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5729167 上传时间:2022-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慢性腹泻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慢性腹泻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慢性腹泻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慢性腹泻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腹泻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慢性腹泻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慢性腹泻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慢性腹泻拟方投药时要注意:久泻不宜过投分利之品,清热莫过用苦寒之味,补虚勿纯用甘温之药,虚实相兼者宜补虚祛邪并用,寒热错杂者须温清并行。慢性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形,稀烂、溏薄、甚至为稀水样粪便,病程持续超过二个月者。腹泻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一个临床症状,许多消化道的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病症均有腹泻的临床表现,如慢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消化道肿瘤、肠结核、肠道菌群失调、小肠吸收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地区种族等发病无明显差异。慢性腹泻为西医病名,属于中医学“泄泻”的范畴。泄与泻含义有别:泄者,泄漏之意,大

2、便稀薄、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倾泻之意,大便直下,如水倾注,病势较急。泄与泻虽有缓急之别,但在临床上往往同时并见,往往难以截然分开,故统称之泄泻。一、病因病机(一)中医认识:中医学认为泄泻的主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脏腑虚弱等因素。1. 感受外邪: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伤人均可导致脾胃损伤而发生泄泻。但以湿邪致泻最为多见, “湿多成五泄”是指湿邪浸于脾,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渗利水湿,不能分清泌浊水谷,清浊不分,同走大肠而成泄泻。湿邪致病多兼其他病邪,如坐卧湿地或淋雨过多,或汗出冲凉水则湿邪与寒邪相结,侵袭人体, 困阻中焦, 遏制脾阳, 脾虚失运, 清浊不分而致泻。长夏多兼暑(湿)

3、,壅遏中焦,湿热下注大肠而致泻。故风寒暑湿燥火都可引起泄泻,但多与湿邪有关,故有“无湿不成泻”之说。2. 饮食所伤:暴饮暴食、 饮食过量、 宿食内停或饮食不洁。 损伤脾胃,或肥甘厚味,腻滞脾胃,脾胃损伤,纳运失职,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营养,反成痰浊水湿、阻碍中焦升降气机,影响大肠传导功能而发生泄泻。说明饮食所伤是致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饮食致泻,亦离不开湿邪为患,如过食生冷,寒食交阻,可导致泄泻寒湿证。若过食炙煿肥甘、蕴生湿热,可导致泄泻湿热证。3. 情志失调:忧思恼怒,所欲不遂,肝失疏泄,肝气横逆乘脾,脾胃受制,运化失常而成泄泻; 或素有脾胃虚弱, 逢郁怒时进食,土虚木乘, 亦可致泻。 说明情志失

4、调, 肝失疏泄, 肝郁乘脾,在泄泻发病中起重要作用。4. 脏腑虚弱 :在脏腑虚弱中以脾胃虚弱和脾肾阳虚引起泄泻最为多见,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而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相混而下而成泄泻。亦有年老体弱或久病及肾、肾之阳气不足,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不能助脾阳腐熟水谷,以致脾胃失去受纳腐熟健运功能, 水谷不化, 湿滞内停, 清浊不分而成泄泻。说明泄泻与脾肾的关系密切。综上所述,泄泻的病因与风寒暑湿热邪及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脏腑虚弱等因素有关,外邪侵袭,饮食伤胃(脾) ,肝气乘脾,肾不暖脾,均可致脾胃纳运失职,湿浊内生而酿成泄泻。本病初起以实证为主, 病久

5、则由实转虚, 或虚实夹杂。本病病位在肠,但发病与脾(胃)肝肾有关。基本病机为脾虚不运,湿浊内生,清浊不分,相混而下致病。泄泻的病因病机图示:(二) 西医认识引起慢性腹泻的病因很多,有消化道疾病所致,亦有消化道外的疾病所致,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1. 渗出性腹泻:是肠内固有病理性渗出物引起腹泻,主要见于炎症,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感染性肠炎是肠道炎症的最常见原因,病原体有细菌、寄生虫、病毒、真菌等。非感染性肠炎或原因不明的肠炎有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急性坏死性小肠炎、肠道肿瘤、结肠憩室、营养缺乏(如烟酸等)和变态反应性腹泻等。2. 分泌性腹泻:是由于胃肠的水和电解质分泌增加,内

6、容增多所引起的腹泻。分泌性腹泻发生于一些肠道感染和一些非感染性疾病。肠道感染性疾病导致的腹泻,如霍乱、大肠杆菌毒素性腹泻、食物中毒腹泻等;非感染性疾病所致腹泻有胰源性溃疡、胰性霍乱、甲状腺髓癌、类癌等。3. 渗透压性腹泻:是由于腹腔内含有不吸性的溶质,使肠腔内的有效渗压增加,从而减少了水、电解质的吸收所致腹泻。临床所见有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症、继发性吸收不良综合症、脂肪泻、双糖类不耐受症、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等。4. 吸性紊乱性腹泻:是指对水、电解质吸收面和吸性过程本身的紊乱所引起的腹泻。如粘膜透过性腹泻和吸收抑制性腹泻就属于这一类腹泻。肠运动功能紊乱性腹泻:是指肠运动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快所致的肠

7、腔内食糜来不及吸收导致的腹泻。临床所见有肠易激综合征,神经性腹泻,异地或旅行者腹泻等。二、临床诊断重点放在临床症状,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凡是大便次数增多,伴有粪便量和性状的改变,病程超过两个月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腹泻。三、治疗(一)中医治疗1. 辨证治疗中医认为慢性腹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位在肠,发病与脾(胃)肝肾有关,基本病机以脾虚湿胜为主,故健脾化湿为基本治则,临证时须把握健脾为主,抑或化湿为主,拟方投药时要注意:久泻不宜过投分利之品,清热莫过用苦寒之味,补虚勿纯用甘温之药, 虚实相兼者宜补虚祛邪并用,寒热错杂者须温清并行。李中梓在医宗必谈一书中提出治泻九法:淡渗

8、、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对临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寒湿中阻证主症:大便清稀、腹部凉痛次症:恶寒怕风,食欲不振,脘腹闷胀,肠鸣不适 , 小便清少,身重乏力,舌苔白腻,脉象濡缓。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慢性泄泻寒湿中阻证。辨证:寒湿外袭,脾失健运。治法:温化寒湿、健脾助运。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15 克苍术10 克陈皮10 克法夏10克茯苓 15克大腹皮 10克生姜 10克紫苏 10克2) 大肠湿热证主症:泻下不爽,便黄臭秽次症: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口苦口粘,腹部绞痛 , 泻下急迫,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

9、慢性腹泻大肠湿热证。辨证:湿热下注,传化失常治法:清化湿热,调理胃肠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 20克黄芩 15克黄连 5克茯苓 15克车前草 10克藿香 10克木香 10克茵陈 10克3) 食积停滞证主症:暴食腹泻,臭如败卵次症:腹部疼痛、泻后症轻,嗳腐酸臭,不思饮食,恶心欲吐,腹胀拒按,苔垢厚腻,脉象弦滑辨证: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慢性腹泻食积停滞证。辨证:纳运失职,食积停滞治法:健脾益胃,消食导滞方药:保和丸加减山楂20克神曲 10克 陈皮 10克 半夏10 克茯苓 15克 白术 10克 枳实 10克 鸡内金 10克4) 肝郁脾虚证:主症:腹痛而泻,气怒症重次症:泻后痛缓,胸胁

10、胀满,两胁痛胀,嗳气纳少 , 肠鸣矢气,泛吐酸水,苔白薄腻,脉象细弦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慢性腹鸿肝郁脾虚证。辨证:肝气郁洁,横逆秉脾治法:舒肝健脾,缓痛止泻方药:痛泻要方加味白术15克白芍 15克 陈皮 10克 防风10 克柴胡 10克 元胡 10克 瓦楞子 20克 川楝子 5克5) 脾肾阳虚证主症:晨起泄泻,脐腹凉痛次症:喜暖喜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腹痛即泻,泻后痛止,舌胖苔白、脉象沉细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慢性腹泻脾肾阳虚证。辨证:脾肾阳虚,大肠失固治法:温补脾肾,固肠止泻方药:四神丸加味补骨脂 10 克 肉豆叩 10 克 五味子10 克吴

11、茱萸 3克干姜 5 克炮附子 10克白术 10克肉桂 3克中医辨证、治法、方药证型 主症 治法 方药寒湿中阻证大便清稀、腹部凉痛温化寒湿、健脾助运藿香正气散加减大肠湿热证泻下不爽,便黄臭秽清化湿热,调理胃肠葛根芩连汤加味食积停滞证暴食腹泻,臭如败卵健脾益胃,消食导滞保和丸加减肝郁脾虚证腹痛而泻,气怒症重舒肝健脾,缓痛止泻痛泻要方加味脾肾阳虚证晨起泄泻,脐腹凉痛温补脾肾,固肠止泻四神丸加味2. 治泻中成药肠胃康颗粒,每次1 包,温开水溶化服,每日2-3 次,适用于大肠湿热证。保和丸,每次1 丸,每日 2-3 次,适用于食积停滞证。藿香正气软胶囊, 每次 3 粒,用生姜汤送服, 每日 3 次,适用

12、于寒湿中阻证。补脾益肠丸,每次1 丸,每日2-3 次,适用于肝郁脾虚证。附桂理中丸,每次 1 丸,每日 2 3 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证。3. 针灸治泻寒湿中阻证:选穴足三里,阳陵泉,天枢、中脘,针用泻法加灸,每日1次,7日为 1疗程。大肠湿热证:选穴足三里,大肠俞,天枢,曲池,内庭,针用泻法,每日1次,7日为 1疗程。食积停滞证:选穴足三里,阳陵泉、天枢、大肠俞,针用泻法,每日1 次, 7 日为 1 疗程。肝郁脾虚证:选穴行间、三阳交、内关、气海、阳陵泉,针用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7日为 1疗程,脾肾阳虚证:选穴大肠俞,足三里、复溜、气海,针用补法加灸,并灸肾俞,脾俞,百会,神劂。每日1 次,1

13、0 日为1疗程。(二 )西医治疗1. 针对病因治疗:渗出性腹泻(感染性)宜应用对病原敏感的药物如氟呱酸、黄连素、痢特灵等药物治疗。非感染性或原因不明的腹泻,如溃疡性结肠炎,可选用肠道不吸收的磺胺类药物,水扬酸柳氮磺胺吡啶,重症可加激素治疗。分泌性腹泻如胃泌素瘤主要是非感染性,应针对其病变作手术切除,如手术未能切除者,宜进行化疗。渗透压性腹泻,吸收紊乱性腹泻,大部分患者在停止服用相关食物后即可抑制腹泻,因此寻找引起腹泻的病因十分重要,治疗不须用药避免进食相关食物即可。肠运动功能紊乱引起腹泻,应以精神心理治疗辅助,对肠易激综合征可进行对症治疗。2. 对症治疗止泻药的使用,应在无急性感染的前提下考虑

14、。各种慢性腹泻,可用具有抗蠕动,抗分泌作用的复方樟脑酊、可待因、地酚诺酯、洛哌丁胺等药治疗。次柳酸泌为抗分泌药,对多数感染性腹泻有效,特别是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效果尤佳,每次 30-60 毫升,一日 4 次,可作为旅行者治疗腹泻携带药。对结肠易激综合征, 可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 654-2,解痉灵,必要时可用钙通道阻滞剂异博定,心痛定等药治疗。镇静剂安定类的衔生物,如抗焦虑药甲氧茆呱,抗抑郁药丙咪嗪等对精神因素所效的腹泻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亦可用于各种慢性腹泻,但功能性腹泻一般不主张使用。四、疗效判定症状疗效评价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疾病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 疗程结束后,症状消失。 症状、体征消失或

15、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 95% 大便次数,量及性状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及体征消失,与泄泻相关的理化检查复查已正常。显效疗程结束后,症状积分减少2 级(如由重度减至轻度)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大便次数每日23 次,近似成形便,或溏而每日一次排便,伴随症状及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 70%以上, 与泄泻相关的理化检查复查显著改善。有效疗程结束后,症状积分减少1 级(如由重度减至中度)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证候积分减少30% 大便次数和质有好转,伴随症状及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 35%以上,与泄泻相关的理化检查复查有所改善。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 %

16、26lt;30%未达到上述标准者。说明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五、预后与转归慢性腹泻的预后与病人的年龄, 病因、病程长短、 病情轻重、治疗是否及时得当等因素有关。一般正确及时治疗,多能获愈、预后良好。六、预防与调护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慎防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不吃不洁食物,少吃肥甘原味,忌烟少酒。饮食以清淡、低脂、少渣,富营养,易消化食物为主,可适当多吃对消化有帮助的食物如山楂、山药、莲子、茯苓、扁豆、芡实、薏米等,忌食难消化或清肠滑润的食物,如菲菜、菠菜、香蕉、鸭梨等。腹泻次数多时要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稀米粥、淡盐汤等。虚寒泻可予淡姜米汤以振奋脾阳,调和胃气。同时要注意调畅情志,保持乐观心情,注意减少精神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