上检验点的间距不应大于4m。(识记)11.竣工验收应采用静载荷试验检验垫层承载力,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宜少于3个点;对于大型工程应按单体工程的数量或工程划分的面积确定检验点数。(

19、熟悉)12.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研究沉降观测,直至沉降达到稳定为止。(了解)(四)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基坑支护: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了解)2.地下连续墙:分槽段用专用机械厂成槽、浇筑钢筋混凝土所形成的连续地下墙体。亦可称为现浇地下连续墙。(了解)3.截水帷幕:用以阻隔或减少地下水通过基坑侧壁与坑底流入基坑和控制基坑外地下水位下降的幕墙状竖向截水体。(了解)4.基坑支护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了解)(1)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2)保

20、证主要地下结构的施工空间。5.锚杆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了解)(1)锚杆的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对多层锚杆,其竖向间距不宜小于是2m;当锚杆间距小于1.5m时,应根据群锚效应对锚杆抗拔承载力进行折减或改变相邻锚杆的倾角;(2)锚杆锚固段的上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4m;(3)锚杆倾角宜取15-25度,不应大于45度,不应小于10度;(4)当锚杆上方存在天然地基的建筑物或地下构筑物时,宜避开易塌孔、变形的土层。6.钢绞线错杆、钢筋锚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了解)(1)锚杆成孔直径宜取100-150mm;(2)锚杆自由段的长度不应小于5m,且应穿过潜在滑动面并进入稳定土层不小于1.5m;钢绞线、

21、钢筋杆体在自由段应设置隔离套管;(3)土层中的锚杆锚固段长度不宜小于6m;(4)锚杆杆体的外露长度应满足腰梁、台座尺寸及张拉锁定的要求;(5)钢筋锚杆的杆体宜选用预应力螺纹钢筋、HRB400、HRB500螺纹钢筋;(6)锚杆注浆应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注浆固结体强度不宜低于20MPa。7土钉水平间距和竖向间距宜为1m2m;当基坑较深、土的抗剪强度较低时,土钉间距应取小值。土钉倾角宜为520 ,其夹角应根据土性和施工条件确定。土钉长度应按各层土钉受力均匀、各土钉拉力与相应土钉极限承载力的比值近于相等的原则确定。(熟悉)8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了解)(1)成孔直径宜取70mm1

22、20mm;(2)土钉钢筋宜采用HRB400、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应根据土钉抗拔承载力设计要求确定,且宜取16mm320mm;(3)应沿土钉全长设置对中定位支架,其间距宜取1.5m2.5m,土钉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4)土钉孔注浆材料可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不宜低于20MPa。9土钉墙高度不大于12m时,喷射混凝土面层的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熟悉)(1)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宜取80mm100mm;(2)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3)喷射混凝土面层中应配置钢筋网和通长的加强钢筋,钢筋网宜采用HPB235级钢筋,钢筋直径宜取6mm10mm,钢筋网间距宜取15

23、0mm250mm;钢筋网间的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加强钢筋的直径宜取14mm20mm;当充分利用土钉杆体的抗拉强度时,加强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土钉杆体截面面积的二分之一。(五)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1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了解)2胶凝材料: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粉等矿物掺合料的总称。(了解)3水胶比:混凝土配制时的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了解)4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应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取其他防水措施。(熟悉)5地下工程的变形缝(诱导缝)、施

24、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盒)、预埋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等细部构造,应加强防水措施。(熟悉)6防水混凝土可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制而成,其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6。(熟悉)7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8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熟悉)(1) 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2) 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3)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环境选用,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识记)9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降排水工作,不得在有积水的环境中浇筑混凝土。(熟悉)10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

25、,应符合下列规定;(熟悉)(1) 胶凝材料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强度等级等选用,其总用量不宜小于320kgm3 ;当强度要求较高或地下水有腐蚀性时,胶凝材料用量可通过试验调整。(2) 在满足混凝土抗渗等级、强度等级和耐久性条件下,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3 。(3) 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至45。(4) 灰砂比宜为1:151:25。(5) 水胶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45。(6) 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6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7)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

26、气量应控制在35。(8) 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宜为68h。11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熟悉)12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熟悉)13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熟悉)(1) 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顶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

27、m。(2) 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14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熟悉)(1) 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桨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2) 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3) 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与接缝表面密贴;(4) 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具有缓胀性能,7d的净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最终膨胀率宜大于220;(5) 采用中埋式止水

28、带或预埋式注浆管时,应定位准确、固定牢靠。15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熟悉)(1) 在设计许可的情况下,掺粉煤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宜为60d或90d。(2) 宜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3) 宜掺入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和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4) 炎热季节施工时,应采取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混凝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温措施,入模温度不应大于30。(5) 混凝工内部预埋管道,宜进行水冷散热。(6) 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温降梯度不得大于3d,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识记)

29、16卷材防水层应铺设在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熟悉)17卷材防水层用于建筑物地下室时,应铺设在结构底板垫层至墙体防水设防高度的结构基面上;用于单建式的地下工程时,应从结构底板垫层铺设至顶板基面,并应在外围形成封闭的防水层。(熟悉)18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坡角,其尺寸应根据卷材品种确定。在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增做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宽度宜为300500mm。(熟悉)19卷材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清洁,阴阳角处应做圆弧或折角,并应符合所用卷材的施工要求。(熟悉)20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冷粘法、自粘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5,热熔法、焊接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0

30、。施工过程中下雨或下雪时,应做好已铺卷材的防护工作。(熟悉)21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熟悉)(1) 顶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机械碾压回填土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采用人工回填土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2) 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3) 侧墙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软质保护材料或铺抹20mm厚1;25水泥砂浆层。22地下工程种植顶板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了解)23地下工程种植顶板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了解)(1)种植顶板应为现浇防水混凝土,结构找坡

31、,坡度宜为1-2;(2)种植顶板厚度不应小于250mm,最大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24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熟悉)25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30mm。(熟悉)26后浇带宜用于不允许留设变形缝的工程部位。(熟悉)27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高层建筑的后浇带施工应按规定时间进行。 (熟悉)28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抗渗和抗压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熟悉)29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其间距和位置应按结构设计要求确定,宽度宜为700-1000mm。(熟悉)30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水中养护14d后的限制膨胀

32、率不应小于0015,膨胀剂的掺量应根据不同部位的限制膨胀率设定值经试验确定。(熟悉)31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识记)32桩头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熟悉)(1) 桩头所用防水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湿固化性;(2) 桩头防水材料应与垫层防水层连为一体。33桩头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熟悉)(1) 应按设计要求将桩顶剔凿至混凝土密实处,并应清洗干净;(2) 破桩后如发现渗漏水,应及时采取堵漏措施;(3) 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时,应连续、均匀,不得少涂或漏涂,并应及时进行养护;(4) 采用其他防水材料时,基面应符合施

33、工要求;(5) 应对遇水膨胀止水条(胶)进行保护。(六)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地下连续墙:采用机械施工方法成槽、浇灌钢筋混凝土,形成具有截水、防渗、挡土和承重作用的地下墙体。(了解)2沉井:由刃脚、井壁及隔墙等部分组成井筒,在筒内挖土使其下沉,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混凝土封底。(了解)3地下防水工程必须由持有资质等级证书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省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或防水专业岗位证书。(了解)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工程底部最低高程0.5m 以下,必要时应采取降水措施。对采用明沟排水的基坑,应保持

34、基坑干燥。(熟悉)5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熟悉)(1)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2) 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20kg/m3,其中水泥用量不宜少于260kg/m3;粉煤灰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30%,硅粉的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5%; (3) 水胶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45;(4)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加到45%;(5)灰砂比宜为1:1.51:2.5;(6)混凝土拌合物的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即Na2O当量不得大于3kg/m3。6防水混凝土采

35、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mm16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熟悉)7当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熟悉)8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后制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识记)(1)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 应留置一组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2)抗渗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国

36、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2的有关规定。9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采取材料选择、温度控制、保温保湿等技术措施。在设计许可的情况下,掺粉煤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龄期宜为60d或90d。(熟悉)10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熟悉)11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准确。(熟悉)12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且不得贯通。(熟悉)13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应为+8mm、-5mm;主体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

37、偏差为5mm。(熟悉)14水泥砂浆防水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为5mm。(熟悉)15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贴或焊接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扭曲、皱折、翘边和起泡等缺陷。(熟悉)16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立面卷材接槎的搭接宽度,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应为150mm,合成高分子类卷材应为100mm,且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熟悉)17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熟悉)(1)多组分涂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并应根据有效时间确定每次配制的用量。(2)涂料应分层涂刷或喷涂,涂层应均匀,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压宽度宜为30

38、50mm;(3)涂料防水层的甩槎处接缝宽度不应小于100mm,接涂前应将其甩槎表面处理干净;(4)采用有机防水涂料时,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应增加胎体增强材料和增涂防水涂料,宽度不应小于50mm;(5)胎体增强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胎体的接缝应错开1/3 幅宽,且上下两层胎体不得相互垂直铺贴。18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低于设计厚度的90%。(熟悉)19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设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与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和墙交接处以下150mm300mm处;垂直施工缝应

39、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熟悉)20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熟悉)21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再铺30mm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混凝土。(熟悉)22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及时浇筑混凝土。(熟悉)23中埋式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与变形缝的中心线应重合。(了解)24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限制膨胀率必须符合

40、设计要求。(了解)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水中养护14d后的限制膨胀率检测报告。25后浇带两侧的接缝表面应先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后浇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熟悉)26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识记)27密封材料嵌填应密实、连续、饱满,粘结牢固。(熟悉)28埋设件端部或预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少于250mm;当混凝土厚度小于250mm时,应局部加厚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熟悉)29桩头顶面和侧面祼露处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延伸至结构底板垫层150mm处;

41、桩头周围300mm范围内应抺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过渡层。(熟悉)30人员出入口应高出地面不应小于500mm;汽车出入口设置明沟排水时,其高出地面宜为150mm,并应采取防雨措施。(熟悉)(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版)1缺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其程度可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熟悉)2严重缺陷: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熟悉)3、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之间所形成的接缝。(熟悉)4结构性能检验:针对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挠度、裂缝控制性能等各

42、项指标所进行的检验。(熟悉)5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熟悉)可根据与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工作班、楼层结构、施工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6对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或装配式结构等相关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查及观感质量验收,并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试件、施工工艺和结构的重要部位进行见证检测或实体检验。(熟悉)7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熟悉)(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2)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

43、专门要求外,一般项目的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3)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8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熟悉)9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熟悉)10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上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熟悉)11模板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模板的安装不应漏浆;在浇注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

44、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识记)12跨度不小于4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对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识记)13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熟悉)1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识记)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墙、梁+4,-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

45、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15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 的规定。(识记)表4.3.1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16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熟悉)17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熟悉)1

46、8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熟悉)(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19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级)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识记)(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

47、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3)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20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熟悉)(1)HPB235 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 级、HRB400 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21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

48、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熟悉)(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上述20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22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盘卷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合表5.3.2A的规定。(识记)表5.3.2A 盘卷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要求钢筋牌号断后伸长率A(%)重量负偏差(%

49、)直径6mm12mm直径14mm20mm直径22mm50mmHPB235、HPB3002110HRB335、HBRF33516865HRB400、HBRF40015RRB40013HRB500、HBRF50014注:1.断后伸长率A的量测标距为5倍钢筋公称直径;23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HPB235、 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HRBF500及R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识记)24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

50、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识记)25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2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熟悉)27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熟悉)(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1、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 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28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熟悉)(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2)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 且不少于 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50%。29水泥进场复试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进行取样,每

52、批抽样不少于一次。(识记)30首次使用的混凝土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样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识记)31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每盘计量允许偏差为水泥、掺和料为2%;粗、细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识记)32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识记)(1)每拌制100 盘且不超过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

53、1000m3 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33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识记)3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熟悉)(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

54、,不得少于7d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注: (1)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度 时不得浇水; (2)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3) 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4)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35用于结构实体检测的同条件养护试件

55、,其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识记)(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 组;(4)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36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应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必要时可检验其他项目。(识记)37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

56、表B.0.1 的规定(识记)表B.0.1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钢筋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20C25C30 C35C40光圆钢筋HPB235级45d35d30d25d带肋钢筋HRB335级55d45d35d30dHRB400级、 RRB400级55d40d35d注:两根直径不同的钢筋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38。B.0.2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25%, 但不大于50%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本附录表B.0.1 中的数值乘以系数1.2 取用,当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应按本附录表B.0.1 中的数值乘以系数1.35 取用。(熟悉)39当符合下列条件时,纵向受拉钢筋的

57、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本附录B.0.1 条至B.0.2 条确定后,按下列规定进行修正: (熟悉)(1)当带肋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 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2)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带钢筋,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25 取用;(3)当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如滑模施工) ,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 取用;(4)对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长度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7 取用;(5)当带肋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搭接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8 取用;(6)对有抗震设防要求

58、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5 采用,对三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05采用,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识记)40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本附录B.0.1 条至B.0.3 条的规定确定相应数值后乘以系数0.7 取用,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熟悉)41结构实体检验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熟悉)4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

59、求: (熟悉)(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 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2)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43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 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 点(熟悉)4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 -7mm, 对板类构件为+8mm -5mm(熟悉)45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

60、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熟悉)(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 ,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附录E.0.4 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八)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1.施工缝:按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先浇筑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继续浇筑混凝土所形成的接

61、缝。(熟悉)2.后浇带:为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影响,在梁、板(包括基础底板)、墙等结构中预留的具有一定宽度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混凝土带。(熟悉)3.圆形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受拉锚固长度,且两末端均应作不小于135度的弯钩,弯折后直段长度对一般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和75mm的较大值。(熟悉)4.构件交接处的钢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保证主要受力构件和构件中主要受力方向的钢筋位置。框架节点处梁纵向受力钢筋宜放在柱纵向钢筋内侧;当主次梁底部标高相同时,次梁下部钢筋应放在主梁下部钢筋

62、之上;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宜放在外侧,并宜在墙端弯折锚固。(熟悉)5.钢筋调直后,应检查力学性能和单位长度重量偏差。但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查。(熟悉)6.混凝土细骨料中氯离子含量,对钢筋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0.06%;对预应力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0.02%。(熟悉)7.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了解)8.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严禁用于结构构件的浇筑。(熟悉)9.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时,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熟悉)(1)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一个等级时,柱、墙位置梁、板高度范围内的混凝土经设计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