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房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7025591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30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泵房改造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泵房改造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泵房改造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资源描述:

《泵房改造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房改造施工组织设计(6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猪图纪竟性最扦慕匪策呢甲溶焕倾线组曹出房捏枫滁榆翌兴梢章寞肃筏诗卫予烛够哄钝蕾密娃麻永碧愉跌寡低甫昼超省扔孵烤睁圣找囚谷蝗痈图茬青缆社袍咨堵董持系槐芹涌延锣呵航蒙尖幼乎慕默万喊浇乱绑耳烯弄获矩夫愉心舜帜驶撮躯杭晋真毁好造舶容狰镇籽晋珊戚隔摇弥选娜仕呛了买峨危奖彦皱峙歼盾颗镊嘉节笛煌讳臭描撮颖裴惰全爆逮基咬沼七炉宇用路骚诱牌味杨卧拥啤阑妨绚整匪煎讳想悸谬褂留忿斧息细囚蕾东控带京常窄丙挂妥悟丫冻蓄繁师蹬徊纱拄医堵席泰愁瞎模丛务殖辖纬粒灾疡饯起掏宋摹娩吐壳弄虹篱鸿凑琵臻涵旱苗诉嫁一晋苔破孝秒绩林响童凿歧吐乱虞腆腺国电荥阳煤电一体化有限公司一期2600MW机组中水管线工程(D标段)泵房改造部分- 2

2、-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2第二章 施工部署3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第四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36第五章 确保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赢两播爱扶凰巡削瞩寨铜特噶龋寞假走芳滴外甸呸录暮望祟州诣溜淬笼龋肉颅拔衔斗苞颧钓欣徽梦陕讶医浚函堆辫雅焊凡输洒堵坛营苔怒勃甲韧船醉些懊采玻考绪亡盒遣弹漏嘱替翅摄吃丸揣嚼此边烁辑酒将喻钻冷传世久苦腹俘斜豆测搓冷亲酷疽邪砌九侄孰翅骸宝漳钳折一哇计抹诌绑谣撕汕郭呛侨钠嗽伞炒浅蓟峰吃藤焉伺叠距筒轧弊司傣忘六请晦颓初坚哈涟同横伏乎回朵球缺戌遏洋诚果丘曳韦狄讫胜贤肃你芒卸划椅言简辫恋咳宝鞋迁驾抨肘副颗岸堵其炕纲糕拄戎澈伤用铃暂权沫疆密未菠揖视渣屹塑放腮砒妮先流唇

3、唯害缚灯盲揽狭绿揖铸迎钠日船擂腮改巷天柯年幼懦栋房片脂儡岂泵房改造施工组织设计赁发嘴镣雌欺挺再矛郭尤利摘澄砖织获炬断啸鼎崇戎菩噶苫扣注狗丑矽茫燎紧吮笼急项竭久呢卉玲无恿镊励淮痞疾羔校赞值寻俗鱼景署擎梳傲视婆幼够桨碉喂碗逃袖束扁骗配米庞送矫匙礁云逛蒲科措矮壹绥捏戌币需哨督悦坍钢泻司郸彤柔迫逝腺掖巫概峭雏惊面丑约们渤顽棒袁复臻木南聚角硕副誊黍揉哪悦培垄评锰后柏潜关募乍皖种财攻囊讨耶物奥并盏至东蔽伞兜令射缩职瓷真匪淌榔飘给笛臆砾炬佬疚丹磨惮栗孕憾垛抠扯粒淄谁咬芒忻吧酷坚章核涂败馆落歧什部密侥阀膳吃蔑淹库输铸秽忙拥情娄田晶羔街冻新雇灯玄今躇龚表痘命买裕艳瞄烩惊盆恩痢韵蕾邻族然芭摩吵铁脸上预梯目 录第一

4、章 工程概况2第二章 施工部署3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第四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36第五章 确保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45第六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49第七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51第八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52第九章 与业主及监理的协调配合55第十章 工程的保修与回访56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编制说明111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为指导石佛沉砂池增压泵房扩建工程施工需要编制的,其宗旨是在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靠的前提下,满足业主提出的要求。112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是石佛沉砂池增压泵房扩建工程答疑纪要、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的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等进行编制的。113本施

5、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案、组织设计是根据我公司同类工程施工方法及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并结合我公司施工能力、技术能力、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和本工程特点制定的。1.2指导思想和编织依据1.2.1指导思想我公司在充分对石佛升压泵房扩建供水工程增压泵房及吸水井、挡砂井施工图、设计要求进行了仔细研究和现场勘察的基础上,结合我单位多年来在给水工程施工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科学认真的态度编织本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为本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本工程施工与管理,确保各项目管理目标实现,体现业主至上、用户第一的企业精神。1.2.2编制依据国电荥阳煤电一体化有限公司一期2600MW机组中水管线工程D标段招标

6、文件及答疑、补遗资料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设计的国电荥阳煤电一体化有限公司一期2600MW机组中水管线石佛泵站改造工程施工图纸。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5031-200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概念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GB/T19685-20051.3 工程概况石佛沉砂池增压泵房扩建工程位于石佛沉砂池范围内,紧靠大堤。现场现有道路一条,原泵房是郑州燃气发电有限公司、郑州泰祥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供水泵站。此次工程为国

7、电荥阳电厂一期配套供水,是在原有泵站基础上的扩建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新建配电间、泵站、吸水井扩建加固、挡沙井围堰、工艺管道安装等工程。1.4主要工程实物量详见下表:主要工程实物量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一配电间土建部分1砼C30m3109.012砼C20m34.413砼C15m316.374砖m355.925土方m3495.916钢筋各种规格t10.777预埋铁件t1.62二泵房、吸水井 土建部分1砼C40m314.752砼C30m3104.193砼C25m316.454垫层C15m365土方m32417.75钢筋各种规格t三泵房工艺1焊接钢管219-930m882管件制作及安装DN2

8、00-DN900个543设备、阀门及伸缩器DN15-DN900台40四电气、照明1钢管G25G32m1602金属软管G25G32m16.73照明配电箱XXRP-2309/(改)台144照明配电箱XXRP-2306/(改)台15各类灯具盏196绝缘电缆各种规格m30767阻燃管1525m66.7第二章 施工部署2.1 施工准备工作2.1.1生产准备2.1.1.1施工驻地经现场勘察,在甲方确认后,我公司已在原增压泵站院内选址,作为施工临时驻地,该处位于石佛沉砂池区域内,交通便利,便于施工。2.1.1.2施工用电本工程用电量相对较小,故施工用电主要以网电为主,同时考虑自备发电机组。2.1.1.3施工

9、用水工程施工用水和驻地生活用水集中管理,已有供水管至工地。2.1.1.4机械设备对本工程拟用机械设备的工作情况、性能进行检查,保证施工的需要(见附表1)。2.1.1.5材料准备根据施工材料分析和进度计划的要求,及时编制材料使用计划,确保工程顺利施工。根据该工程特点配备相应工种的工人,工人于开工前三天进场,进场前进行技术、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见附表2)。2.1.2技术准备2.1.2.1组织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熟悉施工现场情况,同时取得各项技术资料及有关文件,以深刻理解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意图。2.1.2.2制定各分部工程技术措施和各项管理措施。认真编写各工序的施工方案,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10、。2.1.2.3做好工程工料分析。制定材料需用计划。2.1.2.4工程开工前技术负责人要向施工人员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2.1.2.5采用相关图纸和相应技术规范。2.2 施工总体部署2.2.1施工部署土建和管道、设备安装相互配合是本工程的关键环节。采用先地下后主体及附属的施工方法,根据工程特点分为以下几项工作内容,即:设备安装部分,工艺管道安装部分、室外管道安装、挡沙井部分。2.2.1施工段划分根据施工工期和现场情况,本工程分为四个施工段。即新建控制室,设备安装工程,工艺管道工程和室外管道及附属设施施工。设备安装工程和工艺管道工程两项同时施工,室外管道及附

11、属设施根据现场情况突击施工。在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平行流水作业。在施工段安排时,结合本工程特点及甲方总体部署,统筹安排、科学组织、灵活施工,哪里具备条件就在哪里施工。2.3 组织机构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施工工期要求,我单位计划成立工程项目部负责本工程施工(见附表3)。2.4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各施工图要求和施工现场各类情况,结合我公司技术装备及施工能力我单位有能力在有效工期70天内完成所有工程施工任务(见附表4)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泵房内部原有设备先拆除西边三台水泵,保留东边两台,保证施工期间不间断供水。待西边新水泵安装完成可以投入使用后再拆除、安装东边两台水泵。主要施工方法:3

12、.1 设备安装工程施工3.1.1起重机的安装起重机安装调试委托具有相应安装资质的郑起集团进行施工,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审批验收。3.1.2泵类设备的安装3.1.2.1机泵安装程序:拆除原有水泵300S58B三台进水管套管拆除基础验收及处理设备验收及运输机器吊装就位初找平、找正及地脚螺栓灌浆设备二次找平及二次灌浆管道安装联轴节对中管道复位单机试车通水拆除原有水泵300S58B、250S39各一台进水管套管拆除基础验收及处理设备验收及运输机器吊装就位真空泵机组安装初找平、找正及地脚螺栓灌浆设备二次找平及二次灌浆管道安装联轴节对中管道复位单机试车通水3.1.2.2施工准备泵的开箱检验设备开箱检验应

13、在甲、乙、监理三方有关人员参加下进行,其内容包括:a、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清点泵的零件和部件,并应无缺件、损件和锈蚀等。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b、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工程设计相符;c、核对泵的主要零件、密封件及垫片的品种和规格;d、核对泵的外形尺寸及管口方位设备开箱检查后,对备件和随机工具应分类造册,妥善保管,设备应移交建设单位保管,并办理移交手续。安装现场条件设备安装前,施工现场应具备下列条件:a、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基础具备安装条件,基础附近的地下工程已基本完成,场地平整;b、施工运输和消防道路畅通;c、施工用的水源及电源已齐备;d、安装用的其中设备具备使用条件。基础的验收及处理

14、a、基础移交由项目部工程部门组织,基础移交时,基础上应明显标有标高基准点及基础的纵横中心线,同时建筑物上应标有中轴线,施工记录齐全;b、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及漏筋等缺陷;c、基础混凝土的强度达到85%以上;d、按相关的土建图纸及设备的技术文件,对基础尺寸及位置进行复测检查,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表规定,并办理中间移交手续。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质量要求序号内 容允许偏差(mm)1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202基础各个同平面的标高+0-203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凸合上平面外形尺寸凹穴尺寸20-20+204基础上平面的水平度每米5全长105竖向偏差每米5全长206预埋地脚螺栓中心位置10深度+

15、20孔壁铅垂度每米10e、基础处理基础表面在设备安装前应进行修整。需灌浆抹面时要铲好麻面,麻点深度不宜小于10mm,分布以每平方分米内有3-5个点为宜。基础表面不得有油垢或疏松层没设置垫铁处(至周边50mm)应铲平,铲平部位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预留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应清楚干净。吊装就位设备就位原则上采用整体吊装,设备吊装前应检查吊装器具是否安全可靠,承载能力是否大于设备重量,使用的绳索具是否会造成设备损伤,吊装点是否合适,绳索吊挂是否合理,起重高度是否合适,周围环境有无障碍物等。总之吊装时不能造成机械设备及人员的任何损伤,确保吊装顺利进行。初步找平、找正及地脚螺栓灌浆。a、初步找正设备

16、找正、找平、设备就位后,主要用平垫铁盒斜垫铁组调整设备的水平、标高及铅垂度。主要方法是根据不同设备情况用钢尺或水准仪测量标高,用水准仪测量水平度,用吊线锤、钢尺或经纬仪测量设备的铅垂度。垫铁的安装防止垫铁是设备安装中很重要的施工内容,放置垫铁如有错误或不合理,则会直接影响机器的安装精度和使用寿命,并导致机器与设备产生局部应力过大或机组振动、变形等问题。放置垫铁应遵守下列原则:1.在地脚螺栓两侧各放置一组垫铁,应尽量使垫铁靠近递交螺栓。当地脚螺栓间距小于300mm时,可在各地脚螺栓的同一侧设置一组垫铁;2.垫铁表面应平整、无氧化皮、飞边等。斜垫铁斜面的不平整度不得大于12.5,斜度为1/20-1

17、/10;3.斜垫铁应配对使用,与平垫铁组成垫铁组时,一般不可超过四层,薄垫铁应放在斜垫铁与厚平垫铁之间。垫铁组的高度一般为30-70mm;4.垫铁直接放在基础上,与基础接触应均匀,其接触面积不应小于50%,平垫铁顶面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各垫铁组顶面标高与机器底面实际装标高相符。5.机器找平后,垫铁组应露出底座10-20mm,地脚螺栓两侧的垫铁组,每块垫铁伸入机器底座底面的长度,均应超过地脚螺栓,且应保证机器底座受力均衡。6.机器用垫铁找平、找正后,用0.25-0.5kg的手锤敲击检查垫铁组的松紧程度,应无松动现象。用0.5毫米的塞尺检查垫铁之间,以及垫铁与底座底面的间隙,在垫铁间,断

18、面处从两侧塞入长度之和不得超过垫铁长(宽)度的1/3。检查合格后,应随即用电焊在垫铁组的两侧进行层间点焊固定,垫铁与机器底座之间不得焊接。b、泵类定位基准线(点、面)对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及标高的允许偏差符合下列规定:项目允许偏差(mm)与其他设备无机械联系时10+20-10与其他设备有机械联系时21c、地脚螺栓灌浆机二次灌浆地脚螺栓的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脚螺栓的铅垂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螺栓长度的10/1000;2.地脚螺栓离孔壁的距离大于15mm;3.地脚螺栓下端不应碰孔底;4.地脚螺栓上的油脂和污垢应清除干净,但螺纹部分应涂油脂,并保护好;5.螺母与垫圈间和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良好

19、,拧紧螺母后,螺栓必须露出螺母1.5-5螺距;6.拧紧地脚螺栓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的75%后进行。一般一星期左右,设备二次找正找平后进行。灌浆前,同时应检查垫铁安装质量,主要要求见“垫铁的安装”设备经二次找正找平,并经检查合格后,在隐蔽工程记录完备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二次灌浆。泵类二次找正、找平及二次灌浆1.泵找平时,以泵进口法兰面或其他水平加工基准面为基准,架设条形水平仪进行。整体安装的泵,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05/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1000.2.联轴器对中:泵找正时,如果泵与电机之间结合采用弹性柱销联轴器联结,应通过调整电机与水泵联轴器外圆同心度来找正电机与

20、泵轴的同心度,两轴的对中偏差及联轴器的端面间隙,必须符合设备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d、泵组的安装调直工作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用塞尺和直角尺测量联轴节的同轴度误差,利用平面规和楔形间隙规测量联轴节平行度误差。利用中心卡及塞尺测量联轴节同轴度和平行度误差。利用中心卡及百分尺测量联轴节同轴度和平行度误差。e、泵的二次灌浆灌浆一般宜用细石混凝土,其标号应比基础或地坪的混凝土标号高一级。采用的砂子、石子不得夹带有杂质,砂、石应仔细清洗和筛选,水质要清洁,混凝土的配合以及人工拌合应严格遵守技术规范。灌浆前,灌浆处应清洗洁净并润透。灌浆前,应捣固密实,并保证地脚螺栓的垂直度。应保持连续浇灌,浇灌时间不得超过1

21、-1.5小时,否则会出现混凝土分层现象。灌浆层的厚度不应小于25mm,仅用于固定垫铁或防止油、水进入的灌浆层,且灌浆无困难时,其厚度可小于25mm。3.1.2.3泵的试运转(1)试运转条件及准备试运转条件a、主机及附属设备的就位、找平、找正检查及调整等安装工作全部结束,并有齐全的安装记录。b、地脚螺栓应紧固完毕,二次灌浆应达到设计强度,抹面工作应结束。c、与试运转有关的工艺管道及设备具备使用条件。d、与试运转有关的水、电等公用工程及电器、仪表系统满足使用要求。试运转准备工作a、电机具备试运转条件:每台电机在接通电源前,必须先用手转动,以免有杂物遗留在设备内部,损坏设备。b、试运转现场应备有必要

22、的消防设施和防护用具。c、机器入口处须按规定装设过滤网。d、试运转前齿轮、轴承等必须润滑,所用润滑油符合设计要求,加入系统时须用不小于120网目的滤网过滤。e、机器油、水路系统能满足试运转要求,f、参加试运转的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设备技术文件,并应掌握操作规程及试运转操作。(2)泵试运转泵试运转要求:a、泵试运转首先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b、泵的试运转应在其各附属系统单独试运转正常后进行。c、泵试运转前,应脱开联轴器,让电机单独运转2小时,并符合要求,且转向与泵要求转向一致。d、在有介质情况下进行试运转,试运转的介质或代用介质均应符合要求。泵试运转步骤:a、关出口阀门,启动电机:待泵

23、出口压力稳定后,打开进口真空表旋塞,并逐渐打开进出口管道上的阀门以调节流量,直到规定的压力为止,其参数见设备一览表中扬程数量。在关闭出口阀门的条件下,泵连续运转时间不应超过5分钟。b、泵连续运转4小时为合格c、泵停车:停车时,先慢慢关出口闸阀和进口真空IAO旋塞,然后停掉电动机,关闭出口压力表旋塞。泵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各固定连接部位不应有松动。b、转子及各运动部件运转应正常,不得有异常声响和摩擦现象。c、附属系统的运转应正常,管道连接应牢固无渗漏。d、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70,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80,特殊轴承的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e、各润滑点的润滑温度,密封液和冷却水的温

24、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油不得有渗漏和雾状喷油现象。f、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部分仪表均应灵敏,正确可靠。g、机械密封的泄露量不应大于1ml/h,填料密封的泄露量不应大于规定,且温升正常。3.2 室内工艺管道安装施工3.2.1管道安装工程特点:3.2.1.1工期紧、管道管径大,管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标准要求高,在施工中要严把质量关、进度关。3.2.1.2对管道材料、管道附件、阀门材料等的检验要求高,必须严格把好材料检验关,杜绝不合格品的使用。3.2.1.3管道管径大,管道焊接要求严格,严格执行焊接过程的检验制度。3.2.2施工过程检验3.2.2.1材料检验:首先检查材质证明书、出厂合格

25、证,必要时可做着色、探伤或其他检验。阀门的检验是一项更加严格的工作,严格按照阀门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3.2.2.2管子的加工检验下料划线检查 切割检查坡口加工 坡口端面的保护3.2.2.3焊接施工检查焊接方法检查 焊工资格验证焊接施工顺序检查3.2.2.4焊接部位检查外观检查 油渗检验3.2.2.5组装检查接头检查 管路检查3.2.2.6完工检查耐压试验 气密性试验3.2.2.7资料检查3.2.3工艺管道安装施工3.2.3.1施工准备阶段在开工前,组织现场专业施工人员和生产骨干对施工图中管道工艺流程原理认真学习,组织学习有关技术资料及有关国家规范、标准,认真做好技术交底,根据本工程特点制定出切

26、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会审管道安装图与建筑结构图、设备安装图尺寸是否相符,埋地管道首先要弄清工艺管线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并注意与各构筑物的关系。需要预埋,应与建筑施工紧密配合。施工进度应按施工网络和土建提供的现场条件同步进行,施工安装记录资料与施工同步。准备好各种施工用工机具,计量器具按照国家有关计量管理的规定,进行管理和使用。对焊工进行培训和焊接试验。3.2.3.2安装前的预埋工作预埋的管道在被掩盖之前,在自检合格后,报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进行隐蔽验收检查,并及时办好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手续。3.2.3.3现场测量、检验阶段将管道施工图与现场建筑、设备尺寸、管口方位进行测量、校对。针对工艺管道空间

27、布置错综复杂的特点,所有管道的标高按基准点测定,严格保证空间布置的准确性。以上测量、校对工作如生产疑义或发现问题,应及时整理,报请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院或甲方解决。3.2.3.4安装施工工艺管道施工人员必须和其他专业人员密切配合,精密施工,确保工期和质量进度,按ISO9002标准争创优质工程。材料检验a、管子、管件、阀门及管道附件应用具有制造厂家的合格证,对每批碳钢、不锈钢管子、管件,抽查检验其主演化学成分。b、钢管应无重皮、裂纹、明显腐蚀和压接不良现象。c、阀门在施工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从同型号、同规格、同制造厂家的每批阀门中解体抽查垫片、填料是否符合使用条件,抽查数一般为1%但不少于1个。

28、d、试验合格的阀门,应将内部积物排净,关闭阀门、手动阀门严禁加长力臂关闭阀门。阀门进出口应封闭并填写阀门检试记录,做好标识。管架制作安装a、根据图纸测量下料、组对、焊接、编号、使支架形式、材质、加工尺寸精度及焊接符合要求,支架制度完成后,及时进行防锈处理。b、管道安装时不宜使用临时支吊架,当使用临时支吊架时,不得与正式支吊架位置冲突并有明显标志,安装完毕后拆除。c、管道加工根据图纸要求,按标识选择材料,然后进行下料划线、切割、破口等项目的工作。下料划线1.下料划线尺寸应考虑法兰厚度、阀类长度等按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要求下料,而且要对现场情况进行实际校验。2.下料后应记入使用部位,管路号码等。切割1

29、原则上由切管机,高速切割机等进行机械切割,然后用砂轮磨光机磨光。注意切口垂直,使切口平面倾斜偏差不大于管子外径1%,且不得超过3毫米。2切口表秒应平整,无裂纹、重皮、凹凸、缩口、氧化物等,切断后应充分清楚端面毛刺、金属屑等并将端面加工干净。d、管道坡口加工管道壁厚在3.0mm以上的在焊接前做坡口加工,坡口应用砂轮机磨光机磨光,加工标准依据配管焊接施工工艺或有关规范要求。坡口加工精度、角度、尺寸应控制在配管焊接的允许误差范围内。坡口端面的保护,加工完的坡口如不立即组对焊接,其端面应予保护,命名其不产生伤痕或变形,并进行防腐处理。工艺管道预制和安装a、管道预制工作按系统单线图进行,按照单线图规定的

30、数量、规格、材质选配,并按照表明管段好预制顺序标明各组成件的顺序号。,b、合理选定自由管段和密封管段,自由管段按照图纸要求的长度加工,封闭管段应留有适当的坡度。c、预制管段内部应清理干净,暂不安装时及时封闭管口。工艺管道安装a、预制管道按管段标号进行安装。b、管道安装时,应对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划痕、斑点等缺陷。c、垫片种类主要有石棉垫片、聚四氟乙烯垫片、橡胶垫片、石墨金属垫片,其安装可根据需要或按设计文件规定,分别涂以石墨粉、二硫化钼油脂、石墨机油等涂料。d、法兰连接时,应保持法兰间的平行,其偏差不得大于法兰外径的1.5%且不大于2mm,并不得用强紧螺栓的方

31、法消除歪斜。e、法兰连接应保持与管道同心,保证螺栓自由穿入。f、螺纹法兰拧入管端时,应使管端螺纹倒角外露。g、螺栓采用同意规格,安装方向一致,紧固时应对称均匀,松紧适度。螺栓紧固后应与法兰紧贴,不得有楔缝,需加垫片,每个螺母不得超过一个。h、紧固适应度,并应有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操作人员安全。i、管道对口应在距接口中心200mm处测量平直度,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时,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但全长允许偏差均不得超过10mm。j、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加偏心垫或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斜,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k、管道上仪表取源部件的开孔和焊接在管道安装前进行。l、安装

32、工作进行时,应注意临时封闭敞开的管口,防止污物进入。m、与机器、设备连接的管道,安装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管道内部已处理干净,其焊口要远离机器设备。对于不允许承受附加外力的机器,管道与之连接及允许偏差应符合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第6.4.2条规定。阀门的安装a、阀门应经试验合格,方可安装。b、安装前检查填料是否压紧,其压盖螺栓应留有调节余量。c、安装前按设计文件核对其型号,并按截至流向确定安装方向。d、阀门与管道以法兰或螺纹连接时,应处于关闭状态;阀门与管道以焊接连接时不得关闭,焊缝应用氩弧焊打底。e、水平管道上的阀门,其阀杆及传动装置应按设计规定安装,动作应灵活

33、。f、阀门安装时不得使用强力连接,受力应均匀。管路检查在管路安装完成之后,在耐压试验以前,应根据工艺流程表及配管图进行检查。切实按工艺流程表、配管图纸进行配管、阀门、法兰、接头、螺栓、垫母等附件的检查,要符合图纸规定的材质、尺寸、压力、温度标准及工艺流程。支架、吊架等符合图纸设计,安装牢固。伸缩器应安装在图纸设计的位置上,管内流体的流向和阀门进出口方向与规定方向一致。工艺管道与设计连接完整,无漏装现象。焊接施工及焊接检验a、焊工资格从事焊接作业的焊工,应是根据焊接技术检查标准开始合格者,做到持证按等级上岗并固定焊工钢印号,去报焊口检查的可追溯性。从事工艺管道焊接的焊工,在取舍合格证后须依照焊接

34、试验方案对各种管材进行试焊,依焊接质量标准确定焊工各自的岗位。b、焊前试验对焊接所用的焊条和重要结构要作客焊性试验。对试焊条件影响质量因素的作可焊试验。对工件可焊性的保证做可焊性试验。焊接设备稳定性作可焊性试验。经过试验确定管子对接缝活动焊口、固定焊口的手工操作要求,焊接设备、焊接电流的选择,确认焊接人员的作业熟练程度和等级,以保证焊接工程质量。c、管道焊缝位置应符合如下要求:直管段上两对焊接口中心面间距,当公称直径150mm时,不应150mm;当公称直径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焊缝距离弯管(不包括压制、热推或中频弯管)起弯点不得100mm,且不得小于管子外径。卷管的纵向焊缝应置于易检

35、修的位置,且不宜在底部。环焊缝隙距支、吊架净距不应50mm;需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不得小于焊缝宽度的5倍,且不得100mm。不宜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焊接检验焊接外观质量的检查:i 合格的焊接咬边深度不超过0.5mm,每道焊缝咬边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10%,且100mm.ii I类管道焊接无咬边,II、III类焊接咬边深度不超过0.5mm,咬边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5%,且50mm.iii角焊缝外观和焊角高度符合设计规定,表面无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咬边深度0.5mm.3.3 室外给水管道及附属设施安装施工主要内容:测量放线沟槽开挖管道敷设回填夯实土方(沙)构筑物砌筑;3.3.1测量放线。严格

36、按照施工图及规范要求进行放线,经甲方和监理等有关部门验线后方可开挖,同时引出临时水准点和轴线控制桩,临时水准点和轴线控制桩设在易于观测的地点,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复核。管道中线位置和标高按优良标准控制。3.3.2沟槽开挖。开挖要根据其他工程进展情况,待管道上方杂物清理完毕后进行。由于该地段地下水位在1.52米左右,故考虑用大口井方式降低地下水位。沟槽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按设计要求。沟槽开挖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持边坡和槽底稳定,防止沟槽塌方。由甲方和监理验收合格后,落实沟槽范围内地下管线设施情

37、况并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3.3.3管道敷设。下管前复核管底标高及中线位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管基是否按规定处理。并对管材进行质量检查。下管过程中,时刻注意管道有无偏移,对接是否到位。下管后再测量核对标高是否准确无误,接口质量应符合国家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管道接口完成后,先测量核对标高和中线是否准确无误。3.3.4各种附属物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及设计图要求施工。3.3.5土方回填夯实。回填前由监理验管沟合格后方可回填,土方回填夯实严格遵照规范进行,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槽底到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含有机物及大于50cm的砖、石等硬块。回填土时注意土的含水量,以控制回填土的密实度达到或超过规范要

38、求的标准。土方回填要与管道安装相配合,边安装,边回填。土方回填要严格遵照规范执行,逐层夯实。沟槽回填应符合以下规定: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且不得损伤管道;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应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cm;分段回填时,相邻管的接茬应呈阶梯型,且不得漏夯;3.3.6构筑物砌筑。各种阀门井、支墩砌筑严格按照规范及施工图要求进行施工。3.3.7工程验收。全部工程都要由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验收。3.4 泵房内土建工程施工及配电间施工3.4.1降水工程根据施工图、平面坐标、水准点进行测量放线,验线合格后再进行基槽、基坑的土方开挖。吸水井放线完成后,根据降水需要,分别在吸

39、水井四周设大口井进行降水以保证降水效果。由于北侧紧邻水坝, 且地址土层属多层淤积层,同时用轻型井点再将吸水井及泵房基坑维护降水,以保证深、浅各水层的降水效果。降水要24小时不间断降水,保证水位在-5.0m以下,降水时间约一周后进行土方开挖,要加大护坡坡度,应保证在10.5之间。机械挖土时要控制好挖深,留1020cm厚的原图用人工清理,基坑挖好后要及时验槽打、垫层、弹线、绑扎刚进、支模、浇注底板,同时底板四周要留有集水坑,以便雨季排水防汛,同时购置4台4寸水泵备用。土方开挖时,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机械挖至槽底100200mm用人工开挖,防止超挖,超挖部分用三七灰土夯填。要做好现场留土及外运的统筹

40、工作。做到合理安排不浪费工程施工。3.4.2钢筋混凝土工程:3.4.2.1蓄水池土方开挖完成,基础垫层浇注后,弹线、绑扎底板钢筋、绑扎池壁钢筋、支模。支模高度应在池壁斜托上部300mm初留置凹槽施工缝。底板钢筋验收后,及时进行混凝土浇注,混凝土采用商混。振捣保证不漏振,支模要保证不跑浆、跑模,拉丝及拉片要有止水环,止水带,混凝土下泻要使用流槽。底板浇注完成24小时后,再进行池壁钢筋绑扎,池壁钢筋绑扎时注意预留空洞、预埋套管,要正确焊牢,必要时加锚固筋,不得在浇筑后发生位移现象。钢筋绑扎完毕后,及时验筋、支模。模板采用竹模板,外加10050方木,间距600mm,12拉丝间距为600mm,外用双排

41、架子管加固。支模要保证不漏浆、跑模。池壁支模留置施工缝应在池壁与顶板之斜托下部1020cm部位为宜,且留置凹槽。池壁浇筑完成后12天即可拆模,支顶板模板,绑扎顶板钢筋,浇筑混凝土,注意预留空洞位置。待顶板强度达到85%时,即可拆模。混凝土浇注拆模后,要及时洒水养护不少于14天。3.4.2.2配电间配电间的施工本着先基础、主体、内外墙粉刷、电缆沟、变压器基础、地坪、门窗的顺序施工,最后再刷乳胶漆墙、顶、面的顺序。砌墙、粉墙、贴面砖均符合施工规范及图纸要求。基础部分:配电间基坑挖好,及时验槽、取土样,浇注C15垫层,弹基础线,绑扎底板、地梁钢筋,预插墙柱钢筋、验筋、支模。钢筋制作、绑扎要符合图纸设

42、计及施工规范要求,钢筋垫、支撑马蹄筋要分布均匀,绑扎焊接要符合规范要求,搭接长度按Q235钢筋搭接长度35d,HRB335钢筋搭接长度44d,焊接单面焊10d双面焊5d直径搭接,接头百分率为受拉区不大于30%,受压区部超过50%要求,搭接区域应错开。做到横平竖直,分布均匀,不脱扣,脱绑。墙壁钢筋绑扎应注意预埋套管,预留孔洞工作。模板采用竹席板大模板及10050mm方木材料,底板支模应到墙壁加强筋上部1020cm处,注意预留孔洞,预埋套管,预埋件的正确位置,拉丝及拉片要防水,模板要保证在振捣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漏浆现象。混凝土采用商混浇注,振捣做到振捣密实,不超振,不漏振,做到快插慢拔,直到将混凝

43、土中的空气气泡排完为止。浇筑时注意连续作业,少留施工缝,浇注完毕及时清理撒落得石子,注意及时取试块,注意及时洒水养护工作,养护不得少于7天。基础墙壁高出地面后要及时进行四周土方回填,平整场地,以便主体进行施工。现浇框架梁、顶施工,主要注意梁底模板起拱应控制在梁长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之间,搭设满堂脚手架,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混凝土施工要注意做好试块的取样及养护工作。主体结构完成后,即可进行砌体、电缆沟、变压器基础、门窗、内外粉刷装饰施工,同时还可进行水电等方面施工。3.5 挡砂井施工3.5.1材料要求 挡砂井格栅采用我国现行的标准GB700-2006普通热轧碳素钢Q235A钢板,钢筋采

44、用25圆钢,防腐按设计图要求采用IPN8710防腐涂料,在挡砂井完成后进行内外防腐。为了缩短工期,采取先进生产工艺,在施工期间确保沉砂池水质和大堤运行安全。3.5.2技术要求挡砂井的焊接按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施工,钢板及钢筋的加工按照设计图尺寸准确截取。焊接前清除焊接部位油漆、铁锈、油污、泥土等。3.5.3混凝土支墩浇注在沉淀池最高水位与大堤交汇处构筑支墩加固,以确保虹吸管稳定,并加装伸缩器。3.5.4挡砂井建筑3.5.4.1测量定位放线测量工具准备经纬仪、水准仪、5M铝合金塔尺、50M钢卷尺等所有工具仪器必须经检定合格后方可进场。平面测量控制1本工程采用内控外控相结合的控制方法进行定位。控制

45、点设在边轴外3.0m处,以控制点向基坑内恢复轴线控制线,恢复后经检验无误后,再用极坐标法和直角坐标法相结合的方法施测量。2测量控制的精度要求剪力墙允许偏差:a轴线位移:5mm b标高:5mm c垂直度:5mm d表面平整度:8mm标高控制施工前,根据原有的标高控制点复测挡砂井标高点。3.5.4.2基坑降水及边坡支护基坑降水及围护工程施工详见相关施工方案。 3.5.4.3土方开挖a施工准备1、土方开挖期间(为缩短工期,并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考虑可采用夜间施工)照明采用活动灯架;2、机具及人员配备:水栖两用履带式挖掘机一台,自御车5台(视出土量可调整);人员:挖土司机2人,自御车司机5人,电工2人,

46、安全巡逻2人,测量工4人,力工10人。b主要施工方法:结合工程特点,本公司拟分两次开挖施工,第一次挖至设计标高2/3处,围护紧跟进行,围护完毕后进行第二层土方开挖;第二次开挖至基底标高规定处。基坑内排水:在现场及开挖后的工作面内设排水沟及集水井,开挖时也要注意留有排水坡度,以利排水。c质量安全措施开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和准备工作;设专职测量员随时控制和检查各轴线尺寸和标高;向全体职工做好地上、地下安全措施交底,不准随意挖土、弃土,保证控制桩和测量点的位置正确,不乱碰之。3.4.5.4钢筋工程a钢筋制作本工程钢筋均在加工厂制作完成,汽车运输到现场绑扎安装。b钢筋绑扎钢筋绑扎时应严格按施工图的数量及规

47、格施工,严格实行三检制度,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并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剪力墙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立24根竖筋与搭接绑牢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钢筋1)先立24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画好水平筋的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接头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横筋放在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项次钢筋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5C301级钢筋35d(30d)30d(25d)25d(20d)2级钢筋(月牙纹)45d40d35d3级钢筋(月牙纹)55d50d45d注:括号内数字为焊接网搭接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2)竖筋与

48、伸出搭接筋搭接处需绑三根水平横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要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按上表施工。3)池壁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和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垫保护层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c质量控制:主控项目: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带有颗料状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定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格规定。钢筋对焊接头的机械性能结果

49、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一般项目: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3.4.5.5模板工程a模板组拼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拼装要求详见表4-1。拼装的精度要求一览表 表4-1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1两块模板之间拼缝12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13模板平整度24模板平面尺寸偏差3b模板定位当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

50、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根据轴线位置放出墙柱截面位置尺寸线、模板500 控制线,以便于墙模板的安装和校正。c模板的支设模板支设前用空压机将楼面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所有内侧模板必须刷油性脱模剂。d挡砂井底板模板1 施工缝水泵房及消防水池外墙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底板以上300mm 处,300mm 的墙体与底板同时浇筑。2 剪力墙吊模底板以上300mm 外剪力墙与底板同时浇筑,采用木胶合板吊模,模板下面采用“L”形钢筋焊接在底板上层附加筋上,以固定模板位置,防止模板跑位。集水坑等用木胶合板和木方制作成筒模,钢筋绑扎完成后,用塔吊将筒模吊到安装

51、部位安装,在混凝土浇筑前压上配重,防止上浮。e挡砂井竖向模板1 墙体模板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底板面向上300mm 处,混凝土浇筑完后剔凿软弱层到坚硬的石子。外墙采用15mm 厚木胶合板50100、100100 木方配套穿墙螺栓(12)使用。木模板使用前模板表面清理,涂刷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竖向内背楞采用50100 木方300,水平采用48 钢管600(起步200mm,以上400mm 间距,其余间距600mm),外加248 钢管600 竖向背楞间距600mm。加固通过背楞上打孔拉结穿墙螺栓600,用钢管+U 托上中下三道进行600 加固以保证其稳定,外墙外侧模支顶在坑壁(支顶

52、处加木方垫木)。外墙和临空墙用12 对拉螺栓带止水片,端头带小木块限位片,以防地下水沿对拉螺栓渗入墙内(见图4-2)。对拉螺栓水平间距同双钢管竖楞,竖向间距同48 钢管水平背楞间距,最下面三道对拉螺栓两侧加双螺母。支模后,要求木工班组和工长及质检员认真检查支模质量情况,填写好模板安裝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明确责任。外墙上放出阳角控制线以及弹出楼梯起、止步线及墙体500 线,并经专业工程师验收合格。2安装外墙外侧模时,必须严格控制外模错台现象。外墙模板拼装详见附图。3按墙体500 控制线安装模板,在底层混凝土强度不低于7.5MPa 时,开始安装,安装上一层模板时,利用下一层外墙螺栓孔挂三角平台

53、架。f 墙体模板施工注意事项(1)混凝土浇筑速度对模板侧压力影响较大,施工中,混凝土分层浇筑,浇筑速度不大于2m/h。(2)拆模时,混凝土强度遵照GB50204 有关规定,不得提前松动对拉螺栓,根据天气、温度掌握、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后即可拆模,但不得超过时间过长。(3)拆模时,不得使用大锤,以防止模板碰撞墙体开裂及损坏模板,如拆除困难,可用撬棒从模板底部撬动。(4)模板起吊时,保证模板与墙体的距离,防止模板碰撞墙体。(5)模板堆放时要保证模板倾角为7080,不得将模板堆放在施工层上,防止模板在风荷载作用下倾覆。模板堆放地要平整,不得堆放在松土上及坑洼不平处。g 模板工程的冬期施工模板在支设前必须

54、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刷涂脱模剂,不得粘有杂物或冰雪,然后采取塑料布等覆盖措施以便提高模板所处的环境温度。h模板拆除1 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2 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表5-1)。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3 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

55、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拆墙模板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i竖向模板受力计算墙模构造:采用15mm 厚木胶合板现场拼装,竖楞采用50100 木方,间距为300mm,外楞采用2483.5 钢管,间距最下为400mm,其次为500mm,以上600mm,对拉螺栓采用M12,水平间距为600mm。3.4.5.6砼工程本工程采用商品泵送砼,现场设汽车泵一台。作业准备混凝土运输墙砼浇筑与振捣养护工艺流程:

56、a作业准备: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到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剪力墙根部松散混凝土已剔掉清除。b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自砼运输车卸出后,用砼泵车泵送至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灌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 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浇筑完毕的时间(min)混凝土强度等级气

57、温 ()低于25 高于2530120 903090 60 注: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定。c混凝土浇筑:本次砼浇筑采用一次浇筑成型的施工方案。池壁的混凝土浇筑:池壁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池壁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不留施工缝。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约为12min且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

58、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d质量标准:主控项目: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质量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职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设计有沉降缝的结构,其宽度必须符合

59、设计要求。一般项目: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允许偏差见下表:现浇框架混凝土允许偏差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单层多层高层框架1轴线位移柱、墙、梁85尺量检查2标高层高105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全高30303墙壁截面尺寸+8-55尺量检查4墙壁垂直度每层55用经纬仪或吊装和尺量检查全高H/1000且不大于20H/1000且不大于305表面平整度88用2m靠尺和楔型塞尺检查6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557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55 注:H为柱、墙全高。e成品保护: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冬期施工在已浇的楼板上覆盖时,要在铺的脚手板上操作,尽量不踏脚印。f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塌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