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历史题目参考word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6502542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历史题目参考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七年级历史题目参考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七年级历史题目参考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历史题目参考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历史题目参考word(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2009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19相传造宫室、车船、衣裳等,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连云港市2010年中考历史试题:19较早种植水稻并居住于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2011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19. “通大川,决壅(yng)塞,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的历史人物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七年级上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2007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17.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A.世袭制 B.禅让制 C. 郡县制 D.分

2、封制2007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27.我们经常提醒自己要“克制”,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最早倡导这一意识的思想家是A.墨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孙子2009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20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秦朝历史 D汉朝历史2009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29古书赞扬某项水利工程时写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大运河 C灵渠 D江南河连云港市2010年中考历史试题:29“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就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3、D楚庄王七年级上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2007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18.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李冰 B.孙思邈 C.毕昇 D.蔡伦2008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1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当时石刻使用的文字应该属于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行书2008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11由右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清军出兵雅克萨 D玄奘印度取经2009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30“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1 / 6A弘扬佛法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往 D开发南洋2011

4、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29.“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推恩令七年级上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2011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20. “(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A秦朝 B西汉 C东晋南朝 D宋朝七年级下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007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28.唐太宗看到很多中举士子鱼贯而出时,高兴地说:天下人才都为我所用了。这一记载A.反映了我国古代帝王的奢侈生活 B.能说明唐朝科举制实施情况C.属于后人杜撰且不

5、符合当时情况 D.说明了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2008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2“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 唐高宗时期B唐高祖时期C 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2008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1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A北京 B杭州 C洛阳 D南京2009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21“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直接有关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连云港市2010年中考历史试题:30“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

6、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进民贞观之治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2011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21.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是指A西夏 B辽C金 D吐蕃七年级下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2007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19.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西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 南宋时期 D.隋朝时期2008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13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 B歉收并蓄的对外交往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D数量众多的自由工匠2011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22. 将“善

7、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是A史记 B资治通鉴 C三国志 D汉书2011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30.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A社会分工完成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七年级下第三单元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2007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20.在影视作品中,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型出自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2007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29.指南针、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等科技成果都A.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B.属于医学研究领域C.反映了明朝

8、的科技水平 D.促进北宋商业发展2008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3现存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长城建成于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C宋朝时期D明朝时期2009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22中医学是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九章算术2009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30“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A弘扬佛法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往 D开发南洋2009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31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军机处内景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

9、方权力 2011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31.专制集权国家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修建规模庞大的工程。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四羊方尊 B敦煌石窟 C明长城 D赵州桥二:非选择题七年级上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2008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20汶川大地震使中华民族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她强大的凝聚力。为此,有同学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复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提示,完成这一探究任务。(13分)(1)较早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是梁启超,他在1905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请写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和作用。结合20世纪初的史实,简述梁启超当时探讨

10、“中华民族”形成史的主要社会背景。(3分)(2)下列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华民族追求复兴的历程。阅后回答:材料一是近代哪一政权的国歌?材料二纪念的是什么运动?(2分)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复兴的共同任务是什么?(2分)(3)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右面材料反映出当前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形势?导致这一经济形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要实现伟大复兴,中华民族该怎样应对这一经济形势?(3分)(4)上述探究过程使用了哪些类型的材料?请以其中一种类型为例,谈谈这类材料在历史探究中的作用。(3分)20答案: (1

11、)推行汉化措施(说汉话、穿汉服、用汉姓,鼓励与汉族人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等)。(1分)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任意1点1分)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分)(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分)五四运动。(1分)由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或由孙中山到毛泽东,或由同盟会到中国共产党。(1分)反帝反封建或民主革命。(1分)(3)国际贸易增长,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1分)高科技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安定的国际环境;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等。(任意1点1分)实施科教兴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等。(任意1点1分)(4)文字;图表;示意图;文物等。(任意2类2分)每类材料都可提供历史信息,或图表、示意图、文物等具有形象性和客观性。(举某类材料说明即可。1分)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