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专题三3新民主主义革命

上传人:szh****04 文档编号:76912994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0专题三3新民主主义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专题三3新民主主义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专题三3新民主主义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10专题三3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专题三3新民主主义革命(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新民主主义革命一、选择题2014年题组1(2014天津文综7)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2(2014山东文综16)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A BC D3(2014四川文综5)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

2、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发昌机器厂创办 京师大学堂建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 国民党改组A B C D4(2014天津文综8)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5(2014浙江文综18)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

3、“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6(2014海南单科18)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7(2014四川文综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

4、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8(2014福建文综16)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9(2014安徽文综16)图5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图5A B C D2013

5、年题组1(2013广东文综16)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左”倾错误的表现有()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2(2013山东文综13)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3(2013天津文综8)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

6、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A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4(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2012年题组1(2012全国课标卷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

7、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2(2012广东文综卷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3(2012上海单科卷26)右图是一张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它颁发于()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4(

8、2012重庆文综卷17)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神速,威震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中心也随之北移至图6中的()图6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局部)5(2012山东文综卷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6(2012北京文综卷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7(2012全国大纲卷1

9、8)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8(2012江苏单科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

10、解放南京9(2012四川文综卷19)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10(2012海南单科卷19)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

11、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2011年题组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2(2011广东文综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省份农会会员数时间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直隶河南1926年6月647,766814438,150412011532841342270,0001927年6月700,0008

12、1444,517,1402,502,600382,617284360245,500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13(2011浙江文综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4(2011上海文综29)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

13、五四运动的发生B红色政权的建立C抗日战争的爆发D解放战争的胜利5(2011天津文综7)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魇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6(2011重庆文综20)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据此,这一时期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A游击战

14、B攻坚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2010年题组1(2010安徽文综16)图4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C“共赴国难”D“将革命进行到底”2(2010全国卷文综16)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 D 达成国内和平协定3(2010重庆文综18)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15、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4(2010全国卷文综16)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 D 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东北解放军入关5(2010北京文综18)图7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2009年题组1(2009广东单科8)1929年5月4日,国民党

16、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的思想指的是()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2(2009浙江文综19)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3(2009辽宁、宁夏文综32)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A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B创办青年杂志 C发动学生运动 D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4(2009天津文综5

17、)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5(2009北京文综18)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A辛丑条约 B凡尔赛条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6(2009四川文综16)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

18、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7(2009海南单科17)表1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员构成表地区党员人数学生工人农人绥远32008%3%80%湖北1877631%23%89%广东15000212%201%391%表1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8(2009上海单科21)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

19、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9(2009山东基能40)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A五四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救亡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0(2009上海单科30)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2008年题组1(2008上海单科28)“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

20、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保路运动 B五四运动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2(2008广东历史8)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3(2008上海历史单科A组13) 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1925年向

21、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4(2008广东理基64)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5(2008山东文综11)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图4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6(2008广东单科10)“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

22、(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A民族主义者 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 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7(2008海南单科20)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8(2008上海综合10)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

23、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见下表)。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参加重庆谈判,同学们自上而上填写表格“主要事迹”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时间主要事迹评价20世纪20年代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扭转了时局20世纪40年代争取实现国家的民主与和平20世纪50年代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贡献A B C D9(2008广东文基25)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24、)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0(2008上海历史单科共同部分30)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C解放军入北京城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2007年题组1(2007广东理基63)“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2(2007广东单科9)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

25、“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二、主观题1(2014山东文综38)(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材料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

26、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结论: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加以阐述。(8分)2.(2013江苏单科22)(13分)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见右侧示意图)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

27、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5分)(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4分)3(2011浙江文综38)(26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

28、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9分)4(2011北京文综37)(4)阅读下表中的资料,围绕爱国,提炼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并将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挑选出来。(8分)结合所学,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

29、的新资料并加以简要阐释。(4分)要求:提炼的主题必须涵盖两条以上资料,立意明确;符合该主题的资料要选择完整,无遗漏;逻辑清晰合理。序号资料1江南制造总局2“文学革命”3武昌起义4“自强”“求富”5三民主义6师夷长技以制夷7京张铁路8南京大屠杀9北伐战争10虎门销烟11中国同盟会12南昌起义5(2011上海文综28)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为躲避租界巡捕房的搜查,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 举行。6(2009山东文综29)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

30、立后,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材料一 图11是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们抗争示意图。(1)据图11,概括说明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怎么样的变化趋势。(2)在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各自走了一条怎么样的道路?五四运动又为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献?7(2008北京文综40)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北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图1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图1

31、4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会见地址图15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第一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排序:图( )图( )图( )(2分)历史意义:(6分)图13:图14:图15: 8(2008广东单科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材料二

32、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材料三 1958你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尊敬阶段(18世纪)轻视阶段(18401905你年)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赞赏阶段(1937-1944)清醒阶段(19441949)敌对时期(1949)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4分)(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5分)(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和第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4分)(4)从 “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