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1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75855063 上传时间:2022-04-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1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1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1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1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1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1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1.1 复习笔记一、垄断1垄断与低效率垄断造成的低效率如图111所示,在代表性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pm上,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利润最大化产量qm上,价格Pm高于边际成本MC,这表明,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产量所支付的数量超过了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因此,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果让垄断厂商再多生产一单位产量,让消费者以低于垄断价格但大于边际成本的某种价格购买该单位产量,则垄断厂商和消费者都从中得到了好处:垄断厂商的利润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福利进一步提高。图11-1 垄断和低效率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在q*的产量水平上达到。在q*的产出水平上,需

2、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即消费者为额外一单位产量的愿意支付等于生产该额外产量的成本。此时,不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余地。q*产量水平是垄断厂商与消费者协商的结果。事实上,垄断厂商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之间难以达成相互满意的一致意见,因而均衡产量不是发生在帕累托最优状态q*上。上述关于垄断情况的分析,也适用于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等其他非完全竞争的情况。实际上,只要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只要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向右下方倾斜,则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不是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当价格大于边际成本时,就出现了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而由于协议的各种困难,潜在的帕累托改

3、进难以得到实现,于是整个经济便偏离了帕累托最优状态,均衡于低效率之中。2寻租理论寻租是指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即垄断租金)的非生产性活动。寻租者花在寻租活动上的代价不会超过垄断地位可能给他带来的好处,寻租的代价小于等于垄断利润。寻租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强,整个寻租活动的代价将不断增大。垄断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传统垄断理论中的无谓损失。3对于垄断的管制(1)价格管制。制定最高限价或最低保护价。(2)出台反垄断法。二、外部影响1外部性的含义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利益(或者说收益)或有害影响带来的损失(或者说成本)都

4、不是消费者或生产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外部性的实质在于:一个当事人对其他当事人的福利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并没有从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2外部性分类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而得到补偿。此时,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所谓“外部经济”。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经济可以分类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

5、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所谓“外部不经济”。外部不经济也可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表111 外部性分类外部经济(私人收益社会收益)外部不经济(私人成本社会成本)生产消费生产消费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经济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的情况。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经济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的情况。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经济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的情况。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经济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的情况。3外部性和资源配置失当外部影响导致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

6、配置将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一般而言,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条件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而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4解决外部性的办法(1)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进行征税目的: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社会成本税额=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政府予以补贴目的:使该企业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补贴=社会利益私人利益(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企业合并可以使外部影响“内部化”,合并企业的成本与收益等于社会成本与收益。(3)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

7、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5科斯定理(1)科斯定理的内容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说明:财产权无论是自有的,还是购买的,都构成机会成本的一部分。如果出售财产权,就可以获得收益;否则,就意味着遭受本可以出售获益的机会成本。(2)结论在存在外部影响的情况下,并不一定需要政府干预,只要明确外部影响的所有权,同样可以解决外部影响问题,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三、公共物品1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排他性是指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够使用该商品。竞用性是指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如某一火车座位),则其他

8、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把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而把只不具有排他性但却具有竟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资源。2公共物品(1)公共物品最优产量的确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产量决定条件:社会的边际利益等于生产的边际成本。社会的边际利益等于所有消费者的边际利益之和。(2)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公共物品的最优产量是难于确定的,这时因为:单个消费者通常并不很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更不用说去准确地陈述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既然私人的公共物品需求曲线无法确定,也就无法确定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更无法确定最优产量。即使单个消费者能够通过需求曲线描述自己对

9、公共物品的偏好程度,但他们不会如实地说出来。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使得每个消费者都想成为“免费乘车者”。既然得到的需求曲线是假的,以此得到的最优产量也是错误的。公共物品市场是非竞争的,在既定的产量上,消费者之间根本不存在私人物品市场上的那种竞争,每个消费者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每个消费者都想成为“免费乘车者”,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结果,在市场机制条件下,私人不会生产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生产公共产品。消费者的支付不足以补偿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公共物品的生产者必然减少产量,甚至不生产。(3)公共物品和成本收益分析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不能由市场上的个人决策来解决。因此,必须由政

10、府来承担起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公共物品也可以看成是一个项目,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加以讨论。3公共资源一种物品,如果不具有排他性,则每个人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就会尽可能多地去利用它。如果该物品又具有竞用性的特点,即是所谓的“公共资源”,则它可能很快就会被过度地使用,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由于公共资源是公共的,使用权、收益权归谁是模糊的,谁都有权使用,就产生了过度消费的问题。这种情况就是所谓“公共地悲剧”。4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则特别注重研究那些与政府行为有关的集体选择问题。(1)集体选择规则集体选择,就是所有的参加者依据一定的规则通过相互协商来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一致同意规则一致同意规则

11、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加者都认可的情况下才能够实施。这里的“认可”意味着赞成或者至少不反对。在一致同意规则下,每一个参加者都对将要达成的集体决策拥有否决权。优点:能够充分地保证每一个参加者的利益;可以避免发生“免费乘车”的行为;如果能够达成协议,则协议将是帕累托最优的。缺点:达成协议的成本常常太大,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根本就无法达成协议。多数规则多数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必须得到所有参加者中的多数认可才能够实施。这里的多数,可以是简单多数,即超过总数的一半,也可以是比例多数,如达到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优点:成本较低,容易达成协议。缺点:忽略了少数派的利益,少数派被迫服从;可能出现“收

12、买选票”的现象;最终的集体选择结果可能不是唯一的。加权规则根据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对不同参加者的重要程度差异,给参加者的意愿“加权”,相对重要的,拥有的票数就多,否则就较少。然后,按实际得到的赞成票数(而非人数)的多少来决定集体行动方案。.否决规则首先让每个参加者提出自己认可的行动方案,汇总之后,再让每个成员从中否决掉自己所反对的那些方案。这样一来,最后剩下的没有被否决掉的方案就是所有成员都可以接受的集体选择结果了。如果有不止一个方案留了下来,就再借助于其他投票规则来进行选择。否决规则的特点:经过筛选之后留下来的集体行动方案都将是帕累托最优的。(2)最优的集体选择规则对于按照何种规则进行集体选择,

13、才能保证所得到的结果是最有效率的,公共选择理论中有两个主要的理论模型。成本模型。按照该模型,任何一个集体选择规则都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成本:决策成本和外在成本。一个集体选择规则的决策成本是指在该规则下通过某项集体行动方案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一项集体选择规则的外在成本则是指在该规则下通过某项集体行动方案与某些参加者的意愿不一致而给他们带了的损失。决策成本与外在成本之和为相互依赖成本。理性的经济人将按最低的相互依赖成本来决定集体选择的规则。概率模型概率模型力图使集体决策的结果偏离个人意愿的可能性大到最小。最好的集体选择规则就是那种能使上述偏离可能性达到最小的规则。多数规则相对比较理想。政府官员

14、制度政府官员制度是指那种由通过选举所产生的、被任命的以及经过考试而录用的政府官员来管理政治事务的制度。政府官员制度的效率比较低的原因:缺乏竞争、机构庞大、成本高昂。解决政府官员制度低效率的主要途径是引入竞争机制。具体做法是:第一,使公共部门的权力分散化。第二,由私人部门承包公共服务的供给。第三,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展开竞争。第四,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四、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1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的含义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

15、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信息不对称是指有些人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2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引起的问题(1)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更了解产品的质量,保险市场上投保人更清楚自身状况。这些都有可能导致逆向选择问题。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2)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指在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

16、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道德风险分析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保险市场。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3)委托人-代理人问题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委托代理问题。一旦企业出现委托人-代理人问题,其后果不仅是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受损,也使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受损,因为在不发生委托人-代理人

17、问题的情况下,社会将生产出较高质量的产品。由委托人-代理人问题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不可能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而需要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措施加以解决。解决委托人-代理人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最优合约是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3信誉和信息调控通过市场机制本身来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建立“信誉”。信誉,可以看成是消费者对企业行为的一种主观评价。消费者根据自己购买和消费某种产品的亲身体验以及来自其他消费者的“忠告”或别的因素,对生产和销售该产品的企业的诚信(或欺瞒)程度作出判断,并根据这种判断来决定以后是否会购买该企业的产品。市

18、场机制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信息调控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到充分和正确的市场信息,即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11.2 课后习题详解1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答:尽管一些垄断可能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科学研究和采用新技术从而有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许多垄断往往又具有经济上的不合理性,如使生产效率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社会福利受损失。这可用图11-2说明。FH图11-2 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在图11-2中,横轴表示厂商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曲线D和MR分别表示厂商需

19、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再假定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并由直线ACMC表示。为了使利润极大,厂商产量定在Q2价格为P2,它高于边际成本,说明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这时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所支付的数量超过生产该单位所引起的成本。显然,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应增加到Q1,价格应降到P1这时PMC。然而,垄断决定的价格和产量只能是Q2和P2。如果产量和价格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Q1和价格P1消费者剩余是FP1H的面积,当垄断者把价格提高到P2时,消费者剩余只有FP2G的面积,所减少的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转化为垄断者的利润,另一部分就是由垄断所引起的社会福利的纯损失,它代表由于垄断造成的低

20、效率带来的损失。另外,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粹的浪费。进一步加剧了垄断的低效率。2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答:(1)外部影响有时也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等,是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它的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因此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影响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影响;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

21、否则外部影响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2)外部影响会造成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有: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非对称信息。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令、和、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再假定存在外部经济,即有、,但又有,则此人

22、显然不会进行该活动。这表明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从上述两个不等式可以得到:,这一新不等式说明,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所受到的损失。可见,这个人如果从事这项活动的话,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进行活动的私人所受到的损失以后还会有多余,即可能使其他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这说明,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相反,存在外部不经济时,有,再假定,则此人一定会进行此项活动,从上述两不等式中可得到,此不等式说明,进行了这项活动,社会上其他人受到的损失大于此人得到的好处,从整个社会看,是得不偿失,因此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

23、所要求的最优水平了。因此,外部影响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3如何看“科斯定理”?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适用吗?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适用吗?答:(1)一般认为该定理可表述为:只要交易成本为零,产权分配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就不会发生。就是说,在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上不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而在此之前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的干预。因此,科斯定理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财产权的明确和可转让之所以具有这样大的作用,其原因在于,明确的财产权

24、及其转让可以使得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2)但是运用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有以下几个难题:第一,科斯定理要求资产的财产权明确,但是,财产权并不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在历史上就是大家均可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财产权具体分派给谁;有的资源的财产权即使在原则上可以明确,但由于不公平问题、法律程序的成本问题等等也变的实际上不可行。第二,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可以转让。这就涉及到信息充分不充分以及买卖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各种原因,如谈判的人太多、交易成本过高、谈判双方都能使用策略性行为,等等。最后,即使财产权是明确的、可转让的,

25、也不一定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有可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它与原来的状态X+相比有所改善,但并不一定恰好为X+。此外,还应该指出,分配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影响的问题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之以社会都可以用科斯定理来解决一部分外部性问题,以期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4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来提供?答:公共物品指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其两大显著特点是:消费或使用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些性质决定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最优产出水平决定上大不相同。私人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由各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

26、加而得,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只能由各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垂直相加而得。但是,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虚假的。首先,单个消费者通常并不很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更不用说去准确地陈述他对公共物品的价格与需求的关系;其次,即使单个消费者了解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程度,他们也不会如实说出来。为了减少支付价格或不支付价格,消费者会低报或隐瞒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他们在享用公共物品时都想当“免费乘车者”,不支付成本就得到利益。在竞争的市场中,如果是私人物品,则市场均衡时的资源配置是最优的。但是,如果是公共物品,即使它是可排他的,情况也会完全不同。任何一个消费者一单位商品的机会成本为零

27、。这意味着,没有任何的消费者要为它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和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如果所有的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就将不足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5市场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吗?答:(1)在现实经济中,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甚至是很不完全的。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

28、并有效地配置它们。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时就不能很好地起作用。例如,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生产者的生产可能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些产品生产过多,而另一些产品又生产过少;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也可能会出现“失误”,比如购买了一些有害健康的“坏”商品,而错过了一些有益健康的“好”商品。更坏的情况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有些重要的市场甚至可能根本就无法产生,或者即使产生,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2)市场机制能解决一部分信息不完

29、全和不对称问题。例如,为了利润最大化,生产者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进行生产,否则,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可能卖不出去。生产者显然很难知道每个消费者的偏好的具体情况。不过,在市场经济中,这一类信息的不完全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正确决策因为他们知道商品的价格。只要知道了商品的价格,就可以有此计算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收益,从而就能确定它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但是,市场的价格机制不能解决所有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这种情况在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上都是常见的现象。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信息调控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和正确的市场信息,以便他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6设一产品

30、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5005P,成本函数为C20Q。试问:(a)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b)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c)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解:(a)该商品有垄断厂商生产时,市场的需求函数即为该厂的需求函数。于是,由Q5005P,可得。则该厂商的利润函数为:利润最大化时有,即解得:Q200此时有:即达到帕累托最优使得产量为200,价格为60,厂商能得到得利润为8 000。(b)要达到帕累托最优,则需要有:由已知得:,解得:。(c)当时,消费者剩余为:当时,消费者剩余为:所以社会净福利损失为:。这里,16 0004 0001

31、2 000是垄断造成的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其中,8 000转化为垄断者利润。因此,社会福利纯损失为4 000。7在一个社区内有三个集团。他们对公共电视节目小时数T的需求曲线分别为:W100TW1502TW200T假定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它能以每小时100美元的不变边际成本生产出来。(1)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是多少?(2)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多少公共电视小时数?解:(1)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因此,要决定供给公共物品的有效水平,必须使这些加总的边际收益与生产的边际成本相等。对公共电视的市场需求为三个集团需求曲线的垂直相加:W=W+ W+W100T+1502T+200T4

32、50-4T因此总收益函数为TRWT(4504T)T由总收益函数可知,边际收益函数为MR4508T均衡时有:MCMR,即为:4508T100,解得:T43.75。这就是公共电视的有效小时数。(2)在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中,对电视节目小时数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三个集团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且此时W1W2W3P。由W100T,得:T1100W100P,由W1502T,得:T2750.5W2750.5P,由W200T,得:T3200W3200P,则市场需求曲线为:TT1T2T3(100P)(750.5P)(200P)3752.5P即:P1500.4T因此总收益函数为TRPT(1500.4T)T由总收益函数可

33、知,边际收益函数为MR1500.8T均衡时有:MCMR,即为:1500.8T100,解得:T62.5。因此,如果电视为私人物品,则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62.5电视小时数。8设一个公共牧场的成本是C5x22 000,其中,x是牧场上养牛的头数。牛的价格为P800元。(1)求牧场净收益最大时的养牛数。(2)若该牧场有5户牧民,牧场成本由他们平均分担。这时牧场上将会有多少养牛数?从中会引起什么问题?解:(1)牧场收益最大时,应该有MCP由C5x22 000,可得:MC10x则有:10x800,解得:x80。(2)每户牧民分摊的成本是(5 x22 000)5x2400因此对每户牧民来说,其边际成

34、本均为:MC2x于是养牛头数将是:2x800, x400。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放牧量大大超过了最优放牧量,由此引起的后果就是,牧场因放牧过度,数年后一片荒芜,这就是所谓的公地问题。9假设有l0个人住在一条街上,每个人愿意为增加一盏路灯支付4美元,而不管已提供的路灯数量。若提供X盏路灯的成本函数为C(X),试求最优路灯安装只数。答:路灯属公共产品,每人愿为增加的每一盏路灯支付4美元,10人共40美元,这可看成是对路灯的需求或边际收益,而装灯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2x。令MRMC,即402x,可以求得:x20盏,因此路灯安装的最优数是20盏。10一农场主的作物缺水。他须决定是否进行灌溉。如他进行灌溉,

35、或者天下雨的话,作物带来的利润是1 000元,但若是缺水,利润只有500元。灌溉的成本是200元。农场主的目标是预期利润达到最大。(1)如果农场主相信下雨的概率是50,他会灌溉吗?(2)假如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100,农场主愿意为获得这种准确的天气信息支付多少费用?解:(1)如果农场主相信下雨的概率是50%,不进行灌溉的话,他的预期利润为:如果进行灌溉,则肯定得到的利润为1 000200800。因此,它会进行灌溉。(2)他不买天气预报信息时,如上所述,他会进行灌溉,得到利润800。如果买天气预报信息并假定支付x元费用,他若确知天下雨,就不灌溉,于是可获利润:若确知天不下雨,就灌溉,于是可获利润:

36、由于他得到的信息无非是下雨和不下雨,因此,在购买信息情况下的预期利润为:令(不购买预报信息时的利润),解出x100。11.3 考研真题与难题详解一、概念题1. 外部性(externality)(东南大学2003研;北师大2004研;北航2004研;南开大学2005研;四川大学2006研)答:外部性也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

37、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销,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外部性理论可以为经济政策提供某些建议,它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依据,政府可以根据外部性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并利用相应的经济手段,以消除外部性对成本和收益差别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纠正的办

38、法:(1)使用税收和津贴;(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3)规定财产权。2. 公共物品(南开大学2005研;北京化工大学2006研;东北财大2006研;上海交大2006研;厦门大学2006研)答:公共物品指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排他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可以排除与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竞争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就减少了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国防、海上导航用的灯塔,就是公共物品。一个人享有公共物品的好处时并不能排除其他人也享有它们的好处,一个人享有它们的好处时也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它们的享有。由于公共产品既没有排他性

39、又没有竞争性,所以能够从公共产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产品付出费用,这称为“免费搭便车问题”。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3.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与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中山大学2005研;南开大学2005研;东北财大2006研)答:(1)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在二手车市场上,假定有若干辆质量不同的二手车要卖。旧车主知道自己要卖的

40、车的质量,质量好的索价高些,质量差的索价低些。但买主不知道每辆旧车的质量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买主只能按好的旧车和差的旧车索价的加权平均价格来购买。这样,由于买主无法掌握旧车的准确信息,从而其出价并不区分旧车质量的好坏,质量好的旧车会退出市场,质量差的旧车留在市场上。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质量差的旧车比例增加,买主会进一步降低出价,使质量稍好的旧车也退出市场,如此循环下去,旧车市场就会逐渐萎缩。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关于产品的质量、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关于自身的情况等等都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

41、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2)道德风险是指在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代理人为委托人工作,而其工作成果同时取决于代理人所做的主观努力和不由主观意志决定的各种客观因素。当主观努力对委托人来说难以识别时,就会产生代理人隐瞒行动而导致委托人利益受到损害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发生的一个典型领域是保险市场。而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4. 市场失灵(北师大2001研;浙江大学2001研;社科院

42、2002研;北京工业大学2005研;深圳大学2005研)答: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外部性,即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造成的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利益或成本的变化,而另一个经济主体又没有得到补偿或支付的情况;公共产品,即对整个社会有益,但因不能获得收益或私人成本太高而私人厂商不愿意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如国防、空间研究、气象预报等;非零交易成本,如搜集信息、讨价还价、达成合同等所需要的成本,往往使得交易难以进行;市场特权,如垄断的存在或过度的竞争;市场机制不能够解决社会目标问题;非对称信息,如生产者往往具有

43、比消费者更多的关于商品的信息。5. 科斯定理(人大2006研;北师大2006研;北理2006研;南开大学2006研)答:科斯定理指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其基本思想由美国经济学家、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但科斯本人并没有直接将其思想以定理形式写出,而是体现在从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出发所进行的案例分析中。科斯定理是由其他经济学家在解释科斯的基本思想时概括出来的,不同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科斯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解释。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0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

44、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分派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效果的问题了。二、简答题1. 全世界每天消费大量的鸡,但没有人担心鸡会灭绝,相

45、反没有多少人吃鲸肉,人们却时时刻刻担心鲸会灭绝,为什么同样一个市场系统可以保证产出足够的鸡,却偏偏威胁到鲸的生存呢?(中山大学2006研)答:(1)同样一个市场系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市场在配置“鸡和鲸”这两种资源时其效率是不一样的。市场在配置鸡的生产和消费时是有效的,但其在配置鲸时却出现了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不完全信息等。鲸是一种公共资源,但市场在配置公共资源时往往无能为力。公共资源是指没有排他性但有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排他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

46、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可以排除与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竞争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就减少了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当利用市场来对公共资源进行配置时,它很可能很快会被过度地使用,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种现象被称为“共有财产的悲剧”。(2)从产权角度来看,农民拥有他所养殖的鸡及相关的占有、处分、收益等权力,因此觉得有必要好好照看它们,增加鸡的数量。由于产权的确定性,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相反,鲸的产权归属并不明确,不属于任何国家或个人,换言之,它是世界公共资源。于是,一方面大家都知道捕鲸可以赚大钱,不少人蜂拥而上;另一方面,保护鲸类则由于

47、缺乏直接经济利益而乏人问津。这就使得单纯依靠市场来配置鲸这种资源时其结果缺乏效率。三、计算题1. 一家垄断的钢铁厂的成本函数为:该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200-q但是钢铁厂每生产出1单位的钢铁将产生0.1单位的污染物z,即z=0.1q。清理污染的成本函数为:污染总成本=100+400z,其中z为污染物数量。(1)如果企业可以自由排放污染,其产品价格和产出水平为多少?(2)假定生产者必须内部化其外部性,即它必须支付污染成本,则其产品价格和产出水平为多少?(3)上述计划能否消除污染?请分别算出(1)(2)两种情形下的污染物数量。(4)假定政府希望通过税收来减少企业的污染排放。如果政府希望企业减

48、少的污染物排放量与(2)中相同,则应该怎样设计税收?(人大2006研)答:(1)如果企业可以自由排放污染,则企业的利润为: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解得企业的产出水平为:;市场价格为:p=200-q165。(2)如果生产者必须内部化其外部性,则企业的利润为: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解得企业的产出水平为:;市场价格为:p=200-q175。(3)上述计划不能消除污染物,即不能使污染量减少为零。在(1)中的情况下,污染物的数量为:z=0.1q3.5在(2)中的情况下,污染物的数量为:z=0.1q2.5比较和可见,生产者内部化其外部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污染程度,不能将污染减少为零。(4)税收设计应该

49、采用从量税,即对每单位产量征收一定的税。因为总量税显然不能改变企业的边际决策,如果不能改变企业的边际决策,就无法影响企业的产量和排放的污染量。假设对企业每单位产量征税为t,则企业的利润为: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要使污染排放量为(2)中的z=0.1q2.5,则企业的产量为:q25,则有:所以t40,即政府应对企业每单位产量征收40的税收。四、论述题1. 请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为什么保险公司要设计很多种类的保险项目呢?(中山大学2006研) 答:(1)在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时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信息不完全不仅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知道

50、在任何时候 、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还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信息不对称指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在保险市场上,如果保险公司和投保客户双方的信息是充分的,则根据大数法则所订费率足以保证保险市场的有效运转。但实际上,保险公司对客户的信息掌握不完全。以健康医疗保险为例,哪些人身体好,哪些人身体差,保险公司无法充分了解。结果是身体差的人投保最多。事后保险公司才了解到实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高于预期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这迫使保险公司按“最坏情况”的估计来制订保险

51、费率,但这样会使费率上升,使身体好的人不愿参加保险。尽管他们有获得保障的需求,但市场无法给他们提供保险。保险市场的有效性被破坏了。如果保险公司向客户提供单一的保险项目,如提供全额赔偿,会导致严重败德行为,从而破坏市场的运作,不能达到市场的有效性。败德行为是指个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后,缺乏提防行为,而采取更为冒险的行为,使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大。败德行为也称为道德公害。败德行为产生的原因是非对称信息。败德行为会破坏市场的运作,严重的情况下会使某些服务的私人市场难以建立。(2)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保险公司本不知道前来购买保险的人的风险偏好等品质,但它可以通过设计多种不同的保险项目,确定不同的自

52、负比率和保险价格的组合来筛选不同的客户,让客户自我选择。由于出事故的概率不同,客户对自负比率和保险价格的偏好是不同的:谨慎的人由于自己出事故的概率小,会选择高的自付部分与低的保险价格,因为对他而言,出事故的可能性较低。反之,冒失的人由于出事故的概率较高,所以会喜欢选择低的与高的保险价格那类组合,即宁可支付较高的保险费去换得较低的自负部分。这样,保险公司通过不同的险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不同的客户,降低风险。2什么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对解决外部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天津财经大学2005研)答:(1)科斯最早在1960年提出了采用产权纠正外部性的办法,即所谓的科斯定理。其内容是:在交易

53、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2)科斯定理的理论意义科斯定理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定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性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性就不会发生。就是说,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不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而在此之前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需

54、要政府的干预。因此,科斯定理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3)科斯定理的实践意义如果产权界定是明确的,那么通过市场交易解决外在性问题是可行的。以Y厂商向X厂商就污染问题而施加外在成本的情形为例。在产权可以自由买卖的条件下,如果法律界定X厂商有权不受污染,那么Y厂商为了能够生产就必须向X厂商购买污染权。这时,Y厂商将因此增加一部分边际成本,而X厂商则得到相应的收益。反之,如果产权界定给Y厂商,即Y厂商有权向X厂商施加污染,那么,X厂商将购买这一权利以便Y厂商不释放污染。结果,市场交易本身使得污染问题得到解决。不仅如此,由于交易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进行的,因而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的。但是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问题

55、在实际中并不定真的有效。这是因为:第一,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在历史上就是大家均可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财产权具体分派给谁;有的资源的财产权即使在原则上可以明确,但由于不公平问题、法律程序的成本问题等等也变得实际上不可行;第二,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这就涉及到信息是否充分以及买卖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各种原因,如谈判的人太多、交易成本过高、谈判双方都能使用策略性行为等等;第三,明确的财产权的转让并不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运用科斯定理完全有可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它与原来的状态相比有所改善,但并不一定恰好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还应指出,分配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影响的问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