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施工图制图

上传人:馨*** 文档编号:76602524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弱电施工图制图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弱电施工图制图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弱电施工图制图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弱电施工图制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弱电施工图制图(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d.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图制图指引xxxxxxxx2022年4月目录1弱电施工图深度要求41.1 技术深度要求41.2 设计深度要求42施工图制图指引细则62.1 工作目标62.2 适用范围62.3 制图标准62.3.1 原建筑设计图整理62.3.2 图纸目录72.3.3 制图阶段、图纸编号72.3.4 图纸幅面82.3.5 图层92.3.6 图例92.3.7 颜色102.3.8 线型102.3.9 图线112.3.10 标注122.3.11 引出线152.3.12 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172.3.13 标高符号192.3.14 图名202.3.15 文字202.3.16 比例222.3.17标

2、题栏及图签栏232.4 图纸内容252.4.1 设计说明252.4.2 主要设备材料表252.4.3 详图/大样图252.4.4 设备连接系统图262.4.5 平面布置图292.5 信息点、弱电要素编号规那么303其它规定303.1 施工图电子文档的提交303.2 施工图折叠样式及规格313.3 制图工具软件313.4 弱电信息数据统计表313.4.1 附表1 各普通要素弱电数量配置表323.4.2 附表2 通信要素用电量配置表333.4.3 附表3 电源线路线缆明细表333.4.4 附表4 综合布线线缆路由明细表343.4.5 附表5 通信电源设备配置明细表353.4.6 附表6 主材设备表

3、363.4.7 附表7 弱电信息数据统计报审表373.4.8 附表8 设计图纸会审记录一)383.4.9 附表9 设计图纸会审记录二)393.4.10 附表10 施工图设计任务时间表401 弱电施工图深度要求1.1 技术深度要求(1) 明确有哪些弱电系统,各系统要实现哪些功能,以设计说明及系统图表达;(2) 明确各系统设备厂家、技术指标、技术类型,以设备材料表及系统图表达;(3) 明确各子系统的点位数量、布置和弱电井、控制室位置,以平面图表达;(4) 明确公共区域线槽规格路由,以平面图表达。预留孔洞,暗埋管路局部与给定图纸一致。1.2 设计深度要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规定了各专

4、业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1) 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2) 能据以安排材料、设计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3) 能据以进展施工和安装;(4) 能够据以进展商务报价;(5) 能据以进展工程验收。对于弱电专业,上述要求只能在深化施工图设计阶段到达。该阶段设计图纸内容及深度详述如下:(1) 图纸目录:标明序号、图纸内容、图号、图幅。(2) 设计说明及图例:设计说明按各弱电子系统分别表达。应说明设计的依据原建筑设计单位的施工图和招投标文件、遵循的标准,各子系统功能及配置概况、各子系统施工要求、设备材料安装高度、与各专业配合条件、各施工需注意的主要事项、接地保护内容,注明图纸中有关特殊图形、图例说明,对

5、非标准设备的订货说明。应说明与中标文件中需求变更的局部设计内容、设计依据。(3) 设备材料表:分系统罗列各系统的设备材料的选型规格、数量、品牌。(4) 系统图:系统图分为线路连接系统图和设备连接系统图,表现系统原理、系统主要设备配置和构成、系统设备供电方式、系统设备分布楼层或区域、设备间管路和线缆的规格、系统逻辑及连接关系说明。对于楼宇自控系统BA,还需表现所监控的机电设备的工艺流程及监控点设置、监控点的类型AI、AO、DI、DO及供电等级、控制器的划分、相关的机电设备和电气控制箱编号等。(5) 平面布置图:分层表现该层上弱电的相关内容:n 相关设备的位置、标高、安装方式;n 线槽和管路的规格

6、、走向、标高和敷设方式;n 线缆的规格、走向;n 弱电井的位置及井内设备材料布置示意;n 控制室弱电机房的位置。(6) 弱电井、控制室布置平面、剖面图:表现弱电井内的设备、线槽、管路的布置,控制室内的操作台、显示屏、工作人员衣物柜的布置。明确弱电井内的电源要求、控制室内的装修要求和电源要求。由于弱电井内还有消防系统的设备,井内布置时,需业主、监理、消防等相关方协商确定。(7) 室外管线图:标明室外弱电管线的敷设方式、埋设深度、线路坐标、架空线路高度、杆型、各种管线的规格型号,与其他管线平行和穿插的坐标、标高,与城市或园区管网的衔接位置。(8) 设备连接系统图:各系统外接线量复杂的设备需提供接线

7、图,如多媒体会议系统的中控机、音视频矩阵、投影机、会议讨论发言系统、楼字自控系统BA的控制器、门禁管理系统的控制器、停车管理系统设备之间的连线、电视监控系统控制室内设备之间连线、电源设备之间的连线、公共播送系统控制室内设备之间连线等等。外接线简单的可注明参见设备说明书,如摄像机、扬声器等的接线。(9) 电气接口图:表现楼宇自控系统BA与电气控制箱的接口方式。(10) 安装大样图:表现机房内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2 施工图制图指引细则2.1 工作目标n 标准化:有效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 n 标准化:提高深化设计的工作效率; n 网络化:便于网络上标准化管理和成果的共享。2.2 适用范围n 本

8、指引为公司CAD制图的统一标准。n 为形成公司绘图表达的风格的统一,不提倡个人绘图表达风格。n 深化设计制图的表达应清晰、完整、统一、美观。2.3 制图标准工程制图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制图标准制图,要求所有图面的表达方式均保持一致。 2.3.1 原建筑设计图整理(1) 必须是建筑设计单位的成品图;(2) 选定应删除的局部:n 门窗尺寸及编号,以及墙厚、阳台、散水、伸缩缝、楼梯间等一些土建配置的局部尺寸;n 按原图层分别翻开删除,只留下重要柱线和各房间的尺寸;(3) 删除土建图中以粗重线条表示的设备配置,包括厨房、卫生间里的设备图块,以及空调、沙发、床柜、吧台等,均在删除之列;(4) 如果是建筑设计

9、单位电气专业的图档,必须完全去除原图中的强弱电设备及所有电气管线,不能是仅仅关闭一局部图层,或者继续沿用建筑设计单位的图标点位;(5) 修改土建填充:包括剪力墙、柱等,到达不影响电气管线和标注线的效果;(6) 楼梯间的阶梯线和上下箭头,在不影响弱电设备引出线和标注的前提下,可不动,如有影响可将其删除;(7) 土建图中的文字标注,表示各房间、厅堂以及空间的使用功能,应留下,但字体应小些,并移在空角处,不能和任何图形穿插重叠。其字体与全图的字体统一。(8) 公司在进展工程制图前,先指定专人进展原建筑设计图整理,统一弱电施工图的底图。2.3.2 图纸目录图纸目录参照以下顺序 (1) 图纸封面(2)

10、图纸目录(3) 设计说明(4) 附表线路路由/主要设备材料表(5) 详图/大样图(6) 分图:监控电视墙详图、监控杆详图、施工大样图桥架安装、管线敷设、接地网等;(7) 设备连接系统图(8) 平面布置图2.3.3 制图阶段、图纸编号(1) 制图阶段划分: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图修改、施工图修改1n遍。(2) 图纸编号:(根据实际统一编号)2.3.4 图纸幅面图纸图幅采用A0、A1、A2、A3四种标准,以A1、A2图纸为主,一般情况A1为平面图;A2为系统图。一个工程所用的图纸,不宜多于两种幅面目录及表格所用A4幅面、设计说明所用A0幅面除外。 为了做到工程图 基本统一,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

11、率,满足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关于图纸幅面大小的尺寸,国家制订了全国统一的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l86)。该标准规定,图纸幅面的 基本尺寸为5种,其代号分别为A0、A1、A2、A3、A4、各类尺寸大小。如表31所示。表3-1 基本幅面代号A0A1A2A3A4b18411189594841420594297420297210c105a25其图纸幅面如图32所示。图3-2 图纸幅面为了适应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平面尺寸有时要适当放大,所以?标准?中又规定了图纸长边可以加长的尺寸。允许加长A0A3号图纸的边长;加长局部的尺寸应为长边的1/8及其倍数。如图32所示。标题栏线格式用粗实线画

12、出,如图32所示。2.3.5 图层(1) 采用图层的目的是用于组织、管理和交换CAD图形的实体数据以及控制实体的屏幕显示和打印输出。图层具有颜色、线形、状态等属性。 (2) 删除原建筑设计单位不相关图层及所有关于弱电消防的图层,其它图层不做修改,保存不变。(3) 弱电系统新增图层,都用汉字并_开头。例如:_监控管线(4) 图层的设定:n 各子系统设备及管线为1个图层,n _桥架为1个图层,n _设计说明、n _标题栏封面、目录、图签栏为1个图层。n _系统图为1个图层。2.3.6 图例(1) 应统一弱电图例;统一后图例存储于公司服务器。在其他公司弱电设计的基础上做深化设计时,原那么上使用其他公

13、司的图例。(2) 各系统图例与各系统设备、管线必须在同一图层上。(3) 原建筑设计单位图例的定义块,必须分解,重新定义块,以到达以上要求。(4) 通信工程各专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YD5015-95规定;建筑工程各专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有关各专业制图标准规定。2.3.7 颜色(1) 原建筑设计单位土建图整理后,把所有土建图所有线及文字设为255色包括轴线。(2) 每个子系统为1个颜色。规定:n 系统图设备框用青色4号,连线用白色;n 综合布线点位及管线平面图为青色4号;n 有线电视点位及管线平面图为黄色2号;n 视频监控系统点位及管线平面图为洋红6

14、号;n 多媒体会议系统点位及管线平面图为绿色3号;n 桥架为蓝色5号;n 所有管线、设计说明、图例的说明文字为白色255号。2.3.8 线型(1) 图中管线或线缆必须用粗实线:CAD多段线:宽度50当图形比例为1:100时,假设图形为其它比例时,须按比例增减;个别之处,可做适当调整,但一定要和细实线区分开。(2) 平面图中埋设管线必须点对点画到位,走直线,不能横平竖直拐硬弯。注意:一定要避开剪力墙和二层以上的楼梯间。即所绘制的路线就是实际的施工路线。注:横平竖直的管线画法,只适用于预制楼板内的敷设以及系统图的绘制。(3) 管线穿插处必须打断;管线接近平行时的重叠,可做适当的拐弯连接,以便让开。

15、(4) 并行的多路管线,宜做线束绘制,以一样粗细的点划线表示。(5) 在集中出线处,因比例小、线路和标注过分拥挤,无法画得清楚时,可做局部放大图处理。(6) 管线上的功能标注,如:JK、BJ、F、M等,可放在管线平行的上方,不必将管线打断。短线缆处可引出细线标注。2.3.9 图线(1) 在施工图中,为了表示不同的意思,并到达图形的主次清楚,必须采用不同的线型和不同宽度的图线来表达。(2) 线型可分为实线、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折断线、波浪线等。(3) 线宽等级分为粗线、中粗线、细线三个等级。以粗实线的线宽为 基本单位,用b表示。首先确定粗实线的宽度,再选定中实线和细实线的宽度,使它们构成一个

16、线宽组。它们的线宽比可以为b:0.5b:0.35bb:b/2:b/4,粗线的宽度b约为0.351.0mm。(4) 通常在一个图样中所用的线宽不宜超过三种。常见的线型图例如表42所示。名称线型线宽一般用途实线粗b主可见轮廓线,被剖到局部的轮廓线、构造中的钢筋线,建筑物的外轮廓线、剖切位置线、标题栏线等。中0.5b可见轮廓线,剖面图中未被剖到但仍能看到而需要画出的轮廓线,尺寸标注线起止符号45短划线等。细0.35b尺寸线、图例线、索引标志的圆圈、引出线、标高符号线等。虚线中0.5b不可见轮廓线、平面图中的高窗、顶棚布置图天花图中的门洞等。细0.35b不可见轮廓线、图例线等。细点划线0.35b中心线

17、、对称轴线、定位轴线等。折断线0.35b断开界限表4-2(5) 画线时应该注意的问题:n 实线要画得均匀、光滑,起始点与结尾点不可过粗或过细。n 虚线的线段应长短一致,在一般图纸中,线段长度可取36mm,线段间距可取O.51mm。n 点划线是由长划线和圆点组成的,首尾两端应为长划线段。n 折断线的直线局部要在折线处与折线相接,不可以从折线处穿过。图线相交处要严实无缝。在手绘图中,垂直相交的直线可以稍稍出头,但不可过多。画线时常见的弊病如图43所示。图4-3 图线交接画法的正与误2.3.10 标注2.3.10.1 文字标注(1) 应从标注线必须是缺省细实线,颜色为天蓝色140号;(2) 标注线的

18、指向必须清楚,被标注点须打短线确定;(3) 多组标注线的斜线局部,尽量平行;横线局部尽量取齐对准;字串外的多余长度应剪掉。(4) 标注字串要一体,不能分段;字体要统一,标注字串使用HZTXT;字体大小在300500之间(当图形比例为100:1时);个别情况可适当减小,但不得小于250。(5) 图中的说明或图例,字体要统一。字的大小:标题用8001100,字体用_HZTXT;内容局部用350700,字体用HZTXT;总之,以美观、协调为准。(6) 原土建条件图上的保存文字,在不影响弱电图标注的前提下,字体可不改动。但必须不过大、不和管线重迭。(7) 平面图的线路、管路、桥架敷设要标明安装及敷设方

19、式,安装及敷设方式的标注代码详见本公司编制的?建筑智能化工程图例符号表?。2.3.10.2 尺寸标注尺寸标注是用来标注长、宽、高等尺寸的“符号,由尺寸线、尺寸界限、尺寸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组成。如图44所示。尺寸线和尺寸界限均为细实线,起止符号为中粗线;起止符号与尺寸界限成顺时针45角;尺寸数字一般应标注在尺寸线的上方;水平尺寸线上的数字,字头要朝上;垂直尺寸线上的数字,字头要朝左。图4-4 尺寸标注有些时候,尺寸界限比较密,为使图线和尺寸清晰可辩,可以按图45所示的方法注尺寸。图4-5 尺寸线较密时的尺寸标注随着图样的不同,尺寸的标注也有不同,如半径、直径、角度、弧长等的标注另有表示法。如图4

20、6所示。图4-6 圆弧及角长的表示法曲线图形的尺寸线,可用尺寸网格表示。如图47所示。当水平线不是水平线位置时,尺寸数字应尽量防止在以下列图有倾斜范围内注写。如图48所示。图4-7 图4-82.3.11 引出线引出线是用来标注文字说明的。这些文字,用以说明引出线所指部位的名称、尺寸、材料和做法等。引出线有三种,即局部引出线、共同引出线和多层构造引出线。2.3.11.1 局部引出线局部引出线单指某个局部附加的文字,只用来说明这个局部的名称、尺寸、材料和做法。局部引出线用细实线绘制。一般采用水平或水平方向成30、45、60、90的直线,或经上述角度再折为水平线的折线。附加文字宜注写在横线的上方,也

21、可注写在横线的端部。如图413所示。图4-13 局部引出线为使图面整齐清楚,用斜线或折线作引出线时,其斜线或折线局部与水平方向形成的角度最好一致,如均为45、60等。2.3.11.2 共同引出线1共同引出线用来指引名称、尺寸、材料和做法一样的部位。引出线宜互相平行,也可画成集于一点的放射线。如图414所示。因为,如果一个一个地引出,不仅工作量大,还会影响图面的清晰性。2共同引出线还有一种画法,叫“串联式引出线。可将多个名称、尺寸、材料和做法一样的部位,用一条引出线“串联起来,统一附加说明。为使被指引的局部确切无误,可在被指示的部位画以个小圆点。如图415所示。图 4-14 共同引出线图 4-1

22、5 串联式引出线2.3.11.3 多层构造引出线多层构造引出线用于指引多层构造物。如由假设干构造层次形成的墙面、地面等。当构造层次为水平方向时,文字说明的顺序应由上至下地标注,即与构造层次的顺序相一致。当构造层次为垂直方向时,文字说明的顺序也应由上至下地标注,其顺序应与构图4-16 多层构造引出线造层次由左至右的顺序相一致。如图416所示。2.3.12 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2.3.12.1 索引符号为了清楚地表示出图样中的某个局部或构件,可用更大的比例绘制成详图。此时,要用索引符号注明详图编号和详图所在的图纸号,同时,还要在详图的下面注写上详图编号。索引符号是一个用细实线画的圆,直径为10mm。

23、水平直径上半局部的数字为详图的编号,下半局部的数字是详图所在的图纸的编号。如详图与被索引的图样在同一张图纸上,4-17 索引符号下半局部那么画一短横线。如图417所示。2.3.12.2 详图符号详图符号是详图自身编号之用。它是一个用粗实线画的圆,直径为14mm。圆内只注详图的编号。如图418所示。图4-18 详图符号2.3.12.3 局部剖面的索引符号假设要为剖断面查找详图,就要在被剖切的部位以粗短直线画出剖切位置线,并用引出线引出索引符号。引出线所在的一侧即为剖视方向,引出线要对准索引符号的圆心。如图419所示。图4-19 局部剖面的索引符号制图中的常见弊病:引出线没有对准索引符号的圆心;误

24、把剖切位置线所在的一方当作剖视的方向。2.3.13 标高符号标高符号和标高尺寸的注写,国家标准已有明确的规定(见?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 186),这里只谈如何应用于室内设计工程图。在室内设计工程图中一般用于平面图和立面图上。图4-20 标高符号的画法标高符号以等腰三角形表示。具体画法如图420所示。标高符号用于平面图,即用来表示楼地面的标高,标高符号的尖角下不画短划线。如图421a所示。标高符号用于剖、立面图,即用来表示门、窗、梁板的标高,那么应在标高符号的尖角下画一短划线,自然,这一短划线应与标高所指的位置相平齐。如图421b所示。图4-21 标高符号按规定,相对标高为零的地方,应

25、注写成0000,以此处为基准,负标高处应在标高数字前加上“号,如0600;正标高处,那么不在标高数字前加“+号,如1200不写成+1200。标高数字以m(米)为单位,小数点后取3位。常见的弊病有三:(1) 不是以m(米)为单位;(2) 二小数点后只取2位数;(3) 三在正标高数字前加“十号。2.3.14 图名平面图、剖面图的图名和比例尺应注写在图样的下面。图名下应画一条粗实线,线长与图名所占长度 基本相等。比例尺的字号,应比图名的字号小一号,字的底部与图名取平,其下不画线。如图422所示。常见的毛病是图名下不画线,或者画双线,或者将线一直画至比例尺。详图的图名可用详图号表示,也可同时用详图号和

26、图样的名称表示。正确的表示方法如图423所示。详图号的圆圈应为粗实线,直径约为14mm,圆圈内数字为详图号。图4-22 图名举例 图4-23 详图图名举例2.3.15 文字(1) 文字的字高,在以下系列中选用:250、350、500、700、1000、1400、2000mm图纸比例为1:100为例,如需书写更大的字,其高度应按2的开方的比值递增。图例及说明的汉字,应采用长仿宋体,宽度与高度的关系,应符合表2.1的规定。 表2.1 长仿宋体字高度(mm) 图纸比例为1:100为例字高 高200014001000700500350250字宽 宽14001000700500350250180(2)

27、表示分数时,不得将数字与文字混合书写,例如四分之三应写成3/4,不得写成4分之三,百分之三十五应写成35%,不得写成百分之35。(3) 备注、说明中的中西文字高应一致。图纸中各局部文字书写标准可参照表2.2执行。图签栏各局部书写标准可根据设计单位图签栏及具体制图任务,由工程负责人统一编制。表2.2 图纸中各局部文字书写标准参照表图纸比例为1:100为例各 部 分 文 字参 照 标 准图纸内标注中文字型HZTXT、图纸内标题中文字型_HZTXT西文字型ROMAN图内中文字高mm350图内西文字高mm250图内标注中文字mm250350图外标注中文字mm250350图内标注西文字mm250图外标注

28、西文字mm250表格内中文字高mm250表格内西文字高mm200图纸内标题中文字高mmA1/A2/A3/A4600800图纸内标题西文字高mmA1/A2/A3/A4450-550备注、说明中文字高mmA1/A2/A3/A4350表2.2(续)图签栏中各局部文字书写标准参照表图纸比例为1:100为例各 部 分 文 字参 照 标 准图标中工程名称中文字高mm500 图标中工程名称西文字高mm350 图标中图纸名称中文字高mm500700 图标中图纸名称西文字高mm350500 图纸编号中文字高mm250图纸编号西文字高mm200密级中文字高mm200比例、单位、日期标注西文字高mm200 注:(1

29、) 可根据字数的多少进展适当调整。(2) 中西文字高度应一致。2.3.16 比例比例图纸使用比例的作用,是为了将室内构造不变形的缩小和放大在图纸上。图纸比例用阿拉伯数字和符号“:表示。如1:100、1:50等。1:100表示图纸上所画物体比实体缩小100倍,1:1表示图纸上所画物体与实体一样大。一般图纸采用的比例可见表41。图纸常用比例表 表4-1常用比例必要时可增加的比例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次要平面图详图、大样图1:500、1:1000、1:20001:50、1:100、1:2001:300、1:4001:1、1:2、1:5、1:101:20、1:25、1:501:2500、1:5

30、000、1:100001:150、1:50001:5001:3、 1:4、 1:301:402.3.17 图标栏及图签栏公司统一标准图标栏及图签栏;统一后的图标栏及图签栏存储于公司服务器,主要用于以公司名誉为制图单位。图标栏和图签栏又叫标题栏和会签栏,是设计标题栏的组成局部。图标栏是说明设计单位、图名、编号的表格。图标的位置一般在图纸的右下角。图标的尺寸在国家标准中也有规定,A2、3、4号图纸的小图标其长边的长度应为85mm;短边的长度宜采用30、40、50mm三种尺寸。如表33所示。表3-3 图标栏图签栏栏是供需要会签的图纸用的。1个会签栏不够用时,可另加1个,2个会签栏应并列;不需要会签的

31、图纸,可不设会签栏。图签栏位于图纸的左上角,其尺寸应为75mm20mm,栏内应填写会签人员所代表的专业、姓名、日期(年、月、日)。具体形式如表34所示。表3-4 图签栏栏完整的图纸幅面如图3.5所示:图3-5 图纸幅面2.4 图纸内容2.4.1 设计说明公司拟草各子系统标准版设计说明,不同工程修改相应数据即可。(1) 设计总说明。应说明设计的依据原建筑设计单位的施工图、招投标文件、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标准和规定、遵循的标准、工程概貌及任务范围、本设计方案构成及特点、子系统功能及配置概况、采用设备及管线敷设方式说明、各子系统施工要求、设备材料安装高度、电源及接地要求、其它未尽事宜与各专业配合条件、各

32、施工需注意的主要事项等。注明图纸中有关特殊图形、图例说明,对非标准设备的订货说明。(2) 各子系统设计说明。各子系统设计说明应分别表达在子系统图中表达。应简要介绍各子系统的设计思路、本卷须知等。(3) 应说明与中标文件中需求变更的局部设计内容、设计依据及经费预算。2.4.2 主要设备材料表主材设备表应包括设备名称、品牌型号、单位、数量等内容详见附表6。原那么上系统设备绘制在系统图;线材、管材、桥架等绘制在平面布置图。2.4.3 详图/大样图应表现机房内设备及个别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1) 自制的各种箱、柜必须给出相应的制作图,如:机架、设备箱、层间箱、接线箱等,要求给出箱体、安装底板

33、、支架等较详细的投影尺寸,必须满足加工制作要求;(2) 必须给出主要设备在墙上或地面上的安装图,包括自制设备和标准设备,如:综合设备箱、摄像机、扬声器、可视对讲机、多媒体箱、门磁以及各种探测器等,给出安装高度或相对距离。2.4.4 设备连接系统图(1) 系统图应包括以下内容:简要的设计思路、主要功能、主控设备电气性能。(2) 系统图上应表达系统点位数量、房间编号、本系统主材设备表汇总表等内容。(3) 各系统外接线量复杂的设备需提供接线图,如监控系统控制室内设备间连线。接线简单的可注明参见说明书,如摄象机、扬声器等的接线。(4) 系统接线图必须遵照设备厂家推荐或允许的组网方案,按照本设计拟定的连

34、接方案绘出,并标示出设备规格型号及平面图编号;(5) 在系统接线图中不能表达设备本身的进出线端子时,须另外按厂家给定的接线绘制设备接线图;(6) 要求进出线端子标注清楚准确,连接收线以粗实线表示,并注明管线规格型号;(7) 综合布线系统中的配线架接线图中,应给出分区色标指示;(8) 系统图设计风格,青色框及黄色字体代表设备,原那么上使用公司编制的?建筑智能化工程图例符号?,图例中没有的设备,以青色框及黄色字体代表。2.4.4.1 综合布线设备连接系统图系统图应使看图者对设计方案有个完整概念,包括系统构造、主要设备选型、线缆材料、最大距离、点位分布等一目了然,而不应是通用似的原理图。综合布线系统

35、图应有:(1) 进线间、主配线间、楼层配线间的主要设备型号、参数;(2) 进线、垂直干线、水平干线、工作间配线规格型号及长度;(3) 楼层点位分布编号标志及数量;2.4.4.2 有线电视设备连接系统图(1) 按楼层和单元绘制,从进线处的有线电视放大器、分配器到单元或楼层二级放大器、分配器,再到分支器直到用户点,给出设备型号及参数;(2) 标示出每段管线规格型号及长度;(3) 标示出每级分支器的衰减值,并校验用户点处信号电平满足68+4dbd的要求;(4) TV点位的编号及数量与平面图相对应。2.4.4.3 公共播送设备连接系统图(1) 按信号传输方向绘制方框系统图,按信号源、前置放大器、均衡器

36、、调音台、功率放大器到扬声器,给出设备型号及主要参数;(2) 给出矩阵选择器型号及主要参数,分区控制的扬声器分布和数量标注;(3) 标示出每段线路的管线规格型号及主要路径的长度;(4) 标出扬声器的平面图编号;2.4.4.4 安全防范频监控设备连接系统图(1) 电视监视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可以画在一起,主要设备应包括:矩阵主机、硬盘录像、视频分配器、多画面控制器、监视器、解码器、摄像机等,以及报警控制器、红外探测器、双鉴探测器等;(2) 应标示出所选设备规格型号、平面图编号及安装位置;2.4.4.5 智能卡门禁、消费、停车场、巡更系统设备连接系统图即“一卡通管理系统,包括管理主机、分区门禁控制器

37、、门禁点读卡器、门磁、电磁锁的联网系统图。(1) 标示出管理主机、分区门禁控制器、门禁点读卡器、门磁等设备规格型号及平面图编号,以及设备安装位置;(2) 标示出各段管线规格型号及主要管线距离。(3) 停车场管理系统图包括验卡机、发卡机、读卡器、闸门控制器、地感线圈、汽车防砸设备、车位指示器等,要求标示出设备规格型号、平面图编号,标示出连接收线规格型号;(4) 出入口控制系统图包括:验卡机、发卡机、读卡器、闸门控制器、地感线圈、汽车防砸设备等,以及小门门禁控制器、读卡器等,要求标示出设备规格型号、平面图编号,标示出连接收线规格型号(5) 标示出与平面图相对应的车库大门编号。(6) 按巡更路线绘制

38、出巡更主机和各个巡更电之间的联系图,标注所选设备的规格型号和编号;(7) 巡更棒的规格型号和数量;(8) 有线巡更系统应标示出管线的规格型号和距离。2.4.4.6 可视对讲设备连接系统图除可视对讲外,还包括家庭报警、家电管理和三表远传。(1) 由本楼可视对讲主机楼层隔离器、分配器单元门可视对讲主机室内分机家庭报警探测器、煤气表、水表探测器等,分单元、楼层、住户的相对位置,绘制可视对讲系统图;(2) 联网系统,由管理主机分区中继器楼号主机单元门主机,由管理主机围墙主机,绘制可视对讲联网系统图;(3) 标示出包括供电电源在内的所有设备规格型号、安装位置与平面图编号;(4) 标示出各段管线规格型号;

39、(5) 对讲层间箱安装设备较多,系统图中绘出方框即可,如果有的层间箱内安装视频放大或供电电源等,那么须明确画出;(6) 系统配置完全一样的单元或楼层,不必屡次重复绘制,可以用“同左或“同下表示即可。这样,可减小图幅、图面清晰、便于修改、不易出错;(7) 应有系统图附注:详见可视对讲系统接线图或设备接线图。便于看图者按照正确思路读懂全图。2.4.4.7 卫星通信设备连接系统图(1) 卫星天线型号、参数,收视频段、仰角设置等标注;(2) 自制节目设备、调制解调器、频率转换器、前置放大器、视频放大器等设备型号、参数标注;(3) 分级、分区的延长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的型号、参数标注;(4) 各段视频

40、电缆规格型号及长度的标注;(5) 各主要结点衰减控制值标注;(6) 用户点平面图编号及所在位置的标注。2.4.4.8 多媒体会议系统设备连接系统图(1) 标出系统控制主机、系统扩展主机、主席单元、代表单元、电脑、投影设备、大屏幕设备、音响功放、中控系统主机、视音频矩阵、转换器等设备型号、平面图编号及型号/规格标注;(2) 各设备之间的控制、信号线缆连接关系。2.4.5 平面布置图分层表现该层上弱电相关系统设备的位置、标高、安装方式,线槽和管路的规格、走向、标高、敷设方式,线缆的规格、走向,弱电井的机电设备和电气控制箱编号等。还应包括各系统点表、主要材料表等内容。综合布线线路平面布置图应包括通信

41、网络系统、园区安防系统、大门出入口控制系统、智能卡管理系统、可视对讲联网系统、视频监控、多媒体会议系统等设计的综合管线平面图。综合管线平面图中应清楚显示如下内容:(1) 管井的准确位置、管井的类型、平面图编号;(2) 以标准图例配置智能设备点位,并标示出设备的平面图编号;(3) 从设备点位开场经支线、干线管井,直到控制中心,用粗实线连接。并标示每段管线功能代号,如:JK、MJ、DJ等,还需标注该段管线长度;(4) 凡横穿马路、水沟等干线,必须有明确标注;(5) 必须清楚区分改建与新建工程的管井与管线;(6) 主要干线处横断面的各类管线排列图;(7) 重要管井内的管线排列图;(8) 安装在园区内

42、的室外分区控制箱或中继箱的安装位置示意图;(9) 横穿马路、水沟等处的施工处理放大图;以上放大图当设计者认为必须时绘制,如图中空余位置不够,可另外出图。在平面图之外空余位置,应绘制出各智能系统的管线连接系统图,由控制中心开场按管线敷设路径,沿着所经楼号,用粗实线连接起来,并标注管线功能号及规格型号,在平面图中只须标注功能号就不必再标注管线的规格型号了。2.4.5.1 各类要素设备平面布置图表现弱电井内的设备、线槽、管路的布置,控制室内的操作台、显示屏的布置。明确弱电井内的电源要求、控制室内的装修要求。按土建给定的房间或位置,绘制出主控室内设备摆放的水平尺寸、安装高度;绘制出电视墙、操作台等装置

43、的立体示意图,并给出制作尺寸。2.5 信息点、弱电要素编号规那么系统图中除标注外,所有系统连线均为粗实线采用多段线,宽度以50为宜;系统图中的设备编号,必须与平面图中相应设备编号一致;系统图中标示出的管线规格型号,可在平面图中省略;标示的设备编号、安装位置及点位数量,可从系统图中了解完整的设计方案;设备选型的标注尤为必要,尤其是不另外再出“设备材料表时,必须在系统图中明确标注。3 其它规定3.1 施工图电子文档的提交(1) 施工图电子文档提交时文件命名规那么文件名称-完成时间-作者名称年月日;如:视频监控系统图-20110521-张三.awg(2) 施工图电子文档提交的工具软件版本AutoCA

44、D 20043.2 施工图折叠样式及规格按国家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ll82289、工程制图图纸的折叠方法GB/0609-89执行,图签栏外露。3.3 制图工具软件公司统一使用AutoCAD 2008、AutoCAD 2010、AutoCAD 2011。3.4 弱电信息数据统计表在绘制施工图前务必先填写以下附表,并集中绘制到施工图首页中除主材设备表须绘制到各系统图和平面布置图中外。3.4.1 附表1 各普通要素弱电数量配置表附表1各普通要素弱电数量配置表房间编号网络插座数量 插座数量电视插座数量扬声器数量摄像机数量可视对讲机数量巡更按钮数量室内室外室内室外室内分机主机3.4.2

45、 附表2 通信要素用电量配置表附表2通信要素用电量配置表房间编号交流插座箱数量动力配电箱数量地面插座箱数量一级负荷供电量UPS供电量KVA48V直流A24V直流A备注3.4.3 附表3 电源线路线缆明细表附表3电源线路线缆明细表线缆编号导线规格型号及表称截面)备注W1土建电气专业提供三相50A来自总配电室U3U3-4W 0.6/1KV,316U4U4-1W 0.6/1KV,310UnW 0.6/1KV,363.4.4 附表4 综合布线线缆路由明细表附表4综合布线线缆路由明细表符号类别起点终点规格/型号备注D1大对数电缆房间号房间号D2大对数电缆房间号房间号D3大对数电缆房间号房间号D4大对数电

46、缆房间号房间号G1光缆房间号房间号G2光缆房间号房间号G3光缆房间号房间号X1-房间号-房间号双绞线房间号房间号X2-房间号-房间号双绞线房间号房间号X3-房间号-房间号双绞线房间号房间号3.4.5 附表5 通信电源设备配置明细表附表5通信电源设备配置明细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参考尺寸备注UPS主机XXKVA三进单出部后备时间不小于X小时UPS分配屏定做部UPS蓄电池组12V/200Ah只UPS蓄电池柜个3.4.6 附表6 主材设备表附表6主材设备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3.4.7 附表7弱电信息数据统计报审表弱电信息数据统计报审表填报日期:2011年月日工程名称填报人建设地点设计

47、类别施工图设计报审内容:1、各要素弱电数量配置表2、通信要素弱电数量配置表3、电源线路线缆明细表4、综合布线线缆路由明细表5、通信电源设备配置明细表技术部意见:签字:2011年 月 日技术总监意见:签字:2009年 月 日3.4.8 附表8 设计图纸会审记录一)设计图纸会审记录一)填报日期:2011年月日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设计类别施工图设计设计人员设计负责人设计范围会审时间图纸编号:参加单位名称参加人员签字记录人:3.4.9 附表9 设计图纸会审记录二)设计图纸会审记录二填报日期:2011年月日序号图号审图意见会审确定设计人员签名: 2009年 月 日 记录人:3.4.10 附表10 施

48、工图设计任务时间表施工图设计任务时间表工程名称:填报日期:2011年3月10日序号分类图号图幅图纸名称设计人方案完成日期封面RF-D-01A4封面首页RF-D-02A1图纸目录RF-D-03A1设计说明RF-D-05A1信息要素平面布局图RF-D-06A1弱电信息数据统计表RF-D-07A1主材设备总表系统图RF-D-08A1信息要素设备连接总体系统图RF-D-09A2图像接入系统图RF-D-10A2信息服务系统图RF-D-11A2指挥作业系统图RF-D-12A2空情接收系统图RF-D-13A2警报控制系统图RF-D-14A2地下层综合布线系统图RF-D-15A2地下层通信电源系统图RF-D-

49、16A2地面通信电源系统图RF-D-17A2地面综合布线系统图RF-D-18A2地下、地面视频监控系统图RF-D-19A2有线通信、短波通信系统图RF-D-20A2指挥楼三层集群、卫星通信系统图RF-D-21A2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指挥调度系统图RF-D-22A2计算机网络系统图RF-D-23A2接待楼可视对讲系统图RF-D-24A2接待楼数字家居系统图RF-D-25A2周界红外对射报警系统图RF-D-26A2四区视频会议系统图RF-D-27A2公共播送系统图RF-D-28A2小要素室系统图RF-D-29A2多媒体系统图平面布置图RF-D-30A1地下层综合布线平面布置图RF-D-31A1地下层

50、通信电源平面布置图RF-D-32A1指挥楼地下层综合布线平面布置图RF-D-33A1指挥楼一层综合布线平面布置图RF-D-34A1指挥楼二层综合布线平面布置图RF-D-35A1指挥楼三层综合布线平面布置图RF-D-36A1指挥楼一层UPS供电平面布置图RF-D-37A1指挥楼二层UPS供电平面布置图RF-D-38A1指挥楼三层UPS供电平面布置图RF-D-39A1指挥楼地下视频监控平面布置图RF-D-40A1指挥楼一层视频监控平面布置图RF-D-41A1指挥楼二层视频监控平面布置图RF-D-42A1指挥楼三层视频监控平面布置图RF-D-43A1等电位连接平面布置图RF-D-44A1办公楼一层综

51、合布线平面布置图RF-D-45A1办公楼二层综合布线平面布置图RF-D-46A1办公楼三层综合布线平面布置图RF-D-47A1办公楼一层视频监控平面布置图RF-D-48A1办公楼二层视频监控平面布置图RF-D-49A1办公楼三层视频监控平面布置图RF-D-50A1指挥楼地下层公共播送平面布置图RF-D-51A1指挥楼一层公共播送平面布置图RF-D-52A1指挥楼二层公共播送平面布置图RF-D-53A1指挥楼三层公共播送平面布置图RF-D-54A1指挥楼三层微波、无线通信室平面布置图RF-D-55A1指挥楼三层有线通信室平面布置图RF-D-56A1指挥楼二层信息服务空情标图室平面布置图RF-D-57A1指挥楼天面层设备平面布置图RF-D-58A1指挥楼一层指挥大厅多媒体平面布置图RF-D-60A1指挥楼二层控制室平面布置图RF-D-62A1小要素室平面布置图RF-D-64A1接待楼一层数字家居、可视对讲平面布置图RF-D-65A1接待楼二层数字家居、可视对讲平面布置图RF-D-66A1周界红外对射报警平面布置图RF-D-67A1四区视频会议平面布置图RF-D-68A1中心机房平面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