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题典(很完善,很实用)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5480057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367 大小:1.4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化学题典(很完善,很实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67页
高中化学题典(很完善,很实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67页
高中化学题典(很完善,很实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67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题典(很完善,很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题典(很完善,很实用)(36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化学题典第一章卤素单选题1氯水有漂白作用是通过 A分解作用B中和作用C氧化作用D均不是解析:在氯水中存在的次氯酸 HClO 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它见光或受热会发生分解 有很强的氧化性,它能光照2HClO 2HCl O HClO 2杀死细菌,并能氧化掉色素,所以氯水可以杀菌消毒,氯水或氯气在湿润条件下具有漂白性,是利用了HClO 分子能氧化掉色素的原理命题目的:主要考查氯气溶于水后溶液的化学性质解题关键: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分子有氯分子、水分子、次氯酸分子氯气溶于水后Cl2 与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H2O HClHClO 其中HClO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错解剖析:有人对氯水与干燥氯

2、气谁有漂白性分不清,氯气是没有漂白性的,氯水或湿的氯气是利用了HClO 有很强的氧化性答案:C2在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常含少量氯化氢气体,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溶液除去 A饱和食盐水B烧碱溶液C浓硫酸D澄清石灰水解析:在制氯气时由于浓盐酸挥发出HCl 气体与新制氯气混在一起,所以先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因为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但氯化氢(HCl)易溶于饱和食盐水即除去氯化氢气体命题目的:实验室制氯气,怎样才能收集到纯净氯气解题关键: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错解剖析:有人只考虑用碱溶液除去氯化氢,没有考虑到氯气也能与碱溶液反应答案:A3在氯气与水反应中,水是 A氧化剂B还原剂C既是氧化剂又

3、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解析:判断一物质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要分析此物质在反应中有没有得失电子(有没有化合价降低或升高),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原子或离子叫还原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原子或离子叫氧化剂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H2O 既没有得电子也没有失电子(即各元素化合价无变化),所以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命题目的: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解题关键:“剂”一般指物质而言所以某物质中含有的原子或离子的变化归纳为: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本身为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本身为氧化剂其次要清楚 Cl2 与H2O 反应的产物为HCl 和

4、HClO再分析各元素的化合价有无变化,水在整个反应中各元素原子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即得出水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错解剖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不清楚答案:D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质的是 A漂白粉B液氯C氯水D磷在氯气中燃烧的产物解析: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漂白粉是次氯酸钙(Ca(ClO)2)和氯化钙(CaCl2)的混合物,磷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三氯化磷PCl3 和五氯化磷PCl5 的混合物问题主要是有的人搞不清“液氯”、“氯水”的概念液氯即纯净氯气冷却到34.6所得到的液体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在氯水中存在着Cl2、H2O、HClO 等分子,故为混合物命题目的:考查纯净物及混合物的概念解题关键

5、: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搞清液氯的成分,氯水的成分,各为什么答案:B5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用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BFeCl2CMgCl2DKCl解析: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反应时氯原子获得电子,转变成氯离子(Cl-)氯原子易结合电子的能力,还反映在它与具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如铁或铜)反应时,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命题目的: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的本质的体现解题关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表现为在反应中氯原子很容易得到一个电子,成为负一价的氯离子 这就是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的本质原因所以氯气与铁或铜等变价金属反应时必把它们氧化成高价状态错解剖析:氯气的基本性质没有

6、掌握答案:B6在实验室制备氯化氢时,经常采用向食盐里加浓硫酸的方法,使用浓硫酸的理由 A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作用B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作用C因为浓硫酸具有氧化作用D因为浓硫酸是难挥发的高沸点酸解析:制备HCl 气体的反应是利用浓H2SO4 是一种高沸点(约380)难挥发性的酸,而HCl 是易挥发的气体命题目的: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挥发性的酸)为什么用浓硫酸的原理(制备卤化氢气体的原理)解题关键:制备氯化氢(卤化氢),都是用不挥发性酸(顺便提一点制备HBr、HI 气体时不能用有强氧化性的浓H2SO4 来制取,而用没有强氧化性的高沸点H3PO4 来制取)错解剖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不好答案:D7下列

7、微粒中只有还原性的是 ACl-BClCH+DH2O解析:还原性是指失电子,失电子的物质或微粒具有还原性在上述四种微粒中Cl-只能失电子命题目的:考查还原性的基本概念解题关键:一般非金属阴离子都有还原性,都能具有失电子的能力,所以比较四种微粒可以马上得出答案错解剖析:弄不清阴离子有还原性还是阳离子有还原性选 H+有还原性的是还原性的基本概念没弄清楚答案:A8通过以下三个实验,确定下列物质中最强的氧化剂是 FeCuCl2FeCl2CuCl22FeCl22 FeCl3Cu2FeCl3CuCl22FeCl2ACuCl2BFeCl2CFeCl3DCl2解析:氧化剂是指得电子的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

8、剂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反应的通式为在反应中的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具有氧化性,氧化性的强弱为:氧化剂氧化产物在反应中的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具有还原性,但还原性的强弱为:还原剂还原产物根据这个规律可判断出:氧化性(剂) CuCl2FeCl2 Cl2FeCl3FeCl3CuCl2 所以 Cl2 的氧化性最强命题目的:考查如何判断比较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解题关键: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反应中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具有氧化性,氧化性强弱为:氧化剂氧化产物反应中的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具有还原性,还原性强弱为:还原剂还原产物另外还要会分析反应中,谁是氧化剂,谁是还原剂,

9、解这类题就不难了错解剖析:不知此类题的判断原则因而不会分析对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判断有误从而造成选错判断时要分析氧化剂得电子以后变成什么物质,该物质就是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以后变成的物质是氧化产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明白这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分析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出错误答案:D9在一定条件下,KClO3 按下式发生反应:2KClO3I22KIO3Cl2 由此可以判断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置换反应B还原性I2Cl2C非金属性I2Cl2D氧化性KClO3I2解析: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原理分析,反应中各物质的作用:此反应是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

10、一种化合物,这类反应叫置换反应),所以A 排除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I2Cl2,所以B 排除,氧化剂的氧化性肯定大于还原剂的氧化性,所以D 排除根据卤素的单质F2、Cl2、Br2、I2 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判断C 是错误的命题目的:考查卤素单质化学性质及其规律解题关键: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规律为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是解此题的关键,马上判断出C 是错误的错解剖析:没有选 C 的原因是只看到题给的是置换反应,思维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错解的要害答案:C10已知浓硫酸与3 价铁离子都可以使铜氧化成2 价铜离子,浓硫酸可使溴离子氧化成溴,铁与溴反应生成三溴化铁根据以上事实

11、,可以确定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ABr2、Fe3+、Cu2+、浓H2SO4BCu2+、Fe3+、Br2、浓H2SO4CFe3+、Cu2+、浓H2SO4、Br2D浓H2SO4、Br2、Fe3+、Cu2+解析:由题中给的条件可以写出以下反应,H SO Cu Cu H SO CuFe Cu Cu Fe Cu2 42+2 42+3+ 2+ 3+ 2+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H SO Br Br H SO BrFe Br Fe Br Fe2 4 2 2 4 223+23+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由以上分析得出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Cu2+

12、Fe3+Br2浓H2SO4命题目的:考查氧化还原概念和判断氧化能力的强弱综合分析能力解题关键:利用上题讲的规律分析各反应中谁是氧化剂,谁是氧化产物,从而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答案错解剖析: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理解不清楚题中排出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而有的人因为没有看清题目而错选了氧化性由强到弱的D答案:B11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2KMnO 16 HCl 2KCl 2MnCl 8H O 5Cl 4 2 2 2 若某溶液中有 Fe2+、I-、Cl-共存,要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BKMnO4CF

13、eCl3DHCl解析:除去 I-可以用沉淀法或氧化法,但本题只能用氧化法由题中给的条件可知氧化性是:KMnO4Cl2FeCl3I2也就是说KMnO4可氧化Cl-、Fe2+、I-,Cl2 可氧化Fe2+、I-,而Fe3+只能氧化I-,所以要除去I-,只能加入FeCl3命题目的:考查用氧化法除去溶液中的离子怎样选择合适的氧化剂解题关键:本题中有三种离子Fe2+、I-、Cl-共存,要除去I-必须加入氧化剂,但这种氧化剂只能氧化I-,而不能氧化Fe2+、Cl-,通过已知条件分析,氧化性KMnO4Cl2、Cl2FeCl3、FeCl3I2,所以加入FeCl3为最合适错解剖析:有人一看题中给了三个氧化还原反

14、应,而要除去溶液中I-又不影响Fe2+、Cl-,一时不知从何下手,盲目地加入Cl2 认为Cl2 可把I-离子氧化成I2 而除去I-离子,但没有考虑到Cl2 还可以把Fe2+也氧化了答案:C12以下各组表示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中,错误的是 A得电子能力F2Cl2Br2I2B还原能力F-Cl-Br-IC稳定性 HFHClHBrHID酸性 HFHClHBrHI解析:卤化氢溶于水,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氢离子和卤离子HXH+X-,若按HF、HCl、HBr、HI 的顺序其电离能力依次增强,所得溶液中H+离子浓度依次增大,所以酸性依次增强但这种比较要在同浓度的条件下进行所以氢卤酸的酸性为:H

15、FHClHBrHI,故D 是错误的命题目的:考查卤化氢酸性的变化规律解题关键:学习完卤素,一定要把卤化氢的性质、变化规律记清楚,不能有似知非知的印象氢卤酸的酸性为:HFHClHBrHI卤化氢的热稳定性为:HFHClHBrHI卤化氢的还原性为:HFHClHBrHI如果以上的规律记得清楚并能理解其原因,遇到这类题就能轻松地解出错解剖析:没有选 D 的原因,是认为非金属性强,它的氢化物酸性也强,主要问题是概念不清楚,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看卤化氢的酸性大小要看它电离出H+的浓度大小而定答案:D13对于I-离子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发生升华现象B能使淀粉溶液变蓝C易发生还原反应D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解

16、析:首先分清分子的性质与离子的性质不相同,能发生升华现象,能使淀粉溶液变蓝是碘分子(I2)的性质,所以排除A、B易发生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得电子的反应,而 I-不可能再得电子故C不对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是指I-易失电子被氧化具有还原性,又因为I-有5 个电子层,离子半径较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变大,所以I-有较强的还原性,D 对命题目的:考查碘单质的性质及碘离子的还原性解题关键:碘分子I2 与碘离子I-性质不能混淆卤离子的还原性I-Br-Cl-F-,所以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错解剖析:卤素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清楚答案:D14除去液溴中溶解的少量氯气,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AgNO3

17、溶液B通入溴蒸气C加入适量溴化钠晶体D加入适量NaOH 固体解析:除去杂质(Cl2)时,选用试剂应首先考虑的是只能除去杂质,不能增添新杂质;试剂与杂质(Cl2)作用,不能和要提纯的物质(液溴)作用根据以上的观点考虑,加入适量的溴化钠为最佳选择因为2NaBrCl22 NaClBr2 生成的 NaCl 和过量的NaBr 不溶于液溴而析出,故可得到纯净的液溴命题目的:考查除去少量杂质,提纯物质的知识点同时考查卤素单质的活泼性的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解题关键:氯可以把溴从它们的化合物里置换出来错解剖析:若加入 AgNO3 溶液,除去Cl2 的同时与液溴也起反应,方案错若通入溴蒸气与除去Cl2 无关若加入Na

18、OH 固体也不能除尽Cl2,因为Cl2 跟碱溶液起反应,Cl2 与固体NaON 接触面太小答案:C15砹是第六周期A 族元素,推测下列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砹单质有颜色B砹的化合物较稳定C砹单质不易溶于水D砹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解析:根据砹所在周期表位置,根据 F、Cl、Br、I 同族元素的单质,同类型的化合物有相似的性质,可以推测从F2I2,颜色渐深,砹在碘的下面,必然有颜色,排除A从HFHI,稳定性逐渐减弱,例Br2 与H2 加热到高温反应I2 与H2 持续加热发生可逆反应,推测到砹化氢就更不稳定,所以B 错误从卤单质Cl2 与H2O 可逆反应,Br2 与H2O 微

19、弱反应,I2 与H2O 难反应,推测砹单质不易溶于水是对的,排除C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卤素在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必然含氧酸的酸性也都较强,排除D命题目的:根据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的特点及规律,推测砹的化学性质解题关键:对卤素的单质的化学性质及其规律记忆和理解得很清楚,解这类题也就易如反掌答案:B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少量溴水,振荡后静置,溶液无色的是 ANaOH 溶液BNaCl 溶液CKI 溶液DZn 粉解析:溴与NaOH 反应生成NaBr 和 NaBrO(无色),A 符合题意溴与NaCl 不反应即溶液有颜色,B 不符合题意溴与 KI 溶液反应生成紫色I2 游离出

20、来,但溶液仍有颜色,C 不符合题意D 溴水与Zn 粉反应生成ZnBr2(无色)符合题意命题目的:考查溴的化学性质及知识的迁移解题关键:教科书上没有直接讲溴的化学性质,但通过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氯气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应会迁移正确推出溴的化学性质另外Zn 粉与溴水反应生成ZnBr2 溶液无色也可从CaCl2 溶液无色推出来错解剖析:对学习的知识的迁移能力差,表现在学过Cl2 与NaOH溶液的反应,当Br2 与NaOH 溶液反应不知生成什么产物对溴与锌粉反应不反应更是不清楚答案:A、D2下列物质中,为某些卤素或卤化物特有的性质是 A氟化氢可用于雕刻玻璃B溴化银在光的照射下即可分解C单质溴在水和汽油中

21、溶解性不同D碘水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解析:氟化氢 HF 能腐蚀玻璃,它与玻璃中的SiO2 反应是氟化氢特有的性质,所以A 符合题意卤化银在光照下都分解,分解的通式2AgX光热2AgX ,所以溴化银在光的照射下分解不是特有的性质,不符合题2意单质溴在水和汽油中溶解性不同不是溴单质的特性,碘单质也有相似的性质,C 不符合题意碘水能使淀粉溶液变蓝是I2 的特性,其他卤素单质没有此性质,D 符合题意命题目的:考查学生审题的能力和对卤素及卤化物的特有性质掌握的情况解题关键:关键是审题要准确,题中要求的是某些卤素或卤化物的特有的性质,而不是通性答案:A、D3盐酸具有的化学性质为 A只有酸性B有酸性和氧化性C没

22、有还原性D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还有酸性解析:盐酸存在三性,酸性表现在 HClNaOHNaClH2O氧化性表现在 还原性表现在 浓 ,但要注意的是氯化氢纯净物只具有还原性, 2HCl Zn ZnCl H MnO 4HCl( )MnCl 2H O Cl ( )2 2 22 2 2命题目的:考查学生对氯化氢与盐酸特性不同掌握的情况解题关键:对氯化氢与盐酸在组成、状态、特性三方面进行比较,是学习氯化氢这节的难点,具体特性上面已叙述过错解剖析:有些人只答 A,即盐酸只有酸性,还是用初中学习的知识来看问题,产生了很大的片面性应该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HCl 与Zn 的反应和HCl 与MnO2 的反应答案

23、:D419g 氟单质通入81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9B19.8C20D21.7解析 : 1 2F 2H O 4 HF O19 4 20 4 16 219 x y2 2 2解得 x20 y8溶质为 HF20(g),溶液为水HF(8119)892(g)溶液的质量分数 2092100 21.7解析 2:估算法2F22H2O4HFO2由于反应有氧气跑出,溶液的质量必小于(1981)g,溶质是 HF,根据方程式马上看出 HF 为 20(g),而溶液质量又小于100(g),推知HF 的质量分数必大于20,所以选D答案:D命题目的:考查氟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求溶液的质量分数解题关键:氟与

24、水剧烈反应并放出 O2 和生成HF,所以要考虑到溶液总质量小于(1981)g错解剖析:有些人用 Cl2 与水反应生成HCl 和HClO 来推F2 与水的反应的生成物从而出错答案:D5已知以下两个反应:2F22H2O4HFO2 4NH33O2点燃2N 6H O,下列结论错误的是2 2 A氟、氧、氮与氢结合的能力依次减弱B氮的非金属性比氧弱,氧的非金属性比氟弱C按氮、氧、氟的顺序,非金属性依次减弱D按氮、氧、氟的顺序,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增强解析:氟与氢气在暗处剧烈反应而爆炸,氧与氢气点燃才反应,氮与氢气常温不发生反应,所以A 对根据题中给的两个反应方程式,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的规律

25、,可以得出氧化性F2O2、O2N2 对于单质来讲,它的氧化性强,非金属性也强,所以B 对根据B 得出非金属性F2O2N2,而C 是相反,所以C 不对D 与B 推出的结论相同所以D 也对命题目的: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中给的信息来分析出F2、O2、N2 的氧化能力的强弱解题关键:要把初中学习的知识加以运用,H2 与O2 反应的条件,及N2 与H2 在常温时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得出N2 的氧化性弱错解剖析:有些人认为氮的性质没有学过,与卤素性质不知怎么比较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来分析问题答案:C填空题1若要除去氯化钠中混杂的少量碘化钠和碘,可先将混合物_,用_方法除去_,再将剩余

26、固体溶于水,向溶液中_,最后将_并_,得到氯化钠晶体解析:此题为除杂题,但题中已把顺序给出,只需选出合适的方法及最佳的试剂NaCl 中NaI 和I2 为杂质,除去I2 利用I2 的升华性质,然后溶于水,通入足量的Cl2,利用Cl2 可以把NaI 中的I2 置换出来,将溶液蒸干得到NaCl、I2 的固体,最后灼烧使I2 升华即得到纯净NaCl命题目的:1考查碘受热易升华,及氯化钠受热很稳定的性质2Cl2可以从化合物中置换出Br2、I2 的性质答案:加热 升华 碘 通入定量氯气 溶液蒸干 灼烧残渣2一定量的空气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氯气和水蒸气将此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灼烧的铜网后,

27、最后收集到的气体为_解析:一定量空气(N2、O2、少量稀有气体)及少量 HCl、Cl2、H2O(气),这些气体通过NaOH 溶液可除去HCl、Cl2再通过浓H2SO4 可除去水蒸气H2O,最后通过灼烧的铜网,可除去O2收集到的气体为氮气N2(有少量稀有气体)命题目的:考查氢氧化钠溶液与 HCl、Cl2 反应的知识点,及初中的知识:浓H2SO4 的吸水性,铜在加热条件下与O2 的反应等知识点解题关键:一定量的空气中主要含有 N2 和O2 及少量稀有气体Cl2与NaOH 溶液反应,还有热铜网与O2 的反应生成氧化铜答案:氮气 或:氮气(含有少量稀有气体)3将灼烧的细铜丝放进氯气瓶中,可观察到发红的

28、铜丝在氯气里_,集气瓶里充满_色的烟在溶液中注入少量的蒸馏水振荡,得到_色的溶液在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则有_析出,证明有_离子存在,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变_色,证明溶液中还有_分子存在以上三个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命题目的:主要考查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反应及生成物的检验答案:继续燃烧 棕黄 绿 白色沉淀 Cl- 蓝 Cl2三个化学方程式 点燃Cu Cl CuCl 2 2CuCl22AgNO32AgClCu(NO3)22KICl22KClI24溴化银用于照相底片、印相纸和变色眼镜片中但底片或印相纸感光后不能复原,而变色镜片在强光下变暗,光线弱又复原的主要原因是_解析:卤化银见光易分解,分解的通式可表

29、示为: 光热2AgX 2AgX Ag 2AgBr 2Ag Br 2 2 分解产生的变黑对于溴化银反应为 底片光感光,溴逸出不能复原变色镜Br2 包于玻璃内,在银粒周围无光或光弱后又发生化合反应生成AgBr 而使颜色变浅命题目的:主要考查溴化银的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答案:变色镜中溴化银包在玻璃内,遇光分解出银微粒而变暗,在光弱时溴与银化合为AgBr,所以颜色又变浅5有 A、B、C、D、E、F、G、H 八种气体已知A 是所有气体中最轻的气体, G 的分子量是A 的分子量的14 倍,A、G 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能还原出红色物质,B 能使还原出的红色物质重新变黑,G在B 中燃烧生成C,D 与A 反应生

30、成F,F 在空气中产生白雾,D 与E混合生成红棕色的物质,H 不能装在玻璃瓶中试写出八种气体的分子式A_;B_;C_;D_;E_;F_;G_;H_解析:解这类题先从物质的特征入手,A 是所有气体中最轻的气体,一定是H2G 的分子量是A 分子量14 倍即为28分子量为28 的气体有N2 和CO,但N2 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氧化铜反应,与氧化铜反应的是CO,所以得出G 为COB 能使还原出的铜重新变黑一定是O2G 在B 中燃烧即2CO O 2CO 2 2 燃烧一定生成 CO2,所以C 为CO2D 与A(H2)反应生成白雾,D 又与E混合生成红棕色的物质,即推出红棕色为Br2,又因为D

31、的化学性质比Br2 要活泼,又能与H2 反应,在空气中为白雾,D 一定为Cl2,则F 为HCl,H 又不能装在玻璃瓶中的一定为HF命题目的:主要对 O2、CO2、Cl2、HBr、HCl、CO、HF 几种气体的特点的综合考查答案:A为H2 B 为O2 C 为CO2 D 为Cl2 E 为HBr F 为HCl G 为COH为HF6有一包含CaCl2、NaCl、NaBr 三种物质的混合物粉末,按下列实验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气体 X 是_,溶液Y 中的溶质是_,最后得到的白色沉淀C 是_ (均填化学式) 加入足量Y 溶液的目的是_过滤后,沉淀C 必须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其目的是_计算原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

32、量分数的代数式是_计算原混合物中溴化钠的质量分数的代数式是_解析:本题已给出实验方案,只需选择合适的试剂把三种混合物溶于水通入X 气体,溶液有颜色,一定通入Cl2 才能把NaBr 中Br2 置换出来,所以X 为氯气有色溶液通过蒸干、灼烧、冷却,得到白色固体(NaCl,CaCl2)B g,B g 白色固体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Na2CO3溶液促使Ca2+沉淀完全,得白色沉淀CaCO3 C g命题目的:主要考查在测定卤化物混合物时应怎样选择最佳试剂另外在无数据的计算题中用质量差量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解题关键:熟练掌握卤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会熟练运用差量法答案:X 是Cl2,Y 溶液中的溶质是Na

33、2CO3,最后白色沉淀C 为CaCO3加足量 Y 溶液目的是促使Ca2+沉淀完全沉淀C 必须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目的是除去沉淀表面吸附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钙 CaCl2 质量分数代数式CaCl2Na2CO3CaCO32NaCl111 100X C XA 100 100解得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111100111100111100CC CA溴化钠的质量分数代数式在解无数据计算题在题目中都隐含着质量的变化关系,用差量法是解无数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2NaBrCl22NaClBr2 差量206 71 160 m 89Z A B Z89100100% 溴化钠质量分数 2062068920689( )( )( )A

34、 BA BAA BA-7有AG 七种物质,其中A、E 在通常状况下为气态单质,这些物质能发生如下反应:AKOHBCH2O 浓 C H SO ( F GF MnO MnCl A H O2 42 2 2)上述七种物质的化学式依次为 A_、B_、C_、D_、E_、F_、G_解析:通常状况下为气态又能与碱KOH 反应的有CO2 和Cl2,但CO2与KOH 反应只能生成K2CO3 和水,而不能生成B、C、H2O 三种物质那么只有Cl2 可以与KOH 反应生成KCl、KClO、H2O 三种物质,所以Cl2符合题意即B 与C 为KClO 或KCl,A 为Cl2D 物质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受热分解一定是

35、KClO3,2KClO3 2KCl3O2,已知 E 为气态单质,所以 E 为O2,则C 是KCl,B 为KClO则KClH2SO4(浓) KHSO4HCl即得出F 与G 为HCl 或KHSO4,根据FMnO2 MnO2Cl2H2O 推知F 为HCl,则G 为KHSO4命题目的:考查 Cl2 与KOH 的反应,KCl 与浓H2SO4 的反应,HCl与MnO2 的反应解题关键:最易出现的问题是 KCl 与浓H2SO4 反应在加热或微热时产物为KHSO4 和HCl当条件在500600时产物为K2SO4 和HCl,一定要看清反应条件,才能得出正确的产物答案:A为Cl2 B 为KClO C 为 KCl

36、D 为KClO3 E 为O2 F 为HCl G为KHSO48用元素符号或分子式表示卤素单质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卤素阴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卤素阴离子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卤化氢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氢卤酸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卤化氢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解析:卤素的原子核最外层上都有 7 个电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易得1 个电子而形成8 电子稳定结构因此反应中价态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卤素单质氧化性由弱到强顺序为I2Br2Cl2F2卤原子随着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也增多,所以卤素阴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F-Cl-Br-I-由于 F-、Cl-、Br-、I-离子半径依次增

37、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依次减小,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还原性也依次增强卤素阴离子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F-Cl-Br-I-卤化氢分子都是由氢原子与卤原子间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由于F、Cl、Br、I 原子的半径依次增大,分子中两原子的结合力依次减弱,所以共热稳定性依次减弱卤化氢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IHBrHClHF卤化氢溶于水,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氢离子和卤离子HXH+X-但是按HF、HCl、HBr、HI 的顺序电离能力依次增强,所得溶液中H+离子浓度依次增大,所以酸性依次增强但是这种比较要在同浓度的条件下进行,氢卤酸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HFHClHBrHI卤化氢的还原性与卤素阴离

38、子的还原性相同,是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来,其原因上面已叙述所以卤化氢的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FHClHBrHI命题目的:对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及卤化氢的性质变化规律的小结9写出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_高锰酸钾(KMnO )是常用的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MnO 被4 4-还原成 Mn2+,试写出用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在室温下制氯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是用 CuCl2 作催化剂,在450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从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看,以上三种方法的共同点是_比较以上三个反应,可认为

39、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为:_解析: 4 HCl(浓)MnO2 MnCl22H2OCl2 2KMnO416HCl(浓)2 KCl2MnCl25Cl28H2O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 升高到零KMnO4MnO2O2上面的三个反应中,HCl 都是还原剂,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氧气分别是氧化剂,判断这三种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是根据,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在常温下进行,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氧气与浓盐酸是在较高温度,而且还需要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命题目的:主要考查通过三种不同氧化剂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综合分析氧化剂的氧化性的强弱解题关键:正确写出三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及反应条件10当MnO2 与浓盐酸共

40、热时,若产生7.1g 氯气,参加反应的HCl是_g , 被氧化的HCl 是_g,参加反应的MnO2 是_g解析:MnO24 HClMnCl2Cl22H2O87 146 71y x 7.1解得 y8.7(g) x14.6(g)参加反应的 HCl 是14.6g,参加反应的MnO2 是8.7g在参加反应的盐酸中只有一半被氧化,所以被氧化的 HCl 是参加反应14.6g 的一半即7.3g命题目的: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氯气时,被氧化为 HCl 只是参加反应的HCl 一半答案:14.6 g 7.3 g 8.7g11 液氯的成分是_( 写化学式) 新制氯水的溶质有_(写化学式),起漂白作用的成分是_(写名称)

41、在光照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解析:液氯是纯净物只有一种分子 Cl2而新制氯水是混合物,其溶质为Cl2、HCl、HClO命题目的:主要考查氯气、氯水的成分的知识点答案: 、次氯酸 光照Cl Cl HCl HClO 2HClO 2HCl O 2 2 212做过碘升华实验的烧杯壁上沾有碘,应用_洗涤,实验室制氯气的烧瓶底沾有二氧化锰固体,用_洗涤,盛石灰水的试剂瓶上的白色斑迹应用_洗涤解析:碘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用酒精洗涤烧瓶中沾的二氧化锰(氧化剂),用还原剂浓HCl 洗涤盛石灰水瓶上的白色斑迹是CaCO3,用稀HCl 洗涤答案:酒精 浓 HCl 稀HCl13在 2 KClO3 2KCl3O2

42、的反应中,氯元素从_价变为_价,发生_反应;氧元素从_价变为_价,发生_反应;氧化剂是_ ,还原剂是_电子从_元素转移给_元素,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得失电子个数的计算方法是:一种元素一个原子一价一个电子即升高一价失去一个电子,降低一价得到一个电子KClO3 中Cl 元素:51 得 6 个电子,共有2 个氯原子,所以共得电子6212 个电子KClO3 中O 元素:20 失去2 个电子,共有6 个氧原子,所以共失2612 个电子命题目的: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何判断电子的得失及数目,如何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答案:5 1 还原2 0 氧化 KClO KClO O Cl 12 3 3-2 +514 S 2K

43、NO 3 C K S N 3CO 3 2 2 2 在反应中 中,氧点燃化剂是_,还原剂是_,转移电子数为_反应中 S 从02 得2eKNO3 中N 从50 得 5e210 eC 从04 失 4 e312 e命题目的:主要考查根据各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及转移电子的数目答案:S 和HNO3 为氧化剂 C 为还原剂转移电子数为 1217写出下列五种物质的贮存方法:氢氟酸_,新制的氯水_,漂白粉_,液溴_,溴化银_解析:氢氟酸HF 能腐蚀玻璃,贮存氢氟酸要用塑料瓶,放置在阴凉处氯水中有次氯酸 HClO,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它见光或受热会发生分解,2 HClO 2HClO2新制氯水

44、存于细口棕色试剂瓶中,放置在冷暗处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在遇到酸或空气中的CO2 时,就会发生反应,所以漂白粉存于广口瓶中,密封干燥保存液溴熔点较低,易挥发,所以存于用水液封的细口棕色试剂瓶中,放置阴冷处溴化银见光易分解,存于广口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命题目的:主要考查几种物质的贮存方法18有A、B、C、D、E 五种物质,能发生如图的变化通常情况下A 为气体,则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A_、B_、C_、D_、E_解析:通常情况下是气体而又能与 H2、H2O、Na、Ca(OH)2 反应的只有氯气Cl2,所以A 为Cl2Cl22 Na 2N

45、aCl B 为NaCl2NaCl(浓)H2SO4 Na2SO42HClCl2H2 2HCl C 为HCl2 Cl2Ca(OH)2Ca(ClO)2CaCl22H2O D 为Ca(ClO)2Ca(ClO)2CO2H2OCaCO32HClO E 为HClO命题目的:主要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答案:A 为Cl2 B 为NaCl C 为HCl D 为Ca(ClO)2 E 为HClO实验题1在下图的装置中,当将浓盐酸与重铬酸钾(K2Cr2O7)共热时产生的单质气体X 经A、B 两装置后,在C 处与加热的某白色晶体反应,最后在D 瓶内壁有紫黑色晶状固体析出,请回答:单质气体为_,制取气体X 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

46、器主要有_要得到纯净气体 X,A 瓶中盛_,作用是_,B 瓶中盛_,作用是_C 处的白色晶体是_ ,D 瓶内壁析出的晶状固体是_C 处加热的目的是_E 装置(内盛碱石灰)的作用是_解析:浓盐酸与重铬酸钾K2Cr2O7 共热,重铬酸钾的作用为氧化剂(与二氧化锰作用相同),那么产生的气体X 一定是氯气制取氯气时的仪器为分液漏斗、烧瓶、酒精灯要得到纯净氯气,A 瓶中盛饱和食盐水,作用是除去HCl 气体,B 瓶盛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气在 D 瓶内壁的紫黑色晶状固体一定是I2,即可推出C 处的白色晶体为NaI(或KI),氯气与 KI 反应生成I2,加热促使生成的I2 升华E 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

47、和未冷凝的I2 蒸气命题目的:考查制取氯气的原理及装置仪器以及怎样收集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同时考查Cl2 与KI(NaI)的反应,最后考查产生的尾气怎样吸收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教科书中制取Cl2 用浓盐酸(还原剂)和二氧化锰(氧化剂),本题用的氧化剂是重铬酸钾K2Cr2O7 可能比较陌生,一时可能不知是怎么回事,其实在讲常用的氧化剂时,一般老师都要介绍的若这个关键问题清楚,后面的问题应是不成问题的答案:Cl2 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饱和食盐水 除去 HCl 气体浓硫酸 除去水蒸气NaI(或KI) 碘晶体促使生成的 I2 升华吸收多余的 Cl2 及未冷凝的I2 蒸气2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

48、少量碘水现用CCl4 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mL 碘水和15mLCCl4 加入分液漏斗中,并塞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将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从分液漏斗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种操作的序号字母填写)_AG_EF上述(H)步骤,见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_色的_层,下层为_色的_层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上述(G)步骤操作的

49、目的是_能选用 CCl4 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下列物质:1 汽油 2 煤油 3 酒精 4 苯,不能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的溶剂是_解析:做实验中只要有塞子的仪器一定要先检验是否漏气或漏液(气密性)C,第二步放药品B,第三步操作D,第四、五步题中已给出,第六步做萃取实验,实验操作后一定要静置分层,第七、八步题中已给出命题目的:主要考查萃取实验正确操作顺序、实验现象和注意事项解题关键:此实验为学生必做实验,只要认真做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搞清每步的原理,回答此题没有问题答案:CBDAGHEF无 水 紫红 油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保证旋开活塞,

50、溶液顺畅流出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且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酒精不能从碘水中萃取碘因为酒精与水互溶计算题1将氯气通入含有12.5 g NaBr 的溶液中,反应后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 8.05 g 固体,求反应中消耗的氯气重量解析 1:本题中没有说明氯气用量是否充足,这样就必须计算一下,来证明氯气是否充足2NaBr Cl 2NaCl Br2 103 71 2 58.5x 8.05 x 14.172 2 解得此解说明若通入氯气充足时,则加热、蒸干得到 8.05 g 全部为NaCl时,则溶液中含NaBr 应是 14.17 g,题目中的 NaBr 是 12.5 g,这就证明了 8.05 g

51、 固体有一部分是NaCl,还有一部分是未反应掉的NaBr 的混合物设:有 x1g 的NaBr 未反应2 NaBr Cl 2 NaCl Br2 103 71 2 58.512.5 x 8.05 x x 2.2 g2 21 1 1 解得设:反应中消耗氯气为 yg2NaBr Cl 2NaCl Br2 103 7112.5 2.2 y y 3.55 g2 2 解得答:反应中消耗的氯气重量是 3.55 g在解析 1 中,要考虑8.05 g 固体可能全部是NaCl,也可能是NaCl和NaBr 的混合物的重量分别计算,费时费力解析 2:可由两种固体重量差为出发点进行计算,即用差量法求解2NaBr Cl 2N

52、aCl Br2 103 71 2 58.52 2 根据反应式的重量关系,只要有 71gCl2 参与反应,必有206g NaBr转化为117 gNaCl,也就是固体重量必减少(206117)89 g,从而避开Cl2 用量是否充足的问题,使计算过程简单化解:设通入的 Cl2 重量为x2gCl 2 NaBr 2 NaCl Br m71 206 117 206 117 892 2 若余 体积是氧气,则通入的氧气是, ,解得 ,选aa a2254ymLa (y ) 4 3 y C命题目的:考查反应物部分被氧化的计算方法解题关键:若题中没有讲通入充足氯气时,一定要考虑NaBr 是全部被氧化,还是部分被氧化

53、用差量法避开Cl2 的用量是否充足问题,从而使计算过程简化错解剖析:考虑问题不周全,把加热蒸干固体8.05 g 全部认为NaCl,从而得出错解答案:反应中消耗的氯气重量是 3.55 g2若将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后生成的氯气全部通入碘化钾溶液中,测知置换出的碘单质质量为12.7g,则反应消耗含杂质2的二氧化锰(杂质不为盐酸反应)和36.5的浓盐酸质量为多少克?解析 1:实验中发生两个反应,一个是:4HClMnO2 MnCl2Cl22H2O一个是:Cl22 KI2 KClI2设:置换出 12.7g 碘用去Cl2 为x1g,用纯MnO2 x2g,用纯HClx3 gCl22KI2KClI271 127

54、 2x 12.7x =71 12.7127 2= 3.55g114 HClMnO MnCl2Cl22 H2O4 36.5 87 71x x x (3.55)x 4.35g3 2 12 87 35571 .x 7.3g2% 4.44(g)36.5%7.336.5%3 需含杂质的二氧化锰质量为需的浓盐酸质量为4 365 355714 351 2%20 -=. .(g)答:需要含杂质 2的二氧化锰重量4.44(g)需 36.5的浓盐酸质量为 20 g解析 2:本题为多步反应,第一个反应的生成物恰好为第二个反应的反应物,因此可借助反应方程式中HCl、MnO2、Cl2、与I2 之间的系数,推导出有关的关系式4HClMnO2 MnCl2Cl22H2O Cl2KI2KClI2推导关系式:4 HClMnO2Cl2I2设需纯 MnO2 为x1g,纯HCl 为x2g4 HCl MnO Cl I4 36.5 87 254x g x g 12.7 g2 2 22 1 x 4.35gx 7.3g12 87 12 72544 365 12 7254 . .需含杂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