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签合同的法律效力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5912912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倒签合同的法律效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倒签合同的法律效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倒签合同的法律效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倒签合同的法律效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倒签合同的法律效力(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倒签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倒签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已经建立事实劳动关系一段时间后补签劳动合同的现象。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倒签劳动合同后,不能再主张二倍工资。理由如下:一、法律法规规定对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协商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以上法律规定说明,对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双方可以自愿协商, 达成和解协议,在自愿协商的基础

2、上达成的和解协议受法律的保护。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不具有强制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以上条款都仅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劳动者二倍工资,而非必须支付二倍工资。这是是一种引导性的、有条件义务性法律规范,而不是排他性的、无条件义务性法律

3、规范,可见,二倍工资的规定并不具有强制性,当事人双方可以自愿协商解决。三、倒签劳动合同符合民法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的过程, 是双方自愿协商并达成共识的过程, 无论是从用工开始就订立的合同, 还是事实劳动关系成立后补签的合同(即倒签合同),只要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事实上,对于倒签合同,法律也并没有明文规定无效,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 由于倒签劳动合同的期限已经涵盖了未签劳动合同的期间, 劳动者在同意倒签劳动合同的时候, 不仅仅是补签一个劳动合同, 而且也意味着要对是否放弃双倍工资请求权作出决定。在补签劳动合同时,如果没

4、有同时提出支付二倍工资的请求,即表明双方已就未签劳动合同的期间达成了和解协议, 劳动者原谅了用人单位的过错, 已对未签劳动合同的期间进行了追认, 表明劳动者已放弃了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的权利。 劳动者的行为符合民法关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四、支付二倍工资请求权成立的构成要件之一 必须是用人单位主观上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支付二倍工资, 必须是用人单位主观上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即在劳动者提出二倍工资请求时, 用人单位一直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意思和行动,双方只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反之,如果双方已经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者就不能再要求支付二倍工资。虽然劳动合同

5、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第一款将 “二倍工资”与“补签合同” 视作用人单位的并列责任, 劳动者可以同时提出请求,但由于已经签订的劳动合同涵盖了未签劳动合同的期间(即倒签合同),劳动者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间予以了追认,并达成了一致的共识,这种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具备了法律效力,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任何一方对其中的条款进行变更或是撤销, 都必须与对方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否则就构成违约,违约方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劳动者在已追认了未签劳动合同的期间, 并与用人单位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条款之后, 在没有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 又对该条款予

6、以否认,必然应当承担对自己不利的后果。五、正确理解二倍工资惩罚原则, 有利于建立健全有序的劳动用工制度。制定二倍工资惩罚原则 的本意是促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惩罚不签订或不及时签订的行为。 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有序的劳动用工制度。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倒签劳动合同, 实施相关合作, 并未给劳动者的权益造成实质上的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已经得到了及时保护,既然用人单位已经用实际行动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就不应该对其以改正了的错误进行再次追究, 否则就偏离了法治的方向, 也是一种对健全有序的劳动用工制度的伤害。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

7、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Nur f r den pers?nlichen f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erwendetv werden.Pour l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des fins 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