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77017326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0.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第二部分 语言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英语语音知识教学。(单选/简答/教学情境分析)第一节 语音教学-(拓展)语音教学的现实性目标 连贯性(consistency):发音要流畅自然。 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发音要让听者理解。 交际有效性(communicative efficiency):发音要能帮助说话者有效传递其想要表达的内容。一、语音教学的内容(一)语音层次的语音教学 1.音标教学:采用“听-看-模仿-正音-辨音-拼读”的步骤和方法 2.读音规则教学: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和单词的重读规则。(二)语流层次的语音教学 1.句子重音(s

2、tresses of sentences):表情达意,节奏和语调的基础和骨架。 句子重音规律:在非强调句中,实词重读,虚词不重读 2.节奏(rhythm):一系列音节所持有的轻重、长短、快慢的现象。 3.意群和停顿(sense group and pause) 4.连读和失去爆破(liasion and loss of plosion) 5.语调(intonations):升调、降调、升降调、降升调、平调。二、语音教学的原则(一)准确性原则 accuracy :语音教学的首要原则。(二)长期性原则 long-term development(三)综合性原则 comprehensiveness:

3、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四)针对性原则 pertinence(五)趣味性原则 interest(六)交际性原则 communication(七)真实性原则 authenticity三、语音练习方法(一)发音练习1.认知练习(perception practive):培养辨认和区分不同语音的能力。(1)使用最小对立体(using minimal pairs)(2)排列顺序(which order)(3)判断单词的异同(same or different)(4)找出不同的发音(odd one out)(5)补充完整(completion)2.产出练习(production practice)

4、:培养发出清晰可理解的语音的能力。(1)听并重复(listen and repeat)(2)填空(fill in the blanks)(3)造句(make up sentence)(4)运用有意义的语境(use meaningful context)(5)使用图片(use picture)(6)绕口令(use tongue twisters)(二)重音和语调练习1.使用手势(use gestures):拍手2.使用声音(use the voice):提高音量3.使用黑板(use the blackboard):画线、彩色粉笔、改变字号第二节 词汇教学一、词汇教学的内容(一)意义(meanin

5、g) 1.外延意义(denotative meaning) 即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字面意义、词典中 2.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 同一个单词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意义 e.g.dog:loyalty(二)词汇信息(basic information) 词性(part of speech)、词缀(affixes)、词的拼写(spelling)、发音(pronunciation)、 词法规则(lexical rules)、句法结构(syntax structures)(三)用法(usage) 搭配(collocation)、短语(ph

6、rases)、习语(idioms)、风格(style)、语域(register)(四)策略(strategies) 调控策略(controlling strategies):属于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资源策略(resource 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 记忆策略(memory strategies)、活动策略(strategies for organizing activities)二、词汇教学的原则(一)词汇选择原则1.所选词汇必须是经常出现的词汇2.所选词汇必须能够用于其他活动3.所选词汇应具有一

7、定的代表性(二)系统性原则展示词汇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性,化机械记忆为理解性记忆。系统性主要关注词汇的形音练习、形义联系、结构联系、语义和用法联系等。(三)文化性原则(四)呈现原则词汇的呈现应坚持直观性、情景性和趣味性。(五)运用原则给学生创设具体运用词汇的条件和语境让学生使用词汇,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对词汇意义的理解,掌握词汇的用法和功能。三、词汇教学模式(一)PPT模式1.呈现 presentation:教师借助实物、图片、视频、行为等方式呈现单词的意义和用法。2.练习 practice:通过匹配、替换、表演、猜测、词汇接龙等练习活动,训练和巩固所学词汇。3.测试 testing:设置语境运用

8、所学词汇,或者设计活动了解学生对词汇音、形、义的掌握程度。(二)TBLT模式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重点:利用词汇完成阅读、听力和写作的任务1.呈现:通过呈现使学生了解单词的意义和用法。2.任务:在完成听力、阅读或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充分使用单词。3.展示作品:小组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听力、阅读和写作作品。4.评价与练习: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主要是观察新学词汇的使用情况。四、词汇教学方法(一)词汇呈现方法1.意义的呈现通过实物、动作、手势、图片、定义、构词法、上下文、表格、图表、翻译、问答、语义图、信息沟等方式来进行2.结构和用法的呈现举例、解释、同义词、反义词、上

9、下文、问答、结构图3.策略的呈现向学生介绍策略或演示如何使用策略。常见的策略:归纳、推理、类比、猜测、记笔记、查词典等(二)词汇巩固方法1.贴标签 labeling2.找不同 spot the difference3.描述并画图 describe and draw4.记忆游戏 memory game5.单词串烧 use word series6.单词宾果游戏 word bingo7.词语联想 wor association8.找同义词和反义词 find synonyms and antonyms9.词语搭配 word collocation10.归类 categories(三)词汇记忆策略1.

10、语境中记忆-教学环境和自然环境-课文是词汇记忆非常有效的语境。2.联想记忆(1)相似、对比与包容联想(2)话题联想(3)横向联想和纵向联想横向联想指根据单词共现搭配功能所进行的联想。纵向联想(相同结构、相同句法功能的词汇有替换关系)3.词典辅助记忆(1)选择与学习水平相适应的词典(2)先结合上下文或构词法猜词,然后带着疑问去查词典(3)获取词汇的意义,有关词汇的搭配、语法模式以及语用等信息。第三节 语法教学一、语法教学的内容1.语言形式/结构 language form/structure:包括词法 morphology、句法 syntax2.语意 language meaning:语法形式或

11、语法结构的意义3.语用 language use:语言在上下文活着语篇中的功能二、语法教学的原则(一)系统性原则要求语法教学要依据教材中的语法系统进行(二)交际性原则尽可能地创设交际性语言环境,将语法规则内化为真实的交际能力(三)综合性原则1.归纳与演绎相结合,以归纳法为主,演绎法为辅2.隐性与显性相结合,以隐形教学为主3.语法与听、说、读、写活动相结合(四)激励性原则注意动机的激发和兴趣的培养(五)变化性原则在活动组织、话题选择、语法展示手段等方面要多种多样。三、语法教学方法(一)演绎法 the deductive method教师首先直接讲解语法规则并举例说明,然后让学生进行各种替换练习、

12、句子练习等训练。(讲解清楚,易于理解;但学生对教师依赖性比较强,学到的语言知识也容易遗忘。)(二)归纳法 the inductive method教师让学生首先接触含有语法规则的语境,然后根据上下文的信息归纳出语法规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使学生理解语法适用的语境、所表达的含义以及所承载的功能,有助于分析能力和注意力的培养;但学生必须能够主动学习,愿意动脑筋,否则会对规则印象不深,难以巩固)(三)指导发现法 the guided discovery method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帮助下,通过观察语境中所呈现但目标语法,在真实语境中发现更多含有目标语法的句子,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归纳,总结出

13、语法规则。四、语法练习方法(一)机械性练习 mechanical practice强调语法的准确性。替换操练 substitution drills, 转换操练 transformation drills(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二)意义性练习 meaningful practice目的:通过操练能在一定情境中用英语表意。 看图片编对话、根据提示翻译句子。通常在机械性练习结束后进行意义性练习(三)交际性练习 communicative practice以交际为目的的意义输出或理解。 讲故事、情景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第四节 语篇教学一、语篇及语篇教学的概念discourse 从功能上来说,相当

14、于一种交际行为。语篇由一个以上的句子或语段组成,各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有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浏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的印象,然后提取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二、语篇的分类会话语篇(口语课,口语化、生活化,难度水平较低,常用表达较多)段落语篇(阅读课/语法课,书面化、正式化,通常会有一些生词)三、语篇教学的功能及特点(一)整体性效能将对语篇的整体把握放在教学任务的首要位置。1.其整体性效能通过知识迁移来实现;2.其整体性效能重在应用能力的培养。(二)

15、预测性特点进行大胆预测、推断与检验,在语篇预测的同时加快阅读的速度,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三)图式化构建图式是一种心理认知结构。 是促进语篇整体理解的有效方式,能够密切新旧知识的关系,形成新的知识链。四、语篇教学方法(一)整体教学法要抓中心、小标题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纵观全文结构和内容。如,常见的英文写作模式:introduction(present situation)background information - topic sentence - body(supporting detail) - short summary - opinion(prediction) - conc

16、lusion(suggestion/solution)- recommendation(calling for action)(二)线索教学法5w+1h(what when where why who how),以时间顺序(chronological order)展开阅读(三)背景知识介绍法加深学生对材料的领悟,从而有益于启迪他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激发起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四)段落提问教学法1.关于主旨的提问形式(is mainly about/main idea/purpose/best title)2.关于文章细节的提问形式(5w+1h/not true/right ord

17、er)3.推断式的提问形式(implies/suggests/tone/inferred)4.关于作者观点的提问形式(believes/thinks/according to the author)(五)讨论教学法设疑并正确引导,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把握观点。促使学生自由、大胆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辩证观。把教学放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创设交际表达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第四章 英语语言技能教学(单选/简答/教学情境分析/教学设计)第一节 听力教学一、听力教学原则(一)注重过程与注重意义相结合(二)听力教学与其他技能教学相结合听说结合、停写结合、听读结合

18、(三)分析性的听和综合性的听相结合分析性的听以词、词组、句子为单位,注重细节内容的理解;综合性的听以语篇为单位,注重整体内容的把握(四)确定听力的适当难度选择真实语境中的话语;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难度与学生的水平相当二、听力教学模式1.自下而上的听力教学模式 bottom-up model在听力理解之前,安排适当的听力技能的训练已经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2.自上而下的听力教学模式 top-down model激活背景知识,组织学生对所要听的材料内容进行预测。3.交互式听力教学模式 interactive model听力教学的理想模式,不仅可以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又能克服文化障碍,有助于深层次理解

19、所听材料。三、听力教学过程(一)听前阶段(pre-listening)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他们已有的图式(schemata)、向学生展示话题、教关键词或句型以及基本技能训练为主要目标。方式:介绍相关背景知识;用图片、影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供少量词汇或相关问题,让学生预测内容;提出开放性问题,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视听手段,扫清语言和文化障碍。(二)听中阶段(while-listening)信息理解和技能培训方式:笔录主要信息;设计决定情节发展先后顺序的题目;信息转换、图文转化、行为表现;泛听主旨,精听细节。泛听extensive listening:让学生初步听材料并

20、回答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基本信息,如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精听careful listening:通过听课文,再把文章的内容感知一遍,同时可以加深对文章细节内容的深入了解。 练习:filling in blanks/true or false/questions/forms语言任务:由易到难,泛精结合。(三)听后阶段 post-listening通过听后说、听后写、听后填空、听后进行创造性的语言输出等方法,以进一步欧提高听力及其他技能。形式:回答就细节提出的问题;开展对话、角色扮演和辩论等活动;设计对信息进行扩展和添加后文的任务;完成相关写作练习。四、听力基本技能及教学活动1

21、.辨音能力 discrimination-识别不同的音素 identify the different phonemes-标柱重音、节奏、意群等 mark stress, rhythm, meaning group,etc-模仿 imitate-重复 repeat2.交际信息辨别能力 recognizing communicating signals-听并圈出信息 listen and circle the information-听并选出适当信息 listen an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information-听并匹配释义 listen and match the

22、 explanations with the information-听并讨论 listen and discuss3.大意理解能力 listening for gist-选择恰当主题 select the appropriate topic-构思内容梗概 create a synopsis for the listening material-主题匹配 match the topic4.细节理解能力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填写图表 fill in the diagram-判断正误 choose true or false-回答细节问题 answ

23、er specific questions-根据听力材料给句子排序 put sentences in order according to the listening material-就关键点提问 ask questions about the main points-听完故事给图片排序 put pictures in order after listening to stories-匹配 matching task-听写 dictation-画图 draw pictures-表演 act out5.词义猜测能力 word-guessing-就相关单词短语进行提问 ask questions

24、 about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listening material-词语替换 check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word meanings by substitution-根据语境进行提问,帮助学生了解关键单词 ask questions on context and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arget vocabulary-分析词汇结构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vocabulary-分析材料语流 analyze the flow of the listening ma

25、terial6.推理判断和预测能力 inferring and predicting-判断说话人的意图 judge the intention of the speaker-判断谈话者之间的关系 jud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of a conversation-判断说话人的态度 judge the attitude of the speaker-预测下文 predict what the material is going to say next7.记笔记能力 note-taking-听写填空,复合听写 spot dictation,c

26、ompound dictation-填写图表 fill in the diagram-填写表格 fill in the table第二节 口语教学一、口语教学原则(2013下半年简答)(一)平衡准确性与流利性原则fluency 强调意义的完整表达;accuracy 强调语言形式的正确使用。(二)以语言意义为中心的活动原则学生的注意力应集中在语言意义(language meaning)而不是语言形式(language form)的使用上。(三)情景化原则 contexts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历的话语情境;适当创设跨文化交际的情境。(四)信息沟原则 information gap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设

27、计出各种各样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口语活动,更有效地引发学生开口说话,让学生之间交流真实的信息,在交流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o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五)激励性原则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开口说英语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怕错的心理。 表扬/宽容(六)发展口语策略原则策略主要包括:具体谈话中引出话题(initiating a conversation)、维持交谈(maintaining)、转移(changing)与终止话题(ending a conversation),也包括引起注意(getting attention)、表示倾听和理解(offe

28、ring understanding)、插话(interrupting)、回避(avoiding)、转码(decoding)、释义(paraphrasing)、澄清(clearing misunderstanding)、求助(asking for help)等。二、口语教学模式(一)3P模式1.呈现 presenting:以对话形式呈现口语内容和相关的语言结构与会话信息。 解释、举例、示范表演。2.练习 practice:句单位的操练和控制性语篇单位的配对或小组练习。3.产出 production:给学生创造机会将学到的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融入已有的知识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二)TBLT模式采

29、用交际会话的方式,使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来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1.任务前(pre-task):任务呈现和任务准备2.任务中(while-task):完成任务的过程3.任务后(post-task):任务的反思和评估三、口语教学活动(一)控制性或机械性活动(controlled or mechanical activities)1.结构化活动:阅读、背诵、模仿、重复等2.类交际活动:以结构为主的对话编对话、分角色阅读、复述等(二)半控制性或半机械性活动(semi-controlled or semi-mechanical activities)1.识别活动:通过询问识别不同的图片或匹

30、配图片2.发现活动:通过提问发现故事或图片的顺序,寻找丢失的信息。3.重组活动:A通过询问B重组图片、模型和故事的顺序4.解决问题:例如根据火车时刻表提出最佳路线(三)开放性或创造性活动(open or creative activities)角色扮演、辩论、问卷访谈、小组讨论、即兴演讲等拓展:组织成功的口语活动应该注意的主要事项(2016上半年简答)1.要符合口语活动设计原则2.设计丰富多彩的口语活动3.口语活动要体现全员参与性第三节 阅读教学一、阅读教学原则(一)读写结合,以读带写原则(二)泛读和精读结合原则(三)分层阅读原则第一层次(略读),第二层次(寻读)泛读的基本技巧,有助于纠正学生

31、逐字逐句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英语语感。第三层次(细读),第四层次(研读)精读,有利于深化语言知识,操练常用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篇鉴赏能力。(四)不同文体,不同教学方法原则(五)真实阅读,流畅阅读原则二、阅读教学模式(一)自上而下的模式 top-down model重视背景知识的导入,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对文章的下文进行预测,然后阅读、检验、修订自己的预测、进行新的预测。 突出pre-activities(二)自下而上的模式 bottom-up model从字母、到单词,到句子,逐个进行解码从而理解全文。看重词汇教学,缺乏高层次的理解。(三)交互作用的模式 interactiv

32、e model比较科学三、阅读教学过程(一)读前阶段(pre-reading)阅读的导入阶段/准备阶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组织学生预测文章内容,介绍相关话题的背景知识,在语境中呈现新词,扫清阅读上的语言和文化障碍。(二)读中阶段(while-reading)理解文本并在阅读中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活动:略读了解课文大意,寻读捕捉具体信息,划分课文结构,将事件排序,回答事实性问题和推理性问题,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推测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文章的深层寓意等。(三)读后阶段(post-reading)根据所读内容开展一些评价性或应用性活动,口、笔头巩固阅读成果。活动:复述大意、讨论、辩论、角色扮演、讲

33、故事、讲述个人经历、缩写、仿写等。四、阅读基本技能及教学活动(一)略读 skimming:快速浏览阅读,了解文章的大意。步骤:1.读起始段和结尾段 2.读其他段的主题句 3.浏览信息词活动:阅读后给出标题、阅读后匹配标题、阅读后撰写概要、话题匹配等(二)寻读scanning:快速阅读,查寻特定的细节内容可利用:1.关键词 2.标题或图表 3.版式及印刷特点活动:在规定时间内查找要求的具体信息、信息图表填充、选择填空、补全图片信息等。(三)猜测词义 word-guessing:通过上下文以及所了解的词汇结构的一些知识来推断词性和词义。方法:1.根据定义线索 2.利用 同义词和反义词 3.利用构词

34、法(四)预测 predicting: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等线索,对文章的主题、体裁、结构以及相关的词汇进行预测。1.对文章主题和体裁进行预测,可以借助文章饿标题2.对结构的预测(篇章层次、段落层次、句子层次)(五)推理inferring:透过字里行间领悟言外之意及作者的语气、态度。注意事项:1.忠于原文 2.注意遣词造句的特点和倾向 3.由同一已知事实可推出不止一个正确的结论。(六)识别代指关系 recognizing the reference(是一种语篇连缀手段)e.g. it, he, them, that, these, those第四节 写作教学 一、写作教学原则(一)模仿性与应用性

35、相结合原则(二)重过程与重结果相结合原则对写作成品来说,结果评价多于过程评价。但对于作为过程的写作教学,过程评估尤为重要。(三)写作与听说、阅读有机结合原则(四)学习性写作和交际性写作相结合原则二、写作教学模式1.重结果的写作教学模式 product-oriented approach注重写作成品,一稿写作2.重过程的写作教学模式 process-oriented approach将写作内容与过程并重。由写前准备、打草稿、同伴或者小组编辑、修改组成。几经易稿。3.重内容的写作教学模式 content-oriented approach强调写作内容的丰富性,主张通过不同渠道收集素材。三、写作教学

36、过程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creating a motivation to write2.头脑风暴 brainstorming 开展议题活动,各抒己见,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游泳的信息并形成思路。3.绘制思路图 mapping帮助学习者在记录的同时整理出各项相关内容的关系结构。4.自由写作 freewriting不关注太多语法或拼写问题,培养流利写作的能力。5.写提纲 outlining文章要围绕话题写哪些部分,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什么。6.写初稿 drafting7.修改:自改与互改 editing:self-editing and peer-editing自改要注重文章的意思和结构互改符合新课

37、程所倡导的合作、交流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在写作教学中的实际运用。8.修订 revising教师进行指导9.校对 proofreading把作文的最终稿交上去之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完成校对。10.开会 conference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谈论其作文。学生多的话,可以给全班学生开会,指出常犯错误以及优秀范文中的优点。进行鼓励而不是批评,保护学生自尊。四、写作教学策略(2016下半年教学情境分析)(一)加强英语语言输入(词汇、语法、阅读)(二)加强基础写作训练(句单位的写作训练和语篇层次的写作训练,包含遣词造句、撰写段落、布局谋篇等技能技巧)(三)强化英语语言思维五、写作练习

38、形式(一)控制性写作 controlled writing在语言上进行控制,包括抄写copying、填空filling、完成句子completion、句型转换transformation等,其答案是唯一的。(二)指导性写作 guided writing1.段落写作(描写性、记叙性、说明性、议论性段落)2.摘要性写作3基于调查问卷的写作4.应用性写作(三)交流性写作 expressive writing1.随意性写作让学生意识到英语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和带来的成就感。2.叙述和描述细节拓展:写作教学活动中连贯性训练的形式和意义主要形式:句子重组(时间

39、顺序、空间顺序、重要性顺序、一般到具体顺序)短文填空(衔接与过渡的方法和手段)第三部分 教学设计第一章 教学要素分析(体现在教学设计里,不会直接考察)第一节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一)高中英语教材的编写意图(二)高中英语教材的编写特点1.广泛性 2.思想性 3.时代性二、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三、教材的使用建议1.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改2.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3.拓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4.调整教学顺序5.调整教学方法(1)依据教材的设计特点选择教学方法(2)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3)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4)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5)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任

40、务型教学法)6.总结教材使用情况第二节 学情分析一、学生的认知特点1.注意力(注意的发展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强的主动性)2.记忆力(机械记忆仍起作用,理解记忆的运用越来越强)3.思维能力(从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转化)4.想象力(创造性成分的增加和理想的形成、发展)二、学生的现状分析(一)起点能力分析1.分析学生对已经具备的英语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2.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合理定位起点教学。(二)学习现状分析目前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以学习成绩为主导2.缺乏英语学习环境3.学生的词汇量贫乏4.学习的方法不当三、学生的学习需要(一)学

41、习需要及学习需要分析1.学习需要: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他们所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2.学习需要分析:通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学习需要分析的重要性:让教师与学生的时间、精力及其他资源被充分有效地利用,以此来提高整个教学效益。(二)学习需要分析的内容分析和研究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进行学习需要分析的重要环节。分析1.教学目标 2.起点分析 3.教学策略 4.教学方法 5.教学内容 6.教学效果(三)学习需要分析的基本步骤1.规划。确定分析对象、选择分析方法、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选择参与学习需要分析

42、的人员。2.收集数据。要考虑样本的大小和结构。3.分析数据。根据经济价值、影响、某种顺序量表、呈现的频数、时间顺序等对分析的结果予以优化选择和排列。4.写出分析报告。概括分析研究的目的;概括地描述分析的过程和分析的参与者;用表格或简单的描述说明分析的结果;以数据为基础,提出必要的建议。第二章 英语教学设计(教学情境分析、教学设计)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一、教学设计的定义二、教学设计的原则1.目的性 aim:一堂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2.多样性 variety(2016下半年简答):语言输入材料、输入方式、教学安排以及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以便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3.灵活性flexibility:

43、在教学设计中设计额外的教学活动或设计更多的活动选择,以便能够让教师在真正的课堂上应对突发状况。4.可习得性learnability:教师为课堂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难度要在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之内。5.联系性linkage:在教学设计中,课堂的每一个教学步骤都是互相联系的。第二节 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的确定(2015下半年教学情境分析)课堂的检测和评估应按照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五个目标在不同阶段的达成作为标准。(一)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高中英语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是英

44、语课堂教学所追求的三维目标的具体实施。(二)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1.根据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2.根据学生实际设定教学目标3.设定具体的、可测量的教学目标4.设定过程和结果统一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的表述(2015下)(一)明确表述形式1.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2.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二)明确目标行为的主体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预期描述,是以学生为目标主体的,判断教学有没有效果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三)预设的教学目标要具体要避免笼统地培养学生具备某种能力,应把教学目标落实到具体要求或具体某项技能上来。(四)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1.

45、态度内容,即态度的认知成分2.情感体验,与一定的态度活动联系在一起。(五)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梯度化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针对全体同学的,但是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是不同的,因此教学目标设定要梯度化。第三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含义教学重点是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的重心所在,是构成每个教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教学难点是指那些结构复杂抽象、教师较难讲清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那部分知识、技能与方法。(一)从学科知识系统来看教学重点指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二)从学生的学习需要来看(三)从文化教育功能来看教学重点是指那些对学

46、生有深远教育意义和功能的内容,主要是指终身受益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方法。二、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依据(一)课程标准(二)学生的学情1.认知困境:学习新知识时缺少一定的基础知识做铺垫或对旧知识掌握不准确、不清晰,使学生陷入了认知的困境。2.知识的正负迁移:对新知的负迁移作用压倒了正迁移作用。3.复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需要多节课时、循序渐进才能完成。(三)教材内容要明确教材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突出教学重点1.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主次分明2.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3.板书要突出重点4.针对教学重点布置习题(二)突破教学难点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

47、问题症结和难点实质,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自学语言多角度地启发学生,使之产生多方联想二有所感悟。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尽快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中找到新知识的位置,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第四节 教学情境的创设一、教学情境的含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依据,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以形象为主题,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二、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一)价值性原则创设教学情境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真正为教学服务,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基本标准价值。(二)开放性原则开放是自主的前提,自主式开放的体现。(三)生活性原

48、则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四)区别性原则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五)趣味性原则要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六)学科性原则要依据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相关。(七)品味性原则要追求高雅而不庸俗,幽默而不低级,生动、精彩的描述,引人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三、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一)教学设计预设情境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1.学生的认知基础 2.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 3.学生的认知能力情况 4.学生认同程度及想法 5.实际可能出现的问题(二)教学过程创设情境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2.运用活动创设情境3.运用语言创设情境语言情境是创设情境教学的最

49、基本、最常用的方法。4.运用问题创设情境5.运用生活素材创设情境6.运用实物创设情境上述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教学设计预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探索新知、突破语言难点得以有效运用和实现。拓展 教师课堂上创设语境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1.创设语境要有针对性2.创设语境要有趣味性3.创设语境要贴近生活4.创设语境要有可操作性第五节 教学过程的安排 teaching procedure(教学环节 2013下半年教学情境分析)一、热身环节 warming-up学生在学习新语言知识之前复习已学到的知识或者通过教师设计的情境复习旧知识,激活与本节课教学重点密切相关的已有知识、技能、能力,为新语言学习做铺垫。

50、二、课堂导入 lead-in教师通过已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到新知识学习。温故知新,讲故事、播放视频音频、展示图片。目的:指向作用;激趣作用;铺垫作用注意事项:简洁性(45分钟里35分钟);针对性;趣味性三、新知呈现 presentation把课文内容(新知识)呈现给学生。四、课堂操练 practice活动的设计要有目的性、灵活性、挑战性、全面性和参与性五、巩固拓展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不仅仅重视语言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拓展与提升。 通过任务型活动六、总结与作业布置 summary and homework(一)总结:让学生明确

51、本节课的课后复习巩固目标与重点。(二)作业布置:教师要注意全面性与个体性的结合以及实用性与创新性的结合。备注:口语课、语法课:3P模式;听力课、阅读课、写作课:PWP模式第六节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第四部分 教学实施与评价第一章 教学实施(单选/简答/教学情境分析)第一节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一、常规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1.黑板、粉笔直观地呈现语言;为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和交际操练提供简单的提示根据板书的内容和结构:(1)线索式:根据教学内容,用关键词为板书主线进行的板书设计。(2)提纲式:按顺序对具有纲目作用的教学内容要点进行板书。(3)表格式:用表格呈现重点内容或课文的篇章结构。(4)流程式:用

52、文字、线条、关系框图等将分散的相关知识或内容按流程顺序进行排列。注意:不宜使用太复杂的板书;教师不宜长时间背对学生书写;不能占用太多时间。2.直观教具教学挂图、实物、图片、卡片、模型等有利于把英语与其表达的意义直接建立起联系,减少教学中的母语翻译。3.电教媒体录音机、投影仪等。跟读课文、展开听力教学;节省板书时间、保证远处同学也能看清。二、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由两种以上媒体组合使用的信息处理系统。更快捷、高效,能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率;为师生语言交际提供了更大的思维空间,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多边互动提供了便利

53、条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二节 教学方法与技巧一、新课导入的方法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了解教学意图和教学任务,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一)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新课,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了旧知识的新起点,为新语言材料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二)背景知识导入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深刻领悟新材料,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教人、教文化、教语言一体化。(三)直观导入法呈现具体形象的声音、图像,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高中英语教学中常见的导入方式。(四)话题导入法增加学生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调动学生训练知

54、识技能的积极性,为练习新知识技能提供了平台和手段。(五)故事情节导入法强烈的吸引力,巧妙的悬念设置,丰富的语言环境导入常用方法之一。二、语言呈现的方法(一)利用真实情景呈现直接引起学生兴趣,给学生的印象更深刻。(二)利用肢体语言呈现传递、感染、调控、激励学生。(三)利用直观教具呈现把上课的重点内容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建立起对新语言项目的初次印象。(四)利用电教手段呈现感染学生情绪,视听说相结合,呈现新课的效果更显著。(五)利用问答呈现创设呈现新知识的语境,使新、旧知识过渡自然,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建立起一种相互渗透的纽带。(六)利用故事呈现使

55、学生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中就可以感知和接受新的语言项目。(七)利用游戏、角色扮演呈现唤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活动,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亲身体验语言、运用语言。(八)语言描述法教师有意识地渗透所要呈现的新语言项目,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的语言项目。三、课堂提问与反馈技巧(一)提问的作用和功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注意或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并思考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检查学生的理解,促使学生回忆具体知识或信息,有助于教师提供练习与反馈机会,组织或指导学习(二)问题的分类1.封闭性问题 closed questions: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回答时只需借助再认或再现。开放性问题 open questions:有许多不

56、同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2.展示性问题 display questions:教师已经知道答案或者答案能在相关工具中找到,用于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字面理解。参考性问题 referential questions:真实性问题,教师不知道答案或者教师所提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目的是让学生发散思维,获取更多信息。3.布鲁姆的分类法 Blooms taxonomy问题类型:知识性问题 knowledge questions;理解性问题 comprehension questions;应用性问题 application questions;初级层次的认知问题,有直接的、明确的

57、、无歧义的答案分析性问题:analysis questions;综合性问题 synthesis questions;评价性问题 evaluation question高级认知问题,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回答。(三)课堂提问策略1.有效提问影响有效提问的因素: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学生对于不同问题的喜好、教师所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等待时间、教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馈以及问题的梯度。2.提问的原则(1)预先了解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目标,明确提问的目的(2)问题的表述应具体、清楚、准确(3)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4)问题应能有助于学生就重要概念之间建立联系(5)问题应具有层

58、次性(6)注意把握提问的节奏,提问的顺序应具有逻辑性(7)提问方式应富于变化(8)在学生回答之前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适当增加等待时间,35秒)(9)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应做出中肯、积极的反馈(10)当学生不能很好地回答问题时,教师应重新审查题目是否清楚,必要时概述问题,或者提供线索,启发学生想出问题的答案。(四)教学反馈的阶段以及特点1.复习检查阶段有针对性的复习练习,为新课的学习热身,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复习检查性反馈2.探索新知阶段(1)情绪反馈:良好的情绪,课堂气氛和谐(2)肢体反馈:(3)问答反馈:难度大、智能性高个别回答;探究和合作性问题小组回答;易理解、难度小的内容集体回答

59、(4)讨论反馈:同学间可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取长补短,在讨论中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深化和升华。3.巩固深化阶段合作探究学习反馈;作业反馈(五)教学反馈的原则1.教学反馈要有目的性2.教学反馈要体现层次化3.教学反馈要体现参与度4.教学反馈要有启发性5.教学反馈要有激励性(六)教学反馈的方法1.口头反馈:教师直接改错;启发学生自己改错2.书面反馈:用于课后对学生作业或者测试提供的书面评价符号或者是评语3.非语言反馈:教师通过声音、表情、目光、手势、姿态及距离等非语言因素给学生提供的信息。四、教师纠错技巧(一)纠错策略适时纠错/采取宽容态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纠正或同伴纠正(二)纠错方法1.直接纠错

60、explicit correction:用于旨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而进行的机械操练或侧重语言精确输出的各种练习中。(1)直接的明示纠错You should say./No, you shouldnt say that.(2)委婉的明示纠错e.g. S:I have a glass of milk and some bread. T:you have or you had? 2.间接纠错 implicit correction(1)重复法 repeat:要求学生重新回答Once more./ Pardon./ Repeat, please.(2)重述法 reset:先进行部分肯定之后用正确

61、的语言重述学生的表达e.g. S: I have a glass of milk and some dumplings. T:Oh, thats nice, you had a glass of milk and some dumplings, did you?(3)强调暗示法 pinpoingting:教师重复学生的话,有意重读和拖长出错部分的发音或用升调e.g. S: I have a glass of milk yesterday. T:You have a glass of milk yesterday? S:Oh, I had a glass of milk yesterday.五、课堂总结技巧(一)课堂总结的作用1.归纳总结整理、复习、巩固所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