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模拟1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75855060 上传时间:2022-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宏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模拟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宏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模拟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宏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模拟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模拟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模拟1(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1假设一个经济体第1年即基年的当期产出为500亿元,如果第8年GNP物价平减指数提高了1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名义产出等于( )。A2000亿元 B1500亿元 C1000亿元 D750亿元2计划投资若超过计划储蓄,那么( )。 A总供给将大于总需求 B在未充分就业情况下将增加就业C将产生通货膨胀缺口 D经济将处于非预期状态3发生下列哪种情形后,M2的构成仍保持不变?( ) A信用卡被更加广泛地使用 B各家银行设置了更加多的自动取款机 C提高从储蓄账户到支票账户的转账手续费 D以上三者都是 4下列关于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叙述正确的有哪些?

2、( ) A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B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 C投资对利率变化越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D投资对利率变化越敏感,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5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渠道之一是( )。 A直接影响收入 B改变资金的周转率C直接影响价格 D改变借款的成本6在非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扩大总需求会使( )。 A国民收入增加 B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C利率下降 D物价水平下降7.在长期,最大可能实现的最大增长率为( )。 A.有保证的增长率 B.自然增长率,C.实际的增长率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8弗里德曼认为最终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唯一办法是( ) A结构调整以降低

3、自然失业率 B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C管制工资和物价以抑制通货膨胀D以上说法均不准确9如果某些大国决定通过制定投资税收减免政策来资助投资。那么,在长期中,某个小国开放经济的实际汇率将会( )。 A升值,净出口下降 B升值,净出口下降C贬值,净出口上升 D贬值,净出口下降 10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原因通常是( )。 A更高的价格水平但就业水平并没有变化 B更高的价格水平并且就业水平降低 C更高的价格水平,并且当存在失业时就业水平将会提高 D总需求减少二、概念题1GDP折算(平减)指数2消费函数3潜在产量4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5边际消费倾向三、简答题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意愿存货投资和非意愿存货投资

4、都为零吗? 2试分析影响IS、LM曲线斜率和移动的因素分别有哪些?3请概述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二者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分别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限制因素?4什么原因造成货币乘数的不稳定?其政策后果是什么?四、计算题1假设在一个只有三种商品的简单经济中,每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分别为10,15,20。2000年每种商品的产量(和消费)分别为50,80,100。试问: (1)经济中的名义GDP是多少? (2)设2001年价格上升至12,18,24,产量(和消费)达到55,90,110。以2000年为基年,计算2001年名义GDP和实际GDP。以GDP缩减指数来衡量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经济的真实增长率

5、是多少? (3)以2000年为基年,计算2001年的消费价格指数CPI。2假设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3000.8Yd,投资函数为I2001500r,净出口函数为NX1000.04Y500t,货币需求函数为L0.5Y200r,政府支出为G200,税收函数为T0.2Y,名义货币供给为M550,价格水平P1。求:(1)IS曲线方程;(2)LM曲线方程;(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3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各个经济指标满足以下的规律:消费:C600+0.8投资:I30050i政府支出:G400转移支付:TR100税收:T200+0.25Y货币需求:L0.2Y100i货币供给:l

6、 000求:(1)总需求函数;(2)总供给曲线为P1时,均衡产出与利率;(3)总供给曲线为Y1320时,均衡的价格与利率。4假设菲利普斯曲线具有以下的形式:其中,是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是t时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是失业率。并假设的初始值为0。 (1)自然失业率是多少? 假设开始时的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在第T年,政府决定把实际失业率降到3的水平,并且在以后保持不变。 (2)计算第T,T1,T2,T3和T4年的通货膨胀; (3)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使自然失业率降到3%的水平? (4)你相信(2)的答案吗?为什么?考虑人们是怎样形成他们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期的; 假设到了第T5年,口的值从0变到1,并假

7、设政府仍然决定永远保持失业率在3构水平。 (5)l代表的预期形式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形式的上升? (6)第T5,T6和T7年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7)自然失业率是怎样依赖于目的? (8)你相信题(5)的答案吗?为什么? 请根据题(2)和(5)的答案填写表1。表1 年TT+1T+2T+3T+4T+5T+6T+7t5假设第一年的价格水平,第二年的价格水平,汇率最初是每英镑2美元。(1)如果第12年间没实质性的失调,第二年的实际汇率是多少?(2)如果实际汇率,在第12年间下降50,第二年的汇率为多少?五、论述题1. 运用财政政策有关理论:(1)论述我国减少农业税费和增加农业投入对农业经济和国民

8、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2)分析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的重点和途径。2. 论述自然失业率及其理论和实际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设基期的价格水平为单位1,所以基期的实际产出为500亿元。第8年时的实际产出为750亿元,此时的价格水平为2,所以名义产出为实际产出乘以2,等于1500亿元。2B。本题考查经济的宏观均衡决定。在两部门经济中,从总支出(即总需求)角度看,国民收入由计划消费和计划投资组成;从总收入(即总供给)角度肴,国民收入等于计划消费与计划储蓄之和。当计划投资超过计划储蓄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很显然答案A是错的。但一味增加投资并不意味着国民收入会无限制的增长。当社会中不存在闲置资源时,会产

9、生通胀压力,而存在闲置资源时则能够扩大生产促进就业。选项C缺少限定条件,不严密。3D。M2本身包括M1,而这三种做法只不过是在M1和M2之间的转换,并不影响M2的构成。4D。此题涉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效果的影响因素,可以根据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来确定。5D。央行通过变动贴现率的政策改变商业银行借款成本,影响他们的贷款行为。6A。在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扩大总需求,即是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物价水平和国民收入就会增加,利率也会随之上扬,而总供给曲线则不变。7B。A中有保证的增长率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不稳定;B中自然增长率较稳定;C中一般情况下,实际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8D。弗里德曼认为自然失

10、业率是长期存在的,提倡价格的内在稳定机制。9C。大国制定投资税收减免政策后,会吸引资本流入,在长期中,对于小国来说,资本外流会导致其货币贬值,有助于出口的增加。10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表现为工资和物价的螺旋上升,而过高的工资水平导致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增加了失业。二、概念题1GDP折算(平减)指数:GDP折算(平减)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名义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用公式表示为:。该指数用来衡量在基年和所有考察的年度之间发生的价格变化,这个指数与

11、消费价格指数不同,因为它的权数随不同商品所占的份额的改变而改变。因为GDP折算指数是以涉及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计算为基础的,所以它是一个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状况的具有广泛基础的价格指数。GDP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向。缺点是资料较难搜集,需要对未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换算,并且可能受到价格结构因素的影响。2消费函数:表示在每一个收入水平上的消费支出水平,描绘了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一般地,我们假定消费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凯恩斯认为,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利率不重要,因而消费函数的表达式为CC0cY,C00,0c1,其中c即是边际消

12、费倾向(MPC)。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时所增加的消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凯恩斯认为,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随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即:随着收入的上升,在增加的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储蓄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大。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意义:(1)凯恩斯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看成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之一。由于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消费所占比例逐步减少,故经济扩张会带来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2)一些西方学者利用该规律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他们认为,既然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消费所占比例减少,表明高收入的资本家会比工人拿出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他们的结论是,分配有

13、利于资本家是合理的,可以促进资本循环,促进经济发展。(3)还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体现出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功能。经济衰退时人们收入水平较低,在增加的收入中将较大的比例用于消费。经济繁荣时人们收入水平较高,在增加的收入中将较小的比例用于消费。这样,该规律在衰退时有利于扩大总需求,在繁荣时有利于缩小总需求,具有使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作用。3潜在产量:又称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它可以用生产函数表示为:式中,即为潜在产量。由于潜在就业量不受价格水平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所以潜在产量也不受价格等经济变量的影响,也被视为一个外生变量。

14、当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达到了其潜在产量,意味着该经济社会较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的经济资源。4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指若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他是由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具有如下的性质:(1)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多于黄金分割率的水平,则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平均每个人的资本下降到黄金分割率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2)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少于黄金分割的数量,则该经济能够提高人均消费

15、的途径是在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分割率的水平。5. 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相对而言。指收入中每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消费的变化。可以用以下式子表示:式中,表示增加的消费,代表增加的收入。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在西方经济学中,任何增加的收入无非有两个用途:消费和储蓄。所以,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必定为1。根据消费统计资料,短期中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长期中的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既可以指国民收入的消费倾向,也可以指可支配收入的消费倾向。三、简答题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意愿存货投资和非意愿存货投资都为零吗?答:存货投

16、资是指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时发生的存货积累,以及为保持生产连续性而准备的各种原材料等。存货投资分为合意的存货投资和非合意的存货投资。为确保生产顺利进行所持有的最低限度的原材料,为保证产品供应的连续性而持有的合适的产品,都属于意愿存货投资的范畴。意愿存货水平可以用存货销售比率与产品生产速度、定货到来的快慢成反比,与利率水平成反比,与销售水平和社会需求的不确定性成正比。如果实际存货超过了意愿存货,超过的部分便被称为非意愿存货。存货投资往往无法预料,它在产量和不确定的销售量之间起缓冲的作用。存货投资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周期有关,二战以来的历次经济衰退被认为是公司存货普遍减少的结果。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意愿存

17、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意愿存货投资必然为零。如图所示:在两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abY,自发投资为,非意愿存货投资为UI。则可作出消费曲线C与总需求曲线AD,ADCIabYabY,总需求曲线与消费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投资,E点为均衡点,在E点,ADY,计划投资等于实际投资,非意愿存货投资为零;为了生产的便利与稳定,厂商通常都要保留一部分存货,如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这就是意愿存货。因此意愿存货投资作为意愿投资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在E点左侧,UI0。图1 2试分析影响IS、LM曲线斜率和移动的因素分别有哪些?答:IS曲线是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联结起来

18、而形成的曲线。它是反映产品市场均衡状态的一幅简单图像。它表示的是任一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相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投资恰好等于储蓄。LM曲线是指联结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而形成的轨迹。这条曲线上的任一点所指示的利率与所对应的国民收入都会使货币的供给(M)等于货币的需求(L)。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影响IS曲线的因素边际消费倾向。如果较大,IS曲线将趋于平坦。这是因为较大时,支出乘数较大,从而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变动时,收入会以较大幅度变动,因而IS曲线就较平缓。反之则反是。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d。如果d

19、较大,投资对于利率变化反应比较敏感,利率的较小变动就会引起投资较大的变化,进而引起收入较大的变化,IS曲线斜率就较小,即IS曲线较平缓。反之则反是。税率。当和一定时,税率越小,乘数越大,IS曲线越平缓;越大,IS曲线会越陡峭。自主投资。若投资需求上升,则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若投资需求下降,则IS曲线就会向左移动。政府的财政政策引起的购买性支出的变化和税收的变化。(2)影响LM曲线变动的因素k为定值时,货币投机需求(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越高,LM曲线越平缓,反之则反是。当h为定值时,交易需求(k)越大,即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越高,LM曲线越陡峭,反之则平缓。货币供给量(M)

20、增加,LM曲线右移,M减少,LM曲线左移。价格水平,当名义货币供给量Ms不变时,如价格p下降,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LM右移,价格P上升,LM左移。3请概述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二者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分别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限制因素?答:(1)乘数理论乘数理论的主要内容:消费、投资或政府支出的自发性增长会使收入和就业若干倍地增加(国民收入函数中由于某个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化)。假设条件:消费函数或储蓄函数既定;要有一定数量的富余劳动力可以被利用;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限制因素: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若没过剩生产能力则不会引起生产增加,只会刺激物价水平的上升。投资

21、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否则,乘数作用要小得多,因为投资增加所引起的货币需求的增加会使利率上升,这样就会鼓励储蓄削弱消费,从而会部分地抵消由于投资增长所引起的产出增加。货币供给的增加能否适应产出增加的需要。若货币供给量不能适应产出(支出)增加的需要,则会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抑制消费、投资和总需求。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GDP不一定会增加。(2)加速数原理主要内容:加速数原理是根据现代化大生产大量应用固定资产的技术特点来说明收入或消费变动与投资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基本观点是:投资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或产量的增加将引起投资的加速度增长,也就是说投资的增加比收入和消费增加的速度快。加速数:

22、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资本量,即资本增量与产量增量之比。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中固定资本比重较大的技术特点,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其关于产量变动同投资有严格的固定关系的假设是不符合实际的。4什么原因造成货币乘数的不稳定?其政策后果是什么?答:货币乘数(亦称存款乘数)又作“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指的是中央银行创造或消灭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或减少的货币供应量。简言之,货币乘数就是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用公式表示为Ms=mB,其中Ms代表货币供给,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基础货币由通货C和存款准备金R组成,而货币供给由通货C和存款货币D组成。通货C虽然能成为

23、创造存款货币的根据,但它本身的量,中央银行发行多少就是多少,不可能有倍数的增加;发生增加的只有存款货币D,由此可知货币乘数为:m=(C+D)/(C+R) 把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D,则得到,m=(C/D+1)/(C/D+R/D) 如果把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则又得到, 式中的C/D和式中的D/C表示的是通货与存款之比或存款与通货之比,这个比率的大小取决于私人部门(个人和公司)的行为;式中的R/D和式中的D/R表示的是准备金与存款之比或存款与准备金之比,这个比率的大小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货币乘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私人部门和存款货币银行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行为。在货币创

24、造乘数的公式中,包括三类参数变量:(1)中央银行的行为参数:法定存款准备率;(2)商业银行的行为参数:超额准备率;(3)公众的行为参数:通货的存款比率和定期存款比率。由于这三类行为参数并非固定不变,所以货币创造乘数也不是一个常数。货币的资金流量理论认为,由于货币乘数是内生的,因而是不可控的,而且基础货币本身也是内生的,政府也无法控制。所以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基础货币从而间接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受到了很大的约束,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果。四、计算题1假设在一个只有三种商品的简单经济中,每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分别为10,15,20。2000年每种商品的产量(和消费)分别为50,80,100。

25、试问: (1)经济中的名义GDP是多少? (2)设2001年价格上升至12,18,24,产量(和消费)达到55,90,110。以2000年为基年,计算2001年名义GDP和实际GDP。以GDP缩减指数来衡量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经济的真实增长率是多少? (3)以2000年为基年,计算2001年的消费价格指数CPI。 解:(1)2000年名义GDP 50108015100203 700; (2)2001年名义GDP55129018110244 920, 以2000年为基年的2001年实际GDP55109015110204 100,GDP缩减指数,所以通货膨胀率是20%;从2000年至2001年名义

26、GDP的增长率,所以:经济中的真实增长率32.97%20%12.97%;(3)。2假设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3000.8Yd,投资函数为I2001500r,净出口函数为NX1000.04Y500t,货币需求函数为L0.5Y200r,政府支出为G200,税收函数为T0.2Y,名义货币供给为M550,价格水平P1。求:(1)IS曲线方程;(2)LM曲线方程;(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解:(1)由可支配收入YTY0.2Y0. 8Y可以得到消费函数为: C3000.80.8Y3000.64Y; 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净出口函数和政府购买代入开放经济中的收入恒等式,得:Y

27、CIGNX3000 64Y2001500r2001000.04Y500r即: Y20005000r 此为所求的IS曲线方程。 (2)在名义货币供给为550和价格水平为1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为550,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有:5500.5Y2000r 即: Y11004000r此即为LM曲线方程。(3)将IS曲线方程与LM曲线方程联立解得:均衡收入Y1500,利率r10%。3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各个经济指标满足以下的规律:消费:C600+0.8投资:I30050i政府支出:G400转移支付:TR100税收:T200+0.25Y货币需求:L0.2Y100i货币供给:l 000求:(1)总需求函数;

28、(2)总供给曲线为P1时,均衡产出与利率;(3)总供给曲线为Y1320时,均衡的价格与利率。解:(1)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YC+I+G将已知数据代入,有:整理得到IS曲线为:Y1550125i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代入已知数据,得到LM曲线:0.2Y100i 联立、,得到:Y1240+ 此即为需求函数。(2)(凯恩斯供给曲线)将P1代入得:Y1340 将代入得:即均衡的产出和利率分别为1340和1.68%。(3)将Y1320代入,得:P1.25将Y1320代入得:即均衡的价格和利率分别为1.25和1.84%。4假设菲利普斯曲线具有以下的形式:其中,是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是t时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29、,是失业率。并假设的初始值为0。 (1)自然失业率是多少? 假设开始时的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在第T年,政府决定把实际失业率降到3的水平,并且在以后保持不变; (2)计算第T,T1,T2,T3和T4年的通货膨胀; (3)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使自然失业率降到3%的水平? (4)你相信(2)的答案吗?为什么?考虑人们是怎样形成他们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期的; 假设到了第T5年,口的值从0变到1,并假设政府仍然决定永远保持失业率在3构水平。 (5)l代表的预期形式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形式的上升? (6)第T5,T6和T7年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7)自然失业率是怎样依赖于目的? (8)你相信题(5)的

30、答案吗?为什么? 请根据题(2)和(5)的答案填写表1。表1年TT+1T+2T+3T+4T+5T+6T+7t 解:(1)当时,可计算自然失业率撕0.125%。 (2)因为,所以当时,第,1,2,3和4年的通货膨胀率都是。(3)自然失业率永远都不会降到3%,因为自然失业率是在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时计算而得的。本题中,它的值为5%。(4)如果每一年都是和,那么人们永远都不会预期错误。(5)当1时,人们预期今年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去年的通货膨胀率。当通货膨胀率在各年间表现很强的相关性的时候,这样的预期最可能形成。(6)为了使失业率保持在3%的水平,通货膨胀率必须每年上升。 5: 6: 7:(7)

31、自然失业率是在通货膨胀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即时计算而得的,因此自然失业率与是独立的。(8)这种情形是不可能的,当1,通货膨胀的预期永远都是错误的。 根据题(2)和(5)的答案填写表1,得表2年TT+1T+2T+3T+4T+5T+6T+7t4%4%4%4%4%8%12%16%5假设第一年的价格水平,第二年的价格水平,汇率最初是每英镑2美元。(1)如果第12年间没实质性的失调,第二年的实际汇率是多少?(2)如果实际汇率,在第12年间下降50,第二年的汇率为多少?解:(1)由题意,第一年的实际汇率为: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即实际汇率也是每英镑2美元。(2)如果第二年的实际汇率下降50%,则第二年的实际汇率

32、为:第二年实际汇率第一年实际汇率(150%)2(150%)1则第二年的名义汇率为:第二年的实际汇率,即每英镑为1.38美元。五、论述题1. 运用财政政策有关理论:(1)论述我国减少农业税费和增加农业投入对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2)分析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的重点和途径。答:(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目的宏观经济政策。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

33、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从其内容上看,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看,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前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后者则包括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2)财政政策与农业的关系农业发展与财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然也是财政的基础。农业又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

34、门。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农业的特殊性使得农业成为财政投入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财政稳定和发展农村和农业的政策也是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的,其基本方式有:稳定农产品价格。稳定价格有两种方式:价格管制和价格平准。价格管制指国家规定产品的最高价格;价格平准是规定最低价格,又叫价格支持。对于农产品而言,国家必须保证它的供应,并维护仅仅获得微利的农民的利益。因此,国家对重要的农产品一般实施支持价格。但是,实施支持价格带来的问题是生产大于需求。对于供大于求的部分,一般由国家财政购买,或者由财政补贴农民,使农民减少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负担。要解决农业相对收益较低的

35、问题,政府可以考虑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负担入手。前者包括对农业投入品的补贴,如对农用生产资料的补贴、财政贴息等,后者主要指农业税收政策,主要指减少农业税收,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由于农业生产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政府一方面可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采取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通过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达到提高其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总之,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财政关系密切,它一方面是财政收入的基础来源,另一方面需要财政的支持和保护。如果一国对农业和农村发展采取了适当的财政措施,比如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和降低农民负担等

36、,那么,农业和农村将得到较好的发展,并相应地促进财政发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反之,如果一国农民负担过重,农业发展缺乏支持,将会出现社会不稳定的不良后果。(3)减少农业税费和增加农业投入对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减少农业税费,增加农业投入,也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基础。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能够保证农产品供给,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一方面有利于刺激和扩大中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农

37、村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创造对原材料工业品的大量需求,解决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好地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4)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投资及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投资。财政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投资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如防洪灌溉工程、水土保持、风沙防护工程以及农用电网建设等等。财政要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投资,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真正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不仅要投资于农业科研和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了使农业生产者接受并正确使用这些新技术,还需要对农业生产者进行宣传和教育培训。增加对农村公共品的投

38、资。目前,农村公共品供求缺口最大的是交通设施、科技推广和教育、医疗,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一是加大对农村道路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等。二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是继续做好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三是适当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支出比例,并建立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在农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中实行9年免费义务制教育,可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行这一政策。(5)增加农业投资的途径增加财政直接投资。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政府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体系时,应当体现“三农”的优先位置,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不断

39、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确保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财政其他支出的增长速度。要依据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在构建和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时,必须把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纳入财政制度框架内,让广大农民能像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要优化财政支农方式,明确财政支农投入重点,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以便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农政策在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业稳定、提高农业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发挥财政的引导作用,使农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整个农业投入中,虽然近年来政府财政支农资金不断增加,但所占比重不大,因此,需要发挥政府财政支农的引导作用,利用多种形式集聚农业资金。应完善政府支持方式,采用政府财政补助

40、、财政贴息、税收和贷款优惠等方式,引导各种经济成分投资农业,鼓励和扶持各类工商业进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是要继续完善农业信贷体系,逐步增加农业信贷规模。信贷资金是农业投入的重要来源,在这方面,应充分挖掘潜力。具体可采取这样一些措施:提供财政贴息或支持贷款担保,鼓励商业银行向农业提供贷款。通过税收等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把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建立政策性农业信贷体系。将农业发展银行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开发、农村基础实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农村信用社向农业贷款;发展民间信贷,鼓励民间信贷资金投入农业。同时,应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41、,以分担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2. 论述自然失业率及其理论和实际意义。答:(1)自然失业率又称“充分就业失业率”、“长期均衡失业率”,指经济中在正常情况下仍长期自然存在着的失业水平。自然失业率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水平和组织状况,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知识与技能结构、产业与职业结构,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愿望与难易程度,经济结构的变动等。各国和一国各个时期的自然失业率都不尽相同。在菲利普斯曲线关系上,自然失业率是与一定低水平的稳定不变的通货膨胀率相适应的失业率。所以自然失业率也是与经济自然增长率相一致的失业率。理性预期学派提出,自然失业率是人们的货币工资和物价上涨的预期与

42、实际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时的失业率。他们认为,由于自然失业率决定于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失业人口的构成因素以及人们的合理预期,因此政府试图通过宏观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降低自然失业率的做法往往失效。(2)自然失业率在经济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重要的经济模型都是建立在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中的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等理论都是建立在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上的。很多经济理论都假设市场出清,经济中的失业水平维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尽管会出现波动,造成失业暂时偏离自然失业率水平,但是经济会很快回复到自然率水平,失业也回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自然失业率是经济中的一个参照系,经济政策理论的目标之一

43、就是为了实现自然失业率,此时也就实现了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的概念使人们深化了对失业问题的认识。零失业率不是经济中的最理状态,经济中总会存在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使得经济更具有动态效率。(3)自然失业率在现实经济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根据自然失业率理论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如果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则此时经济中的失业水平也就降到了自然失业率水平。因此,自然失业率可以作为衡量此类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的工具。实际失业率越接近自然失业率,政策效果越好;反之,则效果不好。政府可以根据自然失业率来制定相关的货币政策,避免引发通货膨胀。因为短期内,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替代性的关系:通胀越高,失业率越低;反之,则相反。政府发行货币时,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时,必须考虑这个替代关系,避免引发高通胀。自然失业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发生变化,政府实施也应根据自然失业率的变化,相应的修正财政和货币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