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纺丝溶液行为研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6786022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壳聚糖纺丝溶液行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壳聚糖纺丝溶液行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壳聚糖纺丝溶液行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壳聚糖纺丝溶液行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壳聚糖纺丝溶液行为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论文壳聚糖纺丝溶液行为研究温度、分子量、浓度等的依赖性陈雄,庄洋,廖青,赵国樑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 E-mail: qing摘要:本文从壳聚糖纺丝溶液的制备入手,利用乌氏粘度计和本体粘度仪测定了不同浓度、分子量、温度、静置时间、酸浓度、不同种酸作为溶剂的壳聚糖纺丝原液的特性粘度和本体 粘度,研究了粘度随上述不同因素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后期的纺丝做理论准备。研究结果表 明,所用稀酸体积分数的增大,会使溶液粘度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壳聚糖醋酸水溶液随着 温度升高与存放时间的延长,粘度下降。随壳聚糖溶液浓度升高,溶液粘度上升。所采用的 壳聚糖样品的分子量升高,使溶

2、液粘度升高。 关键词:壳聚糖;粘度;聚电解质;湿法纺丝壳聚糖(chitosan)学名为:(1,4)-2 氨基-2-脱氧-D 葡聚糖,为白色无定型、半透明, 略有珍珠光泽的固体1,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其含量在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是自 然界中唯一存在的碱性多糖。由于壳聚糖化学结构 C-2 位上是氨基,在其溶液中可形成阳离 子,因此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是地球上少有的一种天然阳离子高聚物;又由于其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壳聚糖在生物医药、环保、纺织、农业、食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 应用前景2,3。虽然壳聚糖易溶于酸的水溶液,但由于聚电荷效应,这些溶液往往具有很高的粘度。在 湿法纺丝挤出过程

3、中,这种高粘度会影响壳聚糖的加工性能4。另外,壳聚糖纤维强度较低, 自 1980 年第一次报道以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其纤维强度的提高5,6。Qin-Yimin 于 1993 年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出了壳聚糖纤维,最大断裂强度为 2.43cN/dtex5。至今为止,国内 外已有相当一部分学者研究了温度、浓度、添加剂、溶剂 pH、溶剂种类等7-20对壳聚糖聚 电解质溶液性质的影响,并正努力将理论应用于壳聚糖纺丝工艺之中。本文从壳聚糖纺丝溶液的制备入手,用粘度法研究了不同平均分子量壳聚糖溶液粘度性 质随壳聚糖溶液浓度、稀酸浓度、酸种类、温度和静置时间变化的规律,从而为后期的纺丝 做理论准备。1.

4、 实验1.1 原料壳聚糖由浙江金壳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粘均分子量分别为 5、10、15 和 20 万,脱 乙酰度分别为 81.5%、92.7%、91.3%及 87.9%;实验所用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1.2 仪器设备表 1 仪器设备列表Table.1 The list of instruments used in lab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乌氏粘度计玻璃恒温水浴 真空干燥箱4-0.55SYPIII DZF6050上海启航玻璃仪器厂南京桑力电子设备厂 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CAS 粘度计Viscolab 3000CAMBRIDGE APPLIED SYSTEMS- 7 -1.3 原液制备选取一

5、定体积分数(2%、3%及 5%)(v/v)的酸的水溶液为溶剂,配制一定浓度(4.5%、5%及 5.5%(w/v)的壳聚糖纺丝原液,置于真空烘箱中,在不同的温度(30、35、40、45 及 50C)下静置脱泡。1.4 测试方法1.4.1 特性粘度的测定采用一点法21测定。乌氏粘度计内径为 0.55mm,缓冲体系为 0.2mol/L HAc-0.1mol/L NaAc,测试温度 300.01。1.4.2 本体粘度测定采用 CAS 粘度计测定壳聚糖纺丝原液的本体粘度。2. 结果与讨论2.1 分子量对壳聚糖溶液行为的影响实验采用分子量分别为 5 万、10 万、15 万、20 万的壳聚糖样品,将其溶于浓

6、度为 2%(v/v)的醋酸水溶液中配成 5%(w/v)的壳聚糖原液,将配制好的溶液分成 5 份,并且在 常温条件下静置脱泡。每隔一个小时取一样品测定其本体粘度。所测本体粘度所作的曲线图 如下:图 1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本体粘度随静置时间变化关系图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lk viscosity of chitosan solutions and time in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由图 1 可见,曲线的分布由上到下为:20 万、15 万、10 万和 5 万,分子量为 20 万的 壳聚糖所配的溶液的粘度处于最上方的曲线,这可

7、能是由于,分子量为 20 万的壳聚糖配制 的溶液中壳聚糖大分子的缠结程度较大,或者分子内部的静电斥力较大,致使其粘度较大。 其中分子量为 20 万的壳聚糖所制成的溶液本体粘度与 15 万的间距较大,15 万的与 5 万和10 万的相距较小。这是由于,降解反应的原理就是分子量的降低,分子量为 20 万和 15 万 的壳聚糖的起始本体粘度就比较大而且降低的较快,这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量较大,其降解过 程的分子量减小的相对较多,变化比较明显,且溶液中壳聚糖大分子的缠结程度较大,或者 分子内部的静电斥力较大,致使其粘度较大。而分子量为 10 万和 5 万的壳聚糖,其本身的分子量就比较小,降解过程的分子量减

8、小相对较小,所以它们的变化趋势不如前两者的变化趋势明显,也可能是壳聚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小造成的,例如分子间氢键作用比较小,致 使其在溶剂中的构象比较舒展,所以粘度比较小。但是,无论分子量为 20 万的或者是 15 万、10 万还是 5 万的壳聚糖溶液,其粘度都是随着静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的。2.2 酸浓度对壳聚糖溶液行为的影响实验采用分子量为 15 万的壳聚糖样品,将其溶于浓度分别为 2%、3%、5%(v/v)的醋 酸水溶液中配成 5%(w/v)浓度的壳聚糖原液。将配制好的溶液分成 6 份,并且在常温条 件下静置脱泡。每隔一个小时取一样品测定其本体粘度。所得到的曲线图如下:400 350

9、本体黏度(cp)300 2% 醋酸 3% 醋酸 5% 醋酸 250 200 150 0 1 2 3 4 567 静 置 时间( h)图 2 不同浓度溶剂的壳聚糖溶液本体粘度变化曲线Fig.2 The bulk viscosity of chitosan solutions in different volume percent of acetic acids从图 2 可以看出,随着溶剂的浓度变大,壳聚糖溶液的 pH 值不同,随着酸的浓度的变 大,pH 值随之减小,对于壳聚糖溶液中的大分子来说,每个大分子都呈无规线团状,彼此 交叠、缠结在一起相互贯穿成网络结构,过量酸的存在会降低聚电解质的静电斥

10、力致使无规 线团体积收缩,结果减弱了缠结小程度,粘度因而减小。对于醋酸浓度为 2%来说,其 pH 值较大,对于壳聚糖的降解过程发生的较为缓慢,壳聚糖在酸性溶剂中一直降解,所以变化 范围相对较大,随着酸浓度的增加,降解发生的过程变快,对于浓度为 5%的醋酸作为溶剂 来说,从壳聚糖溶入其中就开始比较剧烈的降解反应,且此种情况的降解反应过程比较迅速, 壳聚糖降解到一个临界值便趋于缓慢,所以曲线的变化的趋势较为平稳。2.3 浓度对壳聚糖溶液行为的影响实验采用分子量为 15 万的壳聚糖样品,以 2%(v/v)的醋酸水溶液配制成浓度分别为4.5%、5%、5.5%(w/v)的醋酸水溶液,将配制好的溶液分成

11、5 份,在 30下静置脱泡。 每隔一个小时取一样品测定其本体粘度及特性粘度。所得数据如表 2 所示:壳聚糖浓度w/v(%)表 2 不同浓度条件下壳聚糖粘度数据Tab.2 The viscosity data of chitosan solution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本体粘度(cp)特性粘度(dL/g)4.5%205.9199.2196.5187.3200.51231201061111135%263256.6238.8235.5248.62052041921701555.5%295288.7280.8279.7283.5302262288250234从表 2

12、 可以知道,随着壳聚糖溶液浓度的增加,壳聚糖溶液的黏度也增加。壳聚糖浓度越高,对于溶液中的酸与壳聚糖结合的相对较少,壳聚糖降解的越慢,其起始浓度也就较高。 从实验的过程来看,当溶液的浓度达到 6%的时候,溶液即成冻胶状,失去流动性,原因是 随着浓度的增加,由于大分子的缠结增加和分子间的摩擦力增加致使流动困难。2.4 温度对壳聚糖溶液行为的影响采用的是分子量为 15 万的壳聚糖样品,醋酸水溶液的浓度为 2%(v/v),壳聚糖溶液质 量分数为 5%(w/v)。将配制好的溶液分为 6 份,静置脱泡。每隔一个小时取一组样品测定 其本体粘度及特性粘度。所得曲线图如下:25 024 525 C35 C40

13、 C24 0本体粘度(cp)23 523 022 522 021 501234567 静置 时间 ( h )图 3 不同温度下壳聚糖溶液的本体粘度变化Fig.3 The bulk viscosity of chitosan solutions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s240 230 特性粘度(dLg-1)220 25 C35 C40 C210 200 190 180 170 01234567 静置 时间 ( h )图 4 不同温度下壳聚糖溶液的特性粘度变化Fig.4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of chitosan solutions in di

14、fferent temperatures由图 3 可以看出来,温度对壳聚糖纺丝原液的影响比较明显,其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 本体粘度呈下降的趋势。开始阶段,本体粘度下降的较为明显,壳聚糖发生降解,分子量逐 渐降低,且分子量降低的程度明显大于乙酸的挥发程度。而随时间的延长,本体粘度的减小 趋势也趋于平缓,这可能是由于乙酸部分挥发导致纺丝原液的浓度增大,且浓度增大的程度 明显大于降解引起的分子量降低的程度,所以会出现如图现象。而对于不同温度的条件下, 壳聚糖降解的速率是不同的,由上面的数据及图显示,随温度的升高,本体粘度也会降低。 温度升高,分子间距增大,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弱,尤其是大分子链的活动

15、能力提高,松弛 时间缩短,解缠作用增大,体系的缠结密度下降,因此本体粘度降低。同时,特性粘度的变化趋势如图 4 所示,变化趋势和本体粘度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随 着温度的升高,壳聚糖溶液的特性粘度也在下降,且随着温度升高的越快,特性粘度下降的 越快。这就说明,体系温度对壳聚糖纺丝原液的特性粘度喝其降解反应有很重要的影响。2.5 不同种酸作为溶剂的影响实验采用分子量为 15 万的壳聚糖样品,将其分别溶解于浓度为 2%(v/v)的甲酸、乙 酸和盐酸水溶液中,并且在恒温条件(实验分别取 30、35、40、45、50C 的条件)下静置 脱泡。恒温一个小时取一样品测定其特性粘度。所测特性粘度数据如表 3

16、所示:表 3 不同溶剂条件下壳聚糖溶液特性粘度数据Tab. 3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of chitosan solutions in different acids dL/g甲酸乙酸盐酸30207.8250.3271.335184.7213.9239.740174.8186.5205.245180.5179.1206.850151.4165.7162.5温度()2%(v/v)溶剂由表 3 可知,在同一温度下,采用不同的酸作为溶剂时,特性粘度最大的是盐酸做为溶剂,其次是乙酸,最后是甲酸。理论上来说,盐酸的酸性最强,其 pH 值应该是最小的,但 是由于所用浓盐酸本身的体

17、积分数是 36-38%,再与水混合配成 2%(v/v)的盐酸水溶液时,其 实际其作用的H+量十分之少,所以对溶液粘度的影响最小。而所采用的甲酸的 pH 最小, 所以其对溶液的影响最大,粘度最低。另外分析实验得知,壳聚糖大分子的立构规整性和较强的分子间氢键作用,导致了其本 体是一种洁净度较高的物质。几乎所有的有机溶剂都难以破坏其晶格结构,只有在稀酸中, 当氢离子活度足够高时,至少等于溶液中的壳聚糖上的 NH2 浓度,才可以让氢离子和 NH2 质子化 NH3+,破坏掉原来的氢键和晶格结构,最终全部溶解。甲酸和乙酸进一步电离之后 以维持电离平衡。但是过多的酸根离子进一步屏蔽了聚电解质分子间的静电斥力

18、,因而造成 分子链收缩,缠结减弱,最终导致壳聚糖在乙酸中的粘度低于在甲酸中的粘度。对于盐酸,加入所称取量的壳聚糖后,发现并没有使之完全溶解,溶液内部有很多的不 溶物。这可能是因为溶液中的H+大大低于NH2,所以溶解度有限,从而得不到与乙酸和 甲酸相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3. 结论本文从壳聚糖纺丝溶液的制备入手,用粘度法研究了不同平均分子量壳聚糖溶液粘度性 质随壳聚糖溶液浓度、稀酸浓度、酸种类、温度和静置时间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发现所用 稀酸体积分数的增大,会使溶液粘度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壳聚糖醋酸水溶液随着温度升高 与存放时间的延长,粘度下降;随壳聚糖溶液浓度升高,溶液粘度上升。所采用的壳聚糖样

19、 品的分子量升高,使溶液粘度升高。对于同体积分数的溶剂甲酸、乙酸、盐酸而言,甲酸对 壳聚糖溶液影响最大。参考文献1 蒋挺大.壳聚糖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3月2 Qin-Y. The chelating properties of chitosan fibres J. Journal-of-Applied-Polymer-Science. 1993, 49(4):727-7313 Qin Yimin. Chitin and chitosan fibres as wound dressing materials J. Textile-Horizons. 1994, 14(6): 19-21

20、4 Khaled El-Tahlawy, Samuel M. Hudson.Chitosan: aspects of fiber spinnability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Science. 2006, 100:1162-11685East-GC;Qin-Y.WetspinningofchitosanandtheacetylatingofchitosanfibresJ. Journal-of-Applied-Polymer-Science. 1993, 50(10): 1773-17796 张成军,杨庆. 以醋酸水溶液为溶剂的甲壳胺干湿法纺丝工艺研究J.合成

21、纤维工业. 2003,26(2): 36-387 蒋文华,韩世钧.粘度法研究壳聚糖对外加盐的敏感性J.高分子学报.1998,5: 567-5728 MING LARNG TSAIH, RONG HUEI CHEN. Effects of Ionic Strength and pH on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s and Conformation of Chitosans Molecule in Solution 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1999, 73:204120509 Melina Hamdine, Mari

22、e-Claude Heuzey, Andre Begin. Effect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acids on concentrated chitosan solutions and ge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05,37: 13414210 吴玉松,董炎明.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聚电解质浓溶液液晶行为的盐效应J.液晶与显示, 2002, 17(4):253-25711 Ming Larng Tsaih, Rong Huei Chen. Effect of molecular

23、 weight and urea on the conformation of chitosan molecules in dilute solu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1997(20): 233-24012 RONG HUEI CHEN, MIN LARNG TSAIH. Urea-Induced Conformational Changes of Chitosan Moleculesand the Shift of Break Point of MarkHouwink Equation by I

24、ncreasing Urea ConcentrationJ. Journal of AppliedPolymer Science, 2000, 75: 452-45713 M. V. Shamov, S. Yu. Bratskaya, and V. A. Avramenko.Interac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with Chitosan: Effect of pK and Hydrocarbon Chain LengthJ.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02, 249:31632114 Maria Much

25、a.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mi-dilute chitosan solutions J. Macromol. Chem. Phys. 1997,198: 471-48415 Jaepyoung Cho, et al.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chitosan solutions:Effect of concentration and ionic strength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6, 74: 50051516 王伟等. 高分子学报, 1994, (3): 32817

26、王伟, 徐德时. 化学学报, 1994, (3): 243 18 王伟等. 日用化学工业, 1989, (2): 3619 王伟, 徐德时. 高分子学报, 1995, (3): 291 20 王伟, 徐德时. 高分子学报, 1995, (5): 59621 范金石,陈国华等.壳聚糖特性粘度的快速测定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32(2): 296-300A Study on the Properties of Chitosan Solutionseffect of molecular weight,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cids and timeCHE

27、N Xiong, ZHUANG Yang, LIAO Qing, ZHAO Guoliang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AbstractThe molecular weight,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cids and storage time effects on the chitosan dope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

28、lts showed that the decline of the pH value will let the solution viscosity downward trend more evident. Chitosan acetic acid solution with the temperature rises and the extension of storage time, led to viscosity decline. With the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chitosan solution, solution viscosity increase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chitosan samples that used increased, that viscosity of solution increased.Key words: chitosan; polyelectrolyte; viscosity; wet spinning作者简介:陈雄(1983),男,2006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与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