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2春《德育论》在线作业1答案参考36

上传人:住在****她 文档编号:75536163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华中师范大学22春《德育论》在线作业1答案参考36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华中师范大学22春《德育论》在线作业1答案参考36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华中师范大学22春《德育论》在线作业1答案参考36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22春《德育论》在线作业1答案参考3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22春《德育论》在线作业1答案参考36(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22春德育论在线作业1答案参考1. 班级管理属于微观、具体的一种学校管理形式,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有( )。A.班级教学管理B.班级德育管理C.班级体育卫生和课外活动管理D.班级生活指导参考答案:ABCD2. 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 坚持现代德育管理的民主性,对于学校高层管理者来说,必须做到( )A.发扬民主精神和民主作风B.与被管理者平等相处C.把权力紧紧握在自己手中,不把权力交给职工代表大会D.自觉接受被管理者的监督参考答案:ABD4. 德育内容是构成德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其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A.价值和规范要求的蕴

2、含性B.价值及规范因素的广泛性C.德育内容的寓它性D.思想性和知识性参考答案:ABCD5. ( )是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是为形成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A.政治教育B.道德教育C.思想教育D.法制教育参考答案:C6. 人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 )是人类生活的第一要义。A.生存B.发展C.德育D.工作参考答案:A7. 所谓阐明德育工作一般原理,含两种所指:一是德育原理所要阐明的问题,不仅有理论上的,还有实践上的。二是所阐明的问题,是一般原理,即在德育工作中应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以考虑和注意的普遍性道理或原则。(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

3、 教育机智指教师的智慧,才能与思维的敏锐性、灵活性和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它使教师善于选择最恰当的时机、运用巧妙的方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9. 在现实的德育中,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受多种因素制约,是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不能不考虑好的。这些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说,既有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法律制度、社会教育、生活方式方面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0. 非独立的德育过程指那些“为了德育”而专门组织的有明确德育主题的教育。(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1. 德育对社会的间接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不受社会关系与社会生产的适应程度

4、的影响。(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2. 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充分利用班干部和规章制度约束学生,实现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控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3. 德育方法是沟通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三者的桥梁,主要包括( )。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道德叙事法D.道德讨论法E.交往实践法参考答案:ABCDE14. 心理咨询法是指通过询问解答的方式的帮助学生消除影响他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 ),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A.思想障碍B.心理障碍C.意义障碍D.理论障碍参考答案:B15. 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社会实践活动B.教学活动C.团队活动D.课外、校外活动参

5、考答案:B16.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主要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问卷调查法D.学生作品分析法参考答案:A17. 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人或社会的最大缺失,莫过于责任感的缺失。因为责任感是人或社会发展的“内源性”力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8. 班主任评定学生操行,就是写学生的缺点。(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9. 德育评价的核心是( )A.品德评价B.思想评价C.能力评价D.学习评价参考答案:A20. 实际工作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下列选项中能说清楚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关系的

6、是( )。A.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更不能互相代替B.要注意增强二者的联系性C.要全面评价德育效果D.要注意根据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科学安排和组织德育过程参考答案:ABCD21. 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 )。A.小组活动B.少先队活动C.班级教育活动D.课外活动参考答案:C22. 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A.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B.健全班级组织机构C.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D.明确班级工作计划参考答案:ABC23. 组织建设好班集体,不可忽视非正式团体的存在和影响,要善于把非正式团体变成班级的积极力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4. 对教师的压力进行合理的调适来缓解他们的

7、职业倦怠的方法有( )。A.降低教学目标B.巧用社会支持系统缓解压力C.合理的情绪宣泄D.积极认识、面对压力参考答案:BCD25. 德育是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智育是培养细节的行为习惯。(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6. 搞好德育工作,需要实践上的大胆探索,因为德育工作总是复杂变化,经常会使人遇到新的情况和问题,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相应理论作指导。(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7. 人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心理现象,总是含有( )A.社会价值内容B.兴趣内容C.认知要求D.情感体验参考答案:A28. 某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律、自励,不断

8、提高自我修养,该教师的行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修养B.锻炼C.陶冶D.制度参考答案:A29. 注意利用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来陶冶学生的思想和情操,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法。我国古代不少人主张,培养德行要“熏清陶染”,“潜移默化”“陶冶而成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0. 人的体验和感悟就是动用全身心的因素来对内在社会价值因素进行比较筛选的过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1. 在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中,多元的碰撞与互补,使学校德育既面临着使自身焕发活力的新机遇,又面临巨大的困惑和挑战,困惑和挑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A.多样化价值观的存在对以往“一元化”的价值取向

9、提出了挑战B.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对以往的学校德育观念提出了挑战C.多元化社会现实对学校德育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D.多元化社会现实导致德育环境的复杂化参考答案:ABCD32.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是矛盾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3. 现代德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的德育。创造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形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4. 因为任何社会的教育目的,在其表述上总是把对人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作为其内容的主体。德育与教育目的这种密切联系,使德育在整体教育中,最能本质地反映整体教育的社会性质,反映整体教育的发展方

10、向。(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5. 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谈话法C.问卷法D.实验法参考答案:A36. 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德育目标所制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7. 说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就是意味着教学惟一,其它的教育途径并不重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8. 德育管理具有众多职能,最基本的职能是组织职能,只有通过组织职能,其他职能才能得以实现。(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9. 不属于社会德育主要特点的是( )。A.广泛性B.复杂性C.自主选择性D.显形性参考答案:C40. 在班级中实施目标管理就不需要实施学生的自我管

11、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1. 运用陶冶教育法,教育者应自觉、经常地用自身的人格、情感等去感化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能言传、言教,而且要善于身教、情教、德教。(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2. 教学在时间和地位上的优势,正是德育得以充分实施不可缺少的根本性条件。(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3. 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体育活动是主要活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4. 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应该具有跨越历史时空的概括性,反映古今中外德育共有的本质特性,应该既具有抽象性,又具有跨越历史时空人涵盖性,具有恒久的符合德育本性的认知意义。这样做的好处体现在( )A.

12、体现了德育概念的抽象性和涵盖性B.利于给德育的理性思考及理论建构提供无限的历史空间C.使人类社会对德育现象的释说具有较强的学理意义D.更好地触及和利用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德育宝藏参考答案:ABCD45. 社会意识对德育产生制约影响作用的最直接的方面就是( )A.德育结构B.德育目标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参考答案:C46. 专制型的领导方式是指教师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7. 首先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是( )A.马卡连柯B.杰克逊C.杜威D.皮亚杰参考答案:B48. 正确的集体舆论对班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9. 广义的德育内容,指以专门的形式(如课程、守则等形式)来加以呈现的价值引导体系。广义的德育内容往往体现和代表着学校德性教化的主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50. 道德是为了人的道德。不应只注重道德本身。那种为了道德而道德的德育是应该避免的。德育,应培养人学会用道德来指导人更好的生活,以一定的道德处理好人与各方面的关系,过一种不损害他人、利于他人的生活。这是学校德育应该确立的目标。(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