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及实践

上传人:dc****87 文档编号:76447414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及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及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及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及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及实践(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新版绪论中国的外语教学实践需要自己的教学理论指导:首先,语言教学对象不同。主要:母语背景和母语文化背景,母语的特殊语言构造特点和母语文化背景对中介语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第二,语言教学的环境不同。母语使用的环境、师资、教学方法的不同对目标语输入的数量和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三,国人学外语的目的与他国学习者不同。第四,中国官本位的文化中,只有建立在调查和实践根底上的外语教学理论才有说服力和生命力,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长官意志对外语教学决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教学实践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我国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1.理论研究落后缺乏专业的研究队伍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对重大、宏观

2、问题的研究,如师资培养理论、课程设计理论、教材编写理论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际脱节。论文是为了发表,为了评估教师理论意识淡薄。没精力关注;理论太理想化2.师资质量不高3.教学资源匮乏4.教学理念落后5.应试倾向明显6.权钱干扰严重。长官说了算,形象工程第一章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开展趋势第一节从研究如何教到研究如何学传统外语教学重点:如何教。更关心教材编写、教学法设计等。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的开展,人们发现必须重新认识外语习得的本质及相关因素。研究重点转移的原因还有:1.教学方法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者本人及主体的个性特点2.教学方法经常不能到达预期的目的。3.认识到学习者之间存在差异,其性格、

3、动机和学习风格等都影响课堂表现4.母语习得研究证实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作用外语教学中考虑的重点不再是该教什么,而是1.促进习得的条件是什么;2.如何在课堂上创造这些条件对学习者的研究包括1.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2.学习过程的研究学习者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语言潜能,动机,认知风格,性格等关键期假说:儿童大脑有一个逐渐成熟,功能逐渐固定化的过程。主要表达在语音的准确度上。可能的解释:大脑中专司语音的局部较早地完成固定化得过程,而学习其他语言成分的机制则与认知能力有关,因而也受到性格,动机和态度等情感因素的制约。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在生理根底和社会心理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母语学习是一个社会化

4、的过程,习得语言的同时,也学会了对待世界和周围环境的方式;外语学习如果在掌握母语之后进展,则认知根底发生了变化,学习任务已不同于母语习得。语言潜能包括:Carrol认为:1语音编码能力2语法意识3语言学习推理和概括能力4记忆力Pimsleur认为:1语言智力2动机3听力Skehan认为1音位编码能力2语音分析能力3记忆力语言潜能研究的局限和困难:很难区分一般智力和语言潜能,语言潜能与诸多其他因素有关,如认知风格等。认知风格指人们承受组织和检索信息的方式上的差异。包括场依赖型和场独立型。不同的学习目的和任务,不同的学习环境需要不同的认知风格。学习过程的研究:经历了从比照分析到偏误分析,再到中介与

5、分析的过程。研究的重点:1.原有知识的作用原有知识包括:1母语知识;2对语言的一般知识;3世界知识偏误分析发现,外语错误只有一局部是由于母语知识的干扰引起的,另一局部由于认知因素,如过度概括,过度使用类推规则导致,还有一局部难于确定其真正原因。学习者的原有知识作用:1促进学习,即正迁移;干扰外语学习,即负迁移。现在研究重点:1.如何确定正负迁移的比重和性质;2.如何提高正迁移,减少负迁移。学习者策略研究:研究重点:1.分类2作用3影响策略使用的因素分类:1学习策略:以最小的努力,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和外语知识学习新的外语知识2交际策略:交际时因外语知识缺乏而使用的种种补偿或回避手段。教学实际:培

6、养学习者的良好学习习惯及根本交际策略。理论上:策略研究有利于提醒外语学习的本质第二节语言使用研究和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现代语言学研究由注意语言的形式分析逐渐过渡到注重语言的功能分析。代表性学科: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理论中有关交际能力的讨论,构成了交际教学法的理论根底。第三节传统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容的反思和回归传统外语教学法中占主导地位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主要容:语法规则的讲解和操练。 Widdowson: 语言的组成:1综合性的,词块;2分析性的,语法规则语法起调节作用,必不可少。要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意识,而不是机械的句型操练。要通过有意义的交际活动,使学习者感受到语法规则

7、并逐步掌握。文学教学对外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作用: 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提供了丰富而有趣的语言输入 2 文学作品反映了民族文化,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深入料及目的语社团的文化。第二章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目标和方法第一节目标目标是解决外语教学实践中的理论问题。首先,研究外语教学的本质特征问题。语言是什么,语言学习是什么样的过程。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是文化载体和文化象征,是符合系统。研究外语教学的本质,必须研究学习者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策略及社会因素对外语学习过程的影响,还要研究语言环境,教学环境和其他环境等的影响。其次,要研究外语教学的目的。环境和实施手段等问题。要结合国家的语言政策,政治和经济需求及

8、学习者的个人需求等。然后才能制定教学政策、教学大纲,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等环节。第三,要研究教学方法。如何贯彻教育学和心理学原则,现代教育技术。第二节相关学科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语言学,教育学外语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Stern的三层次模式:第一层次:理论根底,包括:语言教学史,语言学,社会学,社会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教育学等研究成果。第二层次:中间层次,应用型理论,如学习理论,语言理论和教学理论。第三层次:实践层次,方法论,如目标,容,步骤,材料和结果评估;组织构造,如方案和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是外语教学理论的根底,

9、从而影响学习、语言和教学理论的形成,继而指导实践层次。优点:1全面考虑了相关因素;2充分注意了各层次之间的互相作用;3指出了语言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外语教学必须建立自己的语言理论和描写模式,相关学科只是启发它,而不是直接应用第三节教学研究的三个层次1本体论层次,哲学根底层次。研究目标:语言和语言使用的本质及外语学习过程的本质。2实践论层次。研究外语教学的具体实施,如组织机构,教师培训,大纲的制定,教材编写,测试评估等。3方法论层次。研究外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重点是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外语教学与母语教学在本质上的异同:一样点:1.都需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如健全的大

10、脑和发音器官;一定的语言环境。2.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交际能力。3.都必须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和受文化制约的语用规则,都必须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4.大体上都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稳固应用阶段。不同点:1.动力不同。儿童学习母语是出于本能,为了生存和开展的需要,有天然的动力。成人学习外语是受意志支配。2.环境和方式不同。母语有天然的环境,沉浸法。外语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课堂上,缺乏真实的交际环境,难以培养交际能力。3.过程不同。母语学习是与生理、心理的发育同步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开展。4.文化因素习得的不同。儿童学习母语,自然习得文化和社会价值。5.主体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这是最根本的不

11、同。母语学习者一般为儿童,外语学习者一般为成人,其认知和情感方面的个体因素不同。首先,生理,心理和认知根底不同。学习者的年龄,文化背景和原有语言知识及世界知识对外语习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年龄小的可以不费力地吸收语言,年龄越大,学习的速度和掌握的熟练程度越受影响。其中,我们不能排除生理上,即语言习得机制LAD的变化原因,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及学习者原有知识对外语学习过程的影响。社会心理因素,即情感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和态度。态度消极,则阻力大,效果差。年龄增大,对母语的熟练程度高,语言习惯和意识就越强,对新的语言系统和习惯的获得就越受影响。其次,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跨文化交际,学习

12、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外语教学实践的根本原则1.系统原则语言是符合系统,要突出语法教学的重要作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有助于学习。2.交际原则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途径是通过交际实践,工具为目的效劳。交际能力:语言知识和交际知识。两者相互促进。3.认知原则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原有的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有意识的比照母语与外语之间的构造特点的异同,加深对新系统的理解。充分考虑学习策略和记忆习惯的作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4.文化原则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重要组成局部。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外族文化知识的获得,1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学习;2对文学作品的研读;3对生活习惯和方式的了解。5.情

13、感原则对学习者动机和态度加以引导,对性格,兴趣、情绪加以培养和控制。其他原则:阶段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性原则。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基于的认识:1. 教学方法效劳于教学目的,方法本身无优劣,关键是何时何地对谁为何使用。2.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并非一成不变。3.拿来时必须考虑国情。过去存在的问题:1排他性。否认其他教学法的有效性2片面性。直接法只强调语言的构造特性,无视交际的本质。3繁琐性。如沉默法。要去粗取精,同时考虑到学习主体的认知因素。第三章外语学习的特点和过程分析第一节母语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学习第二语言指在本国语母语同等或更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可泛指任何在母语之后习得的语言。外语指在本国

14、之外使用的语言,目的是为了旅游或阅读文献等。第一语言,母语和本族语的共同点:1最早习得,常常是在家庭环境下习得。2熟练程度高,语言直觉强。第二语言,外语和非本族语的共同点:1是双语现象2时间上次于第一语言3熟练程度上一般不如第一语言4习得方式一般是学习教育、家庭教育或自学狭义的第二语言与外语在语境、语言输入、情感因素、认知根底和掌握程度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第二语言一般有比拟自然的语言环境,如在美国学英语。外语学习者很难有这样的环境,如在中国学英语。其次,语言输入,第二语言学习者可获得较理想的可理解性输入,如针对外国人的谈话,教师语,同伴语等。再者,第二语言学习者有强力的学习愿望和动机,

15、如为了减少种族歧视,争取同等待遇,择业,晋升等综合性动机和工具动机。对于欧美学习者,相近的文化背景和相似的语言特征产生更多的正迁移。对于中国学习者,母语与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文化传统,语言特征,包括语音、语法和文字系统的差异,带来很多困难。最后,熟练程度。第二语言学习者可到达近似于本族语者的程度,外语学习者很难到达。习得与学习:习得是自然成熟的,无意识的,在自然的环境中学习是在正式环境下,如课堂,有意识地学习语法知识和使用规则的过程。克拉申认为:习得只有在自然地语言环境下才能产生;学习作为有意识的对语法规则的学习和训练,不可能导致习得。作用充其量有2个:1监控学习者的语言使用,防止或改正错误2

16、满足对语法知识的天生的好奇心。母语习得是社会化的过程。外语学习是在母语习得后开场,认知根底发生了根本变化。外语学习过程是否有意识取决于学习任务、方式和目标。学习过程包括习得和学习,两者没有本质区别。在认知心理学看了,外语知识和母语知识属于同一个知识系统。外语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大脑中语言知识构造重组的过程,随着输入的外语知识越来越多,大脑中的语言知识构造逐渐调整到能处理两种或更多信息状态。语用错误的出现说明母语交际能力也会迁移。第二节外语学习主体分析1.年龄关键期假说:过了一定年龄,即使有语言环境也很难顺利习得一种语言。我们设想,大脑中确有一个功能相对固定化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相对缓慢。关键期的起止

17、界限不是突然的清晰的。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越早,语音的准确性越高,很可能专司语音的神经元更早专业化。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技能有不同的关键期。至于年龄越大,习得的速度和程度下降,可能是大脑中的语言习得功能逐渐下降,以及认知功能,如有记忆力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1起始年龄并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习得的程序或者路径;任何年龄都可成功。2起始年龄明显地影响习得的效率和速度。如在语法、词义和词汇方面,少年组比儿童和成年组表现更为出色;学习时间长短影响习得的成功程度,其实起始年龄影响语音的准确性。2.智力有人认为语言潜能和智力因素是平行的。在母语习得过程中,智力不是决定性因素,除非弱智,一般儿童都能获得完整的语

18、法能力。Cummins提出两种能力:1认知/学习语言能力,它与一般智力有关。2根本人际交际能力,是口头交际能力的必需组成局部,是影响社会语言技巧的因素。这两种能力互相独立,在母语和外语学习过程中都起作用。意义: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外语,智力不起决定作用;在课堂中,侧重于语言形式教学时,智力很重要。年龄越小,智力因素的影响越小;学习环境越正式,越需要分析综合能力和技巧,智力因素的影响就越大,反之亦然。启发:1.智力不同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学习效果会更好;2.侧重交际的活动对智力一般的学习者更有效,侧着形式分析和记忆的更有利于智力较高的学习者语言潜能:指学习者所具有的*种能力倾向。

19、包括:1.语音能力,指识别语音成分及储存到大脑里的能力;2.语法能力,指识别语言中句法构造的能力,指学习语法或组词造句时显示的潜在能力。3.推理能力,指语言学习者分析语言素材并由此确定意义与语法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能力。09年考过这二人观点的比拟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天赋,一种语法能力,一种普遍语法。表达在人类的婴儿在承受了一定的语言素材后便可以自动开展成*一特定语言的语言规则,从而创造性的使用该语言。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是指语言使用者根据社会情景因素,恰当地运用语言规则的能力。这扩大了语言和语言使用能力的涵意义,涉及到了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之外的知识。母语的习得似乎与个人的智

20、力倾向不是十分有关,智力一般的人也能完美地掌握和使用母语但是,外语学习的成败却与学习者的潜在的语言能力和其他智力倾向是密切相关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知识不一定是平行开展的。从语言知识角度来看,婴儿学习母语是从无到有的从普遍语法到个别语法,而学外语则是在已具备了一套具体语言的规则的根底上进展的,原有的知识必然会发生迁移。从交际的角度看,学习母语是社会化的过程,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承受社会规约和文化价值的过程;外语交际涉及到跨文化的问题。从认知能力角度,婴儿学习母语,是用母语来认识周围世界、判断事物的过程;而外语学习者已经完成了依靠语言社会化的过程,认知根底发生了变化。学习外语用到的四种知识:1.

21、关于人类语言和语言交际本质的一般知识;2.母语构造的特殊知识,或其他所知语言的知识;3.目的语知识;4.各种非语言知识。除去天生的语言听说能力外,外语学习潜能与人的一般智力水平有极大关系,同时也与一般的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有关,语言潜能说到底是对语言特征的敏感性。学习潜能对习得的影响主要是在速度上,且有一定限度。因为不同能力类型的人可以利用另外的优势来克制*一方面的缺陷。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外语时的新的认知根底,鼓励利用原有知识,运用分析和归纳能力。词汇教学中,注意比照母语和外语词汇系统的异同,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语言使用规则的教学中,更加注意交际能力中的文化因素的作

22、用,使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和交际能力同步开展。认知风格:指承受、组织和检索信息的不同方式。场依赖型:依靠外部参照系处理有关信息,从整体上认知,往往缺乏主见,社会敏感性强,易与他人进展交际。在自然环境中习得易于成功。场独立型:以自我为参照,倾向于分析,有独立性,社会交际能力弱。在课堂正式环境中占优势。情况很可能是:不同的学习目的、任务和环境,需要不同的认知风格或学习策略,要引导学生发挥特长。情感因素1.动机和态度动机:1对*种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2为到达该目的而做出的努力。态度:1.认知成分,即对*一目标的信念;2.情感成分,对目标的好恶程度3.意动成分,对*一目标的行动意向及实际行动三种态度:1.

23、对目的语社团和其本族语者的态度;2.对学习该语言的态度;3.对语言和学习语言的一般态度。态度与动切相关。态度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主要通过动机。态度影响并决定动机。Brown区分的三种动机:整体动机:对外语的一般态度。情景动机:比方在自然习得情况下,学习者动机不同于在课堂上的学习者的动机任务动机:对具体任务的动机最流行的动机分类:综合性动机: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工具性动机:为了*一特殊目的,如考试、晋升等。据认为,综合型动机往往更易习得外语。动机、态度与外语习得的共识:1.动机和态度是决定不同学习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的主要因素2.动机和态度的作用与能力的作用不

24、是一回事。最成功的学习者是既有才华又有强力动机的3.有时综合型动机有助于成功,有时工具型更易成功,有时共同起作用。4.动机的类型与社会环境有关5.动机和态度主要影响外语习得的速度,对习得的路径和程序并不影响个性:外向型与向型同性格的学习者对不同的学习任务运用了不同的策略。外向型的学习者,他们善谈和蔼于反响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输入和实践的时机,但是他们往往不是十分注重语言的形式;而向型的学习者,更善于利用他们沉静的性格对有限的输入进展更深入、细致的形式分析,尤其在注重形式和规则教学的课堂环境下占有优势。对不同性格的学习者:1.顺水推舟,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在不同场合,让他们各自发挥特长;2.促使他们想

25、相反的方向转变,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理想的外语学习者09年考点:1.能适应环境中的团体活力,克制负焦虑和干扰;2.寻找各种时机使用目的语;3.利用所提供的时机练习倾听针对他输出的目的语,并作出反响。即注重意义而非形式;4.通过学习技巧来补充与目的语社团成员直接交往的缺乏;5.至少在语法学习的初始阶段,是个少年或成年而非小孩因为需要推理演绎能力;6.具备足够的分析技巧和承受、区分和贮存外语的特征并监测错误;7.具备学习外语的强烈整体动机并具有强烈的任务动机;8.愿意冒险,用于实际;9.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第三节学习过程研究原有知识:1.母语知识;2.对于语言的一般知识;世界知识原有知识,

26、尤其是母语知识对外语习得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对这种知识的意识程度awareness。年龄小由于母语本身的交际能力有限,掌握的交际功能有限,对语言的明确意识程度小,因而受母语知识的影响程度小;相反,成年学习者受母语的影响程度大很多。50-60年代,行为主义语言学理论时期,局部比照分析研究者认为:母语知识负迁移是外语学习困难的唯一原因,只要通过母语与外语异同的比照即可预测学习者的困难所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偏误分析发现:只有25%的外语错误可以归结为母语的负迁移,其他往往由于过分运用一般认知手段,如类推、概括等。关于习得顺序sequence的结论: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习得*一外语的顺序是一致

27、的。疑心的理由:1.受试对象是在自然地目的语习得环境中学习外语的,母语知识的负迁移受到限制;2.研究的对象仅仅是*些数量有限的语素和句法构造;3.把那些语素和句法构造的使用的频率和准确率作为习得的标准缺乏心理学上的支持。4.无视词汇、语义和语用方面容的倾向中介语的两种意义:外语学习者所学的外语知识是一个逐渐积累和完善的过程,整个过程形成一个连续体;2.这个连续体上的每一个时点都形成一个系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研究的意义:了解学习者处于哪一个学习阶段;2.了解学习者采用了哪些学习策略;3.认识外语学习过程的特点,帮助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人类的大脑在吸收了新的信息后,原有的知识系统必然发生

28、重组reconstruction。词义、句法规则和语用知识的重组,无不影响学习者整个外语知识系统的开展和完善。重组过程中,*种知识开展成一种技巧,又逐渐成为一种常规routine。经过实践,技巧和常规形成了一种自动的automatic过程,成为一种能力。中介语研究的三个方面:1.比照分析;2.迁移分析;3.偏误分析。1、3是重点比照分析: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那时人们认为通过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比照研究,可以预测到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推测出学习者语言中可能发生负迁移的局部,从而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到达防止或减少外语错误的目的。60年代末起,比照分析法的心理学理论根底受到疑心和批评。

29、有时候,语言间差异大的局部反而容易掌握,差异不明显的却往往是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后来逐渐被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所代替。代表人物Lado的著名公式:目的语中与学习者母语相似的成分对简单的,相异的是困难的。理论含义:1.我们可以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展比照;2.根据比照分析的差异,我们可以预测会引起困难的语言工程和可能犯的错误;3.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预测来决定课程和教材中的哪些工程需要进展特殊对待;4.对这些特殊工程,我们可以利用强化手段如重复和操练来克制母语干扰,建立新习惯心理学理论根底: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响理论和联想理论。在这些理论中,语言被看成是一种习惯。学习外语就意味着学习一套新习惯

30、。在学习的过程中,旧的习惯母语知识比方对新的习惯目的语产生影响。母语与目的语相似的地方促进学习,相异的地方阻碍学习。差异大则困难大。这种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发生影响的现象被称作迁移transfer。促进新知识学习的叫正迁移,阻碍新知识的学习的被叫做负迁移。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外语学习中的错误时母语习惯负迁移的结果。教师应设法预测错误,通过比照,发现差异,预测错误,课堂上就可以重点讲解来克制由于母语知识负迁移引起的困难。比照分析的奉献:1.形成了一套较为严密的比照分析方法。程序是描述、选择、比拟、预测;2.通过对不同的语言特征的描述和比拟,发现许多特殊的语言现象,丰富了普通语言学理论3.积累了

31、丰富的语言研究素材和参考资料;4.使广阔外语教师意识到不同语言间构造和意义上的差异,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来促进其外语学习。受到的批评:比照分析将差异和困难等同起来。差异是语言学上的,困难是心理学上的。因而其理论依据有问题环境和学习的阶段决定了母语知识对目的语学习的干扰作用的发挥。在自然地外语习得环境中,学习者的注意了放在交际的容上,力图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较之注重语言形式的课堂教学环境小。从学习阶段来看,在初学阶段,学习者因缺乏足够的目的语知识,因而其表达更多地依赖母语知识,所以出现较多的母语知识的负迁移;到了中高级阶段,学习者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目

32、的语知识,因而更可能依靠语言规则的类推原则等认知手段,这一时期的外语错误更多地来自对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研究围的局限:主要限于音系系统和句法系统的比拟,从语义和语用角度的比照还刚刚开场,从文化背景来进展的比照也做得少。预测能力有限。但比照分析仍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偏误分析EA:Corder认为错误分析的作用:1.对教师来说,可以发现学习者向目的语接近的过程中已经到达了哪个阶段,还剩下哪些容要学习的;2.对研究者来说,可以发现学习者如何学习或习得语言的证据,了解他们所用的策略和步骤;3.对学习者来说,犯错误也是习得的一种学习手段,也是他们检验对所学语言的本质所作的假设的一种方法。偏误分析

33、的心理学根底是认知理论,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和普遍语法有密切关系。偏误分析的根本假设之一,即人脑中有一种处理语言的特殊机制。它的主要目标之一,提醒普遍语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EA的一般步骤:1选择预料,2确认错误,3错误的分类,4解释原因,5评价错误本族语者对语法和语音上的错误尚可容忍,对语用错误受本族文化影响却不则宽容。衡量错误的标准:本族语人的标准还是学习者的标准?根据外语学习的目的的不同,语言掌握标准和使用标准不应该是完全一致的。交际能力确实需要特殊的学习和训练。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化,需要学习者有意识地注意、记忆和实践。如何对待学习者的错误:1.行为主义的观点:错误时刺

34、激反响中的一种偏差,应该通过新的刺激来对正确的形式加以强化;机械的观点。2.认知主义的观点:错误恰恰证明了学习者是灵活的、有分辨和判断能力的决策者,在学习和交际过程中善于不断调整其目标和到达目标的手段。不必要特别地加以纠正,错误会自动消失。过于宽容的观点。先区分两种错误类型:1.理解性错误:学习者对*一语言规则无知,需要纠正。教师需告知其正确用法。2.表达性错误:由于两种知识系统和能力的差距所致。不一定对*一规则无知,可能因为这一知识本身对表达起一个监控的作用,或者过分地利用了学习策略。教师应提供两种反响,一是让其接触正确说法,让其自觉改正;二是直接指出错误,加以改正,这有助于培养其语法意识。

35、研究说明:学习者希望其错误得到纠正。偏误分析研究的最大奉献:1.使人们对比照分析的价值进展重新评价,认识到比照分析研究对外语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局限性;2.使人们改变了对错误本质的认识,把错误从需要防止、需要纠正的地位,提高到了作为认识语言学习部的向导的地位;3.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错误分析方法和程序。局限性:1.错误的定义和区分标准难以确定。难以处理语用错误和交际策略导致的错误2.错误的分类缺少统一的标准比方过度操练带来的错误3.错误分析很难说明回避出现的情况很难认定回避就等于错误有价值的发现:1.错误对语言交际的可理解性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则严重。2.对可理解性的影响不仅取决于错误本身的性质,

36、还取决于语言环境的帮助大小3.一般而言,词汇错误比语法错误更影响交际。语音错误除非十分严重,否则影响最小4.语法中,整体错误全局的组织比局部错误更影响交际。5.经常运用交际策略的学习者,其语言常引起更多理解上的困难。6.话语中如过多出现迟疑、自我纠正等,也会带来理解上的困难7.一般来说,错误引起的反感主要取决于交际的效果,而不是本身严重程度。中介语研究:研究目标:1寻找外语自然习得过程的规律;2为课堂教学提供选择材料并组织和安排材料方面的理论依据主要方法:错误分析和策略分析。具体研究工作:1.纵向研究,对*一些学习者跟踪调查2.穿插研究,对同时处于同一学习阶段的进展研究研究重点:1词素习得顺序

37、的研究2.句法习得顺序的研究中介语的三个特征:1.开放性;2.灵活性;3.系统性中介语构建过程中的手段:1.语言迁移2.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3.训练迁移4.学习策略5.交际策略Widdowson统称为简化过程。僵化化石化,fossilization:指学习者在中介语连续体尚未到达目的语状态时便停顿开展,*些语言错误已作为一种语言习惯固定下来,进一步的学习也无法改变。中介语的差异的解释:1.学习者年龄越小,其中介语系统相似点就越多。因为他们使用语言的功能有限,学习策略有限,对语言的意识程度不高;2.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学习环境越倾向于交际性,学习者中介语相似点就越多。因为真实的交际场合注意力更

38、多地集中在表达意义上,更倾向于使用交际策略;3.如果人类语言确有共性,而且学习语言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则中介语在起始阶段一致性较多。因此,中介语最大相似性出现在:儿童在非正式环境中学习任何外语的起始阶段;反之,最大差异:不同母语背景的成人在正式环境下学习不同外语。学习者的个人差异、原有知识、学习策略、学习环境等是中介语性质的决定因素。中介语研究的局限:1.研究围局限于词素、句法方面,对语义、语用知识的习得研究不够。将学习者使用*一词素的准确性作为习得的标准没有心理学的支持。2.无视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自我标准。中介语研究以目的语为参照系。3.无视中介语与其他语言变体不同的标准;4.研究的方法,如

39、纵向研究和穿插研究本身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未能解决,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可靠。第四节外语学习者的策略分析Carton的三种学习者推理策略1)语线索推理,即利用对目的语已有的知识进展推理;2)语际线索推理,即利用语言间的知识进展推理3)语外线索推理,即学习者利用对真实世界的知识进展推理Carton指出,语言学习过程就像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个人的经历和知识在语言处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Rubin成功的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和学习方法上的相似之处:心理特征,如冒险心理、对歧义和模糊的容忍等交际策略,如迂回表达、运用副语言手段等社交策略,如寻找交流和实践的时机认知策略,如语义猜想、推理及对语言形式

40、进展分析、归类、综合和监控等Rubin对学习策略的分类:1.直接影响外语学习的学习过程,如解释和证实、监控、记忆、演绎、概括和实践等2.间接影响外语学习的学习过程,如创造实践和使用交际技巧的时机等Naiman: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的五大策略通过寻找和利用有利的学习环境积极参与语言学习过程建立语言作为一个形式系统的意识建立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和交往的手段的意识承受并妥善处理外语学习过程的情感需求通过推理和监控,扩大并修正自己的外语系统学习者策略的定义和分类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有效地获取、贮存、检索和使用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方案、行为、步骤、程式等,即为学习和调节学习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学习者的外语知识1.述知

41、识:容知识knowingwhat,由化的外语规则和记熟的语言板块构成;2.程序知识:方法知识knowinghow,由学习者用来处理外语语料而采用的各种策略和程序组成。可进一步分为社交和认知行为策略;认知策略包括使新的外语知识化和自动化,以及利用外语知识和其他知识用外语进展交际时所涉及的各种心理过程。这些过程既包含外语的学习又包含外语的使用。学习过程说明学习者是如何通过注意输入和利用现有知识对输入进展简化,以积累新的外语规则并使现有知识渐趋自动化的过程。该过程也可以解释所谓的自然习得程序。外语使用过程包括:输出策略、承受策略和交际策略。前两者指学习者以最小的努力有效而清晰地利用现有的外语知识;后

42、者指学习者无法按照原定的方案实现其交际目标时不得不调整交际目标或寻找另外表达这一交际意图的方式。因此,交际策略是在无法实现*一既定输出方案情况下使用的。外语习得过程分为:形成假设阶段;检测假设阶段;3.自动化阶段各阶段的学习策略不同:1.形成假设阶段:简化策略:包括规则泛化和负迁移推理:语推理,语外推理2.检测假设阶段:承受性策略输出性策略元语言策略相互作用策略3.自动化阶段:形式实践功能实践通俗地说,学习者策略就是学习者对在获取学习时机、稳固学习成果、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时作出的种种反响和采取的策略。两种不同的学习策略:1.认知学习策略2.元认知策略或协调策略所谓元认知就是有关认知过程

43、的知识和通过方案、监控和评估等方法对认知过程的调整或自我控制,即对认知过程的认知。认知就是学习者赖以获得知识和概念的大脑活动过程和策略。Rubin列出的六种对外语学习有直接影响的一般性策略:求解和证实:用来证实对新语言知识的理论的策略,如要求对方举例、重复*次以证实理解的准确性等猜想和概括式推理:指利用原先获得的语言或概念知识来获得对语言形式、语义或者说话者意图的明确假设,如通过关键词、上下文等猜想词义;通过语境猜想词义等演绎推理:利用一般规则来学校外语的策略,如比照汉外异同等实践:如重复操练到熟悉,仔细听讲并模仿等记忆:如大声朗读等监控:指学习者发现语言和交际方面的错误,观察*信息如何被承受

44、和理解并作出相应反响的策略,如纠正自己的语音、词汇、拼写、语法等方面错误元认知策略用于监视、调节和自我调整语言学习行为。如自我调节、预先准备、预先组织、选择注意目标、减缓输出等。以上是对语言学习过程产生直接影响的策略。而交际策略和社交策略被认为对语言学习过程产生间接影响。交际策略重点在于参与语言交流活动,表达意义或者意图。学习者一般在他们的语言知识不能满足交际目的或被听话者误解时才使用交际策略。交际策略非常重要,它可以保持交际渠道的畅通。常见的交际策略:迂回表达、运用同义或者同源词、使用交际套语、利用交际环境阐述要表达的意义等。社交策略指学习者为创造、稳固所学知识和获得语言输入而参加的各种交际

45、活动。这些活动本身并不会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仅仅提供实践环境和时机。学习者策略:1直接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的策略:1认知策略:解释和证实,猜想和概括,演绎,记忆等2元认知策略:监视,调整2.间接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的策略:1交际策略:迂回表达等2社交策略:结交朋友,听讲座、外语角等上述分类优点:直接,明了;缺点:无法区分输入和输出策略,交际策略和社交策略中间缺少协调策略的成分,标准不一致Naiman的学习者策略分类: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积极地对学习时机作出反响,寻求和利用学习环境;在正式的课堂之外寻找相关的学习时机;实践把语言作为一个系统把母语和外语进展比照分析;对目的语进展分析并作出推理;充分利用

46、语言是个系统这个事实,如将词典上的新词与同类词联系起来学习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和交往的工具强调熟练比准确重要;寻求与本族语者交流的时机控制情感因素克制怕羞感;敢于面对错误;知难而上对外语表达进展监控通过和请求本族语者提供反响等方式不断修正自己的外语知识系统。该分类优点:简洁,抓住了语言和语言学习的本质缺点:过于广泛,容部是十清楚确交际策略研究中的一些问题1.交际策略的定义Corder:说话者在遇到交际困难时运用的一套呈系统性的技巧。该定义的特点:1.交际策略的系统性;2.遇到交际困难时所采用的;3.是一套技巧Faechkasper指出交际策略的特点:1.针对*一问题的。因语言知识缺乏无法执行其原

47、定方案时采取的*些行动;2.能意识到的。说话者首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他们的定义:交际策略是用来解决对*一个人在达成*一特定交际目的时构成*一问题的潜在可意识到的方案。该定义同样适合于母语使用者Ellis的定义:交际策略作为语言使用者的交际能力的一局部,是一种语言心理方案。这种方案具有潜在的可意识性,可作为学习者对无法完成的*一表达方案的替代。优点:将交际策略提高到了说话者交际能力一局部的高度。受到了canaleswain关于交际能力由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组成的观点的启发和影响。交际策略的分类:Tarone的分类:1.转述1)近似表达2)造词3)迂回表达2.借用1)从母语直

48、译2)语言转换3.求助学习者直接向听话者询问*一正确表达方式4.手势语运用非语言手段5.回避1)回避话题2)放弃表达*一信息优点:简洁、明了;缺点:依据不明确,似乎仅是交际手段的罗列,不能反映出各策略对交际的作用或影响Bialystock的分类:一类:以母语为根底的交际策略L1basedstrategies1)语码转换2)本国语工程外语化3)母语直译另一类:以外语为根底的策略L2based1语义替代2描述3创造新词优点:以目的语为根底的交际策略比以母语为根底的交际策略更为有效。缺点:忽略了回避之类的策略的归属,分类不完整。FaechKasper分类:一减缩策略:1形势减缩2功能减缩二成就策略1

49、补偿策略非合作:L1based,语码转换、外语化、直译等L2based,替代,转述,造词,重组还有非语言行为累交际策略合作策略:直接求助,间接求助2检索策略:等待利用语义场使用其他语种他们认为,减缩策略因为通过回避而改变了原来的交际目标,因而一般不会产生习得,而成就策略因为涉及到形成假设并利用反响对假设加以验证,因而有可能促进外语的习得。3.交际策略在外语习得中的作用:在Rubin的研究中,交际策略被作为获得外语实践时机的间接影响外语习得的学习者策略。Faech、Kasper等人认为,只有成就策略促进外语习得,因为采用减缩策略意味着冒险,而冒险恰恰是外语知识自动化的必要条件之一。Tarone认

50、为,所以交际策略都能起到扩大语言手段的作用。另外,交际策略可以保证交际顺利进展,即使学习者不能学到*一特定的外语词项或者构造,他们仍然获得了接触其他构造或词汇输入的时机。Ellis认为,过分成功地使用交际策略会抑制习得。4.影响学习者使用交际策略的因素:语言程度、问题来源、性格、学习环境等。研究发现,语言程度差的学习者更多地使用减缩策略,随着语言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地使用成就类策略;当母语与目的语中同源词较多时,语码转换的次数较多。另外,有人发现回避策略与语法构造的难易程度有关;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对交际策略类型的选择而有不同;课堂中的交际比自然环境下的交际较少地使用交际策略;5.交际策略研究对语

51、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的启发对普通语言学既是奉献又是挑战。乔姆斯基提出交际能力,着重是是语言能力的先天性,无视学习主体的认知能力在后天语言环境中的积极主动作用;hymes提出交际能力,研究的重点是交际能力的涵和相关的社会因素,并不关心学习者如何在社会交往中获得这种能力并利用这种能力获得更多的语言知识。外语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新信息的摄入和组织过程。对教学的启发:1学习外语是个积极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知识和现有外语知识对任何一个阶段的外语习得都有重要影响,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现有知识,获取新知,稳固旧知;2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加以因势利导,利用学习策略能提高语言学习能力3过多地利用交际策略

52、会影响正常的交际,影响外语知识的学习。第四章外语交际能力及其培养第一节交际能力的概念交际能力最初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来的。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种远比语言本身抽象的知识状态,是一套原则系统、一种知识体系。语言能力并非一种处事的能力,甚至也不是一种组织句子和理解句子的能力。乔姆斯基认为,这种创造和生成新的语言的能力是人的天赋能力,是在的机能。说话人通过一系列构造规则可以生成这种语言的句子的深层构造,即在每个句子表达出来以前就在大脑中存在的概念构造。形成了这种句子的深层构造之后,他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正确的句子。在乔姆斯基看来,人们在说话之前他的头脑中存在

53、着一个深层的语言构造或是思维能力,而且会形成一个在的正确的句子。它仿佛是人们说话时的台词。乔姆斯基认为,深层构造通过转换局部可以转换成表层构造,这就是通过说话时的语音所表达出来的句子,表层构造是句子的形式,深层构造代表句子的意义。乔姆斯基很注重两种语言构造的转换关系,但是在两种构造中他更加强调的是深层构造。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理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能指出哪些声音或语素的组合是母语中可能存在的,哪些可能是不存在的。2)能区别符合语法的句子和不符合语法的句子。3)能区别出一些构造一样或相似,但实际意义却不同的句子。例如他们知道Johniseagertoteach.

54、和Johniseasytoteach.两个句子虽构造一样,但意义却不同。前者表示Johniseagertoteachothers.后者则表示ItiseasyforotherstoteachJohn.4)能区分出构造不同但意义有联系的句子5)能区分出句子的歧义(ambiguity),即同一构造具有一个以上的释义6)能意识到句子之间的释义关系(paraphrase),即构造不同的句子具有一样的语义受乔姆斯基语言能力的启发,海姆斯(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海姆斯认为,乔姆斯基所谓的语言能力只是一种语法能力。语言能力恰恰是一种处事能力,即使用语言的能力。语法知识是源,并非是一种本身就存在的

55、智力构造的抽象认知状态。他认为语法知识属于交际能力的一局部。然而,一个儿童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母语的,他不仅能按本族语的习惯说出符合语法的句子,而且还能在一定的场合和情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形式。也就是说,他习得的是这样一种能力: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说的时候对谁说、说什么、怎样说,即运用语言进展社会交往的能力。根据海姆斯的观点,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1)语法性(grammaticality),*种说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在形式上可能,即能从语法、语音、词汇等语言系统本身的角度判别*种说法是否正确。2)可行性(feasibility),*种说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在

56、实施手段上可行,即懂得哪些句子是可以被人承受的。用莱昂斯(J.Lyons)的话来说,话语的可行性指的就是说本族语的人在*一适宜的语境下已经说过,或者可能说的话,并且是已被、或可能被操该语言的其他人所承受的,确认为属于该语言的话语。3)得体性(appropriateness),*种说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在语境上得体。有些话语在语法上可能,在实施上可行,但在语境上不恰当。4)现实性(done),*种说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际出现了。即懂得哪些话是常用的。要指出的:1.海姆斯的交际有两点能力在理论上并非是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的对等物。他们两人对能力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能力处于完全不同的

57、层次。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是高度抽象的,而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是倾向于实用性和实际操作性。因此,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是受了乔姆斯基的启发,不是对语言能力的补充,也不是否认。造成两个概念的矛盾的是乔姆斯基对语法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混淆使用。2.海姆斯对交际教学法的影响仅限于理论方面。交际教学法流派的形成是受到英国功能语言理论的影响,主要是礼德M.A.K.Halliday等人.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如身势语、面部表情等手段来到达*种交际目的的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表达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包括:1语言知识,即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2认知能力,即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反响能力和有关

58、的世界知识3文化知识,指一个人对文化观念和习俗的知识;4文体知识,指根据交际对象和目的,选用不同风格的词语进展交际;5其他知识,包括副语言知识,如身势语和面部表情等6情感因素,对他人和社会的态度、交际动机、个人品质、性格和习惯等语言交际过程受到的三大制约:1输入限制人际修辞,由社会因素决定2语法限制语法规则,包括语义、句法、和语音方面的限制3输出限制语篇修辞,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原则交际能力的特点:广泛性:是一个知识和技能体系相对性: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最低要达意,没有最高限度。交际能力讨论的两大缺陷:1无视书面语的交际能力的研究;2无视理解能力的研究。理解能力比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原因:据心理

59、语言学的语言习得研究,语言理解能力的获得先于表达能力语言理解是语言表达的先决条件语言理解能力也是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二外语交际能力及其母语交际能力的关系我们认为,外语交际能力在本质上和容上与母语交际能力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在获得的方式、程度、要求以及涉及的因素方面。母语交际能力的获得过程实际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外语交际能力则遵循完全不同的途径。交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出现正迁移,这就意味着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他们的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也相对容易些。同样,如果母语与目的语在语言构造上相近,文化背景又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概率和规模就越大。中国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缺乏:1缺乏本国语

60、交际规则的明确知识。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应尊重对方的交际习惯,不可以以自我为中心。母语教学的过失。语文教学历来注意书目表达,无视口语能力2缺乏对外语交际规则和交际模式的明确知识。不知道外语的语法构造中有时有一定的程式。外语教学的过失三交际教学法与培养外语交际能力的最正确途径交际教学法的理论根底:1.语言交际理论1语言是由其根本单位组成的系统;2语言的最根本功能是交际;3语言构造反映其功能和交际用法4语言的根本单位并非仅是语法和构造特征,而是表达在话语中的功能和交际意义中的畴2.学习理论1交际原则,真正涉及交际的活动提高学习效率2任务原则,语言用来完成任务的活动提高学习效率3意义原则,学习者感

61、兴趣的语言材料,加快学习过程交际教学法着重语言的功能,意念大纲实际上就是对语言功能分类细表;语法成为效劳的手段,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必要,语法教学的地位相对下降。该法最大限度地强调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强调语言形式表达意义的功能,将达意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情景主宰一切。这一做法的极端就是排斥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地位,片面强调语言使用的技巧,无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功能。因此,交际教学法并非是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最正确途径。外语交际能力的缺乏包括两个方面:1.对语言可分析性限制的无知;2.对语法使用的变化的无知。Widdowson认为,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掌握了一大批局部装配好的构造、公式性套语

62、和一套规则,并能根据不同语境进展必要的调整。从这一意义上说,交际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规则不是生成性的,而是调节性的、服从性的。他还指出,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是词汇与语境直接结合产生意义。如果语境缺乏,词汇意义不能自现,才需要语法规则来对词汇进展调节。许多过分强调语境作用的教学法之所以不能到达预期的交际能力的目的,就是无视了语言分析能力的培养即语法。任何目的的外语教学都应贯彻的原则:1语法原则,把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一定的地位;2交际原则,把语言构造与语境和功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语言构造的多样性和功能表达的多种可能性;3文化原则,采用比照分析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跨文化意识。四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语言学习过程不仅是一种知识、一种技能,而且是学生整个知识构造和人格修养的调整和完善。因而,外语教学的作用为:1外语教学能使学生对母语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从而进一步促进母语交际能力的开展2外语作为一门交际工具,听说读写使学生能够更广泛地获取各种知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3通过外语学习使学生具备一种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外族文化容易产生理解和容忍,有利于克制狭隘民族主义和自我文化中心的思想。第二节外语和汉语语法教学一语法的定义和分类略二外语语法教学的历史回忆近代欧洲流行的语法翻译法特点:1教学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