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离子交换分离法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6760445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7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五章离子交换分离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五章离子交换分离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五章离子交换分离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离子交换分离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离子交换分离法(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侗妖渔极拎鲤插妄擅翰杀舟挖连壳府慎矢幸陛腾著髓殊咐彤肋妄沟够急挞禄府蚕东价茫涪政斟鸳甩厅愤柏昏揭御氯蒲射囤鸯枫未桓截恨狡品制伦姓机岛叛寥吵驭棍贤禹互伶悍千铱贫棺虾亩菩赎婿莽突遁料霓婚翟唆释诗殷湛蝴勒耘笛寡撼镁源姚特饥蝶培殉粹壁瓷俺刽乾蔫袍恍柯扑鬼睹案咽暗迄恳螺钵尖铸仑灿醚胜晃揉露凌黎眷颐浦尽递量搀霉街晃尉锡炸间卜肪视桨椽毕短劲塞羚烦芋瞒抓濒料罐睁芦恃趴斗烹冀昼魁勺膨揪益呕刀视盒潘葡祸蛤陛洁轻郴盟堰掸骗壶止辐渠蓬舷肤隋巨秀直雕否偷俗舅由姑争双擦店再蹿潍煌桂定汐忱嘎机量如士仙帚邵泵重维伦货弗函秋伊糟北街桌帐简挠化学分离法基础第五章 离子交换分离法150151119第五章 离子交换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

2、法是目前最重要和应用最广泛的化学分离方法之一,该法就其适用的分离对象而言,几乎可以用来分离所有的无机离子,同时也能用于许多结构复杂、性质相似的有机化合物的赣比断签愉试丛眯望欺哮乞迸瞧叮喝窟彦窗嗣晤欣年滤邮嗣霍秃职块圆泽赂端绥孔淮饮捶靖债匿紧敌宰嘻析伦赠痈绳苇搏敞标跺檄验食胖崔努灼心秃脖精腮科蚀啸颅坤盾测凿烤谍萝递笺借妄踞孽亢爬唯非塌喊讥玖夕宗描孩元蹄朗饰窗嫁乏匹啸詹慨阑琅妇梭累耙吝就追魂碑豌朵镍焉笑设巳唬姑细外赊若丝侧再彻陪肝需饼销余助伏镑阻骏残弛寡慨叮适易需脾歌俞晰斟胆漱燃倚摄坎囊绒像耙迟豆军擒蹬彤搜窘冒烂泼诈久尼陡遇掌捎郧绍谭靖址宁到盾凛咒狮誉迈悯娘富绎咖抨世搬喘倚硼掣录柳宇妮鹅嗡苇钡稻冤

3、侈棕厅骤蝶拒懈诀养种契锐窃政摧慷正鹅碱辊诣拇连尚为境玖糯爆悲丙饰黔第五章离子交换分离法损持龋苔穗科浪陨埂翰邑龙尾惜姻矗删岭啦寐媒淑休特官娃钙憨喇猩管逢寺溪碍饱镊陶这但虏压匪卸绷抗喀答打蔡役仟轻祷算点搬枝续确旁策烷侍旭哩蛇柜孺讼加爬粪光肠辈侯站砌卷斑吗骇猜莲力躬轧颁搂柠捐泄许网烩框幂册铂若糊三瞻赠火粱沪讳薄焊尚戌四珊岳闪萝膛殿嫁躁墒邯侨玖失颐虹恶颊跑包俯艳谨拼粟金夷弥洗灾俗茅葵讣蔫椿芜拱壶成鲜扛鼻译惧卫趟慧孺荒袒索氓炒道捡次戏阜阐橙贞祖平沮埔殊托退锡歼桑瘤付圣烂司缓仅浙藐延祥干突苗忙噬硝鲸橇煽凡蚜捞讹磨囊蝎罐剃媚凄盂黍盟起淡笛劫振凹缔干片冗殊眷液涡坏擞帚秽阅拷屋婉尾滚绿秤猴像美获物间段饺驹谋徒第

4、五章 离子交换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是目前最重要和应用最广泛的化学分离方法之一,该法就其适用的分离对象而言,几乎可以用来分离所有的无机离子,同时也能用于许多结构复杂、性质相似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该法就其可适用的分离规模而言,它不仅能适应工业生产中大规模分离的要求,而且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微量物质的分离和分析。迄今为止,人们从自然界或者通过人工合成,已经找到了许多物质可以作为离子交换剂,按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无机化合物,称为无机离子交换剂,自然界中存在的粘土、沸石,人工制备的某些金属氧化物或难溶盐类等;另一类是有机化合物,即称为有机离子交换剂,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离子交换树脂,他们是人工合成的带有

5、离子交换功能团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离子交换分离中最常用的是柱上色谱分离法。该法是将颗粒状的离子交换树脂或无机离子交换剂装柱后使用。此外,也可以加工成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纸、离子交换纤维等形式,以纸上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或者作为电渗析的隔膜等,用于化学分离和分析或纯化等过程。离子交换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人类在长时期中都在自觉不自觉中应用着这一过程,但真正确认离子交换现象的,通常都认为是两位英国农业科学家Tompson和Way。1850年他们报道,用硫酸铵或碳酸铵处理土壤时,铵离子被吸收而析出钙,土壤即为有显著离子交换效应的离子交换剂。其他无机离子交换剂如硅酸盐等到上一世纪初已经在水的软化、

6、糖的净化等许多方面有了工业规模的应用。但无机离子交换剂往往不能在酸性条件下使用。1935年Adams和Holmes研究合成了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高分子材料聚酚醛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聚苯胺醛系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人类获得性质优良的离子交换剂开辟了新的途径,这一成就被认为是离子交换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事件。1945年美国人Alelio成功地合成了聚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此后又合成了其他性能良好的聚苯乙烯系、聚苯烯酸系树脂,使离子交换成为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优势的低能耗、高效率的分离技术。后来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取得重要突破,Kunin等人合成了一种兼具离子交换和吸附两种功能的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离子

7、交换树脂的合成和它的应用技术互相推动,迅速发展,在化工、冶金、环保、生物、医药、食品等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和效益。离子交换过程能得以如此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离子交换分离法具有以下优点:(1)吸附的选择性高。可以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和操作条件,使对所处理的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因而可以从稀溶液中把他们提取出来,或根据所带电荷性质、电离程度的不同,将离子混合物加以分离。(2)适用范围广。处理对象从痕量物质到工业规模,范围极其广泛,尤其适用于从大量物质中富集微量组分。(3)多相操作,分离容易。由于离子交换是在固相和液相之间操作,通过交换树脂后,固液相已实现分离,故易于操作。5-1离子交换树

8、脂及其分类离子交换树脂是具有特殊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在树脂中,高分子链互相缠绕联接。在高分子链上有可以电离或具有自由电子对的功能基。带电荷的功能基上还结合有与功能基电荷符号相反的离子。这种离子称为反离子,它可以同外界与它电荷符号相同的离子进行交换。不带电荷而仅有自由电子对的功能基,可以通过电子对结合极性分子、离子或离子化合物。含有带电荷功能基的树脂占离子交换树脂的大多数。能解离出阳离子(如H+)的树脂称为阳离子交换树脂;能解离出阴离子(如Cl-)的树脂称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图5-1是一种阳离子交换树脂示意图。固定阴离子为磺酸基-SO3-,反离子为H+或Na+等。聚合链为聚苯乙烯,以二乙烯苯作

9、交联剂。交联剂起着在聚合链之间搭桥的作用,它使树脂中的高分子链成为一种三维网状结构。交联剂在单体总量中所占质量百分数称为交联度。图5-1聚苯乙烯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化学结构示意图树脂的交联度通常用“X”表示,例如标有“X-4”、“X-8”,分别表示树脂的交联度为4%和8%。交联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网状结构的紧密程度和孔径大小,改变交联度的大小可以调节树脂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能。树脂互相交联的高分子链之间具有空隙,链间的空隙在充满水的时候成为分子和离子的通道。这些空隙一般孔径都小于5nm,称为化学孔。只含有化学孔的树脂称为凝胶树脂。树脂凝胶相中还可以形成一些较大的孔穴,他们是在制备树脂时加入了致孔剂,在高

10、聚物结构形成时因发生相分离而生成的。致孔剂被提取出来之后,树脂中留下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互相贯通的孔穴。这些孔穴的直径小则数十纳米,大则数千纳米,称为物理孔,具有这种网状物理孔的树脂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孔树脂。大孔树脂字自上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以来有很大的发展,几乎各种类型的树脂都可以用大孔骨架结构通过功能基反应来制备。大孔树脂的孔结构是永久性的,不象凝胶树脂的空隙那样只有在加水溶胀之后才出现。因而大孔树脂的表面积较大,交换速度快。不仅在水溶液中,而且在非水体系中也能使用。由于大孔的存在,在反复溶胀时,颗粒不易破碎,热稳定性也较好。除凝胶型、大孔型树脂之外,还有一类载体型树脂,它是以硅胶球或玻璃

11、球为核心,覆以树脂层而制得的,可用在高效液相色谱柱这样的柱内压力很大的装置中。一、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离子交换树脂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有好几种。按树脂的物理结构分类,可分为凝胶型、大孔型和载体型树脂;按合成树脂所用原料单体分类,可分为苯乙烯系、丙烯酸系、酚醛系、环氧系、乙烯吡啶系;按用途分类时,对树脂的纯度、粒度、密度等等有不同要求,可以分为工业级、食品级、分析级、核等级等几类。最常用的分类法则是依据树脂功能基的类别分为以下几大类:1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这是指功能基为磺酸基-SO3H的一类树脂,它的酸性相当于硫酸、盐酸等无机酸,在碱性、中性乃至酸性介质中都具有离子交换功能。以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共聚

12、体为基础的磺酸型树脂是最常用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在生产这类树脂时,使主要单体苯乙烯与交联剂二乙烯苯共聚合,得到的球状基体称为白球。白球用浓硫酸或发烟硫酸磺化,在苯环上引入一个磺酸基。此时树脂的结构为:2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这种树脂以含羧酸基的为多,母体有芳香族和脂肪族两类。用二乙烯苯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可以作为一个代表:聚合单体中除甲基丙烯酸外,也常用丙烯酸。含膦酸基-PO3H2的树脂酸性稍强,有人把它从弱酸类分出来,称为中酸性树脂。膦酸基树脂往往是交联聚苯乙烯用三氯化磷在AlCl3催化下与之反应,然后经碱解和硝酸氧化而得到。酚醛类树脂也属于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如:3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这

13、种树脂的功能基为季铵基。其骨架多为交联聚苯乙烯。在傅氏催化剂,如ZnCl2、AlCl3、SnCl4等存在下,使骨架上的苯环与氯甲基醚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再与不同的胺类进行季铵化反应。季铵化试剂有两种。使用第一种(如三甲胺)得到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碱性很强,即对OH-的亲和力很弱,当用NaOH使树脂再生时效率较低。为了略为降低其碱性,使用第二种季铵化试剂(二甲基乙醇胺),得到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结构为:型树脂的耐氧化性和热稳定性较型树脂略差。4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这是一些含有伯胺-NH2、仲胺-NRH或叔胺-NR2功能基的树脂。基本骨架也是交联聚苯乙烯。经过氯甲基化后,用

14、不同的胺化试剂处理,与六次甲基四胺反应可得伯胺树脂,与伯胺反应可得仲胺树脂,与仲胺反应可得叔胺树脂。有的胺化试剂可导致多种胺基的生成。如用乙二胺胺化时生成既含伯胺基,又含仲胺基的树脂:5螯合型树脂这种树脂最常用的功能基为胺羧基-N(CH2COOH)2,能与金属离子生成六环螯合物。由于这类树脂用于分离时,在树脂上同时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和螯合反应,从而呈现出其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其稳定性是由于它与金属离子形成了螯合物,其选择性主要取决于树脂中螯合基的结构。6两性树脂同时具有阳离子交换基团和阴离子交换基团,比如同时含有强碱基团-N(CH3)3+和弱酸基团-COOH的树脂。7其他特种树脂除以上几类树脂外

15、,近年来又发展了一批其他类型的特种树脂。如:(1)氧化还原型:其功能基具有氧化还原能力,如硫醇基-CH2SH、对二苯二酚基等。(2)萃淋树脂:是一种含有液态萃取剂的树脂,以苯乙烯-二乙烯苯为骨架的大孔结构和有机萃取剂的共聚物。在溶剂萃取中常用的一些萃取剂如中性和酸性磷酸酯、脂肪胺、脂肪肟和芳香肟等,都可用来制备该类树脂。该类树脂兼有离子交换法和萃取法的优点。由于萃淋树脂中的萃取剂是吸留于树脂内,实际上与萃取色谱法所用色谱粉相似。(3)冠醚类树脂冠醚树脂对碱金属、碱土金属等特殊的选择性,在金属离子分离中引人注目。其所含的冠醚结构能与阳离子配位结合,一方面表现出对阳离子有选择性的吸附性能,另一方面

16、在吸附阳离子的同时又伴随吸附等量的阴离子,以保持其电中性,因此此类树脂均可用于阴阳离子的分离。此外,还有一些具有特殊功能或特殊用途的树脂,如热再生树脂、光活性树脂、生物活性树脂、磁性树脂等等。二、离子交换树脂的名称、牌号、及命名法离子交换树脂种类繁多,世界各国对树脂的分类命名都有各自的系统。我国早期沿用的牌号也不够系统和统一。为避免混乱,我国科学工作者制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科学命名法则,并于1976年由原化工部颁布,即部颁标准HG2-884-76,离子交换树脂产品分类、命名及型号。根据这一标准,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及命名的原则为:根据功能基的性质将离子交换树脂分为强酸、弱酸、强碱、弱碱、螯合、两性

17、及氧化还原七类;离子交换树脂的全名称是由分类名称、骨架(或基团)名称、基本名称排列组成;离子交换树脂的型态分为凝胶型和大孔型两种,凡具有物理孔结构的称为大孔型树脂,在全名称前加“大孔”二字以示区别;因氧化还原树脂与一般离子交换树脂的物性不同,故在命名排列上也有不同,其命名原则为基团名称、骨架名称、分类名称和“树脂”二字排列组成;基本名称为离子交换树脂;凡分类中属酸性的,应在基本名称前加“阳”字,凡分类中属碱性的,在基本名称前加“阴”字;为了区别同一类树脂的不同品种,在全名称前必须有型号。离子交换树脂的型号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的分类(见表5-1),第二位数字代表骨架结构的差异

18、(见表5-2),第三位数字为顺序号,用以区别基团、交联剂等的差异。表5-1离子交换树脂产品的分类代号代号分类名称0123456强酸性弱酸性强碱性弱碱性螯合性两性氧化还原性凡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在型号前加“D”表示之。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交联度数值,在型号后面用“”号联接阿拉伯字母表示之。表5-2离子交换树脂骨架的分类代号代号分类名称0123456苯乙烯系丙烯酸系酚醛系环氧系乙烯吡啶系脲醛系氯乙烯系系统分类命名法自公布之后,已在很大范围内推广,但在很多地方仍沿用旧的牌号,或者在新的型号后加注旧的牌号。国外生产的树脂名目繁多,各厂家大多有自己的命名系统。在树脂名称中,除商标外用后缀区别不同的结构、

19、性能或形态。表5-3列出了某些国产离子交换树脂的产品型号新旧对照以及与国外相对应的产品名称。以便使用时参考。然而,国产树脂和国外树脂不能绝对地对应,但大体上的对应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无论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树脂,在选用时均应注意其型号所代表的树脂性能,当然最详尽确切的是厂家的产品说明书。表5-3某些国产离子交换树脂的产品名称、型号及性能对照全名称型号曾用型号交换容量,mmol/g国外对照产品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00120014001700113735734732,010,强酸1号11274.54.54.24.3Dowex502 CBC-3Amberlite IR-118Amberlite

20、IR-120Amberlite IR-124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11217249.0KB-42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201220142017714711717,707,强碱201号3.63.63.0Dowex12Amberlite IRA-401Amberlite IRA-400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30327045.0Amberlite IR-45弱碱性环氧系阴离子交换树脂331701,3309.0Duolite A-30B大孔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D202763,型多孔树脂3.0Amberlite IRA-910大孔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D351,3

21、70,7103.5Amberlite IRA-93大孔弱碱性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D3117036.5Amberlite IRA-685-2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一、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性能1粒度离子交换树脂一般都做成球状,直径为0.31.2mm,树脂颗粒的直径呈连续分布。要准确描述树脂粒度,只给出一个范围是不科学的。一般用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来描述。有效粒径是指在筛分树脂时,10%体积的树脂颗粒通过,而90%体积的树脂颗粒保留的筛孔直径。比如,树脂的有效粒径0.45mm,就是说,最多允许10%体积的树脂颗粒直径小于0.45mm。均一系数是能通过60%体积树脂的筛孔直径与能通过10%体积树脂

22、的筛孔直径之比。显然,这个分数总是大于1。均一系数越接近1,表明树脂颗粒越均匀。在文献上常常见到用筛目数表示树脂的粒度。公制的筛目按筛孔数/cm2计。英、美制的筛子则按筛孔数/in2计。美国标准筛目数与毫米的换算经验式为:英国标准筛目数与毫米的换算经验式则为:选用树脂的粒度由使用目的而定,大颗粒树脂的通透性较好,但交换速度慢,小颗粒树脂交换速度快,但床层压差大。粒度均匀的树脂交换速度一致,往往能得到比不均匀的树脂更好的分离效果。2含水量将树脂放在水中,使其吸收水分达到平衡,然后用离心法在规定的转速和时间内除去外部水分,得到含平衡水的湿树脂。然后在105烘干,比较烘干前后的重量,即得到平衡水含量

23、占湿树脂的重量百分数,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含水量。含水量是一定类型树脂的固有性质,与树脂的类别、结构、酸碱性、交联度、交换容量、离子形态等因素有关。离子交换树脂是由亲水高分子构成的,水含量取决于亲水基团的多少及树脂孔隙的大小。有物理孔的大孔树脂含水量比凝胶树脂高。比如大孔的Amberlite IRA-938强碱树脂含水量可达80%,而同类的凝胶树脂含水量为56%。交联度对含水量影响很大,特别是对凝胶型树脂。交联度提高,一方面使引入的基团减少,一方面使树脂孔隙度减小,这些都使得水含量降低。树脂在使用中,因链断裂、孔结构的变化、污染、基团降解或脱落等现象,会使水含量发生变化。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由于氧

24、化造成的链断裂会使水含量上升,而阴树脂使用中发生的问题主要是基团降解、脱落或被有机物污染,常常使水含量下降。所以水含量的变化也反映着树脂内在质量的变化。3密度离子交换树脂的密度表示有两种,一是湿视密度,另一为湿真密度。将质量W1的含有平衡水的湿树脂加到水中,观察排开水的量,即得树脂的真体积V真。将含平衡水的树脂装入量筒中,敲击振动使体积达最小,即得树脂的空间体积,即视体积V视。则树脂的湿视密度为d视=(W1/V视),湿真密度为d真=(W1/V真)。树脂内在质量起变化也会使密度发生变化,但一般没有水含量变化明显。4膨胀度树脂在水或其他溶剂中,由于部分结构的溶剂化发生体积的膨胀,而体积的增大会使交

25、联网络产生一种张力,要把溶剂排挤出去,当溶剂化造成的使树脂膨胀的力与结构网络的抵抗力平衡时,树脂就不再膨胀了。干燥的树脂接触溶剂后的体积变化称为绝对膨胀度。湿树脂从一种离子形态转变为另一种离子形态时的体积变化称为相对膨胀度或转型膨胀度。树脂的膨胀度首先同交联度有关。交联度增大,膨胀度减少。当然,交联剂分子长度、大分子链的构象和互相缠绕的程度也对膨胀度有影响。功能基的数量和离子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膨胀度。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结构可视为聚电解质。功能基的离子类型是不可变的。其水化能力是一定的。反离子是可变的,其水化能力因之变化。水化能力与离子势相关,即裸半径小而电荷数大的离子水化能力强。各种阳离子对

26、强酸性阳树脂膨胀度的影响顺序为:H+Li+Na+Mg2+Ca2+NH4+K+各种阴离子对强碱性阴离子树脂膨胀度的影响顺序为:OH-HCO3-SO42-Cr2O72-在树脂转型时,水化能力强的离子会时树脂的体积变大。大孔型树脂是凝胶树脂中具有孔结构的树脂,凝胶部分的膨胀在很大程度上被孔的部分“吸收”了,从视体积看,它的膨胀度比凝胶树脂小得多。弱酸性和弱碱性树脂的转型膨胀度大是由于弱电解质变成强电解质,水化力大量增加所致。5机械性能机械性能主要是指与树脂颗粒保持完整有关的性能。树脂颗粒的破裂或破碎会直接影响操作,使树脂床的性能变坏。树脂破碎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原有的裂球,使用中受压、受摩擦造成的破碎

27、,因受热、受氧化作用使树脂骨架破坏造成的强度下降,多次再生和转型过程中树脂经受反复膨胀与收缩造成的破裂等等。凝胶树脂因反复膨胀与收缩造成的颗粒破裂是造成破球的主要原因。在这一方面,强酸性树脂更严重一些。树脂颗粒越大,越容易破裂。大孔树脂要好得多。二、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特性1酸碱性离子交换树脂是聚电解质,其功能团释出H+或OH-能力的不同表示他们酸碱性的不同。树脂可以视为固态的酸或碱,实际上也可以用酸碱滴定的方法测出各种树脂的酸碱滴定曲线。在滴定过程中考虑到离子交换的速度,平衡的达到要比通常溶液中的酸碱滴定慢一些。图5-2示出各种类型树脂的滴定曲线。图中曲线A和D分别是强酸性和强碱性树脂的滴定曲

28、线,他们有明显的pH突跃,与普通的强酸或强碱的滴定曲线类似。B是弱酸性树脂的滴定曲线。它在pH=9附近有一突跃。C是膦酸型中等强度酸性树脂的滴定曲线,在pH=5和pH=9附近有两处不大明显的突跃。在pH=5处相应于-PO3H2基团中一个氢离解,在pH=9处相应于该基团的两个氢均离解。E是弱碱性阴离子树脂的滴定曲线。在树脂中同时含有叔胺基团和伯胺基团的情况下,看不出明显的突跃。图5-2各种类型离子交换树脂的滴定曲线从滴定曲线可以大致看出各种树脂能够进行离子交换的有效pH范围。(如表5-4)。表5-4不同类型离子交换树脂的有效pH范围树脂类型pH强酸性4-14弱酸性6-14强碱性1-12弱碱性0-

29、72交换容量交换容量或交换量,是离子交换树脂性能的重要指标。树脂可交换离子的多少,取决于树脂中功能基的多少,实际上可进行交换的离子是功能基上离解下来的、与功能基上固定离子符号相反的离子。常用离子交换树脂功能基的电荷数为1或只能提供一对共用电子的基团,如-SO3-,-COO-,-N+(CH3)3,-N(CH3)2,他们都相当于1价离子。交换容量的单位可以是mol/g,mmol/g,mol/m3等。交换容量在科学实验或生产上都是非常重要而实用的量,它随着实验或操作条件的不同而表现不同的数值。(1)总交换容量或称全交换容量、极限交换容量、最大交换容量。它是由树脂中功能基含量所决定的。在记录全交换容量

30、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位重量干树脂(指在100干燥过的树脂)的交换容量;另一种是比较实用的,即被水充分溶胀的单位体积的树脂所具有的交换容量。前一种称干基全交换容量q干,后一种称湿基体积交换容量q湿,二者换算关系为:q干=q湿(1-x)d视式中,x是含水量,d视是湿视密度。值得注意的是,记录交换容量时须注明树脂的离子形态,一般阳离子树脂的交换容量以氢型树脂为准,阴离子树脂的以氢氧型(或游离胺型)树脂为准。有的树脂功能基不是单一的,则它的总交换容量应为各种功能基交换容量极大值的总和。(2)工作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是指在一定工作条件下,树脂所能发挥的交换容量。所谓工作条件指溶液组成、溶液温度、

31、流速、流出液组成及再生条件等,工作交换容量值不同程度地小于总交换容量。同一种树脂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工作交换容量。3化学稳定性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稳定性主要指耐化学试剂、耐氧化和耐辐照的性能。离子交换树脂对一般化学试剂都有较好的耐受能力,但耐受能力与骨架类型有一定关系,以聚苯乙烯为骨架的树脂化学稳定性更好一些。不同离子型式的树脂,化学稳定性也有不同。钠型树脂一般要比氢型树脂稳定。氢氧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易于发生不可逆的降解作用,使季铵功能团逐渐变为叔胺、仲胺,以致最后使功能团失去交换能力。因此不应将阴离子交换树脂长期置于强碱性溶液之中。在强氧化剂,如热浓硝酸、高锰酸钾、重铬酸钾、过氧化氢的

32、作用下,树脂骨架高分子链也会发生断裂、交联度降低,溶胀增加。一般地讲,树脂的交联度越低,其化学稳定性越差。在核燃料和其他放射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中使用时,芳环的树脂骨架比脂肪链的树脂骨架耐辐照能力强,交联度大的树脂耐辐照稳定性更好一些。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中,以膦酸基团的辐照稳定性最好,磺酸基团次之,羧酸基团最差。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中,乙烯吡啶基团的辐照稳定性最好,吡啶基团次之,三甲胺最差。周围介质及树脂离子型态的不同也会影响辐照稳定性。5-3离子交换平衡及交换动力学一、离子交换平衡和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在溶液中溶胀后,交换功能团所解离出的离子可在树脂网状结构中自由移动。如果溶液中存在着其他离子,那么树脂

33、和溶液之间就可能发生等计量的离子交换,并且保持两相都呈电中性,该离子交换反应是一种两相间的可逆反应。为了表示这种反应中树脂对各种离子亲和力的差别,引入选择性系数的概念。为简便起见,先考虑一种氢型的阳离子树脂同一价离子M+的交换反应:和表示在树脂相,下面为了书写简便把他们写作和,水相中离子也略去电荷,则有反应的平衡常数是(5-1)各f是相应组分的活度系数,要测定或计算这些活度系数是相当困难的,为了实用方便,引入选择性系数,它是平衡常数略去活度系数后的值:(5-2)这个值是可以实际测定的,但随着溶液的浓度变化,也随温度而变化。它的意义在于可以比较相同条件下树脂对不同离子的亲合力,它是离子在树脂相与

34、溶液相浓度之比的比值,若此值大于1,则表明M更倾向于留在树脂相,其亲合力更强,树脂倾向于选择性将它吸附。反之,值若小于1,树脂对氢的亲合性更大些。选择性系数往往以H+或Li+作参考离子。参考离子不同,选择性系数也不同,对于一价离子,不难推出:(5-3)为了折算的方便,n价离子Mn+与H+交换的选择性系数表示为(5-4)或者(5-5)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讨论,阴离子树脂的选择性系数常用Cl-或OH-作参考离子。离子与树脂亲合能力的差别,与离子电荷多少及其半径的大小有关,不同价态的离子,亲合力大小顺序一般为,Na+Ca2+Al3+Th4+即亲合力随电荷增多而增大。对同

35、价离子,则通常是:Li+Na+K+Rb+Cs+Mg2+Ca2+Sr2+Ba2+即亲合力随水合离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大。稀土元素离子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交换亲和力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降低的,即:Lu3+Yb3+Er3+Ho3+Dy3+Tb3+Gd3+Eu3+Sm3+Nd3+Pr3+Ce3+La3+溶液越稀,这种差别愈明显。而一价阴离子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交换亲和力,存在着如下的顺序:F-OH-Cl-Br-I-CNS-ClO4-对于螯合树脂,例如含有氨基二乙酸基团的树脂,二价阳离子的交换亲和力顺序为:Mg2+Sr2+Ba2+Ca2+Mn2+Co2+Zn2+Cd2+Ni2+Pb2+Cu2+

36、Hg2+而且各种离子的选择性差异很大。这主要是由于各种阳离子与螯合剂形成的螯合物的稳定性不同而引起的。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很多,人们曾从不同角度来加以解释。比较令人满意的是Eisenman理论,现以碱金属离子的交换选择性为例进行讨论。在碱金属离子中,离子裸半径最小的Li+,静电场引力最强。因此它吸引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的现象最显著,所形成的水合离子的半径最大,于是水合了的Li+静电场引力最弱,而离子裸半径最大的Cs+,静电场引力最弱,于是水合Cs+的半径就最小,水合了的Cs+静电场引力就最强。另一方面,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活性基团,在电离以后也存在着静电引力。但是不同的活性基团静电场的强弱不同,

37、-SO3-与-COO-,前者强,后者较弱。即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中交换基团上的静电场引力强,而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中交换基团上的静电场引力较弱。对于具有弱静电场引力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它和水合Cs+间的引力将最大,交换亲和力最大;和水合Li+间的引力将最小,交换亲和力最小。因而碱金属离子的交换亲和力顺序是:Li+Na+K+Rb+Cs+。至于Ag+的交换亲和力特别大,这主要是由于Ag+易极化,诱导力起主要作用,它促使Ag+牢固地结合在交换树脂上。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例如含有-COO-的树脂,由于它具有较强的静电场引力,它将和水分子竞争阳离子,结果它从水合离子中夺取阳离子并与之结合。这时离

38、子裸半径最小的Li+结合能最大,离子交换亲和力最大;离子裸半径最大的Cs+交换亲和力最小。交换亲和力的顺序为: Cs+ Rb+ K+ Na+ 6,ROH树脂pH10);弱碱性树脂宜在酸性条件下使用(pH7)。吸附性强的离子,选用弱酸性或弱碱性树脂,这是由于若用强酸或强碱树脂吸附,洗脱和再生就比较困难。而弱酸性和弱碱性树脂由于对H+和OH-有较大的亲和力,洗脱方便。例如,链霉素(一种有机碱)吸附在强酸性树脂上时,用Na+或Ca2+洗脱仅能回收很少一部分,用无机酸洗脱时,酸度过大(pH1)会造成链霉素分解,而如果选用弱酸性树脂,稀的无机酸便可将链霉素定量解吸。而吸附性弱的离子,则选用强酸或强碱性树

39、脂。如果离子交换反应属于中性盐分解反应,应当选用强酸强碱树脂。用盐型树脂(如Na型),流出液的pH值较稳定;而用H+型或OH-型树脂,由于交换析出H+或OH-,流出液的pH值会改变。对于大分子物质,则宜选用大孔树脂或交联度低的树脂。而树脂的粒度、形状、密度、容量及稳定性都要依据过程的具体情况而定。二、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市售的离子交换树脂,其粒度往往不均匀或粒度大小不符合要求,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含有杂质,因此在使用前必须加以处理。处理过程包括研磨、过筛和浸泡、净化等等。市售的树脂常常是潮湿的,在研磨过筛前应先将其铺开,置于阴处晾干,不可将树脂放在烘箱中或置于太阳下曝晒,这样做往往会使树脂部分分解而

40、引起性能改变。晾干后的树脂在研钵中进行研磨,过筛,筛取所需的粒度。如果在离子交换色谱中需要很细的粒度十分均匀的树脂,可在研磨后用浮选法浮选出一定粒度范围的树脂。经过研磨过筛后的树脂。放在46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12天,以溶解除去树脂中的杂质。若浸出的溶液呈较深的黄色,应换新鲜的盐酸再浸泡一些时间,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洗涤液呈中性。这样得到的阳离子树脂是H型,阴离子树脂是Cl型的。如果在分析中需要的是其他型式的树脂,例如需要Na型、NH4型或SO42-型的,则分别应用NaCl、NH4Cl和H2SO4等溶液处理,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净,浸在去离子水中备用。三、离子交换分离操作方式离子交换分离操作

41、可分两种,一种是间隙操作(batch operation)或称为静态法,另一种是柱上操作(column operation)或称动态法。间隙操作是将离子交换树脂置于含有欲分离组分的溶液中,经不断搅拌或连续振荡,经过一定时间后,使之达到交换平衡,将离子交换树脂滤出后使两相分开,并用少量溶液洗涤,这样可使某些元素达到部分分离或几乎完全分离。这种方法的离子交换效率低,常用于离子交换现象的研究。柱上操作是将离子交换树脂充填于玻璃管中制成交换柱,试液一般由上而下地流经交换柱。这种方法的离子交换效率高,在分析工作中常常采用柱上操作。如果试液中含有CO32-、S2-、SO32-等离子,在H型阳离子交换柱上交

42、换时会产生气泡,混杂在树脂颗粒间隙中,影响液体流动,影响分离。在这种情况下,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即先在试液中加入一部分树脂,搅动使之发生交换,产生的气体逸出,然后把试液和树脂一齐倒入交换柱中。四、柱上操作装柱前树脂需经净化处理和浸泡溶胀。用已溶胀的树脂装柱十分重要,否则干燥的树脂将在交换柱中吸收水分而溶胀,使交换柱堵塞。在装柱前先在柱中充以水,在柱下端铺一层玻璃毛,将柱下端旋塞稍打开一些,将已溶胀的树脂带水慢慢装入柱中,让树脂自动沉下构成交换层。待树脂层达一定高度后再盖一层玻璃毛。这两层玻璃毛也可以用砂芯玻片代替。在装柱和整个交换洗脱过程中,要注意使树脂层经常全部浸在液面下,切勿让上层树脂暴露

43、在空气中,否则在这部分树脂颗粒间隙中会混入空气泡,这种空气泡在以后加水回加溶液时不会逸出。当树脂颗粒间隙中夹杂气泡时,溶液将不是均匀地流过树脂层,而是顺着气泡流下,不能流经某些部位的树脂,即发生了“沟流”现象,使交换、洗脱不完全,影响分离效果。如果发现树脂层中混有气泡,应将树脂倒出重装。在分析工作中一般所用交换柱内径约为815mm,树脂层高度约为柱内径的1020倍,当然这个比值并不是固定的。交换柱准备好后,以去离子水洗涤后,将待分离的溶液倾入交换柱,转动旋塞使溶液按照某一定的、适当的速度流经树脂层,这时就发生了交换反应。以Ca2+在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交换反应为例:通过交换过程,阳离子

44、交换H+后留于树脂上,阴离子不发生交换而留在流出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就此分离。如果用的是阴离子交换树脂,则阴离子将交换而留在柱上,阳离子不发生交换而留在流出液中,同样可以实现阴阳离子的分离。交换完毕后,进行洗涤。洗涤的目的是为了将留在交换柱中不发生交换作用的离子洗下。洗涤液一般用水,但为了避免某些离子水解析出沉淀,洗涤液可选用很稀的酸溶液,例如用0.01mol/L的HCl溶液洗涤,由于酸很稀,不会发生洗脱过程。有时为了保持交换柱中一定的酸度,可采用和试液酸度相同的酸溶液来洗涤。将流出液和洗涤液合并,在合并液中测定未被交换的离子。洗净后的交换柱就可以进行洗脱过程。将被交换的离子洗脱下来,可在洗脱

45、液中测定该组分。对于阳离子交换树脂常常采用HCl溶液作为洗脱液,HCl溶液的浓度一般是34mol/L。对于容易洗脱的离子,也可用较稀的HCl溶液作洗脱液,例如上述交换Ca2+时,就可以用2mol/LHCl溶液洗脱Ca2+。对于阴离子交换树脂,常用HCl、NaCl或NaOH溶液作洗脱液,通过洗脱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树脂已得到再生,再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可以重复使用。5-5柱上离子交换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一般是在交换柱中进行的,因此有必要再进一步讨论离子在柱中交换和洗脱的情况,以及影响交换和洗脱的各种因素,以便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达到分离的目的。一、交换过程及交换条件的选择试液倾入交换柱中后,试液就不

46、断地流经离子交换层,交换层的树脂就从上而下地一层层地依次被交换。如果以“+”表示未交换的树脂,以“O”表示已交换的树脂,则当交换作用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在交换柱中的树脂可以用图5-3(a)表示在交换层的上面一段树脂已被全部被交换,下面一段树脂完全未被交换,中间一段部分被交换,部分已交换。当溶液流过这样的交换层时,在上面的一段中,交换作用不再发生,溶液保持原来的浓度c0;当溶液流到中间一段时,由于该处存在未交换的树脂,交换作用开始发生,溶液中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浓度渐渐降低,中间这一段称为“交界层”。当溶液流到下面一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已全部交换,溶液浓度趋于零,如果以c代表某一高度时

47、的浓度,则浓度比(c/ c0)与交换层高度间的关系曲线可用图5-3(b)表示。 图5-3交换过程如果此后继续把欲交换的溶液倾入交换柱中,交换作用就继续向前进行,交界层中的树脂逐渐被全部交换,交界层下面的树脂也开始被交换。也就是说,在交换作用不断进行的过程中,交界层逐渐下移,于是图5-3(b)中的c/ c0与交换层高度间的关系曲线也不断下移。最后交界层的底部到达了树脂层的底部,浓度比曲线也就下降达到底部,从交换开始直到这一点为止,通过交换柱的溶液中待交换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全部被交换了,在流出液中待交换离子的浓度为零。假如欲交换的溶液还继续加入到交换柱中,交换作用还是不断进行,但是交换作用不能进

48、行完全,在流出液中开始出现未被交换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因此当交界层底部到达树脂层底部的这一点称为“始漏点”或“流穿点”。到达始漏点为止交换柱的交换容量称为“始漏量”。由于到达始漏点时,交界层中尚有部分树脂未被交换,始漏点总是小于总交换量。如果以c代表流出液中待交换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浓度,c0代表溶液的总浓度。由于始漏点以前c始终等于零,因此c/ c0也等于零,始漏点以后,流出液中出现待交换离子,而且其浓度c迅速增加,c/ c0也迅速增加,最后交换柱中的树脂全部被交换,流出液的浓度等于溶液原来的浓度,即c= c0, c/ c0=1。如果以c/ c0为纵坐标,流经交换柱溶液中待交换阳离子(或阴

49、离子)的物质的量为横坐标,可以得到图5-4的关系曲线,曲线上e点为始漏点,从原点到e点之间的距离a代表的为始漏量,到达g点时柱中的树脂全部被交换了,efg曲线左面这一块面积代表总交换量。由于曲线efg对于f点上下对称,因此总交换量也可以距离b表示,显然,总交换量大于始漏量。图5-4 交换曲线对于某一定的交换柱,总交换量是一定的,而始漏量却和许多因素有关。(1)离子的种类 某些离子交换的亲和力大,很容易交换,这样的离子通过交换柱时,交界层较薄,efg曲线斜率较大,始漏量和总交换量较接近,始漏量较大。(2)树脂颗粒的大小 树脂颗粒较细,交换速度快,交换过程达到平衡较快,交界层较薄,始漏量较大。(3

50、)溶液的流速 若流速大,交换过程还未达到平衡时溶液就往下移动了,这样交界层必定要厚些,始漏量就较小,对于颗粒较粗的高交联度树脂,这个影响更为明显。(4)温度 温度较高,可使交换作用加快,容易达到交换平衡,交换层较薄,始漏量较大。(5)交换柱的形状 对于一定量树脂,交换柱直径小些,交换层会厚些,但交换层中树脂量较少,始漏量较大。(6)溶液的酸度 对于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溶液酸度愈高,交换作用愈不易进行,始漏量就愈小。在选择工作条件时,总希望用较少量的交换树脂,起较大的分离作用,即希望始漏量大些。要使始漏量增大,对于某种阳离子来说,树脂的颗粒应该小些,溶液的酸度应该低些,流速应该慢些,温度适当高些,交换柱要细长些,但是这些条件是不可能随便一一得以满足的。如果树脂颗粒很小,交换柱太细长,都会使流动阻力增加,流速减慢;溶液酸度太低,一些阳离子将水解,温度高,则需将交换柱整个加热,十分麻烦,而且升高温度会促进阳离子的水解作用,以及使某些类型树脂破坏。因此,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