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6336602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6.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认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3.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知道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课前预习】NaOH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有什么变化?它的颜色、状态是什么?【情境导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中包含哪些化学反应?看谁写得又快又准。二、自主探究:知识点三:常见的碱【自学】阅读课本P54第一段内容。【实验探究】观察氢氧化钠的状态,并完成实验10-6,填写下表:实验现象分析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段时间放入盛有少量水试

2、管里,并触摸【讨论】1.氢氧化钠的俗称有哪些?2.如果将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应该怎样处理?3.如果将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应该怎样保存药品?4.氢氧化钠有哪些用途?【实验探究】课本P55实验10-7,填写下表。实验现象分析氢氧化钙的颜色状态生石灰+水【思考】1.氢氧化钙的俗称有哪些?2.生石灰是如何变成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归纳】一、比较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俗名物理性质色态溶解性腐蚀性特性制备 用途注意:1.NaOH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_而潮解(使固体的表面逐渐_而_,故NaOH固体可作_剂)并与空气中的_反应而_,增重。因此要_

3、保存。2.NaOH固体通常用来干燥氧气、氢气、一氧化碳气体、甲烷、氨气等,但是由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能够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NaOH溶液不能用来做干燥剂;Ca(OH)2固体由于微溶于水也不能用来做气体的干燥剂。(提示:用来做干燥剂的物质必须极易溶于水)3.称量NaOH时要放入_中;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_,防止_、_、_被它腐蚀。实验时最好_。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 ,再涂上 溶液。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用来_。4.在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石灰水就是_的水溶液。 【自学】课本P55“活动与探究”。【实验探究】完成实验10-8,并完成下表

4、:加紫色石蕊溶液加无色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实验室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讨论】1.氢氧化钠也是碱,是否也能发生上述反应?化学方程式应为 。2.实验室的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变化?3.上述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 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归纳】 二、碱的化学性质1.碱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在难溶的碱(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镁固体)中加入酸碱指示剂,不会出现变色的现象。2.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 ( ) CO2 + Ca(OH)2 = ; CO2 + NaOH = ;SO2 + NaOH =

5、 ; SO3 + NaOH = 。思考:1.氢氧化钠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2.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注意】这一性质十分重要,通常是中考命题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引起同学们的高度注意和重视。由于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实验室通常采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太小(微溶),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实验室能得到溶质质量分数较高的氢氧化钠溶液,因此在实验室我们通常采用氢氧化钠的浓溶液来吸收或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通常与气体压强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同时设

6、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也十分重要。3.碱 + 盐 ( )+ ( ) ( 反应)NaOH + CuSO4 = ; NaOH + FeCl3 = ;Ca(OH)2 + Na2CO3 =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知识总结】常见的碱名称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一水合氨化学式Ca(OH)2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课本P58.1.4.1.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 A、酚酞溶液 B、稀盐酸 C、CuO D、二氧化碳2.从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7、实验现象将固体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固体没有全部溶解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一定含有Ca(OH)2,可能有CaCO3 .一定含有CaCO3和Ca(OH)2.一定没有CaCO3和Ca(OH)2 .一定有CaCO3,可能有Ca(OH)23.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4.纯净的氢氧化钠是一种_色固体,由于在空气里它不仅能吸收_而潮解,还能跟空气里的_起反应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必须_保存。写

8、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5.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D是最常见的溶剂。根据上图推断,C是 ,D是 ,E是 (填写化学式)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 ,反应 。【中考直通车】6.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Na2O、C、CO B.Mg(OH)2、CuSO4、C、CO2 C.KOH、HNO3、O2、SO3 D.HCl、NaOH、O2、P2O5 7.下列物质中,长期放在敞口瓶里会变质的是( ) A、大理石 B、

9、浓硫酸 C、熟石灰 D、石墨 E、烧碱 F、浓盐酸8.欲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稀盐酸 B.CaCl2溶液 C.CO2气体 D.澄清石灰水9.已知草酸(H2C2O4)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为H2C2O4COCO2H2O。现用下图甲、乙装置(图中a,b为活塞开关,分离、干燥前未打开),对生成的CO和CO2进行分离并干燥。供选用的试剂有稀硫酸、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甲中盛放 ,乙中盛放 其作用是 。 (2)首先,打开活塞a,让混合气体通过甲、乙装置,能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此时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要分离出另一种气体,则丙中应盛装

10、,其分离操作方法是 ,该气体可用 法收集。此时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有一名同学想测定分离出来的CO气体的体积,请帮助该同学从上图A,B,C 三个装置中选择一个合理的量气装置 。【拓展延伸】10.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气体的干燥、净化实验中经常得到应用。化学特长小组的小华与同学们一起展开了对碱石灰的探究。【提出问题】碱石灰的干燥效果如何?【实验探究】下图是该特长小组进行实验时所用到的装置,选择C、D装置,将C、D装置的b、c两端相连,然后从a端缓缓的通入水蒸气。【得出结论】当观察到 现象时,证明碱石灰的干燥效果良好。【拓展与应用】(下列气体中,不适合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填编号)。AO2 BCO2 CH2 DCO用含少量水蒸气的 H2还原CuO来测定水的组成,依次将A、B、C、E装置正确连接后进行实验(装置中药品均足量),则装置E的作用是 。当含有O2、H2O、CO2 三种气体的混合物通过碱石灰干燥剂时,有氢氧化钠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与反思】请你分析影响碱石灰干燥效果的因素(指出一条): 。【作业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