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柑橘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434271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庆市开县柑橘产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庆市开县柑橘产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庆市开县柑橘产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开县柑橘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开县柑橘产业发展基本情况(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庆市开县柑 橘产业发展基 本情况作者:重庆市开县农业局 来源:中国果品网 日期:2010-1-12 9:12:391、发展历史 开县种植柑橘历史悠久, 距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 巴人祭祀舞 蹈中便有 “橘歌”流传。到西汉时,官府为了 管理柑橘销售,在开县 设有橘官。东汉建安 221 年,蜀主刘备尝到开县所贡之橘,赞叹 道:“汉土丰盛也 ”(开县始有建置,为汉丰县)。文献记载最早 为后汉书 “容毋水出,有橘官 ”(毋水,即小江水系),新 唐书 ?地理志则更为翔实: “开州,士贡柑 ”,太平寰宇记 也有“开州产柑子 ”的记载。 可见从春秋战国始便是良种柑橘的主 要产地,以品质优良蜚声于世

2、,至唐王朝已被征为宫廷贡品。其 路接长安的情景被传为佳话。由此被称为 “橘乡 ”。 开县柑橘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1949 年,全 县柑橘有 40 万株左右,年产 1690吨,品种以本地红橘和甜橙为 主。纵观开县柑橘产业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恢复发展阶段(二十世纪 50-70 年代)。这个阶段柑橘面积和产 量增长较快。 1959 年从江津引入锦橙在陈家园艺场种植成功,并 于 1972 年培育出全国闻名的 72-1 锦橙。 1978 年全县柑橘栽植达 300万株,是1949年的 7.5倍,总产 1.2万吨,是1949年的7倍, 居当时四川省之冠,被列为省和全国柑橘

3、生产基地县。 产业化发展阶段 (二十世纪 80 年代)。这个阶段不论是基地、 品 牌建设还是加工,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面积和产量大幅增长。 1978 年建成国营开县食品厂, 1981 年在陈家建成开县食品罐头厂, 1982年建成水果公司果品综合加工厂, 1985 年建成陈家供销社食 品饮料厂和临江供销社食品罐头厂。共 5 个饮料和罐头加工厂, 年加工柑橘 1 万吨左右, “橘颂 ”牌罐头曾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 号。到 1985年,全县共有柑橘 1750万株,年产量 4.1 万吨,位居当 时全国县级第二位。全县 103 个乡镇中的 97个乡镇, 900 个村都 有种植,已成为全县柑橘的主导品种。当

4、年在江西南昌对锦橙的 全国首次评选活动中, 我县的锦橙被评为部优农产品称号。 其中, 长沙镇年产柑橘 1.35 万吨,名列全国乡级第一,被国务院命名为 “全国柑橘生产样板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称赞为 “山区一枝 花”。1987年开县列为长江上中游水果开发项目建设的重点县, 开县利用世界银行贷款 1840万元,在 11 个乡镇建设柑橘母本园 30亩,育苗大棚 7 个,建设良种柑橘示范园 1.2 万亩,引进柑橘 商品化处理线 1 条, 1989年商品化处理加工打蜡达到 9000 吨左 右。华中农大教授章文才 1989 年亲自赴开县考察, 对开县锦橙的 品质赞不绝口。结构调整阶段 (二十世纪

5、90 年代到本世纪初叶) 。该阶段主要是 品种更新、提升品质阶段,发展较稳定。 1992 年开始进行高换, 1995年全面启动,到 2002年高换已达 700 万株,共推广了锦橙、 脐橙、夏橙、血橙、椪柑、杂柑等名、优、特、新品种品系 50 多个,柑橘良种率达 60,柑橘优质果率达 55。2003 年,开 县举办了首届锦橙文化艺术节。2007年后,是开县柑橘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是开县柑橘发 展的第二个春天。 2007 年,重庆市政府提出将 “把重庆三峡库区 柑橘产业打造成为中国第一品牌 ”的目标,并将开县列为重庆三峡 库区十个柑橘产业发展重点县。 到 2009 年,我县柑橘面积已达到 30

6、.8万亩,产量 15.2 万吨,面积和产量处于重庆市前茅。2、发展现状(1)面积和产量开县素有 “橘乡”美称,是重庆市柑橘生产大县,全国优质柑橘基 地县,通过近几十年三次大规模发展, 全县形成了以浦里为中心, 长沙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的柑橘产业带的生产基地乡镇 17 个,柑 橘面积达到 30.8万亩,年产量 15.2 万吨,产值 1.6亿元,主要分 布在长沙、赵家、花林、南门、中和、竹溪、临江、镇东、金峰、 厚坝等乡镇。柑橘产业一度时期成为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优势 产业,同时,柑橘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新农村的建设,开县长沙镇 福城新农村正是因为有柑橘产业的支撑作用而成为重庆市级新农 村。但近十年来,

7、 果品市场竞争激烈, 柑橘销售价格下滑, 而生产资料 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 于是出现生产产值下降, 生产 成本 上升比 较效益下降的局面,特别是开县柑橘发展早,老果园比重大,基 础设施薄弱,发展的品种较为老化,具有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现 象。相比较而言,市场和效益更加低下,尤其是近几年出现了一 定的滑坡现象。(2)品种及品种结构 开县栽植柑橘品种主要有锦橙、脐橙、红橘、夏橙、血橙、本地 甜橙、椪柑、杂柑和温州蜜柑等, 其中锦橙 15万亩,脐橙 5万亩, 红橘、椪柑、杂柑和温州蜜柑等宽皮柑橘 6.8 万亩,柚类 0.4 万亩, 夏橙、血橙、本地甜橙等其他甜橙 3.6万亩。树龄为 2-35 年生树

8、, 其中 10 年生树占 20%,10-20年生树占 30%,20-30年生树占 40%, 30年生以上的柑橘树占 10%。品种结构上, 开县柑橘中橙类与橘 类的面积比为 70:30,产量比为 65:35,早、中、晚熟品种比例 为 5: 85: 10。(3)经营管理模式 我县柑橘主要的生产经营管理形式仍然是 “一家一户 ”分散经营, 分户管理,分户销售,具备明显的 “破碎化、零散化 ”特征,组织 化、集约化程度低。截至 2008年 5月底,全县农民专业 合作社总 数 745 个,柑橘专业合作社有 54 个,占总数的 7.2%,但这些柑 橘专业合作社很大一部分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地发挥作用。

9、长沙镇的福城村、 兴农村 08 年组建了柑橘专业合作社, 并与农民 签了协议, 面积只有 2000 亩,所占比例非常小。 全县的柑橘生产 大户, 5-10亩的有 1631户, 11-20 亩203户, 21-30亩 29户, 30亩以上 45户, 100亩以上 18 户,合计 1909户,18506亩,产 量 21000 多吨。规模经营的面积只有全县柑橘面积 20%。新建标 准化果园以联合开发模式建园和管理,现已有 6 个业主联合开发 面积达 14000 亩。(4)品牌、市场、 营销 体系情况 品牌建设 1972年开县自主选育的开陈 72-1 锦橙, 1978 年获四 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

10、曾连续六年获全国柑橘鉴评锦橙组第 一名。 1985年、 1989 年两次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 1995年 获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1999 年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注 册“渝开”牌系列优质锦橙商标, “渝开 ”牌锦橙于 1999、2001 年获 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2000年获得 “重庆名果 ”称号,2002年 获“绿色食品 ”标志使用权。 2008 年,在重庆万人柑橘品鉴会,我 县选送的橘橙 7 号获金奖、 721 锦橙获银奖、开县纽荷尔、新 生系 3 号椪柑获优质奖,新生系 3 号碰柑还获最高荣誉奖 “消费者 最喜爱柑橘 ”。2009年 9 月,开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 “

11、中国 柑橘二十强县 ”。2009年开县柑橘成功申请为 “中华名果 ”称号,成 功申请锦橙地理标志。 市场与营销 我县柑橘销售的市场主要有县内和县外两个市场。 县内销售占全县柑橘销售总量的 20%。县外市场销售占全县柑橘 销售总量的 65%左右。其中市外主要销往山西的太原、侯马、郓 城、临汾,陕西的西安、延安,甘肃的兰州、天水,山东的青岛, 北京、上海、武汉、以及广东、东莞等地,占全县柑橘销售总量的 50%,销售的品种主要是红橘、锦橙;市内县外的城口、巫溪、 云阳、主城区和周边开江、宣汉等地,占全县销占全县销售总量 的 15% 左右,销售的主要品种是锦橙和脐橙等。销售汇源集团等 加工果占全县销售

12、总量的 15%左右,近年来,没有国外市场的销 售(二十世纪 80-90 年代每年曾向俄罗斯、 蒙古等国家和地区 出口 柑橘 3000 吨左右,销售的主要品种是红橘)。 开县柑橘销售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即县外客商来开采购、县内经 销商采购后运到销区直接销售、县内经销商帮外地客商代收和果 农自产自销等四种方式。前三种形式销售的柑橘占 90%以上,果 农自产自销的占 10%左右。(5)商品化处理及产后加工情况 我县柑橘产后加工在上世纪 80 年代处于高峰时期, 主要加工产品 有糖水橘子罐头、橘红、橘饼、橘肉汁等, “橘颂 ”牌罐头曾获农 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 ,到 90 年代后期五个加工厂纷纷到破产。

13、2007 年全县只有三条商品化处理线和一个作坊式橘皮芳香油小加工 厂。由于开县需要打腊处理的量较少,加工时间较为集中,打腊 质量较差,商品化处理线只有一条在运行, 2008 年加工了 500 多 吨,闲置了现有设备。橘皮芳香油加工厂加工了红橘 3000多吨 , 生产芳香油 1.5 吨。 2008年我县引进加工龙头企业森美(福建) 天邦食品有限公司,入驻开县工业园区 B 区,已建设年产 1 万吨 农缩橙汁和 3 万吨灌装生产线,公司拟建设 2万吨果蔬饮料生产 线和 3 万吨囊孢生产线。 龙头加工企业的入驻, 延伸了产业链条。(6)经济效益状况柑橘生产成本包括生产性投入和管理成本两部分。经过对专业

14、合 作社、种植大户和农户三种生产经营管理模式 2008 年生产成本的 调查,肥料、农药、土地租金、运输等生产性投入分别是 1765 元/亩、 1092 元/亩、 1048元/亩;管理成本分别是 500 元/亩、 275 元/亩、 201 元/亩。合计总成本分别是 2265元/亩、 1367元/亩、 1249元/亩。通过对 2008 年全县柑橘销售期间价格的调查, 不同柑橘种类的销 售价格不同,脐橙 1220 元/吨、红橘 650元/吨、椪柑 1350 元/吨、 锦橙 940 元/吨、本地甜橙 460元/吨、蜜橘 1100元/吨、塔罗科血 橙 1750元/吨,开县春橙 1500 元/吨。 按照同

15、一种类柑橘进行不同模式的效益比较,效益不同。早熟品 种蜜橘按照 1.5 吨/亩,亩产值 1650元,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 农户的效益分别是每亩 -615 元、283 元、401 元;中熟品种脐橙按 照1.5吨/亩,亩产值 1830元,专业合作社、 种植大户、农户的效 益每亩分别是 -435 元、463元、581;晚熟品种塔罗科血橙按照 1.5 吨/亩,亩产值 2625 元,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效益每 亩分别是 360 元、1258 元、 1376元。3、龙头企业情况我县于 2008 年引进加工企业香港上市公司 香港天溢果业控 股有限公司,在开县独资建设重庆天邦食品有限公司和重庆尚果

16、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柑橘开发种植,浓缩橙汁加工,橙茸、 柑橘油、果粒橙及罐头饮料生产。一期投资 1.5 亿元,征地 100 亩,建厂房 1.6 万平方米,从巴西、瑞士、德国引进世界一流浓 缩橙汁加工设备,年加工柑橘 20 万吨,产浓缩橙汁 1.5 万吨,橙 茸 8000 吨,果渣饲料 2 万吨, 其橙汁加工规模居重庆第一, 全国 第二。一期项目于 2009年11月 13日剪彩。该公司二期拟投资 1.5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 年产值 10亿元以上,解决 2000余人 就业。2009 年引进重庆市恒河果业公司入驻开县, 该公司主要经营柑橘 和其它果蔬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研究和开发水果新产品。

17、 正在建设的晚熟柑橘良种繁育场,包括育苗场 100 亩,采穗圃园 150亩,晚熟柑橘新品种展示及示范园 150 亩,休闲农业游览区 60亩,温室3000m2,网室10000m2,混料场1000m2,晚熟柑橘 品种 30余个。建成后将达到年繁供柑橘无病毒容器苗 120万株, 接穗 300 万枝芽,成为全国最大的晚熟柑橘良种苗木、接穗 供应 基地、示范基地、试验基地,鲜食晚熟柑橘新品种储备基地,乃 至世界一流的柑橘现代化晚熟苗木繁育基地。4、未来发展构想和优惠政策(1 )未来发展构想 开县柑橘产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最适宜柑橘生长的自然 气候,有健全的 服务 体系,有龙头企业的入驻, 有较好的

18、土地资源, 县政府将柑橘产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来抓,初步确立未来发展构 想。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 “政府扶持、市场主导、 产业经营、效益并重、品牌引领、绿山惠民”的原则,深刻把握 “调 结构、强基地、育主体、强机制、增投入、优服务 ”的基本要求, 以优化品种结构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为 支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注重柑橘产业发展与 生态环境 保护、观 光旅游、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和移民安稳致富相结合,突出新 建与改造并举,鲜销与加工并重,新建与管护同步,实现全县柑 橘产业布局区域化、建设标准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营 销品牌化、服务社会化。到 2012 年,新发展

19、柑橘标准化果园 6 万亩,改造老果园 4 万亩,柑橘面积达到 36 万亩,其中标准化果 园达到 15 万亩,产量达到 20 万吨,年加工处理柑橘鲜果能力达 15万吨。 2020 年柑橘面积达到 55 万亩,产量达到 80 万吨,深加 工原料果能力达 30 万吨,商品化处理能力达 30万吨,出口 10 万吨,实现产值 12 亿。建成早、中、晚熟配套的加工基地和优质 的晚熟鲜销柑橘基地,力争将开县打造成 “中国柑橘第一县 ”。 (2)优惠政策 国务院 3 号文件明确将重庆柑橘产业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产 业;重庆市委、 市政府加大柑橘产业的发展力度, 提出“将重庆三 峡库区柑橘打造成中国第一品牌 ”

20、,并将我县列为三峡库区十个重 点县之一;县委、县政府提出 “三年整体转型、五年提速发展 ”的 总目标,制定了进一步加快柑橘发展的意见,出台了相关优惠政 策措施: 建园补助 标准化柑橘果园建设市财政每亩投入 1500 元。抚育管护补助 新建标准化柑橘果园, 县财政配套前 3 年幼树抚育管护费 150元/ 亩。 种苗补贴 标准化柑橘果园建设,市财政专项安排 250 元/亩的种苗补贴。 老果园改造补助 老果园改造市财政每亩投入 600 元。 退耕还林成果补助 2008-2015年,国家支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后续发展柑橘 7.5 万 亩投入 3750 万,每亩投入 500 元。 政策性保险补助 在开

21、展柑橘政策性保险试点区域,农户和业主参加柑橘保险以标 准化柑橘果园投保的,每亩保费 20 元,市和区县政府补助保费 14 元。 企业、业主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标准化果园的,优先享受 国家的有关扶持政策。 鼓励标准化柑橘果园采用 “猪、沼、果 ”生态管护模式,在规模 养殖场、沼气工程等项目安排上予以倾斜。 交通和水利部门优先安排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水土保持和小型 农田水利资金用于柑橘标准化果园周边道路和水利灌溉等设施建 设,其他水利资金也要向柑橘标准化果园骨干水源和主干渠道建 设倾斜。 农业部门积极为业主提供标准化柑橘果园建设和生产的技术 咨、培训和服务。, style=mso-bidi-fon

22、t-size: 10.5pt1765 元/亩、 1092 元/亩、 1048 元/亩;管理成本分别 是 500元/亩、 275 元/亩、 201 元/亩。合计总成本分别是 2265元/亩、 1367 元/亩、 1249 元/亩。通过对 2008 年全县柑橘销售期间价格的调查, 不同柑橘种类的销 售价格不同,脐橙 1220 元/吨、红橘 650元/吨、椪柑 1350 元/吨、 锦橙 940 元/吨、本地甜橙 460元/吨、蜜橘 1100元/吨、塔罗科血 橙 1750元/吨,开县春橙 1500 元/吨。 按照同一种类柑橘进行不同模式的效益比较,效益不同。早熟品 种蜜橘按照 1.5 吨/亩,亩产值

23、1650元,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 农户的效益分别是每亩 -615 元、283 元、401 元;中熟品种脐橙按 照 1.5 吨/亩,亩产值 1830 元,专业合作社、 种植大户、 农户的效 益每亩分别是 -435 元、463元、581;晚熟品种塔罗科血橙按照 1.5 吨/亩,亩产值 2625 元,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效益每 亩分别是 360 元、1258 元、 1376元。3、龙头企业情况我县于 2008 年引进加工企业香港上市公司 香港天溢果业控 股有限公司,在开县独资建设重庆天邦食品有限公司和重庆尚果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柑橘开发种植,浓缩橙汁加工,橙茸、 柑橘油、果粒橙及罐头饮

24、料生产。一期投资 1.5 亿元,征地 100 亩,建厂房 1.6 万平方米,从巴西、瑞士、德国引进世界一流浓 缩橙汁加工设备,年加工柑橘 20 万吨,产浓缩橙汁 1.5 万吨,橙 茸 8000 吨,果渣饲料 2 万吨, 其橙汁加工规模居重庆第一, 全国 第二。一期项目于 2009 年 11 月 13日剪彩。该公司二期拟投资 1.5 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 年产值 10 亿元以上, 解决 2000余人 就业。2009 年引进重庆市恒河果业公司入驻开县, 该公司主要经营柑橘 和其它果蔬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研究和开发水果新产品。 正在建设的晚熟柑橘良种繁育场,包括育苗场 100 亩,采穗圃园 1

25、50亩,晚熟柑橘新品种展示及示范园 150 亩,休闲农业游览区 60亩,温室3000m2,网室10000m2,混料场1000m2,晚熟柑橘 品种 30 余个。建成后将达到年繁供柑橘无病毒容器苗120万株,接穗 300 万枝芽,成为全国最大的晚熟柑橘良种苗木、接穗供应 基地、示范基地、试验基地,鲜食晚熟柑橘新品种储备基地,乃 至世界一流的柑橘现代化晚熟苗木繁育基地。 4、未来发展构想和优惠政策(1 )未来发展构想 开县柑橘产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最适宜柑橘生长的自然 气候,有健全的服务体系,有龙头企业的入驻,有较好的土地资 源,县政府将柑橘产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来抓,初步确立未来发 展构想。即

26、: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 “政府扶持、市场主 导、产业经营、效益并重、品牌引领、绿山惠民 ”的原则,深刻把 握“调结构、强基地、育主体、强机制、增投入、优服务 ”的基本 要求,以优化品种结构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现代 科技为支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注重柑橘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 保护、观光旅游、新农村建设、 城乡统筹和移民安稳致富相结合, 突出新建与改造并举,鲜销与加工并重,新建与管护同步,实现 全县柑橘产业布局区域化、建设标准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产业 化、营销品牌化、 服务社会化。到 2012年,新发展柑橘标准化果 园 6万亩,改造老果园 4 万亩,柑橘面积达到 36 万亩,其中

27、标准 化果园达到 15 万亩,产量达到 20万吨,年加工处理柑橘鲜果能 力达 15万吨。 2020年柑橘面积达到 55万亩,产量达到 80 万吨, 深加工原料果能力达 30 万吨,商品化处理能力达 30 万吨,出口 10万吨,实现产值 12 亿。建成早、中、晚熟配套的加工基地和 优质的晚熟鲜销柑橘基地, 力争将开县打造成 “中国柑橘第一县 ”。 (2)优惠政策 国务院 3 号文件明确将重庆柑橘产业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产 业;重庆市委、 市政府加大柑橘产业的发展力度, 提出“将重庆三 峡库区柑橘打造成中国第一品牌 ”,并将我县列为三峡库区十个重 点县之一;县委、县政府提出 “三年整体转型、五年提

28、速发展 ”的 总目标,制定了进一步加快柑橘发展的意见,出台了相关优惠政 策措施: 建园补助 标准化柑橘果园建设市财政每亩投入 1500 元。抚育管护补助 新建标准化柑橘果园, 县财政配套前 3 年幼树抚育管护费 150元/ 亩。种苗补贴 标准化柑橘果园建设,市财政专项安排 250 元/亩的种苗补贴。 老果园改造补助 老果园改造市财政每亩投入 600 元。 退耕还林成果补助 2008-2015年,国家支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后续发展柑橘 7.5 万 亩投入 3750 万,每亩投入 500 元。 政策性保险补助 在开展柑橘政策性保险试点区域,农户和业主参加柑橘保险以标 准化柑橘果园投保的,每亩保费 20 元,市和区县政府补助保费 14 元。 企业、业主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标准化果园的,优先享受 国家的有关扶持政策。 鼓励标准化柑橘果园采用 “猪、沼、果 ”生态管护模式,在规模 养殖场、沼气工程等项目安排上予以倾斜。 交通和水利部门优先安排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水土保持和小型 农田水利资金用于柑橘标准化果园周边道路和水利灌溉等设施建 设,其他水利资金也要向柑橘标准化果园骨干水源和主干渠道建 设倾斜。 农业部门积极为业主提供标准化柑橘果园建设和生产的技术咨、培训和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