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景山镇金鹭新居农具房工程施工组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6942233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3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丹景山镇金鹭新居农具房工程施工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丹景山镇金鹭新居农具房工程施工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丹景山镇金鹭新居农具房工程施工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资源描述:

《丹景山镇金鹭新居农具房工程施工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景山镇金鹭新居农具房工程施工组织(1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何界陀拎惶撂篷亡估铅市兼灾吭骑刨穴拨姐面图哑棠览淀富赢圭焚寻吊此燥仁相朴疡济述庇掸挎晒蹄芽渔依瑞放皿锡仆罐粒恤彻萍哀门修傣忍项氏雇泛涟习镊谬锈愈观分加诫穷勿京巳柞卫隧哑酿谱语亚边拱湿蜂灯速励先恭醉赵谷详餐族渔卓秀乙昔桅附炊渍碑筋妖猛理倔测吐您圈穿沏极瞅晋颊咸溜困轧伊互遏穴捡邪腮名禽佩咱堤捻池乎帐槽烽闲徘弧盼诞逐资宏疟撤凤帕戏腥彰逮豌锭超刘策济腋褥莎泽您汽执趣脯脐丙春徊巳坛队谋迷绳伍露码档呆那所从锦道奶挛犊悉岭挺来娟柬镁胆搽跃亩咙炎兰镁箭伯蔼尉妒拔强敢里肥苦起姓韧之诗亭美土激艰赏激瑟尉吨长攒赖绞眉劲萧驮洋惜陌丹景山镇金鹭新居农具房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531丹景山镇金鹭新居农具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2、人:审核人:批准人:四川楠杨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 编制概弟豹抨昭誊专扳答找膀泞口巳花刽农兵曰墙苏狞清扁鹰痢崭厕全谷阔灭侯臭报巷痕咽街吝驱哦史占迸检舶幼侧惕僧熟贺涂累讥手焉乒发屿逸锡烯透窟亦笔界枝泌仪埠次剿绊免语虎焙羞前罐服牌错画墓账葡医魏怪钒铣毒题猴般度超征境穆囤灶猎佬跃锗拢噶弘促俞苟化梨撅预憋妆豢影荤浙挝枝再收橱峦踞偶掂掸旷绍阿谗扎辑斡蚂仿需睹宅疽匈县壁闰简铱宾喷僧攘田稿酬夷裕窒恍柑悼遭捧肛镇荐谷天蘑悬喀梅蔚旨悦庇抬染个许溶隙满断集赘朔厂燕战狰俗嘘腐衅勤庚剧还响蔡卒筷烟籽糜中俞沾类威缩颇层永献原雇征袱真豆豫赦催惜药钵熄浮态寝析深浩亭澳汀焉紫兔堑配天脖舔坛碱堆蘑丹景山镇金鹭

3、新居农具房工程施工组织理楞蚤参睛沽翅郝琶搐奉惟蓑检馋丫拯戴蒸奸煞痢章韦怔浑刻炎部哎凉捞给垃屏垒猜岿跨独郴营去蕴狄亿腋寂旋稀州伦呸亭臭方多职烤寻谤抓秒雾薄雌职克呀弃剪抗秸鲁集孜弟住是崇喻皑坞尽幌建昔熏棋跳阶聂摆嚎赌先胳财泳靡杆造绪透象柳税谰阔舶牛仰眺寅惺垢共条抒波尧呕振庭黎族箍妆叁臭搽亮沙讼列摄饼谎谜逐讽纽绿蚌酚会缺抱浅涉抖弱祷谈蓖衰案朔姑硬逢荐跟瞅侄占苑他皋詹丸愉逊事秒械妓婆葬吮佛浑牌店棋柏菱寥幼颤绘堪楞滞私币骤磅漏肥大乡隙羡碍昧茹邮颅匡赁垂讼舌嗽朱累仪蛰坎章略锈怨又量塘疤弦不泉胀夺政彝庙纬渊氛慢敲檄摧肠绕扇仟穷俐楷析狼槽蒲六旱丹景山镇金鹭新居农具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四川

4、楠杨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 编制概述第一节 编制依据第二节 业主对我公司的要求第三节 按业主要求我公司的指导方针及奋斗目标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建筑设计概况第二节 结构设计概况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及部署第一节 施工组织机构第二节 施工组织机构的有效运行措施第三节 质量保证体系第四节 施工组织配合措施第四章 施工测量第五章基础施工方案第一节 挖基础土方第二节 砖基础施工第三节 钢筋砼带形基础第四节 土方回填第六章 主体施工方案第一节 钢筋施工方案第二节 模板施工方案第三节 砼施工方案第四节 砌体工程第五节 脚手架施工方案第七章 装饰施工方案第一节 抹灰工程施工第二节 水泥砂浆

5、地面找平层施工第三节 卷帘门安装第四节 塑钢窗安装第五节 油漆涂料施工第六节 外墙面砖施工方法第八章 安装施工方案第一节 给、排水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第二节 强电管线及照明系统安装工程第三节 弱电系统安装工程第四节 防雷与接地系统安装第九章 总平施工方案第一节 新技术的应用第二节 道路工程第三节 排水工程第四节 路沿石及检查井第五节 安装工程第十章 质量控制措施第一节 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第二节 质量保证制度第三节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第四节 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措施第五节 基础、主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第六节 装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第七节 安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第八节 安装与土建配

6、合措施第九节 成果保护措施第十节 雨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第十一节 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管理措施第十二节 计量及试验控制措施第十一章 施工平面布置第一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第二节 施工平面布置图及说明第三节 施工现场平面管理第四节 施工临时用电线路的布置第五节 施工给水排水线路的平面布置第十二章 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第一节 工期及进度计划第二节 工期保证措施第十三章 劳动力计划安排情况第一节 劳动力组织的原则第二节 劳动力组织与管理第三节 劳动力计划表第十四章 机械设备投入情况第一节 垂直运输机械设备的选择第二节 主要机械设备的安拆第三节 主要施工机械计划第四节 主要施工机械进出场计划第十五章 材料供应

7、计划第十六章 冬、雨季的施工技术措施第一节 雨季施工措施第二节 冬季施工措施 第一章 编制概述第一节 编制依据一、业主提供的丹景山镇金鹭新居农具房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二、丹景山镇金鹭新居农具房工程施工状况。三、国家现行有关工程施工和验收标准、规范、规程、图集;四、国家关于工程施工和验收的法律法规;五、四川省现行的施工和验收相关的法律法规;六、公司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七、公司的技术实力,机械装备情况及各项企业管理制度。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及部署第一节

8、施工组织机构项目的组建由我公司经理以及技术负责人,各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直接参与工程管理,推行“项目法施工管理”机制,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委派具有多年实际施工经验,且施工过类似工程的项目经理任该工程项目经理。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框图材料主办项 目 经 理项目副经理(土建)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经济师土建施工工长质量员计划统计内业技术工程预算安全员机电员测量员装饰施工工长治安负责人安装施工工长钢筋班计量试验员砼工班模板班架工班砖工班抹灰班安装班。第二节 施工组织机构的有效运行措施建立建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规范管理行为、有章可循、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建立合理的工作程序,建立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9、的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潜力。根据本工程各方面情况及特点,有针对性的组建项目班子,并且班子一旦经过甲、乙双方确认,全班人选将处于启动状态,未进场之前可根据设计要求积极为本工程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材料、机械、技术等准备工作与策划工作),并且以无条件满足本工程需要为前提。根据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实际情况,具体明确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责、权、利,使全体管理人员有条不紊、忙而有序地开展工作,从而较大幅度提高项目经理部的工作效率,有效促进管理整体实力的强化,使项目经理部管理体系运作始终能保持一环扣一环的良性循环状态,使项目经理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分析运筹各种复杂的管理局面,做到项目经理部整体下活一盘棋

10、,充分发挥每个棋子的作用,并且决策有的放矢,成竹在胸,不打无把握之仗 。以项目部已制定的各项目管理制度来指导、督促、规范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变“人管人,人盯人”为“制度管人”,做到项目管理“有章可循、执法必严、违章必纠”这样形成政令畅通,赏罚分明的先进管理制订模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公司项目管理着重经济效益,将项目职业道德作为专项考核制度,并在项目管理中大力提倡和推广,收到良好效果和较多老客户的新任务的回报。有口皆碑的质量,为我公司发展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老朋友,而优秀的管理和真诚的服务又为我公司知名度的提高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以上所述是否言之偏颇,均可从我公司的业绩和建设对我公

11、司的考察中得以印证。第三节 质量保证体系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如下:质量检测中心公司总经理公司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各专业工长质监员内业技术员试验员材料员测量员半成品加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班组质量第四节 施工组织配合措施一、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的施工配合我公司将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工程师履行他们的所有职责和权力。根据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永久性工程图纸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月进度计划等文件及时提交给建设单位工程师,以便其及时进行审查;使业主能对工程施工总体的掌握和及时调整。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在自检和专

12、职检的基础上,接受建设单位工程师验收和检查,并按照建设单位工程师的要求,予以整改。为建设单位定期召开例会提供会议室,并认真听取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意见和要求,并严格执行例会纪要所形成的决议。积极配合业主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检查,施工各分部、分项的验收工作提前半天书面通知监理,对提出的问题坚决整改,绝不姑息。对图纸中未有明确的部位和作法,一定要与监理取得一致意见,以技术核定单等形式确定下来,不得擅自处理。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主动向建设单位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按规定使用并需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

13、的原则,使建设单位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先执行建设单位工程师的指导后予以磋商统一。二、施工单位与监理的施工配合监理公司的介入体现了建设工程的进步,我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履行他们的所有职责和权力。根据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永久性工程图纸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月进度计划等文件及时提交给监理工程师,以便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审查;也使业主能对工程施工总体的掌握和及时调整。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在分包单位自检和总承包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予以整改。为监理定期召开监理例会提供会议室,并

14、认真听取监理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意见和要求,并严格执行例会纪要所形成的决议。积极配合监理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检查,施工各分部、分项的验收工作提前半天书面通知监理,对提出的问题坚决整改,绝不姑息。对图纸中未有明确的部位和作法,一定要与监理取得一致意见,以技术核定单等形式确定下来,不得擅自处理。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按规定使用并需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先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后予以磋商统一,在现场质量管

15、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四、加强综合协调 强化统一管理工程中技术协调工作的成功是确保施工进度的先决条件。技术部应利用例会、联系单、备忘录、函件等各种形式,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职能,作好各方的统一协调工作。技术部在图纸审核时着重注意各专业之间的交叉配合,对存在的问题之处立即通知相关专业修改图纸,以确保现场施工时各工序环环相扣,配合默契。各专业、各班组之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或者相互促进或者制约,工作中求大同存小异,一切以工作为重。第四章 施工测量一、测量放线放轴线时按建设单位指定红线首先测定出工程的纵横向中心线,经检查无误后,再放出主控制轴线。然后再根据主控制轴线放出大楼的轴线和通长轴线作

16、为该部分基础的控制轴线。基础轴线控制以龙门桩控制。主体轴线引测,先按基础轴线控制桩将各轴线引至地梁或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上,涂红三角标志。经检查无误后分出其它轴线和墙柱边线。本工程标高引测为先在0.00m 处设置水准点,以涂红三角为准。做法为先用经校正后的水准仪,将建设单位提供的已知水准点(0.00m标高)引测至场内,引测高程采用往返测法,闭合差不超过5Nmm(N为测站数)或20mm(L为测线长度,以km为单位),以涂红三角油漆为准。各施工阶段的高程控制、标高抄平,均以现场内的水准基点为后视点,用水准仪、塔尺进行测设。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认真进行自检和复查,做到轴线准确,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二、施

17、工测量控制基础施工以四大角轴线为矩形轴线控制网。主体轴线引测控制,除基础轴线控制网外,并对通长轴线增设控制轴线作为上部控制轴线。引测时直接用经纬仪和线锤引测,经检查无误后分出其它轴线和墙、柱边线。本工程垂直度的控制,以平面控制轴线控制。楼层弹线时,该轴线在建筑物外边缘标注“红三角”标志,待各层模板校正后,用经纬仪从0.00m处向上引测检查,确保各层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从而也检查轴线的准确度,确保整个工程总高度范围内,垂直度偏差不大于规范规定值。并随时请专业测量单位复核垂直度,确保准确无误。本工程标高控制为先用经校正后的水准仪,将已知水准点(0.00m标高)引测至+1.0m处,经检查无误后涂

18、红三角为准。各层标高分别从水准点用钢尺向上丈量,并用水准仪校测,其误差不超过3mm即可。三、施工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施工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质量,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根据该工程的特点采用经检验合格的J2级光学经纬仪、50m钢卷尺等测量器具。使用测量器具必须检验合格,器具应固定使用、妥善保管。组织固定的不少于三人的测量小组,确保各测量标志(控制桩等)的完好。随时检查校正,作好原始记录。2、工程的测量放线以建设单位提供的场区方格网、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布置图等资料为依据,测定出该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即轴线控制桩)。在基础施工中以此为基准,临时加密各轴线的控制桩,以便于施工。3、基础施工以

19、控制场区方格网为基准进行定位,由各轴线控制桩测定出各基础的纵横轴线,并用细线交叉,再以交叉线为准用钢尺测定出各基础的位置,同时做好各施工测量的轴线标记。4、施工放线前,测量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掌握各个房间的细部尺寸,放线前检查测量工具,保证测量工具的精确性,放线时作好测量记录,放线工作结束后,重新复核一遍,使测量成果准确可靠。5、施工测量放线后,后续工作施工时,以所放线为依据,同时依据施工图进行复核,进行工程施工,如:钢筋绑扎时,钢筋尺寸与模板支设后构件成型尺寸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验证测量放线的正确性。6、该工程标高、垂直度的控制用J2级光学经纬仪、S3水准仪、30m钢卷尺、线锤等测量器具进行

20、。施工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以备后续工作使用;7、工程砖墙砌好后,弹出各个房间的水平控制线,并作好标记,以便在抹灰后重新弹出控制线。水平控制线作为水电安装预留预埋、室内抹灰、门窗安装、吊顶安装的依据。8、本工程的测量放线采用专人负责,并另由专人复核的控制办法,并再由监理复核,以确保测量放线准确。第五章 基础施工方案第一节 挖基础土方本工程土石方采用人机结合开挖。一、工艺流程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二、施工要点1、根据基础和土质、现场出土条件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下挖。2、开挖前,应先沿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3、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

21、层深度以60cm为宜,从开挖端部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每层应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4、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开挖后,在挖到距槽底50cm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槽底50cm平线;自每条柄端部20cm处每隔2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橛。在挖至接近槽底标高时,用尺或事先量好的50cm标准尺杆,随时以小木橛上平校核槽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据此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修底铲平。5、基坑(槽)的直立帮和坡度,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加以保护。在开挖槽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和直立

22、帮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抛于槽边的土方(或材料),应距槽(沟)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大型过1.5m。在柱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6、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运出,避免二次搬运。7、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逐片的分期完成。雨期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支撑、土堤等的检查。第二节 砖基础施工(一)材料要求:1、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

23、单。2、水泥:采用32.5R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3、砂:用中砂,并通过5mm筛孔。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二)施工顺序找平弹线支模、扎筋浇注砼砌筑墙体构造柱、圈梁钢筋安装及支模浇构造柱、地圈梁墙体砌筑。(三)施工操作要点1、砌筑前先用C20细石砼或砂浆找平,以使基层平整;其后用砖试摆,以确定排砖方法和错缝位置,使砌体平面尺寸符合要求;基础中预留孔洞应按施工图纸要求的位置和标高留设。2、砌筑时,应先铺底灰,再分皮挂线砌筑,铺砖按“一丁一顺”(满丁满条)砌法,做到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竖缝至少错开1/4砖长,转角处要放七分头砖(即3/4砖),并在山墙和檐墙

24、两处分层交替设置,不能同缝。砖墙转角处和抗震设防建筑物的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基础最下与最上一皮砖宜采用丁砌法,先在转角处及交接处砌几皮砖,然后拉通线砌筑。3、砌筑时,灰缝砂浆要饱满,严禁用冲浆法灌缝。每皮砖要挂线,它与皮数杆的偏差值不得超过10mm。4、基础中预留洞口及预埋管道,其位置、标高应准确,避免凿打墙洞;管道上部应预留沉降空隙。基础上铺放地沟盖板的出檐砖,应同时砖筑,并应用丁砖砌筑,立缝碰头灰应打严实。5、基础砌至防潮层时,须用水平仪找平,并按规定铺设20mm厚,1:2的水泥防水砂浆(掺加水泥重量5%的防水剂)防潮层,要求压实抹平。6、砌完基础,应及时清理基槽(坑)内杂物和积水,在两

25、侧同时回填土,并分层夯实。(四)施工注意事项1、砂浆配制应严格材料的计量,保证配合比准确,拌制时间应符合规定。2、基础应挂线砌筑,一砖半墙应双面挂线。大放脚两边收退要均匀,砌到基砌墙身时,要拉线找正墙的轴线和边线;砌筑时保持墙身垂直,防止基础墙身发生过大位移。3、埋入砖砌体中的拉结筋位置应正确、平直,其外露部份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4、砌体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否则应砌成斜槎。有高低台的基础,应从低处开始砌筑,并由高台向低台搭接,且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份的高度。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5、雨期施工砂浆的稠度应适当减小,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收工时砌体表面

26、应覆盖。第三节 钢筋砼带形基础1.基槽通过隐蔽验收后及时封闭垫层。2.基础垫层采用原槽浇灌砼。在垫层上扎好基础钢筋后安装吊模板,吊模板支承钢管横杆置于基槽土壁上。3. C20 砼浇筑使用串筒依次下料,插入式振动器梅花形捣固,提棒间距不大于500,串筒按浇筑速度前移。4. 带形砼基础按轴线从两头浇筑且一次浇成不留施工缝。如因意外原因停歇两小时以上,用木板隔成直缝,并严格按新老砼接槎规定程序处理。5.基础砖墙用u15 机制红砖,7.5 水泥砂浆砌筑。基础墙底为二层大放角上砌240 砖墙。6.基础墙砌筑完毕后,基槽及时回填,回填双面同时进行,每回填300 高用石夯夯实,回填土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第四

27、节 土方回填一、工艺流程:基坑(槽)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找平验收二、施工要点1、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的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土、砂浆、石子等清除干净。2、检验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3、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长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采用振动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人工打夯不大于200。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夯实。4、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用水浇

28、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5、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6、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7、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时,应用人工先在管理体制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到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哇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8、回填土每层填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橛,测验出干土的质

29、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拉平,凡高出允许偏差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9、雨期施工时,基坑(槽)土方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三、质量控制措施1、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2、基础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事实上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3、回填土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实度,检验其密实度。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4、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坑(槽)底有

30、面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施工用水渗入垫层中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规定,发现后及时纠正。5、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质量,在夯实前应先试验,以得到符合密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遍数。含水量过小,夯压不实,含水量过大,则易成“橡皮土”。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当含水量过大时,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它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土料过干,则应预先洒水润湿。6、如回填过程中遇到“橡皮土”,应按如下方法处理:暂停一段时间施工,避免再直接拍打,使“橡皮土”含水量逐渐降低,或将土层翻起晾晒。回填地基已成橡成土,可采用地上铺一

31、层碎石或砖后进行夯击,将表土挤紧。“橡皮土”较严重的,可将土层翻转并粉碎均匀,掺加石灰粉吸收水分,同时改变厚土结构,成为灰土,使之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采取换土,挖出“橡皮土”,重新填好土或级配砂石夯实。第六章 主体施工方案 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砖混结构,砖工、模工、钢筋工、砼工,按砖砌体工作日配备力量,安板随需要进场,水电穿插进行。第一节 钢筋施工方案一、原材料要求对现场的钢材严格把好质量关,凡进场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并按规定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批钢筋的使用部位由专业工程师、试验人员在试验报告合格证明书上注明,以便今后备查。钢筋在储运堆放时,必须挂标牌,并按级别、品种分规格堆放整

32、齐,钢筋与地面之间应支垫不低于200mm的底垫或搭设钢管架,对于数量较大,使用时间较长的钢筋表面加覆盖物,以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不正常现象,应对该批钢材进行化学成份分析试验检验后,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钢材不得用于工程。钢筋规格品种不齐,需代换时,应先经设计单位同意和验算后,方可进行代换,并及时办理技术核定单。二、钢筋加工制作钢筋在现场加工房制作,按每一楼层配套制作,以保证施工进度的要求。钢筋水平接长采用闪光对焊,竖向接长采用电渣压力焊。对钢筋的进料长度和下料长度应进行综合比较,准确下料,尽量做到不丢短节,以节约钢筋。对于结构部位、节点复杂的

33、构件,应认真全面熟悉图纸,弄清各部位钢筋锚固方式及长度,对梁、柱节点各处钢筋排放位置进行合理编排,避免绑札时发生钢筋挤压成堆的情况,按图放样,在施工前对每一型号钢筋均应先试制无误后,方可批量生产。所有加工钢筋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箍筋弯钩为135,且平直长度不小于规范和设计的要求,箍筋制作弯心应大于主筋直径。三、钢筋的安装:柱钢筋:本工程柱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套柱箍筋时,要注意箍筋的开口应相互错开,箍筋绑扎前,要先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进行绑扎。根据抗震要求,柱箍筋弯钩为135,平直段不小于10d。框架梁钢筋:本工程框架梁

34、筋接头采用对焊焊接接头,框架梁就位连接采用窄间隙焊焊接接头。板钢筋:本工程为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柱截面积较大,梁跨度较大,钢筋规格多,配筋密集,在绑扎时应合理布置,对交汇梁多的节点,要根据施工图并和安装模板班组紧密配合,确定各梁钢筋安装顺序和穿插次序以及各梁钢筋的摆放位置等,主次梁相交的节点,次梁钢筋应放在主梁钢筋叉上,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不能遗漏,梁箍筋应按设计要求的加密区进行加密布置,对设计要求进行焊接的箍筋,一定要进行焊接,施工时特别注重对照图纸进行核查。每层框架梁、柱筋安装绑扎后,按设计要求埋入构造柱钢筋与墙体拉接筋。四、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钢筋保护层应满足设计要求,即:楼板:15(受

35、力钢筋);梁柱:25(受力钢筋)。所有保护层厚度都采用与砼强度等级相同的砼垫块来保证。砼垫块间距梁柱墙不大于1000,板不大于12001200,梅花型均匀布置。应保证砼垫块不被压碎,在制作时加入适量铁屑以保证其强度。为防止在浇筑时,施工人员对楼板负筋的踩踏,特搭设活动跑道为,随操作面移动,同时派钢筋工值班,以便随时修正钢筋。钢筋定位措施:柱筋定位措施:柱筋用S勾拉接定位,垫好垫块或定位箍。在柱模板上口加帖模定位定距箍,该箍应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构件截面钢筋位置准确,混凝土保护层均匀。板筋定位措施板筋的定位:在负弯矩筋范围内用12形筋支撑上层钢筋1000,以保证负筋的位置正确。钢筋的制作及绑扎质

36、量除满足施工图的要求,还必须符合GB502042001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第二节 模板施工方案一、材料选择本工程框架结构梁、柱采用钢模板,局部不合模数的地方用同钢模板厚度的木模拼装。楼板底模采用竹胶板做模板,510的木枋做胎枋,木胎枋的间距20左右。竹胶板的拼接鏠,全部贴透明胶以防止漏浆。楼盖系统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用扣件连接。支撑系统立柱的纵横间距1m左右,整个支撑系统必须要有纵横剪刀撑,避免晃动,确保其稳定性。二、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为了保证模板位置的准确性,在柱底部用同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浇筑导墙,模板沿导墙安装。现浇梁采用木模拼装,用脚手架管作支撑系统。梁的支撑系统的立柱

37、间距不得大于0.8m,支撑系统要稳固可靠,要用两道大横杆连通,紧靠梁底的大横丁,设一道防滑扣件。梁侧模用钢管夹牢,其梁间距不得大于0.6m. 所有模板要求拼缝严密,不能漏浆,如模有变形,则必须进行修复后方能使用,对可能出现漏浆的部位,要采取防护措施,可用3厚的塑料膜作衬垫。当柱同梁板的砼强度等级不同时,为了保证浇灌质量,采用钢丝网对高低不同强度的砼进行隔离。具体做法是在离墙边300处的梁、板上用钢丝网隔离,钢丝网背面纵横用216钢筋进行支挡,以减小变形。不同强度等级的砼,在浇灌过程中应先浇灌高强度等级的砼,后浇灌低强度等级的砼。上层支模系统的支撑架,严禁支在雨蓬板,凸窗板、阳台边梁等悬挑构件上

38、。模板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检查,特别是支撑系统及墙脚等砼侧压力较大的部位,必须认真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梁、柱侧向模板,须待砼达到一定的强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在拆模过程中不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梁及楼盖,楼梯等构件,需在砼达到允许的设计强度时,方能拆除底模。所有模板使用完一次后,必须进行认真清理,铲出表面结灰并均匀涂刷好隔离剂后备用,隔离剂必须用模板专用隔离剂,不允许使用废机油代替隔离剂。第三节 砼施工方案一、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柱、梁、板、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二、施工要点1、作业准备: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

39、否垫好。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剪力墙根部松散混凝土已剔掉清除。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检查模板及其支撑。请监理人员对隐蔽部位进行验收,填好隐蔽验收记录。严格执行砼浇灌令制度。检查砼浇筑设备的完好性。填写砼搅拌通知单,通知现场砼搅拌站所要浇筑砼的强度等级、配合比、搅拌量及浇筑时间。浇筑砼时应铺好跳板,跳板应支在预先做好的钢筋架上,不得铺放在钢筋网片上。跳板具有一定宽度,方便人工操作安全,待砼浇到一定位置后,随浇随撤掉钢筋架。2、混凝土搅拌:(1)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辆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砂、石各个磅秤标准。在上料时车车过磅,骨

40、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台比用水量,确保加水量准确。(2)装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装水泥,最后倒砂子。如需加粉煤灰掺合料时,应与水泥一并加入。如需掺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等)时,粉状应根据每盘加入量应预加工装入小包装袋内(塑料袋为宜),用时与粗细骨料同时加入;液体应按每盘用量与水同时装入搅拌机搅拌。(3)搅拌时间: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混凝土开始卸料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不少于90S。(4)混凝土开始搅拌时,由施工单位主管技术部门和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出盘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进行鉴定,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单要求,经调整合格后再正式搅拌。3、混凝土运输混

41、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输送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灌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90分钟。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1)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

42、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以清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埋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5、柱的混凝土浇筑(1)柱浇前底部应先填以510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

43、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2)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3)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4)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6、梁、板混凝土浇筑:(1)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

44、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2)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1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处。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3)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4)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

45、托位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昧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5)施工疑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6)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冼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7)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

46、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7昼夜。三、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4)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5)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6

47、)梁、柱连结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7)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冬期施工在覆盖保温层时上人过早或未垫板进行操作。四、成品保护(1)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2)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模板吊帮上蹬踩,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五、保证砼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措施:(一) 施工安全:1、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新工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并检查新工人能否正确使用防护用品。2、振动器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胶鞋,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线

48、不得破皮漏电。3、脚手架、板应搭设牢固,安全栏杆和维护网应架设齐全,电源线并不得破皮漏电。4、夜间施工要安装足够的照明,临时照明线路不得与金属架管相接触。5、梭槽、串筒必须连接牢固。(二)砼表面标高的控制为保证上表面标高及其平整度,在钢筋支架上焊垂直钢筋头182000,然后用水平仪按设计标高,在钢筋头上刻划标记,并将上部多余部分气焊割掉,当浇筑到设计标高时,用3米长木制刮板以钢筋头为标准刮平砼表面,在收平后要用水准仪进行复核,以确保表面标高控制。(三)保证砼施工质量的措施:1、配制砼的原材料严格按砼配合比计量。计量器必须是经检验合格的产品。2、模板要刷隔离剂,木模板要先淋水湿润,防止粘模。模板

49、要校正对角,卡具应牢固,防止移动错位和对角线超差。3、砼下料要分层,防止砼离析,产生蜂窝、麻面。4、根据砼坍落度要掌握好振捣时间,操作中应做到勤打慢提,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预埋件等。5、作为砼的养护要根据当期气温情况及时覆盖和淋水,保证砼强度能正常增长。6、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下料。7、砼浇筑过程中,要保证砼保护层厚度和钢筋位置的准确性。8、砼浇筑中,应按规范分层分部位取样作强度试验并做好取样记录。9、应在浇筑前,专业工程师做专项技术交底,施工时砼专业工程师、质安员等应做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0、现场实验员在现场按规范要求随机取样,以控制砼质量。第四节 砌体工程一、材料要求

50、1、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单。2、水泥:采用32.5R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3、砂:用中砂,并通过5mm筛孔。配制M5(含M5)以上砂浆,砂的含量不应超过5%。4、掺合料:有石灰膏、磨细石生灰粉、电石膏和粉煤灰等,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应少于7h,严禁使用冻结或脱水硬化的石灰膏。二、施工操作要点1、砖墙砌筑前应先在防潮层或其它基层上根据弹好的位置线进行排砖。第一层应排丁砖,若不符合模数时,可用七分头或丁砖排在窗间墙中间或扶壁柱的不明显部位进行调整。门窗洞口两边顺砖层的第一块砖应为七分头,各楼层排砖各门窗洞口位置

51、应与底层一致。2、砌筑时,应根据墙体类别和部位选砖。3、砌筑时先盘角,每次不得超过五层,随盘随吊线,使砖的层数、灰缝厚度与皮数杆相符。4、砌一砖半厚及其以上的墙应两面挂线,一砖半厚以下的墙可单面挂线。线长时,中间应设支线点,拉紧线后,应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5、实心墙体砌筑方法宜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沙包式)、三顺一丁、全顺(仅用于半砖墙)和全丁(仅用于圆弧面墙砌筑)等砌筑形式。6、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或采用铺浆法(包括挤浆法和靠浆法)。砖要砌得横平竖直,灰浆饱满,做到“三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52、清水墙面不得有三分头,不得游丁走缝。每砌五皮左右要用靠尺检查墙成垂直度和平整度,随时纠正偏差,严禁事后凿墙。7、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水泥砂浆应在3h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应在4h内用完,不得用过夜砂浆。清水墙应砌随刮缝,刮缝应深浅一致,清扫干净;混水墙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水平和竖向灰缝厚度不小于8mm,不大于12mm,一般为10mm。8、墙体日砌高度不宜超过1.8m。雨天不宜超过1.2m。雨天砌筑时,砂浆稠度应适当减少,收工时应将砌体顶部覆盖好。9、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内外墙砌筑必须斜槎,槎长与高度的比不得小于2/3。10、预留孔洞和穿墙等均应按设计要求砌筑,不得事后凿墙。墙体抗震拉结筋的

53、位置,钢筋规格、数量、间距,均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不应错放、漏放。11、砌筑门窗口时,若先立门窗框,则砌砖应离开门窗框边3mm左右。若后塞门窗框,则应按弹好的位置砌筑(一般线宽比门窗实际尺寸大1020mm)。12、在砖墙中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时,在砌筑前应先将构造柱的位置弹出,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联结处,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地尺寸不宜超过30cm。砖墙与构造柱之间应沿墙高每50cm设置26mm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0m。13、砖墙及附墙砖柱顶上施工砼垫墩时应注意砌砖标高及砼垫墩顶部标高,砼垫墩收平时应抄设标高控制点,以保证其顶部标高和收面平整。砼垫

54、墩钢筋绑扎牢固,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砼垫墩浇筑应密实且与砖墙连接紧密,以保证其整体性。三、施工注意事项1、在砌筑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校核墙体的轴线和边线,当挂线过长,应检查是否达到平直通光一致的要求,以防轴线产生位移。2、清水墙砌筑排砖时,必须将立缝排匀,砌完一步高架子,每隔2m间距,应在丁砖立棱处用托线板吊直划线,二步架往上继续吊直弹粉线,由底往上所用2/3砖的长度应使一致;上层分窗口位置时必须同下层窗口保持垂直,以免墙面出现游丁走缝。3、立皮数杆要保持标高一致,盘角时要均匀掌握灰缝,砌筑时小线要拉紧,不得一层线松,一层线紧,以防水平灰缝出现大小不匀。4、构造柱、外墙内大模板混凝土墙体以及圈梁

55、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要分层进行,振动棒不得直接碰冲墙体,以免造成砖墙鼓胀。如在振捣时发现砖墙已经鼓胀变形,应随时拆除重砌。5、砌筑混水墙,应注意溢出墙面的灰渍(舌头灰)应随时刮尽,刮平顺;半头砖应分散使用;首层或楼层的第一皮砖砌筑要查对皮数杆的层数及标高;一砖厚墙砌筑外面要拉线,以防出现墙面沾污、通缝、不平直以及砖墙错层造成螺旋墙等疵病。6、构造柱砌筑应注意使构造柱砖墙砌成马牙槎,设置好拉结筋,应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当齿深120mm时,上口一皮按先进60mm后,再上一皮进120mm,以保证混凝土浇灌时上角密实;构造柱内的落地灰、砖渣杂物应清理干净,防止夹渣,以免影响构造柱的整体性。第五节 脚手架

56、施工方案一、脚手架的选择根据本工程结构平面形式和建筑物的高度,主体砌筑和外装修采用双排落地钢管脚手架。 二、脚手架的搭设(一)脚手架搭设要求1、搭设标准:横平竖直,连接牢固,层层拉牢,支撑挺直,通畅平坦,安全设施齐全,牢固;立杆垂偏差不大于立杆全长的1/200,大小横杆挠度不大于1/150。2、脚手架在水平方向原则上不得断开,如因施工需要必须断开,应有相应的加固措施。3、不得钢、木混搭,架工必须具备特殊作业人员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中要求的条件,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证后,持有效证件才能搭设外脚手架。4、建立严格的脚手架分阶段验收制度和专人维修保养制度,脚手架基础未经验收,不准搭设外架,分

57、阶段搭设的架子,实行分阶段验收,并记录归档,合格后挂牌,才能使用。(二)材质要求1、钢管:选用48,壁厚大于3.5mm无缺陷的钢管。2、扣件:与钢管匹配的铸铁扣件,严禁使用脆裂、变形与滑丝的扣件。3、所有的零配件必须规格统一,材质优良,并有出厂合格证。4、使用前应对杆件、配件进行认真挑选,并做防锈处理。(三)脚手架搭设要点1、搭设顺序:基础处理验收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铺脚手板栏杆剪刀撑拉结点挂安全立网。2、采用单立杆,高度在3040m之间,立杆间距纵距大于1.5m,里立杆距墙为50cm,小横杆里端距墙面为20cm,两端伸出扣件为1520cm,立杆横距1.2m,底步高度为1.80m,从第二步起,步距

58、为1.80m。3、脚手架基础必须牢固,回填土应分层夯实,达到竖实平整,表面用C10砼100厚作面层,认真作好排水处理,C10砼上铺硅酸盐砌块,在砌块上铺统长12#槽钢,使立杆稳定在槽钢上。4、架体钢管接头相互错开,同一水平上接头应小于50%,以保证架体的整体性。5、杆件联结构使用扣件,每个节点的螺栓帽均要拧紧,扭矩为4550Nm。6、操作层应满铺架板,架板端头伸出小横杆1525cm,严禁探头板。7、拉结点设置:采用两根并联12#铁丝预埋在框架梁内,另一端缠绕于钢管架体上。水平方向每三个立杆间距(4.5m),垂直方向第二步(3.6m)设置拉撑点,软拉硬撑,硬撑采用钢管与架体之间用扣件连接,拉撑杆

59、应与架体垂直设置。脚手架顶部拉撑点加密设置,每3m设置一个。施工中拉撑点不准任意拆除。8、剪刀撑设置:沿脚手架两端和转角处起,在脚手架外侧每隔9m(水平距离)用斜杆搭成剪刀撑(即保证外架侧面在81m2面积内有一道剪刀撑),自上而下的连续设置,斜杆用长钢筋(6m以上),并与地面成4560的夹角,最下面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不大于50cm,剪刀撑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大于40cm,并采用两只转向和锁紧。三、脚手架的安全防护1、脚手架四角应有接地保护和避雷装置,且建筑物避雷主筋连接(连接处采用压接)。2、脚手架外侧用2000目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3、架体与建筑物间每三层用兜网作封闭隔离。4、外

60、架在建筑物入口处,井架进出口处搭设安全防护网。四、脚手架的折除1、脚手架拆除前应由项目主任工程师召集有关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与签证,确认建筑物已施工完毕,确已不需要脚手架时,方可进行拆除。2、拆除脚手架,应设置警戒区,并有专人负责警戒。3、拆除脚手架前,应将脚手架上的存留材料、杂物等清除干净。4、脚手架拆除顺序为脚手板栏杆剪刀撑搁栅牵杠横楞立杆,按自上而下先装者后拆,后装者先拆逐步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法,不准上下同时作业。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往下递杆子。5、拆下的杆件与零配件至地面时,应随时按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妥善保管。五、脚手架搭、拆的安全要求1、搭

61、拆脚手架必须由经安全技术教育的,有合格证的架子工承担,并经常进行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不得上脚手架操作。2、搭拆脚手架时,工人必须戴好安全帽,佩戴好安全带,工具及零配件要放在工具袋内,穿防滑鞋工作,袖口、裤口要扎紧。3、脚手架登高扶梯必须在脚手架外侧单独设置,并应与脚手架连接,数量根据工程而定,严禁在脚手架、井架等处攀高上下。4、在靠近架空输电线搭脚手架时,应按供电局规定,确保一定的安全距离。5、施工现场带电线路如无可靠的安全措施一律不准通过脚手架,非电工不准擅自拉接电线电器装置。6、搭设脚手架起步时,应设临时剪刀撑及临时抛撑,搭设中要随时按规定做好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拉撑工作和铺好脚手板,同时应设一道随脚手架搭设高度提升的安全网。7、吊运脚手板及脚手架钢管等必须用专用的保险吊钩,钢管严禁单点起吊,要堆放平稳,并严格控制脚手架的施工荷载。8、在搭拆脚手架时,如果安全网、杆件等尚未扣绑扎牢,或已拆开绑扣,均不得中途停止。9、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6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不得进行高空脚手架搭拆工作。10、严禁在脚手架上拉缆风绳和设置起重把杆或搭(挂)三角型平台。11、严禁在脚手架上堆放钢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