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6503133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卷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西大学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学期10月(总第三次)模块诊断 历史试题(考查时间:80分钟 考查范围:以古代、近代史为主)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 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以上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C家长制的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D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2有学者说,“西周时,人们的观念是庶人不议

2、(政)。西周灭亡后,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此变化A说明新社会秩序已建立 B反映了官学合一的文化现象C是社会急剧变革的体现 D是不同流派思想融合的体现3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4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 A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C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

3、性 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5东汉末年,名教虚伪,玄学兴起。玄学家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依据表达思想和寄托精神。在理学兴起前,许多士大夫醉心于此。魏晋玄学出现的背景是 A儒家学说一度失去正统地位 B九品中正制重视德行才能 C老庄学说的思辨性受到重视 D门阀政治受到了冲击挑战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

4、制统治 7在中国古代,皇后的废立是国家大事。唐高宗时期,把皇后的废立作为皇帝的“家事”加以处理,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一变化说明 A宗法家族观念的影响大 B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C君主权力的进一步加强 D皇权受政治势力牵制8宋代心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甚至有理学家指责其“诋毁先儒”、“传习邪说”,但是到了明代士人阶层却从王阳明的心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心学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打破孔孟学说的权威C强调人在探求理时的主体性 D是对理学彻底的否定9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

5、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材料意在说明行省制下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地方与中央的相互制衡C中央政府权力遭到严重削弱 D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10“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材料意在强调该制度 A扩大了官员来源 B提升了官员文化素养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推动了中国走向世界11. 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中称:民族主义是被征服民族抵抗战胜民族,“是以本党之民族主义主张融合与此人类四分之一人口,以与战胜民族反抗”。“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

6、由支持转而压制民众,摧残民众团体。这反映了A. 国民党趋向政治独裁 B. 国共两党开始出现利益分歧C. 资产阶级反侵略失败 D. 中共民主革命目标发生变化12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 19 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A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B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C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13明清时期的中国,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没有发展的增长”这一

7、认识基于A农产品商业化的水平低 B产业结构未能实现转型C重义轻利思想根深蒂固 D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抑制 14 “视觉最精炼的符号必然是线型的形式,所以中国绘画的形式带有概念的性格。象征主义等所凸显出来的符号式的视觉语言,在西方是创新,在中国却是老传统。”下列四幅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象征主义”传统的是 A B C D15 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最可能是第六讲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辽金元政治法律制度的特色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A燔诗书而

8、明法令 B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C门阀政治的兴起和式微 D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16. 阅读下图,其中 19141920 年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中国工业品商品化程度较低 B一战导致中国社会动荡 C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D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171913 年 1 月 8 日,宋教仁在国民党湖南支部的欢迎会上说:“为今之计,亟须组织完善政府,欲政府完善,须有政党内阁。今国民党即处此地位,选举事若得势力,自然成一国民党政府。”这表明宋教仁 A 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B主张限制总统权力C深受宪政思想影响 D通过选举宣传民主 18公元前 287 年,罗马通过了霍腾西阿法案,法案规定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

9、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会议,平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说明在当时的罗马A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到调整 B平民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全力 C贵族和平民法律地位平等 D平民会议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19历史上的某派别曾主张,“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而自然的指示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该派别的活动 A促使罗马公民法向万民法逐步转变 B实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冲破了天主教会对西欧的神学统治 D以理性阳光驱散了西欧社会的黑暗20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

10、、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A主张探讨人类社会 B追求道德和正义C维护雅典的直接民主 D体现神秘主义色彩 21 “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他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一主张最有可能出现于A文艺复兴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 D法国革命时期22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这种“政体形式”最有可能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 B法国共和政体C美国联邦共和政体 D德意志君

11、主立宪政体 231922 年 3 月,列宁指出,俄共要同从小农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得到小农经济支持的俄国资本主义进行“最后的斗争”;1923 年,列宁则在论合作社中重新审视了合作社和农民的作用,要让所有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表明A改造农业是“新经济政策”主要目的 B新经济政策旨在调动生产积极性 C列宁已认识到改造小农经济的重要性 D农业合作社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241973 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4 年英国设立了两院“欧共体选择委员会”,负责审读有关欧共体的文件和制定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 A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相应保障 B不利于英国进一步地融入欧共体C是为英国退出欧共

12、体埋下了伏笔 D是对“孤立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25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发达国家由于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富国的差距继续拉大。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 B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导致文明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 D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计50分)26.(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他在农政全书中从增加生产的角度论述了人口问题。为了解决“南人之众,北人之寡;南之土狭,北之土芜”的矛盾,在全国范围内充分发挥人力和

13、地力的生财作用,徐光启提出“均民”主张,即将南方过剩的劳动力迁移于北方荒旷的土地上从事粮食生产。徐光启认为“生人之率,大抵三十年而加一倍,自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即人口大约每三十年即增加一倍的人口增长规律。“前代数世之后,每患财乏者,非乏银钱也。承平久,生聚多,人多而又不能多生谷也”。“今天下亦匮甚矣,食者众而生者寡焉”。徐光启虽然还没有可能明确地提出控制人口增长率的见解,但是他以扩大生产、增加财富的途径解决人口增长与物质生活资料需求之间的矛盾的思想同样是进步的,对现实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但是由于他所处历史时期的局限性,他的观点不可能带来什么影响。摘编自谢飞试论徐光启的经济思想等材料二 马尔

14、萨斯(17661834年),英国教士、大学教授。产业革命之后,英国的人口与贫困问题日益突出。1789年,马尔萨斯出版人口论。他认为“大不列颠人口翻一番的时间极有可能不超过25年。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是一种自然趋势。因此,除非夫妇通过晚婚和节育进行控制,否则人口将超过维持它所需要的资源。”建议对劳动群众和贫困阶级采取措施,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马尔萨斯首次强调人口过剩问题的重要性,其理论对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产生过影响,对这一理论的关注也引发了1801年英国全国第一次现代人口普查的实施,马尔萨斯人口论是近代人口学诞生的标志。摘编自张柏然英

15、汉百科知识辞典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徐光启、马尔萨斯关于人口思想的异同。(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徐光启、马尔萨斯人口论对当时中英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并简要分析其原因。(13分)27.(13分)近代西方国家创造出了多党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对其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甚至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盖洛普民调所2011年9月20日发布的民调报告称,49%的选民认为两党都不代表美国人民,而无党派选民中持此观点者高达60%。有趣的是,仅10年来,美国人对“一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同属于一个

16、党)还是“两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不同属一个党)的选择一直反复不定,但有两点呈现某些定向趋势。其一,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从2005年达到36%的最高点以后就呈现出下降的总趋势,到2012年下降到23%其二,认为“一党政府”好的选择平均值明显高于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比例,而且其比例有日趋增长的趋势。庞卓恒西方式的“宪政民主”不具有普世价值材料二 西方国家把本应该是内容丰富、文化深厚、操作精致的民主大大简化“程序是万能的”则导致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游戏化:民主已经被简化为竞选程序,竞选程序又被简化为政治营销,政治营销又被等同于拼资源、拼谋略、拼演艺表演。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上,西方所谓

17、“只要程序正确,谁上台都无所谓”的“游戏民主”似乎越来越玩不转。经济学人:“(西方)民主正在毁掉西方,尤其是美国,因为这种制度使政治僵局制度化,使决策平庸化,还经常选出一些像小布什这样的二流领导人”。“美国梦”今天之所以风光不再,主因就是美国的资本力量似乎已经压倒了政治和社会力量。西方世界今天经历的一场又一场危机背后都有政治制度的原因。西方自己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政治制度。 张维为西方民主真的该吃药了(1)归纳材料一中美国选民对“一党政府”还是“两党政府”的选择趋势。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力制衡和监督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6分)(3)材料二作者认为西方民主制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18、纵观近代以来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史,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作者的观点?(7分)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据统计,元代创建书院296所,分布在今全国19个省区,江西、浙江、山东、湖南列前4位。(如下图) 我国古代书院制度发展概览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元代书院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山西大学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学期10月(总第三次)模块诊断 历史试题答案(考查时间:80分钟 考查范围:以古代、近代史为主 ) 二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5 DCBAC 6-10 BDCAC 11-15 ACDBC 16-20 DCABC 21

19、-25 BDCAB 二材料题(3小题,共计50分)26.(25分)(1)相同:人口增长周期短;人口增长快于物质生活资料的增长。(4分)不同:徐光启的人口思想是明朝晚期农业社会人地矛盾的产物;强调通过扩大生产、增加财富、人口迁徙等手段解决人地矛盾。(4分)马尔萨斯的人口思想是英国工业化的产物;强调通过晚婚、节育以及战争等手段控制人口。(4分)(2)不同影响:徐光启的思想虽然是进步的,但在当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马尔萨斯的学说标志着近代人口学的诞生,影响深远。(6分)影响: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农耕经济形态、“多子多福”“无后为大”等传统观念影响。(4分)英国民主政体的确立;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

20、自由平等的社会风气等。(3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人口问题,意在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相同点”由材料中“人口大约每三十年即增加一倍”、“大不列颠人口翻一番的时间极有可能不超过25年”得出人口增长周期短;由材料“食者众而生者寡焉”、“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是一种自然趋势”等信息得出人口增长快于物质生活资料的增长。从两人人口思想的背景、主张等角度归纳不同点。第(2)问,“不同影响”从两段材料中直接概括即可。“不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等角度对比解答,如中国方面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农耕

21、经济形态、“多子多福”“无后为大”等传统观念影响;英国方面民主政体的确立、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自由平等的社会风气等。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人口徐光启人口研究近代西方经济近代西方人口马尔萨斯人口论27.(13分)(1)趋势:选择“一党政府”好的选民比例明显高于选择“两党政府”好,且呈日趋增长的趋势。(2分)原因:立法权与行政权制衡作用的削弱;两党竞争相互监督的作用在削弱。(4分)(2)问题:民主制度游戏化、程序化,过于注重形式;政治僵局制度化;决策平庸化;为利益集团所操纵;缺乏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忽视人才素质。(5分)看待:作者看到了西方民主制度存在的弊端,并指出西方民主制度必须改革;但未能看到其进步性。(2分)28.(12分)信息:总体上看,南方的书院数量多于北方。(3分)分析:元朝统一过程中,南方相对北方而言,经历的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南方经济日益发达,在元代时已是全国经济重心,推动了南方文化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日益完善,促进了书院发展。总之,元代南方的书院总体上多于北方。(9分)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否则不给分(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