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4 氨硫酸硝酸(第3课时)硝酸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6383151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6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4 氨硫酸硝酸(第3课时)硝酸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4 氨硫酸硝酸(第3课时)硝酸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4 氨硫酸硝酸(第3课时)硝酸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4 氨硫酸硝酸(第3课时)硝酸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4 氨硫酸硝酸(第3课时)硝酸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了解浓硝酸、稀硝酸的氧化性。了解浓硝酸、稀硝酸的氧化性。2.2.了解硝酸的用途。了解硝酸的用途。学习目标新知预习一、硝酸的化学性质一、硝酸的化学性质2.2.硝酸的强氧化性硝酸的强氧化性(1)(1)与金属反应。与金属反应。与与CuCu反应。浓硝酸与反应。浓硝酸与Cu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稀硝酸与稀硝酸与Cu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常温下浓硝酸能使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Fe、AlAl发生发生_。Cu+4HNOCu+4HNO3 3( (浓浓)=Cu(NO)=Cu(NO3 3) )2 2+2NO+2NO2 2+2H+2H2 2O O3Cu+8HNO3Cu

2、+8HNO3 3( (稀稀)=3Cu(NO)=3Cu(NO3 3) )2 2+2NO+4H+2NO+4H2 2O O钝化钝化1.1.硝酸的酸性硝酸的酸性硝酸是一元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硝酸是一元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_。HNOHNO3 3=H=H+ +NO+NO3 3- -(2)(2)与非金属反应。与非金属反应。浓硝酸与木炭加热时的化学方程式:浓硝酸与木炭加热时的化学方程式:_。(3)(3)王水是王水是浓硝酸浓硝酸和和浓盐酸浓盐酸的混合物,体积比为的混合物,体积比为_,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铂等溶解。,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铂等溶解。C+4HNOC+4HNO3 3( (浓浓

3、) CO) CO2 2+4NO+4NO2 2+2H+2H2 2O O=1313(1)(1)硝酸是一种无色液体,而市售硝酸为什么呈黄色?硝酸是一种无色液体,而市售硝酸为什么呈黄色?(2)(2)实验室中用无色玻璃试剂瓶贮存浓硫酸,那么如何贮存浓硝实验室中用无色玻璃试剂瓶贮存浓硫酸,那么如何贮存浓硝酸呢?酸呢?.实验室中浓硝酸显黄色的原因实验室中浓硝酸显黄色的原因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时发生反应: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时发生反应:_,产生的产生的_又溶于浓硝酸中。又溶于浓硝酸中。4HNO4HNO3 3( (浓浓) 4NO) 4NO2 2+O+O2 2+2H+2H2 2O O光或光或=NONO2 23 3、HNO

4、HNO3 3的不稳定性的不稳定性.实验室中浓硝酸的贮存实验室中浓硝酸的贮存实验室中,一般将浓硝酸保存在实验室中,一般将浓硝酸保存在_,并避光放置,并避光放置于冷暗处。于冷暗处。棕色玻璃瓶中棕色玻璃瓶中将铜片置于两支具支试管的底部将铜片置于两支具支试管的底部(见下图见下图)。通过分液。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漏斗分别加入2 mL浓、稀硝酸。浓、稀硝酸。二、硝酸的二、硝酸的用途用途硝酸用途广泛,是制炸药、染料、塑料的硝酸用途广泛,是制炸药、染料、塑料的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的必备试剂。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的必备试剂。1.1.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硝酸和浓氨水,相互靠近时会产生白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硝酸

5、和浓氨水,相互靠近时会产生白烟。烟。( )( )分析:分析:正确。浓硝酸和浓氨水均易挥发,当二者靠近时,挥发出正确。浓硝酸和浓氨水均易挥发,当二者靠近时,挥发出的硝酸与氨化合生成的硝酸与氨化合生成NHNH4 4NONO3 3固体,产生白烟。固体,产生白烟。2.2.稀硝酸溶解稀硝酸溶解Fe(OH)Fe(OH)2 2时生成时生成Fe(NOFe(NO3 3) )2 2和和H H2 2O O。( )( )分析:分析:错误。稀硝酸与错误。稀硝酸与Fe(OH)Fe(OH)2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NOFe(NO3 3) )3 3、NONO和和H H2 2O O。【基础过关】【基础

6、过关】3.Cu3.Cu与硝酸反应时,硝酸的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也不同。与硝酸反应时,硝酸的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也不同。( )( )分析:分析:正确。正确。CuCu与硝酸反应时,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与硝酸反应时,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NO,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NONO2 2。4.4.与浓硫酸相似,浓硝酸也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与浓硫酸相似,浓硝酸也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 )分析:分析:错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但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错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但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燥剂。5.5.与浓硫酸类似,浓硝酸与铜反应时,反应到一定程度,即使与浓硫酸类似

7、,浓硝酸与铜反应时,反应到一定程度,即使二者都有剩余,反应也会停止。二者都有剩余,反应也会停止。( )( )分析:分析:错误。浓硫酸和铜反应到一定程度,硫酸变稀,反应会错误。浓硫酸和铜反应到一定程度,硫酸变稀,反应会停止。但稀硝酸在浓度变小后仍会与停止。但稀硝酸在浓度变小后仍会与CuCu发生反应,只是还原产发生反应,只是还原产物会发生改变。物会发生改变。一、硝酸的强氧化性一、硝酸的强氧化性1.1.本质本质HNOHNO3 3中的中的+5+5价氮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价氮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2.2.规律规律(1)(1)硝酸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硝酸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2)(2

8、)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课堂探究】【课堂探究】3.3.具体表现具体表现(1)(1)硝酸与金属的反应。硝酸与金属的反应。除除AuAu、PtPt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可以氧化所有的金属。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可以氧化所有的金属。如如3Ag+4HNO3Ag+4HNO3 3( (稀稀)=3AgNO)=3AgNO3 3+NO+2H+NO+2H2 2O O金属与金属与HNOHNO3 3反应不生成反应不生成H H2 2,HNO,HNO3 3的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不同。的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不同。还原产物还原产物常温下浓硝酸能使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Fe、AlAl钝化。钝化。浓硝

9、酸浓硝酸稀硝酸稀硝酸NONO2 2NONO(2)(2)硝酸与非金属的反应。硝酸与非金属的反应。反应规律:非金属单质反应规律:非金属单质+ +浓硝酸浓硝酸 最高价氧化物或其含氧最高价氧化物或其含氧酸酸+NO+NO2 2+H+H2 2O O反应举例:反应举例:C+4HNOC+4HNO3 3( (浓浓) CO) CO2 2+4NO+4NO2 2+2H+2H2 2O O(3)(3)硝酸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硝酸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硝酸的强氧化性还表现在可以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或离硝酸的强氧化性还表现在可以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或离子,如子,如HIHI、HBrHBr、SOSO2 2、FeFe2+2+、F

10、eOFeO、BrBr- -、I I- -、S S2-2-、SOSO3 32-2-等均能等均能被被HNOHNO3 3氧化。氧化。=【特别提醒】【特别提醒】(1)HNO(1)HNO3 3与金属反应时,一般既表现氧化与金属反应时,一般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与非金属反应时,只表现氧化性。性,又表现酸性;与非金属反应时,只表现氧化性。(2)(2)化学反应中硝酸浓度变化导致产物变化。浓硝酸与化学反应中硝酸浓度变化导致产物变化。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金属反应时,HNOHNO3 3浓度逐渐减小,还原产物起初为浓度逐渐减小,还原产物起初为NONO2 2, ,后来为后来为NONO,可能得到,可能得到NONO2

11、2和和NONO的混合物。的混合物。【典例【典例1 1】某同学记了有关硝酸的事实,这些事实分别表现了某同学记了有关硝酸的事实,这些事实分别表现了硝酸的哪些性质?请填在后面的括号中。硝酸的哪些性质?请填在后面的括号中。(1)(1)久置的硝酸显黄色。久置的硝酸显黄色。 ( )( )(2)(2)铝制、铁制容器常温下可盛浓硝酸。铝制、铁制容器常温下可盛浓硝酸。 ( )( )(3)(3)铜片放入硝酸中,溶液变蓝,有气体产生。铜片放入硝酸中,溶液变蓝,有气体产生。 ( )( )(4)(4)碳单质放入热的浓硝酸中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碳单质放入热的浓硝酸中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 )( )(5)(5)浓硝酸

12、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小。浓硝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小。 ( )( )【思路点拨】【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思路是:解答本题的思路是:先归纳硝酸的性质,再对照各项事实分析硝酸的性质:易先归纳硝酸的性质,再对照各项事实分析硝酸的性质:易挥发、不稳定、酸的通性、强氧化性。挥发、不稳定、酸的通性、强氧化性。【解析】【解析】(1)(1)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见光受热易分解: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见光受热易分解:4HNO4HNO3 3 4NO 4NO2 2+O+O2 2+2H+2H2 2O,NOO,NO2 2溶于浓硝酸中使浓硝酸变溶于浓硝酸中使浓硝酸变黄色。黄色。(2)(2)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

13、使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使AlAl、FeFe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表面生成一层致密氧化物薄膜,使氧化物薄膜,使FeFe、AlAl发生钝化。发生钝化。(3)Cu+4HNO(3)Cu+4HNO3 3( (浓浓)=Cu(NO)=Cu(NO3 3) )2 2+2NO+2NO2 2+2H+2H2 2O,3Cu+8HNOO,3Cu+8HNO3 3( (稀稀) )=3Cu(NO=3Cu(NO3 3) )2 2+2NO+4H+2NO+4H2 2O,O,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4)C+4HNO(4)C+4HNO3 3( (浓浓) CO) CO2 2+4NO+4NO2 2+2H

14、+2H2 2O,O,浓硝酸表现强氧化性。浓硝酸表现强氧化性。(5)(5)浓硝酸具有挥发性,若将浓硝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由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若将浓硝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由于硝酸挥发,会使硝酸质量减轻。硝酸挥发,会使硝酸质量减轻。光或光或=答案:答案:(1)(1)不稳定性不稳定性 (2)(2)强氧化性强氧化性(3)(3)强氧化性和酸性强氧化性和酸性 (4)(4)强氧化性强氧化性 (5)(5)挥发性挥发性【延伸探究】【延伸探究】如何判断硝酸在化学反应中,是表现氧化性还如何判断硝酸在化学反应中,是表现氧化性还是酸性呢?是酸性呢?提示:提示:关键看反应后关键看反应后N N元素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元素在

15、溶液中的存在形式。若若N N元素以元素以NONOx x形式存在,则硝酸表现氧化性;形式存在,则硝酸表现氧化性;若若N N元素以元素以NONO3 3- -形式存在,则硝酸表现酸性;形式存在,则硝酸表现酸性;若上述两种形式均存在,则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若上述两种形式均存在,则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变式】【变式】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B.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可置换出氢气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可置换出氢气C.C.因常温下铝和

16、铁不与浓硝酸反应,所以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因常温下铝和铁不与浓硝酸反应,所以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D.D.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出氧化性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出氧化性【解析】【解析】选选A A。浓、稀硝酸都有氧化性,几乎可与除。浓、稀硝酸都有氧化性,几乎可与除AuAu、PtPt之外的所有金属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且不产生氢气;在与金属反应时,硝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反应,且不产生氢气;在与金属反应时,硝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因为铝和铁在冷浓硝酸中钝化。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因为铝和铁在冷浓硝酸中钝化。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

17、计算技巧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技巧1.1.电子守恒法电子守恒法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氮原子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氮原子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总数。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总数。2.2.原子守恒法原子守恒法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反应前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反应前HNOHNO3 3中的中的NONO3 3- -一部分仍以一部分仍以NONO3 3- -的形式存的形式存在,一部分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在,一部分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N N的物质的量之和与反应的物质的量之和与反应消耗的消耗的HNOHNO3 3中中N N的物质的量相等。的物质的量相等。【方法技

18、巧】【方法技巧】利用离子方程式巧解混合型酸与金属的反应利用离子方程式巧解混合型酸与金属的反应硝酸与硫酸混合液跟金属的反应,当金属足量时,不能用硝酸与硫酸混合液跟金属的反应,当金属足量时,不能用HNOHNO3 3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应用离子方程式计算,因为生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应用离子方程式计算,因为生成的硝酸盐中的成的硝酸盐中的NONO3 3- -与硫酸电离出的与硫酸电离出的H H+ +仍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如:仍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如:3Cu+8H3Cu+8H+ +2NO+2NO3 3- -=3Cu=3Cu2+2+2NO+4H+2NO+4H2 2O O。【典例【典例2 2】足量铜

19、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NO2 2、NO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1.68 L O2 2( (标准状况标准状况) )混合后通入水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加入5 molL5 molL-1-1 NaOHNaOH溶液至溶液至CuCu2+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NaOH溶溶液的体积是液的体积是( )( )A.60 mLA.60 mLB.45 mL C.30 mLB.45 mL C.

20、30 mL D.15 mL D.15 mL【思路点拨】【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Cu(1)Cu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O O2 2得电子的物质的量;得电子的物质的量;(2)(2)沉淀沉淀CuCu2+2+所需所需OHOH- -的物质的量等于的物质的量等于O O2 2得电子的物质的量。得电子的物质的量。【解析】【解析】选选A A。由题意分析反应过程中的转化关系:。由题意分析反应过程中的转化关系:HNOHNO3 3 NONO2 2、NO HNONO HNO3 3由此可知由此可知CuCu失去的电子全部转移给了失去的电子全部转移给了O O,2Cu

21、O2Cu O2 2,则,则n(Cun(Cu)=2n(O)=2n(O2 2)= =0.15mol)= =0.15mol。根据。根据CuCu2+ 2+ 2NaOH2NaOH得得n(NaOHn(NaOH)=2n(Cu),)=2n(Cu),故故V(NaOHV(NaOH)=)=0.06 L=60 =0.06 L=60 mLmL。CuCuO O2 2(H(H2 2O)O)4e4e- -11.68 L222.4 L m ol120.15 m ol5 m ol L【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在在2 molL2 molL-1-1的硫酸和的硫酸和2 molL2 molL-1-1的硝酸混合溶的硝酸混合溶液液10 10

22、mLmL中,加入中,加入 0.96 g0.96 g铜粉,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收集到标铜粉,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 )A.89.6 mLA.89.6 mLB.112 mLB.112 mLC.168 mLC.168 mLD.224 mLD.224 mL【解析】【解析】选选D D。混合溶。混合溶液中液中n(Hn(H+ +)=0.01 L)=0.01 L(2 mol(2 molL L-1-12+2+2 mol2 molL L-1-1)=0.06 mol,n(NO)=0.06 mol,n(NO3 3- -)=0.01 L)=0.01 L2 mol2

23、molL L-1-1= =0.02 mol,n(Cu)= =0.015 mol0.02 mol,n(Cu)= =0.015 mol。根据根据3Cu+ 8H3Cu+ 8H+ + + 2NO+ 2NO3 3- -=3Cu=3Cu2+2+2NO+4H+2NO+4H2 2O O0.015 mol 0.06 mol 0.02 mol0.015 mol 0.06 mol 0.02 mol推出推出CuCu完全反应,完全反应,H H+ +、NONO3 3- -相对过量,所以相对过量,所以n(NO)= n(Cu)n(NO)= n(Cu)= = 0.015 mol=0.01 mol0.015 mol=0.01 m

24、ol。即即V(NO)=0.01 molV(NO)=0.01 mol22.4 L22.4 Lmolmol-1-1=0.224 L=0.224 L。10.96 g64 g m ol23231.1.根据稀硝酸与铁单质反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根据稀硝酸与铁单质反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A.稀硝酸有强氧化性,可将铁氧化到稀硝酸有强氧化性,可将铁氧化到+3+3价价B.B.稀硝酸有酸性稀硝酸有酸性C.C.铁有还原性,可将稀硝酸还原成铁有还原性,可将稀硝酸还原成NONOD.NOD.NO有氧化性有氧化性【解析】【解析】选选D D。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铁具有还原性,且为变价。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铁具有还原性

25、,且为变价金属,因此硝酸可将金属,因此硝酸可将FeFe氧化到氧化到+3+3价,稀硝酸被还原为价,稀硝酸被还原为NONO,在反,在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应中硝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对点训练2.2.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种盐后,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 )A.FeA.Fe2 2(SO(SO4 4) )3 3B.NaB.Na2 2COCO3 3C.KNOC.KNO3 3D.FeSOD.FeSO4 4【解析】【解析】选选C C。加入。加入

26、KNOKNO3 3,会发生反应:,会发生反应:3Cu+8H3Cu+8H+ +2NO+2NO3 3- -=3Cu3Cu2+2+2NO+4H+2NO+4H2 2O,O,导致导致CuCu溶解,溶液变蓝且有气体产生;加入溶解,溶液变蓝且有气体产生;加入FeFe2 2(SO(SO4 4) )3 3也会使溶液呈蓝色,但没有气体产生,故选也会使溶液呈蓝色,但没有气体产生,故选C C。3.3.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 )A.A.铜和浓硝酸反应铜和浓硝酸反应 B.B.铜和稀硝酸反应铜和稀硝酸反应C.C.氧化铜和稀

27、硝酸反应氧化铜和稀硝酸反应 D.D.氯化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氯化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解析】【解析】选选C C。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Cu+4HNO3 3( (浓浓)=Cu(NO)=Cu(NO3 3) )2 2+2NO+2NO2 2+2H+2H2 2O O3Cu+8HNO3Cu+8HNO3 3( (稀稀)=3Cu(NO)=3Cu(NO3 3) )2 2+2NO+4H+2NO+4H2 2O OCuO+2HNOCuO+2HNO3 3=Cu(NO=Cu(NO3 3) )2 2+H+H2 2O OCuClCuCl2 2+2AgNO+2AgNO3 3=2Ag

28、Cl+Cu(NO=2AgCl+Cu(NO3 3) )2 2由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由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C C既节约原料,又不产生有毒气体。既节约原料,又不产生有毒气体。D D成本太高不可采用。成本太高不可采用。4.4.镁粉加入到很稀的硝酸中发生反应:镁粉加入到很稀的硝酸中发生反应:4Mg+10HNO4Mg+10HNO3 3=4Mg(NO4Mg(NO3 3) )2 2+NH+NH4 4NONO3 3+3H+3H2 2O O。在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在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的量之比为( )( )A.410A.410

29、B.19B.19C.15C.15D.17D.17【解析】【解析】选选B B。根据方程式:推知。根据方程式:推知4 mol Mg4 mol Mg完全反应时生成完全反应时生成1 mol NH1 mol NH4 4NONO3 3和和4 mol Mg(NO4 mol Mg(NO3 3) )2 2,NHNH4 4+ +来自被还原的硝酸,来自被还原的硝酸,NONO3 3- -来自未被还原的硝酸,所以该反应中被还原硝酸与未被还来自未被还原的硝酸,所以该反应中被还原硝酸与未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19。5.5.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3Fe+

30、8HNO3Fe+8HNO3 3( (稀稀)=3Fe(NO)=3Fe(NO3 3) )2 2+2NO+4H+2NO+4H2 2O O,(1)(1)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还原产物是,还原产物是_;(3)(3)标准状况下,当生成标准状况下,当生成2.24 L NO2.24 L NO气体时,有气体时,有_g Fe_g Fe参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mol_mol,有,有_mol _mol 氧氧化剂被还原。化剂被还原。【解析】【解析】3Fe+8HNO3Fe+8HNO3 3( (稀稀)=3F)

31、=3Fe(NOe(NO3 3) )2 2+2NO+4H+2NO+4H2 2O O该反应中该反应中HNOHNO3 3为氧化剂,为氧化剂,NONO为还原产物,生成为还原产物,生成0.1 mol0.1 mol NO, NO,消耗消耗0.15 mol Fe (8.4 g),0.15 mol Fe (8.4 g),转移电子转移电子0.3 mol0.3 mol,消耗,消耗0.4 mol HNO0.4 mol HNO3 3,其中有,其中有0.1 mol HNO0.1 mol HNO3 3被还原。被还原。答案:答案:(1) 3Fe+8HNO(1) 3Fe+8HNO3 3( (稀稀)=3F)=3Fe(NOe(NO3 3) )2 2+2NO+4H+2NO+4H2 2O O(2)HNO(2)HNO3 3 NO (3)8.4 0.3 0.1NO (3)8.4 0.3 0.1失失3 32e2e- -得得2 23e3e- -失失3 32e2e- -得得2 23e3e-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谢谢您的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