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5573487 上传时间:2022-04-1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6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外古诗词诵读诗词课题总览诗词课题总览秋词秋词(其一)刘禹锡(其一)刘禹锡夜雨寄北夜雨寄北李商隐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其二)陆游潼关潼关谭嗣同谭嗣同秋秋 词(其一)词(其一)刘禹锡刘禹锡秋词(其一)秋词(其一)刘禹锡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刘禹锡(772842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刘属河南)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禹锡诗文俱佳,与

2、白居易并称“刘白刘白”,与柳,与柳宗元并称宗元并称“刘柳刘柳”。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有二卷,有刘梦得文集刘梦得文集传世。传世。秋词(其一)秋词(其一)刘禹锡刘禹锡自古逢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我言秋日胜春朝春朝。晴空一鹤晴空一鹤排云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碧霄。悲叹冷清萧条。悲叹冷清萧条。春天。春天。推开白云。排,推开。推开白云。排,推开。蓝天。蓝天。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面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秋天就都悲叹冷清萧条,我却对秋天就都悲叹冷清萧条,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推开云层,一

3、天空中,一只白鹤推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被它带到了飞冲天,我的诗兴也被它带到了碧蓝的天空。碧蓝的天空。 这首诗中诗人一改传统秋这首诗中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的心境和豪迈的胸襟。心境和豪迈的胸襟。 本诗前两句是本诗前两句是议论议论,直接表达了,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秋日胜春朝朝的看法。诗的开头起笔不凡,独具匠心,诗的看法。诗的开头起笔不凡,独具匠心,诗人本要赞美秋天,却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人本要赞美秋天,却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然后再落笔,道出了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

4、。然后再直接赞颂秋高气爽的秋景,一扫过去文人们写直接赞颂秋高气爽的秋景,一扫过去文人们写秋日的阴冷、苦寒、悲愁之气。秋日的阴冷、苦寒、悲愁之气。 结尾句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结尾句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里的这里的“引引”字,写出似乎是白鹤带着自己的诗情凌空而上,字,写出似乎是白鹤带着自己的诗情凌空而上,想象奇特,然又颇合情理,也暗示了诗人的凌想象奇特,然又颇合情理,也暗示了诗人的凌云壮志。云壮志。夜雨寄北夜雨寄北李商隐李商隐夜雨寄北夜雨寄北李商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

5、剪西窗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李商隐(约(约813813约约858858),字义山,),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夜雨寄北夜雨寄北锦瑟锦瑟无题无题等。等。夜雨夜雨寄北寄北李商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涨秋池。何当何当共剪西窗烛,共剪西窗烛,却话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时。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长安,所以说“寄北寄北”。泛指川东一带的山。川泛指川东一带的山。川东一带古属巴国。东一带古属巴国。何

6、时将要。何时将要。回头说,追述。回头说,追述。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雨,我痛苦的情思。 这首诗通过描写现这首诗通过描写现实之境的凄寒和想象之实之境的凄寒和想象之境的温暖,表达了对妻境的温暖,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子的深切思念。 这是一首这是一首抒情诗抒情诗。首句起笔以。首句起笔以“君君”直呼对方,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

7、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诗人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的思念之情。“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处的环境,也

8、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涨秋涨秋池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情”字,情景交融构成高妙字,情景交融构成高妙的艺术境界。的艺术境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陆 游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陆 游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

9、风吹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陆游(11251210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陆游是现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诗词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诗词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南宋四大家”。代表作有。代表作有游山游山西村西村书愤书愤示儿示儿等。等。 十一月四日风雨

10、大作(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陆 游游僵卧僵卧孤村孤村不自哀不自哀,尚思为国,尚思为国戍戍轮台。轮台。夜阑夜阑卧听风吹雨,卧听风吹雨,铁马铁马冰河入梦来。冰河入梦来。躺卧不起,躺卧不起,形容老病。形容老病。不为自己不为自己哀伤。哀伤。守卫。守卫。夜阑(夜阑(lnln),夜),夜深,夜将尽。深,夜将尽。披着铁甲披着铁甲的战马。的战马。 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着风家守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

11、河征吹雨打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中来。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中来。 本诗以本诗以“痴情化梦痴情化梦”的手法,的手法,深深地表达了诗人收复国土、报深深地表达了诗人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年既老而不衰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向读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本诗是一首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七言绝句,在语言上具有朴实明快、在语言上具有朴实明快、自然流畅自然流畅和和通俗平易通俗平易的特点。全诗没有冷僻字词,的特点。全诗没有冷僻字词,也少用典,对语言文字的锤炼有时达到一字不易的也少用典

12、,对语言文字的锤炼有时达到一字不易的程度,如用程度,如用“僵僵”来形容来形容“卧卧”、用、用“孤孤”来修饰来修饰“村村”等都是非常准确、鲜明的,可见,作者在语等都是非常准确、鲜明的,可见,作者在语言上是下了一番工夫的,却叫人看不出斧凿的痕迹。言上是下了一番工夫的,却叫人看不出斧凿的痕迹。 在表现方法上,诗人采用了在表现方法上,诗人采用了“寄情于梦寄情于梦”的的写法,这种写法是陆游最爱用的。当诗人杀敌立写法,这种写法是陆游最爱用的。当诗人杀敌立功、报效朝廷的强烈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功、报效朝廷的强烈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时候,诗人往往借助于梦幻来表达。这是对理的时候,诗人往往借助于梦幻来

13、表达。这是对理想的寄托,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想的寄托,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到了更充分的展现。潼关潼关谭嗣同谭嗣同潼关潼关谭嗣同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谭嗣同(18651898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戌变法“六君子六君子”之一。其所著的之一。其所著的仁学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

14、,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想史中的重要著作。潼关潼关谭嗣同谭嗣同终古终古高云高云簇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河流大野犹嫌束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事重地。久远。久远。簇拥。簇拥。拘束。拘束。 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着,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黄河奔向平坦

15、广阔的原野,好像滚滚的云涛里。黄河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山峰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山峰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耸入云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这首诗反映着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这首诗反映着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公元公元1882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

16、陕西潼关,在这里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 大河大河“犹嫌束犹嫌束”、群山、群山“不解平不解平”,全是黄,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流,是完全合拍的。 十九世纪末叶正是我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十九世纪末叶正是我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时代,也是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