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上传人:gu****n 文档编号:76098744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某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诚信声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年月 日 授权声明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

2、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年月 日 摘 要:人才作为一个“资源”,本身具有流动性,同时还受到企业方面以及自身个性特征的共同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以及探讨解决人才流失的有效措施。文章阐述了企业人才队伍的构成及流失现状,提出人才流失给企业造成经营和管理的困难;通过分析该企业的薪酬体系、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员工的个性特征,找出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根据原因,通过制定改善企业的薪酬体系计划、重视员工的

3、职业生涯规划、完善企业文化以及建立离职危机预警机制等五种有效措施,加强对企业人才队伍的科学管理,并希望本文的一些思想措施对别的企业单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才;流失;对策 Abstract:Talent as a resource, Their liquid, but also by enterprises and their joint impact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usiness reasons for brain drain and to explore effective me

4、asures to solve the brain drain. Paper describes the composition of corporate personnel and the los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rain drain to the enterprise caused difficulties i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by analyzing the companys pay system,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ee personality character

5、istics, to identify the reasons for brain drain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reas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y system to improve the business plan, pay attention to employee career planning, and improve 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risis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leaving five eff

6、ective measures, strengthen the core personnel of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hope that some of the ideas of this paper measures enterprises have some other reference. Key Words: Talent; Loss; Solutions目录一、引言1二、 文献回顾1(一) 关于人才流失基本理论研究1(二) 关于人才流失预警机制研究1(三) 关于人才流失防范对策研究2三、A公司人才流失现状及其影响2(一)人员状况21、公司基

7、本概况22、人才的定义33、员工数量结构34、员工学历结构45、员工年龄结构46、员工职位结构5(二)A公司人才流失对公司的影响61、高素质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62、带来公司技术和经验以及客户的大量流失73、企业经营成本的迅速增长84、员工工作积极性普遍低落85、正常工作常受干扰8四、 A公司人才流失原因分析8(一) 忽视员工的个性化需求9(二) 薪酬福利待遇缺乏竞争性9(三) 职业发展渠道不畅10(四) 企业环境建设滞后10五、降低A公司人才流失率的对策思考11(一) 确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11(二) 建立公正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11(三) 重视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12(四) 营造良好工作氛围13

8、(五) 建立离职危机预警机制13六、总结14参考文献15致谢17一、引言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竞争成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国与国直接竞争的焦点。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流失是企业资源最严重的损失,这种损失有时是难以估量的。一个关键人才的流失将影响和带动大批人员的流失,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现代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然而在日常的管理中,还是有很多人才流失的情况,尤其是一些高素质人才的流失,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何留住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因此本文将以浙江诸暨红星公司为例(以下简称A公司),结合A公司人才流失的情况,从A公

9、司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流失原因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探讨企业对人才的科学管理。文献回顾 我国的人才市场建设,主要的问题在于我国的人才市场建设起步晚,设施不完善,与国际人才市场有着很大的差距。不同的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建设方案,从总体上讲,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建立起全新的人才市场体系,强化人才市场的公益化服务职能,加快构建和完善以公益性为主导的人才市场体系。关于人才流失基本理论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竞争变得日益激烈,企业想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加强人力资本的管理。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本流失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人力资本的准确定价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企业人力资本

10、定价模型,对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评价。一些经济问题可以被近似地看成一个马尔可夫链。准确地评价人力资本的价值,才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搞好企业的员工培训,提高人力资本增值能力,以提升企业竞争力,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王锡忠,刘景广,董玉红.基于马尔可夫链的企业人力资本定价模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8)。关于人才流失预警机制研究 对于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防范人才的流失。 企业只有做好了完善的准备,才能减少人才流失所带来的损失。 围绕企业的核心人才,在分析了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了应对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策略?企业HR危机管理,即通过建立一套针对企业核

11、心人才流失的预警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以减缓企业核心人才流失为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牛芳明.论企业核心人才的流失与HR的危机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89。 “将员工值得雇佣的模式”转变为“组织值得加入的模式”是未来组织战略成功的关键之一。该模型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视员工为合作伙伴,拥有值得员工尊敬和拥护的领导,支持工作和家庭的合一,倡导积极的组织文化,提供优厚公平的报酬和福利 刘雪梅,石韦.“有价值组织”理论及模型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10(6):P164-166。关于人才流失防范对策研究 人才的流失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损失,所以企业都各自采取措施来防范人才的流失。总体来说,

12、企业留住人才的主要方法有几个方面:(1)良好的工资待遇;(2)良好的工作环境;(3)良好的发展空间;(4)优秀的领导者。 留住人才,防止人才流失是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严格招聘制度规范招聘程序;构建跳槽壁垒,降低人才跳槽损失;公正评价,任人唯能;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建立企业大家庭 王建忠.论企业人才流失的防范J. 商场现代化.2007(12):P323。三、A公司人才流失现状及其影响(一)人员状况 1、公司基本概况 A公司是一家房地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至今已发展了八个年头。八年来,A公司及其所属的企业群体,怀着对社会、对历史、对消费者的责

13、任感,以人文主义理想为指导,为我们营造了一些列环境优美的住房。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内房产市场形势的变化,A公司面临着新的竞争和挑战。全体员工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企业理念,为历史和我们居住的城市留下最优秀的产品,全面迎接新世纪的居住文明。图1 A公司人员组织结构图 人才的定义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在本文中,对人才主要定义为在公司里各个岗位上各司其职的劳动者。 3、员工数量结构 截止2010年12月,A公司在岗人数为79人,为便于对人员数量的具体分析,本部分按岗位职能,将公司个岗位

14、人员划分为财务类、策划类、销售类、管理类、工程类、预算类及技术类等七个岗位序列。其中,管理类包括人力行政中心、总经招标办,销售类包括销售部和客服部。具体人数数据如下表1。表1 A公司人员类别数据表 (单位:人)类别财务类策划类销售类管理类工程类预算类技术类人数61114241266图2 A公司人员数量图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工程类人数在公司的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为0.15,技术类所占比例为0.08,这个比例在整个行业中应该处于一种中等偏低的水平。 4、员工学历结构 人员素质可以从人员具备的能力、知识结构及工作态度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A公司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员工能力及工作态度两个指标的评

15、价缺少客观依据。因此,在此对人员素质的分析仅从学历上分析。人员学历结构如下表2。表2 A公司员工学历人数统计表(单位:人)学历高中以下高中大专本科本科以上人数1739275图3 A公司人员学历统计图 从表2的数据中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本科人数在公司的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为0.34,本科以上所占比例为0.06,这个数据相对于同行竞争者,也缺乏一定的优势。 5、员工年龄结构 从某种程度上讲,员工的年龄和工作经验成正比例关系。通过对A公司员工年龄分布的分析,可初步得出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所占的比例。具体数据如下表3。 表3 A公司员工年龄分段人数统计表(单位:人)年龄段25岁以下26?30岁31?3

16、5岁36?40岁41岁以上人数301518115图4 A公司员工年龄结构图 根据表3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36?40岁的人数在公司的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为0.14,41岁以上所占比例为0.06,该数据表明在A公司里,缺少有经验的员工。 6、员工职位结构 根据管理幅度原理,管理职位与非管理职位应有适当的比例。在此通过对两者结构的分析,可以显示公司目前管理幅度的大小,以及部门与层次的多少。公司目前的职位结构为员工级、主管级、经理级、总监级、总监级以上等五个职位等级,具体数据如下表4。 表4 A公司员工个职位等级人员统计表 (单位:人)职位等级员工级主管级经理级总监级总监以上人数624922图5

17、A 公司职位结构图 根据表4中的数据,我们发现员工级在公司的总人数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达到了0.8,这就意味着其他职级的人数所占比例相对偏少了,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二)A公司人才流失对公司的影响 1、高素质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 经过几年的发展,A公司在人员数量和人员配置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为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公司要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公司里的高级工程师仅有两三人,技师也不是很多。发展到目前,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保持在20人左右,技师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在高素质人才的队伍得到强大的同时,企业对人才的保留却做得不到位,每个月都

18、有高素质人才离职的行为。为保持基本的工程师队伍,公司就不得不招新的工程师进来,所以公司就一直处于一种不断招人不断走人的恶性循环中,人才流失状况较严重,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5 A企业近六个月人才流失总数表 (单位:人) 时间人才流失总数人才基数流失率2009年11?12月9200.452010年1?4月10260.38 (注:数据来源于A公司2010年年度统计表)图6 A公司近6个月人才流失图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09年发展到2010年,人才的流失率虽有所降低,但流失率还是偏高的。结合图6的近6个月人才流失图,我们可以具体看到每个月的流失率,流失率波动幅度较大,其中波动最大的是2010年

19、1月到2月之间,这主要是受春节的影响。从总体上讲,人才流失率偏高,波动居高不下。 表6 A公司人才流失明细表 (单位:人)学历流失人数人才基数流失率高中以下010高中170.14大专5390.13本科8270.3本科以上250.4 (注:数据来源于A公司2010年年度统计表) 仔细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流失比例明显大于前面三者,给公司的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表7 A公司人才流失明细表 (单位:人)职位流失人数人才基数流失率员工级8620.13主管级140.25经理级390.33总监级120.5总监以上120.5 (注:数据来源于A公司2010年年度统计表) 由上表分析可以

20、得知,在A公司,经理级以及以上的人才流失率偏高,但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主要取决于管理级的决策。 根据目前公司的现状,公司的高人才流失率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有员工离职时,我们必须重新招人来填补这个空缺,但人才的招聘是需要时间的,即使能找到人才,但对工作的适应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所以这中间会有很多工作衔接不上,给公司的运行增加了压力。同时有一些工作也分摊到了其他部门其他员工的身上,增加了其他员工的工作压力,可能提高员工的不满意情绪,也萌发离职的想法。在组织管理上,人员的高流入和高流出,频繁变动,缺乏稳定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管理的成本。 2、带来公司技术和经验以及客户的大

21、量流失 人才频繁的流失,会带走企业的商业与技术的机密以及对公司很重要的客户。而这些是公司平常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才能拥有的。因为高素质人才的流失,会使这些机密外泄,对公司和客户都带来严重的损失,公司还有可能会失去一些重要的客户。如果这些高素质人才流入竞争对手的公司,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影响,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3、企业经营成本的迅速增长 人才流失所造成的损失会直接反映到企业的经营成本上,使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随着员工的离职,势必会产生职位的空缺,为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企业必须重新招人以填补空缺。在招聘过程中,发布招聘信息,安排人员面试要花费一部分招聘成本;当新员工入职后,

22、还要对其进行入职培训;新员工对工作的熟悉也需要一个过程,增加了时间的成本。总之,人才的流失,不仅影响了公司的流失率,同时,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等使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 4、员工工作积极性普遍低落 一个企业,如果人才流失过多,人员经常变动,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员工队伍,从而会使其他在岗的员工认为企业没有能力吸引并留住人才,并感到在这个企业呆着没有发展前途,从而对他们的工作情绪以及工作态度造成消极影响。特别是当在岗员工看到离职员工取得更好的发展或取得更大的收益时,他们心里也会产生一种离职的念头,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即使是那些没想过要离职的员工也会受到影响,造成人心浮动,大大降低了工作的士气,不利于

23、企业的发展。 5、正常工作常受干扰 一个企业里的工作都是有一定的关联性的,当大量的员工离职时,企业各项工作的衔接必然会受到影响。等找到新员工代替时,新员工对工作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能及时上手,从而使工作停滞不前,影响了同一工作的连续性。A公司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十分强烈的,然而对已拥有的人才,还是出现不断的流失的情况,但其流失并不是必然的,而是有其原因的。人才的流失一方面受到员工个人的影响,但更多受到企业方面的影响,例如工作环境、工资福利、发展空间等。企业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留住人才。根据综述分析,A公司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

24、下几个方面:忽视员工的个性化需求个人追求物质利益,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特点、能力与专长等都是影响人才流失的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不愿意因为工作而牺牲自身的追求,当企业不能提供满足自身价值实现的条件时,他将选择离开。员工个人原因而导致辞职也正是优秀员工离职的主导原因。优秀的人才往往个性突出,注重个人兴趣、工作的认同感和成就感,物质因素反而退居其次,对以上任一方面不满,或不认同企业的管理方式他都可能去其他公司。 A公司作为一家房地产公司,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高级工程师和设计师,加上现在房地产的火热发展,对工程师的需求也是很强烈的。所以,对这类人来说,并不怕会找不到工作,当他们

25、发觉在该企业不能发挥自己个性,或是企业所提供的不能满足自身价值的实现时,就会离职。薪酬福利待遇缺乏竞争性 追求一定程度的物质需求是每个人的愿望,在相同的时间,付出相同的劳动,大家都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因此,有的企业就不惜利用高薪聘请优秀人才。然而还是有很多企业在人才使用上持功利态度,不是追求人才使用的绩效最大化,而是片面追求人才成本最小化,过份的在降低人才使用成本上下功夫。把人才视为管理和使用的对象,而没有意识到人才自身的个人价值实现需求、发展需求和受重视受尊重的需求。因此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收入不能体现自身价值时,选择高薪企业是自然而然的。 A公司的薪酬体系是由基本工资和奖金两部分组成,由于

26、公司发展规模不是很大,资金相对薄弱,所以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整体的薪资水平都不是很高。所以,公司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很容易被其他公司挖角,造成人才的流失。 另一方面,薪酬体系内部缺乏公平性。在A公司现行的工资体系中,职位的薪酬等级划分界限不是很明显,在同一职位等级上,薪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薪酬体系内部的不公平性,会使员工心理产生一种挫败感,会对企业产生一种心理偏见,觉得企业不肯定自己所付出的劳动,觉得企业偏向某人,产生一种心理落差,从而会挫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产生离职的念头。职业发展渠道不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果长期从事一项职业而未有任何发展,任何人都会失去工作的动力和热情

27、。尤其是优秀人才,经济收入已不是他们重点考虑的因素,个人发展需求和成就感是他们的主导需求。如果企业没有好的发展前景,或者他们意识到个人的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他们就会寻找可以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在A公司中,一些高素质的人才都担任着一定的任务,对自己所处的小部门的工作都十分熟悉,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权力,管理着本部门的日常活动,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他们在不断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并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然而,他们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还依然只是那个小部门。每个人都希望能发挥自己所长,凭借自己的能力,到达自己的职业理想。企业的管理者虽然看到了他们的才能,并委以重任,一定程度上

28、达到了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有效管理的目的,但却没有重视到人才能力提升后所产生的心理变化,未能给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为人才流失埋下了一个隐患。企业环境建设滞后 企业的环境,既包括办公室环境,同时也包括了企业的文化环境。我们无时无刻都处在一个社会群中,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上级还有同事,要合理处理我们自己的人际关系。如果人际关系不和谐,你进行工作也将变得索然无味,尤其是和上级之间的关系。上下级关系不佳也将导致人才的流失。主要表现有上司领导能力差,工作中不懂得授权,爱指手划脚强加干涉,对下属的意见和建议不能正确对待,严重挫伤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对下属不公正、不尊重,决策反复无常,又不

29、能以身做责勇于承担,缺乏与下属的良好沟通,将造成下属的不满;另外上司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领导风格与下属差异较大,让人难以接受,都将造成人才的流失。 在A公司里,有我们常见的连带关系,因为与企业管理者有着亲戚关系或是其他关系,所以在企业中担任着一定的要职,可他们的能力却远远不能匹配这个职位。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根本没有能力去解决,不能以自己的能力去驯服手下的员工,也不能以德服人,上下级互不尊重。而在下级员工看来,自己能力比上级强,却还被上级处处压制,也感觉力不从心,萌发离职的念头。 许多企业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员工的照顾和关心。有许多中小企业工作环境简陋,许多设施简单、落后,而且不同

30、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活动很少,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尤其是企业不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缺少团队的凝聚力,不能形成一种关爱和谐的企业人际关系氛围。 在A公司,办公室的硬件设施还在建设中,工作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在人文环境的建设方面,做得很不到位。有时候员工被强制要求加班,经常做到深夜。在平时休息的时候,公司内也很少搞一些互动活动,比如聚餐、郊游等,使员工之间缺少交流,更不用说团队的凝聚力了。这些都会使员工缺少一种归感,也为人才的流失埋下了隐患。五、降低A公司人才流失率的对策思考(一)确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对于不同的员工来讲,需求是多方面的。对于层次较高的员工来讲一般指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能

31、否满足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对稳定他们至关重要。 现在许多企业的老板为了留住人才,都会进行大胆授权,给人才创造施展才能和价值的环境,同时针对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员工进行配股,让他们成为企业的股东,使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他们稳定下来。 在A公司里,对那些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应该大胆授权,避免他们因为觉得公司不能体现自身价值而离职。同时,我们还可以采取让他们入股,成为企业的股东,以此来得到稳定,以主人翁的身份留下来。为了使公司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他们会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建立公正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 首先要建立全面的薪酬

32、体系。全面薪酬体系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激励性薪酬以及福利等物质酬劳。基本工资报酬低,会导致人才的不满,因而企业应逐步建立并完善薪酬机制,以调动企业中核心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合理的补贴和福利,能满足人才的精神需要,会显著提高人才的满意度。要合理拉开薪酬差距,保证薪酬有提升的空间。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薪酬也应该有也适当的调节。 基于A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只从基本工资和奖金两个方面进行改善。在基本工资方面,考虑到A公司目前的规模和资金情况,我们应该采用追随市场的决策,要密切注意市场上薪酬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适当的调整,使公司的薪酬水平与市场的薪酬水平基本保持同步。 对于A公司存在的薪酬内部的不公平

33、性,我们将引进职位管理,将职位管理与薪酬体系相结合。职位管理系统而科学,包括职系划分、序列划分、层级划分、岗位名称与任职标准五大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工具。这里为设计薪酬的内部公平性,仅引入职位管理中的层级划分,层级是责任大小、难易程度相近的岗位组合。针对A公司的现状,首先要对各职位进行层级划分,梳理各职位的位置,做好科学系统的归类。在对职位划分明确之后,针对各个层级,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薪酬体系,做到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从而加强对人才梯队的管理。重视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要给人才提供学习和接受培训的机会,提升人才的层次和人才质量。企业不仅是企业家的私有财产,更应该是企业全体员

34、工创业的基地。企业要建立一种全员学习、奖惩分明、和谐合作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在A公司,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对优秀人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个人发展上仍有很大的不足之处。 企业对人才的培训,首先要有系统性。培训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企业实施培训时,首先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战略规划,明确企业在不断发展中需要员工具备的知识能力,从而按照知识能力需求结构对员工进行专业性、系统性培训, 帮助员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素质, 既保证公司发展的需要,也提供员工自我实现的机会。其次,培训要呈现梯队性。在企业人才的培训过程中,要针对员工自身特点区别对待,对不同层次能

35、力的员工,培训不同的内容,查漏补缺,不仅强化了核心人才的知识技能,同时避免了培训资源的浪费, 使培训效果达到最大。最后,要注重培训效果反馈。没有培训效果反馈,公司便无法得知核心人才是否得到了提高,是否具备了公司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以及他们对公司培训方案的态度。通过效果反馈,切切实实的了解培训效果,确保员工技能的提高,为人才提供长足的发展空间。 在A公司里,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虽然得到了重用,但公司却没有给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他们的能力都是在日常的工作中锻炼出来的,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公司应注重培训的作用,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综合提高员工个人素质,进而明确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营造良好

36、工作氛围 环境对员工是否离去相当重要,良好的环境对员工是一种激励因素。在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中,知识型员工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往往在合作的过程中,发挥出意想不到优点。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经常关心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帮助员工排忧解难,使员工在轻松、和谐、向上的环境中工作,增强员工的归宿感。此外,企业要留住人才就必须努力为员工提供成长与发展的空间。这就要求企业树立长远发展目标,并将发展目标与企业的员工紧密联系,使员工能够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和了解与企业一起成长发展的机会。企业同时也要制定详细明确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就业发展环境。 在A公司里,原本的办公设施比较简单

37、,现在正在建设的过程中,办公室宽敞明亮,环境舒适,办公用具更新换代,能够使员工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在平时的节假日休息时,多组织一些互动活动,增加员工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增强彼此的联系。在此同时,上下级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公司里要遵守公正原则,合理安排人才,不能徇私,要以能力说话,创造一个和谐的竞争环境,这样也就不会出现下级不服上级管理的现象。 在其他方面,我们也可以做出一些很贴心的举动,比如员工家里出现困难时,企业伸出援手;老板和企业高层主动找员工谈心沟通,会让员工有受到重视的感觉;员工结婚或家里出现老人病重、去世的情况时,老板或企业高层亲自到场祝贺或哀悼;员工的家属没有工作

38、时,企业帮助员工给家属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等。都会让员工感激涕零,而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多付出什么,而收获的往往是员工的忠心和忠诚。建立离职危机预警机制 企业内员工和个别核心员工的一定流失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如果一旦出现大量流失则会给企业带来沉重打击。这就需要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设立员工流失预警机制,设定员工流失的安全系数。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日常就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动态分析和管理,一旦发现员工流失出现超过安全系数、可能和出现员工大量流失的迹象,要马上做出判断,通报企业高层以采取应对之策,防患于未然。 针对A公司的现状,现提出危机制定预控的几点策略:1带走关键技术的危机。

39、对于新项目的建设和设计,不要过分依赖某一个或少数几个技术人员或工程师。2带走客户与市场的危机。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实施客户关系跟踪管理,使客户为公司享有和使用。3岗位空缺的危机。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制定高层领导团队的接班人计划,不至于在企业关键人才流失时企业领导层措手不及,造成整个企业组织体系的混乱、打乱企业经营计划、工作程序混乱等影响。4带走一批人才的危机。选拔、聘用具有不同背景的人才,采取多元化管理,增强组织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六、总结 本文在完成过程中,采用了文献检索和实证分析的技术路线,通过公司相关资料的收集及分析,在研究中发现,人才之所以会离职,原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员工个人的

40、原因,表现为员工因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离职,觉得公司不能提供发挥自身才能的舞台,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产生的离职;又存在因组织内部机制不完善造成的人才流失,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薪酬体系设计存在缺陷以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还存在因企业工作环境欠佳,上下级关系不佳而产生的人才流失。本文针对人才流失的现象,提出了五点解决对策,主要通过确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建立公正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重视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等。此外,还制定了几点预控人才流失危机的策略,确保企业在发现人才流失时不至于手忙脚乱。 通过对前面众多学者的学习,加深了对人才的理解,也加深了现在人才流失的一些基本现

41、状的认识。就目前来看,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作为企业,不仅要不断吸收新的优秀人才,还应做好原有人才的留人工作,防止人才的流失。也要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对人才资本进行投资,不断提高其素质,建立与其良好的关系,成为合作伙伴关系,与企业共同进退。参考文献1 李宽. 国际人才市场刍议J.国际人才交流.20061 :P40- 422 罗宝华.健全要素市场体系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008(5):P2493 王勇.人才市场结构与人才价值的实现J.现代管理科学.2005(5):P55-574 秦元海,刘顺厚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创新人才评价机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5 胡美娟.我国人

42、才市场体系的法制环境现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5):P69-716 李纲.关于知识和人才流失的知识生态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4):P178-1817 刘雪梅,石韦.“有价值组织”理论及模型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10(6):P164-1668 张琴.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风险与防范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4):P506-5089 雷颖斌.企业人才流失博弈分析及风险管理J. 长江大学学报.2008(2)10 王建忠.论企业人才流失的防范J. 商场现代化.2007(12):P32311 赵永贤.加快构建和完善益性人才市场体系J.中国人才.2006(4)12 王锡忠,

43、刘景广,董玉红.基于马尔可夫链的企业人力资本定价模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8)13 公斌.国企人险的识别与防范J.特区经济.20081214 罗帆,许彦妮.基于心理契约的人才流失预警模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515 牛芳明.论企业核心人才的流失与HR的危机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8916 栾秀云,贾蔚,林秀君.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管理系统构建J.商业时代.2006117 刘晟.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防范研究J.商情2010(4)18 赵淑丹.企业人才流失风险的防范J.科技广场2006319 李林,邓建勇.公平理论在防范人才流失中的应用J.决策探索2007(5)20 邱茜.员工培训引起的人才流失风险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23)21 美 Mei Wa Esther Woo .Brain drain or tap the strengths J.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ies, Hong Kong,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7:P501-51422 美 Naveed Saleem Abbas N. AzadExpert systems approach to minimize the effects of brain drainJ. IJCM1994:P68-75 致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