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6701628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宁波市司法局宁波市普法办宁波市总工会宁 波 市 工 商 业 联 合 会宁 波 市 企 业 联 合 会文件甬劳社法监2007212号关于组织做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知识竞赛的通知各县(市)、区劳动保障局、司法局、普法办、总工会、工商业联合会、企业联合会,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学习宣传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促进两部法律在我市的全面贯彻实施,响应劳动保障部等五部门举办的知识竞赛活动。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知识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竞赛时间为2007年11月5日至2007年12月15日,竞赛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纪念奖若干名(详见附

2、件1)。二、知识竞赛题目及有关事项已登载在人民日报11月5日第十六版、中国劳动保障报11月6日第2版。也可以直接上网下载http:/www.molss. content_207589.htm(详见附件2)。三、各牵头部门职责分工:司法局(普法办)负责做好本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内部工作人员的竞赛活动。工商业联合会、企业联合会负责做好企业单位的竞赛活动。总工会负责做好工会会员的知识竞赛,或积极参与各单位组织的知识竞赛活动。劳动保障局负责做好本系统内部的知识竞赛,并做好本次活动的组织协调汇总上报工作。各牵头部门要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好知识竞赛。有关参赛单位和组织要在12月15日前将答题卡报送牵

3、头部门,由牵头部门统一邮寄中国劳动保障报社竞赛办公室,并将具体参赛情况告知同级劳动保障局。各县(市)、区劳动保障局在汇总本地参赛情况后,于12月18日前报送市劳动保障局。联系人:毛成章,联系电话:87317868附件:1.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知识竞赛须知2.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知识竞赛题3.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知识竞赛答题卡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宁波市司法局宁波市普法办宁波市总工会 宁波市工商业联合会 宁波市企业联合会二七年十一月十二日附件1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知识竞赛须知一、本次知识竞赛由劳动保障部、司法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联合举办。 二、本次竞赛时间为

4、2007年11月5日至2007年12月15日。答卷截止日期以参赛者寄出地当天邮戳为准。个人和集体均可参赛,参赛者有效答卷为一份。 三、答题办法。竞赛共80题,每题有A、B、C三种答案。请将选择的答案在答题卡中相应的圆圈内用黑色钢笔涂黑。答题卡可复制,涂改无效。 四、参赛者须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要求字迹清晰、填写项目完整,否则视为无效答题卡。身份证号码相同的答题卡只有一份有效。 五、请将填好后的答题卡沿边线剪下,装信封内邮寄。邮寄答题卡,正确书写竞赛办公室地址和邮编,并贴足邮资。 六、竞赛设一等奖10名,奖金各3000元,证书各一个;二等奖20

5、名,奖金各2000元,证书各一个;三等奖50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各一个;纪念奖1000名,奖金各100元;各奖项将采用随机抽奖办法产生,有关公证机关予以公证。 七、竞赛标准答案和一、二、三等奖获奖名单将于2008年1月中旬分别在法制日报、工人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劳动保障杂志及人民网、劳动保障部政府网站等媒体予以公布。纪念奖获奖名单不再公布。奖金及证书由竞赛组委会统一邮寄。八、参考书目: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500问、劳动合同法百题问答、就业促进法百题问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讲座、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讲座(以上书籍均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九

6、、答题卡邮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3区6号楼中国劳动保障报社竞赛办公室邮政编码:100013 联系电话:8422912013附件2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知识竞赛题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 的原则。A.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B.合法、公平、平等自愿 C.自愿协商、诚实信用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 。A.书面劳动合同 B.口头劳动合同 C.书面或者口头劳动合同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支付标准是 。A.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

7、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B.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本单位同岗位劳动者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支付 C.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4.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类型有 。A.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5.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 。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6.根据

8、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 。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7.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 情形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 B.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 C.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

9、一项、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8.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 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A.1个月 B.6个月 C.1年9.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下列 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A.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B.劳动纪律 C.社会保险10.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1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 个月。A.12 B.8 C.61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

10、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在约定试用期时, 。A.可以多次约定试用期 B.只有在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一段时间后又重新雇佣时,才可以重新约定试用期 C.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1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下列关于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B.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 C.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八十14.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15

1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下列关于用人单位在试用期中解除劳动合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C.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6.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在 的条件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A.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培训 B.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C.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培训,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17.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可以与

12、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在服务期中可约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支付的违约金数额 。A.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B.应等于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C.可以大于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18.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将 列为竞业限制人员。A.中层管理人员 B.高级管理人员 C.高级技术人员19.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下列 情形下,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A.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B.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C.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20.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

13、列关于劳动合同无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则整个劳动合同无效 B.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C.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2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但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数额,应当 。A.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B.按照本单位平均工资支付 C.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2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以下 条款不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A.试用期 B.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C.保密约定23.根据劳动合同

14、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满 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A.12 B.6 C.324.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 申请支付令, 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A.当地人民法院 B.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C.当地人民法院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25.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 。A.终止 B.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C.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26.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 形式。A.书面 B.口头 C.书面或者口头27.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用人

15、单位有以下 情形之一,劳动者无须告知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A.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B.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C.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8.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 情形,用人单位无须提前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C.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29.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下列 情形中,用人单位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

16、个月工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B.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C.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30.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裁减人员的情形有 。A.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B.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C.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3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

17、定,企业裁减人员的程序是 。A. 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 B. 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 C. 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3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下情况正确的是 。A.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开始算,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 B.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C.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不用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3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标准是

18、 。A.依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B.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确定计算 C.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标准计算34.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 B.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C.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依据劳

19、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35.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 讨论通过。A.工会 B.行业性工会联合会 C.全体职工36.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 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A.当地本行业、本区域 B.外地本行业、本区域 C.当地本行业、其他区域37.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符合下列条件 。A.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同意 B.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 C.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38.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劳动合同法

20、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 等情况。A.用工单位 B.派遣期限 C.工作岗位39.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 小时的用工形式。A. 4;36 B.4;24 C.8;2440.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 订立口头协议。A.可以 B.不可以 C.在法定情形下可以4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 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A.一个 B.一个以上 C.至少二个4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

21、方当事人 约定试用期。A.双方协商 B.不得 C.按照全日制用工的标准确定4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情况下劳动合同如何终止, 。A.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 B.双方当事人一方都应提前三十日通知对方终止用工 C.除非有法定情形,双方当事人不能通知对方终止用工44.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终止时, 。A.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B.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C.双方协商而定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45.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 。A.三十日 B.十日 C.十五日46.根据劳

22、动合同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采取 方法救济。A.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B. 依法申请仲裁 C.提起诉讼47.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都有权 。A.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B.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C.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48.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的 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A.规章制度 B.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 C.人力资源部的规章制度49.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

23、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 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A.公安机关 B.劳动行政部门 C.劳动仲裁部门50.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倍的工资。A.二 B.三 C.四51.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以 为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A. 劳动者试用期的月工资 B.劳动者试用期满的月工资 C.当地最低工资52.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

24、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 元以上 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A.500;1000 B.500;2000 C.1000;200053.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A.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B.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但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的,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C.劳动行政部门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54.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又不依法支付加班费的, 。A.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加

25、班费 B.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C.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但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的,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55.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A.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经济补偿 B.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但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的,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C.由劳动行政部门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26、的标准处以罚款56.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人单位如果给劳动者造成损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用人单位的行为如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C.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用人单位行政处罚57.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_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A.经济社会发展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加快小康社会进程58.国家坚持_的就业方针。A.劳动者自谋职业、组织起来就业、政府介绍就业 B.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C.政府安置就业5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_,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A

27、.重要目标 B.责任制 C. 重要任务60.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促进就业工作的需要,建立促进就业工作_,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A.创新机制 B.协调机制 C.常设机构。61.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_。A.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B.服从分配、自主创业 C.自谋职业、服从分配62.用人单位依法享有_的权利。A.随意用人 B.自主用人 C.择优用人63.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_,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A.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B.强化培训,政策帮扶 C.简化程序,政策帮扶64.就业专项资金用于_。A.职业培训、生

28、活补助、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和社会保险 B.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的补贴 C.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65.国家建立健全_制度,依法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实现就业。A.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B.失业保险 C.养老保险。66.国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_,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有就业要求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一定期限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A.劳动预备制度 B.中等职业教育制度 C.岗前培训制度67.就业促进法规定,对_,有关部门应当在经营场地等方面给予照顾,免除行

29、政事业性收费。A.农民工和残疾人 B.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和残疾人 C.失业人员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6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指导,提供_ 等服务。A.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税费减免 B.就业指导、心理测试、小额贷款 C.政策咨询、就业培训、开业指导69.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_。A.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B.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 C.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70.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_为由拒绝录用。但是,经医学鉴定传染病源携带者在治愈前或者排除传染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

30、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A.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 B.是传染病患者 C.劳动者感染传染病7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_。A.提供有偿服务 B.免费提供服务 C.提供事业性收费服务72.地方人民政府对职业中介机构提供_的,按照规定给予补贴。A.公益性就业服务 B.营利性就业服务 C.职业介绍服务73.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 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A.国家财产 B.消费者利益 C.生命财产安全7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不得向_收

31、取费用。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和用人单位75.职业中介机构不得扣押劳动者的_,或者向劳动者收取押金。A.现金或物品 B.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C.户口簿和其他证件76.国家建立_,开展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失业状况调查统计,并公布调查统计结果。A.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和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制度 B.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 C.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制度77.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_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A.家庭贫困、技能水平、失业人员、丧失劳动力 B.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 C.身体状况、个人原因、技能水平、失去土地7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

32、取多种就业形式,拓宽公益性岗位范围,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城市有就业需求的家庭_实现就业。A.至少有一人 B.全部 C.一人7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_。A.创业培训 B.劳动预备制培训 C.技能培训80.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_。A.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 向人民政府的信访部门投诉 C. 向劳动监察部门提起行政诉讼附件3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知识竞赛答题卡姓名_ 工作单位_ 联系电话_身份证号码 _ 通信地址_ 邮编_题号A B C 题号A B C 题号A B C 题号A B

33、 C 题号A B C 题号A B C 题号A B C 题号A B C 题号A B C 题号A 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主题词:普法 竞赛 通知 抄送:劳动保障部法制司,浙江省劳动保障厅、司法厅、总工 会、工商业联合会、企业联合会。 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07年11月12日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