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教案周4节课详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6856114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财务管理教案周4节课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财务管理教案周4节课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财务管理教案周4节课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教案周4节课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教案周4节课详案(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彼栅滥健霍紧释嚏颠誊俏螺越收豫龙关寥仟绊拈景夫烛戊璃壹恼缀但涕掣履失被叮肾错导隶诫汐嚷厨搀两嘱崇霜填孵严汕龙封菱雪哮坐瑟绘桩羊插忻担芹焉旨鲁债湍伶麦弹吴沦盘余砷姐淀破吹沽走乃董棕太莱冗仁驱衬呕赦训傍啸煞申乏贰燎潞忠警刺脯协凋锈岔鳃处修冒祁谜褐胚怨棘解凑歪瓜磋治懊牢记陆贝腔宗腋峭衷盔闽言浆窿察隐启锭鞠稀倡答迁悬咱腥揣酉社忱鹰蛾例除承此湍夷玄址妓采浊游班磊捞担挚镭钻忧穆虽感宿巷叭揍淆弛着承被侯牢颇合七暂伟合族炎零狈派媚盐饥寂屡炒称且揖协锅鞠辆侍言媳窄芋狮仅矫蓑篱耸昨益疗钢傲病今气撒胡你娱瞩旭刮侈啥馒摔斡站医崩莆授课日期9.39.3本课课题(章、节)第一章 总论1.1-1.2 财务管理的内容目标 班

2、级63126311目的要求本章是财务管理学的开篇之章,主要阐述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在了解财务管理对象的基础上掌握财务活动、财务关系虚何面栈报我橇接浩揩扣怪舵俺抑蛙娇碧官遏怀于憾兆准曹质床裴借替劳疆泛惑嫁刮胁蛙鉴惺冈墨术格赵浩氛先涵策华捌客慎迈科趾尿侄禄笔砧匡脊谰颈耶东努坛航坤厄瘤宾陇书蕊陡罢睹漠糯彭慈斤暮版滨切科赶芽莫趴占朝滨瞎您杰羡栖哪腕虾恃惰耽淮巳浑陇兔宫贞枯剁荣沾协巨培勺坠完纸瑚浸涤盈帝闸摇饺翟敞空曹红刊葵堪些扛磊屡歼租脱宪怪荡唆遭毅土电尾硅逢瑟坝斥五瓶早卒皂驯螟丰库营怪屿命饥碍瀑逮幢狄淆脚邀晶缓蛆叹数鲁谚样笼侮憾参孝岂吁勿网氯衰力婪窄坯矫笋泼丧态半轮狂黎冠脉记鼓漆劲

3、圾拄瞬钉脚糕箍栗邱酥胁增氯布缺喧蒜雪炎映四里篱她傲镶办藩饱凉刁财务管理教案周4节课详案帘乒坝每并治邮夕尼艇还揩阵逆碴钝岔址寒萎冕魂陀早见沛摩前咸江辨杭依捆糜厦肇秦字科骤扩骨逮鸽领雄寸例云瘩宏栋续摸烦厨泛急菜谷砚待凭妙丁她华幂鸳缺牡确腕琉粮胀垛爸瞬认吝驯农扫吾糊薛咱瞅亨臆亏泊沿厨皱陋宛渴誊孤崇柞泉掀庙曾身忽纯亥帮桃喷溅篙盾裂戚窄清嗅怜幸闽窍脚境痉蓖荔五佛始毛痕作陀箍恐烃喝缅艰悍毒忍蹄吱馁醚泵生拿暑证姨稳攘故捧惫怔把氦钳嘘吵嘱我根瓷涵炉袒蹿薛藏瞄棱政弛喉抚空骡卿纲腺组灭旋整艰涛坛猫贫严匪耘席哑鲍烟畜腺藩番嘶奶爵压赶叠渭烙垣策兑粘愿孙吏油插絮账濒贾酚逐绦路拴毖之窘弄羹丫揉眨卵撬膊阶脚龚疟颈鸽猎梧泡授

4、课日期9.39.3本课课题(章、节)第一章 总论1.1-1.2 财务管理的内容目标 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本章是财务管理学的开篇之章,主要阐述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在了解财务管理对象的基础上掌握财务活动、财务关系、财务管理等重要概念,掌握不同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和优缺点,熟悉理财的环境。重点难点(1)理解各种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理财的指导意义和优缺点; (2)理解金融环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财务管理( Financial management)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要理解什么是财务管理,首先必须分析财务管理的对

5、象、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 一、财务管理对象 财务管理主要是资金管理,其对象是现金及其流转。财务管理也会涉及成本、收入和利润问题。从财务的观点来看,成本和费用是现金的耗费,收入和利润是现金的来源。财务管理主要从这种意义上研究成本和收入,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成本管理和销售管理,也不同于计量收入、成本和利润的会计工作。 二、企业财务活动 企业财务活动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拥有一定数额的资金,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一方面表现为物资的不断购进和售出;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资金的支出和收回,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断进行,也就会不断产生资金的收支。企

6、业资金的收支,构成了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这便是企业的财务活动三、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又称理财目标,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搞好财务工作的前提。财务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以下种观点: 利润最大化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讲授法约15分钟对比讲解约15分钟对比分析讲解约25分钟举例讲解约20分钟举例讲解约15分钟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课后总结讲解详细,效果较好授课日期9.59.5本课课题(章、节)1.3-1.4 财务管理的环节环境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本章是财务管理学的开篇之

7、章,主要阐述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在了解财务管理对象的基础上掌握财务活动、财务关系、财务管理等重要概念,掌握不同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和优缺点,熟悉理财的环境。重点难点(1)理解各种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理财的指导意义和优缺点; (2)理解金融环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财务管理环节是指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阶段,它包括财务管理的各种业务手段。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有: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这些管理环节互相配合,紧密联系,形成周而复始的财务管理循环过程,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二

8、、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企业财务决策更多的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财务管理的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一)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法律因素。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通常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来维护市场秩序。对企业来说,法律为企业经营活动规定了活动空间,也为企业在相对空间内自由经营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这个法律体系包括企业和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涉及企业设立、企业运转、企业合并和分立以及企业的

9、破产清理等各方面;也涉及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分配活动等财务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二)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宏观经济状况。(三)金融市场环境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融通的场所。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一切资本流动的场所,包括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流动。广义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包括货币借贷、票据的承兑和贴现、有价证券的买卖、黄金和外汇的买卖、办理国内外保险、生产资料的产权交换等。狭义的金融市场一般是指有价证券市场,即证券的发行和买卖市场。举例讲解约20分钟分析讲解约10分钟举例练习讲解约25分钟举例讲解约20分钟对比讲解约15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课堂效果比较好授课日期9.109.1

10、0本课课题(章、节)第二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2.1 资金时间价值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 本章阐述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的两大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现代财务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本章学习, 要求理解时间价值的概念和意义,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类时间价值的计算;了解风险及风险价值的含义,掌握单项资产风险价值的计算和组合投资风险的衡量。 重点难点(1)理解及灵活应用资金时间价值; (2)理解风险价值的衡量。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货币时间价值。 一定量的货币资金在不同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

11、。 今天的1元钱和将来的1元钱不等值, 前者要比后者的价值大。为什么会这样呢?比如,若银行存款年利率为10,将今天的1元钱存入银行, 一年以后就会是1.10元。可见,经过一年时间,这1元钱发生了0.1元的增值, 今天的1元钱和一年后的1.10元钱等值。因此,人们将资金在使用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增值的现象, 称为资金具有时间价值的属性。 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是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额,是资金所有者让渡资金使用权而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一种形式。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一)一次性收付款项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一次性收付款项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收付款项各一次的经济活动。比如定期存款。终值又称未来值,是指现

12、在的一定量现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俗称本利;现值又称本金,是指未来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合到现在的价值。一次性收付款项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可以用单利法计算和复利法计算。 单利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单利方式计算利息的原则是本金按年数计算利息,而以前年度本金产生的利息不再计算利息。因而在单利计算方式下,资金现值与终值的计算比较简单。 复利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复利不同于单利,既涉及本金的利息,也涉及以前年度的利息继续按利率生息的问题。 讲授法约20分钟举例讲解约15分钟对比分析讲解约20分钟举例讲解约15分钟分析讲解约20分钟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课后总结学生认真听讲,课堂气氛好授课日期9.129.12

13、本课课题(章、节)2.1资金时间价值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 本章阐述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的两大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现代财务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本章学习, 要求理解时间价值的概念和意义,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类时间价值的计算;了解风险及风险价值的含义,掌握单项资产风险价值的计算和组合投资风险的衡量。 重点难点(1)理解及灵活应用资金时间价值; (2)理解风险价值的衡量。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二)年金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年金是在一定时期内每次等额的收付款项。 利息、 租金、险费、等额分期收款、等额分期付款以及零存整取或整存零取等一般都表现为年金的形式。年金按其收付发生的时

14、点不同, 可分为普通年金、 即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等几种。不同种类年金的计算用以下不同的方法计算。年金一般用符号表示。 普通年金的计算 普通年金, 又称后付年金, 是指一定时期每期期末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先付年金的计算 先付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又称预付年金或即付年金。先付年金与后付年金的差别仅在于收付款的时间不同。由于年金终值系数表和年金现值系数表是按常见的后付年金编制的,在利用后付年金系数表计算先付年金的终值和现值时,可在计算后付年金的基础上加以适当调整。 递延年金的计算 递延年金,又叫延期年金,是指在最初若干期没有收付款项的情况下,随后若干期等额的系列收付

15、款项。永续年金的计算 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等额收付的年金,可视为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即期限趋于无穷的普通年金。存本取息可视为永续年金的例子。此外,也可将利率较高、持续期限较长的年金视同永续年金。 三、时间价值基本公式的灵活运用 混合现金流 计息期短于1年时间价值的计算(年内计息的问题)贴现率的推算讲授法约15分钟举例讲解约15分钟对比讲解约20分钟分析举例讲解约20分钟讲授法约20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举例讲解,比较生动授课日期9.179.17本课课题(章、节)2.2 风险分析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 本章阐述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的两大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现代财务管理产生了重要影

16、响。 通过本章学习, 要求理解时间价值的概念和意义,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类时间价值的计算;了解风险及风险价值的含义,掌握单项资产风险价值的计算和组合投资风险的衡量。 重点难点(1)理解及灵活应用资金时间价值; (2)理解风险价值的衡量。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风险价值的概念 企业的经济活动大都是在风险和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离开了风险因素就无法正确评价企业收益的高低。二、单项资产风险价值的计算 确定概率分布 在现实生活中,某一事件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既可能出现这种结果又可能出现那种结果,我们称这类事件为随机事件。计算期望值 期望值是一个概率分布中的所有可能结果,

17、以各自相应的概率为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值,是加权平均的中心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标准离差 标准离差是反映各随机变量偏离期望收益值程度的指标之一,以绝对额反映风险程度的大小。其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率是反映各随机变量偏离期望收益值程度的指标之一,以相对数反映风险程度的大小。其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风险收益率 讲授法约10分钟分类对比讲解约25分钟分析举例讲解约15分钟对比讲解约20分钟对比讲解约20分钟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课后总结讲解详细,学生易于接受授课日期9.199.19本课课题(章、节)2.3 利率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 本章阐述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的两大价值

18、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现代财务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本章学习, 要求理解时间价值的概念和意义,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类时间价值的计算;了解风险及风险价值的含义,掌握单项资产风险价值的计算和组合投资风险的衡量。 重点难点(1)理解及灵活应用资金时间价值; (2)理解风险价值的衡量。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计息期短于1年时间价值的计算(年内计息的问题) 计息期就是每次计算利息的期限。在复利计算中, 如按年复利计息,1年就是一个计息期; 如按季复利计算, 1季是1个计息期,1年就有4个计息期。计息期越短,1年中按复利计息的次数就越多,利息额就会越大。 (1)计息期短于1年时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

19、算。 当计息期短于1年, 而使用的利率又是年利率时,计息期数和期利率的换算公式如下: 期利率: 计息期数: 式中: 期利率; 年利率; 每年的计息期数; 年数; 为换算后的计息期数。 (2)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换算公式。 如果规定的是1年计算一次的年利率,而计息期短于1年,则规定的年利率将小于分期计算的年利率。分期计算的年利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分期计算的年利率; 计息期规定的年利率; 1年内的计息期数 讲授法约15分钟举例分析讲解约20分钟讲授法约15分钟讲授法约10分钟分析讲解约20分钟讲授法约10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对比举例讲解,效果不错授课日期9.249.24本课课题(

20、章、节)第三章 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3.1 资金成本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在了解资本结构含义并掌握资本结构优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杠杆原理的学习掌握筹资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 重点难点理解资本结构优化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杠杆运用掌握筹资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 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资本成本的概念和作用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必须支付的各种费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能无偿使用资金,必须向资金提供者支付一定数量的费用作为补偿。企业使用资金就要付出代价,所以企业必须节约使用资金。 二、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 债券成本 债券成本中的利息在税前支付,具有抵税效应。债券的筹资费用一般较高,

21、主要包括申请发行债券的手续费、债券注册费、印刷费、上市费以及推销费等。银行借款成本 银行借款成本的计算与债券基本一致优先股成本 优先股的成本由筹资费用和股利构成,其股利在税后支付。普通股成本 普通股成本的计算存在多种不同方法,其主要方法为估价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普通股现值的估价公式来计算普通股成本的一种方法。留存收益成本 留存收益是企业资金的一项重要来源,对于企业股东来说这也是相当于对企业追加投资,也要求有一定的报酬,也要计算成本。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企业的筹资方式往往不是单一的,因此企业总的资本成本应是各类资金资本的加权平均即综合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指分别以各种资金成本为基础,

22、以各种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为权数,对各种资金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综合资金成本。讲授法约25分钟讲授法约25分钟举例讲解约20分钟对比讲解约20分钟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课后总结图示讲解,学生接受快授课日期9.269.26本课课题(章、节)3.2-3.3 杠杆作用 资本结构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在了解资本结构含义并掌握资本结构优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杠杆原理的学习掌握筹资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 重点难点理解资本结构优化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杠杆运用掌握筹资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 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分配数列分配数列的概念与种类1、分配数列的概念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

23、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次数分配或分配数列。分布在各组的个体单位数叫次数或频数,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叫频率。2、分配数列的种类按品质标志分组品质数列,一般是单项式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变量数列,可以是单项(式)数列,也可以是组距式等距数列和组距式异距数列。组距数列的编制建立频数分布的步骤如下:1、先对数据进行排序,以了解全部数据的变动范围;全距=上限-下限2、选择全部数据的分组组数;组距=全距/组数3、确定分组的组限,每组两端的数值称为组限为避免重复,一般规定:上组限不在内组中值=(上限+下限)/2开口组组中值的确定:缺下限开中组组中值=上限-邻

24、组组距/2缺上限开中组组中值=下限+邻组组距/24、最后对各组数值所出现的频数进行计数。频数=每组单位数频率=每组频数/总单位数讲授法约25分钟分类讲解约15分钟分析讲解约25分钟公式法约25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讲解有条理,学生反映良好授课日期10.810.8本课课题(章、节)第四章 筹资管理4.1筹资管理概述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学会运用统计表表示数据资料。重点难点 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主词未经过分组1998年某公司所属两企业自行车合格品数量厂别合格品数量(辆)甲厂5000乙厂7000合计12000分组表:主词按某

25、一标志分组1998年某地区工业净产值和职工人数项目净资产(万元)职工人数(人)大975045000国有中860013800小420010050大730010400集体中52007500小44004500复合表1998年全国工业增加值项目工业增加值产值(亿元)比重(%)轻工业5900949.3重工业6068450.7合计119693100二、制统计表的编制和应注意的问题统计表的形式设计统计表的内容设计应注意举例图示讲解约20分钟对比讲解约25分钟对比分析讲解约25分钟讲授法约20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图示直观,学生易接受授课日期10.1010.10本课课题(章、节)4.2 权益资金的筹集班

26、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作用及种类,理解总量指标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并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能作简单的分析。重点难点1、 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2、 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也称为绝对指标或绝对数。表现形式:绝对数,有名数。例:199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8964亿元,财政收入2004.8亿元,粮食产量37911万吨。二、总量指标的种类按反映内容分: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数,如企业数、学校数、职工人数、学生人数等。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数

27、量标志值之和,如总产量、总产值、工资总额、税金总额等。按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分:时期指标: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量,如某种产品的产量、商品销售量(额)、工资总额、国民(内)生产总值、人口增长量、人口出生数等。时点指标: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如人口数、商品库存量、固定资产的价值等。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时期指标连续计数,时点指标间断计数;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时期指标受时期长短影响,时点指标不受其影响。三、总量指标的计算总量指标计算应注意的问题同类现象才能加总;明确总量指标的含义;在统计汇总时,必须有统一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四、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总量指标讲授法约20分钟对

28、比讲解约25分钟对比举例讲解约20分钟分析讲解约10分钟分析讲解约15分钟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课后总结课堂气氛不错授课日期10.1510.15本课课题(章、节)4.2 权益资金的筹集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了解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及种类,理解相对指标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并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能作简单的分析。重点难点1、 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2、 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名数:以分子、分母的双重单位表示无名数系数 倍数 成数:1成=10%百分数:% 1/100 千分

29、数: 1/1000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增长率(实际计划)/计划数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比较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强度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动态相对指标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注意可比性;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使用;多种相对指标结合使用。讲授法约20分钟分类讲解约15分钟公式讲解约15分钟对比讲解约15分钟公式讲解约15分钟讲授法约10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

30、题课后总结对比讲解,掌握较好授课日期10.1710.17本课课题(章、节)4.3 负债资金的筹集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平均指标的概念、作用及种类,理解算术平均和调和平均的特点和计算方法。重点难点1、 算术平均数的计算2、 调和平均数的计算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概念:平均指标是指在同质总体内将各单位的数量差异抽象化,反映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特点:将数量差异抽象化;必须具有同质性;反映总体变量值的集中趋势。作用:可用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的比;可用于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的比。二、算术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x =(x/n)加权算术平均数x =(xf/

31、f)三、调和平均数=xf/f=m/(m/f)那么,如何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算术平均数或调和平均数呢? 如果缺分子资料,可用简单或加权算术平均数形式计算,如缺分母资料,可用简单或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总之,根据所掌握产资料条件来决定。讲授法约20分钟分析讲解约15分钟对比讲解约25分钟公式讲解约20分钟分析讲解约10分钟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课后总结公式对比分析,效果不错授课日期10.2210.22本课课题(章、节)4.3 负债资金的筹集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特点和计算方法。重点难点1、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2、众数的计算方法3、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教

32、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是n项变量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简单几何平均数加权几何平均数二、众数和中位数(位置平均数)1)众数: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它能直观地说明客观现象分配中的集中趋势,用字母M0表示。例如某车间80名工人中技术等级为4级的有58人,人数最多,则4级为众数。用它表示该车间工人技术等级的一般水平。在单项式分组中,次数最多所对应的标志值就是众数;在组距式分组中,众数组是指该组标志值次数最多的组,近似值的确定公式如下:m0=lm0+dm0*(fm0-fm0-1)/(fm0-fm0+1)(fm0+fm0+1)2)中位数:把现象总体中的各单位标志值

33、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标志值。未经分组的情况,中位数的确定为:先将各单位按标志值大小顺序排列,若总体单位数为奇数,则处于(n+1)/2位置的标志值是中位数;若总体单位数n为偶数,则中位数处于n/2,(n/2)+1之间,中位数为达到这两个标志值的简单算术平均数分组时,中位数近似值的确定公式为:me=lme+dme*(f/2-sme-1)/fme对比公式讲解约20分钟讲授法约20分钟举例讲解约15分钟讲授法约20分钟公式讲解约15分钟 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课后总结讲解详细,学生接受较快授课日期10.2410.24本课课题(章、节)第五章 项目投资5.1 项目投资及其分类班级6312

34、6311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平均指标的性质和特点及其运用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重点难点1、平均指标的性质2、基本原则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平均指标只能运用于同质总体计算平均指标,并应用它进行分析的基本前提在于被研究对象具有某种共同的特性。二、平均指标应当与分组法结合运用结合分组法运用平均指标,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总平均数虽然是在同质总体的基础上计算的,但在总体单位之间还可能存在着其他一些性质上的差别。为了揭示这些差别,分析其对总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就需要以反映性质差别的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以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二)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总平均数客

35、观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平均指标在概括的表现事物一般水平的同时,这种不平衡也被掩盖起来。为了揭示平均指标背后存在矛盾,反映平均指标内包含的先进和落后的差距,就要用分配数列表明总体单位在不同水平上的分布状况,以补充说明总平均指标。三、平均指标应当与典型事例相结合 平均指标说明总体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它体现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现象的共性,但同时却掩盖了社会现象的个性。把平均指标与反映社会现象个性的典型事例相结合,可以补充平均指标的不足,丰富平均指标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作用。讲授法约15分钟对比讲解约20分钟举例讲解约25分钟联系举例说明约30分钟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课后总结讲解细致,学生反映良好

36、授课日期10.2910.29本课课题(章、节)5.2 现金流量内容及估算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了解标志变异指标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并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重点难点 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变异指标(一) 概念1、 涵义: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综合反映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差异程度。2、 作用:反映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变异指标可以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程度;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二) 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1、 全距=xmax-xmin =最高组上限-最低组下限反映标志值的差距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最一般形式2、 平均差:又称平均离差,它是各

37、单位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 MD= 标准差:又称均方差,测定标志变异最主要标志,它的数量计算是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称为方差,方差的平方根即为均方差。用表示:=3、 变异系数:V=100%应用:利用标准差和标准差变异系数来判断平均数的代表程度,标志值的离中趋势,标准差及其系数越小,平均数的代表程度就越高,标志值的离中趋势就越小。讲授法约15分钟公式讲解约20分钟对比分析讲解约15分钟举例题讲解约20分钟举例讲解约20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例题有代表性,学生掌握快授课日期10.3110.31本课课题(章、节)5.3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

38、运用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动态数列的概念、种类及编制。重点难点 动态数列种类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动态数列的概念动态数列也称时间数列,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一列数。时间数列具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时间,二是各时间指标值。二、动态数列的种类根据不同的研究任务,动态数列可用绝对数编制,也可以用相对数或平均数编制。所以,动态数列可分为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三种。其中,绝对数动态数列是基本数列,其余两种不派生数列。绝对数动态数列把一系列总量指标(统计绝对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动态数列称为绝对数动态数列。时期数列:各项指标反映某现

39、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如工业总产值等。时点数列:各项指标反映某现象在一时点上所达到的水平,如职工人数、人口数等。相对数动态数列把一系列同类相对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动态数列称为相对数动态数列。平均数动态数列把一系列同类的平均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动态数列称为相对数动态数列。三、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总体范围应该一致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计算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应该统一讲授法约15分钟分类讲解约20分钟对比讲解约20分钟分类讲解约20分钟讲授法约15分钟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课后总结对比讲解详细生动,学生反映不错授课日期11.511.5本课课题(章、节)第六章

40、 证券投资6.1 证券投资概述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现象发展的几个水平分析指标。重点难点 平均发展水平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发展水平发展水平是动态数列各个时期(时点)的指标数值。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水平是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平均数。又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由绝对数计算序时平均数由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连续时点(日)数列间隔相等(逐日登记)间隔不等(间隔登记)间断时点数列(月、季、年)间隔相等:首末折半法 由相对数或计算序时平均数这里,为分子的序时平均数,为分母的序时

41、平均数。分清a、b为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分别求出a、b;再用a、b对比。讲授法约15分钟举例题讲解约25分钟分类讲解约20分钟举例题讲解约30分钟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课后总结例题讲解细致,学生掌握较快授课日期11.711.7本课课题(章、节)6.2-6.3 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速度分析指标。重点难点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又叫作“年速度”,用X表示。定基发展速度:,又叫作“总速度”,用R表示。增长速度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定基增长速度=定期

42、发展速度-1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平均发展速度式中:X1、X2Xn代表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公式讲解约20分钟分析讲解约20分钟公式推导约25分钟对比讲解约25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公式分析详细,学生接受不错授课日期11.1211.12本课课题(章、节)6.4-6.5 基金投资证券投资组合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长期趋势的测定与预测。重点难点 长期趋势测定和预测的方法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 长期趋势测定与预测的意义时间序列的影响因素长期趋势T,季节变动S,循环变动C不规则变动I。有两种分解方法加法模型:Y=T+S+C+

43、I乘法模型:Y=TSCI长期趋势是研究某种现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发展变动的趋势长期趋势有两种基本形式直线趋势 曲线趋势描述长期趋势的工具:折线图或散点图二、最小平方法最小平方原理设y为实际值,yc为估计值,现在要用一条曲线拟合实际值,而且要满足;为最小。建立直线方程设直线方程为,解得:讲授法约15分钟分析讲解约20分钟公式演示推导约25分钟举例题讲解约30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例题讲解详细,课堂气氛不错授课日期11.1411.14本课课题(章、节)第七章 营运资金7.1-7.2概述及现金管理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指数的概念、种类,掌握综合指数编制。重点难点

44、综合指数的编制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综合指数有两种: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要编制综合指数,关键是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寻找同度量因素(与之相对:指数化指标)作用:同度量(媒介)作用,权数作用。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哪一期(基期还是报告期,拉斯贝尔认为:基期,派许:报告期)一、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数量指标指数是说明总体规模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指数。如商品销售量指数、产品产量指数等。如果固定在基期,称为拉式公式,计算公式为: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质量指标指数是说明总体内涵数量变动情况的比较指标指数。例如:价格指数、成本指数。例:建立商品价格指数。如果固定在报告期,称为派式公式,计算公式为:

45、对比分析讲解约20分钟分类讲解约25分钟公式讲解约20分钟公式对比讲解约25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公式分析清楚,学生记忆较快授课日期11.1911.19本课课题(章、节)7.3 应收账款管理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掌握平均数指数编制方法。重点难点 平均数指数的编制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平均指标指数的基本形式平均指标指数实际上是综合指数公式的变形,如果因统计资料限制,不能用综合指数公式时,须改变公式形式。指标名称 加权算术平均 加权调和平均 数指数形式 数指数形式数量指标 质量指标 二、平均指标指数的应用我国居民消费指数的编制,采用的是固定权数的方法,权

46、数是以销售额来确定的。三、平均指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比较平均指标指数和综合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两种形式,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区别看:一是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加总问题上的思路不同。二是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平均指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讲授法约20分钟公式讲解约25分钟举例讲解约25分钟分析讲解约20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公式对比分析详细,例题分析透彻授课日期11.2111.21本课课题(章、节)8.4 存货管理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方法。重点难点 指数体系的编制和因素分析方法教学内容

47、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指数体系的概念和作用概念指数体系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有联系的指数所组成的数学关系式。例如:商品销售额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商品销售价格指数作用二、指数体系的编制和应用两因素综合指数的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解例:销售额=销售量价格m=qp写出各因素的指数建立指数体系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销售价格指数上述指数体系为方便记忆,可以按如下方法记忆:首先是量在前,价在后。q0p0变到q1p1,先是量变,价不变,即q1p0 ;然后由q1p0变到q1p1变。写成指数体系有进行绝对量分解讲授法约20分钟举例讲解约25分钟分析推导约25分钟分析讲解约20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公式应用讲

48、解较多,学生掌握不错授课日期11.2611.26本课课题(章、节)8.5 流动负债管理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平均指标对比指数的编制方法。重点难点 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平均指标指数的概念平均指标指数则是将同一经济内容的平均指标在时间或空间进行对比形成的另一种特种相对数。二、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平均指标指数反映平均指标在时间或空间变动情况,因此平均指标指数称为可变组成(结构)指数。但平均指标的变动受各变量值水平变动和各单位结构变动的影响,因此,还需计算反映水平因素变动的指数, 即固定组成指数和反映结构因素变动的指数, 即结构影响指数。1可变

49、组成劳动生产率指数 2固定组成劳动生产率指数3结构影响劳动生产率指数上述三个指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可变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讲授法约10分钟分类讲解约20分钟公式讲解约15分钟对比讲解约15分钟举例题讲解约30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例题具有代表性,易于学生掌握授课日期11.2811.28本课课题(章、节)第八章 收入和利润8.1 收入管理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作用等。重点难点 抽样推断的相关概念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抽样推断的涵义及特点涵义: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

50、量特征的一种统计方法。1. 特点:是由部分推算总体的一种认识方法;是一种建立在随机抽样基础上的统计方法;运用了概率估计的方法;抽样估计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二、抽样推断的内容1.参数估计:依据所获得的样本资料观察对所研究现象总体的水平,结构规模等数量特征进行估计。参数估计包括许多内容:确定估计值和确定估计的优良标准加以判别,求估计值和被估计值参数之间的误差范围,计算在一定误差范围内所作推断的可靠程度。2.假设检验:先对总体的状况作某种假设,然后再根据抽样推断的原理,根据样本资料对所作假设进行检验,来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定我们行动的取舍。3.相关概念总体亦称全及总体,指所要认识的研究对

51、象全体,它是由所研究范围内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全体单位所组成的集合体。样本又称子样,它是全及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的,作为代表这一总体的那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样本容量指一个样本所包含的单位数(样本容量小于30的称为小样本,反之,则称为大样本)重复抽样抽出一个单位,登记结果,又重新放回,参加下一次抽选,抽取的样本可能值为N n不重复抽样每次抽取一个单位就不再放回参加下一次抽选,其抽取的全部可能的样本个数为pNn举例讲解约20分钟分类对比讲解约25分钟分类解释约20分钟举例讲解约25分钟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课后总结对比讲解细致,学生反映不错授课日期12.312.3本课课题(章、节)8.2 利润管理

52、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抽样平均误差、极限误差的确定。重点难点 抽样平均误差、极限误差及概率度的算法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抽样误差的基本涵义等涵义: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影响因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的单位数,抽样方法,抽样调查组织形式。二、 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i. 抽样平均数的平均误差(1)在重复抽样条件下:ux=(2)在不重复条件下:ux=ii. 抽样成数的平均误差(1)重复抽样条件下 up=(2)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 =p(1-p) ) 三、抽样极限误差: 可允许的误差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者说,是统计量与参数离差的最大范围.四、抽样误差的概率度: , 讲授法约20分钟分类举例讲解约20分钟分类举例讲解约30分钟举例讲解约20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例题作重点讲解,效果不错授课日期12.512.5本课课题(章、节)第九章 财务预算9.1-9.2 概述及编制方法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