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中线测量实用教案

上传人:辰*** 文档编号:75557179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480.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路中线测量实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公路中线测量实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公路中线测量实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公路中线测量实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中线测量实用教案(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8-2路线(lxin)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一、交点的测设 公路路线的转折点称为交点,用JD表示。对于一般低等级的公路,通常采用(ciyng)一次定测的方法直接放线,在现场标定交点位置。对于高等级的公路或地形复杂的地段,需在带状地形图上进行纸上定线,然后把纸上定好的路线放到路面上,一般采用(ciyng)穿线交点法和拨角放线法标定交点位置。 第1页/共40页第一页,共41页。 二、转点的测设 在相邻交点间距离较远或不通视的情况下,需在其连线上测设一些供放线、交点、测角、量距时照准之用的点,这样的点称为转点,其测设方法如下。如图8-10所示,JD1、JD2为相邻不通视的交点,ZD为初定转点,现欲在不移

2、动交点的条件下精确(jngqu)定出转点ZD,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将经纬仪安置于ZD,后视JD1,用正倒镜分中法得JD2,用视距法测定前后交点与ZD的视距分别为D1、D2。如果JD2与JD2的偏差为f,则ZD应横移的距离e可用下式计算:第2页/共40页第二页,共41页。 按计算值e移动ZD定出ZD,然后将仪器(yq)移至ZD,检查ZD是否位于两交点之连线上,如果偏差在容许范围内,则ZD可作为JD5与JD6间的转点。 fDDDe211第3页/共40页第三页,共41页。8-3路线(lxin)转角的测定和里程桩的设置 一、路线转角的测定 1 路线右角的观测 按路线的前进方向,以路线为界,在路线右侧的水

3、平角称为右角,如图8-11中所示的12。在中线测量中,一般是采用测回法测定。上、下两个(lin )半测回所测角值的不符值视公路等级而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20;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公路为60。如在容许范围内,可取两个(lin )半测回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第4页/共40页第四页,共41页。 2转角(zhunjio)的计算 当右角测定以后,根据值计算路线交点处的转角(zhunjio)。当180时为右转角(zhunjio)(路线向右转)。当180时为左转角(zhunjio)(路线向左转),左转角(zhunjio)和右转角(zhunjio)按下式计算: 右=180 180 左=180 180 第5页

4、/共40页第五页,共41页。 3分角线方向的标定 由于测设平曲线的需要,测角组同时要在路线设置曲线的一侧把分角线的方向标定出来,在右角测定(cdng)后,如图所示,测定(cdng)后,仪器处于盘右,瞄准前视ZD的状态,设此时水平盘的读数为,则分角线方向值(即瞄准分角线方向时水平度盘读数)应为: 2第6页/共40页第六页,共41页。 4测定后视方向的视距 在中线测量中,为防止丈量距离时的错误,要求测角组还要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或测距仪、全站仪)测定两交点(转点)间的距离,作为(zuwi)中桩组量距时校核用。 5磁方位角的观测与推算 为了保证测角的精度,测角组还需进行路线角度闭合差的校核,当路线导线

5、与高级控制点连接时,可按附合导线的计算方法计算角度闭合差,如在限差内,则可进行闭合差的调整。当路线无法与高级控制点联测时,一般来说应每天作业开始与收工时,测磁方位角至少一次,以便与推算的磁方位角核对(按式8-4)其误差不得超过2,超过限差,要查明原因及时纠正,若符合要求,则可继续测下去。 Ai=A0+右左 式中: A0起始导线边的磁方位角; 右计算导线边以前所有右转角之和; 左计算导线边以前所有左转角之和; 第7页/共40页第七页,共41页。二、里程(lchng)桩的设置 为了确定路线中线的位置(wi zhi)和路线的长度,满足纵、横断面测量的需要以及为以后路线施工放样打下基础,必须由路线的起

6、点开始每隔一段距离钉设木桩标志,称为里程桩。里程桩亦称中桩,桩点表示路线中线的具体位置(wi zhi)。 里程桩分为整桩和加桩两种。 1 整桩 在直线上和曲线上,其桩距按规定的要求而设。它的里程桩号均为整数,且为要求桩距的整倍数。 当量距每至百米及千米时,要钉设百米桩及公里桩。 2加桩 加桩又分为地形加桩、地物加桩、曲线加桩、地质加桩、断链加桩和行政区域加桩等。第8页/共40页第八页,共41页。桩位标志(biozh)示意图 第9页/共40页第九页,共41页。8-4 圆曲线(qxin)测设 圆曲线又称单曲线,是由一定半径的圆弧构成,它是路线弯道中最基本的平曲线形式。 一、圆曲线的主点测设 设在交

7、点JD处相邻两直线(zhxin)边与半径为R的圆曲线相切,其切点ZY和YZ称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分角线与曲线相交的交点QZ称为曲线中点,如图所示,它们统称为圆曲线主点,其位置是根据曲线要素确定的。 第10页/共40页第十页,共41页。第11页/共40页第十一页,共41页。 1圆曲线要素 单圆曲线有下列六个要素: a-偏角(又称转折角)是用经纬仪在交点处测得; R-圆曲线半径,是根据工程要求结合地形条件选定的。 a与R确定曲线形状的基本要素,根据它们可计算( j sun)以下四个要素,由图可以看出: 切线长 曲线长2tgRT180RL第12页/共40页第十二页,共41页。 外矩 切曲差 D=2T

8、-L 2.主点里计算 交点JD的里程已由中线丈量时获得。由于中线并不经过交点,故曲线中点QZ和终点YZ的里程,必须由起点ZY的里程沿曲线长度推算,其算式如下: 起点ZY桩号=交点JD桩号切线(qixin)长 终点YZ桩号=起点ZY桩号+曲线长 中点QZ桩号=终点YZ桩号曲线长 交点JD桩号=中点QZ桩号+切曲差(校核)) 12(secRE第13页/共40页第十三页,共41页。 3主点测设 从交点沿后视方向,量取切线长T,可得曲线起点ZY。沿前视方向量取切线长T,可得曲线终点YZ。最后沿分角线方向量最取外距E,即得曲线中点QZ。主点上控制桩,在测设时应进行校核,并保证(bozhng)一定的精度。

9、 第14页/共40页第十四页,共41页。 例1 1:设某交点JDJD里程(lchng)(lchng)为K2+968.43K2+968.43,圆曲线半径R=200mR=200m,测得其偏角为34341212,计算各要素和各主点桩号。 1. 1.计算各曲线要素。 T=200T=200tg17tg1706=61.53 (m)06=61.53 (m) 119.38 (m)119.38 (m) E=200(sec17E=200(sec1706-1)=9.25(m)06-1)=9.25(m) D=2D=261.53-119.38=3.68 (m)61.53-119.38=3.68 (m) 第15页/共40

10、页第十五页,共41页。 2计算(j sun)各主点的桩号。 JD K2+968.43 )T 61.53 ZY K2+906.90 +)L 119.38 YZ K3+026.28 )L/2 59.69 QZ K2+966.59 +)D/2 1.84 JD K2+968.43 (计算(j sun)无误)第16页/共40页第十六页,共41页。二、圆曲线(qxin)(qxin)的详细测设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方法很多,可根据地形情况。工程要求,测设精度等灵活(ln hu)采用。下面介绍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 1切线支距法 这种方法是以曲线起点YZ或终点ZY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以过原点的半径为Y轴,根据

11、曲线上各点的坐标(X,Y)进行测设,故又称直角坐标法。 如图所示,设P1、P2为曲线上的待测点,为它们的桩距(弧长),其所对的圆心角为,由图可以看出 :第17页/共40页第十七页,共41页。180,)cos1 (sinRlRyRx式中第18页/共40页第十八页,共41页。 测设时,为了避免支距y过大,一般由曲线两端向中间设置,其步骤如下:首先沿切线方向,由ZY或YZ开始用卷尺量取x值,得到垂足(chu z)点;在各垂足(chu z)点作垂线方向,量取y值,即可定出曲线点P。垂线方向可用方向架或经纬仪定出,当y值小于1m时,可目估确定。在测设时,可量所定各点向弦长进行校核。 第19页/共40页第

12、十九页,共41页。 2偏角法 是以曲线起点ZY或终点YZ至曲线任一点Pi的弦线与切线T之间的弦切角(这里称为偏角)i和弦长ci来确定(qudng)Pi点的位置。 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原理,偏角i等于相应弧长所对的圆心角i的一半,即i= 。 2i第20页/共40页第二十页,共41页。偏角法:第21页/共40页第二十一页,共41页。8-5 虚交 虚交是指路线的交点(JD)处不能设桩,更无法安置仪器(如交点落于河中、深谷下,峭壁上或建筑物上等),此时测角、量距无法直接按前述方法进行。有是交点虽设桩和安置仪器,但因转角较大,交点远离(yun l)曲线,也可做虚交处理。 第22页/共40页第二十二页,共4

13、1页。虚交图第23页/共40页第二十三页,共41页。 如图8-18可知:在由辅助(fzh)点A、B和虚交点JD构成的三角形中,应用边角关系及正弦定理可得:=A+B 根据转角和选定的半径R,即可算得切线长T和曲线长L,再由a、b、T,计算辅助(fzh)点A、B至曲线ZY点和YZ点的距离t1和 t2:: t1=Ta 、 t2=Tbsinsin)180sin(sinBBABABasinsin)180sin(sinAAABABb第24页/共40页第二十四页,共41页。 如果计算出的t1、 t2出现负值,说明曲线的ZY点、YZ点位于辅助点与虚交点(jiodin)之间。根据t1、 t2即可定出曲线的ZY点

14、和YZ点。A点的里程量出后,曲线主点的里程亦可算出。 曲中点QZ的测设,可采用以下方法: 如上图所示,设MN为QZ点的切线,则: T=Rtan 测设时由ZY和YZ点分别沿切线量出T得M点和N点,再由M点或N点沿MN或NM方向量出T即得QZ点。 曲线主点定出后,即可用切线支距法或偏角法进行曲线详细测设。 4第25页/共40页第二十五页,共41页。 例:如图8-18,测得A=1518,B=1822,AB=54.68m,选定半径R=300m,A点的里程桩号为K9+048.53。试计算测设主点的数据(shj)及主点的里程桩号。 解:由A=1518=15.3,B=1822=18.367得: =A+B=1

15、518+1822=3340=33.667 根据=3340,R=300m,计算T和L: 第26页/共40页第二十六页,共41页。 T= =300tan =90.77m L=R =30033.667 =176.28m 2tanR2667.33180180sinsinBABa 667.33sin367.18sin68.54m08.31sinsinaABb 667.33sin3 .15sin68.54m03.26第27页/共40页第二十七页,共41页。 因此(ync):t1=T-a=90.77-31.08=59.69m t2=T-b=90.77-26.03=64.74m 为测设QZ点,计算T如下: T

16、=Rtan =300tan =44.39m24667.33第28页/共40页第二十八页,共41页。 计算主点里程(lchng)如下: A点 K9+048.53 )t1 59.69 ZY K8+988.84 +)L 176.28 YZ K9+165.12 )L/2 88.14 QZ K9+076.98第29页/共40页第二十九页,共41页。8-6 缓和(hunh)曲线的测设 车辆在曲线上行驶,会产生(chnshng)离心力。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辆将向曲线外侧倾倒,影响车辆的安全行驶和顺适。为了减少离心力的影响,路面必须在曲线外侧加高,称为超高。在直线上超高为0,在圆曲线上超高为h,这就需要在直线

17、与圆曲线之间插入一段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至圆曲线半径R的曲线,使超高由零逐渐增加到h,同时实现曲率半径的过渡,这段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可采用回旋线(亦称为辐射螺旋线),三次抛物线、双纽线等线型。目前我国公路系统中,均采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第30页/共40页第三十页,共41页。一、圆曲线(qxin)(qxin)带有缓和曲线(qxin)(qxin)的主点测设 1内移值p与切线增值q 如图所示,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插入缓和曲线时,必须将原有的圆曲线向内移动距离p,才能使缓和曲线的起点位于直线方向上,这时切线增长q。公路上一般采用圆心不动的平行移动方法,即未设缓和曲线时的圆曲线为FG,其半

18、径(bnjng)为(R+P);插入两段缓和曲线AC和BD后,圆曲线向内移,其保留部分为CMD,半径(bnjng)为R,所对的圆心角为(20)。由图可知: 第31页/共40页第三十一页,共41页。缓和(hunh)曲线图:第32页/共40页第三十二页,共41页。 p= q= )cos1 (00 Ry0sin0Rx 将上式中cos0、sin0展开为级数(j sh),略去高次项,可得:p= q= Rls242232402Rllss第33页/共40页第三十三页,共41页。2曲线(qxin)测设元素 当测得转角,圆曲线半径(bnjng)R和缓和曲线s确定后,即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曲线测设元素。 切线(qixi

19、n)长 TH=(R+P)tg +q曲线长 LH= R ( = 2sl 2180)20lsR2180第34页/共40页第三十四页,共41页。其中圆曲线长Ly=R( 外距 EH=(R+p)sec -R 切曲差 DH=2TH-LH 3主点测设根据交点的里程(lchng)和曲线测设元素,计算主点里程(lchng) 直缓点 ZH=JDTH 缓圆点 HY=ZH+s180)202第35页/共40页第三十五页,共41页。 圆缓点 YH=HY+Ly 缓直点 HZ=YH+LS 曲中点 QZ=HZ 交点 JD=QZ+ (校核) 主点ZH、HZ和QZ的测设方法,与圆曲线(qxin)主点测设相同。HY和YH点可按公式计

20、算x0、y0用切线支距法测设。2HL2HD第36页/共40页第三十六页,共41页。二、圆曲线(qxin)带有缓和曲线(qxin)的详细测设 1切线支距法 切线支距法是以直缓点ZH或缓直点HZ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过原点的半径为y轴,利用(lyng)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各点的x、y坐标测设曲线。 在缓和曲线上各点的坐标可按缓和曲线参数方程式计算,即 第37页/共40页第三十七页,共41页。22540slRllxsRlly63圆曲线(qxin)上各点坐标的计算公式可按图写出:公式(gngsh):第38页/共40页第三十八页,共41页。pRyqRx)cos1 (sin公式(gngsh):第39页/共40页第三十九页,共41页。谢谢您的观看(gunkn)!第40页/共40页第四十页,共41页。NoImage内容(nirng)总结8-2路线交点和转点的测设。当右角测定以后,根据值计算路线交点处的转角。当180时为左转角(路线向左转),左转角和右转角按下式计算:。在直线上和曲线上,其桩距按规定的要求而设。当量距每至百米及千米(qin m)时,要钉设百米桩及公里桩。=30033.667。根据交点的里程和曲线测设元素,计算主点里程。谢谢您的观看第四十一页,共41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