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8《石头上的植物》教案设计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76217128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8《石头上的植物》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8《石头上的植物》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8《石头上的植物》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8《石头上的植物》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8《石头上的植物》教案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材分析】石头上的植物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的第 4 课。本单元四课是按照“从总到分”的结构来安排的。本课首先通过观看图片,了解一些长在石头周边的植物的具体生长环境。接下来观察青苔,知道它是否具有根、茎、叶。然后通过阅读资料和观看视频,知道卷柏具有极强的耐旱本领。接着通过做对比实验,了解干燥程度不同的卷柏复苏需要的时间不等,最后的拓展活动是让学生观察其他石头上的植物,了解它们特殊的生存本领。学生在亲历观察、阅读资料,对比实验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能对长在石头上的植物有科学的认识,知道它们能适应所在的环境都有其特殊的生

2、理结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为后续中年段有关“植物适应季节变化方式的学习”和高段有关“新物种出现原因的学习”打好基础。【学情分析】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 学生知道生活在石头上的植物有青苔, 而对于其他长在石头上的植物了解不多。对于青苔的根、茎、叶部分几乎没有学生观察过。学生只知道有些植物能生长在石头上,但并没有关注到长在石头上的植物也是有区别的,有的生长在石面,有的则生长在石缝。关于卷柏这种植物及其超级耐旱本领,学生了解不多。需要通过阅读资料和观看视频进行补充。因为本单元的名称是“植物与环境”,在前几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知道植物的形态与其所生存的环境特点是密切相

3、关的,同时植物的生长也改变了环境。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建立起来,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周边常见的生长在石头上的植物及其环境特点。2知道青苔的形态结构和适应石面环境的本领以及卷柏的耐旱本领。科学探究:1通过解剖、观察青苔,并辅以资料研究,知道青苔具有茎和叶两个部分。2会做卷柏复苏实验,感受卷柏超强的耐旱本领。科学态度:1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解剖、观察青苔的形态结构。2 能将观察结果与卡片资料的研究方式相结合,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认识到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植物对环境的改变。【教学重点】通过观察青苔实物与阅读资

4、料,在分析现象和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青苔适应石面环境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学会做卷柏复苏的对比实验,了解卷柏超强的耐旱本领。【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有关青苔和卷柏生理特点的资料卡、青苔、牙签、培养皿、卷柏、放大镜、烧杯。【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植物朋友,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PPT出示西红柿图片)2让学生观察西红柿的图片,并让学生指出其根、茎、叶部分。3提问:西红柿生活在哪里?(土壤里)4思考:土壤对西红柿的生长有什么作用?(提供水分和养料)5谈话:生活中,我们能看到许多植物都生活在土壤里。可是,我前段时间外出游

5、玩时却发现了一些奇特的植物。( PPT 出示青苔、黄山松、卷柏的图片 )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植物生长在哪里?(石头上)6聚焦研究主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石头上的植物。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植物导入,既是对学生前概念的复习,也和本课学习的植物进行了对比。通过观察、描述西红柿的根、茎、叶及其生活环境,帮助学生回忆常见植物的结构特点,进而出示周边常见生长在石头上的植物,并与之对比,从而引出研究主题二、聚焦石头上植物的周边环境。2 介绍常见的石头上的植物。提问:图片上的这些植物大家认识吗?(青苔、黄山松、卷柏。如果学生说不出来,由教师介绍)3 引导观察:大家仔细观察,这几种植物长在石头上的

6、位置有什么不同呢?(青苔生长在石头表面,黄山松、卷柏生长在石缝中。)4 讨论:对比石头和土壤这两种环境,它们有什么不同?(石头:硬、干;土壤:松软、含有水分。)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长在石头上的植物生长的环境还是有区别的,有的长在石面,有的长在石缝。然后引导学生比较石头环境与土壤环境的差异,为后续研究青苔和卷柏的形态特点做好铺垫。三、观察青苔是否有根、茎、叶。1过渡:石头相对与土壤来说,又硬又干,并不适合植物生长。那么,能长在石头上的植物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下面我们就以最常见的青苔为例,来研究青苔适应石面环境的结构特征。2引导观察:(出示青苔图片)你们看,这块石头的表面长满了青苔,请

7、观察并描述一下青苔是什么样的?(绿色、长得很矮、毛茸茸的。)3引导学会分离青苔植株。其实这是很多株青苔聚集在一起的样子。为了方便观察研究,我们可以用牙签轻轻地从青苔丛中分离出几株个体。然后重点来观察青苔的根、茎、叶。(教师边说边示范:一只手轻按青苔 丛的一端,找到青苔之间的交界处或缝隙,另一只手将牙签轻轻插入,慢慢挪动牙签,一点儿一点儿地分离青苔的各个部分,以保证分离成功。)4提问:因为青苔的个体很小,为了观察得更清楚,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放大镜)5学生分组解剖、观察青苔并记录青苔的样子,重点找一找青苔的根、茎、叶在哪里。6讨论:你发现青苔的植株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由根、茎、叶几部分组成。

8、)7(出示青苔与西红柿的根的对比图),比较青苔的根和西红柿的根具备的不同之处。8讨论:根有什么作用?(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思考:对比青苔的根和西红柿的根,你有什么疑问吗?(这么短小的根能满足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吗?)9分组阅读青苔的资料卡片,交流阅读收获。10讨论:青苔的也可以直接吸收水分,这对青苔的生长有什么意义?设计意图: 通过解剖、 观察研究青苔适应石面环境的结构特点, 体会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四、了解卷柏极强的耐旱能力。1过渡:石头上的植物有各种各样适应环境的本领,其中有些植物的耐旱本领十分惊人。2观察卷柏干燥和新鲜时的图片,让学生对比两者的不同点。(可以从颜色、姿态来比较)3

9、播放卷柏复苏的视频。4讨论:我们能不能自己也来做一下卷柏复苏的实验呢?需要哪些材料?可以怎么做?5将课前做好的卷柏复苏实验通过图片展示给学生。6思考:干燥程度不同的卷柏所需的复苏时间一样吗?可以怎样做?7分组讨论并交流实验方法。分时间把新鲜的卷柏夹在书页里。让纸吸收水分,得到干燥程度不同的卷柏。把干燥程度不同的卷柏放到清水里,观察并记录它们复苏需要多长时间。8思考:上述的实验我们可以课后去完成。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卷柏是一种超级耐旱的植物。卷柏为什么能这么耐旱?这让你联想到什么其他的耐旱植物?你认为仙人掌耐旱的本领适用于卷柏吗?9观察并比较卷柏和仙人掌的图片,重点观察卷柏的根、茎、叶。可以

10、和仙人掌的结构特点做对比。10观看卷柏耐旱奥秘的视频。11 小结卷柏具有超强的耐旱本领的原因。(干旱时降低新陈代谢,进入休眠状态;水分充足时又能很快复苏。除此之外,卷柏的根还能自行从土壤中分离,植株卷起来能随风移动,遇到合适的环境,根就重新钻到土壤里寻找水分,整个植物也将重新焕发生机。12讨论:卷柏的耐旱本领可以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对它的生存有什么意义?13小结:同样是耐旱,卷柏和仙人掌有各自的本领,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自然是如此神奇,自然中的生命总有适应环境变化的本领,否则就会被淘汰。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激发学生对卷柏超强耐旱能力的好奇心,引起探究的兴趣;讨将学生熟悉仙人掌与陌生的卷柏对比,让学生体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通过演示卷柏复苏实验,让学生感受卷柏的生理特点及其生存意义。五、拓展延伸:观察并了解其他石头上植物的生存本领。1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两种生长在石头上的植物青苔和卷柏。你们有什么收获?2拓展:植物为了生存,必须适应环境。其实环境也因植物的生存而发生了改变。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长在石头上的植物呢?它们有哪些特殊的生存本领呢?请大家课后继续观察研究石【板书设计】8.石头上的植物植物环境生存本领后面叶子直接吸收水分、养料卷柏缺水:休眠 有水:复苏黄山松石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