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 污染防治普查技术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6996460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 污染防治普查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 污染防治普查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 污染防治普查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 污染防治普查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 污染防治普查技术方案(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heating, ventilation, and other factors. Spacing between buildings to meet the specifications required by increases for green buildings, ventilation is good. (2) technical measures for energy-saving instructions: 1) roof: insulated roof. Optional overhead insulation layer of insulation or planting t

2、he insulating layer. 2) Windows: building on each floor above ground 80mm, beam with full aluminum window, to lighting, and ventilation. Public location lighting control using energy-saving for buildings to extinguish the switch in order to achieve energy-saving effect. Lighting and lamps using high

3、 efficiency energy-saving fluorescent lamps, using energy-saving quick-start ballasts or electronic ballast with low harmonic content, in order to achieve energy-saving effect. 5) use water-saving equipment and appliances. Using the closed flush valve, automatic faucets and energy-saving washing tan

4、k, etc,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invali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water. 6) water recovery and reuse. 7) seepage, leakage-proof measures of water supply system. Accessories such as the water supply network for sanitation, must conform to the standards, improve durability, p

5、revents leaks, to achieve the water-saving effect. Unit 3, energy managemen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and institutions,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electricity, and clear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for preventing running, running, drip, leak, improved energy-saving effect. The seventh chapte

6、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site environment this project is located in XXXXXX, a beautifu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no polluting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good, suitable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II, and prepared according to 1, and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nvironmenta

7、l protection method 2,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Ordinance (State 1998253,) 3,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provides (country meter word 1986002,) 4, and on further do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of points vi

8、ews (country ring 1993015,) 5, and environm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GB3095-1996) II level 6, and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standard ( GHZB1-1999) c class 7, the environmental noise of urban area standard (GB3096-93) two class 8, of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GB8987-1996) clas

9、s 9, three of the construction noise (12523-1990) follow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oals, and effectively safeguard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forma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cycle. Evacuation

10、 lighting: in 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and the channel provided with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技术方案 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是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基础性工作。为了确保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规范有序的总体原则,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农科教发20123号),农业部关于天展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的通知(农科教发20124号),财政部关于下达2012年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财建2012164号)和农

11、业部办公厅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工作安排和总体技术规定的通知(农办科201246号),结合青海省普查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普查目的通过此次普查,可摸清我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基本情况,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提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明晰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布、特征等基础信息,开展产地安全等级划分,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为产地安全现状管理服务。2、摸清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及其周围环境污染历史与现状、农业生产有关情况以及自然、社会经济状况等,开展农

12、产品产地安全区划,为科学设置国控点,开展动态预警监测,及时掌握产地安全变化动态提供科技支撑。为实施产地安全动态管理服务。3、对初步确定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区,全面准确掌握污染现状,为制定污染修复方案,选择修复技术、方法、措施、材料等提供依据,同时为评估污染修复效果提供背景资料。为减少或消除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服务。4、对可能存在的禁产区划分试点区,全面准确掌握污染现状,为制定禁产区划分试点方案、插值分析、加密监测、边界确定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二、普查目标1、收集和登记基础信息资料,采集并制备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土壤,建立土壤样品库和产地安全质量档案。2、组织检测机构分析检测采集

13、的土壤样品,确保检测工作按期完成,并开展分析质量控制工作。3、提出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分级报告和图集;提出农产品产地分级管理规定。4、提出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产地安全区划报告和图集。5、提出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国控点设置方案和点位管理规定,制定农产品产地例行监测工作制度和产地安全预警管理办法。并为省控点设置提出指导意见。6、收集、整理和录入各类基础资料和检测数据,建立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安全数据库和产地安全信息管理系统。7、开展重点污染区登记,对重点污染区实施备案管理。8、按照上级普查机构的要求及时上报各类资料和数据,并配合上级机构开

14、展各种与普查相关的检查、审核和评审等工作。三、普查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一)技术路线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调查进一步确认区域类别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含点位设置方案)普查技术培训与考核踏勘布点(点位调整)样品采集(GPS定位,一律选择WGS 84坐标系)样品分析(实验室分析质控)数据库建设数据统计与处理产地安全评价及等级划分产地安全区划国控点设置建立土壤样品库和产地安全质量档案图表绘制总结报告。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路线: 注:图中产地安全等级划分的“适宜区”、“警戒区”、“污染区”仅为暂定的产地分级管理名称,最终确定的产地安全等级数量及名称,以专家系统中相关规定为准。(二)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

15、见下图:四、普查年度、对象与范围(一)普查年度普查基准年(资料):2010年。(二)普查对象与范围普查对象:农产品产地土壤(含耕地、园地)。在我省全部农产品产地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检测。普查范围:全部农产品产地(自留地除外)。以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为重点普查区域和其它农产品产地为一般农区普查区域。五、普查内容与方法(一)普查内容1、土壤及增加采集的农产品:检测铅(Pb)、汞(Hg)、镉(Cd)、铬(Cr)、砷(As)等5种污染物总量,同时测定土壤pH值,重点区域须收集或测定阳离子交换量(CEC)、土壤有机质数据。2、资料收集:详细调查、收集、整理农产品产地安全质量状况、污染

16、源、农业生产、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等历史和现状资料,并结合土壤样品采集对采样点位资料进行详细登记。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有:(1)历年来农产品产地土壤、农灌水体、农区大气、农产品监测结果及污染超标情况等;(2)农产品产地及其周围环境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排放、处理情况等;(3)农业生产情况。包括农作物布局、主要农产品种类及产量、耕作制度、农用化学品使用、农业生产管理措施等;(4)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地质、土壤母质、土壤类型、理化性质、肥力状况、背景值、行政区划、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耗等。必备基础图件:乡镇边界的行政区划图,土壤母质分布图,土壤类型图,土地利用现状图,

17、农业综合区划图,工业污染源分布图,水系分布图,地形图等。其它图件:土壤质地图、土壤有机质分布图以及相关遥感影像等。(二)普查方法1、不同类别区域确认的原则(1)工矿企业周边农区的进一步确认。该区是指,历史上较长时间或据现实状况,因为某个或某些(若干个)污染企业由于污染治理不当,致使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直接或间接进入农产品产区,并造成或可能造成(虽无数据支持,但怀疑超标的,应当列入)产区土壤和/或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在近30年内有超标,且面积超过500亩的区域(指初步确认的工作区域,而非通过监测之后最后确认的污染超标区域)。该类区域应该指明企业或企业集群名称。国务院批转环保部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18、十二五”规划中提及的“138个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区域” 应从环保部门获取本地区相关重点防控区区域范围,逐个确认是否属于“工矿企业周边农区”。同时,对于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提及的“具有潜在环境危害风险的4452家重金属污染排放重点防控企业”,应从环保部门获取企业名单,逐个确认这些企业周边是否有农产品产地。有农产品产地且面积超过500亩的,列入本次 “工矿企业周边农区”,进行调查;没有的,做出排除说明。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或企业集群名称、污染排放及治理情况,区域的地点、范围、面积、农业生产及自然、社会经济等情况(参见工矿企业周边农区确认登记表)。(2)污水灌区确认。该区是指,历史上

19、较长时间或据现实状况,因为引用工业污水、城市下水道污水、或因污染致使鱼虾基本绝迹等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水体灌溉,造成或可能造成(虽无数据支持,但怀疑超标的,应当列入)耕地土壤和/或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在近30年内有超标,且面积超过500亩的区域(指初步确认的工作区域,而非通过监测之后最后确认的污染超标区域)。该类区域应当指明所用灌溉水体名称。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污灌水体名称、污染物来源、水体污染状况、灌溉历史、污灌方式等,区域的地点、范围、面积、农业生产及自然、社会经济等情况(参见污水灌区确认登记表)。(3)大中城市郊区确认。该区是指,按照行政区划所确定的省会和地市级城市郊区,因为使用城市混合污

20、水、垃圾、污泥、农用化学物质等,造成或可能造成(虽无数据支持,但怀疑超标的,应当列入)产区土壤和/或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在近30年内有超标,且面积超过500亩的区域(指初步确认的工作区域,而非通过监测之后最后确认的污染超标区域)。对于污染超出或小于行政区域范围的,应当按照实际污染情况扩展或缩减列入。该类区域应当指明行政区域名称。对于居住人口多、工业企业发达的县级城市的郊区,符合上述情况的,也可列入本次调查的“大中城市郊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郊区行政区域名称、使用城市混合污水、垃圾、污泥、农用化学物质情况,区域的地点、范围、面积、农业生产及自然、社会经济等情况(参见大中城市郊区确认登记表

21、)。以上三类重点区类别认定,视主要污染原因决定。其优先顺序是: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一般说来,对于有数据支持,发现土壤和/或农产品超标的,均应列入此三类重点区中。对于无数据支持,怀疑超标的认定,可从污染事故发生、群体反映等方面予以考虑。有污染事故发生、群体反映较多的,则应当列入此三类重点区中。对于在2008年的污染普查中,有与本次要求不符的,应当按本次要求重新认定。全部三类重点区一律按本方案要求重新填写登记表。关于三类重点区的冠名,应当反映出地点和区域类别特征。对于已经被社会认可接受名称,则继续沿用,不做更改。(4)一般农区的确认。上述三类重点区之外的农产品产地,皆认定为一

22、般农区(参见一般农区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统计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主要农作物种类、产量、播种面积、复种指数、耕作制度等;商品基地类别、优质农产品产区、标准化示范区等;成土母质及土壤分类情况;土壤肥力及有机质、pH、质地、CEC等;农用化学品投入情况等。以上各类区域确认登记表,经各省级农业环保站汇总后,装订成册,作为原始档案留存,不得随意丢弃,并上报项目执行组1份备案。2、青海省三大区域的确认依据全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技术方案中对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和一般农区的确认原则及方案中安排我省采样任务量,在2010-2012年度青海省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监测的基础上,针

23、对青海省农田污染特点,综合考虑青海省工作生产布局,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我省农产品产地的重点区域,确定工矿企业分布较多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和乌兰,甘河工业区(湟中县),为工矿企业周边地区,面积2.8万亩;确定西宁市郊区(含大通县城区)周边为大中城市郊区重点区域,面积20.1万亩;确定以西宁至民和段湟水河及其支流作为我省污灌区重点采样区域,面积17.1万亩,具体包括:湟水河(西宁市至民和县段)、北川河(大通至西宁段)、沙塘川河(互助至西宁段);除以上重点区域外的农田均认定为一般农区,面积773万亩。3、三大重点区域确定的依据工矿企业周边:该区为我省主要工矿企业生产基地,主要有盐化工业、石油化工、铝业

24、、碱厂、有色金属冶炼等,主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苯芘丙、氨气、氮气及重金属类,历史上较长时间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直接或间接进入农产品产区,区域以污染源半径5公里范围内耕地为重点采样区。污灌区的确认:该区历史上较长时间,因为引用工业污水、城市下水道污水、因污染致使鱼虾基本绝迹,有灌溉水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记载,区域以水体沿岸5公里范围内水浇灌耕地为重点区域。大中城市郊区:该区按照行政区划所确定的省会和地市级城市郊区,因为使用城市混合污水、垃圾、污泥、农用化学物质等,以西宁周边5公里范围内,西宁至大通县城区、西宁至多巴接壤地带、为大中城市郊区重点区域。(三)普查任务及点位布设1

25、、任务总量在全部农产品产地范围内,按照三类重点区域和一般农区布点采样要求,2012年-2014年期间青海省共采集5067个土壤样品,其中重点区域2667个土壤样品,采样面积40万亩,一般区域2400个土壤样品,采样面积773万亩,总采样面积813万亩。2、布点要求(1)样点布设在具有乡镇边界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图上进行;(2)布点在全辖区范围内统一安排,每个乡镇至少布设3个采样点;(3)三类重点区域和一般农区一次安排,统一布设;(4)工矿企业周边,以污染源半径5公里范围内耕地区域每150亩布采样点一个。污灌区,以水体沿岸5公里范围内水浇灌耕地每150亩布采样点一个。大中城市郊区,以西宁周边5公里

26、范围内,西宁至大通县城区、西宁至多巴接壤地带每150亩布采样点一个,以西宁周边5公里范围内,西宁至大通县城区接壤地一般区域根根据土壤类型1500-4000亩布采样点一个。布点最小单元为500亩(指工作区域面积)采样量见表13、布点密度原则(1)工矿企业周边农区、大中城市郊区、污水灌区三类重点区域,每150亩布1个点;(2)修复示范区和禁产区划分试点区,每50亩布1个点;(3)一般农区在余下的点数中安排。各乡镇布点密度按照蔬菜基地、商品粮基地、大宗农产品生产区、水果基地及其它农产品产地的次序依次递减。4、布点程序确认本辖区内三类重点区域以及一般农区中蔬菜基地、商品粮基地、大宗农产品生产区、水果基

27、地及其它农产品产地的面积和范围按照本方案具体确定各个类别区域的布点密度计算确定各个类别区域的布点数量相对均匀地落实采样点位位置踏勘确定采样地块样品采集。5、布点采样方案按照监测采样总任务要求,根据本地区三类重点区域和一般农区区域类别确认结果,按照点位布设要求,制定本土壤采样布点采样方案报项目执行工作组审核。重点区域农产品样品采集主要根据每乡镇布点3个的原则进行样点分配。同时,提出采样点位分布图和三类区及一般农区采样数量要求,明确采样任务分工。6、采样批次设置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样品分三批采集,第一批和第二批集中在三类重点区域,第三批则集中在一般农区开展样品采集工作。7、方案论

28、证根据本地区农产品产地的实际情况和以往工作基础,制定本地普查实施方案,并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持进行专家论证,报农业部相关部门审定。8、普查培训按照全国普查培训进展情况和培训内容,结合本地区普查实施方案,组织对本地区人员进行培训。普查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培训技术规程、解读技术方案及采样技术、采样质量控制、采样点的设计与布置、调查表格填写,资料收集与使用技术,数据库建设与信息统计、制图、GPS的操作与使用技术等。培训将按工作进度要求逐步展开,分期、分批、分类进行。所有参加普查各关键岗位人员均必须参加培训,所有培训必须进行考核。全部工作实行考核合格上岗制度。9、采样队伍建设各县以县级能源站为依托,

29、经培训后承担土壤样品的采样工作,每县建立两支由2-4人组成的采样小分队,全省共需组建采样队伍60支,人数控制在140人以内,每个采样队配置GPS1-2台,数码像机1-2台及相应的劳保防护用品,并落实交通工具,确保采样工作的顺利开展。2012-2014各年度所列的项目县应在当年完成所下达的采样任务,并完成土壤样品处理工作(5目尼龙筛),所采样品经规范编码和整理后应随同调查表(一式三份)原件一起报送到省农科院土肥所。由省能源站和技术合作单位负责完成样品的送检工作。2014年度安排采样任务主要集中在一般农区,由于路程偏远,点位相对较少,技术力量相对较弱,由省能源站委托采样或组织专业小分队完成本年度采

30、样任务。10、踏勘采样踏勘采样综合考虑我省农业生产季节等因素,分批进行。踏勘采样前统一采样工具、器材、设备、资料等。踏勘采样由熟悉县、乡情况的农技人员当向导,依据采样方案点位设置要求,制定出采样区域的点位设计方案,点位设定要明确到地块(名称),在采样现场修正GPS定位数据并提取现场影像资料,以乡镇或有明显地物做为出发参照起始点,在GPS上操作航迹导航,并在GPS上保留航迹,采集耕层土壤样品。一般采样深度020cm。采集样品根据地块地形,路径以方格法、梅花点位法、S状法、平行法为主,一个样点至少取3-5个样,用四分法量取2公斤样品,同时现场填写“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点位登记表”,1个采样点填

31、写1张。本表以县为单位汇总后,装订成册二份,送省级农业环保站原始档案留存,不得随意丢弃,并上报项目执行组1份备案。附表中的 “乡(镇)基本情况调查表”,1个乡镇填写1张。此表由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县农业环保站组织填写。本表必须在2013年6月底前填写完毕,加盖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县农业环保站公章后报到省农业环保站。各省级农业环保站应将本表以县为单位汇总后,装订成册,作为原始档案留存,不得随意丢弃,并上报项目执行组1份备案。附表要求的“县域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表”,1个县填写1张。此表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农业环保站组织填写。本表必须在2013年6月底前填写完毕,加盖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省

32、农业环保站公章。省级农业环保站应将本表以省为单位汇总后,装订成册,作为原始档案留存,不得随意丢弃,并上报项目执行组1份备案。(四)样品分析及数据审核1、样品分析样品检测单位应当具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合格资格,并通过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审核的检测机构承担。确定由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青海省土壤分析检测任务。土壤样品分析方法序号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方法来源1Pb Cd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2Pb Cd Cr王水回流消解 原子吸收法NY/T1613-20083Cr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NY/T1121.12-2006HJ491-20094As Hg原子荧光法GB/T221

33、05-20085Pb Cd Cr As等离子发射/质谱法(ICP/MS)报批稿6有效态Pb CdDTPA提取 原子吸收分光度法GB23739-20097pH离子选择电极法NY/T1377-2007NY/T1121.2-20068土壤CEC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1121.5-2006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的测定(同样适用酸性土壤)NY/T295-19959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测定NY/T1121.6-20062、数据审核测试数据校验根据全国重金属普查方案中相关要求执行。(五)数据库建设1、数据录入和资料归档按照项目统一提供的软件录入所有采样点的数据,待以后导入专家系统软件中。

34、项目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资料,一律按将来农业部规定的数据资料管理方法归档保存。2、专家系统软件本次普查,将建立以县为基本行政单元的专家系统。该系统包括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和数据字典等,既可用于县级范围的数据资料处理,亦可汇总形成省级和全国范围的数据资料库。专家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常规统计与分析、专题数据挖掘、综合评价方法、产地安全区划方法、禁产地划分等,软件还将提供各种报表和系列制图方法。六、普查实施阶段普查工作从2012年10月开始,至2016年6月结束,分为普查准备阶段、样品采集与分析阶段、汇总统计阶段、总结验收阶段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10月12月)成立普查机构,落实经

35、费,广泛动员,统一思想,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对普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各阶段工作顺利进行。具体来说:1、成立由农牧厅、财政厅、环保厅、国土厅、水利厅、测绘局等部门组成的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青海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可再生能源指导站负责组织实施全省的普查工作。同时,成立由农牧厅、农科院、省农产品质检中心和省生态能源站有关人员组成的专家小组。要求各级农牧主管部门抽调人员设立相应的工作组,负责本辖区的资料收集、样品采集和制备工作。2、确定省农科院土肥所为项目合作单位,具体负责参与技术方案的编制、项目培训、资料收集整理、数据分析,档案管理、图件制作、建立数据

36、库、样品库建设、普查报告的编制等项工作。3、编制普查工作经费预算,并积极向有关领导和财政部门积极汇报,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落实配套经费。4、根据国家的技术方案和要求,编制青海省普查实施方案及相关方案,并报上级部门或普查机构批准。5、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和产地农产品监测网络,购置GPS(MG711)、各类采样和制样器械,印刷各类普查表格和样品标签,并发放至各县(市)调查和采样小组。6、组织召开全省普查工作启动会,广泛动员,统一思想,并对普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7、2012年11月开展普查技术培训工作,内容包括普查技术方案、实施方案、样品采集和制备技术、质量控制、各类普查表格的填报要求等,并进行考核,做

37、到所有参加普查各关键岗位人员均参加培训,全部工作实行考核合格上岗。8、2012年12月,收集整理各类相关数据资料,组织各市、县填报乡(镇)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县域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表。第二阶段:样品采集与分析阶段(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样品采集分析按两年半(2012.102014.12)安排,一次性采样分析,按区域逐步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2012年1112月,对工矿企业周边污染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污染区、一般农区进行进一步调查确认,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工作区域,并填报工矿企业周边污染农区确认登记表、污水灌区污染确认登记表、大中城市郊区污染确认登记表和一般农区主要农作物

38、种植区域统计表。2、2012年10月,制定布点采样方案和普查技术方案,并由省农牧厅主持进行专家论证,最后将通过专家论证的方案提交上级普查机构专家组确认和批准。3、2012年10月2013年6月,由各市、县工作组组织踏勘采样和样品制备,省普查办公室负责进行技术指导和工作质量核查,并建立土壤样品库。4、2012年10月2014年12月,逐批开展样品分析工作,市普查办公室负责进行监督,组织承担检测任务机构参加上级普查机构组织的各类能力验证,并不定期开展质量核查工作。第三阶段:汇总统计阶段(2015年112月)本阶段主要完成资料整理和建立档案、数据录入工作。具体安排如下:1、2015年1月,开展资料整

39、理、档案管理和数据录入培训。2、2015年13月,完成全部数据资料录入、上报工作和土壤样品库及产地安全质量档案建立。3、2015年412月,完成数据资料汇总、统计、评价、产地安全分级、区划、国控点设置、图表制作、技术总结报告编写等工作。4、样品库的建设:安装SMCP-CS001型移动式密集型书架一套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16月)完成工作总结报告等全部工作,接受总结验收。七、普查经费筹措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1031.69万元,其中2012年174.80万元、2013年284.46万元、2014年168.98万元、2015年403.45万元。2012年财政部下达专项经费109万元。

40、2012年申请省财政配套68.8万元,2013至2015年省财政配套资金根据中央财政下达资金量后申请。2、工作安排2012年工作涉及6个单位,项目实施主要以海东地区民和县、乐都县、平安县和互助县4县为主。2013年工作涉及共17个单位,项目实施主要以西宁四区三县、海西五个县,海东二县14个县为主。2014年工作涉及共17个单位,项目实施主要以海北四个县、黄南二个县、海南五个县、果洛一个县、玉树三个县15个县为主。2015年工作涉及2个单位,主要为项目汇总、总结、图件制作、报告编写、样品库建设等。八、项目分工1、青海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可再生能源指导站为项目主持单位。负责项目组织、协调及各级专家、专

41、业会议的组织和项目的实施,负责组织各调查县境内人员技术培训及土壤样品采集调查、资料收集工作。2、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肥所为项目合作单位。负责土壤样品的处理、分析、保存,分析整理数据,图件编制,专业报告的编写等工作,配合省能源站做好各县调查人员的培训工作。3、各调查县生态能源站为项目的支持参与单位。负责组建专业调查队,按照普查技术规范及普查方案组织专业人员经培训后负责调查、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调查表格的填写工作。4、项目设备采购。按政府采购办法规定执行。项目经费按项目分工进行拨付。九、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是一项系统工作,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为了搞好该项工作,我省由省农

42、牧厅有关领导挂帅,相关处室分管领导具体抓,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狠抓落实。2、经费保障。各级农牧业主管部门要对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协调争取财政配套普查经费,严格普查经费使用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定期审核,确保经费完全用在普查工作上。3、强化质量管理。在省普查办公室中设立质量监督组,负责按照全程质量控制实施方案的要求,在调查、资料收集、方案制定、监测点布设、样品采集、制样、样品分析、数据录入等各个环节严格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普查工作的整体质量符合国家的要求。 evacuation instructi

43、ons lighting. Nineth, organiz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organization structure XXXXXX Government, under Dean room, staff room, storage room, dormitory, dining room, bathroom, toilets, medical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activities, and so on. Second,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labor force and XXXXX

44、X rural homes for employees training establishment for 6 people, of which: 1 people, President, medical staff 1, catering Manager 2, nursing 2, restaurant management and nursing personnel from social recruitment of staff with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all employees must be formal training beforeh

45、and. The tenth chapter,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in XXXXXX,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work for the project area, unit construction leading group was formed, responsible for procedures and project planning, design, approval and implementation. 1, the unif

46、ied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funds, financial independent statements, accounting, money used strictly according to plan, and accept th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the higher authorities. Strict financi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no crowding and diversion to prevent the violation occurred. 2, arra

47、nging funds, active, full, firm to carry out prior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ork. 3,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XXXXXX rural homes for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the quality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funds, implementation of major heads have overa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48、 project legal pers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4, strictly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to implement supervision system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hiring qualified supervisory units and personnel, supervision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strict time limit, quality and funding level. 5, strict c

49、onstruction project completion acceptance system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lifetime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Second, the progres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1,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he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ust strictly follow the capital construction

50、program. From feasibility study to project delivery, is divided into five phases, the preliminary work phase, design phas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phase, construction phase and project acceptance phase.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eriod of 6 months, starting from the beginning of June 2012 to be com

51、pleted in December 2012, feasibility studies completed in early April 2012, end of May 2012 construction design, project bidding. From the beginning of June 2012 to start the construction, December 2012 completion, input for that month. All phases of the work are as follows: early stage pipeline of

52、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 setting up a project management; financing; select the survey and design units. Design-building site survey and23青海省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普查点位设计表类别州、市(地区)县(区)乡镇数(个)耕地面积(亩)重点区域面积(亩)一般区域面积重点区域采样量一般区域采样量重点区域西宁市城东区258334900933330(大中城市郊区)城中区1283816001238110城西区1788264001482430城北区2554325140502

53、923416大通县20814373101000713373673222湟中县1592470661000863706407268湟源县92741952096025323514079重点区域海东地区平安县82985862000027858613387(污灌区)民和县2260666338000568663253177乐都县1935158210000025158266778互助县19104279513000102979587320重点区域海西州格尔木市4864198000784195324(工矿企业周边农区)德令哈市414482560001388254043乌兰县4626046000566044018

54、都兰县827113040002671302783甘河工业区540004000270茫 崖100大柴旦1422842281冷 湖00一般区域海东地区化隆县19515457515457160循化县918828118828158一般区域海北州门源县12571807571807178祁连县7363723637211海晏县6379483794812刚察县510578710578733一般区域黄南州同仁县1110759710759733尖扎县9585715857118泽库县71001000河南县500一般区域海南州共和县11438027438027136同德县516311516311551贵德县71844

55、9718449757兴海县713511413511442贵南县6418365418365130一般区域果洛州玛沁县81551550班玛县914059140594甘德县700达日县1000久治县600玛多县400一般区域玉树州玉树县9524905249016杂多县842420称多县729873298739治多县600囊谦县1011426111426135曲麻莱县600合计8463668130009400000773000926672400 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采样任务分工各乡镇分批点位分配类别州、市(地区)县(区)乡镇数(个)2012年2013年2014年重点区域(大中城市郊区)西宁市城

56、东区233城中区111城西区143城北区250大通县20895湟中县15675湟源县9218重点区域(污灌区)海东地区平安县8220民和县22430乐都县19745互助县19406重点区域(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海西州格尔木市478德令哈市483乌兰县458都兰县8110甘河工业区1027茫 崖10大柴旦11冷 湖0一般区域海东地区循化县160化隆县58一般区域海北州门源县12178祁连县711海晏县612刚察县533一般区域黄南州同仁县1133尖扎县918泽库县70河南县50一般区域海南州共和县11136同德县551贵德县757兴海县742贵南县6130一般区域果洛州玛沁县80班玛县94甘德县7

57、0达日县100久治县60玛多县40一般区域玉树州玉树县916杂多县80称多县79治多县60囊谦县1035曲麻莱县60合计84636618022501765附表 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 省(区市) 地区(市州盟) 县(区市旗)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点位登记表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共 页第 页点位编码基本农田是/否采 样地 点 乡(镇) 村(屯) 组GPS定位北 纬东 经所 属区域类别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一般农区土地利用现状水田或旱地水田/旱地土壤采样采样深度cm农副产品采 样样品名称(可食部位)土类名称农产品1亚类名称农产品2成土母质农产品3主要农作物种 类农

58、作物1农作物2农作物3农作物4常年单产(kg/亩)点位所代表的种植面积(亩)采样点位示意图 北采样地块面积亩现场采样记录:采样地块承包人:校对人 记录人 采样人 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省(区市) 地区(市州盟) 县(区市旗)乡(镇)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共 页第 页乡镇名称总人口人农业人口人土地面积总面积万亩耕地面积万亩耕作制度农田土壤基本情况主要土类名称主要亚类名称主要土种名称土壤pH范围地力等级范围有机质范围g/kgCEC范围cmol(+)/kg土壤质地农业部10级按卡氏9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总产值(万元)工业产值(万元)农业产值(万元)种植业(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主要农作物种类农作物1农作物2农作物3农作物4农作物5播种面积(亩)单产(kg/亩)纳入国家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种类基地名称基地1基地2基地3基地4总产量(吨)商品率(%)三品一标情况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地标农产品播种面积(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