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学语文课本《长城》教案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75564080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年小学语文课本《长城》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年小学语文课本《长城》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年小学语文课本《长城》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2021年小学语文课本《长城》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小学语文课本《长城》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本长城教案长城如一条巨龙从天而降,从那惊涛骇浪的崇山峻岭上俯冲下来,一头扎进了万里沙漠,钢铁般的身躯,在历经千年风沙雨雪、一次次战火的洗礼后,依然岿然不倒。下面请欣课件网为你带来小学语文课本长城教案,希望你能喜欢!长城教案 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教学难

2、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用具课件标签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观察插图,了解图意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板书课题)观察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幻灯片打出与课本一样的两幅 彩图)。( 1)师这两幅图都有长城,我们应该先观察哪一幅为什么( 2)看远景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生(抓住观察重点长城)师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何特点生(长、大、弯)再看近景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何特点(高大、坚固)意图激发兴趣,了解图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全文,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3、)生讨论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师 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意图整体感知,抓住重点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第三次看远景图。(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像一条长龙)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2)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第三次看近景图。( 1)此景是作者在何处(观察点)看到的( 2)作者分别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说说古人怎样

4、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披文入情,学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 “智慧 ” 的结晶智慧体现在哪里(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齐读第三自然段。为什么说长城在 “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意图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第四次看两幅彩图,结合下列

5、提示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长龙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条石 城砖 垛口 嘹望口 射口 城台老师总结谈话。课后习题长城教案 2说明长城是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十七课的内容,这篇课文的后两篇课文分别是颐和园、秦兵马佣,这三篇课文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中国的 “世界遗产 ”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其宏伟气魄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 “世界遗产” 的兴趣。这篇课文的知识目标识记生字词不难解决。但技能目标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情感目标认识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

6、历史上的奇迹,激发民族自豪感,是重点,也是难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一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自读自悟观看图片的方法,以学生的 “读”为主线贯穿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想、去议、去说,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导读 初识长城1 、揭题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多

7、媒体演示,激发阅读兴趣。板书课题长城,指导学生自豪与深情地读课题。)2 、你想更深入的了解长城吗(引读课文)3 、交流阅读感受长城留给你什么印象( 结合课前的预习,学生反馈)二、介绍长城以及秦始皇(课件出示)1、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两千一百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下令修筑长城。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蜿蜒一万两千余里。2、看照片,认识秦始皇。三、课件出示长城的示意图,了解长城途经哪些省份。四、出示生字词,认读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垛子 屯兵 堡垒 凝结 气魄雄伟 智慧五、作业超市1、查阅长城的有关资料,写一篇长城的导游词。2、熟读课文

8、。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1、(情境体验激发兴趣多媒体演示,观看游览长城的视频。)2 、交流阅读感受长城留给你什么印象作者是怎样赞美长城的课件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3 、你想更深入的了解长城吗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学,在书上做上批注。二、组织交流,讨论,重点析深入读 品味长城4 、学生自读自悟,深入阅读课文,体味文中的哪些词句给你了很深的感悟。5 、交流阅读感受,品味、感悟、体会,并指导朗读。( 1)

9、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引导学生抓住 “长龙 ” 、 “崇山峻岭 ”、 “蜿蜒盘旋” ,感受长城的雄伟,运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长城的气魄。(2)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引导学生领略长城巧妙的设计,体味长城在军事防御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学生上台画简笔画,出示课件的图片。四、投入情感悟读 倾动长城 (课件出示方砖图片)1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

10、人民。)2 、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联系文中句子体会砖石多、重;运输的工具原始;环境险恶)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 的结晶智慧体现在哪里(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3、这段第三句中的 “凝结 ”是什么意思 “才”是什么意思这砖石那么重、运输的工具那么原始,环境那么险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发挥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里的 “才 ”字既表达出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4 、创设情境(配乐描述)想象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场景逶迤绵延的山峰记录了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一

11、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5 、读 -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说说读后的感受。6、小结为什么说长城在 “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7 、指导感情朗读全文。(要求读出劳动的艰辛,读出非凡的创造,读出由衷的赞叹。)五、自由抒发激情读 赞美长城1 、通读全文引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激发民族自豪感。2 、心里话大声说。高呼对长城的由衷赞美。3 、 2008 年,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到时,会有很多的外国朋友来到我们国家,他们大都会来参观我们的万里长城,如果你是一位

12、导游,你会怎样把长城介绍给这些外国朋友呢请你创作一篇长城介绍词。请两名学生读导游词。六、知识拓展延伸读 深识长城快速默读课后 “资料袋 ” ,激发探究中国的 “世界遗产 ”之旅的兴趣。教师激情讲述,出示其它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让学生大声读出它们的名字。七、作业超市(出示课件)1 、自主交流搜集的有关长城的传说、故事、歌曲、图片资料,教师适当追问资料搜集的办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多搜集相关资料。2 、自主或小组合作在课外去搜集资料,建立专用的资料袋,为后面课文及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准备。长城教学反思长城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觉到

13、,长城对现在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情感上,空间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着力点放在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上,通过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这种处理还是比较恰当的。课堂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 “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成了我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句。接下来,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建造长城的伟大人民三个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这个句子。在教学中,学生对中心句子的理解是层层递进,朗读也是一次比一次更有激情。课文重点介绍了长城的两个特点,远看像长

14、龙,近看高大坚固。在让学生学习这两个特点时,我尝试先从图入手,再回到语言文字中咀嚼、品读。如学习长城的长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谈感受,再抓住语言文字 “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 ”等进行品读感悟。对于 “一万三千多里”课文中仅仅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我感觉太单薄了,于是我设计了从两方面入手理解这个词语。一是抓住课文中 “从东头的三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 ,让学生到地图上去找一找长城经过的省市,让他们感受这个数字有多长。二是补充资料,曾经有一个人徒步走长城,共用了 508天。这样这个数字的概念一下子就在学生心中厚实起来了。在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时,我通过板画先让学生了解了长城的结构, “垛子、嘹

15、望口、射口、城台 ”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这为学生理解后面 “劳动人民的智慧 ”埋下了伏笔。抓住 “条石、城砖”补充浇筑的东西来感悟长城的高大坚固。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这一点与学生在情感上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我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说说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 “抬 ”“陡峭 ”“无数 ”“两三千斤 ”等词语,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特别是 “两三千斤” ,我让他们先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那一块石头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小朋友重,有了这样的对比,学生对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肩抬

16、手扛着这巨大的条石在陡峭的山岭上劳动是多么艰难的事,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自己想象,似乎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有的说似乎看到了许多人抬着一块巨石艰难得行走在山路上,有的说似乎看到了有的人不小心就掉下了悬崖,有的说似乎还能看到监工用皮鞭抽打着劳工,有的说似乎看到有人眼里噙着泪,还要在劳动,通过学生的说,我感到学生在情感上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了。在课的结尾,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面对这万里长城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写得还是比较精彩的。反思这节课,我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有1、学生的朗读仍需要加强指导。学生在朗读时不能通过自己的语气来表现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细致。2、对课堂的生成处理不是特别妥当。在给长城题词时,有一学生说“长城,你永远都不要倒啊! ”我只是敷衍了事,没能抓住这一契机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如果能继续引申 “长城真的不会倒吗 ”接着介绍长城的破损情况,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长城,效果会更好。3、对引导学生理解长城的巧妙设计时处理得比较肤浅。在引导学生了解了瞭望口、射口、城台的时候,应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它们的作用,这也是我今天教学中的一个疏忽之处。长城的教学结束了,但这一课给我的触动也是比较大的,从我个人来说,我是比较喜欢这类的课文,喜欢它的大气,喜欢它的简洁明了,这也是今天对这一课反思很多的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