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分校分析解析

上传人:vosvybf****vycfil... 文档编号:76641889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分校分析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分校分析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分校分析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分校分析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分校分析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分校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研修”工作总结本学期,在国家、省、市、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董事会的领导下,坚持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以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要点和高中分校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要点的核心精神为指导,以浙江省教育厅浙教督200716号文件命名我校为浙江省三级重点中学为工作契机,以“科研兴校”、“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统领高中分校教务处总体工作思路,狠抓高考、会考、竞赛“二考一赛”备考工作,全面提高高中分校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高中分校常规教学管理,提高常规教学研究水平。强化“质

2、量意识”、“危机意识”,进一步树立高中分校品牌,为争创省二级重点中学作好充分准备。高中分校教务处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本学期初制订的工作任务,现在总结如下。1加强常规教学管理,促进“教风”向好(1)完善高中分校教师教学常规,落实对教师的常规教学管理。于3月30日和5月3031日,组织两次作业大检查和教案大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教师,针对教案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教师教案检查结果与教师学期评定直接挂钩。(2)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拜师学艺”活动。发挥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引领作用,为年青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条件。4月10日上午和下午的第一节至第五节课,由高中分校学科骨干教师张永林(语文

3、)、金林聪(英语)、林永德(物理)、徐茂通(数学)、孙双武(历史)等分别执教了古诗歌专题复习、倒装句专题、能量与动量专题、求最值问题和中国的区域经济专题五节观摩课。高中分校共有87人次的教师观摩了本次教学活动。金炳桂、林永德、贾凯、周殿歧、肖勇、孙双武等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全体高三各学科教师参加了教学观摩活动。并及时进行专题研讨活动,对明显高三第二轮复习有极大的启发和引领作用。(3)加强常规教研活动的管理。本学期教师听评课总数不得低于12节,教研组长听评课不得少于20节,期末由教务处统一考核。对参加教研活动不积极或者以各种理由加以逃避的,在月奖金以及学期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制。(4)落实和完善坐班制

4、度。本学期继续组织高中分校中层领导和教务员定期检查坐班情况,对责任心强、坐班到位勤、业务素质好、工作热情高的教师给予奖励。(5)开展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活动理念转变的研究。开展音体美微学科“走班制”活动的实施的研究。开展以课堂内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6)由高中分校中层管理人员带头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本学期共有四项课题被立项为2007年温州市或瓯海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分别是:由高中分校金炳桂校长负责实施的学校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市级,编号:AOH0703)、由孙双武老师负责实施的民办寄宿制高中实施分层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市级,编号:AOH0704)、由林永德

5、副校长负责实施的“校本研修”课题民办寄宿制高中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与研究(区级,编号:OHG0718)和岳秀英负责实施的课题研究性学习方式在中学地理概念教学中运用研究(区级,编号:OHG0719)两个区级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目前课题研究正在进行当中。(7)进行务实的、能够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校本研修”活动。利用周工作例会时间,分别由高中分校中层管理人员组织教师进行专题业务学习。本学期共组织教师学习了怎么评价一堂好课等12个专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8)加强对教师“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3月11日派出12名高三教师赴杭州参加高考复习研讨会,有利于明确高三教师复

6、习方向,并及时掌握高考信息。此外,还选派300余人次的教师参加了温州市、瓯海区的教研活动以及高一年级教师全员参加了市、区新课程教学培训活动。(9)组织了一次教师专业考试。4月20日下午二时至四时三十分,高中分校在阶梯教室举行了2007年度教师业务考试。考试试题为2007年温州市高三高考第二次适应性试题。在总校副校长、高中分校校长金炳桂同志的监督下,包括高中分校中层领导在内的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九个学科71名教师参加了考试。试卷将交瓯海中学的教师批阅,以保证本次业务考试评分的统一、真实、公平、公正。本次高中分校教师业务考试的特点是,组织严密,全员参与,考场布置规

7、范。高中分校举行每学度一次的教师业务考试,主要目的在于检验在职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并通过这种形式,督促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各学科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强化教师自身解题的技能,促进高中分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2抓好高考的复习备考工作,使2007年高考重点率、本科率和上线率在2006年高考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级各学科高考研讨会,了解高考信息,明确高考方向,调整教学思路,加强高考教学和辅导的针对性。于4月下旬组织一次提高高三复习实效性的示范课活动,由骨干教师提纲执教,对高三教师的第二轮复习工作有较好的启发作用。(2)定期组织模拟考试。本学期共组织正式的高

8、考模拟考试共7次,每半月一次。每次考试无论是从考试形式、考试编排,还是考场设置、监考要求均与高考一致,从学生心理上加强考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每次考试结束之后,都要及时对考试结果作出准确的分析并及时反馈给高三任课教师。教务处还要对每次考试作出定性评估,对“苗子生”的情况作出分析。高三年级组要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分析考试情况,落实辅差任务。(3)注意收集有关高考信息,及时印发给班级和任课老师,并定期在育英网站、育英报、育英校内资源网上发布,以利于教师整理和查阅。有利于教师加强对高考的研究和复习思路的调整。(4)作好“苗子生”的“培优磨尖”工作。温州市一模考试后,从重点、本科和上线等三个层面入手,

9、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力争使每一位同学有新的提高和突破。要求学生勤提问、教师勤辅导,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以促进“苗子生”范围的不断扩大。(5)配合总校心理辅导中心,做好高考前学生心理调整和适应工作。要求心理老师为学生排忧解难,对于心理上存在着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和缓解,使学生能够从容度过高考前的“高原期”,在高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水平。(6)2007年高考,重点上线28人。上线率5.52%;本科上线170余人,上线率37%;专科上线375人,整体上线率83%。比2006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了质的突破。这与广大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发奋图强息息相关。3组织好学

10、科竞赛,确保各类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在市、区普高中继续名列前茅(1)本学期是高一、高二年级各类学科竞赛终结期。先后有高一年级的物理、化学、数学竞赛,高二年级的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省、市级竞赛。(2)派出相关教师参加学科竞赛的培训工作。明确各学科竞赛的内容、范围、难度、题型及相关要求,加强竞赛辅导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3)及时传达各类竞赛的相关信息,从开学起就安排好竞赛辅导工作。在竞赛安排上,做到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定考勤。使竞赛辅导工作落实早,方向准,效果好。(4)作好学科竞赛的“选苗”工作。配合相关学科教师切实把有实力的学生纳入竞赛辅导的队伍中,壮大竞赛队伍,为我校各类竞赛保持

11、在省、市、区的优势和地位作出贡献。(5)加强服务意识,作好竞赛组织参赛报名工作。确保每个优秀学生都能够及时参赛并发挥出上佳水平。(6)与后勤部联系,使每次竞赛师生都能够有专车接送,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并发挥出水平。(7)组织好音、体、美、微“小三门”学科辅导活动,高一和高二年级要做到早定人、早计划、早辅导。广罗人才,为高考“小三门”的选材奠定基础。表1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竞赛成绩统计表竞赛名称获奖情况备注2006年度瓯海区高中研究评比活动由胡子悦、朱田力、胡鼎鑫、江晶晶、张茜茜、林陈梦等同学实施,蒋象华老师指导的关于中学生校服“涂鸦”的研究报告获得区二等奖;由杨桐、秦慧婷、金莹、

12、林晓鹏、胡徐媚、厉海环等同学实施,刘洁维、吴秀丹老师指导的高一学生睡眠质量调查报告获得区二等奖;由翁蕾蕾、陈悦等同学实施,杨力威老师指导的对电磁波辐射的认识的社会调查及现状分析获得区二等奖;由江晶晶、林陈梦、郑增华、全杨莹、黄宝乐、许乐、张志超、蔡超雯等同学实施,戚玉林老师指导的关于温州中学生零花钱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获得区三等奖;由周律汝、陈攀海、金伊楠、林婷婷、施彬彬、卢智鹏等同学实施,黄静老师指导的西餐文化在温州迅速窜红的原因获得区三等奖。第二十一届温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2007年3月举行的第二十一届温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高中分校共有二十三人次、五个项目获得市级奖。其中,由刘洁维、

13、吴秀丹老师指导,杨桐、陈超、金莹、秦慧婷、林倩倩等八名同学实施的高中生睡眠质量调查报告获得市一等奖。由杨力威老师指导,翁蕾蕾、陈悦、董立晨、金伊楠等同学实施的电磁辐射的预防现状调查及生活中电磁辐射小对策获得市二等奖。由刘加英老师指导,林贵、吴子楠、季永安等同学实施的关于芙蓉镇固体废弃物的品种及回收价值的报告获得市三等奖;由王金海老师指导,梁徐云同学制作的“马鞍型防跌落阳台花盆”获得市三等奖;由王金海老师指导,周陈瑜同学制作的“自动柜员机键盘防偷窃装置”获得市三等奖。2007年区中小学艺术节梁志文同学获美术二等奖,张耕铭同学获得美术三等奖。课本剧归来吧,我的爱获得三等奖。200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

14、竞赛从温州教科研网5月12日发布的200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暨温州市高一、高二数学竞赛获奖学生名单校对稿中获悉,在4月15日瓯海中学举行的200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暨温州市高一年级“摇篮杯”数学竞赛中,高中分校高二(8)班周辉同学获得省一等奖。此外,高二(7)班季永安同学获得市一等奖,高二(7)班谢东良同学获得市二等奖,高二(7)班许荣荣同学获得市三等奖。本次竞赛由刘强老师辅导。成绩在瓯海区省二级、省三级和市级重点中学组中以绝对优势名列第一,在市省二级、省三级和市级重点中学组中也位居前列。这是继2005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高三(7)班叶忠云同学以全省第163名的成绩获得浙江省一等奖、高三(6

15、)陈翔和高三(7)班钟锦伟同学获得市一等奖、高三(7)班杨朝楷获得市二等奖后,我校数学学科竞赛再次获得佳绩。另悉,2007年温州市高一“摇篮杯”数学竞赛,高一(7)班元海刚同学获得市三等奖。高一年级在瓯海区内省二、三级重点中学组中名列前茅,获得6个区一等奖中的3个,15个二等奖中的9个,23个三等奖中的7个。程晓丽、邹永奎老师获得瓯海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高二年级在瓯海区省二、三级重点中学组中名列第一,获得6个区一等奖中的3个,15个二等奖中的7个,26个三等奖中的9个。刘强老师获得温州市、瓯海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秦志辉老师获得瓯海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具体获奖情况如下:高一年级:区一

16、等奖:胡晓敏高一(6)班 季德灵高一(7)班 翁敏秀高一(6)班区二等奖:柯伟骏高一(6)班 韩剑鹏高一(7)班 翁长乐高一(5)班张朝波高一(6)班梁徐云高一(1)班杨建河高一(7)班方立智高一(5)班吴卓燮高一(8)班谢慧敏高一(8)班 区三等奖:李宇东高一(8)班林朝能高一(6)班郑亚丽高一(8)班董卫朋高一(8)班鲁海伟高一(2)班方言康高一(5)班钟志强高一(8)班 高二年级:区一等奖:包华成高二(5)班林甲松高二(7)班林中靖高二(8)班区二等奖:施芳芳高二(8)班朱思静高二(8)班吴斌梁高二(8)班张 帆高二(5)班林昌骏高二(8)班叶文雅高二(7)班郑志方高二(7)班区三等奖:

17、林志远高二(7)班李 杰高二(8)班林 贵高二(7)班李晨辉高二(8)班杨雁峰高二(8)班胡波波高二(8)班吴子楠高二(7)班郑 纬高二(8)班张文豪高二(7)班 2007年区高一化学竞赛在5月13日瓯海二高举行的二七年区高一化学竞赛中,高中分校共有十名学生获奖。其中,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九名。具体获奖情况如下:区二等奖:(一名)钱志扬高一(5)班区三等奖:(九名)方言康高一(5)班 季德灵高一(7)班 周陈瑜高一(7)班翁茜娅高一(7)班 陈 坚高一(4)班 高洁如高一(7)班徐九斤高一(7)班 王费豪高一(7)班 程雪燕高一(8)班2006年度市、区高三文科综合竞赛从5月24日区教师发展中心

18、发布的瓯教师2007第28号文件关于公布二六年度温州市瓯海区文科综合能力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中获悉,在1月14日瓯海中学举行的瓯海区二六年度文科综合能力竞赛过程中,高中分校学生再传喜讯,共有13名同学获得区级奖。其中,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7名。在区内省二、三级重点中学及市重点中学组中,仍然以绝对优势名列第一。加上7名市级获奖学生,共有20名同学获得市、区级奖励。竞赛成绩无论是获奖等级还是获奖人数,都在区内省二、三级重点中学及市重点中学组中对绝对优势名列第一,在全市省二、三级重点中学及市重点中学组中名列第三。具体获奖情况如下:市一等奖:郑红珍高三(9)班市二等奖:廖章伟高三(10)班 徐

19、学挺高三(10)班 张徐风高三(10)班市三等奖:姜志远高三(9)班 冯翰婷高三(10)班 施银珍高三(10)班区一等奖:叶若洁高三(9)班 钟家晨高三(10)班 周鹏飞高三(10)班区二等奖:林海引高三(9)班 林琼芝高三(10)班 周朱成高三(9)班区三等奖:李晨妮高三(10)班 赵伯根高三(10)班 朱 宇高三(10)班潘启宇高三(9)班 周向勇高三(9)班 张敏娜高三(10)班廖欢欢高三(10)班本次竞赛由姚丛艳(政治)、孙双武(历史)、张翔(地理)等三位老师辅导。三位教师获得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和“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07年省市区高二化学竞赛从瓯海教育网5月31日发布的瓯教师

20、2007第27号文件温州市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关于公布二七年高二化学竞赛结果的通知中获悉,在4月22日瓯海中学进行的2007年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中,高中分校学生取得好成绩。其中获得浙江省三等奖一个,区一等奖一个,区二等奖五个,区三等奖七个。成绩在区省三级、市级重点中学组中名列前茅。本次竞赛指导老师是赵存琳,他获得本次竞赛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具体获奖情况如下:浙江省三等奖:林甲松高二(7)班 瓯海区一等奖:许荣荣高二(7)班瓯海区二等奖:刘 晨高二(7)班 季永安高二(7)班 林典荫高二(7)班施芳芳高二(8)班 吴子楠高二(7)班 瓯海区三等奖:林 贵高二(8)班 叶文雅高二(7)班 张

21、兆林高二(7)班陈 洁高二(7)班 陈 雷高二(8)班 谢东良高二(7)班纪晓微高二(8)班从温州教科研网5月31日公布的2007年浙江省高中学生生物竞赛获奖名单校对稿中获悉,在3月25日瓯海中学进行的2007年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中,高中分校学生取得突出成绩。其中,获得B组(省二级三级重点中学和市级重点中学组)省二等奖一个,省三等奖两个。获得市一等奖四个,市二等奖四个,市三等奖两个。成绩在区省二级三级重点中学和市级重点中学组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在全市省二级三级重点中学和市级重点中学组中也名列第二,高中分校获得市级B组“团体优秀奖”,胡波波同学的竞赛成绩名列全区(含瓯海中学)第一,辅导教师刘学

22、桂获得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具体获奖情况如下:省二等奖(1名):胡波波高二(8)班省三等奖(2名):薛飞翔高二(7)班 许荣荣高二(7)班市一等奖(4名):吴子楠高二(7)班 罗云我高二(8)班 林昌骏高二(8)班 施芳芳高二(8)班市二等奖(4名):杨海良高二(7)班 季永安高二(7)班 陈旭远高二(8)班 郑娇娜高二(7)班 市三等奖(2名):叶利策高二(8)班 林典荫高二(7)班 在瓯海区获得六个一等奖中的五个,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参赛的二十名学生全部获奖,获奖率高达100%。刘学桂老师获得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具体获奖情况如下:区一等奖:(5名)谢芳芳高二(7)班 纪晓微高二(

23、8)班 吕波峰高二(8)班 陈 雷高二(8)班 郑 玮高二(8)班区二等奖:(1名)朱思静高二(8)班区三等奖:(1名)王丽芬高二(7)班合计省级奖5人次。市级奖28人次。区级奖88人次。4做好教师竞赛的组织工作,为名优教师队伍的形成以及年青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表2,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竞赛获奖情况统计表竞赛名称获奖情况备注2006年瓯海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评比高中分校由林永德副校长负责,孙双武老师执笔,林永德、孙双武、何文华、姚丛艳、王金海等老师组织实施的教科研课题文科综合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获得2006年度瓯海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评比一等奖。2006年先进教研组评比高中分

24、校理化生组获得瓯海区“先进教研组”荣誉称号。瓯海区2007年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比裴延国老师的论文谈高中生残疾口语的修补策略获得高中英语组论文评比二等奖,杨力威老师的论文挖掘潜能,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获得高中物理组论文评比三等奖,陈颖老师的论文加强教师合作研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获得中小学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组论文评比三等奖,柯水平老师的课题结题报告校园网在学校教学教研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获得中小学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组论文评比三等奖。瓯海区二00七年高一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比刘强老师获得瓯海区高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比三等奖。“大卫剑桥杯”温州市第三届“英语之星”比赛在4月29日温州电视台举

25、行的2007年“大卫剑桥杯”温州市第三届“英语之星”决赛中,高中分校学生因整体成绩优异,组织得力,被授予 “最佳组织奖”。市高中物理实验制作评比在2006年12月进行的温州市高中物理实验制作与改进评比活动中,高中分校王金海老师的作品超重失重定性演示装置荣获三等奖。200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刘强市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秦志辉、邹永奎、程晓丽获瓯海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市高中生物青年教师评比王玉凤老师获得市三等奖。市高中青年化学教师评比彭大鹏老师获得市三等奖。2007年市、区高三文科综合竞赛姚丛艳、孙双武、张翔等获市级“优秀指导教师”和瓯海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06年省高中数学竞赛徐占

26、举老师获得市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07年瓯海区高一新课程诗歌教学评比吴秀丹老师获得二等奖。瓯海区第三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在5月29日景山中学和6月5日瓯海二高举行的瓯海区第三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揭晓,高中分校王伟老师获得青年女子组二等奖,黄斌老师获得青年男子组二等奖。显示了高中分校体育教师良好的基本素质。合计获市级奖8人次。区级奖16人次。5继续加强“校本研修”工作的落实和实施,形成高中分校“校本研修”特色(1)在课题研究、新课程教学实效性方面,形成我校“校本研修”的特色,完善“校本研修”工作。把新课程教学研究作为高一年级工作的核心。利用瑞博平台,组织高一年级教师展开新课程教学

27、方法、教学观念转变的论坛,经常上传教师教学心得、教学看法和对新课程教学的理解。使“校本研修”工作与教师的成长和提高紧密相关,与教师的收入挂钩,与教师的前途紧密相联。(2)配合总校,做好温州市“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的评比和总结工作。(3)制定新学期“校本研修”计划,并严格落实“校本研修”工作。在学分的管理上,按照瓯海区教师教育和科研中心的要求和流程进行规范管理。指定专人进行统计,期末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4)积极承担和组织好温州市、瓯海区在我校举办和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活动。3月8日承办温州市二十一所市三级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会。3月6日承办瓯海区理科教研组长会议及教学观摩会。4月20

28、日上午,文成蓝田中学教师一行十一人,在吴校长的带领下来我校进行教学观摩活动。5月24日,承办瓯海区初、高中数学衔接研讨会,有30多名教师参加了教研活动。6月22日,承办瓯海区教师公开选调活动。(5)继续健全高中分校“校本研修”教师档案,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及教师群体成长,以及教师评优、评先和晋升职称服务。6加强招师工作的管理与考核力度,进一步实现高中分校教师队伍的优化(1)本学期在基本稳定、优胜劣汰的基本思路下,配合作好学科教师的招聘工作。严格按照填写应聘信息表业务考试试教评价录用的程序实施教师招聘工作。(2)教务处主要是把好应聘教师的考试关和试教关,使少量优秀教师能够进得来、

29、留得住,使高中分校教师队伍能够得到不断的优化。(3)把好应聘教师业务考试的阅卷关,选聘优秀教师对口阅卷,统一尺度,统一标准。(4)发挥我校教师队伍的群体整体素质较强、分布面较广的优势,发动教师积极推荐优秀教师来学校应聘。目前,已经与10余名较优秀的教师签订了聘用合同。7改革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加强学科内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的研究6月15晚6时至10时20分,高中分校第七届研究性学习成果评审汇报会在物理实验室(1)、(2)两个场地同时举行,由356名同学参与的52个研究小组及其研究成果参加了汇报和评审。由高中分校校长室、教务处、政教处的领导和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特级教师、资深教师组成的评委会对课题进

30、行了认真、全面、细致的评审,结果有15个课题获得优秀课题奖。具体获奖情况如下:1关于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调查与研究,由高一(2)班贾计超、池泉、余志强等同学实施,王金海老师指导。2培养节水意识,保护生命之源育英学校学生宿舍用水状况的调查,由高一(4)班丁志龙、尤余、余晓杰、彭刚乐、林苗苗、白向东、郑柏君、吴碎晓等同学实施,张根保老师指导。3关于高中生睡眠质量的调查,由高(8)班李宇东、马爱惜、项春蕾、朱伶俐、李乐怡、林丹、董卫朋、林盛龙、吕文豪等同学实施,杨井岩老师指导。4网络游戏对中学生影响的调查报告,由高一(5)班方言康、方立志、夏晨泽、朱日劲、王建、柯成成、林昌清、丁志豪等同学实施,王金海

31、、吴秀丹老师指导。5蟠凤村垃圾处理调查与研究,由高一(6)班夏艳艳、施秀芝、鲍占燕、刘艳艳、朱佳利、潘雪梅、叶美晓、林建军、谢逢语等同学实施,杨井岩老师指导。6育英学校学生用餐浪费的调查,由高一(7)班马翁敏秀、胡晓敏、舒琪、林桂林、胡城、陈桃荣、雷尔锋等同学实施,程晓丽老师指导。7网络电视媒体对青少年的冲击的调查,由高一(7)班滕鹏飞、程雪燕、陈晓晓、徐静、王益凯、吴卓燮、詹文博等同学实施,周殿歧老师指导。8课桌文化折射出青少年文明修养的调查,由高一(8)班林若超、吴巍巍、施玉珍、王海舵、毛达伟、钟志强等同学实施,梁剑龙老师指导。9对温州留守学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由高一(1)班李雅、黄贤萍、

32、翁岚、赵倩倩、谢安荣、曹伟、梁徐云、方伟斌、尤胜斌、潘健、李天云等同学实施,戚玉林老师指导。10关于温州瓯海梧田南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报告,由高一(6)班林孝东、张朝波、柯伟俊、朱珊珊、刘欣欣、陶道侃、陈晓慧、王星星等同学实施,王金海老师指导。11关于温州瓯海梧田南村村民宗教信仰的调查,由高一(6)班包怡红、黄欣欣、林晓、张璐璐、李苏哲、吴宗银、吴志辉等同学实施,程晓丽、王金海老师指导。12关于育英学校高中学生佩戴首饰及烫发、染发现象的调查报告,由高一(7)班夏亚静、高洁如、林熳熳、季德灵、王恩女、林西西、黄小敏等同学实施,王金海老师指导。13温州建筑风格的调查与研究,由高一(8)班郑亚丽、

33、苏成璐、谢慧敏、陈怡、陈铮等同学实施,何文华老师指导。14关于温州瓯海梧田南村“青山白化”现象的调查,由高一(1)班尤胜斌、陈金建、李雅、方伟斌、蔡约慧、郭燕燕、周帆、黄贤苹、金安益等同学实施,王金海老师指导。15关于温州市民办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由翁文君、徐雅蓓等同学实施,王伟、黄斌老师指导。16关于育英学校学生用餐状况的调查报告,由高一(5)班周陈瑜、应梦梦、王丹叶、余沼潞、王宏浩、钱昭乐、陈孟东、刘华强、曾体亨、陈旭星等同学实施,王金海老师指导。以上优秀课题将被推荐参加今年9月温州市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活动。本届研究性学习历时将近三个月,历经宣传动员、选择课题、调查研究、结题报告和汇报

34、答辩五个阶段。活动的课题内容丰富,涉及文学、历史、地理、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教育、美术、音乐、体育、微机等多个学科。既有纯粹学术探讨的课题,也有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课题,还有跟学科紧密结合的内容,反映出学生兴趣爱好的广泛性和思维发展的多面性、个性选择的多样性。学生主动探究、“自己动手”、在“做中学”,研究性学习的自主独立性有较好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协调统筹能力、实践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达到了预期效果。8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本学期已经基本结束,高中分校教务处也基本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但由于水平及经验等问题,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

35、足,有的问题甚至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1)教师队伍存在不稳定因素,给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提高造成影响,也影响到教师队伍和“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如开学初高三物理教师的调整,3月份高一英语教师的调整等就是这样。(2)内地教师参与“校本研修”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对“校本研修”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些老教师认为“校本研修”与已无关,对参与“校本研修”工作主动性不够。个别年青教师在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等问题上没有落实相关问题,因此参与“校本研修”的热情也不高。(3)由于人手不足,我校“校本研修”教师档案的整理还有利于完善,尤其是每年教师变动,给我们的教师档案建设制造了许多麻烦。等等。高中分校教务处2007年6月25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