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液体转移监控系统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5498751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2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转移监控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转移监控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转移监控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转移监控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液体转移监控系统设计(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液体转移监控系统设计The Design of Liquid Transfer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Micro-controller 2014 届 电气工程 系专 业 电子信息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2014年5 月27日毕业设计成绩单学生姓名学号 班级方1009-2班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液体转移监控系统的设计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评 定 成 绩 指导教师得分评阅人得分答辩小组组长得分成绩:院长(主任) 签字:年 月 日毕业设计任务书题 目基于单片机的液体转移监控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方1009-2

2、班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承担指导任务单位电气工程系导师姓名导师职称一、主要内容设计并制作一个液体转移监控装置,放置两个盛水容器,分别为A容器和B容器,A容器盛有足量的水,B容器为空,初始时,从A容器转移水到B容器,当B容器中液面高于规定的上限值时,停止注水;当B容器中液面低于规定的下限值时,又开始注水。二、技术参数和要求1单片机完成液位转移控制的功能。2B容器中的水的重量的预设值可调。3使用Keil C编程。实现相关逻辑控制。4. 电路原理图设计,protel印刷电路图设计。5. 提出系统设计框图,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三、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方法)1单片机工作电源电压直流5V,工作电流小于500mA

3、。2传感器测量液位范围:01m。误差0.1%。3. 液位显示部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4. 论文正文不少于1万字,查阅文献资料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翻译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不少于3000汉字。四、应收集的资料及参考文献 1C语言开发。 2. 关于STC89系列相关单片机开发文档。 3. 相关传感器和显示器件使用手册和接口电路。五、进度计划第1周第2周: 资料收集,方案设计;第3周第4周: 开题报告,需求分析,概要设计;第5周第7周: 系统设计;第8周: 中期检查;第9周第12周: 系统调试和论文撰写;第13周第14周: 论文审核定稿;第15周第16周: 答辩。教研室主任签

4、字时间 年 月 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基于单片机的液体转移监控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方1009-2班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一、研究背景液体转移监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进行液位检测跟控制,并根据液位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动作。目前在很多方面都需要用到液体转移监控系统,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液体转移监控系统的应用更加广泛。在工厂、科研实验、工业控制等领域深受广大工作人员的喜爱。该液体转移监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设计并制作一个液体转移监控装置,放置两个盛水容器,分别为A容器和B容器,A容器盛有足量的水,B容器为空,初始时,从A容器转移水到B容器,当B容器中液面高于规定的上限值时,停止注水;当B容器中液面低于规

5、定的下限值时,又开始注水。检测液位的方法有很多,而本系统通过超声波测距,就可以直接放在容器的上方。没有像液压传感器放在容器的底部,防止传感器坏掉要进行更换带来的麻烦。采用超声波测液位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在国内外的液压控制一般使用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来控制供给液体流量,利用压力传感器来测量液体重量,使用压力传感器测得液体实时重量,并以此作为反馈信号,以单片机为核心组成微机测控系统。国内外基本都采用压力式、超声波、磁翻板、雷达等模块进行测量液体的高度。像西门子公司的雷达液位计就在工业界表现良好的性能而受大家欢迎。射频电容式液位变送器依据电容感应原理,当被测介质浸汲测量电极的高度变

6、化时,引起其电容变化。其良好的结构及安装方式可适用于高温、高压、强腐蚀,易结晶,防堵塞,防冷冻及固体粉状、粒状物料。 它可测量强腐蚀型介质的液位,测量高温介质的液位,测量密封容器的液位,与介质的粘度、密度、工作压力无关。液位检测装置的种类有磁浮子式,内浮式,磁翻板,投入式等。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所也各不相同,适用范围也迥异。而超声波测距跟业界享有盛誉最高的外测液位仪表现为一下六大特征:1、可用于苛刻的环境可测量任何压力、毒性最剧烈、腐蚀性最强、绝对无菌的或极高纯度的液体。2、安全在测量有毒害、有腐蚀、有压力、易燃易爆、易挥发、易泄漏的液体时,由于测量头和仪表都在容器外,所以安装、维修、维护操作时

7、不接触罐内的液体和气体,非常安全。即使在仪表损坏或维修状态下,也绝无引起泄漏的可能。3、环保真正的隔离测量,完全不与被测介质接触,决无泄漏液体甚至气体的可能,不会污染环境,是真正的绿色环保仪表。4、方便经济在线维护无需停产。由于不需在容器上开孔,不用法兰盘,不用连通管,所以安装、维护最方便、最经济。5、耐用可靠测量头和仪表内无机械运动部件,并严格密封,与外界隔离,不会磨损或腐蚀,十分耐用可靠,维护工作量很小。6、精确外测液位仪不断地自动校准,永远保证最高的测量精度。外测液位仪与当前国内外使用的在储罐或其连通器内部探测液位的仪表原理完全不同,它是利用对人体无害的微振动原理,在容器壁外侧液面以下部

8、位连续测出液面的精确高度,而完全不接触容器内的液体和气体,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容器内液面和界面高度的连续精确测量。该技术建立了容器内液体和薄壳结构罐体的力学振动特性与液位对应关系的规律及数学模型,属世界首创。专家称其为“液位测量的一场技术革命”,并认为“开创了仪表发展的新思路”,在“技术上居国际领先水平”。三、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和所采用的方法、手段3.1主要工作学习与宏晶STC89C51RC单片机相关的硬件资源以及软件编程。学习数码管的工作原理及其功能。学习超声波的原理以及232模块部分的工作原理。绘制系统电路原理图,绘制PCB,并焊接实物,调试硬件电路。编写相关的单片机程序,可实现通过按键调节要

9、测液的范围等功能。3.2采用的方法、手段查看国内外相关资料,根据课题中对数码管进行较为详细的学习,弄清其接口的作用。而在我们这个设计中可分五部分,稳压电源部分、单片机部分、显示部分、超声波测液部分、232模块部分。总体设计如下:1.硬件电路设计设计电源电路电路图,主芯片为集成稳压器W7805,此部分最后改成了USB电源。超声波测液模块的设计和制作。232模块部分接口的设计,实现电平转换,通过这部分完成计算机与单片机的通信。单片机部分为数码管与STC89C51RC组合。 2.软件设计程序的设计为了实现包括数据的采集,数据处理、数字显示等功能。四、预期达到的结果通过近一个月的设计,本实验达到了理想

10、的结果。测量了液位,并且根据液位进行了液位转移动作。指导教师签字时 间年 月 日摘要液位监控系统是一种专门监测容器液位变化的一种装置,根据液位的状态可以做出相应的响应。液位监控系统是常见的工业过程控制之一,广泛运用于水塔、锅炉、高层建筑水箱、罐、工业化工槽等受压容器的液位测量。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产的控制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提高液位转移监控系统性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设计采用以STC89C51RC单片机为核心的低成本、高精度、微型化数字显示超声波测液仪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方法。整个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主程序、预置子程序、发射子程序、接收子程序、显示子程序等模块组成。各探头的信号经单片机

11、综合分析处理,实现超声波测液仪的各种功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最后通过硬件和软件实现了各个功能模块。相关部分附有硬件电路图、程序流程图。 经实验证明,这套系统软硬件设计具有易控制、工作可靠、测距准确度高、可读性强和流程清晰等优点,实现后的作品可用于液位测量及转移的各种场合。关键词:STC89C51 超声波 液体转移AbstractDigital frequency counter is specifically on measuring signal frequency of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s,widely used in the f

12、ield of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of computers,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audio and video instrument.At the core of the design using STC89C51 low-cost, high accuracy, Micro figures show that the ultrasonic range find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methods. Modular design of the whole circuit from the m

13、ain program, pre subroutine fired subroutine receive subroutine. display subroutine modules form. SCM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obe signal processing, and the ultrasonic range finder fun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overall system design, hardware and software by the end of each module.The experi

14、ment proved that the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with easy control, reliable,accurate ranging, readable and clear process, etc.,works to achieve the level measurement can be used fora variety of occasions and transfer. Key words: STC89C51Ultrasonic wave Liquid transfer目录第1章绪论11.1选题背景及意义11.2国

15、内外研究现状11.3研究内容2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32.1应用系统结构设计32.2设备选型32.2.1供电单元32.2.2超声波发送接收单元32.2.3键盘单元42.2.4显示单元6 2.2.5继电器单元6 2.2.6报警器单元6第3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73.1单片机控制模块73.1.1时钟振荡电路73.1.2芯片STC89C51RC引脚描述73.2超声波传感器模块93.3键盘和显示模块133.3.1键盘功能定义133.3.2 显示接口设计143.4蜂鸣报警器模块153.5继电器控制模块153.6TTL-232电平转换模块153.7单片机供电电源模块16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174.1软件设计分析17

16、4.1.1 编程语言的选择174.1.2 源程序的编译174.1.3 程序的仿真调试194.2软件设计思路194.2.1 主程序设计194.2.2 超声波测距子程序22 4.2.3数码管显示程序23第5章系统集成与测试285.1软件调试285.2软件烧录285.3实验结果29第6章原理图及PCB图306.1 Protel 99SE简介306.2 Protel 99SE 设计步骤30第7章结论与展望31参考文献32致谢33附录33附录A 外文资料33附录B 原理图47附录CPCB图48附录D 源程序49附录E 硬件实物图56毕业设计第1章绪 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液体转移监控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17、广泛,如家庭蓄水池、热水器水箱、饮水机和热水储蓄箱等。在工业中,液体转移监控系统也应用广泛,污水处理厂,传统的液位控制多采用包含手动控制方式的单回路控制,同时采用传统的指针式机械仪表来显示液位的当前值。这种液位控制在生产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有更直观、准确、稳定的液位控制系统,同时还要求在价格和人性化方面有所突破,这就要求我们开发新型既实用又价廉的液位控制系统。随着新型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普及,单片机控制系统以其控制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设置操作方便、造价低等特点被应用到液位系统的控制中来,同时该控制系统可以设

18、计数字显示部分,增强了系统的可视性。基于上述特点,本文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多功能液位控制系统,它完成对整个系统的液位的控制及显示功能。开发出低成本、智能化的水箱液位控制器必定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同时,将该作品中使用到的控制方法加以延伸,应用到工业生产控制中去,会使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企业获得利润的增值。因此,对低成本、智能化的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几十年来,控制系统己被广泛使用,在研究和发展上也己趋于完备,控制的概念更是应用在许多生活周围的事物,液位控制系统已经是一般工业界所不可缺少的,例如蓄水槽、污水处理厂等都需要液位的控制。使用液位控制系统来自动维持液

19、位高度,工作人员可以轻易在操作室获如某个设备的储水状况,大大减低工作人员工作的危险性,同时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及简便性。 近年来液位控制系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液位控制仪,如超声波液位计、雷达液位计、光电液位开关等,这些控制器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精度,实现了控制系统的丰富多样性。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在自动控制理论和设计方法发展的推动下,国外液位控制系统发展迅速,美国、德国、日本等技术领先国家,生产开发出一系列性能优异、实用性强的液位控制器以及相应的仪器仪表,并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先进的控制器不仅能实现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而且运用先进的算法,采用

20、自适应控制、自校正控制、模糊控制、人工智能及计算机技术,使液位控制器的适用范围更加广。 反观我国,虽然液位控制系统在国内生产生活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国内的液位控制器的发展水平仍然不如先进国家,差距仍然很大。国内液位控制器仍以常规的PID控制器为主,无法适于滞后、复杂、时变的液位系统控制。智能化、自适应的控制系统,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成熟技术。我国相关控制器大量依靠国外的成熟技术,这些都是必须正视的现实。所以,发展先进的液位控制技术是我们必须重视的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液位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高精度、智能化、人性化的液位控制系统是国内外液位控制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1.3研究

21、内容针对传统液位测量读数难,测量精度不高等问题,目前采用单片机控制的测液高度,然后进行相应的指令,并用十进制数字显示,具有精度高、读数方便等优点,已在工业、科研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2.1应用系统结构设计根据1.1所述液体转移监控的功能特点,系统需要完成对液体的测量、监控、显示、报警和转移几种功能,整个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的结构框图2.2设备选型本设计采用STC89C51RC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按照图2-l所确定的系统结构,选择合适的功能部件,以完成完整的系统控制电路设计。控制系统包括供电单元、超声波传感器单元、键盘单元、显示单元、继电器单元和报警器

22、单元六部分。2.2.1供电单元供电是每个系统中必须的用到的。供电可以通过USB直接给单片机供电,也可以先通过变压器,降压的固定的值,然后就可以稳压电路进行稳压处理得到5V的电压。由于USB的广泛使用,本系统中采用USB供电,同时后面提供降压稳压处理电路。2.2.2超声波传感器单元本系统中主要是测液,根据测液的情况进行相关的动作。而测液有多种方法。现在广泛采用压力式、超声波、磁翻板、雷达等模块进行测量液体的高度。液位检测装置的种类有磁浮子式,内浮式,磁翻板,投入式等。考虑到各种方式的适用性情况,我们这里采用超声波测液。主要优点有:1、可用于苛刻的环境可测量任何压力、毒性最剧烈、腐蚀性最强、绝对无

23、菌的或极高纯度的液体。2、安全在测量有毒害、有腐蚀、有压力、易燃易爆、易挥发、易泄漏的液体时,由于测量头和仪表都在容器外,所以安装、维修、维护操作时不接触罐内的液体和气体,非常安全。即使在仪表损坏或维修状态下,也绝无引起泄漏的可能。3、环保真正的隔离测量,完全不与被测介质接触,决无泄漏液体甚至气体的可能,不会污染环境,是真正的绿色环保仪表。4、方便经济在线维护无需停产。由于不需在容器上开孔,不用法兰盘,不用连通管,所以安装、维护最方便、最经济。5、耐用可靠测量头和仪表内无机械运动部件,并严格密封,与外界隔离,不会磨损或腐蚀,十分耐用可靠,维护工作量很小。6、精确外测液位仪不断地自动校准,永远保

24、证最高的测量精度。2.2.3键盘单元单片机系统中常用的键盘有以下三种类型。1.独立型按键独立型按键的一脚通过电阻接电源端或者地,而另一脚接单片机的I/O口,其结构如图2-2所示。在按键被按下和没有按下时,I/O口电平刚好相反。这样通过检测I/O口的电平状态即可判断哪个按键被按下了。此类键盘的特点是按键电路配置灵活、按键的状态识别简单,但是每一个按键需要占用一个I/O口,资源占用率较高,当按键的数量不是很多或者系统有较多的I/O口剩余时,可以采用此类设计。图2-2 独立型按键图2-3 矩阵扫描键盘2.矩阵扫描键盘矩阵扫描键盘有行线和列线组成。按键位子行列线的交叉点上,结构图如2-3所示。一个3*

25、3的矩阵结构就可以构成一个含有9个按键的键盘。按键设置在行列线的交叉点上,行列线分别接到按键开关的两端。行列通过上拉电阻接到+5V上。平时当没有按键按下时,列线处于高电平的状态;而当有键按下时,行列线导通,因此列线的电平状态将由此相连接,各个按键按下与否影响该键所在的行列线的电平。这样行列线配合起来进行适当的处理,即可确定按键的位置。此类键盘与独立式键盘相比,要节省很多的I/O口,适用于按键数量较多的场合。3.PS/2接口键盘PS/2接口2是由IBM公司开发的一种计算机接口。计算机上的鼠标和键盘使用的就是这种接口,现在在计算机上更多的是使用USB接口。PS/2键盘为每一个按键分配唯一的编码。键

26、盘内的处理器对矩阵键盘进行扫描,当发现有案件拔按下或者释放时,处理器就对发送“扫描码到计算机。扫描码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通码和断码。当键被按下,发送的是通码;当键盘被释放,发送的是断码。这样通过查找扫描码表就可以确定是哪一个按键,PS/2扫描码共有三套,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第二套扫描码。PS/2接口采用双向串行数据传输协议。每个字节为一桢,包含11位(一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一位奇偶校验位和一位停止位)。此类键盘的特点是集成度高,使用灵活。由于使用了串行数据传输技术,仅需要使用两个I/O端口即可(由于程序设计的原因,其中一个端口通常要占用一个外部中断端口),但成本较高,而且不易集成在系统内部5。本

27、设计选用的单片机STC89C51的I/O端口较多,在实际使用中,但本次设计要求实现的功能还是比较少,操作简单,因此独立型按键可以防止由于键盘操作人员的误操作。综合考虑实际的使用情况和成本,本设计采用独立型按键进行数据输入。2.2.4显示单元 显示可以有很多方法,可以利用字符液晶显示,利用LCD显示,可以利用数码管显示,由于显示的内容很小,并且显示的亮度可以提高。本设计利用了数码管进行显示。 2.2.5继电器单元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继电器的触

28、点有三种基本形式:动合型(常开)(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触点就闭合。动断型(常闭)(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转换型(Z型)这是触点组型。这种触点组共有三个触点,即中间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静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使原来断开的成闭合,原来闭合的成断开状态,达到转换的目的。这样的触点组称为转换触点。继电器的种类很多,而且额定电压不同,基于本设计主控芯片的电源电压为5V所以采用SRD-05VDC-SL-C型继电器。2.2.6 报警器单元方案一:无缘蜂鸣器。无缘蜂鸣器内部没有震荡源,蜂鸣

29、器没有内部驱动电路,有些公司和工厂称为讯响器,国标中称为声响器。无源蜂鸣器工作的理想信号方波。如果给预直流信号蜂鸣器是不响应的,因为磁路恒定,钼片不能振动发音,需要在其供电端加上高低不断变化的电信号才能驱动蜂鸣器。 方案二:有源蜂鸣器。蜂鸣器内部有振荡、驱动电路,只需要一个高低电平就可驱动蜂鸣器发声。有缘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的根本区别是产品对样。有源蜂鸣器工作的理想信号是直流电,通常标示为VDC、VDD等。因为蜂鸣器内部有一简单的振荡电路,能将恒定的直流电转化成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从面实出磁场交变,带动钼片振动发音。但是在某些有源蜂鸣器在特定的交流信号下也可以工作,只是对交流信号的电压和频率要求

30、很高,此种工作方式一般不采用。因此基于以上两种方案,我们选择方案二有缘蜂鸣器作为报警模块。第3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3.1单片机控制模块 本设计芯片采用的是宏晶公司生产的STC系列芯片,芯片为40个引脚足以应对本次设计的控制要求。STC89C51RC/RD系列单片机是宏晶科技推出的新一代超强抗干扰,抗静电,高速,高可靠,低功耗的单片机。3.1.1芯片STC89C51RC引脚描述 单片机STC89C51RC其引脚图如图3-1所示。 图3-1 STC89C51引脚图引脚功能介绍:1.VCC:电源电压。2.GND:地。 3.P1口:P1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

31、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l”,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lL)。Flash编程和程序校验期间,Pl接收低8位地址。表3-1P1口的第二功能端口引脚第二功能P1.5P1.6P1.7MOSI(用于ISP编程)MISO(用于ISP编程)SCK(用于ISP编程)4.P2口:P2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I/O口,P2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l”,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

32、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IL)。Flash编程或校验时,P2亦接收高位地址和其它控制信号。5.P3口:P3口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3口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P3口写入“1”时,它们被内部的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为输入端口,作输入端口时,被外部拉低的P3口将用上拉电阻输出电流(IIL)。P3口除了作为一般的I/O口线外,更重要的用途是它的第二功能,如表3-2所示:表3-2P3口的功能端口引脚第二功能 P3.0P3.1P3.2P3.3P3.4P3.5P3.6P3.7RXD(串行输入口)TXD(串行输出口)INT0(外部中断

33、0)INT1(外部中断1)T0(定时计数器0)T1(定时计数器1)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6.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工作时,RST引脚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WDT溢出将使该引脚输出高电平,设置SFR AUXR的DISRT0位(地址8EH)可打开或关闭该功能。DISRT0位缺省为RESET输出高电平打开状态。7.XTAL1: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及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8.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3.1.2时钟振荡电路 本系统选用单片机STC89C51RC,采用外部晶振作为时钟频率,晶体振荡器XTAL1与XTAL2分别为用做片内振

34、荡器的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时钟振荡电路如下图3-1所示。图3-2 时钟振荡电路单片机外接石英晶体(或陶瓷谐振器)及电容C1、C2接在放大器(STC89C51RC中有一个用于构成内部振荡器的高增益的反向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构成并联振荡电路。为便于CPU处理数据,让计时器每计一次数就是1us,振荡器采用了11.0592MHz的石英晶体。对外接电容C1、C2虽然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但电容容量的大小会轻微影响振荡频率的高低、振荡工作的稳定性、起振的难易程度及温度稳定性,这里电容使用33pF。3.1.3复位电路单片机系统的复位方式有:手动按钮复位和上电复位。1.手动按钮复位手动按钮复位需要人为在复位

35、输入端RST上加入高电平。一般采用的办法是在RST端和正电源Vcc之间接一个按钮。当人为按下按钮时,则Vcc的+5V电平就会直接加到RST端。手动按钮复位的电路如所示。由于人的动作再快也会使按钮保持接通达数十毫秒,所以,完全能够满足复位的时间要求。2.上电复位STC89C51的上电复位电路只要在RST复位输入引脚上接一电容至Vcc端,下接一个电阻到地即可。对于CMOS型单片机,由于在RST端内部有一个下拉电阻,故可将外部电阻去掉,而将外接电容减至1uF。上电复位的工作过程是在加电时,复位电路通过电 容加给RST端一个短暂的高电平信号,此高电平信号随着Vcc对电容的充电过程而逐渐回落,即RST端

36、的高电平持续时间取决于电容的充电时间。为了保证系统能够可靠地复位,RST端的高电平信号必须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上电时,Vcc的上升时间约为10ms,而振荡器的起振时间取决于振荡频率,如晶振频率为10MHz,起振时间为1ms;晶振频率为1MHz,起振时间则为10ms。在图2的复位电路中,当Vcc掉电时,必然会使RST端电压迅速下降到0V以下,但是,由于内部电路的限制作用,这个负电压将不会对器件产生损害。另外,在复位期间,端口引脚处于随机状态,复位后,系统将端口置为全“l”态。如果系统在上电时得不到有效的复位,则程序计数器PC将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初值,因此,CPU可能会从一个未被定义的位置开始执行程序

37、。3.2超声波传感器模块3.2.1 超声波测距原理概述 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可在不同介质中以不同的速度传播。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超声测距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方 式。与其它方法相比,如电磁的或光学的方法,它不受光线、被测对象颜色等影响。对于被测物处于黑暗、有灰尘、烟雾、电磁干扰、有毒等恶劣的环境下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因此在液位测量、机械手控制、车辆自动导航、物体识别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应用于空气测距,由于空气中波速较慢,其回波信号中包含的沿传播方向上的结构信息很容易检测出来

38、,具有很高的分辨力,因而其准确度也较其它方法为高;而且超声波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信号处理可靠等特点。利用超声波检测往往比较迅速、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能达到工业实用的要求。 超声波测距的方法有多种,本超声波测中系统的原理为: 检测出从超声波发射器发出的超声波,经气体介质的传播到接收器的时间,将这个时间与气体中的声速相乘,就是声波传输的距离。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时刻的同时单片机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变化,其对应值如表3-3,根据计时器记

39、录的时间t (见图3-3),就可以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 s ) ,即: s = v t / 2 。 表3-3 声速与温度的关系温度(摄氏度)-30-20-100102030100声速(m/s)313319325323338344349386图3-3 超声波测距时序图3.2.2 超声波发生器 为了研究和利用超声波,人们已经设计和制成了许多超声波发生器。总体上讲,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用电气方式产生超声波,一类是用机械方式产生超声波。电气方式包括压电型、磁致伸缩型和电动型等; 机械方式有加尔统笛、液哨和气流旋笛等。它们所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功率和声波特性各不相同,因而用途也各

40、不相同。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 3.2.3 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原理 压电型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它是利用压电效应的原理,压电效应有逆效应和顺效应,超声波传感器是可逆元件,超声波发送器就是利用压电逆效应的原理。所谓压电逆效应如图3-4所示,是在压电元件上施加电压,元件就变形,即称应变。若在图a所示的已极化的压电陶瓷上施加如图b所示极性的电压,外部正电荷与压电陶瓷的极化正电荷相斥,同时,外部负电荷与极化负电荷相斥。由于相斥的作用,压电陶瓷在厚度方向上缩短,在长度方向上伸长。若外部施加的极性变反,如图 c 所示那样,压电陶瓷在厚度方向上伸长,在长度方向上缩短。图 3-4 压电逆效应图

41、 3.2.4 单片机超声波测距系统构成 单片机STC89C51RC发出短暂的40kHz信号,经放大后通过超声波换能器输出;反射后的超声波经超声波换能器作为系统的输入,锁相环对此信号锁定,产生锁定信号启动单片机中断程序,读出时间 t,再由系统软件对其进行计算、判别后,相应的计算结果被送至LED数码管进行显示。 限制超声波系统的最大可测距离存在四个因素:超声波的幅度、反射物的质地、反射和入射声波之间的夹角以及接收换能器的灵敏度。接收换能器对声波脉冲的直接接收能力将决定最小可测距离。超声波测距系统框图如图3-5所示。图 3-5 超声波测距系统框图按照系统设计的功能的要求,初步确定设计系统由单片机主控

42、模块、显示模块、超声波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共四个模块组成。 单片机使用51系列的STC89C51RC单片机,该单片机工作性能稳定,同时也是在单片机课程设计中经常使用到的控制芯片。 发射电路由单片机输出端直接驱动超声波发送。 接收电路使用三极管组成的放大电路,该电路简单,调试工作小较小。 3.2.5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 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如图 3-6。超声波发射部份由电阻R2及超声波发送头T40 板成;接收电路由BG1、BG2X组成的两组三级管放大电路组成;检波电路、比较整形电路由C7、D1、D2 及BG3组成,超声波传感器与STC89C51单片机的P2.6、P2.7引脚相连。 40kHz的方波

43、由STC89C51RC单片机的P 3 .5驱动超声波发射头发射超声波,经反射后由超声波接收头接收到 40kHz 的正弦波,由于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衰减, 所以接收到的波形幅值较低,经接收电路放大,整形,最后输出一负跳变,输入单片机的P3脚。 该测距电路的 40kHz 方波信号由单片机STC89C51RC的P 3 .5发出。方波 的周期为1/40ms,即25us,半周期为12.5us。每隔半周期时间,让方波输出脚的电平取反,便可产生40kHz方波。由于单片机系统的晶振为12M晶振,因而单片机的时间分辨率是1us,所以只能产生半周期为12us或13us的方波信号,频率分别为 41.67kHz和38.

44、46kHz。本系统在编程时选用了后者,让单片机产生约38.46kHz 的方波。 图 3-6 超声波测距发送接收单元 由于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非常微弱,所以接收电路需要将其进行放大。接收电路 如图4所示。接收到的信号加到BG1、BG2组成的两级放大器上进行放大。每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70倍。放大的信号通过检波电路得到解调后的信号,即把多个脉冲波解调成多个大脉冲波。这里使用的是I N 4148检波二极管,输出的直流信号即两二极管 之间电容电压。该接收电路结构简单,性能较好,制作难度小。3.3键盘和显示模块键盘、是十分重要的人机交互工具。是人向机器发出指令、输入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显示设备则是提醒

45、用户操作、输出运行结果的重要设备。3.3.1键盘功能定义本设计只有三个按键,其作用分别为:一个menu键,就是菜单键。一个是增加键,按此可以调高设定的液位值,一个是减小键,可以降低设定的液位值。按键如图3-7。图3-7 按键图3.3.2 显示接口设计 本系统采用三位一体LED数码管显示所测距离值,其原理如图3-8所示。码管采用动态扫描显示,段码输出端口为单片机的P1口,位码输出端口分别为单片机的P3.2、P3.1、P3.0口,数码管位驱运用PNP三极管S9012 三极管驱动。 图3-8 数码管显示原理图3.4蜂鸣报警器模块本设计采用电磁式蜂鸣器作为超过最大频率的报警信号。它与单片机STC89C

46、51的连接如图3-9所示。单片机STC89C51的P2.6口通过三极管驱动蜂鸣器。当P2.6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导通,BELL构成回路,蜂鸣器发出报警声。图3-9 蜂鸣报警器原理图3.5继电器控制模块 基于本设计主控芯片STC89C51采用5V电源供电,所以我所采用的是SRD-05VDC-SL-C型继电器。此继电器的作用相当于开关,该型号的继电器有5只引脚,其中2只为线圈引脚,1只为公共端,1只为常开端,1只为常闭端,相当于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当线圈端加5V直流电压时,触点吸合,负载端闭合或断开。3.6TTL-232电平转换电路设计图3-10 TTL-232电路1.VCC:3V到5V外供电源的+

47、极,如外部设备的TTL通讯口能提供3V到5V稳压电源,可以直接连接使用。如果使用另外的稳压电源供电,请将电源的“+”极接VCC,电源的“-”极接GND)。切勿接反,否则会烧坏板上芯片;2.GND:TTL信号地,使用时接外设备的TTL信号地;3.TXD:232侧发送信号的TTL电平输出端,使用时接外部设备的TTL信号接受端;4.RXD:232 侧接受信号的TTL电平输入端,使用时接外部设备的TTL信号发送端。3.6单片机供电电源电路图3-11 W7805电路设计如图3-11所示的电路是用W7805正集成稳压器组成的恒压源应用电路。图示电路中正集成稳压器W7805工作在悬浮状态。在其输出端和公共端

48、之间接入一个电阻,形成一固定电流,让此电流流过负载R1后,再回到电源。 选择W7805输出电压低的稳压器,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调节R的大小,可以改变恒流源的值(当然不能超过该稳压器的最大输出电流)。输出电流符合Iout=V/R+Id,式中,Id为稳压器静态电流,小于10 mA。当R较小即输出电流较大时,可以忽略Id,但Iout不能太小,否则Id的变化将影响恒压的精度。当负载R1变化时,稳压器W7805用改变自身的压差来维持通过负载的电压不变。 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4.1软件设计分析4.1.1 编程语言的选择MCS-51编程语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汇编语言,另一种是C语言5。汇编语言的机器代码生成

49、效率很高,但是可读性并不强,复杂一点的程序就更是难读懂,而C语言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机器代码生成效率和汇编语言相当,但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却远远超过了汇编语言,而且C语言还可以嵌入汇编来解决高实效性的代码编写问题。对于开发周期来说,C语言的开发周期通常小于汇编语言很多。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语言。它层次清晰,便于按模块化方式组织程序,易于调试和维护,这种语言的表现能力和处理能力极强,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运算符和数据类型,便于实现各类复杂的数据结构(数组,结构体等)。它还可以直接访问内存的物理地址,进行位(bit)一级的操作。C语言的模块化开发方式使开发出来的程序模块可不经修改,直接被其他项目所用,这样可以最大

50、程度的实现资源共享。由于C语言实现了对硬件的编程操作,因此C语言集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功能为一体,具有高效性,可移植性强等特点。综合以上C 语言的优点,本次设计选择由宏晶公司(STC)生产的STC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Keil uVision4对单片机进行软件编程。4.1.2 源程序的编译由于单片机只能执行机器语言的程序(目标程序),因此将C52源程序编辑好以扩展名.C保存后,应将源程序编译成目标程序。编译过程中,能够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并能发现源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和一般性的逻辑错误,但不能检查结构上的错误。如果有错误,信息窗口会报告显示,并指出错误位置及错误类型。程序错误被纠正后,要重

51、新进行编译调试,直到程序编译无误为止。只有当被编译的程序没有错误时,才能执行程序及对程序进行仿真调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多次试验,本实物最终得到了误差还比较满意的效果。由于硬件电路和软件仿真的差别,设计当中加入了一个线性补偿的一个环节,这是多次通过实验线性拟合得到的答案。4.1.3 程序的仿真调试 对源程序编译形成目标程序,只是排除了语法错误和一般性的逻辑错误,只有将目标程序应用到硬件中,经过开发系统Keil uVision4的仿真调试后且满足功能要求才能写到程序存储器中。仿真调试是对程序功能是否能实现所做的最后检查。4.2软件设计思路4.2.1 主程序设计 主程序是整个系统软件的运行主体

52、,各个子系统的软件程序都必须经过它的调度,才能运行得当。根据设计的功能要求,主程序主要完成了对系统的初始化。 超声波测距的软件设计主要由主程序、超声波发生子程序、超声波接收程序及显示子程序组成。超声波测距的程序既有较复杂的计算(计算距离时),又要求精细计算程序运行时间(超声波测距时),所以控制程序可采用 C 语言编程。 主程序首先是对系统环境初始化,设定时器0为计数,设定时器1定时。置位总中断允许位EA。进行程序主程序后,进行定时测距判断,当测距标志位 cl=1,即进行测量一次,程序设计中,超声波测距频度是1次/秒。测距间隔中,整个程序主要进行循环显示测量结果。当调用超声波测距子程序后,首先由

53、单片机产生6-8个频率为38.46kHz超声波脉冲,加载的超声波发送头上。超声波头发送完送超声波后,立即启动内部计时器 T0 进行计时,为了避免超声波从发射头直接传送到接收头引起的直射波触发,这时,单片机需要延时约1.5 -2ms时间(这也就是超声波测距仪会有一个最小可测距离的原因,称之为盲区值)后,才启动对单片机P3.7脚的电平判断程序。当检测到P3.7脚的电平由高转为低电平时,立即停止T0计时。由于采用单片机采用的是12 MHz的晶振,计时器每计一个数就是1s,当超声波测距子程序检测到接收成功的标志位后,将计数器 T0 中的数(即超声波来回所用的时间)按式(2)计算,即可得被 测物体与测距

54、仪之间的距离。 设计时取 15时的声速为 340 m/s 。其中, T0为计数器T0的计算值。测出距离后结果将以十进制BCD码方式送往 LED显示约0.5s, 然后再发超声波脉冲重复测量过程。图 4-1 主程序流程图(这图去掉底色,双击试了自己概不了 说损坏了)图4.2 超声波测距子程序流程图4.2.2 超声波测距子程序 void csbcj()/超声波测距子程序 if(cl=1) TR1=0; TH0=0x00; TL0=0x00; i=20;/超声波脉冲个数 10 个while(i-) csbout=!csbout;TR0=1; i=450; while(i-) i=0; while(cs

55、bint)/判断接收回路是否收到超声波的回波 i+; if(i=2450)/如果达到一定时间没有收到回波,则将 csbint 置零,退出接收回波处理程序csbint=0;TR0=0; TH1=0x9E; TL1=0x57; t=TH0; t=t*256+TL0; s=t*csbc/2;/计算测量结果TR1=1; cl=0; 4.3数码管显示程序4.3.1 数码管显示原理 最常用的是七段式和八段式LED数码管,八段比七段多了一个小数点,其他的基本相同。所谓的八段就是指数码管里有八个小LED发光二极管,通过控制不同的LED的亮灭来显示出不同的字形。数码管又分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类型,其实共阴极就是

56、将八个LED的阴极连在一起,让其接地,这样给任何一个LED的另一端高电平,它便能点亮。而共阳极就是将八个LED的阳极连在一起。其原理图如下。 其中引脚图的两个COM端连在一起,是公共端,共阴数码管要将其接地,共阳数码管将其接正5伏电源。一个八段数码管称为一位,多个数码管并列在一起可构成多位数码管,它们的段选线(即a,b,c,d,e,f,g,dp)连在一起,而各自的公共端称为位选线。显示时,都从段选线送入字符编码,而选中哪个位选线,那个数码管便会被点亮。数码管的8段,对应一个字节的8位,a对应最低位,dp对应最高位。所以如果想让数码管显示数字0,那么共阴数码管的字符编码为00111111,即0x

57、3f;共阳数码管的字符编码为11000000,即0xc0。可以看出两个编码的各位正好相反。如下图。共阳极的数码管0f的段编码是这样的:unsigned char code table= /共阳极0f数码管编码0xc0,0xf9,0xa4,0xb0,/030x99,0x92,0x82,0xf8,/470x80,0x90,0x88,0x83,/8b0xc6,0xa1,0x86,0x8e /cf;共阴极的数码管0f的段编码是这样的:unsigned char code table=/共阴极0f数码管编码0x3f,0x06,0x5b,0x4f, /030x66,0x6d,0x7d,0x07, /470

58、x7f,0x6f,0x77,0x7c, /8b0x39,0x5e,0x79,0x71 /cf;4.3.2 数码管显示代码数码管显示流程图:void Display(void) /扫描数码管,让数码管显示if(RUN_MODE=0) /如果运行模式等于0led_test=0; /测试的灯亮,也就是最左边的灯亮led_lenH=1; /第二个灯,第三个灯灭led_lenL=1;if(posit=0)P0=(discodedisbuffposit)&0xf7;elseP0=discodedisbuffposit; /显示第0个位置if(posit=0)wei1=0;wei2=1;wei3=1;if(

59、posit=1)wei1=1;wei2=0;wei3=1;if(posit=2)wei1=1;wei2=1;wei3=0;if(+posit=3)posit=0;else if(RUN_MODE=1)led_test=1;led_lenH=0;led_lenL=1;if(posit=0)&(Lenth_H99)P0=discodedisbuff4;wei1=0;wei2=1;wei3=1;if(posit=1)&(Lenth_H9)P0=discodedisbuff5;wei1=1;wei2=0;wei3=1;if(posit=2)P0=discodedisbuff6;wei1=1;wei2=1;wei3=0;if(+posit=3)posit=0;else if(RUN_MODE=2)led_test=1;led_lenH=1;led_lenL=0;if(posit=0)&(Lenth_L99)P0=discodedisbuff7;wei1=0;wei2=1;wei3=1;if(posit=1)&(Le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